《白杨礼赞》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白杨礼赞》PPT课件完整版(2024)

8
关键段落解读与赏析
首段
开篇即点明主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 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白杨树的独 特之处。
抒情段落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抒发对抗日军 民的崇敬之情,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感 。
描写段落
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从树干、树枝 、树叶等方面细致刻画白杨树的形象 ,展现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2024/1/29
助理解《白杨礼赞》中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02
茅盾的生平与创作
介绍茅盾的生平经历、文学观念、代表作品等,有助于理解《白杨礼赞
》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2024/1/29
0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阐述《白杨礼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以及茅盾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6
当代社会应用场景探讨
探讨《白杨礼赞》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在当代社 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等。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8
2024/1/29
17
价值观传递与引领作用
1 2
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赞美白杨树,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抗 日军民的崇敬,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坚韧不拔的斗志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挺拔向上,象征着抗日 军民在艰苦斗争中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3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描绘白杨树力求上进的精神,引导人们树立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子夜》
推荐理由——这是茅盾的一部长篇小说,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面貌,揭示了民族工业在帝 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下的困境,对于理解茅盾的文学观念和社会关怀有重要帮助。
关键段落解读与赏析
首段
开篇即点明主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 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白杨树的独 特之处。
抒情段落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抒发对抗日军 民的崇敬之情,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感 。
描写段落
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从树干、树枝 、树叶等方面细致刻画白杨树的形象 ,展现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2024/1/29
助理解《白杨礼赞》中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02
茅盾的生平与创作
介绍茅盾的生平经历、文学观念、代表作品等,有助于理解《白杨礼赞
》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2024/1/29
0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阐述《白杨礼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以及茅盾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6
当代社会应用场景探讨
探讨《白杨礼赞》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在当代社 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等。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8
2024/1/29
17
价值观传递与引领作用
1 2
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赞美白杨树,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抗 日军民的崇敬,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坚韧不拔的斗志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挺拔向上,象征着抗日 军民在艰苦斗争中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3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描绘白杨树力求上进的精神,引导人们树立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子夜》
推荐理由——这是茅盾的一部长篇小说,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面貌,揭示了民族工业在帝 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下的困境,对于理解茅盾的文学观念和社会关怀有重要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说课课件

02/过/程/与/方/法
(3)品味语句蕴含的情感, 赏析关键语句。(重点)
(1) 以读促悟,感受白杨树的 不平凡。(2) 以讨论的方法领 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难点)
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北方抗日军 民顽强不屈的精神。
(2)学习北方抗日军民 顽强不屈的意志。
04
说/教/法/和/学/法
本文严厉斥责了一些贱视民众 的固执分子,爱憎分明,感情 炽烈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语言质朴、构思新颖并运用了 象征手法。
02
说/学/情
历史背景——当今时代
01/说/学/情
01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 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逐步形成的 一个过程,再加上《白杨礼赞》 这篇课文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 景下创作的。
01
(2)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 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 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 概中使 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说一 说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05
(1)全班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的第7和第8自然 段,边读边思考:这一部 分主要写了什么?
02
(3)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 含蓄深刻,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 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 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节课的字词掌握, 指名上台书写。
指名读一读相关语句。
小组讨论感受文章语言。
02/整/体/感/知/课/文
感受分析以下句子
01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
02 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
03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 04 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灵的净化和升华。
文化传承
《白杨礼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传承了中国优 秀的文化传统,使读者在阅读中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5
作品评价与鉴赏
文学价值
主题深刻
作品通过白杨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 美,主题深刻,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语言优美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 值。
情感真挚
作品情感真挚,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艺术成就
创意独特
作品以白杨树为载体,通 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 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和感悟。
表现力强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 富的表现手法,将白杨树 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风格鲜明
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既有 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 方的细腻婉约,具有鲜明 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的形成
作者的生活经历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对文 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文学修养
作者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经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语言表达习惯
作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形成 文章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
04
作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
生动形象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 的描绘,使白杨的形象
更加生动。
节奏感强
文章语言有节奏感,读 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
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01
02
03
04
排比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情 感和性格。
灵的净化和升华。
文化传承
《白杨礼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传承了中国优 秀的文化传统,使读者在阅读中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5
作品评价与鉴赏
文学价值
主题深刻
作品通过白杨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 美,主题深刻,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语言优美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 值。
情感真挚
作品情感真挚,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艺术成就
创意独特
作品以白杨树为载体,通 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 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和感悟。
表现力强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 富的表现手法,将白杨树 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风格鲜明
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既有 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 方的细腻婉约,具有鲜明 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的形成
作者的生活经历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对文 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文学修养
作者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经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语言表达习惯
作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形成 文章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
04
作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
生动形象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 的描绘,使白杨的形象
更加生动。
节奏感强
文章语言有节奏感,读 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
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01
02
03
04
排比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情 感和性格。
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课件(共24张PPT)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新春来。
解读红梅的象征意义:
红梅的特点——
不惧严寒、昂首怒放。
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英勇无畏。
象征意义: 红梅象征着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
(1) 往往使用象征手法,借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的思 考。 (2) 细致描绘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突出其某些方面的特征,从而与被象征 的事物建立起某种关联。 (3) 有时因写作时限于某种特定的背景,所以才使用象征手法来表达某种不 能直接表达的含义。
布置作业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事物曾让你联想到更加深远的意义? 仔细想一想,并模仿《礁石》,用象征手法写一首小诗。
点拨
白杨树
外貌,形态
(描写、刻画)
内在,品格
干,笔直 枝,靠拢 叶,向上 皮,光泽
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不折不饶
旺盛, 要力争上游 坚强,有斗争精神
细读课文,深度研读
3.请同学们将第7段一连串的反问句勾画出来,并且大声读出 。并请你们变成陈述句读出。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里点出的白 杨树的象征意义。
点拨
语文即生活,学习即生长
YU WEN JI SHENG HUO XUE XI JI SHENG ZHANG
代表作 长篇小说《虹》《子夜》; 中篇小说《路》《三人行》; 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 《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 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 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预习反馈
suō 婆娑
qiú 虬枝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字词识记
( 妙手偶得 )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 得到妙语佳句。
( 坦荡如砥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 潜滋暗长 )暗暗地生长。 ( 锤炼 )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 ( 纵横决荡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旁逸斜出 )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 婆娑 )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品析写法,感悟白杨树精神
2.为什么用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象征守卫的哨兵,象征精神 和意志?结合助读资料谈谈你的理解。
外形
品质
象征
没有婆娑姿态, 不旁逸斜出
笔直的干,笔 直的枝
枝丫一律向上, 仅仅靠拢,叶 子片片向上
极普通、朴质、坚强 不屈、极强生命力 坚强不屈,傲然挺立
团结、力求上进
北方的农民 守卫家乡的哨兵 西北抗战军民的 精神和意志
就像这白杨树出一了样白傲杨然树挺的立的象守征卫意他义,层强层不递屈进,,就引像这人白深杨思树。一样傲然挺立
们家乡的哨兵?
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 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 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 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
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 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 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
品析写法,感悟白杨树精神
3.作者赞美白杨树,为什么还要在最后一段提到楠木, 用意是什么?
白杨树:普通却不平凡 楠木:贵族化的象征
在北方坚持抗战的广大军民
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 顽固的倒退的人们
用贵族化的楠木与普通的白杨进行对比,反衬白杨树的朴质、 “不平凡”;表明作者对贱视民、顽固倒退了人的愤慨鄙弃,对 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的赞美,深化了主题。
15.白杨礼赞说课稿课件部编版八年级上

四、说板书设计
生长环境 外在形象﹜ 内在精神
白杨礼赞 茅盾
象征
农民
————→
﹛ 哨兵
树————→人 精神、意志
板书设计原则是既要简洁、形 象、直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 的要点,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四)寻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准确、优美,富有感情。 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你认为文中 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贴切,生动而又 富有表现力呢?
请寻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 ,并说一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学生可能找出的句子有:
1、表现景美的句子
描写黄土高原的句子。“汽车在望无边际 的高原上奔腾,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 的一条大毡子。”
积累重要字词,理解象征手法。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分析在记叙中穿插抒情的散文,品味散文 的语言之美。 (3)情感目标
感受中华儿女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3、学习重点
1、 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方法。 2、 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语言。 3、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学习难点
指点学生以三层阅读法体会文章中的语言美、 意境美,以及文中的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的象 征手法。
3、 读出节奏
文章的节奏,包括语句的停顿、语速的 快慢和重音的体现等,通过节奏的训练让 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训练中 ,我先把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 知学生,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的本领。对某些特殊句式,如三个反复句 ,一组排比反问句,则先让学生讨论其读 法,再去揣摩感受,怎样读才最能够体现 出文章的感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
顺着导入的情绪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 通过听录音来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美,初步感 受课文语言美、意境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白杨礼赞》PPT优质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初读感知
3.这篇课文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找出 有关语句。
不是;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初读感知
作者是如何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内涵的?白杨树与 北方抗日军民有哪些相似点呢?
用四个排比反问句,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紧靠团结,力 求上进。
【代表作】 长篇小说《虹》《子夜》; 中篇小说《路》《三人行》; 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 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茅盾于1939年3月到新疆讲学。1940年5月,受朱德邀请离开 新疆前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离开延安到达重庆。在此期 间,他目睹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体察 了解放区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从抗日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 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写下了此文。由于 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 以采用了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热情歌颂共产党 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精读品味
2.白杨树外部形态不平凡
(2)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 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 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精读品味
3.白杨树内在气质不平凡
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将“它没有……好子”去掉,并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后读一读。 比较表达效果。
先抑后扬
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 单调,有点儿吧?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白杨礼赞》说课教学教学电子课件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赞美树,其实是在 赞美人和他们的精神。这里就运用到了 一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的文章常常也会使用到象征手法。
象征
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 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 义,这一意义不是事 物本身就具有的,而 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 的联想和寄托。
象征手法物先行, 作者借物来抒情。 从物入手写特征, 由物及人写品行。
质朴
内
在 气
倔强挺立
质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4、文章第7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作者在第7段,承第三部分(5、6自然段)
对白杨树描写之后,紧接着对它进行抒情性评 论。主要用了以下修辞方法: (1)拟人、对比; (2)反问、排比。
好女子
拟人 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
婆娑 屈曲盘旋
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温和 靠紧团结 挺拔 力求上进
字词测评
读准下列划横线字的字音。
大毡子 z 主宰 zǎi
外壳 ké 倦怠 dài
liàn 锤炼 虬枝 qiú
婆娑 刹那
c
楠木 nán 参天
cān
秀颀 qí 倔强
jué jiànɡ
z
rónɡ
yùn
诸如
初融
晕圈
潜滋暗长 qián 旁逸斜出 yì
无边无垠 yín
坦荡如砥 dǐ
恹恹欲睡 yān
纵横决荡
整体感知
白杨树三不平凡,它象征着……
白杨特写图
外部 形象
给下面划线的词语注音
恹恹 yān
虬枝 qiú
旁逸 yì
楠木 nán
晕圈 yùn
秀颀 qí
倔强 juéjiàng 参天 cān
婆娑
主宰 zǎ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设计
外在形象的品析
第一步
明确从枝、干、叶、皮四个方面,自下 而上,层次清晰地来进行描写。
第二步
品析最能打动你的词句,从词中感悟白 杨树的形象。
第三步
教师用图示提示,学生提取关键词句再 次回顾白杨树的形象。
三、教学设计
象征形象的品析
第一步
利用周敦颐《爱莲说》搭桥。
第二步
补充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者情感。
一、设计意图
通过对关键句的反复诵读,把握文章情感基调。
学生分析白杨树的外在形象,明确白杨树的形 象之美。 通过关键句的诵读赏析及背景的补充,明确文中
白杨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借白杨树抒发对抗日
军民的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
本文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 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
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对本文所涉及到的历史
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的细节还需要补充的。所 以研读本文时,教师要适当补充写作的历史背景,才 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标题引入)
(二)勾画出作者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表示赞美的句子
设计 意图
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句,教师指导朗 读,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
五、课后反思
《白杨礼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 对于这类历史性很强的文 章,教师恰当的选取补充资料 非常关键,若只是一些概括性 的描述,不足以打动学生,也 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最好是 在概括性的描述后,能有一些 情散文,很有必要多朗读。通过朗
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 章如出已之口,如出已之心,使文 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 吐的情和意,叩住学生的心灵,引 起心灵的共鸣。
《白杨礼赞》说课
录
目
01 设计意图 学情分析 03 教学设思
一、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的抒情性散文,通
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华北抗日军民坚强 不屈的品质。本文抒情成分较浓,应指导学生 反复朗读。把描写白杨树的形象、性格,以及 揭示其象征意义的段落作为教学的重点。
第三步
重读外在形象部分,明确外在形象 与象征意义二者的内在联系。
第四步
对比读再次感受白杨树形象的象征意义。
设计 意图
学生能真正体悟,白杨树只是一个载体;作者骨子里想赞 美的是这白杨之下的精神与意志,是与白杨树有着相同品 质的北方农民,是那挺拔的哨兵,是那新中国品质。
四、课堂作业检测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你看在那辽阔的西北荒漠中 他 , 截取课文中的关键 他 ,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字句填在横线上,来完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成这一首小诗。 他的干枝是笔直的, 他的 , 他的 ,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以诗歌的形式 设 他是北方质朴的农民, 计 再次感受白杨树的 他是 , 意 形象,同时体会本 他是 , 图 文精炼的语言特点。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教学设计
(三)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地方?
生长环境 外在形态 象征精神 围绕“不平凡”来发问,一个问题贯穿主 设计 要的教学流程,层层深入的分析生长环境、 意图 外在形态、象征精神,抽丝剥茧般,让学 生领会文章主旨。
三、教学设计
生长环境的分析
第一步
用词概括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第二步
明确雄壮的生长环境,对白杨树 的生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真实可感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