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保康县高三上册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4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11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与苍茫雄奇。

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代散曲中常可见到互为对偶的三个句子连用,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使用了这种形式,这三句中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

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恪到府/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B.恪到府/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C.恪到府/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D.恪到府/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艺,指道德和技能;也可指道士、方士修炼长生之术。

文中的意思是前者。

B.行酒,在酒席上依次斟酒;也可指监酒,在席间主持酒政。

助兴时有行酒令。

C.尚书仆射,是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

高三年级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

高三年级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

高三年级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内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喝采披沙拣金自诩不容置喙B.必竟关怀备至销赃以逸代劳C.蟑连绵里藏针循私臭名昭著D.荣膺积毁销骨慈祥生杀与夺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值,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偻....。

B.遭受恐怖袭击后,伦敦市政府斥巨资加强防范,安全保卫工作可谓面面俱到,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等道巡逻:真有点风声鹤唳....的味道。

....,草木皆兵C.现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家千万不能行百里者半九十.......,中途松懈,功败垂成。

D.在北京某大型建材市场,假冒伪劣、张冠李戴的现象可谓是数不胜数,甚至还有的经销商为了争取销售额,竟然拉大旗作虎皮......,将多家协会的认证标志全都印在一起,以此来欺骗消费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姓氏文化节期间,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的古城淮阳的很多人文景观——弦歌台、画卦台、包公祠、夸太昊陵等无不以丰厚的文化内涵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文化运营磁浮列车示范线运行成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磁浮列车系统技术的国家。

C.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人道德层在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侧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D.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科学家最近参照“火星快车”探测器发回的高清晰度照片,绘制完成火星三维地图。

在这幅地图中,火星上峡谷和丘陵地带以三维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4.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眼神尽是千姿百态,袅娜起舞的纳西象形文字,想象自己若生在纳西家族,挥写着另一种与工整汉字完全不同的文字,或许,也便会对生命,有另一种理解。

湖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踌(chóu)躇桀骜(ào)不驯长歌当(dāng)哭殒(yǔn)身不恤B.愀(qiǎo)然正襟(jīn)危坐余音袅(niǎo)袅横槊(shuò)赋诗C.寒暄(xiān)沸(fèi)反盈天瘦削(xiāo)不堪精明强干(gàn)D.蜷(juán)缩骇(hài)人听闻义愤填膺(yīng)崇(cóng)山峻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景仰叱诧风云短小精悍起承转合B.肄业终南捷径责无旁贷开城布公C.诽谤豁然开朗浅尝辄止坚忍不拔D.脚趾穿流不息气势磅礴璀璨夺目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桂花雨还在下。

人生匆匆,能赶上这场淅淅沥沥的桂花雨,真是一大福分。

此刻,桂花雨淋湿了我的全身,也了我的心灵。

从今往后,在我的心里,总会下着这场潇潇桂花雨,总立着这座芬芳的山,总住着一位的花神。

②“冰桶挑战”越来越热闹,参与者不乏知名人士。

有一些人看到了娱乐、作秀和营销的机会,让慈善义举变成娱乐狂欢,一些网络媒体也在,纷纷玩“标题党”拼“底线”,恶趣横生。

A.洗濯神采奕奕因而兴风作浪B.洗礼风姿绰约因而推波助澜C.洗礼神采奕奕然而兴风作浪D.洗濯风姿绰约然而推波助澜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乡村教师陈发喜扎根山区,倾情助学三十一载,当他荣获“荆楚楷模”称号的消息传来,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前来向他表示热烈祝贺。

B.由于一些人或热衷于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或热衷于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并通过微信杜撰一个个耸人听闻的谣言,让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

C.作家阿来因报告文学《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在鲁迅文学奖评选中一票未得而落败,发表长文三问“鲁奖”,让“鲁奖”风波再起。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3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A.古人幼时命名,一般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往往称字。

B.醮,古代结婚时用酒祭神的礼节。

文中“母何氏改醮”指母亲何氏改嫁。

C.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

文中“泰始”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主要有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D.《大诰》,周公相成王时,管叔、蔡叔、武庚联合淮夷作乱,周公率兵东征,出师前,以成王的口吻发表了这篇诰文,申述东征的理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饮食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B.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比作子游、子夏。

C.李密认为孔明的教诲细碎具体,和舜、禹、皋陶的话语一样。

D.李密有才能,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却被任命为汉中太守,他对此心怀怨恨。

后来,皇帝下诏让他赋诗,李密在诗中流露出不满,因此被免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②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③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二、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分 )2.(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湖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三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颓圮(sì)桑葚(shèn)梵婀玲(ē)前合后偃(yǎn)B.敕造(chì)惫懒(bèi)不更(gēng)事残羹冷炙(zhì)C.蟊贼(máo)冠冕(miǎn)汗涔涔(chén)沸反盈天(fèi)D.迤逦(yǐ)笑靥(yàn)潭柘寺(zhè)锱铢必较(z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惆怅国粹长歌当哭叱诧风云B.驯熟酣眠故弄悬虚开诚布公C.胸襟岑寂咬文嚼字自名得意D.精髓爆躁良辰美景礼尚往来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白天的喧嚣渐渐远去的时候,让我们在夏日的黄昏里,搬一张藤椅,觅一处清凉,渤一壶清茶,去听听这个迷人的夏天。

蝉,这位餐风饮露的高洁之士,就是这个季节的主唱。

②一些网络大V把“吐槽”当游戏来玩,主流社会倡导的,他们就拼命反对、嘲讽;主流价值批评的,他们就地辩解、脱罪,缺乏理性和建设性的吐槽,只能是而无实质意义。

A.不妨俨然挖空心思哗众取宠B.何妨浑然冥思苦想夸夸其谈C.何妨俨然挖空心思夸夸其谈D.不妨浑然冥思苦想哗众取宠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B.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央视在马年元宵节期间重磅推出了“中国谜语大会”,节目形式、内容都十分充实,再掀收视狂潮。

C.打车软件在给乘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出租车的用车效率,但司机在开车时分心使用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事故骤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D.通过《中国之声》微博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在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一起寻找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鸣凤,觉慧与琴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变现的是反封建的重大主题。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三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三上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4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11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玉兮为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芷葺兮荷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夫人》(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3)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行路难》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C.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D.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一般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显德,指年号。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文中还有“开宝”“淳化”等。

C.漕挽,“漕”指水路运输,“挽”指陆路运输。

“漕挽”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粮饷。

D.御史台,是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直属地方监察机构,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仲宣才貌兼备,历仕数朝。

高三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三语文要想考得好语文考试题的练习一定不能少,在备战语文考试时需要多做一些语文试题。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三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三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高三语文要想考得好语文考试题的练习一定不能少,在备战语文考试时需要多做一些语文试题。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三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三语文上册月考测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雏鸟/踌躇筵席/垂涎启蒙/蒙昧时代B. 彻底/掣肘绯闻/悱恻叨扰/唠唠叨叨C. 仿效/发酵珠砾/闪烁曝晒/曝光D. 菁华/矜阀觊觎/揶揄供给/交给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过期鸡肉优先供给中国市场",这句话让人五味杂陈。

它的潜台词是,在中国,造假不会追责、欺骗不需代价,监管部门越俎代庖、消费者可以被随意对待。

如果这句话让人愤怒,我们是不是也该想想,洋供应商为什么就敢这么胆大妄为?是他们逃避监管的能力太强,还是食药监管部门不作为?如果属于前者,就说明监管制度存在严重的漏洞;如果是后者,那就是监管部门失职,甚至是犯罪。

A. 五味杂陈B. 潜台词C. 越俎代庖D. 甚至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说话方式不当往往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误解、隔阂,使得人与人失去了真诚的交流,陷入孤独的人生困境之中。

B.这几个年青人选准目标,经过反复试验,潜心攻关克难,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结肠病的新药,引起了厂家的关注。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当代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魅力与民族精神,则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本次展览分"东方瓷国""海上通衢""瓷艺远播"等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中外陶瓷文化互相影响和广泛交流的历史。

2021学年湖北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2021学年湖北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2021学年湖北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名句默写(共1题)1、(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两句。

(3)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二、语言表达(共3题)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 个字。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

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答.2、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 9%,⑤2012年上升到41. 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 95亿。

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答.3、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

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

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

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一一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保康县高三上册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宝黛一见如故,黛玉心下奇怪,觉得宝玉十分眼熟;宝玉看到黛玉,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B . 如果阅历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C .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荆门人购买私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荆门地区汽车销售商竞相优惠促销,竞争已达白热化。

D . 经过几个月的集训,国家足球队的战术水平是否能育较大提高,精神面貌是否能有明显改变,广大球迷正拭目以待。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2013年3月10日,山东男篮客场挑战卫冕冠军北京金隅队,在比赛中,让人眼前一亮的山东队三外援战术非常吸引球迷的眼球。

B .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第一艘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C . 据2013年2月28日《人民网》报道,浙江某单位领导动用9名下属为女儿做寒假作业,这是中国教育破天荒的第一回,令人反思。

D . 2013年3月10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是一份有“分”有“合”的机构改革方案。

3. (2分) (2017高三上·韶关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深入浅出,意蕴深远,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 . 凡在本店购物满三百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

C . 多蒙鼎力相助,不胜感激,略备薄礼,敬请哂纳。

D . 他毕业多年后回到母校,找到了当年的班主任,紧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

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6分) (2017高一下·安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列小题。

提到“工匠精神”,也许我们会首先想到德国、瑞士、日本这些国家。

其实,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

《诗经》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玉器等一样,切了还要磋,琢了还得磨。

这里体现的对工艺精细程度精益求精的追求,与西方工业精神中从 99%到99.99%的追求不谋而合。

这说明,不论区域和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别,在追求精美、卓越、典雅等这些能充分反映人类文化审美创造力的艺术特征方面,东西方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

基于文化的属性和发展的形态不同,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具体表现样式上又存在着一定差异。

西方侧重于对刚性要素的重视,要求必须确保每个部件质量上乘,无论是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以最高标准要求,并对最终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统一的严格标准,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于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航海钟,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中国则侧重于对柔性要素的重视,在设计和制造上,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多强调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揣摩,孜孜不倦。

中国工匠“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把对自然的敬畏和观察体验、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让中国制造既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功能特点,也展现出典雅优美的审美特点。

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既追求实用功能,也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功效。

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似玉非玉而胜玉”,让人顿生“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感慨。

中国的“工匠精神”附着于精美绝伦的作品,世代相传。

天工开物,随物赋形,是中华民族对制造业的价值取向共识。

如果我们承继这种东方智慧,并学习西方对产品刚性要素的重视,应该会带来东方诗意和西方精准的美妙融合,成就中国制造业的独特风韵。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心浮气躁,制造业普遍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工匠精神少有用武之地。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正在由“生存消费”转向“品质消费”,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工匠精神”。

《周礼•考工记》有言:“知者创物,巧者速之守之,世谓之工。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对应于现代语境,“知(智)者”可以理解为产品的设计者、科技的创新者,而“巧者”便是将设计与创新转化为优质产品的工匠。

对于我国正在开疆拓土、万马奔腾的制造业和文化产业而言,这二者缺一不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追求“精益求精”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因为文化属性和发展形态不同,两者在具体的表现样式上又有差异。

B . 中国工匠“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取法于自然的思想,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既讲究实用,又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功效。

C . 西方的工匠精神比较重视影响产品质量的刚性要素,其产品在设计、用材、生产流程、质量检测等各方面始终都有统一的严格标准。

D . 在当下重提“工匠精神”,一方面要吸纳我国古代工匠“天工开物,随物赋形”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要学习西方工匠追求精准的精神,如此才能成就中国制造业的独特风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诗经》中的“切”“磋”“琢”“磨”四字描述了当时人们对玉石等的精细加工,而《周礼·考工记》“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则高度评价了我国古代工匠们创造的作品。

B . 东西方在区域和文化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追求工艺设计和制造上的精美、卓越和典雅,这样做是为了共同提高人类文化的审美创造力。

C . 改革开放以来,“工匠精神”在我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和停留在满足生存需要层面的消费理念等有一定的关系。

D . 对我国的制造业和文化产业而言,要想让巧妙设计和科技创新转化为具有现实价值的优质产品,还必须依赖工匠的锤炼琢磨和精工细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工匠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常常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揣摩,虽说是慢工出细活,但也可能造成生产效率的底下,这与现代工业追求效率的价值取向是不太一致的。

B . 在德国、瑞士、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工匠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发扬,这应该是他们的工业产品质量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

C . “哈氏4号”航海钟以精准度高而著称,北宋徽宗时的汝瓷则以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著称,两者的差异正是西方和东方对工匠精神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D . 工匠精神在一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缺失,但只要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不破灭,它就不会消失。

5. (13分) (2017高一下·扶余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命的消失邢庆杰厉求良看到那只狼的时候,他唯一幸存的伙伴陈小米正背对着狼坐在沙地上,从脱下来的旅游鞋里往外倒沙子。

此刻正是黄昏,整个巴丹吉林沙漠静如处子。

金黄色的夕阳柔和地洒在金黄色的沙漠里,使空气和光线都格外的浓重和华丽。

厉求良下意识地抓起了身边的拐杖,那是一根胳膊粗的胡杨木,沉重如铁,坚硬如钢。

狼充满戒备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慢慢地向陈小米逼近了。

狼快接近陈小米的时候,恰好遮住了西照的阳光,狼在厉求良的眼里就成了一个通体发光的轮廓,像一幅图腾。

厉求良心念一动,放下了拐杖,他一边缓慢地往后挪动着身子,一边从挎包里取出了照相机,安上长长的镜头,对准了狼和陈小米。

厉求良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摄影家,但他的名气仅限于在他工作和生活的那个城市里,出了那个城市,就没人知道他了。

他已经年近五十了,还没有拍出过一幅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没有在正规的全国摄影作品比赛中拿过一次奖,这让他十分苦恼。

他把作品的平庸归罪于自己平庸的日常生活,正因为如此,他在省报上看到一家旅游公司组团去巴丹吉林大沙漠进行探险旅游时,就不假思索地报了名。

他想,大漠旖旎的自然风光一定会给自己带来素材和灵感。

但是,当他一路舟车劳顿深入到大沙漠中时,他感到了失望。

他所看到的,全是在一些旅游挂图和图片库中经常看到的景色,毫无出奇之处。

更糟糕的是,当他正准备无功而返时,却遭遇到了铺天盖地的沙漠风暴。

风暴过后,他艰难地从沙子中爬出来,发现全团十几个人,只剩下他和一个叫陈小米的年轻人了。

其他的人,连一丝头发也不见了。

他和陈小米在沙漠里已经跋涉三天了。

三天来,他们已经熟悉得像多年的老友。

陈小米刚刚三十出头,却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他的公司同时在供给着十个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在当地也是很有名气的。

这已经是风暴过后的第三天傍晚了,他们身上的水也喝完了,如果明天再走不出去,那就只有葬身于大漠了。

陈小米已经抬起了头,看到厉求良正用镜头对着他,就笑了,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

厉求良的手剧烈抖动起来。

陈小米好像感觉到了来自背后的危险,他将头扭向背后。

刹那间,狼准确地衔住了陈小米的咽喉……厉求良按动了快门,嚓、嚓、嚓……整个过程,厉求良拍了二十多张,直到把相机里的胶卷全部用完。

狼走了,留下了陈小米残缺不全的躯体,还有呆若木鸡的摄影家厉求良。

第二天,厉求良遇到了另外一支探险队,他获救了。

在这一年的全国摄影作品评选中,一组题为“生命的消失”的作品获得了自然类一等奖,但是,获奖作者却迟迟没有露面。

后经与其单位联系,才得到一个令人十分震惊的消息:获奖者厉求良在接到获奖通知的第二天就失踪了,他留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两句话:沙漠圆了我的梦想,我要在那里长眠。

(选自《语文月刊》2008年第二期)(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 . 小有名气的摄影家厉求良,“下意识地抓起了身边的拐杖”是想用拐杖赶走狼救陈小米,但“心念一动,放下了拐杖”是因为他觉得狼太凶猛了,自己无法与之抗衡,只好放弃。

B . 第四段写摄影家厉求良已年近五十,还没有拍出过一幅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没有在正规的全国摄影作品比赛中拿过一次奖,是为下文他不救人而忙于拍狼袭击人这千载难逢的镜头作铺垫。

C . 厉求良觉得狼成了“一个通体发光的轮廓”与“一幅图腾”是因为他平生追求的精彩的摄影素材——狼袭击人——突然出现,这只狼是他此行最重要的灵感和收获了。

D . 厉求良的作品获奖了却不露面,说明他做贼心虚,担心人们询问作品的由来。

E . 狼“准确地衔住”了陈小米的咽喉,“准确地衔住”更能表现厉求良对生命的忘却与漠视,而对摄影成名的狂热追求时的感觉。

(2)开头两段写到陈小米倒旅游鞋里的沙子,大沙漠一片寂静,夕阳洒下柔和的金黄色等情景,要凸显怎样的氛围特点?联系全文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生命的消逝”有哪些含义?6. (9分) (2018高二上·青冈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