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精)

合集下载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7.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7.散文诗两首【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学习重点、难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金色花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1.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 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我们要读准字音。

3.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一个小问题: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

(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

母子情深)2.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先聆听老师读一遍诗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注意其舒缓、温馨、深情。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两篇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课文。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金色花》的内容简介和主题思想。

2. 课文《荷叶母亲》的内容简介和主题思想。

3. 对两篇课文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课文。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金色花》,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荷叶母亲》,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3. 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两篇课文。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价学生对两篇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比分析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文本。

2. 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计算机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朗读课文《金色花》,让学生感受文中的情感和氛围,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含义和主题。

3. 分析课文《金色花》,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和描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4. 朗读课文《荷叶母亲》,让学生感受文中的情感和氛围,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含义和主题。

5. 分析课文《荷叶母亲》,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和描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两篇散文的意境和情感。

2. 分析并对比两篇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散文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方式。

3. 对比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并体会两篇散文的意境和情感。

2. 分析并对比两篇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两篇文章的背景、主题和写作手法。

2. 对比法:引导学生对比两篇文章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散文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两篇文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意境。

3. 分析与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对比两篇文章的异同。

4.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心得。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总结两篇文章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思考母爱的主题。

7.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两篇散文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对两篇文章主题、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母爱主题的思考和反思。

七、教学资源:1.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散文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

3. 对比分析模板和参考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和阅读理解。

2. 第二课时:分析和对比。

3. 第三课时:讨论和分享。

4. 第四课时:总结和反思。

5. 第五课时:作业布置和教学反馈。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设计范文3篇

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设计范文3篇

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设计范文3篇世界上有很多歌颂、赞扬母爱的作品,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是两首》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体会爱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2、体会诗歌的内容。

3、了解爱背后的两位伟大的作家。

教学重点: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导语: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1、你们知道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著名女作家——冰心印度诗圣——泰戈尔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据你查阅的和老师提供给你的资料,哪位老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二、的确,你会发现无论是他们的作品、为人,还是思想都充满着爱。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的两首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看看他们是怎么诠释爱、诉说爱的。

三、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而这种情感常常是靠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的,我们要领悟这种情感,就要明确这两首诗的主要意象。

(借什么来抒情的)金色花——荷叶母亲四、请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借这两种意象想要表达什么感情?对母亲的爱、两文有着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爱。

五、即使同样写母爱,两文还有着不同的特色,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

(找同学读课文)两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否一样?金——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

荷叶母亲——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

六、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更欣赏哪一篇呢?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来体会这不同的母爱。

喜欢金色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读,争取让那些同学和你一样喜欢金色花,好不好?他们把你们感染过来没有,那你们就感染他们。

《金色花》《荷叶母亲》散文诗教案

《金色花》《荷叶母亲》散文诗教案

《金色花》《荷叶母亲》散文诗教案第一篇:《金色花》《荷叶母亲》散文诗教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教案学习目标:①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一、自主学习1、预习安排:①查字典解决生字词,写在下面;熟读课文;②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③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

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二、合作探究1、阅读第一首诗①“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②“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④“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2、阅读第二首诗①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 ②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纸船,并以三、拓展交流1、学习这两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四、达标检测(一)基础知识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能力提高: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所选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金色花、荷叶母亲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故事,理解故事的寓意。

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3.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内容
1.金色花的故事
2.荷叶母亲的故事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拿着两本小册子,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故事。

分组让学生分别阅读两个故事,用四个字概括每个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你读完这两个小故事,有没有产生共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者体验?
2.阅读故事
2.1 阅读金色花的故事,然后进行讨论,探讨故事的含义
2.2 阅读荷叶母亲的故事,然后进行讨论,探讨故事的含义
3.情感教育
心理学家曾说过:“感情是人生的灵魂,是生命的动力。

”教师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并从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体验。

4.作业布置
让学生写下自己对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字数不限。

五、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了解了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故事,理解了故事寓意,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水平。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文章。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色花》的内容简介和主题思想。

2. 《荷叶母亲》的内容简介和主题思想。

3. 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从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章的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金色花》: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题思想。

3. 阅读《荷叶母亲》: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主题思想。

4.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5.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对比分析的结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评价: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比分析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在对比分析过程中的思路清晰度和观点独到性。

3. 学生讨论交流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文本材料。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作者的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等。

3. 对比分析表格或思维导图: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4. 讨论交流素材:关于文章主题、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和观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教学步骤2.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两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有何异同?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学习两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这两篇作品分别来自印度作家泰戈尔和我国作家冰心,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亲情的可贵。

通过对比学习这两篇文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爱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作者背景,把握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掌握两篇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尊敬父母、关爱亲人的品质。

第二章:《金色花》内容解析2.1 文章概述《金色花》是泰戈尔的一部散文诗,讲述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相处的温馨故事。

作品通过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互动,展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敬爱。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重点:分析文章主题,理解孩子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2.2 难点:欣赏泰戈尔优美的文字和独特的表达手法。

2.3 教学活动设计2.3.1 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氛围。

2.3.2 分析文章情节,讨论孩子变成金色花的寓意。

2.3.3 欣赏泰戈尔的文字美,学习修辞手法。

第三章:《荷叶母亲》内容解析3.1 文章概述《荷叶母亲》是冰心的一部散文,讲述了作者在荷塘边观察荷叶与母亲之间的亲情。

作品通过荷叶保护荷花的故事,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2 教学重点与难点3.2.1 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感受母爱的伟大。

3.2.2 难点:分析冰心的写作风格,欣赏文章的艺术魅力。

3.3 教学活动设计3.3.1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3.2 讨论荷叶母亲的形象,分析母爱的表现。

3.3.3 欣赏冰心的文字美,学习写作技巧。

第四章:对比分析4.1 主题对比《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章都以母爱为主题,但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各有特点。

前者通过孩子变成金色花的形式展现孩子对母亲的敬爱,后者通过荷叶保护荷花的故事寓意母爱的伟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花》《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章淑君
【教材分析】
这是初一(上)第五单元(诗歌散文单元)中的两首散文诗,这是具有散文形式又有诗歌韵味的文体,在教学中完全采用诗歌的意象分析、诵读等方式可能不很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依然是写母爱、亲情的,学生比较熟悉,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收获会大些。

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悟诗中表达的感情,初步认识诗歌常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

2.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的方法,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设计思想】
1.初一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的培养,课堂是培养习惯的阵地,要紧抓不放。

2.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期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读《繁星.春水》,选读《泰戈尔诗选》
2.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回家的时间,从网上查阅有关“冰心”“泰戈尔”的资料,筛选,然后制作一份8K大小的电子小报。

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并按此主题给自己的小报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和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1.导入
①展示学生的电子小报中最精彩的部分,以此为依据让学生介绍泰戈尔和冰心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以一个学生的为主,其它补充。

②前段时间我们都读了《繁星春水》和《泰戈尔诗选》,还写了读书笔记,现在请你将你的读后感悟和大家分享:(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时,教师点评重点表扬:(1)句子表达完整(2)说话有条理的学生,引导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规范。

而至于发言的内容,相信看过了诗集,并读过了书后的“名著导读”大家的发言都会不错,但对于有自己独到感悟和理解的同学一定大力赞扬和鼓励。

(不在学生发言前直接提出“完整”和“有条理”的要求,以免学生产生畏惧情绪,以致影响发言的积极性。


(一定会有同学提到其中的“母爱”主题。

借此过渡——)
我们一起来较深入地欣赏有关母爱主题的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和冰心的诗歌《荷叶母亲》,看看,名家是怎样写“母爱”的。

(其实,其中暗示着此课的学习目标:1、欣赏课文。

2、学习写法。


2.自由朗读课文《金色花》,划出朗读中没把握读准的字词,读完全文后统一查字典解决。

(从查字典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自己查阅资料和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因为很多学生习惯于轻易问别人,幸好他们才是初一的学生,可塑性很强。


统一正音、正形,弥补疏漏的字词:笑嘻嘻匿笑沐浴祷告林阴膝盖花瓣嗅花香
3.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用心体会诗歌的感情。

(即使不让学生充分预习,学生都已经知道诗歌表达的主题是有关“母爱”的,课文前面的提示中有,所以不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之类的无效问题。


①你从诗中读出了“母爱”吗?
学生可以同桌讨论,然后全班同学讨论。

学生会比较难发现“母亲对我的爱”,而较容易感受到“我对母亲的爱”。

②(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讨论)“我对母亲的爱”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呢?
借助“金色花”这个意象来表达。

③为什么选“金色花”而不是别的意象呢?(讨论)
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应该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
④“金色花”怎样爱母亲呢?(简要概括几个生活场景)
悄悄地开放花瓣,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要经过的小庭院为妈妈散发香气;将花的影子投在妈妈读着的书上,突然变成孩子缠着妈妈讲故事。

⑤文中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天真、快乐、幸福、可爱但也调皮的。

⑥深入讨论:结合生活进一步感受这几个生活场景中包含的“母爱”。

请回想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你的生活经验思考:你和妈妈之间有过类似的“游戏”吗?如果有,请讲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的妈妈是个怎样的妈妈?如果没有,那你的妈妈是个怎样的妈妈?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和妈妈这样游戏的孩子一定沐浴着母爱的光辉,一定有一个对孩子充满着最温柔的母爱的妈妈,一定是慈爱、宽厚、让孩子爱戴的妈妈……所以,文章似是写“对母亲的爱”其实是写“母亲对孩子的爱”。


⑦听老师范读课文,闭上眼睛听,通过想象再现诗中的充满温馨的生活场景,品味“母爱”。

⑧有关表现“母爱”的文章你们一定都写过,你们的写法和本文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与自己写“母爱”的方法进行比较。

母爱,可以直接正面写,也可以间接的侧面的写。

作写作指导。


4.以一个孩子调皮而懂事又可爱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同时留意还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问,共同讨论。

可能涉及的问题是:(1)为什么还要向妈妈保密?(2)怎么理解妈妈说“你这坏孩子”?
第二课时:《荷叶母亲》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沐浴着母爱的孩子的快乐。

而受泰戈尔影响很大的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又将让我们感受怎样的母爱呢?一起来学习《荷叶母亲》
1.朗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解决字词,可让学生进行查字比赛,(看谁既快又准确)
(2)看看本文标题有何特点?
为何将“荷叶”和“母亲”并列作为文章的标题?
(以题目为切入点来理解文章,有时是一条较便捷有效的途径。


学生可能的回答:因为荷叶像母亲;借“荷叶”这个意象表达母爱,因刚学过《金色花》,可能受点启发。

2.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荷叶”和“母亲”之间的相似之处。

“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点?从文中找依据。

荷叶为风雨中的荷花遮风挡雨;母亲是心中有雨点的“我”的荫蔽。

齐读第6、7节中的有关语句,体会其相似点和表达的感情。

(在本文的学习中,在朗读中品味和感悟始终作为一种重要手段。


3.你从哪里读出“红莲”是在风雨中的?从文中找。

并朗读。

第4节中:“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第5节中:“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第7节中:“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的打着……”
(扣住文本分析是必须的。


4.你从哪里读出“我”心中是有“雨点”的?从文中找有关词语。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
(从第4至第7节可以找到相关的答案。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懂得紧扣文本来理解,要通过朗读来感悟。

同时让学生时时意识到,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
5.文章表面是写荷叶对荷花的庇护,其实是写母亲对“我”的呵护,可以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
是荷花、荷叶之间的关系与“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有相似点,这种写法叫“以花喻人”。

(也需要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有关诗歌欣赏的专门用词了。


6.作者是怎样由“莲花”而想到自己的呢?
因为“八年前……九年前……”的事情,把“我”和“荷花”连在了一起。

7.第2、3节在文中有何作用?
为写“我”与“荷花”作准备,这就是“铺垫”。

8.自古以来,“诗言志”,诗歌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本文的情感是什么?
(母爱的赞美。

文末点出,“卒章显志”的写法。

9.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诗,你最喜欢哪个句子,请说说理由。

(指导学生通过表现力强的词语和修辞来欣赏语言。


(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没有设计自由提问的时间,因为文章本身理解的难度不大,所以把时间给学生来欣赏语言。


【小结】
亲情是那么美好,母爱是那样圣洁,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并懂得珍惜和回报;感情的表达也可以多种多样,就像金色花,为母亲跳舞、给母亲送去芬芳、为母亲挡去书本上的太耀眼的光亮等等;也可以像荷叶为娇嫩的荷花遮风挡雨一样,母亲常常在我们的心灵面对生活的风雨的时候及时为我们撑起一把巨伞……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还像什么呢?请你借助一种意象来描述“母爱”或“父爱”。

(责编:蒋洪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