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肌筋膜炎疗效观察_韦英才_梁子茂
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项目名称: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
NO:2010MZJSGX16)。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标准化研究课题(NO:GZBZ0902)。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100例腰肌劳损患者,在运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的同时结合护理干预。
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结论:壮医经筋三联疗法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腰肌劳损疗效好,值得推广。
标签:壮医;经筋三联疗法;腰肌劳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变化,患腰肌劳损不再是那些四五十岁以上的搬运工人或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或是体育运动员的专利。
近几年普通上班族的腰肌劳损患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易发人群多为30~50 岁的中青年人[1]。
这使得腰肌劳损具有了高发性和年轻化的特点。
给人们带来很大痛苦,不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状态及生活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腰肌劳损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病。
本院自2009年10月以来,采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100例,通过临床护理观察,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腰肌劳损患者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19~79岁,平均(4595±1502)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1年左右;病变部位多见双侧型67例,占67%,单侧型33例,占33%。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诊断。
临床诊断为单纯腰肌劳损或伴发其它组织劳损和退变,全部病例均排除了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造成的神经根受压刺激症状。
12 治疗方法121 经筋查灶与手法理筋首先,对腰3横突上下部位、腰部后棘突、腰肌侧筋膜及腰部深筋进行检查,探查神经疼痛反应点,出现结节、剧痛或结索等,可确认为该神经痛。
然后,对腰、腿、背部夹脊作广泛性舒筋解结治疗,疏通腰背腿的经络;最后对腹股沟外侧的筋结点,施以点穴疗法,以解其闭郁;对腹缓筋等,按该肌筋的理筋方法施治,毎筋结点施手法(双手拇指或肘尖按揉),用力由轻到重,反复3~5次,以达到提高痛阈,松解粘连,解痉止痛,使“结灶”全面初步松解的目的。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观察梁树勇;梁子茂【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10【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Zhuang medicine tendons back muscle fasciitis therapy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 90 patients were treated randomly and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Zhuang medicine tendons therapy(massage and tendons fire needle + Zhuang medicine cupping);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Chinese massage techniques+EA+cupping) treatment once every other day, five times as a course, of two courses, and observe the effect.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93.33%;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71.1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had difference(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Zhuang medicine tendons therapy for myofascitis had clinical efficacy, easy to operate, safe, with appropriate application.%[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经筋 因素形成 的痹证有 较好 疗效。梁树 勇等 采用 随机对
照方 法观察 1 6 0例膝关 节骨 性关 节炎 患者 。治疗组 8 0例 , 运用筋经 疗 法治 疗 ;对 照组 8 0例 ,运用 电针加 温 和灸 治 疗 ,结果 总有 效率 治疗 组为 9 5 % ,对照组 为 8 2 . 5 % ,2组
法。壮医经筋疗法遵循 “ 以灶 为腧 ” 的取穴 原则和 壮医经
疾病 … 。相 当于 西 医学 风湿 性关 节炎 、类 风 湿 性关 节 炎 、 强直性脊 柱炎 、骨 质增 生等骨 关节 病 。壮 医外 治法 是指壮 医所采用 的通 过外部刺 激或 消化 道 以外给 药 以治疗疾 病 的 方法 。诸 多学者 从不 同层 次 、不 同角度 对壮 医外 治法 治疗 痹证进行 了深入 的研 究 ,本 文将 壮 医外 治 法治疗 痹证 的临
疗2 0例 网球 肘患者 ,选取 阿是 穴为主 ,结 合循经 取穴 。在 肱骨外上髁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围找 到压 痛点后 选 穴 为莲花 穴 ,以围刺 的形
后评价 疗 效 ,结 果 总 有效 率 治 疗 组 为 9 3 . 3 % ,对 照 组 为 8 8 . 3 % ,2组疗效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P<0 . 0 5 ) 。 3 壮 医药罐 疗法
的局部刺激 ,通 过经 络传 导 ,调 整气血 归 于平衡 ,使人 体 各部恢 复正常功能 J 。陈攀等 比较药 线点灸 法与 火针 法 治疗带 状疱疹后神经痛 ( P H N) 的临床疗 效 。将 7 0例 P HN 患者 随机分成 药线 点灸组 和火 针组 。药线 点灸 组 ( 3 5例 ) 采用 药线 点灸疗法治疗 ,火 针组 ( 3 5例 )采 用火针 疗法 治 疗 ,两组 均治疗 2个 疗程 共 1 4 d 。药线 点 灸组 总 有效 率 为
壮医经筋手法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_韦英才

16第14卷 第6期 2012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4 No. 6 Jun .,2012平丘疹,色淡红,瘙痒,腰骶及腹部明显,经前加重,月经量少色淡,曾用过多种药物,均不理想。
刻诊:腰部及腹部均可见隆起风团,色淡红,瘙痒,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月经不准,皮肤划痕征阳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
辨证:冲任不调。
治法:疏风止痒,调摄冲任。
方药:四物汤合消风散。
药用:防风10g,荆芥10g,蝉蜕10g,川芎10g,当归10g,熟地黄10g,白芍10g,益母草10g,女贞子10g,丹参10g,炙甘草5g。
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14剂后,瘙痒减轻,还有少许风团出现,皮肤划痕征阳性。
上方继续口服。
三诊:上方又服14剂,已无新风团出现,偶有瘙痒,月经量接近正常,皮肤划痕征阳性,二便通畅。
上方去熟地黄、防风,继续口服。
四诊:上方又用14剂,除轻度皮肤划痕征外,诸症消失。
上方继续口服21剂,巩固疗效。
按 本案属慢性荨麻疹冲任不调证。
多由肝肾阴虚外合风邪所致,治宜祛风止痒,调摄冲任。
方中防风、荆芥、蝉蜕祛风止痒;熟地黄为滋阴补血之要药;当归甘温质润,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敛阴,与地、归相协则滋阴养血之功益著,并可缓挛急而止腹痛;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活血行气;益母草活血调经;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散瘀;女贞子补养肝肾之阴;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祛风止痒、调摄冲任之功。
消风散为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常用方,在此基础上加减可治疗多种皮肤病证。
笔者临床加减曾治疗30余种皮肤病。
对湿疹类、荨麻疹类最为理想。
◆壮医经筋手法是指在古典十二经筋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壮族民间“捉筋”方法,以“松筋解结”为原则的一种防病治病方法。
该法是壮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具有理论新、方法特、疗法佳、费用低等特色与优势。
浅议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

•62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 年第 12卷第5 期 Chinese Manip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21,Vol.l2N o.05•民族医药•浅议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莫巧明,黄嘉氚,廖文彦'廖炼炼,兰蕾,蒙晓明,温勇,邹文静,林青琰,艾文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201)[摘要]目的:总结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文献,结合笔者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壮医经筋推拿流派的治疗特色。
结果:壮医经筋推拿是在中医经筋理论指导下,重视摸结诊治,多结合燔针和拔罐治疗的疗法。
结论:壮医经筋推拿疗法具有壮医外治的特色,临床疗效确切,但同时也存在主观差异等不足之处,仍需不断完善。
[关键词]壮医经筋推拿:摸结:治疗特色[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〇8-1879(2〇21)〇5-0〇62-〇3DOI : 10.19787/j .issn. 1008-1879.2021.05.020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f Massage by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MO Qiao-ming, HUANG Jia-lan, LIAO Wen-yan, LIAO Lian-lian, LAN Lei, MENG Xiao-ming, WEN Yong, ZOU Wen-jingx, U N Qing-yan, AI Wen-jie (Guangxi International Zhuang Medical Hospital,Guagnxi Nanning 530201)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f massage by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domestic literature,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of massage by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Resul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of j 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ouching the tubercle, combined with burnt needle and cupping therapy. Conclusion: Massage of j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therap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 and its clinical effect is accurate, but there are also subjective differences and other shortcomings, which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Keywords Massage of j ingjin in zhuang medicine; Touch Tubercle;Treatment features:壮医经筋推拿疗法是在《黄帝内经》经筋理论指 导下,结合广西壮族民间的“捉筋术”总结出来的以 筋结诊治疾病的一套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的外治疗 法。
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韦英才,梁树勇,王凤德【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筋疗法;针灸疗法;拔罐本院2007年承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课题。
我们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并与常规针灸推拿组(60例)进行对照观察,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8例患者为2006年12月一2008年12月本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经筋疗法组(治疗组)和常规针灸推拿组(对照组)。
治疗组64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28〜65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1 d,最长2 年,平均6个月。
对照组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30〜64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2 d,最长3年,平均5个月。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与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65岁之间;③经X光、CT或MRI检查确诊;④有家人或家庭护理条件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排除标准①巨大椎间盘突出或伴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或出现肌力明显下降等具有手术指征者。
②严重骨质疏松及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等疾病危及生命以及意识不清者。
③合并严重感染。
④妇女妊娠期。
⑤腰椎结核、肿瘤患者。
⑥合并腰椎滑脱或椎体压缩性骨折及伴严重椎管狭窄或有较大的骨赘等。
⑦有椎间盘突出但临床症状不明显者。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以经筋手法为主,配合经筋针刺、拔罐等三联疗法。
2.1.1经筋手法手法原则:松筋解结、疏通气血、降低内压、拉宽间隙、解除粘连、回纳髓核。
第一步:足太阳经筋手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采用肘关节之尖(鹰嘴)、钝(肱骨内髁)、硬(前臂尺骨面)、软(前臂内侧面)4个部位从患者的足底涌泉穴起按,顺着足太阳经筋线从足到头方向进行全线按、揉、点、推、弹拔等松筋理筋,重点推按足跟筋结、踹外筋结(腓肠肌)、腘内筋结(腘绳肌)、大腿后筋结(股二头肌)、臀部筋结(臀大肌)、髀后筋结(髂肋肌)、华佗夹脊筋结(骶棘肌,腰三横突点,腰4、5或腰5骶1之间的棘突旁)等筋结病灶点,使足太阳经筋全线松解为佳。
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关键词 : 壮 医; 经筋三联疗法 ; 腰 肌 劳损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7 4 . 9 文 献 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O 0 7 —2 3 4 9 ( 2 0 1 3 ) O 7 一O O 7 7 一O 2
随着现 代生活节奏 的加 快 , 工作 方式的变化 , 患腰肌 劳损
宜多进食行气活血之品 , 忌食生冷 、 甜腻之品 。
腰 部后 棘突 、 腰肌侧筋膜及腰部 深筋进行 检查 , 探查神经 疼痛
2 . 3 . 4 肾虚型
注意休 息 , 防止过 劳 ; 宜 进食 补脾益 气 之品
反 应点 , 出现结节 、 剧痛或结索 等 , 可确认 为该神 经痛 。然后 , 对腰 、 腿、 背 部夹脊 作广 泛性舒筋 解结 治疗 , 疏通腰 背腿 的经 络; 最后对腹股 沟外侧 的筋结点 , 施 以点穴疗法 , 以解其闭郁 ;
摘 要: 目的 : 观 察 壮 医经 筋 三 联 疗 法 治 疗 腰 肌 劳损 的 临
对腹缓筋等 , 按该肌筋 的理筋 方法 施治 , 每筋 结点施 手法 ( 双 手拇指或 肘尖按 揉) , 用力 由轻 到重 , 反复 3 ~5次 , 以达到提
床护理 效果。方法 : 选择 1 0 0例腰肌 劳损 患者, 在运 用壮 医经
2 护理
2 . 1 一 般护理
嘱咐患者注意 良好 的站、 坐、 行和劳 动姿态 。
伏案工作者办公桌椅高度要适宜 , 保持正确 姿势 , 注意腰部保 暖; 急性期 注意休 息 , 避 免急骤 弯腰及拾 重物 ; 恢复期 避免举 重; 康复期工作之余进行腰部体育锻炼 , 如倒走 、 扭腰转胯 、 俯
2 . 3 . 1 寒湿 型 保持 室内空气 清新 , 阳光充足 , 忌阴冷 、 潮湿
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1489例临床观察

d e g e n e r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 Al l 1 4 8 9 c a s e s we r e t r e a t e d , t h e c o mp a i r s o n wi t h t h e ms e l v e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i n g wa s o b s e r v e d . Re s u l t s : Cl i n i c a l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wa s 9 2 . 0 1 %.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i n l u mb a r p a i n s c a l e a n d l u mb a r
T h e F i r s t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G u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fC o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N a n n i n g 5 3 0 0 2 3 , C h i n a
专
j j ・ 民 医蔼
m n 。
如 , 2 0 , 。 z . 2 7 Ⅳ o
.
4
牡 医经 筋 三联 疗 法 J I 矢 肌 芳毅 1 4 8 9倒 床观 豢 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第15卷 第12期 2013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12 Dec .,2013肌筋膜炎是指由于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等原因,引起人体富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肌腱、韧带)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变化,又称肌纤维组织炎[1]。
本病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症。
笔者负责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壮医经筋疗法诊治肌筋膜炎”的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对基层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由每位合格专技人员按照本项目诊疗方案诊治肌筋膜炎患者,共收集1550起病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3年2月,基层医疗单位接受治疗的肌筋膜炎患者1550例,其中男792例,女758例;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73岁,平均年龄46岁;颈肩部肌筋膜炎患者625例,腰背肌筋膜患者463例,腰骶部肌筋膜炎患者366例,足底肌筋膜炎患者96例。
入选的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标准》[2]:①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②多发于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多见;③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或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④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骶棘肌走行方向常可触及索条状改变,腰背功能大多正常,X 线无阳性改变。
2 治疗方法2.1 经筋摸结方法贯彻“以痛为腧”原则。
医者在病变区域两手密切配合,左手着重协助固定诊察部位,右手根据所检查部位肌筋的生理形态、厚薄及层次、正常组织的张力、结构形状等情况,分别运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指的指合力,对经筋线上的肌筋膜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至深,由轻至重,以切、循、按、摸、弹拔、推按、拔刮、拑掐、揉捏等手法行检。
重点检查肌筋的起点、止点、交叉点、拐弯点。
肌筋形成的筋结分点、线、面等形状,以触压疼痛异常敏感为特征。
同时伴有病变区皮肤毛孔增粗、肌筋膜增厚等。
2.2 经筋解结方法贯彻“松筋解结”原则。
分三步:第一步,壮医经筋手法,医者先用法在病变部位来回滚动3~5遍,使局部充分放松发热。
然后采用肘关节之尖(鹰嘴)、钝(肱骨内髁)、硬(前臂尺骨面)、软(前臂内侧面)四个部位配合拇指及四小指顺着病变部位的经筋线进行全线按、揉、点、推、弹拔、捏拿等分筋理筋手法,要求手法要“中结”,即以手拇指沿筋结肌纤维方向进行弹拨约2 min。
力量从轻到重,刚中有柔,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肌筋膜炎疗效观察韦英才1,梁子茂2(1.广西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横县中医医院,广西 横县 530300)摘 要: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550例肌筋膜炎患者,采用壮医经筋疗法(经筋疗法:经筋推拿手法+壮医火针+拔火罐,三法合形成的三联疗法)治疗,并观察疗效。
结果:治愈888例,好转620例,无效42例,有效率97.29%。
结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好,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适宜推广应用。
关键词:肌筋膜炎;壮医经筋疗法;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36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3) 12- 0021- 02收稿日期:2013-05-07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2010MZJSGX04)作者简介:韦英才(1966-),男(壮族),广西巴马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士,研究方向:壮医经筋疗法。
Zhuang Medicine Tendons Therapy Efficacy on Myofascitis WEI Yingcai 1,LIANG Zimao 2(1.Guangxi Zhuang Medicine Hospital,Nanning 530001,Guangxi,China ;2.Hengxian Medicine Hospital,Hengxian 530300,Guangx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Zhuang medicine tendons therapy on myofascitis. Methods :1550 cases of muscle fasciitis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Zhuang medicine tendons therapy(tendons therapy :manipulation tendons + Zhuang medicine fire needle+ cupping,three methods to form triple therapy)and the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888 cases were cured,improved in 620 cases,ineffective in 42 cases,the efficiency was 97.29%. Conclusion :Zhuang medicine tendons therapy has obvious clinical efficacy on myofascitis and it is easy to operate,safe and appropriate application.Key words :muscle fasciitis ;Zhuang medicine tendons therapy ;efficacy observation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5卷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第二步,壮医火针法,贯彻“固结行针”原则。
采用“燔针劫刺”,即壮医火针法,操作方法是:在选定的筋结病灶部位上常规消毒,然后右手持2寸或3寸毫针,将针尖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治疗部位,得气后迅速出针;针刺的深度主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针刺部位肌肉的厚薄及神经、血管的分布而定。
第三步,经筋拔罐法:采用闪火拔罐法,在针刺筋结部位或经筋线上拔罐8~10 min即可。
以拔出黄色液或暗红色瘀血为佳。
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及沉重感、紧束感消失,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患处检查肌痉挛及条索状物明显减轻或消失,6个月内未复发;好转:疼痛及沉重感、紧束感明显减轻,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遇劳累或受凉后仍有不适;无效:症状无改善。
[3]4 治疗结果颈肩部肌筋膜炎患者625例,其中治愈362例,好转245例,无效18例,有效率97.12%;腰背肌筋膜炎患者463例,其中治愈248例,好转201例,无效14例,有效率96.98%;腰骶部肌筋膜炎患者366例,其中治愈226例,好转132例,无效8例,有效率97.81%;足底肌筋膜炎患者96例,其中治愈52例,好转42例,无效2例,有效率97.91%;总病例1550例,其中治愈888例,好转620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97.29%。
5 讨 论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症。
壮医称为“诺很尹”,属中医“痹症”范畴[4]。
在临床上肌筋膜炎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长期缺少肌肉锻炼和经常遭受潮湿寒冷影响者,颈、腰、臀均可被侵犯,有固定压痛点,也称之为激痛点,多位于肌筋膜骨附着处或肌肉肌腱交界处[5]。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受到风寒湿的影响,温度突降,体表血管收缩,深部血管扩张,导致液体渗出,积存在体内,引起疼痛;当肌肉痉挛、极度缺血时,会产生大量有害的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感受器而引起疼痛[6]。
祖国医学认为是风寒湿邪侵袭,留滞肌肉筋膜,引起肌筋拘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畅而致本病[7]。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
”《灵枢・贼风》曰:“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壮医认为本病为肌筋劳损,复感风寒湿毒邪,肌筋筋结形成,阻塞两路而致病。
并从中医古典“十二经筋图形”标记“筋结”进行考究,结合人体生物动态力学观点,当经筋线力群的牵拉力“超阈限”地作用于应力点时,便可导致应力点产生病理性之“筋结”。
其中颈肩部肌筋膜炎主要累及颈肩部筋膜、肩胛提肌、颈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岗上肌、岗下肌、菱形肌等;腰背部肌筋膜炎主要累及腰背筋膜、背阔肌、竖直肌等;腰骶部肌筋膜炎主要累及腰骶部筋膜、竖直肌、骶棘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等;足底肌筋膜炎主要累及足底肌筋。
筋结形成多位于肌筋的起点、止点、交叉点、拐弯点,分点、线、面等形状,以触压疼痛异常敏感为特征。
同时伴有病变区皮肤毛孔增粗、肌筋膜增厚等。
其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疼痛性质多为钝痛、酸痛、胀痛等,表现为静止痛,如睡觉痛醒,稍加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可伴有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
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其严重程度常随气候的变化而改变。
广西气候多湿,早晚温差较大,加上农耕劳作等因素,易在肌肉负荷疲劳的基础上受凉、潮等刺激,引发肌筋膜炎,成为地方性多发病。
壮医经筋疗法是在古典经筋理论指导下,结合壮族民间理筋术而总结出来的以“经筋摸结”诊病术和“经筋解结”治病术的一种新型非药物疗法。
包括经筋推拿手法+壮医火针+拔火罐,三法合形成的三联疗法。
经筋推拿手法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理顺筋脉、松解粘连、疏通气血、祛风散寒的目的;壮医火针可以直达病灶,具有温经祛寒、散结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火针能温通经脉,在针体烧红时温度可达800℃,刺入软组织时使软组织的蛋白质发生碳化,针孔便会形成一个小的开放窦道,使局部的炎性渗出物得以消散,瘀阻的血脉得以通畅;针孔在恢复过程中又可激发机体的修复功能,从而使局部组织得以重新修复而达到治愈的目的[8];拔火罐起到祛寒排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法联用,筋柔骨顺,疏通两路,达到的“松-顺-动-通”的理想功效。
该疗法对治疗急性期或慢性期肌筋膜炎均具有较强的松筋、解结、消瘀、排毒、祛寒、止痛的功效,并有增进局部营养,防止肌肉萎缩,促进损伤修复及“脂肪疝”变软等作用。
对人体筋膜、骨膜、肌健、韧带、神经等白色组织炎症疼痛具有较好止痛作用。
综上所述,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好。
本疗法的技术关键环节是“摸结”与“解结”两个环节。
具有易学易懂、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通过适宜技术的推广,对进一步规范壮医经筋疗法诊治肌筋膜炎的技术,进一步完善壮医经筋疗法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提升民族医药基层的临床服务能力,进一步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基层适宜技术人才,进一步满足民族地区日益增长的民族医药需求,进一步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进一步促进民族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