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导学案
新版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英语导学案教研组:英语主备人:参与人:课题:Unit 3 Where did you go?课型:新授A.Let’s learn A.Listen,answer and write 课时:共 6 课时,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能听说读写单词及词组: rode, rode a horse, rode a bike, went ,went camping, hurt, hurt my foot and went fishing.2.能听说认读句子:Where did you go last Saturday? I went to a forest park. What did you do there? I rode a bike.导学过程二次备课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Show the pictures and Go over the phrases of Unit2.S1:watched TV S2: I wathched TV S3: I wathced TV last weekend.同样方法复习cleaned my room, washed my clothes, stayed at home, read a book, saw a film, had a cold and slept.2.Free talk. ---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atched TV./ ...合作探究(1)Show the picture of ride a horse. 教读短语T: ride a horse I often ride a horse. (学生跟读)(2) 呈现句子T: I rode a horse last weekend.同样方法教学短语rode a bike, went camping, hurt my foot,went fishing.(3)T: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s: I rode a horse/ went camping …(学生多操练)1.Play a game. 叫一名同学到讲台前表演动作,其他同学说出短语。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红星四场学校“雷锋课堂”学练稿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学习内容】: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 P28、例1【学习目标】: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一、【知识链接】(1) 37+22 = 28+15 = 74+16 = 150+90 = 43+59 = 280+310 = 0+150 = 82+18 =(2)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上面的口算题属于运算。
(3)在20+30=50中,20、30和50分别叫做什么数?二、【自主学习】学校组织学生做好事,四(1)班做了29件,四(3)班做了21件.这两个班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1、列不同的算式解答这个问题。
2、观察以上两个算式,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计算结果怎样?那么○里填什么符号? 29+21○21+293、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4、自学检测:完成教材第28页例1及做一做。
(同桌互改)三、【合作探究】1、观察上面的等式,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
+ = + + = +2、观察这些例子,思考、分组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加法的什么规律?我们在哪里用过这一规律?3、可以概括为两个加数,不变,这叫做加法。
4、怎样表示任意的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呢?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四、【当堂训练】1、两个加数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230 + 420 = + + 100 = + 3727 + 19 = 19 + 262 + 110 = + 300 + 600 = + + 65 = + 35 α + = 10 + 甲 + = 乙 +C + 5 = 5 + + b =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123 + 2847 307 + 2364、完成练习册第7页(组内互评互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珍惜分分秒秒学习的时间,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三单元导学案11《春》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 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导学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导学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2课时【预习导引】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2.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yùn)(niàng )宛转( zhuǎn )黄晕(yùn ) 应和( yìng )( hè )蓑衣( suō )抖擞( dǒu )( sǒu )笼罩(lǒng )朗润( rùn ) 烘托( hōng )(2)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同“婉转”。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4.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春天的几幅图画?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投影: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3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把一张长方形纸的4/5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习任务二:把一张长方形纸的4/5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习任务三:1.算一算。
2.算一算。
3.小明的妈妈每分钟能录入一份文档的7/10,是小明的 3 倍,小明每分钟录入这份文档的几分之几?【作业设计】1.数学书 33 页第 2 题。
芳芳将4/5m 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 8 段,每段丝带有多长?2. 数学书 33 页第 3 题。
【参考答案】1.数学书 33 页第 2 题。
芳芳将4/5m 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 8 段,每段丝带有多长?答:每段丝带有1/10m。
2. 数学书 33 页第 3 题。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计算背后的道理,感受数形结合、类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小明2/3小时走了 2km,小红5/12小时走了5/6km。
谁走得快些?分别求出两人的速度:1.小明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如何列算式?画个图试试吧!2.尝试计算:3. 小红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如何列算式?画图并计算吧!学习任务二:计算小面各题。
学习任务三:把3/4L橙汁分装在容量是1/4L的小瓶里,可以装满几瓶?【作业设计】1. 数学书第 31 页做一做第 2 题。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

课题: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习要求】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问题导学】一、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问题1、背景:①1911.10.10,成功②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12.3(第一次以法律形式体现废除封建帝制)③建立 1912.1.1④在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3.102.目的:根本——维护资产阶级制度;直接——限制独裁.二、阅读教材第二目,回答有关问题1.主要内容:关于国家性质,明确体现“”原则,关于人民,规定国民平等、自由,关于政治体制,规定、、三权分立。
强调“本约法之效力与等。
2.影响性质:中国第一部宪法;(1)积极:(2)局限:【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同学们视自己的情况来做)1、《临时约法》从哪些方面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思想观念进行了彻底的否定?2《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檄文的比较同:(1)背景、条件:①都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受到罗马法的影响:天赋人权(自然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与罗马法的本质区别:罗马法是奴隶制性质,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而三个檄文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都以启蒙思想为思想、理论依据(2)内容上:都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3)影响:都推动资产阶级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向封建专制制度宣战的重要檄文(对革命)都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对建设)不同:内容侧重点不同(由各国面临任务不同、目的侧重点不同决定)《独立宣言》发表于独立战争时,主要任务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发表目的是为北美独立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故侧重于谴责英王残害人民的天赋人权,侧重于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维护美利坚民族的基本人权。
《人权宣言》发表于法国大革命时,封建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故侧重于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摧毁君主专制,注重宣扬平等、法治等民主原则,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准的封建特权。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家庭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3、你还能找到别的方法画出更多的骆驼吗?
4、可从课外寻找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讲一讲。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展示( )次,补充了( )次。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片身份精彩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惊弓之鸟”到底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
新知探究
1、我能读:
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大吃一惊 本事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弓 魏 射 箭 雁 弦 悲 惨 愈 痛 裂
2、我会写的字
※3、我觉得难记和容易写错的字
4、我能把课文熟练的读出来(自读后师徒合作读后小组展示读)
2、说说交际要求。
合作探究
在小组内介绍自己。
内容:向别人介绍自己──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
方法:互动自我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听别人介绍自己。
要求:抓住自己的特点,说真话。“特点”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如:贪玩、调皮、倔强、爱提问题、喜欢读书等等。
注意: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听,等别人说完后,还可以做适当的补充。
1、自拟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根据自己的特点,给作文拟一个新颖的标题吧!
参考题目:《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我给作文起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
2、写法提示:
1要写出自己的特点。
2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学生用)范文

11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二、自主学习1.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
惟妙惟肖.()长虹饮涧.()双曲拱.桥()河水暴涨.()桥墩.()洨.河()匀称.()弧.形()2.《中国石拱桥》的作者___________ 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专家。
他主持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____________ 。
三、合作交流展示(理清课文结构层次并.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1.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书上勾画)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
3.交流展示:(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结构特征)。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座桥做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叫做。
2.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
3.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设计施工的。
再分四点用分别说明。
层次性很强。
4.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请找出来。
二、合作探究:(最后两段)1.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2.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3.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二,小结语言特点。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14.2 元素●教学目标:1、明白元素的概念,能用元素正确的描述物质的组成。
2、能说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常用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说出元素周期表中某种元素含有的信息。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是 (即核内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 多种,但组成的物质却有3000多万种。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按质量计算,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 ,其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
4、元素符号的书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
如 表示碳元素, 表示氧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第二个字母要 。
如 表示铝元素, 表示钙元素。
二、新课探究 (一)元素1以上表中的氧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且都是 ,我们就把都具有8个质子的氧原子统称为 。
2、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元素种类由 决定。
已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但是组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3、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4、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你对“同一类原子”是怎么理解的?5、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如水(H 2O )是由氢元素和 元素组成,二氧化碳(CO 2)由 和 元素组成。
6、说明: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能论“种”,不能论“个”。
(二)元素符号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元素符号能表示哪些意义?2、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① O ② 2H 。
总结:1、当元素符号前没有数字则它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
2、当元素符号前带了数字则它就没有宏观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校:新密市第二初级中学学段:八年级上学科:英语
学材:新目标(人教版)章节:Unit 3SectionA(Grammar Focus-3c)编写者:闫永鹏审核者:曲晓娟
题目:Unit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一、学习目标:1阅读Grammar Focus, 完成3a,探究比较级的用法。
2运用句型I'm taller now than I was two years ago.Who is smarter,your father or your mother?等句型比较自己的变化和家人的不同。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阅读Grammar Focus, 完成3a,探究比较级的用法。
难点:运用句型I'm taller now than I was two years ago.Who is smarter,your father or your mother?等句型比较自己的变化和家人的不同。
三、学习过程策略:
(一)、导入。
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规则。
(二)、自主学习。
目标:阅读Grammar Focus, 完成3a,探究比较级的用法。
内容:Grammar Focus,3a
方法:独学,对学。
先自读Grammar Focus,完成3a,后小组讨论比较级的用法。
时间:8分钟。
检测:完成3a。
3a Use the words to write questions and answers.
1 Julie/tall/you Q:_Is Julie as tall as you? A:No, she isn't. She's taller than me.
2 Jack/run/fast/Sam ____________?No, he doesn't. He runs ___than Sam.
3.your cousin/outgoing/you _______________.
4.Paul/funny/Carol___________________No,he isn't. He's ____ than Carol.
(三)、合作探究。
合作交流:使用形容词比较级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than后面接代词时, 一般要用主格形式,但在口语中也可使用宾格形式。
如:My brother is taller than I / me.
2)当需要表示一方超过另一方的程度时,可以用much, a lot, a little, a bit, even, still等来修饰形容词比较级。
注意: 比较级不能用very, so, too, quite等修饰。
3) 形容词比较级后面往往用连词than连接另一个比较的人或事物, 但在上下文明确
的情况下, 形容词比较级可单独使用。
如:My sister is tall, but my aunt is taller.
4). “比较级+and+比较级”意为“越来越……”。
多音节比较级用“more and
more+形容词原级”形式。
如:It’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The group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weather is getting colder and colder.“the+比较级(…),the+比较级(…)”意思是:“越…越…”
5). “Which / Who is + 比较级…?”比较A、B两事物, 问其中哪一个较……时
用此句型。
如:Which T-shirt is nicer, this one or that one? Who is more active, Mary or Kate? Which one is more popular among students, going to concerts or going to movies?
自主学习二
目标:运用句型I'm taller now than I was two years ago.Who is smarter,your father or your mother?等句型比较自己的变化和家人的不同。
内容:3b,3c. 方法:独学,对学。
独立完成3a,3c,读给同伴听。
时间:5分钟。
检测:完成3b,3c.
3b Think of yourself two years ago. Write about how you are different now.
1Are you taller?Yes, I am. I'm taller now than I was two years ago.
2Are you funnier?________
3Are you more outgoing?
4Do you study English harder?____
5Do you sing better?________
3c Compare your parents. Check who is smarter,funnier,etc in the chart. Then ask your partner about his/her parents.
提问展示:Who is smarter,your mother or your father?
I think my mother is smarter than my father.
点评精讲:friend (n)朋友-----friendly (adj)友好的
make friends 交朋友be friends成为朋友be friendly to sb 对某人友好
(四)练习达标。
(A)、基础练习:词汇。
1. I'm tall but my sister is ________(short).
2. My mother has long hair, and my sister has ________ (long) hair.
3.This little baby is _______________ (outgoing) than that one.
4. In some ways we look the same, in some ways we look ____________(不同).
5. Ann is a very ____________(安静的) girl,she hardly makes noise.
(B)巩固提高:单项选择。
1. The twins ______ lovely girls.
A. are all
B. are both
C. both are
2. I like drawing and I am good _____ it. A. in B. on C. at
3. She is three years _______ than I am. A. old B. more old C. older
4. I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make me ____. A. laugh B. laughing C. to laugh
(C)、拔高练习:用方框内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She is more and more _________( beautiful )
2My bag is ________( big ) than _____( he ).
3Who is _________ (old ) , Tom or Sam ?
4 Peter’s story much _______ (funny ) than that one.
5 I’m ________ (heavy ) than Tara.
6.Her hair is ______( short ) than _____ ( you ).
四、学习反思收获。
同学们,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吧!
五、作业布置。
1. Make an adjective word list including all the adjective words you know.
2. 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compare you and your best friend.
六、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