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最美小楷书法《琴赋》欣赏
文征明小楷明朝第一,而黄姬水小楷《上林赋》,其水平不输文征明

文征明小楷明朝第一,而黄姬水小楷《上林赋》,其水平不输
文征明
一提到小楷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明朝的文征明,文征明的小楷不仅仅是明朝第一,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一流的,其实,明朝小楷不仅仅有文征明,还有黄姬水,虽然他在整个书法史上的名气不如文征明,但是他的小楷水平不输于文征明,其中他的小楷代表作《上林赋》也是名震书坛,下面就分享该作品的局部,供各位书友交流提高。
黄姬水和文征明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年的黄姬水曾侍奉文徵明,深得文征明用笔之精髓,从他的《上林赋》中看以看出,他的小楷不仅仅有文征明的温纯精绝,还有自身独到的见解,用笔笔锋劲秀,起笔以尖锋入纸,行笔稳健多姿,收笔多顿笔但是显得比较轻盈,点画精准到位,尤其是横笔,姿态万千,并且稍稍有斜势,这样一来几乎每一个字都向右倾斜,斜而不倒,灵动性增强,呈现一种左低右高的状态。
除了横笔有特点之外,他笔下的小楷的捺笔也是别具特色,尤其是有撇捺之笔的字,除了基本的揖让之外,撇笔极短,而且位置较高,捺笔位置低,往往从竖笔的中间偏上部位进行穿插,别有一番韵味,竖笔出尖,线条极细,但是力量感不减,字形上或大或小,或长或短,随字而安,遵循字的原生态,没有刻意改变字形的状态,让人一见倾心,虽为小楷作品,但是在线条上却充分体现了明显的粗细对比,视觉冲击力更强。
从黄姬水的《上林赋》来看,其小楷水平绝对不输于文征明,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黄姬水的小楷比文征明的小楷还要精到,还要有韵味,该观点不知道好书的你是否认同?分享你的见解和看法。
浅谈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文徵明(1470年-1524年)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尤以其小楷书法艺术而闻名于世。
他所创造的小楷,既融合了前人的技法和风格,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文徵明的小楷书法对后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他的小楷以其工整、秀美而闻名,给后世书法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参照标准。
许多后来的书法家,如米芾、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受到文徵明小楷的启发,在技法和风格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特别是米芾,他深受文徵明影响,在小楷书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后世小楷书法的代表人物。
文徵明的小楷书法对后世书法教育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徵明本人是明代的一位优秀的书法教育家,他开宗明义地将小楷书法列为古人书法中的主要体裁,并将其视为书法教学的基础。
他著有《文徵明小楷》一书,详细论述了小楷的技法和要领,对后世书法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他的书法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对后世书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注重实践,强调对古代名家的研究和模仿,提出了“笔道造化”、“学古求新”的理论观点,为后世书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
文徵明的小楷书法对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徵明擅长诗、书、画三绝,他的书法和绘画往往相互融合,互相补充。
特别是他在小楷书法上的精湛造诣,使得他的绘画作品兼具了艺术性和书法性。
他的小楷书法对于后世绘画家的构图、用墨、线条的处理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许多后世绘画家都从文徵明的小楷书法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使得绘画艺术更加丰富多样。
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既直接又间接。
他的小楷不仅对后来的书法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对书法教育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文徵明的小楷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篇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于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为后世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宝贵的遗产,并持续影响着后世的书法家和绘画家。
琴赋硬笔书法

琴赋硬笔书法
《琴赋》是明代中期著名书画家文征明的作品,以小楷闻名,被誉为“明代小楷第一人”,其小楷的传世精品有《琴赋》、《草堂十志》、《千字文》等。
《琴赋》是文征明在74岁高龄时的作品,字迹婉转,沉劲入骨,是小楷中的精品,也是比较贴近现在楷体的一部字帖。
字帖如下所示。
学习《琴赋》的硬笔书法,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合的字帖:选择适合的字帖是学习硬笔书法的第一步,你可以选择文征明的《琴赋》作为你的临摹对象。
《琴赋》是文征明在74岁高龄时的作品,字迹婉转,沉劲入骨,是小楷中的精品,也是比较贴近现在楷体的一部字帖。
2.注意笔画的书写:在《琴赋》中,“短横”这个笔画有两种写法。
第一种是尖峰入笔,落纸右行,稍抗肩,至末尾缓收笔。
第二种是起笔轻顿,然后转右行,抗肩,至末尾轻收笔。
3.注意“竖钩”的写法:在《琴赋》中,“竖钩”这个笔画的书写有一个特点:出钩前,笔尖会往回行笔一小段再出钩,这种写法多见“则”、“材”等字。
4.坚持练习:学习硬笔书法需要坚持,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技巧和精髓。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笔触,尝试不同的字体,以此来提高你的书法技能。
5.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习书法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你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你保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你就能取得进步。
文徵明小楷文赋

文徵明小楷文赋一、文徵明小楷文的背景介绍1.1 文徵明的生平概况文徵明(1470年-1519年),字舜甫,后改字文蔚,号默然,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明代文人画家、书法家,被誉为“明代四大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小楷字体而闻名于世,为后世所推崇。
1.2 小楷文的定义和特点文徵明的小楷文,是他在书法创作中的一种字体风格。
小楷即是指相对于大楷字体而言的一种字体形式,其特点是线条细腻、笔画清晰、毫无瑕疵。
文徵明的小楷文不仅技艺高超,而且风格古朴典雅,独树一帜。
二、文徵明小楷文的艺术价值2.1 小楷文的审美价值文徵明小楷文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其从容自信的笔势、细腻工整的线条,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小楷文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独特魅力,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美感。
通过观赏文徵明小楷文,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2 小楷文的文化价值文徵明小楷文源于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小楷文的发展离不开先贤的倾心研究和创作,它是中国书法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徵明小楷文的文化价值在于它能够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3 小楷文的艺术成就文徵明的小楷文是他精湛书法技艺的最佳体现。
他对笔画的运用熟练自如,通过细腻的线条表达出文字的含义和人物的神态。
文徵明的小楷文不仅形神兼备,还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展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独特成就。
三、文徵明小楷文的传承和影响3.1 小楷文的传承意义文徵明小楷文的传承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传统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世书法家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对象。
文徵明小楷文的传承能够保持其独特的技法和风格,为后人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参考。
3.2 小楷文的影响与传播文徵明小楷文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而是遍及全球。
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学习。
文徵明小楷文在中国书法界的地位举足轻重,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同时,小楷文也成为了世界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风格,受到国际书法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文征明86岁小楷《后赤壁赋》与25年前的《前赤壁赋》赏析

文征明86岁小楷《后赤壁赋》与25年前的《前赤壁赋》赏析
文征明,号衡山居士。
苏州府吴县人。
生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卒于明嘉靖38年(公元1559),寿90虚岁。
他是伟大的文天祥后裔。
他是继沈周之后的苏州文坛画坛领袖。
今天我们来欣赏文征明在自己86岁高龄的时候写的一幅小楷《后赤壁赋》,与25年前61岁书写的《前赤壁赋》。
文征明的小楷书法造诣极高,他的小楷法度严谨,骨肉匀称,集小楷大家之所长,融入自己的风格。
文征明立足于晋唐之间,以一种新的认识,把小楷艺术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文征明61岁小楷《前赤壁赋》嘉靖九年书,纵24.9厘米,故宫
博物院藏。
文征明61岁小楷《前赤壁赋》局部
文征明61岁小楷《前赤壁赋》局部
文征明61岁小楷《前赤壁赋》局部
文征明61岁小楷《前赤壁赋》局部
文徵明86岁小楷《後赤壁賦》
文徵明86岁小楷《後赤壁賦》局部
文徵明86岁小楷《後赤壁賦》局部
文徵明86岁小楷《後赤壁賦》局部。
文征明小楷书法欣赏

文征明小楷书法欣赏文征明(499年-562年),字仲尼,初名士博,字严,汉族,山东琅琊人。
南北朝时期天文学家、地学家、书法家、作家,擅长鉴定文物真伪和书写法学书法。
有《文氏博物志》等作品。
文征明是南朝梁代杰出的书法家,他把王羲之的隶书精髓加以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被后人称为“文体”。
文征明小楷身世显赫,然而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他的小楷书法继承了王羲之的传统,注重笔画的工整和书写的稳健,又结合了自己的创造性,形成了鲜明的个性风格。
首先,文征明的小楷书法具有非常严谨的笔画结构。
他的字体工整美观,所有笔画的长度和粗细都非常一致。
每一笔每一画都经过精心的构思和考虑,力度适中,端庄稳重。
这种严谨的笔画结构不仅体现了文征明的书法功底,也展示了他对艺术形式的严谨追求。
其次,文征明的小楷书法注重字形的畅达流利。
他的字体有韵律感,笔画之间的连接流畅自然,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
这种流利的字形使作品充满了活力,显示了文征明极高的书法造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到理解和把握。
再次,文征明的小楷书法富有变化和变通。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字形规范,借鉴各种书体的特点,融入了一些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
他的字体形态多样,既有工整规范的字形,也有自由变化的字形,展示了他对书法自由发挥的能力和胆识。
这种变化和变通使作品更富有魅力和创新性,也突显了文征明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才华。
最后,文征明的小楷书法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汲取了前人的经验,有意识地加强了笔画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打破了传统字形的束缚,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韵味的小楷字体。
他的小楷书法美轮美奂,工整端庄,给人以美的享受与艺术的感知。
总之,文征明的小楷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书法风格严谨工整,字形流利自然,变化多样。
他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独特创造,形成了具有个性特点的小楷字体。
文徵明小楷《琴赋》高清

文徵明小楷《琴赋》高清
文徵明小楷《琴赋》册,纸本,20.5×10cm×24。1543年作。
题签:锦赂文章,文太史琴赋,步月署签。
后跋:戊寅十一月八日,周天球。
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茅,无足观者,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白文印:文征明印、悟言室印
朱文印: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球、停云
收藏印:朱文印:吴万宝藏、古吴缪氏收藏、愙斋鉴藏
此作由著名收藏家吴大瀓、吴湖帆鉴藏。
文征明赤壁赋小楷清晰版

文征明赤壁赋小楷清晰版征明赤壁赋是文学家文征明创作的一篇赋体作品,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和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
以下是文征明赤壁赋的小楷清晰版: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渺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文征明在这篇赋中以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描绘赤壁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他对人生短暂和物质无常的思考。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篇赋以其优美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和流畅的叙述,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器晚成的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最美小楷书法《琴赋》欣赏
文征明(1470-1559),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在当世他的名气极大,号称“文笔遍天下”。
非常擅长行书和小楷,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生于一个武官家庭。
文征明小时候生性迟钝但是为人忠厚。
7岁的文征明还不能说话,但父亲文林认为他会大器晚成。
11岁开始能说话,于是就读外塾。
曾经宗师批评文征明其字不佳,评价为三等。
因此文征明开始精研书法。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
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
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槛,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
积”。
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是一个大器晚成型的我国署名的大书法家。
今天咱们就来欣赏这位大器晚成的明代文征明三大小楷代表作之一:《琴赋》
《琴赋》是嵇康的作品。
内容为:主要描述了梧桐的生长环境的的不平凡,集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光,任凭风吹雨打依然茁长成长;同时描述了七弦琴的制作的讲究程度和琴曲的复杂程度。
嵇康的《琴赋》有1900余字,嵇康是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竹林七贤"之一。
在书法史上,文征明最初是师从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温润秀劲,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
小楷代表作《琴赋》为文征明74岁时所作:文征明《琴赋》中题款道:“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
文征明一生都非常的谦逊,做人当学文征明。
晚年的书法家,少有人者会坚持作“蝇头小楷”,主要是特别费心神,也特别费眼睛,需要一笔一划耐心地去书写,并且字断意不断,而文征明于七老八十时,仍钟情于小楷。
文征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
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
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文征明在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在当时被人称为“四绝”。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或“江南四大才子”。
在书法上,其行书与小楷尤精,所留四体《千字文》笔意直追“钟王”。
被时人誉为“明朝第一”。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在书写中,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大器晚成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