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小楷《琴赋》

合集下载

文徵明《琴赋》欣赏

文徵明《琴赋》欣赏

文徵明《琴赋》欣赏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微明的书法沉实劲健,无论是行草,还是小楷,都无轻滑处。

他的书法不激不厉,沉劲入骨,至垂暮之年,其笔力弥坚,亦无丝毫衰弱气象。

这一方面是缘于他用功精勤,一方面是他的思想谨守儒家之中庸之道,不激不厉,正道而行之。

他笔力坚实,既是深厚功力之体现,亦是思想认真坚定之反映。

书法小楷作品

书法小楷作品

书法小楷作品小楷为什么被喜欢?用潘长江的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品。

所以,小楷个头虽浓缩了,但是美起来,动人心魄的力量不亚于榜书、摩崖。

历史上的小楷,总共可分为两类,用老百姓的话说,一种是胖的,一种是瘦的。

胖的代表是钟繇,其传人有祝枝山、王宠、傅山、刘墉;瘦的代表是王献之、灵飞经、赵孟頫、文徵明、溥儒……总的来说,胖的古朴,散淡,瘦的精致,优雅。

当然了,从专业的角度看,胖瘦之论太简单粗暴了点,实际上钟繇一路书风高古、自然,并非真胖,而是功力到了极致之后的自由发挥,属性情之作。

灵飞经一路精致、典雅,但外形经常迷惑人,很多人迷恋于此,照猫画虎,得其形不得其神,很难成器。

除书法家的小楷之外,还有写经一路,这一路实用为主,所以信笔由之,肥瘦均有,值得当代人学习。

小楷可以有多漂亮,可以这么说,好的小楷美的摄人心魄。

接下来列举书法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些小楷作品一一说明:譬如这一个,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仅存十三行,所以这个碑帖在书法界就被称为《十三行》,虚和简静,灵秀流美。

被称为是小楷极则,小楷书法中的一个经典。

钟绍京《灵飞经》,唐朝佛教道教都比较昌盛,印刷术需要大量的佛经,于是抄经体书法应运而生,然而抄经体书法里良莠不齐,这个灵飞经就是抄经体书法的代表作,清朝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形容《灵飞经》之美“如新莺歌白啭之声”。

《转轮圣王经》,唐朝的抄经体书法代表作,洋洋洒洒成千上万字,始终如一,不失行次,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能感受到始终如一的平静安宁。

米芾《向太后挽词帖》,米芾唯一传世小楷,被称为是研笔如铁,而秀媚之气奕奕行间。

赵孟頫《汲黯传》,赵孟頫作为颜柳欧赵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小楷法度和格调都很好,此作起笔敦重典雅,清新俊逸。

文徵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此作是文徵明68岁时的作品,醇厚典雅。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对就是宋词写的一级棒那个姜白石,他的书法也非常好,小楷尤其漂亮,可惜传世作品不多,他的这个跋王献之保母帖,用笔精到,清新俊润。

高清字帖文征明小楷《赤壁赋、后赤壁赋》

高清字帖文征明小楷《赤壁赋、后赤壁赋》

高清字帖文征明小楷《赤壁赋、后赤壁赋》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书画家。

初名璧,以学行更字徵仲,号衡山、衡山居士。

斋名停
云馆。

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

文徵明多才艺,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名声日益显赫,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三人,人称“吴中四才子”。

他的书法初师李应桢,后学宋元,又上溯晋、唐,博取精华,为集古之大成者。

楷、行、草、隶诸体皆佳,尤精小楷,人称有“二王”风骨。

其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文徵明书法欣赏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估价:Y 380,000 至Y 480,000款识:徵明。

钤印:征仲(朱文)、玉磬山房(白文)鉴藏印:毕氏家藏(朱文)录文:传呼曲苍使君来,树底柴门懒自开。

老病迂疏非傲客,直愁车马破苍苔。

行书“鹤林玉露语” 立轴估价:Y 220,000 至Y 280,000钤印:文徵明印(白文)鉴藏印:侯宫严群铭心之品(朱文)录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吾家深山之中,每喜夏日之交,苍藓盈落花满庭。

门无剥硺,松影参差,禽群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枯枝煮苦茗啜之。

随意读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散篇。

……无事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徵明。

说明:△吴家题诗堂。

钤印:玉题(朱文)△严群题签。

钤印:严(白文)、群(朱文)小楷琴赋册页(十二开)估价:Y 1,200,000 至Y 2,000,000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

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朦,无足观者。

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停云(朱文)、悟言室印(白文)、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录文:琴赋(文略)。

说明:△周天球跋。

步月题签。

隶书千字文手卷绢本估价:Y 100,000 至Y 200,000小楷南华经册页(十五开)估价:Y 12,000,000 至Y 18,000,000款识:嘉靖壬辰七月上浣,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钤印:徵明(朱文)、停云主(白文)题跋:松坪孙如仅借观于通隐室,同治丙寅仲春三日识。

钤印:如仅(白文)、松坪(朱文)录文:南华经(文略)著录:《书法1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年1 月。

书画合璧册页(十开)估价:Y 80,000 至Y 120,000 铃印:文徵明(白文)、衡山(朱文)录文:△春波渺渺激长堤,满耳松风立马时。

不觉诗成衣裳湿,隔溪千丈五虹垂。

△古木交阴水乱流,一川螟色带孤舟。

渔翁意兴斜场外,留道青山百叠秋。

△江南五月暑漫漫,谁识江深草阁寒。

文徵明小楷《琴赋》高清

文徵明小楷《琴赋》高清
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茅无足观者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文徵明小楷《琴赋》高清
文徵明小楷《琴赋》册,纸本,20.5×10cm×24。1543年作。
题签:锦赂文章,文太史琴赋,步月署签。
后跋:戊寅十一月八日,周天球。
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茅,无足观者,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白文印:文征明印、悟言室印
朱文印: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球、停云
收藏印:朱文印:吴万宝藏、古吴缪氏收藏、愙斋鉴藏
此作由著名收藏家吴大瀓、吴湖帆鉴藏。

临摹精品最美12幅小楷欣赏

临摹精品最美12幅小楷欣赏

临摹精品最美12幅小楷欣赏古人言“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

”懂书法的都知道,写小楷是最见功夫的。

魏晋以来,大凡官方文书、科举试卷、诗文著录、典籍抄本、佛道经卷等,多用小楷写成,小楷在古代文事活动中,起着基础而又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写一手精美的小楷,成为具备高度文化素养的一个典型标志。

1、钟繇《宣示表》钟繇小楷书法作品《宣示表》局部《宣示表》较钟繇其他作品,无论在笔法或结体上,都更显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字体端整古雅,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

钟繇小楷书法作品《宣示表》局部传说王导东渡时将《宣示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了王羲之,王羲之后来又将它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

之后传下来的是王羲之的临摹本。

2、钟繇《贺捷表》《贺捷表》是钟繇的代表作之一,又名《戎路表》、《戎辂表》,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

3、王羲之《乐毅论》如果说三国时期钟繇的小楷是楷书的萌芽期,那么到晋代王羲之的《乐毅论》,楷书就已经到了成熟期,《乐毅论》笔笔精到,无一笔含糊,楷法成熟,释智永认为《乐毅论》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乐毅论》局部据说唐太宗最为宝重的书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与《乐毅论》。

当年唐太宗还将最初的《乐毅论》摹拓分别赐给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摹本的传布范围也只限于皇亲国戚或近侍大臣,世人罕见其貌。

《乐毅论》局部4、王羲之《黄庭经》王羲之《黄庭经》局部《黄庭经》通篇章法和《乐毅论》相似,有纵行无横列,纵行清晰,但并不十分规直,随字赋形不拘高矮宽窄,字与字的联结错落有致。

王羲之小楷书法作品《黄庭经》局部对比的形式因素在《黄庭经》中表现得十分丰富,这使得《黄庭经》比之《乐毅论》更多了一些“今意”。

如果说《乐毅论》是古朴与妍丽兼美的话,那么,《黄庭经》已是劲媚秀雅甚于拙朴古雅了。

文征明小楷的缺点

文征明小楷的缺点

文征明小楷的缺点文徵明(1470年-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文徵明精通诗、文、书、画,他的书法成“主风雅数十年”。

尤其是他的小楷,温润秀劲、古朴端庄、法度严谨,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一、取法广博五体皆工在中国书法史上,文徵明是一位全才型书家,很少有人能与之相媲美,在书法的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在整个书法史上都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文徵明的书法各体皆工,尤其是小楷,这离不开他对先贤的学习和继承,纵观文徵明七十余年的书学道路,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取法,可谓是一位集大成者。

文徵明一生勤恳治学,他七十余年的书学道路,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传世名作颇多,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小楷提供了借鉴意义。

如《琴赋》《落花试卷》《南华经》《嵩山草堂十志》《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归去来兮辞》《离骚经》等。

文徵明的小楷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早期、晚期的不同书风,七十余年的书学道路,经历了不同的审美追求,总体而言,取法高古,尤其是在他晚期作品,对魏晋时期的古法更是推崇。

文徵明《琴赋》局部魏晋的小楷大家,首推钟繇,他的楷书刚柔并济,传世作品《宣示表》是学习小楷的必修课,因此后人尊之为“楷书鼻祖”。

文徵明86岁时所作的《九歌》可以明显地看到,他受到钟繇的影响很大,作品的结构比较宽扁,很多笔画都表现出蚕头燕尾。

如“兮”字,在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可以明显地看出对钟繇的学习和继承。

“书圣”王羲之在小楷上的造诣很深,文徵明受“二王”的比钟繇的更为明显。

王羲之的小楷的《乐毅传》《黄庭经》是小楷史上的一座高峰。

但凡临习小楷,这几部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文徵明对王羲之的小楷更是情有独钟,勤奋临习。

王献之的《洛神赋》浑厚秀丽、神采飞扬,文徵明把“二王”的风格与他对小楷的理解融会贯通,最后自成一家。

陈振濂说:“文徵明的小楷胎息钟王。

” 文徵明的小楷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二王”的学习有很多,难怪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右军以后其法不传,至赵孟頫始得神体,继之者则文徵明一人。

琴赋小楷全文逐字讲解

琴赋小楷全文逐字讲解

琴赋小楷全文逐字讲解
琴赋是一篇很有韵味的文章,用小楷写出来那更是美轮美奂。

小楷呢,笔画纤细但很有力量,结构紧凑又不失灵动。

而琴赋的内容也是和琴有关,讲述了琴的各种美妙之处。

二、逐字讲解开始
1. 第一个字
这个字啊,它的笔画起笔很轻,就像轻轻触碰琴弦一样,然后逐渐加重笔力。

从结构上看呢,它的重心非常稳,就像琴放在平稳的琴桌上。

这个字的读音是某某,在古文中它有好几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某某,我给你举个例子啊,就像“某某句子”这样用。

它的近义词有某某,反义词是某某。

2. 第二个字
这个字的写法很有趣哦。

它的笔画有个独特的弯曲,就像琴身的曲线一样优美。

它的读音是某某,出处是某某古籍。

它的解释呢,主要是某某,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造句“某某”。

3. 第三个字
这个字的笔画组合很巧妙,就像琴上的弦和徽相互搭配。

它的读音是某某,在琴赋里它的意思是某某,和现代的意思有些许不同哦。

它的近义词是某某,反义词是某某,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字在文中的作用。

三、关于琴赋小楷的一些感想
我觉得学习琴赋小楷的逐字讲解,就像是在和古人对话。

每一个字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通过小楷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字的写法、读音、意思,还要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就像感受琴音背后的情感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