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书法欣赏

合集下载

《文征明小楷全集》(不怕你不收藏)

《文征明小楷全集》(不怕你不收藏)

《⽂征明⼩楷全集》(不怕你不收藏)⽂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岁起以字⾏,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故号衡⼭居⼠,世称“⽂衡⼭”,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

⽣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年九⼗岁。

擅长诗⽂书画,诗宗⽩居易、苏轼,⽂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

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徵明-⼩楷《落花诗册》⼀、⽂徵明⼩楷评价 1.⽂徵明的⼩楷造诣最⾼。

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王献之《⼗三⾏》等,⼜能融⼊唐⼈⼩楷笔法于⼀炉,形成“温纯精绝”的⾃家风貌。

——佚名 2.⽂徵明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楷和⾏书。

他的⼩楷师承晋唐各家,主要学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不仅精细⼯整、法度严谨纯熟,且笔锋劲秀、风格俊雅。

⾄⼋⼗岁后的⼩楷尤见功⼒。

——佚名 3.古⽆真正楷书,即锺、卫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笔,⾃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

⾄国朝⽂征仲先⽣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

如⼋⾯观⾳,⾊相俱⾜。

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也。

——明·谢在杭 4.⽂徵明在⼩楷书法上的造诣为明代中后期的书法“中兴”开启了先河,并有推波助澜之功,其从赵孟頫远窥晋唐神韵,⼀改“台阁体”束缚的时代积习,在痴守法度的前提下,于绳墨中寻求书法的逸趣,以此追寻⼩楷书法⾄真⾄纯的神化的境界。

——齐观闪《以⽂徵明⼩楷《草堂⼗志》为鉴—谈毕业创作(⼩楷书法)体会》 5.⾼远《⽂徵明⼩楷书风及价值研究》:⽂徵明⼩楷书法于统⼀风格中⼜有微妙变化。

以其为官为界:早期:泛学众家,风格多样,但却牢守法度。

⽤笔尖利外露,较多棱⾓。

中期:少波磔,多温润。

⼀⾯受“台阁”时风的影响尚⼯整。

⼀⾯受欧体影响,谨严劲健,却⼜失之紧密板滞。

2014-12-19-文征明书法《琵琶行》全篇

2014-12-19-文征明书法《琵琶行》全篇

文征明书法《琵琶行》全篇2014年12月19日文徵明行书《琵琶行》之二,书于88岁。

现藏湖南博物馆。

关于文征明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

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

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关于《琵琶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选自《白氏长庆集》。

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歌、行、引(还有曲。

吟。

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

白居易《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凡六百一十六言。

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

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

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文徵明《草堂十志》欣赏(附释文)

文徵明《草堂十志》欣赏(附释文)

⽂徵明《草堂⼗志》欣赏(附释⽂)⽂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岁起以字⾏,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故号衡⼭居⼠,世称“⽂衡⼭”,明代画家、书法家、⽂学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

⽣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年九⼗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居易、苏轼,⽂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徵明⼩楷《草堂⼗志》各纵 23.2、横 28.4 厘⽶。

故宫博物院这件草堂⼗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件精品。

此件册页纵⼆⼗三点⼆厘⽶,横⼆⼗⼋点四厘⽶,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微明的书法沉实劲健,⽆论是⾏草,还是⼩楷,都⽆轻滑处。

他的书法不激不厉,沉劲⼊⾻,⾄垂暮之年,其笔⼒弥坚,亦⽆丝毫衰弱⽓象。

这⼀⽅⾯是缘于他⽤功精勤,⼀⽅⾯是他的思想谨守儒家之中庸之道,不激不厉,正道⽽⾏之。

他笔⼒坚实,既是深厚功⼒之体现,亦是思想认真坚定之反映。

嵩⼭草堂者,盖因⾃然之溪⾩,以当墉洫;资⼈⼒之缔架,复加茅茨。

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昭简易,叶乾坤,可容膝休闲。

⾕神全道,此其所以贵也。

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

歌⽈:⼭为宅草为堂,芝室兮药房。

罗蘼芜拍薜荔,荃壁兮兰砌。

蘼芜薜荔成草堂,中有⼈兮信宜常。

读⾦书饮⽟液,童颜幽操长不易。

枕烟庭者,盖特峰秀起,意若枕烟。

秘庭凝霛(灵),窈如仙会,即扬雄所谓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是也。

可以超绝世纷,永洁精神。

及机⼠登焉,则寥閴惚怳,悲怀情累矣。

歌⽈:临泱漭背青荧,吐云烟兮合窈冥。

怳歘翕兮沓幽霭,意缥缈兮群仙会。

窈冥仙会枕烟庭,竦魂形兮凝视听。

闻夫⾄诚必感兮祈此巅,舒颢⽓,养丹⽥,终仿佛兮觌群仙。

羃翠庭者,盖崖巘积阴,林萝沓翠,其上绵幂,其下深湛。

可以王神,可以冥道矣。

及喧者游之,则酣谑永⽇,汩其清⽽薄其厚矣。

文征明草堂十志 字帖

文征明草堂十志 字帖

文征明草堂十志字帖一、介绍文征明草堂十志字帖文征明草堂十志字帖是明代书法家文征明所书写的一组字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这组字帖共有十种字体,每种字体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风格,成为学习和欣赏明代书法的重要文物。

二、十种字体的特点和表现风格1. 柳体柳体是文征明最具个性的一种字体,笔画纤细,线条流畅,倾斜横行,柳弯曲,充满了活力和刚健之美。

2. 逸得体逸得体字帖取意于“天人合一”,字体结构独特,演变自大篆,简约而不失庄重,给人以古拙大气之感。

3. 文徵体文徵体字帖是文征明自创的一种字体,基于隶书的造型,并融入一些草书、楷书的笔画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4. 文石体文石体字帖采用仿古技法,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字形饱满圆润,富有变化,令人过目不忘。

5. 文徵楷体文徵楷体字帖是文徵明对于楷书的创作,字形清秀规整,笔画遒劲有力,方正大气。

6. 速写体速写体字帖充分展现了文征明的书写速度和笔触,字形简练流畅,书写神速,显现了作者的功力和造诣。

7. 草楷体草楷体字帖融合了草书和楷书的特点,字形跌宕起伏,笔画连绵纵横,极具挥洒自如之感。

8. 骈书体骈书体字帖是文征明借鉴了小篆和篆书的结构特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字形,既有古朴典雅之美,又有独特的个性。

9. 隶书体隶书体字帖是文征明对于隶书的演绎和创新,字形行云流水,疾若奔驰,给人以激情澎湃之感。

10. 记号体记号体字帖采用了符号和图案的方式,用简洁而有节奏感的线条勾勒出字形,别开生面,引人注目。

三、文字与书法的魅力文字和书法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独具魅力的一部分。

文字以其丰富的象形、会意、形声等演变形式,记录着人类的思想、文化和历史;而书法则通过对文字的艺术加工,使其成为一种美的表达和传承。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要求书写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审美素养。

通过练习字帖,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字体的独特之处,感受到每一笔每一画所蕴含的力量和美感。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欣赏,行云流水,笔法犀利,真书法也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欣赏,行云流水,笔法犀利,真书法也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高清欣赏,行云流水,笔法犀利,真书法也前言: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文征明书法特征介绍:文征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

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

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文征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

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

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

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文征明,行书《滕王阁序》滕王阁序原文品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今夕社书法馆】文徵明小楷《洛神赋》墨迹本

【今夕社书法馆】文徵明小楷《洛神赋》墨迹本

【今夕社书法馆】文徵明小楷《洛神赋》墨迹本今天带来的是文徵明小楷册页《洛神赋》,非常罕见的墨迹本,款识辛卯,推测为1531年,文徵明61岁时作品。

洛神赋实在是太有名了,历代书家都曾写过,从二王到老赵,都有精品存世,我们老文自然也不能落下。

顺便介绍下洛神赋。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曹植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上多有借鉴宋赋。

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非常爱慕洛神,她既识礼仪又善言辞,作者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为全篇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作者对洛神的思念。

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洛神,又名宓妃,中国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阳。

曹植的《洛神赋》即是描写她千古名篇(是否是通过她描写甄宓存在争议)。

而《太平广记》卷三百十一《萧旷》篇和《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

PS.•这个“宓”字很多人读错,正确的读法是fú。

•珍稀资源在此仅提供带水印低清版本,高清无水印版本请移步今夕社书法馆网站() 或搜索安装App“今夕社书法馆”。

【精校版释文】洛神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杨(阳)林,流眄乎洛川。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

文徵明书法欣赏文徵明书法欣赏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估价:Y 380,000 至Y 480,000款识:徵明。

钤印:征仲(朱文)、玉磬山房(白文)鉴藏印:毕氏家藏(朱文)录文:传呼曲苍使君来,树底柴门懒自开。

老病迂疏非傲客,直愁车马破苍苔。

行书“鹤林玉露语” 立轴估价:Y 220,000 至Y 280,000钤印:文徵明印(白文)鉴藏印:侯宫严群铭心之品(朱文)录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吾家深山之中,每喜夏日之交,苍藓盈落花满庭。

门无剥硺,松影参差,禽群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枯枝煮苦茗啜之。

随意读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散篇。

……无事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徵明。

说明:△吴家题诗堂。

钤印:玉题(朱文)△严群题签。

钤印:严(白文)、群(朱文)小楷琴赋册页(十二开)估价:Y 1,200,000 至Y 2,000,000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

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朦,无足观者。

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停云(朱文)、悟言室印(白文)、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录文:琴赋(文略)。

说明:△周天球跋。

步月题签。

隶书千字文手卷绢本估价:Y 100,000 至Y 200,000小楷南华经册页(十五开)估价:Y 12,000,000 至Y 18,000,000款识:嘉靖壬辰七月上浣,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钤印:徵明(朱文)、停云主(白文)题跋:松坪孙如仅借观于通隐室,同治丙寅仲春三日识。

钤印:如仅(白文)、松坪(朱文)录文:南华经(文略)著录:《书法1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年1 月。

书画合璧册页(十开)估价:Y 80,000 至Y 120,000 铃印:文徵明(白文)、衡山(朱文)录文:△春波渺渺激长堤,满耳松风立马时。

不觉诗成衣裳湿,隔溪千丈五虹垂。

△古木交阴水乱流,一川螟色带孤舟。

渔翁意兴斜场外,留道青山百叠秋。

△江南五月暑漫漫,谁识江深草阁寒。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专栏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嘉靖二年(1523),以贡生荐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参与修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封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书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书影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印。

从收藏印来判断,此卷曾被清人刘康收藏。

刘康,字春禧,湖南宁乡县人,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清代学者,好藏书。

刘氏又好金石书画,所得名人墨迹,钩摹刻石,成《红豆山斋法帖》十卷。

综观文徵明此卷,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点画圆融,使转利落,提按顿挫自然流畅,沉着痛快。

通篇徐疾有致,气脉贯通。

虽无雄浑博大气势,却具晋唐法书要旨,看似漫不经心,却得浑然天成之神韵,属文氏晚岁精品。

且此卷诗文与法书珠联璧合,以此为范本,品味唐诗经典,深悟法书要义,当是一大快事!本栏目图文选自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的《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安美版《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文徵明行书琵琶行卷(墨迹本)》内文书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徵明书法欣赏文徵明书法欣赏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估价:¥380,000至¥480,000款识:徵明。

钤印:征仲(朱文)、玉磬山房(白文)鉴藏印:毕氏家藏(朱文)录文:传呼曲苍使君来,树底柴门懒自开。

老病迂疏非傲客,直愁车马破苍苔。

行书“鹤林玉露语” 立轴估价:¥220,000至¥280,000钤印:文徵明印(白文)鉴藏印:侯宫严群铭心之品(朱文)录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吾家深山之中,每喜夏日之交,苍藓盈落花满庭。

门无剥硺,松影参差,禽群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枯枝煮苦茗啜之。

随意读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散篇。

……无事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徵明。

说明:△吴家题诗堂。

钤印:玉题(朱文)△严群题签。

钤印:严(白文)、群(朱文)小楷琴赋册页(十二开)估价:¥1,200,000至¥2,000,000款识:嘉靖二十二年岁在癸卯十月六日,时天气盛寒,积雪数尺。

窗下漫书琴赋,余老眼昏朦,无足观者。

徵明时年七十又四。

钤印:停云(朱文)、悟言室印(白文)、文徵明印(白文)、衡山(朱文)录文:琴赋(文略)。

说明:△周天球跋。

△步月题签。

隶书千字文手卷绢本估价:¥100,000至¥200,000小楷南华经册页(十五开)估价:¥12,000,000至¥18,000,000款识:嘉靖壬辰七月上浣,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钤印:徵明(朱文)、停云主(白文)题跋:松坪孙如仅借观于通隐室,同治丙寅仲春三日识。

钤印:如仅(白文)、松坪(朱文)录文:南华经(文略)。

著录:《书法1》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月。

书画合璧册页(十开)估价:¥80,000至¥120,000钤印:文徵明(白文)、衡山(朱文)录文:△春波渺渺激长堤,满耳松风立马时。

不觉诗成衣裳湿,隔溪千丈五虹垂。

△古木交阴水乱流,一川螟色带孤舟。

渔翁意兴斜场外,留道青山百叠秋。

△江南五月暑漫漫,谁识江深草阁寒。

树罨重檐垂碧荫。

风摇曲槛起微澜。

△苍山百丈拥嵯峨,绿树红桥带碧波。

记得横塘行乐处,曲栏斜日听渔歌。

△山前古木翠交加,山下苍苔一迳斜。

鸡犬仙家知不远,涧中流出野挑花。

△绿阴垂幄草敷茵,书法立轴水墨纸本书法立轴水墨绢本文征明(1470~1559)行书成交价格:¥179,200泥金纸本扇页识文:_风揽青桐叶半摧,时飘一片点苍苔。

山僮不识林亭趣,却倂松枝尽扫开。

款识:征明。

钤印:文征明印(白)衡山(朱)鉴藏印:袁中颐珍藏印(朱)草书书法扇片水墨金笺成交价格:¥184,000[上海]释文:雨余秋色满陂塘,风猎平畴早稻香。

白发又逢吹帽节,夕阳来上振衣冈。

短蒲衰柳俄惊晚,黄菊茱萸总待霜。

自笑渊明缘不浅,一年三醉赞公房。

款识:征明。

钤印:征中鉴藏印:性初审定边跋:(江兆申)文衡山画整饬者多,故人皆重其疎放者,所谓粗文细沈。

余谓其书亦然,此箑豪迈处正多不可及。

庚午,兆申。

钤印:江兆申印书法立轴纸本书法立轴纸本文徵明(1470-1559) 行书前赤壁成交价格:¥672,000[北京]行书七言诗立轴水墨纸本估价:¥180,000至¥300,000书法扇面水墨纸本估价:¥60,000至¥80,000行书七言诗立轴水墨纸本估价:¥450,000至¥750,000题识:月转苍龙阙角西,建章云敛玉绳低。

碧箫双引鸾声细,彩扇平分雉尾齐。

老幸缀行班石陛,谬惭通籍预金闺。

日高归院词头下,满袖天香拆紫泥。

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衡山题签:文徵明行书精品:风上王翰之题。

行书七言诗扇面水墨金笺成交价格:¥168,000[北京] 题识:徵明钤印:文徵明印、衡山鉴藏印:雝希、伯郊藏扇文徵明(1470-1559)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行草书七言诗扇面水墨金笺成交价格:¥145,600[北京]题识: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此帧行书兼涉草书笔法,结字用笔较为放逸,但仍法度严谨,笔力不苟。

用笔中锋为主,折笔之处间以侧锋,此幅墨法多变,章法上偶或相连,自然顺畅。

通幅观之,笔墨信手写来,遒劲洒脱,不见雕琢之气,天真自然。

出版:《中国书画名品编目·抗古斋藏品》,第60页,2008年。

行书册页册页(十二开选六)绢本成交价格:¥33,600[北京]行草书册页册页纸本成交价格:¥58,240[北京]款识:右渔父词。

壬午冬病中所作,回首十一年矣,因理旧稿,漫錄一过。

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白文)徵仲(朱文)臣王鍾(白文)野樵(朱文)题跋:此卷词清笔秀,不食人间烟火,真杰构也,乙亥孟冬,南城王鍾观于环江官廨。

书法立轴绢本成交价格:¥12,320[北京]书法立轴绫本成交价格:¥6,720[北京]书法立轴纸本成交价格:¥50,400[北京]自书诗帖手卷水墨纸本成交价格:¥7,460,000[香港] 张鲁唯(明万历癸丑进士)跋:此卷是衡山先生存笱诗稿,绝不经意之笔,行间结构大有晋气,胜矜壮时十倍,生平阅衡山书,以此卷为第一。

张鲁唯。

钤印:张鲁唯印、星岩董其昌(1555-1636)跋:衡山先生书为吴门诸生所■作几不可辩,此卷其最真之迹。

壬申(1632年)稧日平原丹次观。

钤印:宗伯学士、董其昌李孙宸题跋。

藏印:弘历(1711-1799):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重华宫鉴藏宝、乐寿堂图书记金粉福地赋手卷水墨纸本成交价格:¥1,100,000[香港题识:嘉靖丁巳(1557年)十月十日雨窗漫书,时初病起书将毕而意已倦矣,草草终之殊为不工也,征明。

年八十有八。

钤印:文徵明印、文仲子、停云馆、征仲父印、停云藏印:吴兴姚伯子觐元鉴藏书画图籍之印。

行书自作诗手卷水墨纸本成交价格:¥2,016,000[北京行书《满江红》《风入松》词手卷水墨纸本估价:¥3,500,000至¥4,500,000行书七言诗扇面水墨金笺成交价格:¥179,200[北京] 钤印:征仲题识:徵明。

释文:镜里流光惜逝波,故人休问鬓如何。

聪明较似前时减,感慨应怜去日多。

万里春风新风历,五湖烟水旧渔蓑。

柴门寂寞经过断,自折梅花对酒歌。

行书诗手卷水墨纸本成交价格:¥235,200[北京]钤印:徵明、悟言室印、玉磬山房、停云题识:嘉靖癸卯,游洞庭西山得此数诗,聊记一时之兴耳。

工拙不暇计也,观者其勿哂。

徵明。

鉴藏印:徐氏子远七言律诗立轴纸本书法立轴纸本草书七言诗成交价格:¥683,200[上海]书法扇面纸本楷书四屏绢本行书立轴泥金绢本行书李白诗手卷水墨纸本成交价格:¥24,640[北京] 行书兰亭序立轴纸本小楷赤壁赋册页纸本成交价格:¥33,600[北京]草书五言诗立轴纸本成交价格:¥61,600[北京]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成交价格:¥1,120[北京]书法立轴绢本泥金行草诗册册页(八开选六)行书手卷纸本水墨成交价格:¥13,440[北京]草书七言诗镜心纸本成交价格:¥24,640[北京]题识:芭蕉园在太液池东,崇台复殿古木珍石参错,其中又有小山曲水,实録成于此焚稿。

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衡山楷书明妃曲卷手卷纸本成交价格:¥336,000[北京]行书西苑诗十首册页纸本成交价格:¥224,000[北京] 题识:右诗嘉靖乙酉春,同官陈鲁南侍讲。

马修撰仲房。

王编修绳武偕余为西苑之游。

先是鲁南教内书堂,识写苑官。

是日寅道余四人行,因得尽历诸胜。

既归,随所记忆为诗各十篇。

今诸君皆已物故,而余老退林亦三十馀年,年八十有七。

追思旧游邈不可得。

时诵诸诗,慌然如立广寒太液之间也。

嘉靖丙辰正月廿七日,徵明识。

钤印:文徵明印、衡山四时闲居杂咏卷手卷纸本成交价格:¥16,800[北京]行书刘禹锡《桃源行》册页成交价格:¥212,800[北京] 行书七言律诗立轴纸本成交价格:¥1,680,000[北京]行书诗卷手卷纸本成交价格:¥5,824,000[北京]行书自作诗册册页(十九开)绢本成交价格:¥560,000[北京]款识:南岷先生以绢素索拙书,病懒相仍,久未能办。

比来稍闲,为书旧作数首,聊藉以为请教之地耳。

非□月,衔其陋也。

始自六月上旬,再作再辍,历二十余日,至今七月九日,始得卒业。

昔欧文忠公谓,夏月投案作书,可以消暑忘身。

此公自有所乐耳。

若区区挥汗执笔,只觉烦劳耳,可发一笑也。

癸卯七月九日,徵明识。

钤印:文徵明印、衡山鉴藏印:孙之同鉴藏自藐斋珍藏臣延春印六十年前老秀才优游山林称高隐浑然世外藏机行书自作诗卷手卷纸本成交价格:¥1,232,000[北京]行书《元旦》七言诗成交价格:¥252,000[北京]行书《离骚》册页(四十九开选七)水墨纸本成交价格:¥3,612,100[香港]草书《桃源行》镜心水墨纸成交价格:¥165,188[香港] 钤印:停云、文征明印、征仲款识:备注:释文:桃源行。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没长城下。

避世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一来种桃不记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知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放舟迷远近,花间怱见惊相问。

世人空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有晋?闻道长安吹战尘,东风回首亦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嘉靖丙申(1536年) 春三月既望书于悟言室。

征明。

自书诗卷手卷水墨纸本估价:¥80,000至¥120,000钤印:文徵明印、衡山题识:右诗嘉靖乙酉作,及今丙辰三十余年矣,追思旧游,恍如梦中。

暇日偶阅兹稿,重书一过。

书毕为之慨然。

是岁三月既望,徵明时年八十有七。

行书七言诗扇面水墨金笺钤印:文徵明印、玉兰堂印题识:文徵明。

鉴藏印:承泽、子云(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孙承泽》7印,856页)释文:春雨潇潇草满除,春风吾自爱吾庐。

高情时诵闲居赋,老眼能抄种树书。

金马昔年贫曼倩,文园今日病相如。

焚香燕坐心如水,一任门多长者车。

行书《元旦有感》立轴估价:¥500,000至¥700,000行书千字文手卷手卷纸本成交价格:¥6,720[北京]行书七言诗立轴绢本估价:¥480,000至¥600,000钤印:徵明印(白文)、玉兰堂印(朱文)款识:嘉靖丙午前翰林待诏长洲文徵明书。

备注:录文:三策彤延早致身,一官畿甸有民人。

桑熳烂连村雨,桃李阴深满县春。

已见褒嘉出台省,行膺拔擢上枫宸。

百年珍重家声在,明府由来是世臣。

草书千字文册页(十五开)成交价格:¥313,600[北京]书法立轴水墨纸本成交价格:¥6,720[北京]少林七绝立轴水墨纸本成交价格:¥5,600[北京]行书七言诗扇面水墨纸本成交价格:¥100,800[北京] 款识:风揽香桐叶半摧,时飘一片点苍苔。

山僮不识林亭趣,却倂松枝尽扫开。

徵明。

钤印:文徵明印、衡山鉴藏印:李中臣珍藏印隶书“石翁墨妙” 立轴纸本成交价格:¥13,440[北京]书法镜心绢本估价:¥30,000至¥50,000题识:嘉靖丁亥十月望前一日,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