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
复发性口腔溃疡六型辨证治疗中药方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治疗王惟恒【病因病机】本病多与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感染、遗传、免疫功能异常、消化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外因以热毒为主;内因多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劳倦所致。
口疮虽生于口,但与内脏有密切关系。
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任脉、督脉均上络口腔唇舌,表明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
平时忧思恼怒,嗜好烟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均可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
【治疗方法】治疗口疮要分虚实,辨脏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口疮临床见证颇多,其中以心脾蕴热和虚火上炎最为多见。
若患者是青年,口疮剧痛,犹如火灼,便干尿黄,为实热实火,治当清热泻火、解毒止痛为主;若患者年老体弱,或女子血虚之体,口疮隐隐作痛,咽干舌燥,烦热或五心烦热,舌红少津,为虚热虚火,治宜养阴生津,清降虚火。
我们在临证中常辨证分为六型治疗。
【参考文献:《口腔诊断病理学》】1.外感时毒型口疮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
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
治法: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方药:银花18克、连翘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兰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白术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甘草梢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脾胃积热型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荡涤胃热。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药治疗

排脓生新,对于日轻夜重、舌质紫暗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显著。
使用时把少许云南白药涂在溃疡创面上,闭口10~15 min,用药后1 h内最好不要漱口和吃东西,早晚各用药1次,一般用药3次左右即可好转,轻者可以痊愈。
云南白药和六味地黄丸一样,各大药店、诊所均可以买到,使用起来也方便易懂。
需要说明的是,孕妇不可以使用。
用药期间不要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酸冷、鱼类、蚕豆等。
(5)丹参:丹参有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环和抑菌的功效,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上也有一定作用。
可以用煎服的方法治疗,也可以口服丹参片,效果均良好。
(6)天王补心丹:天王补心丹的主要功能是滋阴养血,清热补心安神,对于心肾不足、虚心上炎造成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早晚服用,一般1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即可痊愈。
(7)其他:中成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除了以上较为常见的选择以外,还可以选择使用昆明山海棠片、雷公藤总苷等治疗,效果均良好。
还可以用锡类散、冰硼散或喉风散等进行外敷,或喷洒于溃疡面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文化的精髓,是中医治疗中的常用方法之一。
针灸疗法可以疏导全身的经络,调理机体脏腑功能,帮助机体气血通畅。
针灸疗法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上,同样是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而施以取穴治疗。
主穴一般为承浆穴、颊车穴、地仓穴、合谷穴、足三里和三阴交。
根据不同的溃疡区域,如果是舌部溃疡,可以加金津、玉液、廉泉,如果是唇和两颊的溃疡面,要加上迎香和内庭。
如果在施以针灸的同时,辅以局部或者整体用,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
相比之下,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简单有效、易于操作、治疗较为安全、副作用也比较小。
需要指出的是,人体有很多穴位,针灸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价值极大。
茶叶疗法茶叶是我们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一种食材。
对于茶叶的认识,大部分人停留在其是一种饮品上。
但其实生活中常见的茶叶也是一种中药。
在唐代的《本草拾遗》上就有说道:“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中医如何治疗口腔溃疡疼痛

中医如何治疗口腔溃疡疼痛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常常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不适,影响饮食和生活质量。
中医在治疗口腔溃疡疼痛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疼痛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体内的热毒炽盛是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平时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烧烤等食物,或者情绪烦躁、焦虑,导致心火上炎、胃火亢盛,就容易引发口腔溃疡疼痛。
其次,阴虚火旺也是常见的病因。
长期的劳累、睡眠不足、房事过度等,可能导致体内阴液亏损,虚火内生,从而出现口腔溃疡。
此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也可能使得口腔黏膜失去滋养,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引发溃疡疼痛。
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疼痛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中药内服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热毒炽盛型的口腔溃疡,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黄连解毒汤、清胃散等。
黄连解毒汤中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
清胃散则以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等为主药,清泻胃火,凉血止痛。
对于阴虚火旺型的口腔溃疡,常用的方剂有知柏地黄丸、玉女煎等。
知柏地黄丸中的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等可以滋阴降火;玉女煎中的石膏、熟地、麦冬等能够清胃滋阴。
而对于脾胃虚弱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以健脾益气,扶正固本。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外治法在缓解口腔溃疡疼痛方面也效果显著。
中药漱口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可以使用金银花、连翘、薄荷、淡竹叶等中药煎水漱口。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减轻溃疡处的炎症和疼痛。
中药外敷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比如,将吴茱萸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脚心涌泉穴处,每晚睡前敷一次,对于虚火上炎型的口腔溃疡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也是中医的特色之一。
通过针刺穴位,如合谷、内庭、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口腔溃疡疼痛的目的。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重要性。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优选篇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优选篇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1① 脾胃积热症状:数目多而密集的浅溃疡,周边充血,中心区表面有淡黄色假膜,灼疼明显。
面红热,口渴口臭,唇红干燥,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或厚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通腑。
方药:清胃散加减。
生石膏15g,黄连10g ,黄芩10g,栀子3g,当归12g,生地10g,寸冬10g,赤芍10g,牛膝10g。
若便秘加大黄、芒硝;红肿者加二花、公英。
② 心火上炎症状:口舌生疮,溃疡面积小而数目多,多位天舌尖和舌前部或舌侧缘,溃疡周边充血明显,灼痛剧烈;口热口渴,急躁心烦,夜寐不安,小便短赤涩痛;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方药:导赤散合泻心汤加减。
生地10g,竹叶6g,黄芩12g,黄连12g,滑石9g,木通10g,栀子12g,丹皮10g,赤芍10g,甘草20g。
尿赤加白茅根、大小蓟;烦躁口渴加麦冬、玄参③ 肝郁气滞症状:口舌生疮,多位天舌缘,溃疡数目少。
复发与情绪及月经有关,经前复发,经后渐愈,月经失调,量过多或过少,__有块,小腹胀疼。
胸肋胀闷,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经前__胀痛。
舌尖红或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舒肝理气,调理冲任。
方药:丹枝逍遥散加减。
柴胡6g,龙胆草9g,栀子9g,香附6g,枳壳6g,赤白芍各10g,川芎20g,当归10g,菊花10g,益母草10g,生地10g,甘草20g。
若前不见古人情严重可形成气滞血瘀,可用桃红四物汤或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0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
④脾虚湿困症状:溃疡数目少,面积大而深,久治难愈合,口淡乏味,口粘不渴,头晕头重,胃脘满闷,食欲不振,便溏腹泻,体弱乏力,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数。
治法:益气健脾,芳香化湿。
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参11g,白术15g,茯苓15g,苍术10g,薏仁20g,半夏6g,厚朴6g,泽泻10g,佩兰10g,砂仁10g,桂枝10g,木香10g,炙甘草20g。
中医草药消除口腔溃疡促进伤口愈合

中医草药消除口腔溃疡促进伤口愈合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出现溃烂、疼痛和溃疡形成的一种常见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中医草药作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草药,并探讨其消除口腔溃疡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一、黄连黄连,即黄连树的根和茎。
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是治疗口腔溃疡的常用草药之一。
黄连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感,促进溃疡的愈合。
此外,黄连还有抗菌作用,可以阻止溃疡细菌的繁殖,有效避免感染。
二、地黄地黄是中药中的一味珍贵药材,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
口腔溃疡多数伴有口干舌燥的症状,地黄可以帮助调节口腔内的温度和湿度,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地黄还有助于加速伤口的修复,促进溃疡的愈合。
三、黄柏黄柏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清热燥湿和止血化瘀。
黄柏具有很好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杀灭口腔溃疡的病原体,减少炎症反应,加速伤口的愈合。
同时,黄柏还可以收敛口腔溃疡,减少渗出,减轻疼痛感。
四、板蓝根板蓝根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板蓝根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和口腔溃疡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溃疡面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板蓝根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伤口的修复和愈合。
除了上述中草药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使用中草药治疗口腔溃疡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溃疡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草药,避免盲目使用;2.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说明服用中草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3. 使用中草药时,要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草药的疗效;4. 如服用过程中有不适感或者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之,中医草药在消除口腔溃疡和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使用中草药治疗口腔溃疡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频率。
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

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口腔粘膜和舌体表面糜烂疼痛为主症,影响患者饮食、生活和工作,连年反复发作,极为痛苦,是急慢性溃疡并存且反复不愈的一组症候群,治疗方法较多但只能暂时缓解症状难以阻止其频繁发作,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可致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使得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或加剧难愈。
1:临床表现溃疡面一般小而表浅常分布于唇内侧、颊粘膜、舌尖、舌缘、舌腹、软腭、腭弓、牙龈、前庭沟等处粘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疼痛性溃疡,直径约0、2-1cm,数量1-数个不等,表面微凹,溃疡表面灰白被覆一层疏松的淡黄色假膜,周围红晕明显,边缘整齐,基地柔软无硬结,具有比较剧烈的烧灼痛,在咀嚼咸味和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病程约7-15天,呈自限性。
周期性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年或数十年。
发病常与精神紧张、胃肠功能紊乱,偏食、遗传、内分泌障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女性月经前后、局部创伤、病毒和细菌感染、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2:治疗溃疡散:炙甘草180克胆汁浸黄连90克猪蹄根180克酸枣根白皮60克当归60克黄芩120克干姜60克西洋参60克藏红花60克乌梅(醋浸一昼夜去核)60克清半夏120克汉三七60克蛇退10克辽细辛10克谷糠油30克前14味烘干后共打为细粉加入谷糠油搅拌均匀入瓷罐密封保存。
需要时取出药粉装入0号胶囊(每粒重0、5克),每次6粒日服3次。
服药三天疼痛消失、溃疡面明显变浅,10天一个疗程基本治愈,2-3个疗程巩固远期疗效。
随访5年未再发作者占95%左右,复发者再次服药比较容易治愈。
本方适用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半年以上,疼痛明显,经过清热解毒内服外用治疗见效但反复发作者。
对于溃疡面超过1cm,舌质、口唇苍白,疼痛不明显者需另作处理。
口腔溃疡日久年深出现下列症状者怀疑有癌变的可能:(1)疼痛。
如出现溃破则会有明显疼痛,肿瘤进一步侵犯附近神经时,可引发耳部和咽喉痛。
中药治疗口腔溃疡的常用方剂

中药治疗口腔溃疡的常用方剂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表面出现溃疡,引起疼痛和不适感。
中医学认为,口腔溃疡多与体内阴阳失衡、脾胃虚弱、气血亏损等有关。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药常用方剂,用于治疗口腔溃疡。
一、胖大海润喉颗粒胖大海润喉颗粒是由胖大海、薄荷、金银花、甘草等药材组成的中药制剂。
该方剂具有润燥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伴有口干咽痛的症状。
使用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1包,用温开水冲服。
二、白花蛇舌草颗粒白花蛇舌草颗粒是由白花蛇舌草、地骨皮、板蓝根等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伴有发热、红肿等症状。
使用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1包,用温开水冲服。
三、玄参口服液玄参口服液是由玄参、银黄、石膏等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伴有出血、疼痛的症状。
使用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口服10毫升,可用温开水冲服。
四、逍遥丸逍遥丸是由龟板、僵蚕、麝香、郁金等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
该方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
使用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6粒,用温开水冲服。
五、人参养阴口服液人参养阴口服液是由人参、白芍、牛膝等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
该方剂具有养阴润燥、补气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伴有口干舌燥、疲乏无力的症状。
使用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口服10毫升,可用温开水冲服。
六、天麻颗粒天麻颗粒是由天麻、僵蚕、黄葛、丹参等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
该方剂具有镇痛安神、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伴有神经痛、失眠等症状。
使用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1包,用温开水冲服。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中药常用方剂,适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
在使用中药治疗口腔溃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中药方剂,遵循剂量和用药频次;其次,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的清洁,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最后,如果口腔溃疡症状加重或长期不愈,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外敷治疗口腔疾病

中医如何利用中药外敷治疗口腔疾病中药外敷治疗口腔疾病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口腔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通过在口腔局部外敷中药,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等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伤,常反复发作,疼痛明显。
对于口腔溃疡,中医常用的外敷中药有冰硼散、锡类散等。
冰硼散由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使用时,将适量的冰硼散涂敷于溃疡面上,每日数次,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锡类散则由象牙屑、青黛、壁钱炭、人指甲、珍珠等组成,有解毒化腐的功效,对于溃疡面较深、红肿疼痛严重的患者尤为适用。
牙龈炎和牙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
中医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炎常用的外敷中药有黄连膏、如意金黄散等。
黄连膏由黄连、黄柏、当归、生地等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止血的作用。
将黄连膏涂抹于牙龈患处,可缓解炎症症状。
如意金黄散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南星等组成,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
用茶水或醋调敷于牙龈处,能有效减轻牙龈红肿和疼痛。
口腔疱疹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单纯疱疹病毒。
中医治疗口腔疱疹常用的外敷中药有青黛散、雄黄散等。
青黛散由青黛、黄柏、石膏、滑石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的作用。
将青黛散用麻油调敷于疱疹处,可促进疱疹消退。
雄黄散由雄黄、明矾、蜈蚣等组成,有解毒杀虫、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疱疹疼痛剧烈者有较好的疗效。
在进行中药外敷治疗口腔疾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口腔清洁。
在敷药前,应先用淡盐水漱口,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分泌物,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敷药方法。
根据不同的药物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敷药工具和敷药次数,避免药物过多或过少,影响治疗效果。
此外,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如果在敷药过程中出现过敏、疼痛加重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敷药,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口腔粘膜和舌体表面糜烂疼痛为主症,影响患者饮食、生活和工作,连年反复发作,极为痛苦,是急慢性溃疡并存且反复不愈的一组症候群,治疗方法较多但只能暂时缓解症状难以阻止其频繁发作,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可致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使得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或加剧难愈。
1:临床表现
溃疡面一般小而表浅常分布于唇内侧、颊粘膜、舌尖、舌缘、舌腹、软腭、腭弓、牙龈、前庭沟等处粘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疼痛性溃疡,直径约0、2-1cm,数量1-数个不等,表面微凹,溃疡表面灰白被覆一层疏松的淡黄色假膜,周围红晕明显,边缘整齐,基地柔软无硬结,具有比较剧烈的烧灼痛,在咀嚼咸味和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病程约7-15天,呈自限性。
周期性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年或数十年。
发病常与精神紧张、胃肠功能紊乱,偏食、遗传、内分泌障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女性月经前后、局部创伤、病毒和细菌感染、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2:治疗溃疡散:炙甘草180克胆汁浸黄连90克猪蹄根180克酸枣根白皮60克当归60克黄
芩120克干姜60克西洋参60克藏红花60克乌梅(醋浸一昼夜去核)60克清半夏120克汉三七60克蛇退10克辽细辛10克谷糠油30克
前14味烘干后共打为细粉加入谷糠油搅拌均匀入瓷罐密封保存。
需要时取出药粉装入0号胶囊(每粒重0、5克),每次6粒日服3次。
服药三天疼痛消失、溃疡面明显变浅,10天一个疗程基本治愈,2-3个疗程巩固远期疗效。
随访5年未再发作者占95%左右,复发者再次服药比较容易治愈。
本方适用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半年以上,疼痛明显,经过清热解毒内服外用治疗见效但反复发作者。
对于溃疡面超过1cm,舌质、口唇苍白,疼痛不明显者需另作处理。
口腔溃疡日久年深出现下列症状者怀疑有癌变的可能:(1)疼痛。
如出现溃破则会有明显疼痛,肿瘤进一步侵犯附近神经时,可引发耳部和咽喉痛。
(2)斑块。
口腔粘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特别是发生在白斑、色斑及黑痣的基础上,要考虑已有癌变。
(3)溃疡。
口腔粘腊局部变硬,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甚至糜烂出血。
(4)颈部淋巴结肿大。
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甚至症状还很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变大。
3:讨论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太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没有比较理想的
治疗办法。
中医认为是由口腔受邪热(心脾积热、虚火上炎)蒸灼局部失于气血荣养所致。
笔者通过多年治疗经验认识到复发性口腔溃疡之所以反复难愈是因为其病机虚实夹杂,寒热互结,久病必有脉络瘀滞。
单纯清热泻火很难根治,当初用医圣张仲景治疗寒热并见、虚实错杂乌梅丸治疗本病有效但不太理想,后来在实践中反复加减运用,并融入民间有效单方才组成了上述方剂,运用多年来近、远期疗效都比较理想。
方中黄连黄芩干姜半夏寒热并用清心脾郁热、甘草猪蹄根乌梅谷糠油酸甘化阴、生肌愈疡,酸枣根白皮细辛交通心肾引虚火归元,当归西洋参藏红花三七蛇退补气养血活血引经改善局部供血,促进溃疡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