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品牌ppt演讲稿范文

公司品牌ppt演讲稿范文
公司品牌ppt演讲稿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司品牌ppt演讲稿范文

篇一:ppt演讲材料

温州,这个从来就不缺少话题的城市,屡次牵动着国人的敏感神经。早在1987年,温州就被正式列为全国第一个

进行利率改革的试点城市,20XX年又成为全国惟一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但这两大政策由于缺乏顶层和系统的设计,并没有引导温州民间金融的阳光化步伐,民间资本虽然充裕,但并没有产生令人称道的强大的金融。20XX年3月28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也是继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国务院批准后,国家给予浙江的又一大支持政策。

首先,温州人创业精神强,有发展市场经济的内生动力,但温州人喜欢独立拼搏的区域文化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致使家族产业难以做大,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品牌企业的成长。拼价格、拼成本的模式使“温州制造”的许多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没有市场价格的话语权。其次,温州模式是以人

格化交易机制为特征的熟人经济。基于温州突出的社会文化特点,靠人格信用起家的温州人,一直以地缘、血缘和亲缘作为交易基础,难以建立一个法治的市场经济。第三,温州缺少发展制造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例如土地供应不足,缺少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政策,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结构调整难度极大。

第四,近年来的用工荒、钱荒、电荒、高成本、高税负等“三荒两高”,一方面无情地淘汰温州的低端制造业,另一方面也加速推动温州经济模式发生变革。

二、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背景

温州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间借贷对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温州民间信贷一直比较普遍,温州民间对于高利贷及其中风险是认可和宽容的。借贷关系建立在民间信用之上,“一个电话、不打借条,轻松借到一个亿”,在运作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有助于保证借贷合约的履行,并降低民间借贷的风险,节省成本。但是,民间资本因缺少规范化、阳光化操作,也带来诸多弊端,致使温州金融成为一个让温州人乃至国人纠结的问题。

在温州,中小企业多达14万家,占了全市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96%的工业产值,上缴了75%的税收,并解决了80%的人口就业。但在现行金融体制下,融资难的问题始终

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等直接融资的占比不足2%,银行融资仍占98%。因为我国银行结构不合理,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以及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等等,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使中小企业转向非正规的、缺乏制度与法律保障的民间借贷市场,借款利率高达

50%-100%,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

要任务主要围绕民间金融的合法化,以及如何做大做强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金融机构展开。温州推进金融改革的重点和切入点是,完善与中小企业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民间资本与民营经济的对接,消除民间借贷危机的制度根源,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其核心是建立三个体系: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为民间资金和中小企业搭建

资金交易的市场体系;为防范风险而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温州金融改革最大的突破是打破银行垄断,降低服务业准入的门槛,使社会资金在传统制造业的盈利空间收窄之后,可以进入到金融业里面、分享金融业增长的收益,重构竞争有序的金融生态。简单地说,就

是在政策层面上对资金的参与者,分层地进行差异化的设置,引导不同层次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比如,对一般老百姓,政府拿出一些基础设施项目,让其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债券股份形式进入;对于拥有50万元、100万元或

200万元的群体,允许其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对于千万元级别的资本,允许参与新型的金融公司;对任何资本,都允许到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阳光放贷

温州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金融体制

本身,还取决于金融体制所服务的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温州金融改革秉承温州模式以“民”为核心的精髓,彰显民营特色,让民营企业唱主角,充分调动民营、民资、民力和民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把金融体制改革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借助民间智慧,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创新尝试,加快民间金融合法化步伐,尽快解决利率市场化问题,尽快破除金融垄断门槛问题,建立一个与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金融体系,让民营企业能在丰富的、多元化的金融生态里,用间接融资及直接融资的方法,更好地完成企业转型,推动低端制造业产业升级,最终实现温州的地方经济转型。

温州金改通过发扬温州人敢闯敢试的精神,自我变革,改变温州发展路径,创立新的机制,在法律的框架内寻求切合温州实际的发展新模式,将加速温州经济增长,再创温州奇迹。改革创新农办篇:农村改革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农民参与多个合作组织,记者从市农办了解到,目前全市培育了126家示范性“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组织。在生产、销售方面,全市共有2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了加工实体,

55.6%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业加销一体化服务,创造

了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农业增加值,统一销售农产品总值35.64亿元;在信用合作方面,我市有449家农民合作社开

展内部信用合作,筹集额1.36亿元,累计发放金额5.42亿元。截至12月底,全市已发展农村资金互助会57家,平均每家资金互助会吸收会员483人、入会金467万元,互助金215万元,累计向会员投放互助金8.3亿元以上,月均余额2.7亿元。该合作社在马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兴民农村保

险互助社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服务模式。在种植过程中,农产品拥有“双重保险”的:出现“疑难杂症”,一通电话

便有专家来“问诊”;若遇到自然灾害受损,还有保险可以

进行赔偿。社员们有资金困难,还能向合作社申请互助资金贷款。在作物成熟后,还有专人进行集体收购,统一进行农产品的检测、销售、物流……

改革创新住建委篇:非融资性抵押担保温州模式

年全市各类房地产抵押登记余额达到了7595.33亿元。市房屋登记中心负责人表示,这说明我市房屋抵押的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市民将房地产转为资本运作的意识增强了。抵押登记所产生的社会流动资本,可为我市的赶超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撑。如此一来,市民做生意、企业拓展业务时,若遇到资金周转不开的状况需要贷款,融资途径变得更广、更宽。该负责人说,各类房地产抵押登记余额数据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