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论文
微生物技术论文2400字_微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微生物技术论文2400字_微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微生物技术论文2400字(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实践探析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环保理念在我国逐渐广泛推进深入发展。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水源污染问题的加重,人们开始重视对水源的治理。
笔者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分析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应用方式,在文章的最后,重点分析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水污染;水治理;应用在水污染现象加剧的情况下人们对环境治理提出新要求,为保证水环境的健康,为保证用水安全人们创新了污水处理技术,开始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运用在水环境治理中,充分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来治理水污染。
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运用来看,该技术属于新兴技术,被积极推广运用之后在具体的运用中采用物化方式,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限定在区域之内,高度富集来处理废水。
1.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运用的技术原理从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作为新兴技术,被积极推广运用有很高的价值。
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采取物化的方式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限定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富集,之后对污水进行处理。
运用这种技术生产出不易溶解的固定化小球,依赖微生物密集程度高和活性强的特征,连续使用净化污水。
在经过固定化处理之后的微生物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即使是酸碱度比较高的环境。
在污水处理的时候能够实现固液分离,微生物还有比较强抵抗能力。
从技术分类来看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常用的固定化生物技术手段比较多,比如吸附法。
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中共价结合法是研究中的重点内容,该技术的运用对固定化载体材料造成的影响比较大,需要在使用的时候有很好的把控能力。
2.水污染治理现状2.1人口密集污染水源较多我国多数城市,人口集中,对水源的需求比较大,同样也是水污染严重的区域。
人们生活环境存在污染的同时、生活场所也被严重污染。
微生物与生活论文

微生物与生活引言:微生物是指无法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分析微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涉及食品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生物技术和能源开发等方面。
概述: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环境中。
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们的特性和作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正文内容:一、食品生产安全1.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发酵、酿造、奶酪制作等。
a.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如酵母菌和乳酸菌,提高食品品质。
b.利用微生物制作食品可以降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2.微生物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如快速检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
a.多种快速检测技术的出现提高了食品安全的可控性。
b.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致病菌。
二、环境保护1.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如土壤修复、水体处理等。
a.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污染物,降低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程度。
b.微生物的活性能够促进土壤和水体的循环和再生。
2.微生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如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
a.微生物参与了各种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能量的转化与储存。
b.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氮、磷、硫等元素的转换。
三、健康医疗1.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如肠道菌群和免疫调节。
a.肠道菌群对人体免疫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b.微生物在免疫系统上的研究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2.微生物在抗生素研发和治疗中的应用:如益生菌和抗菌剂。
a.益生菌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
b.抗菌剂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治疗细菌感染。
四、生物技术1.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如重组蛋白生产和基因治疗等。
a.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可以用于合成人类所需的蛋白。
b.利用微生物进行基因治疗可以有效矫正遗传性疾病。
微生物生态3篇

微生物生态第一篇:微生物生态的概念及意义微生物是指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数量庞大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不仅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还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微生物生态是指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活动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其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生态种群、生态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微生物生态学是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对于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探索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作用机制和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氮循环、硫循环等物质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多寡会影响土壤的肥沃程度和植物的生长状况、水体中水质的好坏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也与其中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生态功能密切相关。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在人类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表面等处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有利于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不仅能够增进我们对自然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为生态系统的改善、环境污染的控制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和调节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群体,是微生物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单位。
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和调节涉及诸多因素,如环境、生态因素以及微生物本身的因素等。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微生物群落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
各种环境因素的不同或变化会对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和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氧化还原电位对于微生物氧敏感性的不同影响微生物群落。
其他环境因素还包括氧气浓度、pH值、温度、水分含量等。
这些因素对微生物的不同生长罐速度形成了不同的群落结构。
2.生态因素微生物不是孤立存在于环境中,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和相互作用,这些生物一起构成了微生物生态群落。
微生物学毕业论文

微生物学毕业论文简介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以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学科,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微小生物体。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多种生物体。
细菌是最常见的一类微生物,它们具有单细胞结构,无细胞核,一般通过分裂繁殖。
真菌与细菌相似,也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结构,但它们有细胞核和细胞壁。
病毒是最简单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细胞结构,需要宿主细胞才能进行繁殖。
原生动物则是一类复杂的微生物,它们是真核生物,通常具有多细胞结构。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
微生物还是水环境中的关键成分,可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维持水体的清洁和健康。
另外,微生物还参与了氮循环、硫循环等重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它们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氨,促进植物生长。
同时,在腐烂和分解过程中,微生物还参与了有机物的氮、磷、硫等元素的释放和再循环。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合成一些重要的化学物质,如抗生素、酶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学的应用微生物学在许多领域应用广泛。
在医学领域,微生物学研究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观察和鉴定微生物的特征,可以确定病原微生物,从而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农业领域,微生物学研究有助于土壤肥力的调节和农作物的生长促进。
通过合理利用微生物,可以改良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环保领域,微生物学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废物处理等方面。
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废物,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微生物学的研究还涉及到食品安全、食品工业、酿造业等许多领域。
微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结论微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发酵及应用论文

微生物发酵及应用论文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来生产特定化合物的过程,已经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能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微生物发酵的原理、应用及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微生物发酵的原理是基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微生物可以利用各种底物(如碳源)通过代谢活动产生所需的产物。
例如,酿造啤酒时,麦芽中的酵母菌通过发酵代谢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微生物发酵的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和调控培养条件(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可以优化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微生物发酵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广泛。
传统的食品制作过程中,如酸奶、腊肠等,都需要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达到所需的品质和口感。
另外,通过微生物发酵还可以生产一些特殊的食品,如味精、酱油等。
此外,微生物发酵还能够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如保鲜剂和增甜剂等。
在制药工业中,微生物发酵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生产。
例如,抗生素就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生物发酵在制药领域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科学家可以改造微生物菌株,使其表达具有医疗价值的蛋白质,如重组人胰岛素等。
能源领域也是微生物发酵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目前,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的生产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代谢产生可以替代传统石油能源的生物能源,既能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物氢能和生物甲烷能的生产,这些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生物发酵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代谢,可以将某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城市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可以生成沼气,避免了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能源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更深入的研究,微生物发酵技术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并且将逐渐应用于更多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益处。
病原微生物与人类安全的论文

病原微生物与人类安全的论文1. 引言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是能够在人类体内引起疾病的微小生物。
它们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例如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食物传播。
这些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本论文将探讨病原微生物的特征、传播途径以及如何保护人类免受它们的威胁。
2. 病原微生物的特征1.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生存在多种环境中。
它们可以通过产生毒素或直接破坏宿主细胞来引起感染。
2.病毒:病毒是一种依赖宿主细胞复制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来复制自身。
3.真菌:真菌是多细胞生物,通常包括酵母菌和霉菌。
它们可以引起宿主机体的真菌感染,并导致多种疾病。
4.寄生虫:寄生虫依赖于宿主生物来生存。
它们可以通过进入宿主体内并繁殖来引起感染。
3.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例如感染者的皮肤或体液)来传播病原微生物。
例如,接触感染者的手后未进行适当的卫生措施可能导致传染。
2.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病原微生物。
例如,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释放病原微生物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3.食物传播:通过食物和水传播病原微生物。
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不洁净的食物处理或储存条件传播给人类。
4.向量传播:通过媒介生物(例如蚊子或跳蚤)传播病原微生物。
这些生物可以携带病原微生物并将其传播给人类。
4. 保护人类免受病原微生物威胁的措施为了保护人类免受病原微生物的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以让人体产生免疫力,以抵抗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这种预防措施已经被证明可以显著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正确使用卫生纸和消毒剂等,能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食品安全:确保食物和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包括良好的食品储存和烹饪实践,以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合集五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论文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摘要:通过分析微生物与食品、医药卫生、工业及农业的关系来说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微生物,人类健康,食品,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关系引言比起搏击长空的雄鹰和遨游大海的鲸鱼,微生物对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除了生病的时候,平常很难会想起它。
实际上,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绝不比高等生物疏远,甚至更加密切。
微生物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他们清洁环境并使土壤肥沃,他们在食品工艺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制造维生素。
它们能够在体内外与我们和平共处,其中一些甚至还保护我们免受别的有害微生物的侵犯,当然这也并不排除有些微生物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伤害,甚至是致命的。
微生物与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和对于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贡献潜力,都有着光辉的记录并将继续创造者新的功绩。
在现代科学中,对人类健康关系最大、贡献最为突出的应该算是微生物学了。
所以现代微生物学时一个具有许多不同专业方向的大学科,它对食品、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及医药卫生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1、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1.1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利与弊你能够想象依靠微生物解决温饱问题吗?你能够想象细菌会成为我们的重要食品吗?随着人类的基因图组绘制的日趋完善和克隆技术的不断改进,上面所提出的假想真的有可能在某天变为现实。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曾预言:“微生物有可能帮助我国过农业关。
”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可使人类告别向土地要粮的历史。
当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并不只是有利的一面。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主要有有益、有害、有益和有害相互转化几种情况。
有益分为直接有益和间接有益,又可进一步分为有益于人体健康和有益于生产;对于食品有害的微生物,有些是微生物自身是病原菌、致病菌,可以引起食品污染,有些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并无危害,但是其代谢产物有毒性,危害人体健康;还有一些微生物自身不会致病也不会产生有害代谢物,但是其生长繁殖会给生产带来一些影响。
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_微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_微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微生物科学论文1400字(一):基于应用生物科学专业需求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摘要:微生物学课程是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位必修课之一。
结合高校微生物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趋势,因此开展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作为林业院校的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生物科学理论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接受应用生物科学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训练,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林木种质创新、应用微生物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技能;同时学习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知识,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林业、工业、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微生物学课程作为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位必修课之一,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教学过程和学生就业实习的工作过程有机地融合,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用的人之间完美对接,基于此,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以应用生物科学专业需求确定微生物学课程目标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重点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
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服务于农业、林业、工业、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与微生物等相关课程之间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微生物学课程是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基于此,结合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以企业所需人才为培养方向,确定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结合微生物检测、质量安全控制等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为依据,来确定微生物学的课程目标。
2以学生实践能培养为目标确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微生物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重点实验技能。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内容较多,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发现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琼脂、线绳怎么包扎的简单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菌种保藏
万升
摘要: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微生物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医学中,人们发现了大量抗生素,从而有效地抵挡了有害病菌的入侵;在生产中,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提高与保持、营养元素的转化、环境净化与生态系统的平衡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酵母菌、乳酸菌等与食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加强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可以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而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所以寻找合适的菌种保藏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关键字:微生物,资源,保藏
1.微生物资源的分类
微生物资源主要分为农业微生物、工业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
1.1 农业微生物
进入21世纪,农业微生物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90%以上的基因来自于农业微生物资源,这已经带动了一个相关年产值达百亿美元的产业。
在我国仅转基因抗虫棉已累计产生了100多亿人民币的经济效益,新一代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的增产效益有望再造一个长江棉区。
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占有量和研究评价水平已成为综合国力的体现[1]。
2.2 工业微生物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纷纷涌现。
而工业微生物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化工和食品工业等生产方式,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医药健康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生物催化,尤其是微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由于具有副产物少,辅因子再生简单,选择性高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2]。
工业微生物对生物化工产业有着极其巨大的促进作用。
2.3 医学微生物
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分支机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病毒及真菌保藏分中心,还有25个医学实验室承担着医学菌种的保藏工作。
2000年保藏38个属、200个种、4000株医学微生物菌种。
主要有用于疾病预防、治疗、诊断的生物制品的生产用菌。
2.微生物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以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1 微生物饲料
微生物饲料能够用于微生物饲料的生产及调制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菌、担子菌及部分单细胞藻类微生物等。
用细菌、霉菌发酵生产的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酶制剂参与生物体内各种反应,提高酶促反应的速度,有利于饲料养分的吸收。
在饲料中添加由微生物产生的赖氨酸,可提高猪禽的增重,并改善胴体品质,提高瘦肉率[3]。
2.2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农业有害物质的生物制剂。
按作用物分为真菌农药、细菌农药、病毒农药和抗菌素农药等,按用途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
相比较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易产生抗性,维护生态平衡等特点,将为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和降低有毒物质残留量提供技术和物质保障[4]。
2.3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菌肥、接种剂,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
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研究和应用的潜力巨大[5]。
微生物肥料在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农作物对硝态氮、重金属、农药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降低农作物病害发生,促进农作物秸秆和城市垃圾的腐熟利用,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已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6]。
3.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资源保藏是微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础,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培养温度和菌龄,从而可以获得健壮的细胞或孢子;将菌种保存于低温﹑隔氧﹑干燥﹑避光的环境中,可以尽量降低或停止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减慢或停止生长繁殖;同时应保证菌种不被杂菌污染,使其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著生活能力。
从总体上菌种保藏可分为4大类:传代法、干燥法、冷冻法及冷冻干燥法。
而目前冷冻法和冷冻干燥法是公认的长期保存微生物菌种的最安全、可靠的方法。
3.1 冷冻干燥保藏
冷冻干燥保藏方法作为最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其适用范围广,除少数不产生孢子只产生菌丝体的丝状真菌不宜采用此方法保藏外,其它各大类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及病毒均可采用此方法保藏。
其原理是微生物在冷冻保护剂又称抗冻剂的环境中处于冷冻状态,然后在真空减压情况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使微生物尽量避免细胞直接受到损伤,在非剧烈的条件下处于干燥、缺氧状态,生理活动受到抑制[7]。
响菌种冷冻干燥保藏的因素大致有:菌种悬液的浓度、冻干菌种材料的菌龄、培养基的影响、抗逆能力、保护剂、冻结速度、复活处理。
4.对微生物资源的展望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部分资源已十分紧缺。
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微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情况。
我国作为微生物资源的大国,有计划地开展对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能够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微生物物种繁多、繁殖速度极快,与动植物资源不同,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不会有灭绝物种之虞[8],因为从理论上讲,只要得到活菌体就可以克隆出很多菌体。
不过,由于环境的恶化,许多未知的微生物在被人们发现之前就已经灭绝了,例如原本生活在
温泉附近的微生物,在温泉被开发成景区后都因为环境的剧变而灭绝了。
因此,我们同样需要保护微生物资源,微生物勘探技术让微生物资源研究从低效和盲目逐渐走向高效和理性,有利于增进人类对微生物资源的了解,为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微生物参与气候演变与地球生化循环,在环境治理、有害物生物防治、环境监测和食品、能源、医药等资源开发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必将成为目前和今后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姜瑞波.农业微生物资源保藏及利用现状[C].农业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控.2006:207-208.
[2] 贾会坤,张奕南,冯进辉等.近期工业微生物关键技术和应用[J].化学进展,2007,19(7):1223-1228.
[3] 袁龙刚,张军林.微生物资源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06,(5):84-86
[4] 王海燕.浅谈微生物与现代农业[J].天津农林科技,2012,(6):37-39
[5]葛诚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基础2000
[6]李俊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期刊论文]-农业质量标准2003(3)
[7] 常金梅,蔡芷荷,吴清平等.菌种冷冻干燥保藏的影响因素[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6):959-962
[8] 徐丽华,李文均,崔晓龙等.微生物资源研究值得重视[J].微生物学通报,2003,30(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