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压裂技术讲座2017 精品

合集下载

重复压裂技术.正式版PPT文档

重复压裂技术.正式版PPT文档

②应用流动指数方法进行重复压裂时机评价
油井的产液量可由如下公式确定: Ql PID • lDP
PID 2kh
ln re S rw
PID流动指数,反映 油层允许流体通过能 力,取决于地层渗透
率及井污染情况
l kro krw oBo wBw
总流度,地层流体 饱和度的变化对流 体通过岩石能力的
影响。
初渗透率 二次压实
一次压实 三次压实
27% 39% 52%
16% 29% 42%
48 35
29 23
渗透率(×10-3um2)
葡南PⅠ 6-9
68
57 48 39
渗透率(×10-3um2)
葡北PⅠ 1-5
建立了转向压裂的理论模型 压实引起的裂缝壁面伤害 ①统计22口井,重复压裂井最佳静压力范围7-10Mpa 第二部分:重复压裂垂直缝裂缝转向技术初探 3、研究确定的葡萄花油田选井选层方法及重复压裂时机优选,为重复压裂井合理选井选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其它油田也具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 左试样的液体为瓜胶压裂液, 右试样的液体为清水 其次应用油藏模拟方法进行重复压裂井压前评价 扶余油层 杨大城子油层 ③统计39口井,确定含水最佳范围40-70% 裂缝失效主要原因是裂缝壁面伤害
1
1.8t
0
统计50口完全重复层压裂增产效果
31口未增大规模(加砂6方) 裂缝延

面,使得壁面渗透率下降,同时导致地

层岩石破碎产生碎屑,堵塞裂缝孔隙。
20

流 能
15
力 10
F C D F C 0 1 D ltg 1试 力3验0条Mp件a,:温闭度合压
60℃,支撑剂呈3 层排列,岩石布式 硬度65kg/mm2

压裂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压裂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压裂车是压裂的主要设备,它的作用是向井内注入高压、大排量的压 裂液,将地层压开,把支撑剂挤入裂缝。压裂车主要由运载、动力、传 动、泵体等四大件组成。 压裂泵是压裂车的工作主机。现场施工对压 裂车的技术性能要求很高,压裂车必须具有压力高、排量大、耐腐蚀、 抗磨损性强等特点。
.
第一节 压裂设备
2.混砂车
第一讲 压裂
.
前言
1、低渗透油气藏的主要开发特征
(1)初期产能高,但递减快;或者自然产能低,生产压差大,压裂 后增产幅度大。 (2)自然能量补给差,多数靠弹性和溶解气驱采油,油层产能递减 快,压力下降快,一次采收率低,一般仅为8%~14%,注水保持能量 后,二次采收率可控制到25%~30%。 (3)由于裂缝的高渗透性作用,注水井吸水能力较强,油井水淹水 窜严重。如果不弄清地下裂缝系统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就无法控制注 入水的推进方向,大量的注入水和驱替的油就可能沿裂缝流失,生产 井很快被水淹,无水采油期短。搞清裂缝系统分布,是有效开发这类 油田的前提;注采井网与裂缝系统的合理配置,是有效开发这类油田 的基础。 (4)注水初期吸水较好,但注水压力上升快,水驱效果越来越差。
2.试压
关死井口总闸,对地面高压管线 、 井口 、 连接丝扣 、 油壬等憋压 3040Mpa,保持 2-3min 不刺不漏为合格。
5.管汇车
管汇车的作用是运输管汇,如;高压三通、四通、单流阀、控制阀等。
.
提纲
第一节 压裂设备 第二节 压裂工具 第三节 压裂施工基本程序 第四节 压裂液原理 第五节 压裂的基础知识
.
第二节 压裂工具
1.封隔器
封隔器在压裂中的用途是分层压裂和保护套管。我国各油田使用的压裂封 隔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水力压差式和水力机械式封隔器。水力压差式封隔 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封隔器下入井内预定位置以后,地面泵开始向井内注入液 体,使压力增高。当液 时,由于液体的压力作用,促使胶筒 向外扩张,直到与套管内壁接触,使 油套管环形空间上下隔绝。随着压力的增高,胶筒的密封性也越来越可靠。 当油管内卸压以后,胶筒又依靠自己的弹性收缩力,将胶筒与中心管之间的

重复压裂应力场分析PPT课件

重复压裂应力场分析PPT课件

吉林石油集团井下作业工程公司
第22页
查看计算结果分布图 --最大主应力分布
最大主应力分布
局部放大功能
重复压裂应力场分析
吉林石油集团井下作业工程公司
第23页
结果分布图- 2.油井生产变化压力场
初始时刻压力分布 第一个时间步的压力分布
重复压裂应力场分析
吉林石油集团井下作业工程公司
第24页
第二个时间步的压力分布
有限元离散,建立等效积分方程
B K g g g P W d W Q g d W 1 g p g p t t d 0
根据Galerkin方法,方程中的流体孔隙压力用几何域 上有限个结点的压力表示为,依据Galerkin理论,渗 流方程的近似方程为:
重复压裂应力场分析
吉林石油集团井下作业工程公司
第2页
二、前言
重复压裂技术最早50年代出现在美国,美国近30% 的压裂属于重复压裂;国内60年代起也开始进行重复 压裂。由于受当时技术与认识水平限制,一般认为重 复压裂是在原有水力裂缝上的进一步延伸或者重新张 开已经闭合的水力裂缝,且施工规模必须大于第一次 压裂作业的2~4倍,才能获得与前次持平的产量,否则, 重复压裂是无效的。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油气价 格变化和现代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国外又将重复压 裂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研究课题,从重复压裂机制、
E (1 (1 )(1
) 2
)
p
z
z
d
yz
E (0.5 ) (1 )(1 2
)
yz
d
xz
E (0.5 ) (1 )(1 2
)
x
z
d
xy
E (0.5 ) (1 )(1 2

部分国外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典型案例

部分国外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典型案例

部分国外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典型案例1. 引言在石油工业领域,水平井重复压裂是一种常见的增产技术。

它通过多次压裂工艺,能够有效地提高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

本文将对部分国外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技术并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2. Case 1: Eagle Ford Shale FormationEagle Ford Shale Formation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重要油气田。

在该区域,部分水平井通过重复压裂工艺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该工艺采用了多级水平井段和压裂工具,利用高压液体将地层裂缝扩大并稳定,从而增加了原油的采收率。

经过数次压裂,井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为当地油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Case 2: Bakken FormationBakken Formation是北美洲重要的页岩油区之一,也是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的成功应用范例。

在该地区,一些水平井通过多次压裂工艺进行了有效的油藏开发。

通过合理设计压裂参数和控制井段布局,这些井实现了优异的产量表现,并且在长期稳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这些案例为国内页岩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技术特点分析这些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表明,部分国外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具有一些共同的技术特点。

它们注重压裂工具和液体的优化组合,以确保地层裂缝的高效形成和扩展。

多次压裂的井段布局和控制技术得到了精细调整,以实现更广泛的地层覆盖和更大的产能释放。

这些案例还充分利用了现代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对压裂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保障了工艺的实施效果。

5.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部分国外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对这一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它不仅在增产增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在解决难采油气田开发难题和提升采收率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

未来,我国在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深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们有信心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为油气田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贡献力量。

采油井重复压裂裂缝失效原因分析及处理

采油井重复压裂裂缝失效原因分析及处理

采油井重复压裂裂缝失效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传统的油田开发技术并不能有效地帮助采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目前很多的企业都使用了重复压裂的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采油的问题,但是却又引发了产生了裂缝的问题,阻碍了采油的进程。

本文主要描述了具体有哪些原因是使用了重复压裂技术而导致的裂缝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让更多地人了解到裂缝对油田开发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采油井;重复压裂裂缝;失效原因;处理方式前言:随着一些采油技术的不断更新,采油井重复压裂技术成为了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技术,同时也是具体实施效果最好的一项技术。

可是由于一些外部与内部的因素,如:堵塞问题等,使得此技术出现了失效问题,从而导致采油效果不佳,下文就主要描述了这些问题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

一、失效的原因(一)形成了很多污垢并沉积由于采油的环境有所不同,可能处于酸性、碱性或者温度高低不一致的环境下,同时采油需要使用到很多的仪器,不仅仅是采油时的设施,还有运输和装载的设备等,但是这些设备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会形成一些难溶物质并沉积下来,这些污垢通常是在处理岩石裂缝等时产生的。

由于外界环境与时间的影响,使得这些沉淀物越来越多,同时和外界接触时间过长,还会发生一些反应,导致出现一些腐蚀与堵塞问题,进而破坏了仪器设备的质量性。

这些结垢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变化,如:脱离水的溶解之后,表面会出现盐类分子等。

2.微粒的影响主要是会发生堵塞的问题,是由于哪些地面上的黏土会在泥质胶结储层形成污垢物进而沉积下来。

微粒的变化主要存在地层水中,这些水中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地层水以外的外界水又会影响这些元素,使得其本身的矿化度受到影响而变化,水的酸碱度又会影响地层水中的正离子。

因为水层周围的粒子不发生迁移的现象,水中的一些粒子就会慢慢的累积到一起,进而产生堵塞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地层水流动很缓慢。

2.化学物质的影响主要是会受到磷的影响。

PH值等于数值7周围时最不低于磷在沉积物的释放,而水质处于酸性和碱性的环境下时有利于磷的释放。

《压裂工艺技术》PPT课件

《压裂工艺技术》PPT课件

(三) 压裂工具与管柱
压裂管柱组配和使用技术要求:
①压裂管柱采用N-80以上钢级的外加厚油 管和短节组配。
②封隔器卡点应选择在套管光滑部位,避 开套管接箍。
③压裂管柱喷砂器与封隔器直接连接,最 下一级封隔器以下的尾管长度不小于8m。管柱 底端距井内砂面或人工井底距离不小于10m。
(三) 压裂工具与管柱
④按照施工设计精确配出封隔器卡距、油 管下入深度,卡点深度与设计深度误差不超过 ±0.2m。
⑤由K344-114封隔器组成的浅井分压多层 管柱最多允许使用4级封隔器,允许上提一次。 该管柱承压能力为40 Mpa。
⑥压裂管柱是专用管柱,严禁用于替喷、 冲砂、压井、打捞等作业施工。
(三) 压裂工具与管柱 滑套式分层压裂管柱
(三)压裂的应用
大约40%完钻井数实施了压裂
125
80
100
1981年
1991年
2001年
全球压裂井次(万口)
美 石油储量的30%是通过压裂改造才达到经济开采条件的。
国 北 通过压裂增加130亿吨石油储量。
美 我 已探明低渗透地质储量约40亿吨,这些储量只有通过 国 压裂改造才能具备工业开采价值。
4 ± Ê »æ ͼ Æ÷
H D E ÏÖ ³¡ ²Î Êý У Õý ÒÇ ¡¢ S M ¡ª A ѹ ²î ʽ ɰÃÜ ¶È ¼Æ
1 ¡¢ ´ó ± à ˮ ¹¦ ÂÊ 1 3 0 0 Âí Á¦ £» 2 ¡¢ Öù Èû Ö±¾¶ 1 1 4 . 3 m m £» 3 ¡¢ ³å ³Ì 2 0 3 . 2 m m ¡£
²Ù ×÷Ä£ ʽ
ÊÖ ¿Ø
ÒÇ ±í ³µ
´ó ±Ã ¿Ø ÖÆ

利用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提高重复压裂效果课件

利用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提高重复压裂效果课件

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还能够提 高压裂液的返排率,减少对地层
的伤害,提高压裂效果。
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在重复压裂中的实践案例
在某油田的重复压裂中,采用人 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成功地提
高了压裂效果。
在该实践中,通过在裂缝中加入 暂堵剂,成功地使压裂液转向, 形成了更多的分支裂缝,提高了
油藏的动用程度。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变裂缝的延伸方 向,提高重复压裂效果,从而提高油 田采收率。
CHAPTER
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在重复压裂中的应用
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重 复压裂技术,通过在裂缝中加入暂堵剂,
暂时阻止裂缝的延伸,使压裂液能够转 向,形成新的裂缝。
该技术在重复压裂中广泛应用,适用于 老油田的挖潜和低渗透油田的开发。
优化施工参数
通过实验和模拟,不断优 化施工参数,提高暂堵剂 的分布效果和暂堵强度。
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自动化
未来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将向 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利用 智能决策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和优化。
多学科交叉融合
将地质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科 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人 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中,提升技术 整体水平。
实践结果表明,人工暂堵转向压 裂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重复压裂 效果,为油田的增产提供了有力
支持。
CHAPTER
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暂堵剂性能不足
目前的人工暂堵剂在耐温、 抗压、稳定性等方面存在 不足,影响了暂堵效果。
裂缝复杂多变
不同地层裂缝的形态、宽 度、角度等存在差异,对 暂堵剂的选择和分布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对油气工业的影响

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提高重复压裂效果 33页PPT文档

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提高重复压裂效果 33页PPT文档

4.49 2.07 9.75 10.98 4.71 24.31 8.96 12.83 1.35 12.73 21.08 19.22 27.92 11.73 13.8 11.93
施工时的破裂压力的变化表明, 正式压裂均开启了新缝:
测试压裂 井号
排量 油压 套压
正式压裂 排量 油压 套压
1219 3.5 37.82 20.2 3.02 42.81 23.25
裂缝监测结果:测试压裂与正 式压裂的裂缝方位角、倾角的 差异证实发生了程度不等的转 向,说明正式压裂开启了新缝 而不是对原有裂缝的再充填和 延伸。裂缝面初始夹角与平均 夹角的差异说明暂堵剂改变了 新裂缝的起裂方位,但在裂缝 的延伸过程中,地应力依然起 着主导作用,它控制了裂缝的 最终主要延伸方向。
3.现场应用试验情况
滤饼厚度>1cm时, 21Mpa不能突破; 滤饼厚度<1cm时,不 能有效形成封堵。
预制胶结态:
滤饼厚度=0.9cm时, 21Mpa不能突破; 滤饼厚度=0.5cm时, 12.3Mpa突破。
溶解性及水不溶物
压裂液中溶解性:
30℃, 5.5小时内全溶 50℃, 3小时内全溶 80℃, 1.2小时内全溶
井号
C2018、C2019 C120、C1045、C2873、C2847、C1009、C2818、C2827、C1025、 C2809、C2845、C2834、C1012、C2810、C2812、C2850
C2806、C1127、C1114 C1286、C2025、C2327、C2208、C102、C2040、C2110、C2207、 C2221、C2245、彩12、C2256、 C2118
水不溶物:<4% 比重:1.2~1.5g/cm3 适应地层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士诚 王鸿勋 石油大学复压裂技术的进展
重复压裂的定义
已压裂过的层段,由于油藏或工艺方 面原因,产量递减到需要进行二次或更 多次压裂,才能维持设计产量,这种压 裂作业称为重复压裂。或者说同井同层 再次压裂就是重复压裂(以下简称复 压)。
国外重复压裂技术的发展
(1)首先分析前次压裂的具体情况及压后生 产动态; (2)如果还有可能通过措施改善油气井的生 产情况,针对先前压裂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 (3)现场工程师应保证设计的压裂液的流变 性,实时地对工艺措施进行有效地修正。 审查某井能否成为复压对象,必须考虑几个因素, 目的是对前次增产措施进行批判地学习,以免重 蹈过去的错误:
注意事项:
(1)对上次压裂措施中的电子仪器与作业数据, 进行全方位的复查,做一次完整的净压力分析,不 仅包括与压裂软件在理论上的拟合,也是对管线阻 力损失与不同流变性质、支撑剂阶段进入缝口时的 压力评估。 (2)油气井的井况对复压措施是很重要的,固 井情况应于复查。老井进行措施前,消除作业中的 风险是最基本的工作。
并行运用三个方法的流程图
各种方法所需资料数据汇总表
实 选 对绿河盆地恩罗昂油气公司经营的约300口开 例 井 采弗兰蒂尔地层进行复压选井。
储层性质见下表:
三种选井方法结果比较:
结果表明:
选出来的候选井并不一致,每种方法选出 来的井,只是用这种方法挑选出来属于较好的, 对于其他方法,这些井就不是较好的候选井,各 有自己选择的着重点。生产动态法选出的是产量 较低的井,构成认定法选出的是次好的井,生产 样板曲线拟合法选出的是最有潜力的井。 对复压井真接获利的是那些累积产量非常高 及进行过大型压裂的井。
生产样本曲线拟合法
缺点: 生产样板曲线是由计算结果绘制成的系列图 版。双对数座标上无因次产量与无因次时间形 此方法的不足之处首先它是对单层研制出来 成包括半缝长、渗透率、有效厚度参数在内的 的,用于多层可能使分析结果失去正确性;其 若干曲线,系列图版中有油气藏形状、表皮系 次是由于生产数据的不稳定性以及输出数据的 数及可变压缩系数、粘度对油气井生产动态影 相互依赖性,很难得出唯一的结果,最后,使 响的各种图版。将油气井产量随时间的变化绘 用此法需要知道每口井油气层的有效厚度,这 制于图版相同的座标系上,与系列图版相对比, 样就需要大量的解释工作,以及对岩性的评价 拟合较好的参数,即油气井的实际参数,如表 工作,从而增加了费用。 皮系数的大小、渗透率的高低等。如此可分析 出压裂井动态的影响因素。
直到80年代末,复压的主要目的是在一次压
裂的基础上,获得比原来裂缝导流能力与缝 1987年,瓦宾斯基等人对美国能源部多井实验场C 透镜状砂体的三口实验井进行了应力测试研究, 长要高要长的复压裂缝。 1994 年,赖特等人进一步证实了在同一井段中初次 结果证实了应力场改变的提法。 压裂形成的填砂裂缝所引起的地应力变化,使复压 1999年,里夫斯等人对GRI重复压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的裂缝在倾角及方位上都有改变,实验证明,经过 认为目前业界复压经验较混乱,应当在选井、问题的诊断 2000年,塞布里斯于汇总了巴尔奈特裂缝性页岩气层三口 及工艺选择与设计方面下大功夫,才能取得重复压裂的成 复压,水力裂缝方位与倾角发生变化,使裂缝向未 井的复压转向成功经验及工作方法。得出结论:通过复压, 2001 年与2003年,关于科罗拉多州瓦腾贝尔格油田科 功。对于复压潜力大的选井工作,气井低产的原因,开发 曾泄油区域发展,从而沟通了新的微隙。有利于储 改变水力裂缝的转向,可以使产量成倍地增长。 非压裂的复压技术这几个关键问题,如能取得技术上的改 德尔致密砂岩气层及堪萨斯西南切斯特油井复压 量的动用,也增加了油气井的产能。 善,重复压裂仍然是具有活力与效益的方法。 成功经验的文章分别被发表。
一种是在原有水力裂缝的基础上,进行缝 长的延伸,增强导流能力等措施以扩大水力 缝的泄油范围,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老缝新 生。 另一种则是由于初压填砂缝的存在,在其 附近出现两个水平应力大小的换位及应力场 的换向,新缝的倾角及方位角不同程度地偏 离了老缝,新缝在未泄油区的扩展,增加了 油气井的产量。
结论
重复压裂可获得很好的增产效果; 水力裂缝周围应力场换向,复压的 裂缝在倾角及方位上会有改变; 选井、问题的诊断、工艺选择与设 计决定复压是否成功; 复压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选井。
二、重复压裂的选井
主要内容
(1)开发有效、省钱并可靠的复压井的选井方法;
(2)对形成低产的不同原因进行识别与分类;
(3)开发非压裂增产技术;
注意事项:
(3)要进行油气藏与生产分析,当前的油层压 力及预期的压力递减都与井中管柱尺寸与压裂液的 选择有关。要检查岩心,不稳定试井与生产数据。 建议采用反生产指数技术评估生产动态并导出油气 藏关键参数。
深入地了解初次压裂井的地质-油藏-压裂工 艺是保证成功地进行复压井设计与施工的前提。
三、复压井增产的机理
经上述分析后,再对可能属于15%-20% 的应优先考虑的候选井进行审查。其目的 是确定它们在复压中可能出现的其它情况, 从而制定出复压步骤与设计。确定出要进 行复压的目的层,设计好施工步骤,即可 估算所需费用,及进行增产量预测。
最后对复压井进行试井,试井步骤要简 化,且尽量减少花费、节约时间。
选井步骤:
重要法则:“85/15” 选井条件:
分别从油藏性质与完井效率分析油气 井动态,潜力井为高渗透率且具有高表皮 系数的井。
分析方法:
比较生产动态法 构 成 认 定 法 生产样板曲线拟合法
比较生产动态法
缺点: 在一定生产区块内,对比每口井与 其周围井的生产动态,查明哪些低产井 不能明显地区别某些处于高渗 透率带的高产井,可能改善成为在 可以作为复压的对象。把井的生产动态 经济上最有利的复压井。因此,不 分成几个阶段,以洞察其成为低产井的 能单独使用生产对比法来区分油藏 原因。 物性变化或完井伤害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