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生产学课件)第五节蛋鸡--蛋种鸡
蛋鸡生产饲养养殖培训课件

一、产蛋前的准备
(一)鸡舍整理与消毒 (二)整顿鸡群 严格淘汰病、残、弱、瘦、小的不良个体。 转群前对全群鸡进行驱虫,主要驱除肠道线虫。 鸡群健康一致,有一个理想的体重和体形。
26
一、产蛋前的准备
(三)转群(“全进全出”) 1.转群时间的选择
18~20WK;气温适宜;夜间抓鸡可避免惊群 2.转群前的饲养管理
(五)光照管理 目标:快速适应环境,避免产生啄癖 1、光照强度: 1WK,20LX(60W白炽灯) 2~3WK,逐渐过度到5LX(5W节能灯) 2、光照时间 1WK,22~24H,保证采食时间 2WK后,每周减少2H,至8~10H。
10
四、雏鸡的饲养管理
(六)通风管理 目标:风速适宜、稳定,换气均匀。保证充足氧气; 排热、排湿;减 少灰尘和有害气体。 •要求舍内:不刺鼻和眼,不闷人,无过分臭味。
32
(二)饲喂与饮水
3、产前与熄灯前喂足料非常重要。 4、自由采食,日喂2次,夜间熄灯前无剩料。 5、日粮中各种氨基酸要平衡。 6、饮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2-2.5倍,饮水不足会使产蛋率急剧下 降。 7、在产蛋及熄灯之前各有一次饮水高峰。 8、夏天饮用凉水,有利于产蛋。
33
二、产蛋鸡的饲养
(三)蛋鸡阶段饲养
36
(六)产蛋期间的限饲
3、做法:减少饲喂量,220G/100只·天,连续3-4天,观察产 蛋量变化。若降低正常,持续数天后,再次尝试类似的减量。若 下降异常,就应恢复。另外,当鸡群有应激时不应减量。
4、减少量:不超过同龄鸡自由采食量的8%-9%。
37
二、产蛋鸡的饲养
(七)产蛋后期防止早衰 产蛋后期控制体重和抗衰老是减少产蛋率下降的有效方法 蛋鸡体重的增长终点在36WK,产蛋率生理下降的起点在40WK,若36-
蛋鸡生产育成期课件(共35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限质法 即限制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 平,主要适用于轻型蛋用育成鸡。可采 用低能、低蛋白质日粮,进行自由采食。 例如,代谢能11.72MJ/㎏、粗蛋白质 14%的日粮,对育成鸡群及其以后的产 蛋性能无不良影响。另外,还可采取限 制日粮中氨基酸含量的办法限制饲养。
11
(3) 限制饲养应该注意的事项
– 8~12周龄开始,至18周转群上笼前结 束 。限饲过程中,饲料营养水平和喂料 量应根据体重、发育情况进行调整。
13
二、育成鸡的管理
1.转入育成舍初期管理 从雏鸡舍转入育成舍之前,育成鸡舍的设备
必须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在熏蒸消毒 后,密闭空置3~5d后进行转群。转入初期 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4
蛋鸡生产
育成期饲养管理
1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鸡一般是指7~18周龄的鸡。育成期的目标是 要培育出鸡体健康、体重达标、群体整齐,性成 熟一致、符合正常生长曲线的后备母鸡。从而使 产蛋期生产潜力得以发挥。
2
一、育成鸡的饲养
1.饲养方式及密度
育成期不同饲养方式的饲养密度
品种 周龄
中型蛋鸡
7~12 13~18
16
(3)整理鸡群 转入育成舍后,要检查每笼 的鸡数,多则捉出,少则补入,使每笼鸡 数符合饲养密度要求;同时要清点鸡数, 以便管理。在清点时,可将体小、伤残、 发育差的鸡捉出另行饲养或处理。
17
2.环境控制
最佳生长温度为21℃左右,一般控制在15~25℃。 夏天要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 育成鸡所处的环境以干燥为宜,要防止环境过于潮 湿;要加强育成鸡的通风管理,在深秋、冬季和 初春,由于天气较冷,为了鸡舍保温往往忽视通 风换气,而这期间,因为育成鸡活泼好动,空气 中的灰尘多,造成鸡舍环境差,很容易引起呼吸 道疾病的暴发。所以,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应 随着季节的变换,保证鸡舍一定的通风量。
第二单元家禽生产项目五家禽饲养管理任务1蛋鸡的饲养管理课件-高一《畜禽生产》教学同步

方法: ①在产蛋前期,从18周龄起增加Ca的比例,由青年鸡的1%增至2%,并
逐步改用产蛋料; ②产蛋率达5%时,蛋白增加至14%,Ca增加至3.2% ③产蛋率达50%时,蛋白为15%,Ca为3.4%; ④产蛋率达70%时,蛋白为16.5%,Ca为3.5%; ⑤进入高峰时,蛋白为17.5%,Ca保持不变; ⑥产蛋率开始下降时,逐渐降低蛋白水平,最低不可低于14%,正常情
2.鸡的饲养标准:
项目
生长鸡 (周龄)
蛋鸡及蛋种鸡 产蛋率(%)
肉用仔鸡 (周龄)
代谢能(MJ/kg) 粗蛋白% 蛋能比(g/MJ)
0~6 7~14 15~20 >80
11.92 11.72 11.3 11.5 18 16 12 16.5 15.1 13.6 10.6 14.3
80~65
11.5 15 12.9
: 3 . 终 产 期
时间:55—72周龄; 指标:产蛋后期,产蛋率开始逐渐下降(正常为每周下降 0.5%)直到60%—65% 此期规律性不强,主要表现有: 蛋重则逐渐增大,产蛋间隔变长,且易出现无黄蛋,易过肥(体重 以腹脂的沉积为主)。
鸡的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量最高,经过换羽期后,进入第二个产蛋年,第二年的 产蛋量比第一年下降15%左右,第三个产蛋年又比第二年下降约15%。
肉种鸡: 育雏期:0 - 3周龄 育成期:4 -21周龄 产蛋期:22-66周龄
新课内容
一、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目标 二、现代蛋鸡的特征 三、产蛋鸡的产蛋规律 四、产蛋前的准备 五、产蛋鸡的饲养 六、产蛋鸡的管理
一、产蛋期饲养管理目标:
1.提高产蛋量和蛋品品质; 2.降低死淘率; 3.降低单位蛋重的耗料量(料蛋比)。
2.主产期(产蛋高峰期):
家禽生产学——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讲义课件)

通过本课讲解,明确蛋鸡在整个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为蛋鸡饲养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在蛋鸡养殖中能够做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饲养管理。
做到少投入,多回报,给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产蛋期概念2、此阶段主要任务3、开产前饲养管理要点①转群前准备②转群③控光④更换日粮4、产蛋鸡饲养①饲喂与饮水②阶段饲养③产蛋曲线④限饲5、产蛋鸡管理①日常管理②季节管理产蛋鸡饲养家禽生产学——产蛋鸡的饲养管理产蛋期一般是指21-72周龄。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蛋鸡的有害影响。
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多的产出,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
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选留淘汰、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做好转群的准备工作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
转群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进行消毒。
舍内常用的消毒方法:喷洒消毒;火焰消毒;熏蒸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2.转群(1)转群时间的选择转群时间一般按照生产计划而定。
一般在18- 20周龄,最迟也不要超过21周龄。
转群的具体时间要选择气候适宜的天气进行,避开阴雨天气。
炎热季节转群时最好在夜间进行,夜间抓鸡易捕捉,可避免惊群,减少应激。
(2)转群前的饲养管理在转群前两天内,为了加强鸡体的抗应激能力和促进因捉鸡及运输所导致鸡体损伤的恢复,应在料中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和双倍的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如维生素C,速补-14等。
《蛋鸡的饲养》课件

05 蛋鸡的疾病防治
常见蛋鸡疾病及其症状
禽流感
鸡出现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等症状 ,死亡率较高。
鸡白痢
雏鸡表现为腹泻、颤抖、呼吸困难, 成年鸡无症状,但产蛋量下降。
鸡痘
皮肤出现痘疹,呼吸困难,口腔、咽 喉等处有溃疡。
鸡球虫病
腹泻、血便、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精神萎靡。
疾病防治措施与用药
预防接种
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特性,定期给鸡接种 疫苗。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提供全 价饲料,保证水源清洁。
药物治疗
生物安全措施
针对不同疾病选用相应的药物,如抗寄生 虫药、抗菌药、抗病毒药等。
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出,定期消 毒鸡舍和用具。
蛋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建立健康种群
选择健康的种鸡,采用严格的检疫和隔离措 施,防止疾病传入。
迪卡鸡
原产于美国迪卡布公司, 体型较大,蛋壳颜色为浅 褐色。
选择蛋鸡品种的标准
01
02
03
04
产蛋量
选择产蛋量高、繁殖力强的品 种,能提高养殖效益。
适应性
选择适应能力强、对环境要求 不高的品种,能降低养殖难度
。
抗病性
选择抗病力强、不易感染疾病 的品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
传播。
饲料转化率
选择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 快的品种,能降低养殖成本。
饲料的配制与保存
饲料配制
饲料加工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产蛋率,合理配 制饲料,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根据需要,对饲料进行粉碎、混合、 制粒等加工,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 利用率。
饲料保存
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防止霉变和 污染,以确保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
家禽生产学PPt

禽病防治体系
密集型饲养,防病形势严峻。新城疫、禽流感、马立克危害巨 大。“防重于治”,预防措施:全进全出,隔离消毒,接种疫苗,培 育抗病品系,辅以投药预防。
畜牧工程设施
据1935年国民党统计资料,全国有鸡2.96亿只,鸭 0.56亿只。
第二节 我国家禽业
我国家禽生产的发展历程
解放后至70年代末养鸡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养禽 业受到政府的重视,养禽业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2年,全国家禽数量恢复到3.0亿只; 1957年,全国家禽数量增至7.1亿只; 1965年,国家开始在上海筹建国内第一家机械化养鸡
学时:2 周 学分:2 学分 地点:畜牧教学试验基地。
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课
理论考试占 70 %,第8周周末进行; 出勤、平时成绩占30 %。
实验课 单独考核
实习报告; 实习态度,操作技能。
第一节 现代家禽生产
现代家禽生产概念 现代家禽生产过程 现代家禽生产特点 现代家禽业的支柱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家禽业 由国营转为私营。农村养禽成主体。农村养禽规模小, 问题多。
目前规模化养禽企业是我国养禽业的主体。
设施先进,养殖技术、管理水平高,按照产业化运 作,树立品牌,步入健康轨道。
我国家禽业的现状
1961-2005年,我国家禽存栏数变化情况
我国家禽养殖数量在逐年增大。
了解环境对家禽生产的影响。设计鸡舍控制温度、光照、通风、 湿度等,使家禽不受季节影响,全年连续“作业”。
现代家禽业的支柱
科学的经营管理
家禽企业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经营管理水平如 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和家禽业的健康发展。 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蛋鸡生理常识PPT课件

02
蛋鸡的饲养管理
饲养环境要求
温度控制
湿度调节
保持适宜的鸡舍温度,根据鸡的生长阶段 和品种需求进行调节,以促进蛋鸡的生长 发育和提高产蛋率。
维持适宜的鸡舍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 低对蛋鸡造成不良影响,如引发呼吸道疾 病或影响饲料消化吸收。
通风换气
光照管理
保持鸡舍良好的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 ,维持空气清新,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提 高蛋鸡生产性能。
物质。
呼吸系统
蛋鸡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 气管、鸣管和肺等部分,用于气
体交换和散热。
蛋鸡的生活习性
01
02
03
群居性
蛋鸡喜欢集群生活,这样 可以提高安全感,有利于 生长发育和提高生产性能。
适应性
蛋鸡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 性,但过冷过热的环境会 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状 况。
昼夜节律性
蛋鸡具有昼夜节律性,在 自然光照下,白天采食和 活动,夜间休息和产蛋。
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定期检查饮 水质量,防止水源污染和传播疾病。
饲养密度与转群管理
饲养密度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根据鸡舍面 积和设备条件,确定适宜的饲养 数量,以保证蛋鸡有足够的活动 空间和舒适度。
转群管理
根据蛋鸡生长阶段和生产需要, 适时进行转群管理,如从育雏舍 转入产蛋舍,确保蛋鸡适应新环 境并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
利用
经过处理的养殖废弃物可资源化利用,如鸡粪可作为有机肥 料施用于农田,废水可用于灌溉,死鸡可进行无害化处理后 深埋或焚烧。
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养殖
通过合理配置饲料、优化养殖环境和管理措施,实现蛋鸡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利用生态系统 的自然平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j鸡生蛋蛋生鸡》课件

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道德伦理思考
• 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循环论证也引发了关于生命起源和道德伦理的思考。人类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也要尊重自然 、保护环境,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2023-2026
ONE
KEEP VIEW
《j鸡生蛋蛋生鸡》 ppt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鸡生蛋 • 蛋生鸡 • 鸡与蛋的相互关系 • 鸡生蛋与蛋生鸡的哲学思考
PART 01
鸡生蛋
鸡生蛋的生物学原理
鸡的生殖系统
鸡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 等器官,这些器官协同作用,使 得鸡能够产生卵细胞并在合适的
PART 04
鸡生蛋与蛋生鸡的哲学思 考
鸡生蛋与蛋生鸡的循环论证
鸡生蛋
鸡是先有鸡后有蛋,因为鸡在进 化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 鸡蛋,从而产生了新的生命。
蛋生鸡
蛋是鸡的起源,因为鸡蛋内含有 遗传信息,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 和表达,最终形成了鸡。
鸡生蛋与蛋生鸡的无限循环与宇宙观
• 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循环论证揭示了宇宙的无始无终和无限循环 的本质。鸡和蛋的关系可以被看作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起源和 终结,即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神话中的象征意义
在许多神话中,蛋生鸡的情节通常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 可能代表生命的起源、时间的循环或宇宙的诞生。这些故事 通过隐喻和象征来传达人类对世界和生命的理解。
蛋生鸡的科学解释
生物学角度的解释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蛋生鸡是一个自然现象。鸡是从鸡蛋中孵化出来的,这是 生物学上的繁殖过程。科学解释了鸡蛋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鸡的生殖系统如何 产生鸡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白痢净化
●减少通过种蛋垂直传染于雏鸡,通过凝集 试验淘汰阳性个体。
可在18W进行。
5、强化免疫
●除按商品鸡防疫外,种鸡开产前还必使雏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产蛋中 期,部分疫苗还应加强免疫。
二、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1、提高日粮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水平 ●目的:对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初生雏鸡质量有直接 影响。 ①维生素:母鸡较商品鸡一般高50%,公鸡高1~2倍, 特别是人工受精公鸡。 ②微量元素:主要是:Mn、Zn、Fe、I,较商品鸡提高 10%~15%。最好使用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吸收利用率 高,效果好。
需3~4个月。因此,生产上一般对价值较昂贵的种鸡, 为了延长其利用年限,降低引种成本,缩短换羽时间, 往往在种鸡一个生理产蛋年结束后采取强制换羽。
二、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5、强制换羽 ●强制换羽——采用人为强制的方法,给鸡以突然应激,
使其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而迅速换羽的措施。 一般包括化学法和饥饿法(畜牧学法)。 ●强制换羽的三要素:停水、绝食、停光,三者有效结 合就能达到此目的。
2、延迟开产,提高初产蛋重 ●方法:通过短期限饲和减少每用递增光照时数来实 现,可比蛋鸡光增至16h/d的时间推迟2~3周。 ●蛋鸡:18周后,每周1h至20周,以后每周30min~1h 至16h/d。 ●蛋种鸡:18W→30min/W至16h/d。
3、降低产蛋后期蛋重 ●产蛋后期蛋重过大,营养浓度较稀,孵化率低, 雏鸡卵黄吸收不良品质不佳。 ●方法:适当降低日粮蛋白水平,特别蛋氨酸水平, 若蛋鸡360mg/d.只,种鸡300mg/d.只。
5、强制换羽 (2)换羽方案:
②化学法 A:实施期7d:高Zn(ZnO:2.5%或ZnSO4:3%)或高I (0.5%~0.7%)日粮,抑制食欲中枢,采食急剧下降,产 蛋停止。不停水,光照:8h/d。 B:恢复期 与畜牧学方法相同。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
1. 产蛋曲线 2. 三段式饲养制度 3. 全进全出制 4. 限制饲喂
二、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5、强制换羽 (1)基本过程:
①准备期:在第一个生理产蛋期末(68W,产蛋率< 65%),实施换羽前一周开始准备。包括:换羽方 法、选择健康鸡、断喙防因饥饿引起啄避、称重以 监测失重等。
②实施期:指执行强制换羽第一天开始到鸡体重下降 至25%~30%左右,或死亡率达3%为至。此期鸡产蛋 率下降至完全停产,羽毛开始脱落。
三、简答与论述
1.蛋鸡鸡舍类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2.蛋鸡饲养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3.论述雏鸡的培育目标、生长发育特点及其饲养管理要点。 4.如何控制育成鸡的性成熟? 5.简述产蛋鸡的阶段饲养法。 6.简述提高蛋重的措施。 7.简述现代蛋鸡产蛋曲线的特点及在实践中的意义。
4、加强种蛋管理 ●一般50g以上即可种用。 ●及时收集:舍温:15℃以上可每天2~3次,
10℃以下3~4次。 ●贮存:15~18℃,<7d。 ●消毒,每次收集鸡蛋均应及时消毒方可入库。
二、产蛋期饲养管理要点
5、强制换羽 ●换羽是禽类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家禽一般一个生理
产蛋年结束后,均自然换羽。换羽一般都停产。 ●自然换羽由于个体生理状况不一致,故持续期较长,
第五节 蛋用种鸡饲养管理要点
●蛋种鸡一般利用至68W。 ●蛋种鸡饲养的目的与商品鸡有重要区别:
①高数量和高品质的种蛋。 ②高的种蛋受精率。 ③降低胚胎病(病毒性疫病后代高抗体;细 菌性病种蛋无污染;营养性缺乏征)。
一、生长期种鸡(0~20W)饲养管理要点
1、配套系种鸡分群饲养 ●不同品系种鸡由于遗传特征、生理特点、生产 性能、耗料不同,更重要的是每一品系在配套系 中所处的位置是特定的,因此必须分群饲养管理。 ●严格按不同品系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养。 ●严格按不同品系的体型指标控制体重。
③恢复期:实施期后,逐渐恢复给料和增加光照,鸡 羽换新,产蛋率达到5%为至。
5、强制换羽 (2)换羽方案: ①畜牧学方法
●是一个停料、停水、停光的方法。 A.准备期:7d B.实施期:共12d:停料:1~12d, 停水:1~3d,减光8h/d C.恢复期:共30d: ●1~15d:喂育成鸡料,由起初20~30g/日.只,每d 增15g至自由采食。 ●16~30d:光照每日增加0.5h,至16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