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畜禽品种

合集下载

南京市种畜禽管理条例-

南京市种畜禽管理条例-

南京市种畜禽管理条例正文:---------------------------------------------------------------------------------------------------------------------------------------------------- 南京市种畜禽管理条例(1996年3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1996年4月12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三章畜禽品种培育和审查第四章种畜禽生产经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培育畜禽品种资源,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本市畜牧生产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种畜禽,是指人工饲养用于繁殖的家畜家禽和特种经济畜禽及其卵、精液等遗传材料。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管理工作,县、区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繁育、选育、生产、经营、实验研究、检疫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农户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

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并扶持繁育、推广、使用畜禽良种和培育畜禽新品种,并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证;对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科研、生产、推广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划,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保种场、基因库和测定站,对有利用价值的濒危畜禽品种实行特别保护。

市级保种场应当保存优良基因,禁止在其保种群内进行杂交;确因育种需要进行杂交的,应当报市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七条国有种畜禽场是培育和繁殖良种畜禽的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品种资源、改良品种、开发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等。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4篇)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4篇)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种畜禽的管理,保护畜禽资源,维护畜禽生产安全,促进畜禽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种畜禽饲养和养殖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规划与评估第三条种畜禽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生态环境条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种畜禽规划,明确种畜禽的分布区域、饲养规模和结构。

第四条种畜禽生产性能评估种畜禽生产性能评估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种畜禽的产量、品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为饲养和养殖单位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第三章畜禽选种与繁殖第五条畜禽选种饲养和养殖单位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优良的种畜禽进行繁殖。

优良种畜禽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种畜禽的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

第六条畜禽繁殖管理饲养和养殖单位应加强对畜禽繁殖的管理,制定繁殖计划,控制繁殖数量和繁殖强度,确保繁殖健康和后代质量。

第四章畜禽饲养与管理第七条饲养环境饲养和养殖单位应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确保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

饲养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畜禽的卫生和福利。

第八条饲养设施饲养和养殖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饲养设施,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保证畜禽的饲养需求。

饲养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畜禽的安全和舒适。

第九条饲养管理饲养和养殖单位应加强对畜禽的饲养管理,定期对畜禽的饲料、水源、疾病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调整饲养措施,保证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第五章畜禽防疫与生物安全第十条畜禽疫情监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畜禽疫情监测系统,定期对畜禽疫情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和报告疫情信息。

第十一条畜禽疫情报告与处置饲养和养殖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发生的畜禽疫情进行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的处置和防控。

第六章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第十二条养殖废弃物处理饲养和养殖单位应制定养殖废弃物处理方案,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畜产品加工(完整版)

畜产品加工(完整版)

1.试述各类肉用畜禽的代表品种及其产肉性能。

(第一章)2.肌肉中的蛋白质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性?(第二章)答:肌原纤维蛋白质:约占55%,包含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肌动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原蛋白,是肌肉的主要结构成分,由平行排列的丝状蛋白质构成,也称不溶性蛋白。

与肉的某些重要品质特性(如嫩度)相关。

肌浆蛋白质:约占35%,包括肌溶蛋白、肌红蛋白、肌粒蛋白质等。

易溶于水或低离子强度的中性盐溶液,是肉中最易提取的蛋白质。

故称之为肌肉的可溶性蛋白质。

基质蛋白质:约占10%,亦称间质蛋白质,是指肌肉组织磨碎之后在高浓度的中性溶液中充分抽提之后的残渣部分。

是构成肌内膜、肌束膜和腱的主要成分,包括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网状蛋白及黏蛋白等,存在于结缔组织的纤维及基质中,它们均属于硬蛋白类。

3.影响肉嫩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第二章)答:影响肉嫩度的因素有动物本身因素和加工工艺参数,如肌肉纤维的结构和粗细、结缔组织的含量及构成、脂肪含量及分布、热加工和肉的pH等。

①畜龄:一般说来,幼龄家畜的肉比老龄家畜嫩,其原因在于幼龄家畜肌肉中胶原蛋白的交联程度低,易受加热作用而裂解。

而成年动物的胶原蛋白的交联程度高,不易受热和酸、碱等的影响。

②营养状况:凡营养良好的家畜,肌肉脂肪含量高,大理石纹丰富,肉的嫩度好。

肌肉脂肪有冲淡结缔组织的作用,而消瘦动物的肌肉脂肪含量低,肉质老。

③尸僵和成熟:宰后尸僵发生时,肉的嫩度会大大降低,僵直解除后,随着成熟进行,硬度降低,嫩度随之提高。

④屠宰工艺:肌纤维本身的肌小节连结状态对嫩度影响较大。

肌节越长肉的嫩度越好。

用胴体倒挂等方式来增长肌节是提高嫩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⑤加热处理:大部分肉经加热蒸煮后,肉的嫩度有很大改善。

⑥pH值:在5.0~5.5时肉的韧度最大,而偏离这个范围,则嫩度增加,这与肌肉蛋白质等电点有关。

4.试述肉腐败过程中的变化及控制途径。

(第二章)肉的变质是成熟过程的继续,肌肉中的蛋白质在组织酶作用下,分解生成水溶性蛋白肽及氨基酸完成了肉的成熟,若成熟继续进行,在腐败菌和组织酶的作用下分解进一步进行,生成胺,氨,硫化氢,酚吲哚,粪臭素,硫化醇,则发生蛋白质的腐败,同时,脂肪的酸败和糖的酵解,引起肌肉组织的破坏和色泽的变化,产生酸败气味,肉表面发粘,称之为肉类的腐败变质。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范本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范本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范本以下是一份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范本,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种畜禽的管理,保护农业生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对种畜禽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种畜禽管理工作应遵循既定的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生产规划,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第四条种畜禽管理工作应加强对种畜禽的品种选择、养殖管理、兽医卫生、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监管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持。

第五条种畜禽管理工作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

第六条种畜禽管理工作应加强对种畜禽养殖企业的监管,督促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强自律管理。

第二章种畜禽品种选择第七条种畜禽的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养殖户的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第八条种畜禽的品种选择应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具有良好育种性能和耐病能力的优良品种。

第九条种畜禽的品种选择应注重提高畜禽种群的遗传质量,推广和利用优良的遗传资源。

第十条种畜禽的品种选择应经过科学论证,并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确保选择合适的品种。

第三章养殖管理第十一条种畜禽的养殖管理应依据不同的品种和生产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

第十二条种畜禽的养殖场所应符合卫生要求,定期进行消毒、清洁和通风等措施,保障畜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第十三条种畜禽的饲养饲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遵循科学喂养原则,做到科学配方、适量供应、优质选用。

第十四条种畜禽的疾病防控应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疾病监测和卫生检查等工作。

第四章兽医卫生管理第十五条养殖户应定期请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和疫病防控工作,并及时报告养殖场内出现的疫情。

第十六条兽医应遵守兽医操作规范,确保兽医卫生工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第十七条兽医应加强对种畜禽的疫苗接种和治疗工作,提高防控疫病的效果。

第十八条兽医应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者的兽医健康意识和防病意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12.31•【字号】自治区政府令第10号•【施行日期】2002.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办法》已经2001年12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李兆焯二00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种畜禽管理条例》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促进畜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品种(含品系、配套系,下同)培育、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农户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

第三条县级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种畜禽管理工作。

财政、税务、物价、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环保、公安、交通、铁路、海关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种畜禽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资金等方面,对畜禽品种资源普查、鉴定和保护、新品种培育、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良种推广工作给予扶持。

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科研、生产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重要的畜禽品种资源实行保护。

保护品种名录和具体保护办法由自治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并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自治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场)、基因库和测定站,对重要的畜禽品种实行保护。

第七条进出口种畜禽须向自治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种畜禽管理条例

种畜禽管理条例

种畜禽管理条例为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禽质量,促进畜牧业发展,制定《种畜禽管理条例》。

该《条例》分总则、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品种培育和审定、种畜禽生产经营、罚则、附则6章27条,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目录编辑本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3号现发布《种畜禽管理条例》,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鹏1994年4月15日种畜禽管理条例编辑本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禽质量,促进畜牧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种畜禽,是指种用的家畜家禽,包括家养的猪、牛、羊、马、驴、驼、兔、犬、鸡、鸭、鹅、鸽、鹌鹑等及其卵、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

第三条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农户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

第四条国家鼓励并扶持繁育、推广、使用畜禽良种和培育畜禽新品种。

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科研、生产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由人民政府或者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种畜禽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行政区域内的种畜禽管理工作。

编辑本段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六条国家对畜禽品种资源实行分级保护。

保护名录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场)、基因库和测定站,对有利用价值的濒危畜禽品种实行特别保护。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畜禽品种资源的普查、鉴定、保护、培育和利用,给予扶持。

第九条从国外引进或者向国外输出种畜禽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编辑本段第三章畜禽品种培育和审定第十条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品种资源分布、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制定良种繁育体系规划。

第十一条建立种畜禽场,应当根据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合理布局。

畜牧学课件:第二篇 第二章 畜禽育种

畜牧学课件:第二篇 第二章 畜禽育种

皮、肉兼用兔(青紫蓝兔 )
皮用品种(卡拉库尔羊)
皮、肉、毛兼用(獭兔 )
要点与小结
1、种和品种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品种分类的方法
第二节 生长发育与培育
一、生长与发育的概念
发育(development)
生长(growth)
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 从而产生不同形态结构与机能; 细胞分裂基础上的质变过程。
3、繁殖力
(1)适龄母畜比例(%)=适龄母畜数/畜群总头数 (2)受胎率(%)=受胎母畜数/参加配种母畜数 (3)繁殖率(%)=全部出生仔畜数/适龄母畜数 (4)繁殖成活率(%)=繁殖成活仔畜数/适龄母畜
第四节 家畜的选种选配
1. 人工选择的创造性 (1)利用质量性状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2) 利用数量性状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3) 利用有益突变培育新品种
动物 肉牛 奶牛 绵羊
世代间隔/年 4.5 4.5 4
动物 马 猪 鸡
世代间隔/年 9~10 1.5 1.5
6.选配
1、选配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具有某种优良性状的公母
畜选配,使后代兼具父母双方的优良性状,产生优良的商 品家畜或种畜。
2、选配的方法
表 留种率与选择强度关系
留种率%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选择强度i 0.195 0.250 0.498 0.645 0.798 0.967 1.402 1.402 1.758 2.050
5 世代间隔与年改进量
选择反应是一代所能获得的改进量.
年改进量不仅与选择反应有关, 而且也受一代所需年数 的影响, 一代所需年数叫世代间隔(generation interval), 记作 Gi, 年改进量=R/Gi

《畜禽繁殖与改良》练习题一(第二章 第一节畜禽品种)

《畜禽繁殖与改良》练习题一(第二章 第一节畜禽品种)

《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一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 .名词解释1.种与品种2.专用品种3.兼用品种4.原始品种5.培育品种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种是畜牧学的分类单位,而品种是动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

()2.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而品种只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3.畜禽杂交改良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4.野生动物只有种和变种,没有品种。

()5.同一品种畜禽在血统来源上要求基本相同,其遗传基础也非常相似。

6.只有畜禽才有品种。

7.人类已驯化或驯养的动物共有30多个物种。

8.按畜禽的生产力类型分类,可将品种分为原始品种和培育品种。

9.西门塔尔牛属于兼用品种。

10.中国黑白花奶牛、草原红牛、上海白猪都属于培育品种。

三.单选题1.新疆细毛羊属于()A.原始品种B.过渡品种C.培育品种D.都不是2.猪应有_______ 头以上基础母猪和相应的公猪,才能称上是一个品种。

()A.20B.100C.2000D.5003. 作为一个品种必须经过_____等权威机构进行审定,确定其是否满足以上条件,并予以命名,只有这样才能正式称为品种。

()A.畜牧兽医职能部门 B.品种培育的有关部门C.政府或品种协会 D.县级以上农业部门4.()是畜牧学上的概念,是畜牧生产中的一种生产工具。

A.科 B.属 C.种 D.品种5.金华猪、湖羊、北京鸭、狮头鹅都属于()品种。

A.地方品种 B.专门化品种 C.培育品种 D.引入品种6.新疆细毛羊、黑白花奶牛、哈白猪都属于()品种。

A.地方品种 B.专门化品种 C.培育品种 D.引入品种7. 生物学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______()A.品种 B.品系 C.种 D.属四.填空题1.按培育的程度来分畜禽品种可以分为、、 ___________ 三种。

按生产力类型,可以将品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巴克夏猪、约克夏猪、苏联大白猪等引入品种与当地黑 猪杂交培育而成,毛全黑
❖ 90 kg肥育猪屠宰率72%,瘦肉率52%。
第二节 牛
根据经济用途,牛可分为: 役用牛 肉用牛 乳用牛 毛用牛
一、地方品种
(一) 黄牛:
❖ 牦牛和水牛以外的所有家牛统称为黄牛 蒙古牛 华北牛 华南牛
❖ 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 秦川牛 南阳牛 鲁西牛 晋南牛 延边牛
1.秦川牛:
❖ 陕西省“八百里秦川” ❖ 成年公牛平均体重594 kg ❖ 成年母牛平均体重380 kg ❖ 经肥育的18月龄牛平均屠宰率58.3% ❖ 净肉率51%,肌纤维细致,大理石纹明显
表1-1-1 秦川牛产肉性能
类别
活体重 胴体重 净肉重 屠宰率 净肉 胴体产 骨肉
(kg)
(kg) (kg) (%)
5. 太湖猪:
❖ 产于太湖流域,被毛黑色,以繁殖性能高而闻名
❖ 75 kg肥育猪屠宰率为69.4%
❖ 瘦肉率45%左右。
6. 香猪:
❖ 分布在贵州、广西交界的榕江、荔波,有从江香猪、剑白香 猪和巴马香猪等。
❖ 体型小,1~3岁公猪平均体重37 kg ❖ 39 kg肉猪屠宰率66%,背膘厚3cm ❖ 瘦肉率46.7%。 用途: 肉食品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 海关侦缉动物 宠物 种质资源研究
【脂用型】 脂肪占胴体55%~60%,瘦肉30% ~37 %
体型呈方砖型
典型代表:广西陆川猪、老式巴克夏猪
广西陆川猪
巴克夏猪
【瘦肉型】 ❖ 瘦肉占胴体的55%~60%,脂肪占30%
❖ 外型呈流线型
❖ 体长比胸围长15~20厘米 典型品种: ❖ 金华两头乌猪 ❖ 国外大约克夏猪、长白猪、汉普夏猪…..
2. 新淮猪:
❖ 约克夏猪与淮猪为亲本培育而成的 ❖ 全身黑色,只在尾部有少量白斑 ❖ 最适屠宰体重80~90 kg,屠宰率71%左右。
3.上海白猪:
❖ 中约克夏猪、苏联大白猪、德国白猪与当地猪杂交培育成 ❖ 体型中等偏大,毛全白 ❖ 90.北京黑猪:
第二章 畜禽种类及产肉性能
1
第一节 猪
3
第三节 羊
5
第五节 兔
2
第二节 牛
4
第四节 禽类
羊肉, 4兔.9肉% , 0.6% 牛肉, 9.0%
猪肉 禽肉 牛肉 羊肉 兔肉
猪肉 鸡肉 牛肉
25%
38% 禽肉, 18.8%
猪肉, 64.8% 30%
我国各类肉的比例
世界上各类肉的比例
第一节 猪 一、猪的经济类型(脂用型、肉用型和兼用型)
(二)、 引入品种
1. 长白猪(Landrace)
❖ 原产于丹麦,长白猪毛色全白,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 成年公猪体重300~350 kg ❖ 成年母猪体重250~300 kg ❖ 90 kg肉猪体重屠宰率75.3% ❖ 平均瘦肉率65%。
2 .巴克夏猪(Berkshire) :
❖ 原产于英国中南部,原为脂肪型猪,现已转向肉用型 ❖ 毛色呈“全身黑六端白”(鼻尾四肢为白色) ❖ 90 kg肉猪屠宰率80%左右 ❖ 臀腿占胴体的30%左右 ❖ 瘦肉率55%。
【兼用型】 ❖ 胴体中瘦肉占50%左右 ❖ 体型中等 ❖ 生产性能介于前两类型之间
品种: ❖ 国外猪种 ❖ 中约克夏猪为典型代表….. ❖ 我国如大多数地方猪种
二、猪的品种
根据来源,在我国的猪种可分为: 地方品种 培育品种 引入品种
(一)地方品种
1、东北民猪
•原产于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有大(大民猪)、中(二民 猪)、小(荷包猪)种类型。 全身被毛黑色。 •成年公猪体重200 kg左右,成年母猪体重148 kg左右。 •10月龄肉猪体重136 kg左右,屠宰率72%,瘦肉率46%。
5 .汉普夏猪(Hampshire) :
❖ 产于美国的著名瘦肉型品种。全身其它部位均为黑色,只颈 肩部和前腿呈白色,在前躯形成白色带
❖ 成年公猪300~400 kg
❖ 成年母猪250~350 kg
❖ 胴体肌肉发达,品质好
(三)、 培育品种:
1. 哈尔滨白猪
❖ 简称哈白猪,由巴克夏猪、约 克夏猪、苏联大白猪与东北民猪 杂交培育而成,全身白色 ❖ 90 kg肥育猪屠宰率74% ❖ 瘦肉率45%。
2.八眉猪:
•又名泾川猪或西猪,主产于西北地区 •被毛黑色,额有纵行倒“八”字皱纹 •属肉脂兼用型,8月龄肉猪体重75 kg左右
3.荣昌猪:
❖ 原产于四川荣昌与重庆一带 ❖ 除两眼周围及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其它部位被毛均为
白色 ❖ 屠宰率70%左右,瘦肉率48%左右
4. 金华猪:
❖ 原产浙江金华、义乌一带,又称金华两头乌猪 ❖ 屠宰率72%,被膘厚3.8cm,瘦肉率43.4% ❖ 50~60 kg体重猪的后腿加工“金华火腿”
3. 大约克夏猪(Large Yorkashire) :
❖ 原产于英国的约克县,分为大、中、小型
❖ 大约克夏又称大白猪(Large white),是著名的瘦肉型品种
❖ 全身白毛,生长发育快,6月龄体重90 kg
4. 杜洛克猪(Duroc)
❖ 原产美国,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品种 ❖ 全身被毛棕红 ❖ 成年公猪体重380 kg左右 ❖ 成年母猪体重300 kg左右 ❖ 瘦肉率可达60~62 %,肉质好
❖ 四净,指其纯净无污染。从江香猪产地山清水秀,无任何工业污染,其 饲养以放牧野食为主,决不喂配合饲料,肥壮素等,为绝对纯净无污染 的绿色食品。
7.蓝塘猪:
❖ 产于广东省紫金县蓝塘镇, 从头至尾沿背线为一宽广 的黑带,
❖ 体侧下半部、腹部和 四肢均为白色
❖ 唯一耐近交地方良种 ❖ 屠宰率为65.5% ❖ 膘厚5.3厘米 ❖ 腿臀比例24.6% ❖ 瘦肉率为35.2%。

肉率 比
(%) (%)
脂肉比
公牛
408
282
199
57
49
86 1:5.8 1:9.6
香猪特点概括为“一小、二香、三纯、四净”四大特点:
❖ 一小,指其体型矮小灵巧。6-7斤,10来斤的小猪,早熟,二、三个月 即成佳品。
❖ 二香,指其肉嫩味香,肉质细嫩,味带醇香,汤清甜,进口齿颊留芳, 回味深长,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 、“颊齿余香三日长”之美名。
❖ 三纯,指其基因纯合。近亲繁殖,使其基因高度纯合且最近似人类基因, 有及高的医用研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