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甘薯栽培

合集下载

甘薯栽培技术指导

甘薯栽培技术指导

甘薯栽培技术指导一、施足底肥,合理整地1、施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获得高产。

一般以亩施土杂粪5方左右,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为宜。

2、整地:红薯是块根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

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

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

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

二、选择优种、适时早栽、合理密植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如脱毒北京553、脱毒徐薯18、新农1号、西农431、烟薯27、苏薯8号、豫薯7号等短蔓高产品种。

2、栽秧时间: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场晚霜,为躲过霜害,栽秧时间在5月1日以后为宜。

3、密度:长蔓品种、地力较肥的地块宜稀植,短蔓品种、薄地宜密植。

肥地、长蔓品种亩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种亩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三、田间管理1、栽秧:选择壮苗以水平浅栽法栽植,秧苗头向东南、顺风向栽植,防止风刮伤秧苗。

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叶为宜。

栽秧时浇足水,并及时补苗保证全苗。

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期管理。

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

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

长蔓品种亩喷多效唑2-3次,短蔓品种如茎蔓旺也可适量喷施。

我地栽培红薯的农户都有雨后翻蔓的习惯,但翻蔓伤害茎叶,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产,反而减产,应改翻蔓为提蔓。

因时提蔓,将茎蔓提起后,仍放回原处,不使茎叶损伤、翻转、有防止茎节生长不定根,控制茎叶徒长的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4、后期管理:我地在8月份以后,雨水较少,常发生干旱,影响薯块膨大。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要点:
1. 土壤选择:甘薯喜欢温暖、湿润、透气性好的土壤。

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含有机质丰富,富含钾、磷等营养元素。

2. 种植时间:甘薯适合在温度较高、日照时间较长的季节种植。

在南方地区,春季、秋季分别是甘薯的两个主要种植季节。

3. 块茎大小:选择块茎大小适中、长相健康的种薯进行种植,块茎直径在3-5厘米之间为佳。

4. 深度和距离:种植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距离为40-50厘米。

甘薯的根系较为发达,因此要注意栽培的间距,以免互相竞争。

5. 施肥:在种植前要进行充分的施肥,可以使用有机肥、农家肥、复合肥等。

在甘薯生长过程中,还要根据需要进行追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6. 病虫害防治:甘薯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甘薯叶斑病、瓢虫危害等。

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施用化学农药、优化栽培方式等。

7. 收获时间:甘薯的收获时间取决于栽培品种和生长环境等因素,一般在块茎生长期结束后进行。

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清洗、储存,以保证块茎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 1 -。

甘薯怎样栽培管理 甘薯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怎样栽培管理 甘薯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怎样栽培管理甘薯种植栽培技术要点甘薯是一种具备较强抗逆性的作物,为了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保证农户的收益,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今天我们谈谈甘薯怎样栽培管理,讲讲甘薯种植栽培技术要点,供朋友们参考。

一、甘薯种植前的准备甘薯要求土质疏松、耕层深厚、肥力适度的沙壤土。

整地时深耕25-30厘米,起垄做到垄距相等,垄形肥胖,垄沟深窄,一般垄宽60-80厘米,垄高25-30厘米。

丘陵旱地要起小垄,风沙地可不起垄。

施肥掌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

底肥一般亩施有机肥3-5方、硫酸钾20-25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尿素8-10公斤。

二、甘薯秧苗处理方法壮苗的标准是茎粗壮,节间短,剪口多白浆;叶片肥厚且大小适中,顶叶平齐;苗高20厘米左右,苗龄30天左右;组织充实老嫩适度,无病虫无白根,百株重500克以上。

秧苗消毒处理:采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对薯苗基部6-10厘米处浸泡10 分钟,再栽苗,可防治黑斑病。

三、甘薯的田间管理技术1、甘薯的前期管理从薯秧栽插到茎叶封垄为生长前期。

此期的主要措施:一是及时查苗补苗,在栽秧后4-5天进行查苗,发现缺苗死苗的及时补栽,补栽壮苗,保证全苗。

二是及早中耕除草,在栽后及早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封垄前中耕除草2-3遍。

三是早追提苗肥,在缓苗期至伸蔓期追施提苗肥,亩追施尿素5-10kg,以壮株促长,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

2、甘薯的中期管理从封垄到茎叶生长量达到高峰,为生长中期。

此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调控茎叶平稳生长,促进块根膨大。

对于土壤肥力高的地块,以控制茎叶旺长,促进块根膨大为主;一般地块以促为主,使茎叶和块根均衡生长。

对于茎叶出现旺长的地块,可以喷洒生长抑制剂。

一般在雨季来临前喷洒第一次,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甘薯的后期管理从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期为生长后期。

该期甘薯茎叶生长逐渐衰退,而块根增重加快。

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持适当的绿叶面积,防止茎叶早衰,提高光合效能,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块根迅速膨大。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技术甘薯(Ipomoea batata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高产、耐贫瘠、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种植于许多国家和地区。

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甘薯产量,合理的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甘薯栽培技术,帮助农民获得丰收的成果。

1. 地块选择与准备甘薯对土壤要求较高,通常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地进行种植。

在选择地块时,应避免高地或易积水的低洼地。

在栽培前,应进行土壤杂草除草,保持地面整洁,并进行适当的施肥和翻耕,以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种薯选择与处理在选择种薯时,应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种薯。

各地根据当地气候和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种薯消毒处理,以预防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3. 栽植方式与密度甘薯的种植有两种常用的方式:一是穴盘播种法,将种薯切割成小块后放入穴盘中,然后将穴盘移植到田地中;二是直接整株移植法,直接将整株种薯移植到田地中。

栽植密度一般为行距75-90厘米,株距25-30厘米。

4. 施肥与水分管理甘薯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在施肥方面,可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进行适当的施肥,例如可以在种植前施入基肥,并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追肥。

水分管理方面,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特别是在种植后的早期生长阶段更需关注,及时浇水。

5. 病虫害防治甘薯容易受到多种病毒、病菌和害虫的侵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如合理轮作、间作,及时清除杂草,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

此外,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减轻病害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6. 铲土与收获甘薯生长期一般在90-120天左右,根据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收获前2-3周,可进行铲土,促进甘薯的膨大和增产。

收获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对甘薯造成损伤。

7. 储存与销售收获后的甘薯需要进行适当的储存和销售。

宜选择通风性好、干燥、阴凉的仓库进行储存,避免长时间暴晒和高温环境。

第三节 甘薯栽培技术

第三节 甘薯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大力引进和筛选特色专用型品 种,发展专用薯生产产业化, 提高甘薯生产的效益。如日本 川山紫。
2、种薯脱毒
——脱毒薯生长发育特点
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育成的甘薯脱毒试管苗
生产脱毒种薯,能有效控制甘薯病毒危害。
脱毒甘薯生长发育快,个体健壮,群体光合 面积大,干物质积累量多,大中薯的比例高, 一般增产20-40%。
——排种密度 露地育苗排种较稀,采用斜排或平放,排 种时薯块头部及阳面朝上,尾部及阴面朝
下。大薯放深些,小薯放浅些,做到上齐
下不齐,使盖土深浅一致和出苗整齐。
3、苗床管理
(1)排种至齐苗阶段
以高温催芽和防病0%左右,膜内相对湿度
95%左右;
薄膜覆盖育苗需透气,酿热温床可轻浇温水。
夏薯(生长期短,且时有伏旱)
要重施基肥(占肥料总量的70-80%)
华南薯区生长期长,且多雨高温,肥料分
解快,要适量施用基肥,多次追肥。
——追肥 前期: 促苗肥:一般在栽后7-15天进行; 壮株肥:在基肥、苗肥不足或土壤肥力低的薯地, 可在分枝结薯阶段(栽后30天左右)追施壮
株肥。
中期: 促薯肥或夹边肥 促使薯块持续膨大。在薯蔓伸长后至 封垄前,结薯数基本定型施用(一般 在栽后50-70天内),用量约占总肥
当气温降至15℃时,
即可开始收获, 12℃ 时收获结束。
二、甘薯的贮藏
(一)薯块安全贮藏的条件
3.空气
贮藏前期,注意场所通气,不宜过早封窖。
(二)贮藏方式
采用窖藏的形式进行贮藏。
(三)贮藏期管理
1、前期通风降温散温
入窖20-30天内,应 及时降温通风,待窖 温降至15℃以下,
再行封窖。

甘薯栽培技术(两篇)2024

甘薯栽培技术(两篇)2024

引言概述:甘薯(学名:Ipomoeabatatas)是一种受欢迎的蔬菜作物,其块茎所含的营养丰富,适合人们日常饮食需求。

为了有效地培养高产的甘薯,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土壤要求、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以及收获和储存技术。

正文内容:一、土壤要求1.选择良好的土壤:甘薯喜欢温暖、松软、排水良好的土壤,富含腐殖质,并且通透性好的砂质壤土是首选。

避免选用粘重的黏土或酸性土壤。

2.调整土壤酸碱度:甘薯适应酸性土壤,但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其生长。

使用石灰来中和酸性土壤,保持土壤pH在5.86.2之间。

3.土壤养分供给: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检测,确保土壤中氮、磷、钾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可在播种前添加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肥或腐殖质丰富的堆肥。

二、肥料施用1.基本肥的施用:栽培甘薯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基本肥施用,一般以磷肥和钾肥为主,比例约为N:P:K=1:3:2。

2.追肥的施用:甘薯生长发育期需要不同阶段的追肥。

在分蘖期至生长旺盛期,适量增施氮肥,促进茎叶生长;在块茎肥大期,适量增施磷肥和钾肥,促进块茎的形成和膨大。

三、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甘薯常见的病害有甘薯黄化病、霜霉病、叶斑病等。

可以选择病毒抗性较好的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如适时清除病叶、采取轮作措施等。

必要时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2.虫害防治:主要有甘薯象甲、蓟马、蚜虫等。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引入天敌捕食病虫害。

也可以进行定期喷洒有效的农药进行控制。

四、水分管理1.水分需求:甘薯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不能过湿或过干。

种植初期要控制适量的灌溉,并逐渐增加水量,以满足甘薯的生长需求。

2.灌溉技巧:采用滴灌或喷灌等灌溉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避免在晴天或高温时进行灌溉,以减少水分蒸腾损失。

五、收获和储存技术1.收获时机:甘薯生长期一般为34个月,根据甘薯品种和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收获时机。

甘薯种植栽培技术(二)2024

甘薯种植栽培技术(二)2024

甘薯种植栽培技术(二)引言概述: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介绍甘薯种植栽培技术的五个大点,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育苗管理、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详细阐述,助您成功种植甘薯。

正文:一、土壤准备:1. 良好的排水性: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地种植甘薯,以避免积水对植株的不利影响。

2. 土壤pH值:甘薯适宜在pH值为5.5-6.5的中性土壤中生长,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壤酸碱性调整。

3. 土壤结构改良:甘薯偏好松散的土壤,可以通过翻耕、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

4. 土壤肥力充足:在种植前进行土壤养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肥量,确保土壤肥力足够。

二、品种选择:1. 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甘薯有早熟、中早熟和中晚熟等不同类型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2. 优质高产的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虫害、高产稳产的品种,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质量。

3. 当地市场需求:考虑到甘薯的销售市场,选择当地市场需求大的品种,以便销售顺畅。

三、育苗管理:1. 种薯选择:选用健壮、无病害、无虫害的种薯,确保良好的种子质量。

2. 蒸土处理:对种植田地进行蒸土处理,消除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保证苗期的健康生长。

3. 温湿控制:苗床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75%-80%左右,以促进种薯发芽和苗期生长。

4. 灌溉管理:保持苗床湿润,但避免过湿,以避免根系生长不良和病菌的滋生。

5. 病虫害防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苗期出现的病虫害,可以使用有机农药或生物防治手段进行防控。

四、田间管理:1. 播种和移栽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品种要求,确定适宜的播种和移栽时间。

2. 行距和株距: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安排行距和株距,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和通风。

3.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甘薯生长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注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病虫害。

4. 草害控制: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以降低杂草对甘薯生长的竞争。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栽培技术
甘薯是一种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甘薯的栽培技术关系到其产量和品质,以下是甘薯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1. 土壤选择:甘薯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

2. 种植时间:甘薯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最好在气温达到20℃以上时进行,以利于甘薯的生长和发育。

3. 栽培方法:甘薯的栽培方法分为插条和插秧两种。

插条是将繁殖的甘薯切成2-3节,插入地里;插秧是将育苗培育好后,将整株甘薯秧插入地里。

4. 施肥方法:甘薯对养分需求较大,应及时施肥。

在田间播前施入基础肥,生长期间应定期追施氮、磷、钾等肥料。

5. 除草防虫:甘薯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和防虫。

草害会影响甘薯的生长,虫害则会危及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6. 病虫害防治:甘薯病虫害较多,其中主要有甘薯早疫病、叶斑病、薯蓣菌核病、甘薯象等。

采用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通过以上甘薯栽培技术的细节实施,可以获得更好的甘薯收成。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窖安全贮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
玉薯2号
9
(三)甘薯生产发展趋势
加强专用型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 研究区域甘薯抗灾避灾高产高效栽培耕作技术和脱毒
种薯繁殖和应用技术 推动甘薯加工业的发展
10
甘薯粉条
第二节 甘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8
Ipomoea batatas Lam
等类型。
牛膀根
Cyme
Capsule
2. 块根增长速度和干物质积累
块根增长速度以栽后90-120天最快,可达4555克/天.平方米;
甘薯品种间块根结薯的早晚和前后期的膨大 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早熟类型结薯早, 前期膨大快,后期膨大慢;相反,晚熟类型结 熟迟,前期膨大慢,后期膨大快;
56
第三节 甘薯栽培技术
70
(一) 甘薯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甘薯栽培
1
第一节 概 述
2
二、甘薯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 1 生产概况
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种植甘薯,其中亚洲90%,非洲5%,其他洲占5%。 甘薯是著名高产作物,在20世纪为解决世界性的食物短缺起到非常重要
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世界甘薯种植面积为2.24亿亩,中国甘薯种植面 积为1.2亿亩。随着粮食生产发展食物问题逐步解决,甘薯种植面积呈下 降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甘薯面积1.2亿亩,总产1.14亿吨,中国 甘薯面积7600万亩左右,总产约1亿吨。 劳动力成本高是甘薯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发达国家的甘薯种 植面积只有70年代的5~10%。但是甘薯的销售价格较高,高于大米售 价,农民有较好的收入。 我国甘薯生产的成本较低,甘薯及制品出口仍存在良好商机。

中国甘薯生产情况
世界上生产最大,栽培面积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玉米、 水稻和小麦,居第4位
四川省栽培面积最大,山东省产量最高,广西单产最 低
8
(二)研究概况
培育并选用了一批适宜优良品种,如徐薯18、南薯88、 研究并推广了一批高产栽培技术,如蔓尖越冬、地膜
覆盖、脱毒种薯生产、良种繁育等 进行耕作制度改革、肥水运筹、高产模式、高温大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