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日本1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会考复习 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

日本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日本》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学 习 资 料 专 题
第一节 日本
上节作业反馈:
1、教学目标: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2、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再从图中火山的符号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多和的国家。
3、[探究题活动2]: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在板块和的交界处。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举例,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 3分钟(PPT
学生纠错
(红色)
学一、 火山、地震的岛国
1、 读18页课文及图7.1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分布在的东面,的西北。主要由、、、等个大岛、及其周围的海域组成。是一个的国家,海岸线,多优良。
2、在图7.2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是日本的首都,还有、、、
、。
3、读图7.2日本的地形以为主,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山峰山
评:5分钟
1、教师对进行小组评价、鼓励。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堂知识
补:4分钟
教学反思:
2、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它处于和交界处。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该国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最高的山_
在的交界处。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初中地理_《日本》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地理复习课教学设计课题: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一节日本【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日本的农业。
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学会简要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优劣势。
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了解日本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把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把难理解的问题易懂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情境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日本的工业【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案(学生准备)完成学案知识梳理部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导入:《两分钟带你了解日本》,该视频以动漫元素开头,吸引学生兴趣,展现了日本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某学生读)。
目标明确以后,请同学们拿出学案,以小组的形式交流学案的知识梳理部分,等会请同学展示。
(师)多媒体出示日本自然和人文相关图片,生上讲台展示交流成果。
老师一、知识梳理:学习任务一:东亚岛国阅读“日本在亚洲的位置图”课本P69图8-1,完成以下各题:1、海陆位置:日本位于洲东部,________洋西北部。
西北隔海与俄、、朝、韩相望。
2、纬度位置:在P69图8-1中找出“30O N和45O N”两条纬线,日本位于五带中的带。
3、领土组成:日本的领土自北向南由__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_______岛等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组成。
其中最大的岛屿是岛。
首都,就在岛上。
学习任务二:日本的地形和气候阅读教材P69图8-1及p70“多山的地形”部分,完成以下各题:1、日本国土的3/4为。
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七年级地理下册7.1日本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回顾
出示
目标
自主
学习
以学
定教
展示
巩固
当 堂
检测
及时
反馈
教
学
环
节
设
计
意
图
内容
个性化修改
一:知识回顾设计意 图:了解学生的感受, 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 :出示目标设 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要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能在学习中有所侧重。
三: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四 :以学定教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讨论来学习,使学生能熟悉本节课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备人
备课组长
二 次备课人
学科地理年级七年 Nhomakorabea课题
日本
第1
课时
总计
节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媒介
地图册
出缺席
情况
教学目 标
过程与方法:七步导学法
知识与技能:
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2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 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难点: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关键:读图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1概况:
2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多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反思:
测试结果反思:
学
生
评
价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平均分
检测成绩优异
课堂表现积极
进步幅度较大
五:展示巩固设计意图:强调本节课重点,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养成及时巩固的习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日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节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的事物,如动漫、美食等,对于日本的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日本的地理特征。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去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关于日本的案例,用于分析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提前让学生预习本章节的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加深对日本地理知识的理解。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人教版教案两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人教版教案两篇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人教版教案两篇日本(英语:Japan),全称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
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
主体民族为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人教版教案两篇,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二)展示目标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1.日本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2. 日本的领土范围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3. 日本的地形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③日本最大的平原是什么?4. 日本的气候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5.日本的资源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四)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2. 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与中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比较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人教版初中地理 日本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2.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气候特点。
2. 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防震措施。
【教学难点】1. 学生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
2. 掌握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播放关于日本的图片,如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位于我国东方,是我国的邻邦——日本。
你对日本了解多少呢?二、新课教学1. 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 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2) 日本的纬度范围是多少?2. 领土组成: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说出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3. 气候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4. 经济发展:介绍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如经济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等。
5. 防震措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防震措施,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地震预警系统等。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地图,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让学生思考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节 日本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一节日本【目标解读】1、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其多火山、地震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2、结合日本国情,分析其因地制宜地发展与“世界关系密切的”外向型经济。
(重点)3、读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难点)4、学习分析国家区域丢里特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自主预习】1、日本是洋西北部的岛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由、、、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属于亚。
日本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海,海峡和东海同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
2、地形:日本国土南北,曲折,、广布,沿海平原。
3、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此多_ 和。
4、日本民族构成单一,民族占绝对优势,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日本首都是。
5、日本的经济特点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外依赖严重,大量进口和;有利条件:依靠和的优势,大量出口。
6.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答案:1、太平洋本州四国北海道北九州东日本海东海台湾中国2、狭长曲折山地丘陵狭小 3、太平洋亚欧火山地震 4、大和东西东京 5、原料燃料技术劳动力工业产品6、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这里临近城市有劳动力和消费市场,有优良的港口,进出口便利。
【内容详解】1、 图7.2“日本的地形”,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
2、 图7.7“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日本主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典例解读】例1、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大部分是平原和丘陵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C.河流短促,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D.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解析:日本地表崎岖,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受地形的影响,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日本四周临海,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中考地理《日本1》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主备人课型复习课验收结果:
合格/需完善时间年月日
分管领导课时1课时第周第 1 课时总第 21课时教学目标:
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导入新课]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
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
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
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
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课题)第一节日本
【自主探究】
一、自然环境特征
课堂教学体现师生互动,突出“动”字,首先指导学生读图观察,学生用尺子在图上量两地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比例尺换算。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学生回答后师作补充说明;
(1)看图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2)从图上看出日本面积不大,而且领土破碎像个小虫子似的,仔细观察日本领土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通过日本的人口和面积说明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4)仔细观察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5)继续看图回答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日本虽然面积小,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学生指图回答:海岸线曲折,日本是个群岛国家
(板书)1.海岸线曲折,群岛国家(6)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横滨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之后合作探究:
提问:(1)观察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以什么为主,由此说明日本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连系上学期内容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 2.多山,多火山、地震
(2)回顾前一章想想日本属于什么气候?这种气候有什么特征?如果气候特征回答不对不要紧,下面有解决的办法。
(3)读表比较: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要求:(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
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板书)3. 海洋性季风气候
(4)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说明日本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9%。
可见日本的自然条件既有优势也有劣势,那么日本的工业状况如何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
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
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
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日本的自然环境,看着板书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
我想大家也一定从中学会了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运用在以后的学习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