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梳理
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总结

实例启示
1、在实验设计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 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
2、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一定要考虑所设置的重 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结果不一致,意味着操 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
(三)实验基本原则 1、平行重复原则
实例分析2
想一想:A同学和其他同学所得实验结果差异 如此之大,请分析原因可能有哪些?
3、单一变量原则
㈢.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液基上 培养。在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黑色。 可以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 大肠杆菌的数量。
(二)微生物计数 3、统计菌落数目——稀释涂布平板法
酵母菌的菌落特征:菌落形态特征与细菌相似,但 比细菌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多数 不透明 ,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 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颜色单调,菌 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思考2: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 际数目高还是低,为什么?
低。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 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 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思考3: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和准确性, 我们在实验设计时应该怎么做更合理?
实例分析1
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 组,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 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 三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外2个 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 此,不能简单地将3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
(一)筛选菌株
1、实验室微生物的筛选原理(P21)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土壤中的细菌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脲酶 CO(NH2)2 +H2O
脲酶 NH3 + CO2
3、常见的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芽孢杆菌、小球菌、假单胞杆菌、克氏杆菌、 棒状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某些真菌和放线菌 也能分解尿素。 4、课题目的 ①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②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 与计数
一、导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微生物的实验 室培养条件: (1)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 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2)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 入
一般过程:
配制培养基 接种 培养 观察
课题背景
1、尿素的利用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尿素不能直接 被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 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2、细菌利用尿素的原因
2、如何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 3、设置对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4、在做分解尿素细菌的筛选与统计菌落数目的试验 时,A同学从对应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230 个菌落,但其他同学在相同的稀释倍数下只选择出大 约100个菌落。试分析原因并设计探究方案,根据结 果得出结论。
五、评
实验注意事项
二、思
首先观看教学视频,然后独立自主完 成导学案上的“实验设计”。
三、四:议、展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一、筛选菌株的培养基
1、什么是选择培养基? 2、请简述选择培养基的制备原理、制备方法、用途及实 例。
三、四:议、展 三、议、展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二、统计菌落数目和设置对照
1、如何对样品中细菌进行计数?
能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的 细菌一定是可以分解尿素的细菌吗?如果不是还需 怎样处理?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 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 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注意事项 ①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 —300的平板上进行计数。 ②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加到三 个或三个以上的平皿中,经涂布,培养计算出 菌落平均数。 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 因为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 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 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④涂布平板法所选择倒平板的稀释度很重要, 一般以三个稀释度中的第二个稀释度倒平板所 出现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最好。
5.为培养和分离出酵母菌并淘汰杂菌,常在培养基中 加入( C ) A.较多的氮源物质 B.较多的碳源物质 C.青霉素类药物 D.高浓度食盐
思考与讨论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为什么每隔24h统计一 次菌落数目?菌种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答: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往往需不同的培养温 度和培养时间,每隔24h统计1次菌落数目,选 取菌落数目稳定时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 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不 同种类的细菌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状、光 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具有一度的 特征,菌落特征可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科学家从70-80度热泉中分离到耐高温的TaqDNA聚 合酶 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 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 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 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 种类最多。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菌株的想法(1)自然界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 依据:根据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相应的环境中寻找。
②实例:pcr技术过程中用到的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就是从热泉中筛选出来的taq细菌中提取出来的。
(2)实验室筛选目标菌株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培养基中分解尿素微生物的选择原则: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尿素被用作氮源。
缺乏脲酶的微生物不能分解尿素,并且由于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因此,可以用这种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②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
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2.菌落数的计算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① 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菌落来自样品稀释液中的活细菌。
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
(2)显微镜直接计数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4.实验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知识发展:1、taq细菌是耐高温的微生物。
2.培养基对微生物有选择性作用。
在配置培养基时,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添加一些物质或排出一些营养物质,以保持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根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抗性,向培养基中添加化学物质,以筛选未确定的微生物。
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性培养基。
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① 直接计数法:常用显微镜直接技术,一般适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细菌的计数。
②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培养基上长出一个菌落就代表原待测样品中一个微生物个体。
2.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是
分离 只生长 尿素 尿素细
养基
细菌 菌
对照组
牛肉膏蛋 白胨培养
基
判断该培 生长多
是
养基有无 种微生 选择性 物
㈡.统计菌落数目:
1、显微镜直接计数:
利用血球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 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优点: 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 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 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DNA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将少量DNA大量复制 的技术,而此项技术的实施必须使用耐高温(93℃)的DNA聚合酶。
or ?
水生栖热菌Taq
Taq酶
因为热泉温度为70~800C,淘汰了绝大多数微生物只有
Taq细菌被筛选出来。
1.启示:寻找目的菌种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要求,到相应的 环境中去寻找。
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因培 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菌落的特征: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
三、操作提示
[一]无菌操作 1、取土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 2、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在火焰附近将称好的土样倒入锥形瓶中,塞好棉塞。 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 [二]做好标记 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平板培养样品 的稀释度等。 [三]规划时间
石油分解菌
纤维素分解菌 尿素分解菌
2、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3.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 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 养基。
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梳理

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梳理社会的进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一辈子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进展和应用。
查字典生物网为大伙儿举荐了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请大伙儿认真阅读,期望你喜爱。
1.培养基一样都含有、、、四类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2.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能够分为、、按照化学性质分为和;按照用途分为和。
3.尿素能够为农作物提供肥,然而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取利用。
4.以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两个要紧目的是:(一)选择菌株1.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方法:选择培养基(1)定义:在微生物学中,将承诺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2)配制的的依据:①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能够做到这一点,加入能够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
那个地点的加入是在培养的培养成分的基础上加入的。
②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的改变也可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
如培养基中缺乏源时,能够分离固氮微生物。
③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成效。
④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能够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二)统计菌落数目(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估量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样设置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果一样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三)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所需、、用具和药品,具体的以及时刻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梳理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一、研究思路1.筛选菌株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____肥,但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____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______。
(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______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______、pH等),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________的微生物生长,同时______或______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
2.统计菌落数目(1)常用来统计样品中______数目的方法是________。
即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________。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________来表示。
(2)____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3)细菌的数目还可以通过______法来测定。
例如,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________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到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___色,可以根据培养基上________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3.设置对照(1)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________。
(2)对照实验是指除了________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的实验,其作用是比照实验组,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扰,证明确实是所测试的条件引起相应的结果。
【高中生物】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高中生物】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生物网一直陪伴您。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细菌,并学会计算每克土壤样品中的尿素分解细菌数量。
这个实验比主题1更复杂。
学生不仅要了解更多关于微生物培养的知识,而且要有许多实验工具和复杂的操作步骤。
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实验方法和步骤,学生不易记忆操作步骤,没有独立思考,导致实验中出现问题。
很难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在这里,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提问的教学策略。
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应逐步明确实验方法,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课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课对自己和他人的实验进行评价。
1,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通过阅读教学材料,学生可以了解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代谢特性。
它们可以分解尿素,因为这些细菌可以分泌脲酶,在脲酶的催化下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氨。
教师举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生存。
例如,耐热细菌生活在温泉中,耐热细菌将被消灭;制作泡菜时,泡菜罐中的厌氧环境会选择乳酸菌等厌氧菌,而需氧菌则无法存活。
如果你想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你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分析尿素培养基的组成,以及该培养基配方是否对微生物有选择性影响?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选择性媒体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细菌数目的原理问这个问题:如果你想知道每克土壤中有多少细菌能分解尿素?我们该怎么办?此问题的目的是要引出计数细菌数目的方法。
问题本身比较开放,学生会有多种设想,不妨让学生谈谈。
在多种设想中,引出本实验要训练学生的细菌计数方法稀释涂布法。
引导学生回忆课题1是如何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单个菌落的,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就代表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知样品中的细菌数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
计数知识点梳理
1.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四类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2.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按照化学性质分为和;按照用途分为和。
3.尿素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但是只有被分解成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4.以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为研究对象,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的是:
⑴;
⑵。
(一)筛选菌株
1.原理: 人为提供有利于生长的条件(包括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方法:选择培养基
(1)定义: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
(2)配制的的依据:
①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可以做到这一点,加入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
这里的加入是在培养的培养成分的基础上加入的。
②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的改变也可达到分离微生物
的目的。
如培养基中缺乏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
③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
④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二)统计菌落数目
(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有和。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的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
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三)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包括,所需、、用具和药品,具体的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1)土壤取样
从富含有机物、潮湿、pHasymp;的土壤中取样。
铲去,在距地表约cm的土壤层取样。
(2)制备培养基
准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用作为氮源的选择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3)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将土样以1、101、102,依次等比稀释至107稀释度,按照浓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涂布平板,(是否)更换移液管。
对于不同的微生物要选择不同的稀释浓度,测定细菌一般选择,测定真菌一般选择,测定放线菌一般选择。
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以及平板培养样品的稀释度。
将涂布好的培养皿放在℃温度下培养。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会有不同的菌产生。
比较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中菌落的数量、形态等,并做好记录。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
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年级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下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