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午睡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精编WORD版
小班生活教研午睡常规(3篇)

第1篇一、引言午睡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幼儿在午睡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提高午睡质量,我们特制定以下小班生活教研午睡常规。
二、午睡时间1. 午睡时间: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一般安排在12:00-14:30之间,具体时间可根据季节和幼儿身体状况适当调整。
2. 睡前准备时间:提前15分钟提醒幼儿做好午睡准备,包括洗漱、整理床铺等。
三、午睡环境1. 确保午睡室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20℃-25℃之间。
2. 保持午睡室光线柔和,避免直射阳光。
3. 确保午睡室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和异味。
4. 午睡室内的床铺、被褥等物品应保持整洁、干净、舒适。
四、午睡准备1. 教师提前15分钟进入午睡室,调整室温、光线,确保环境适宜。
2. 教师检查午睡室内的床铺、被褥等物品,确保整洁、干净、舒适。
3. 教师提醒幼儿做好午睡准备,包括洗漱、整理床铺等。
4. 教师协助幼儿脱掉外衣、鞋子,并整理好床铺。
五、午睡过程1. 教师站在床铺旁边,观察幼儿入睡情况,确保幼儿安全。
2. 教师对入睡困难或情绪不稳的幼儿进行安抚,帮助他们尽快入睡。
3. 教师巡视午睡室,关注幼儿的睡眠质量,及时调整室温、光线等。
4. 教师对个别幼儿进行尿床处理,保持午睡室的整洁。
5. 教师在午睡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打扰幼儿休息。
六、午睡结束1. 教师提前5分钟提醒幼儿起床,让他们逐渐适应环境。
2. 教师协助幼儿整理床铺,穿上衣物,整理好个人卫生。
3.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活动,如散步、唱歌等,帮助他们从午睡状态中恢复过来。
4. 教师检查午睡室,确保环境整洁、舒适。
七、午睡评价1. 教师定期对午睡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幼儿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情绪变化等。
2.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午睡常规,优化午睡环境。
3. 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午睡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睡眠健康。
八、总结通过以上午睡常规的制定与实施,旨在提高小班幼儿的午睡质量,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班午睡要求和指导要点

小班午睡要求和指导要点小班午睡是许多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常规安排。
午睡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为了确保午睡的质量和安全,以下是小班午睡的要求和指导要点。
1. 创造适合午睡的环境小班午睡的环境应该舒适、安静。
教室内应有专门的午睡区域,可以用屏风或隔断将其与其他活动区域分开。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噪音和刺激因素的干扰。
2. 提供合适的午睡设施为幼儿提供舒适的午睡床铺是十分重要的。
床铺应该干净、整洁,床垫要柔软适中,床单要定期更换和清洗。
每个幼儿都应有自己的床铺,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制定规范的午睡时间午睡时间应固定,并根据幼儿的年龄和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午睡时间为1-2小时。
午睡时间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尽量满足每个幼儿的睡眠需求。
4. 帮助幼儿入睡午睡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安静的音乐、放松的活动或讲故事来帮助幼儿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避免刺激性的活动和食物,以免影响幼儿的入睡。
5. 督促幼儿保持安静在午睡期间,教师应当保持教室的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或活动。
可以使用柔和的音乐或轻轻的按摩来帮助幼儿保持安静。
教师应当监督幼儿的午睡状态,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6. 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午睡需求和习惯都有所不同。
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睡眠习惯和需求。
有些幼儿可能需要较长的午睡时间,而有些幼儿可能只需要短暂的休息。
7. 做好安全措施在小班午睡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安全意识,确保幼儿的安全。
床铺的高度要适中,避免幼儿从床上摔下来。
教师应当时刻留意幼儿的睡姿,避免幼儿因睡眠姿势不当而造成窒息的危险。
8. 与家长保持沟通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午睡习惯和需求。
家长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信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照顾幼儿的午睡。
小班午睡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符合上述要求和指导要点可以确保幼儿获得高质量的午睡体验。
幼儿午睡常规及工作要求

幼儿午睡常规及工作要求
1. 午睡时间:
- 小班(3-4岁):12:30-14:30
- 中班(4-5岁):13:00-15:00
- 大班(5-6岁):13:30-15:00
2. 午睡准备:
- 提前30分钟开始准备午睡环境,打开空调/暖气,调节合适温度。
- 帮助幼儿上厕所,喝水。
- 幼儿自行脱鞋,整理被窝。
3. 午睡管理:
- 老师巡视维持安静,给予需要帮助的幼儿适当支持。
- 控制室内光线,播放柔和音乐/白噪音。
- 如有幼儿在15分钟内未能入睡,可让其安静休息。
4. 午睡后:
- 15:30左右开始唤醒幼儿。
- 帮助幼儿收拾被褥,鼓励自理能力。
- 幼儿上厕所,喝水后开始户外活动。
5. 工作要求:
- 提前做好午睡准备工作,确保安全舒适的环境。
- 密切观察幼儿,满足个体需求。
- 耐心引导,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
- 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睡眠状况。
幼儿园生活午睡环节教育目标及建议

幼儿园生活午睡环节教育目标及建议
幼儿园生活中午睡的教育目标及建议如下:
小班、中班、大班:
1.学会在幼儿园午睡时间内安静入睡,在教师的陪伴下。
2.学会在睡前如厕,在教师的照看下前往厕所。
3.学会正确脱掉衣服、鞋袜,并将其摆放在固定位置。
睡前如厕。
4.入睡时盖好被子,睡觉时能保持正确的睡姿。
5.有便意、身体不适或有需要时要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避免着凉。
6.在午睡时间保持安静,睡醒后不影响同伴。
7.能够按时起床,在教师的帮助下穿好衣服、鞋袜,有序
喝水、如厕。
8.能够自己整理床铺。
建议:
1.鼓励幼儿尝试独立做好午睡的相关准备,对主动做好午
睡准备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
2.指导幼儿按顺序穿脱衣物、鞋袜,脱下后能放在指定位置。
3.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良好的午睡惯,例如保持正确的睡姿、保持寝室安静、尝试整理床铺等。
4.鼓励幼儿主动表达自己在午睡中的需要,如迅速入睡、
不打扰同伴、起床后能整理好自己的床铺等。
幼儿园教研午睡常规(3篇)

第1篇一、引言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园午睡质量,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我园特制定以下午睡常规。
二、午睡环境1. 午睡室:应选择通风、光线适宜、温度适宜的房间作为午睡室。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2℃之间,湿度应保持在50%-60%之间。
2. 午睡床:床铺应干净、舒适、宽敞,床单、被褥应定期清洗、消毒,确保幼儿在午睡过程中舒适、安全。
3. 午睡用品: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个枕头、一条被子和一条床单,枕头高度适中,被子轻柔保暖。
4. 午睡室布置:室内应摆放一些柔软、可爱的布偶或玩具,营造温馨、舒适的午睡氛围。
三、午睡时间1. 午睡时间:根据幼儿年龄和身体状况,一般安排在中午12:00-14:30之间,时长为1.5-2小时。
2. 入睡时间:尽量在午睡时间前10分钟提醒幼儿准备入睡,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放松身心。
四、午睡流程1. 入睡准备:教师提前10分钟进入午睡室,检查床铺、环境,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2. 幼儿入室: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有序进入午睡室,找到自己的床位,整理好被褥。
3. 检查:教师逐一检查幼儿是否入睡,如有未入睡的幼儿,应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尽快入睡。
4. 睡眠观察:教师观察幼儿睡眠情况,注意观察幼儿的呼吸、体温等,确保幼儿安全。
5. 睡眠护理: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的睡眠状况,如发现幼儿踢被子、翻身等,应及时调整被褥。
6. 起床:午睡时间到,教师轻声唤醒幼儿,帮助他们整理床铺,做好起床准备。
7. 午睡总结:教师对本次午睡情况进行总结,记录幼儿的睡眠状况,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五、午睡注意事项1. 教师应保持耐心、细心,关注每位幼儿的睡眠状况,确保幼儿安全。
2. 避免午睡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幼儿晚上的睡眠。
3. 对于午睡时间较短的幼儿,教师应关注其下午的精神状态,适时给予关照。
4. 针对个别幼儿的睡眠问题,如过敏、感冒等,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幼儿午休工作规范

幼儿午休工作规范
1.工作要领
1.1午休前,教师应带幼儿做些较安静的活动,如:散步、听故事等。
1.2午休时,年龄大的孩子应自己学会脱鞋、袜、衣服,并摆放整齐,年龄小的孩子由教师或保育员协助。
1.3教师和保育员应要求幼儿安静入眠,严禁吵闹。
1.4幼儿午休时,保育员要来回巡视照顾幼儿,帮助幼儿盖被子,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睡姿,特别对体弱的幼儿要多加留心。
1.5保育员对易尿床的幼儿,午睡应叫醒他们去洗手间。
1.6若在午休时发现幼儿生病要及时通知医生诊治。
1.7幼儿起床后,保育员和教师要协助幼儿穿好衣服和鞋袜。
2.注意事项
2.1教师应协助保育员让幼儿入睡。
2.2保育员发现幼儿不睡的行为或身体不适应及时通知教师和医生。
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范文

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范文1. 目的幼儿园午睡是为了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帮助幼儿恢复体力,为下午的学习和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午睡时段是对幼儿进行心理调适、身体放松和充分休息的重要时间段,也是体验集体生活和培养社交能力的时机。
制定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优化午睡过程,确保每个幼儿能够享有安全、舒适的午睡环境。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园全体幼儿的午睡管理。
3. 原则(1)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统一标准,个别指导。
(2)有秩序,有规律,充分保障幼儿休息。
(3)保证室内环境安全、清洁,避免幼儿受伤和疾病传播。
(4)保证室内气温适宜,提供良好的睡眠条件。
(5)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自主决策和主动参与。
4. 实施步骤(1)选择合适的午睡时间。
根据幼儿的生理需要,确定午睡时间,一般为中午12:00-14:00之间。
在此时间段内,确保最大限度的幼儿参与午睡。
(2)建立午睡规则。
明确午睡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具体规定,例如午睡时间为1小时,午睡地点为专用的睡眠室或教室,午睡方式可以是躺着或坐着。
(3)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
准备宽敞、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并关闭外界噪音。
提供柔和的灯光和舒适的床铺,以促进幼儿入睡。
(4)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教育幼儿养成午睡的习惯,注重固定的午睡时间和预留一定的准备入睡时间。
帮助幼儿建立午睡前的适应活动,例如适度活动、洗手等,并确保幼儿放松心情,进入睡眠状态。
(5)督促幼儿入睡。
引导幼儿安静地躺下或坐下,放松身体,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入睡。
对于难以入睡的幼儿,可以提供轻柔的音乐、故事等帮助入睡。
(6)监督幼儿安全入睡。
教师要全程监督幼儿入睡的过程,确保幼儿的安全和舒适。
对于难以入睡或其他特殊情况的幼儿,教师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并记录相关情况。
(7)合理安排午睡后的活动。
在幼儿午睡结束后,适当安排活动,例如进行简单的体能活动、适度的游戏,以帮助幼儿从睡眠状态中恢复。
5. 教师的角色(1)引导者: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幼儿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午睡,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范本

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意义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午睡环境,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规范管理,有效落实午睡时间、保障幼儿的午睡质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提高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和幼儿。
三、午睡时间安排1. 幼儿园统一规定午睡时间,一般为每天午饭后的午休时间,约为1小时30分钟至2小时。
2. 保教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帮助幼儿进入午睡状态。
3. 提供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幼儿的午睡质量。
四、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1. 教室整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2. 保持室内的安静,减少噪音干扰。
3. 保证充足的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 为每个幼儿准备个人的午睡物品,如被子、枕头等。
五、保障幼儿的午睡质量1. 整理床铺,保持床上干净整洁,防止细菌滋生。
2. 确保幼儿的衣物整洁,勤换勤洗。
3. 对于有特殊睡眠需求的幼儿,制定个别化的午睡方案。
六、坚持观察与记录1. 保教员应密切观察幼儿的睡眠情况,注意幼儿的表情和姿势。
2. 及时记录幼儿的午睡时间、睡眠状态和特殊情况。
七、与家长的沟通1. 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里的睡眠情况。
2. 向家长提供关于午睡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指导意见。
八、持续改进与评估1. 幼儿园应定期评估午睡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 教职工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的睡眠管理知识,提高午睡管理水平。
3.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进一步优化午睡管理制度。
九、违纪惩戒1. 对于不遵守午睡管理制度的教职工,可以按照幼儿园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2. 对于严重干扰幼儿午睡的幼儿,可以采取适当的纪律教育措施。
结语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规范管理午睡时间,保障幼儿的午睡质量,我们可以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午睡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幼儿午睡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从医学保健角度讲:幼儿睡眠时呼吸变得深长,心跳也缓慢下来,全身肌肉得到放松,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
这时候,疲劳了的细胞得到休息,又可从血液里得到新的养分,保护脑神经细胞免于过度疲劳而损坏,体力也逐渐得到恢复。
另一方面,幼儿期又是肌体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睡眠状态下的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
因此,睡眠问题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学习状况。
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在长达l0 个小时的学习游戏过程中,安排午睡是非常必要的。
从幼儿独立成长的角度讲:在幼儿园独立入睡以及午睡前后穿脱整理,不仅满足了幼儿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发展的需要,更为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意识,体验到了成功感,增强了独立性。
午睡时—午睡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实现呢?教师首先要明确午睡过程中不同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抓住睡前、睡中、睡后潜在的教育价值,采用温馨有趣的指导策略,充分发挥午睡环节在幼儿自身成长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一、午睡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喜欢在幼儿园午睡,能独立入睡。
◆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养成按时午睡的习惯。
◆做好情绪、如厕、物品等方面的睡前准备。
◆知道脱衣入睡舒服,能正确穿脱衣服、鞋袜。
◆入睡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保持安静,尽快入睡。
◆知道正确的睡姿有益健康,入睡时能保持睡姿正确。
◆睡醒后不打扰同伴。
◆有便意、身体不适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教师。
◆按时起床,不拖拉,不等待,学习整理床铺。
甜蜜午睡时——午睡环节的教师知道要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睡前、睡中、睡后的状态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其特点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
1、睡前环节托、小班◆拉好窗帘,准备好床铺,根据需要开关窗户,调节好室温、光线,营造温馨的午睡环境。
◆午餐后带领幼儿进行散步、自主阅读、讲故事等安静活动,帮助个别需服药幼儿服好药。
◆上床前,将幼儿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纽扣、皮筋、发卡、线头等)集中放在一起,避免睡中玩耍,发生意外。
◆帮助或指导幼儿睡前如厕。
◆播放优美的轻音乐,组织幼儿轻轻进入寝室、找到自己的小床。
◆指导幼儿脱换鞋子,并将脱下的鞋子整齐摆放在鞋架上,放置在户外晾晒。
◆帮助幼儿脱掉外衣,并以亲切、温柔的语调让幼儿懂得脱衣入睡舒服,使幼儿愿意配合。
◆帮助或指导幼儿学习脱上衣、裤子的正确方法,并叠放整齐,放在固定位置。
提醒幼儿先脱鞋子,再脱裤子,最后脱上衣,动作要紧凑,避免着凉。
◆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放平枕头,钻进被窝,把手放在被子里面。
教师再用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讲述温馨简短的故事或儿歌,平静幼儿的心情,帮助其尽快入睡。
◆用轻柔的语言提示幼儿安静、独立入睡,右侧卧或仰卧入睡。
◆对哭闹厉害、入睡困难或者有恋物习惯的幼儿,教师可用轻轻抚摸、拍一拍、抱一抱或送句悄悄话等方式,安抚情绪,使幼儿平静地入睡。
◆逐步培养幼儿喜欢在幼儿园午睡的习惯。
中、大班◆做好午睡环境准备,组织幼儿进行散步、阅读、区域自选、午睡小讨论等安静活动,使幼儿懂得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
◆提示幼儿主动将小物件集中放在一起,避免睡中玩耍发生意外。
◆提醒服药幼儿配合保健大夫按时服药。
◆指导幼儿独立脱叠衣服、鞋袜,并在固定位置摆放整齐。
重点指导幼儿学习脱袜子、衣袖的正确方法。
◆指导幼儿盖好被子,保持正确睡姿,安静、尽快入睡。
◆播放柔美的音乐,用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朗读优美的文学作品,使幼儿在温馨的情境中入睡。
◆?对于入睡困难的幼儿,可采用适当陪伴、延缓上床时间、与其有个美好的约定(比如,“你今天的睡觉时间比昨天提前了5分钟,下午的自主区域活动老师会第一个请到你,可以吗?"或者“今天睡得早,就会有个神秘礼物飞到你的枕头下面。
”等他睡着后,教师将小礼物放进他的枕头下面。
)等方式,逐步改善不良午睡习惯。
2、睡中环节◆全面关注幼儿的午睡隋况,随时巡视,为蹬被子的幼儿盖好被子。
◆用轻柔的语言提示、温柔的动作调整,帮助幼儿保持正确睡姿。
◆适当开窗,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轻声提醒并照顾常尿床的幼儿起床如厕,发现幼儿尿床要及时换洗、晾晒寝具。
◆鼓励幼儿在感觉身体不舒服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老师。
◆幼儿出现高烧、惊厥、腹痛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必要时通知保健大夫或相关人员,立即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个别幼儿做恶梦哭喊时,教师要迅速赶到他身边,用轻柔的语言、亲切的抚慰或者帮他调整睡姿,使其恢复平静继续入睡。
◆提醒早醒的幼儿保持安静,不影响同伴。
◆夏天酷热时可使用空调,室温在23℃一28℃,空气湿度在30%一60%,准备柔软毛巾随时为幼儿轻轻擦去汗水。
冬季严寒时保持室温在l 8℃一25℃,控制室内空气湿度在30%一80%。
◆及时缝缀幼儿服装、鞋袜上脱落的纽扣及破洞。
◆看睡时注意集中,动作轻柔,轻声说话,不离岗、不做私活、不会客、不吃零食、不睡觉等。
◆建立午睡巡视制度,将幼儿午睡时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在表中。
如情绪状况、是否咳嗽、流鼻血、睡眠异常等,便于离园时及时反馈幼儿午睡隋况,提醒家长注意。
◆根据幼儿年龄和季节调整幼儿午睡时间。
托、小班1.5~2个小时左右,中、大班l~1.5个小时左右;夏季适当延长。
3、睡后环节托、小班◆播放音量适中、轻松欢快的音乐,组织幼儿按时起床,可做2~3分钟的起床操,唤醒幼儿身心。
◆全面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关注、抚慰。
◆逐一帮助幼儿穿好衣服,重点指导幼儿逐步学会穿开身衣和套头衫,掌握穿衣顺序(先穿上衣、裤子,再穿袜子)。
帮助动作慢的幼儿提高速度。
◆起床前,先将晾晒好的鞋子收放到寝室适当位置,指导幼儿独立穿好鞋子,把拖鞋整齐放人鞋橱。
◆仔细检查幼儿衣服穿戴是否整齐,鞋子有无穿反,并帮助调整。
◆帮助幼儿梳头,组织幼儿如厕、盥洗、喝水,为带药的幼儿服药。
◆起床后开窗通风,整理床铺,湿布擦地,保持寝室内整洁、有序。
及时缝补开缝的被子、枕头。
按时对寝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将起床后的特殊情况及时补充到午睡巡视记录表中。
中、大班◆播放轻音乐,组织幼儿按时起床,提醒个别动作慢的幼儿不拖拉、依赖性较强的幼儿不等待。
◆组织随音乐做3~4分钟的起床操,唤醒幼儿身心。
◆指导幼儿独立有序地穿好衣服鞋袜,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整理床铺。
◆组织幼儿有序地进行如厕、盥洗、喝水等活动,帮助或指导幼儿学习梳头发、系鞋带。
◆组织幼儿进行“甜蜜午睡"分享活动,分享午睡过程带给自己的轻松、甜蜜的感受,简单了解睡眠、做梦、睡姿之间的关系。
◆起床后开窗通风,整理床铺,湿布擦地,保持寝室内卫生、清洁、整齐、美观。
缝补开缝的被子、枕头。
◆按规定时间对寝室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及消毒后开窗通风。
◆将起床后的特殊情况及时补充到午睡巡视记录表中。
甜蜜午睡时—睡环节中的问题诊断与应对:带过新生的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刚人园的托、小班幼儿一到午睡时间就哭成一片,有的要找妈妈,有的吵着不睡觉……再看教师,怀里抱着一个,手上领着一个,好不容易安抚下这个终于入睡,那个又已醒来哭叫……每个人都恨不能自己有分身术。
然而,在教师的精心引导帮助下,人园两周后午睡状况又会大不相同,此时幼儿大都能不哭不闹、独立入睡。
这种效果是如何达到的?托、小、中、大班幼儿在睡前、睡中、睡后各存在哪些问题?教师采用什么样有效的策略帮助解决?本节将从问题诊断、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托、小班幼儿的问题诊断与应对午睡环节中,托、小班幼儿在情绪适应、独立能力等方面需要教师做更加细致的引导和帮助,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发展水平,使其愿意在幼儿园午睡并逐步达到午睡自理。
(一)问题诊断刚人园的幼儿离开家人陪伴,独自在幼儿园午睡,从开始的哭闹到逐步适应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脱衣、上床、入睡、起床等都需要教师的帮助。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班,幼儿对午睡就会有了良好的适应,大都能安静、按时午睡,能够自己脱下较轻便的上衣、裤子、鞋子,并放到指定位置,形成了独立午睡的习惯。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1、入睡困难刚人园的托、小班幼儿一到午睡时间就会比平时哭闹得更加厉害,原因有多方面:一是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环境发生很大改变,原有的午睡秩序被打乱,对新的环境不适应;再加上对家人的依恋和对教师没有建立起信赖感,心理上感觉非常不适应,缺乏安全感。
二是每个幼儿在家的午睡习惯不同,有的需要成人抱着、陪着才能入睡;有的午睡时间与幼儿园不一致;有的甚至没有午睡习惯,对午睡非常排斥,不肯上床;有的午睡时要抱着依恋物才能入睡;还有的因为自我服务能力欠缺,如不会穿脱衣裤等,产生畏难心理,不愿午睡。
因此,午睡时会出现幼儿哭声不止、教师应接不暇的情景。
2、不会盖被子有的幼儿会把被子横在身上,有的幼儿会把脚露在外面,还有的幼儿不知道裹严被子,很难保持被窝的温暖,容易因此而着凉。
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一是因为托、小班幼儿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大都分不清被子的长和宽,对盖好被子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还不能理解;二是被子过大或过重,幼儿手部力量不及,盖被子难度较大;三是自我服务能力欠缺。
他们在家睡觉大都是成人帮助盖被子,独立打开被子、钻进被窝的技能和方法没有得到锻炼。
3、穿,脱农服有困难托、小班幼儿穿衣服和鞋袜时经常会穿反,秋冬季节脱套头毛衣等比较厚重的衣服时也明显感到困难。
原因在于:一方面幼儿受认知水平和动作发展的限制,分不清衣服的前后和左右,从而出现穿反衣服和鞋袜、脱不下套头毛衣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成人包办代替过多,教育引导缺失。
幼儿穿脱衣服遇到困难时,成人马上代他去做,而不是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或引导他掌握正确的方法解决。
因此,当幼儿独立面对穿脱衣服时困难重重。
4、不会求助托、小班幼儿午睡时出现流鼻血、肚子不舒服、穿不上衣服等情况会突然大哭,憋不住尿在床上或大便在床上时也不会告诉老师。
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幼儿不会求助,只会本能的用哭叫或等待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无助。
二是性格胆怯,害怕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不敢向教师求助。
5、个别幼儿午睡时喜欢玩小东西个别幼儿在午睡前或醒来后喜欢玩一些小东西,比如,有的幼儿将户外活动时捡到的小石子或小树枝装进口袋,午睡时悄悄拿出来玩。
还有的幼儿将小玩具、线头、发夹,甚至将活动区的豆粒或小玻璃球带进寝室,躺下后藏在被窝玩,有的还将其塞进耳、鼻、口中而导致危险事件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一是托、小班幼儿正处于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喜欢玩一些细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