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整理]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整理]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二.A方案2.4.1 发电机参数(一)工程建设规模●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A,本期1×31.5MVA;●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c)出线回路数:1)110kV出线: 终期4回,本期2回;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二)设计范围1)本典型设计范围包括变电所内下列部分:a)电力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所用电系统设备,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设备;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就地测量及控制操作设备,自动化系统设备以及电缆设施等。

b)与电气设备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给水排水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

2)系统通信设施、所外道路、所外上下水系统、场地平整和特殊基础处理、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不纳入本典型设计范围。

其中由于通信设施需根据外部通信系统条件确定,本典型设计中仅留布置安装条件,不作具体设计。

3)设计分界点a)变电所与线路的分界点为:110kV、35kV配电装置以架空进线耐张线夹(不含)为界。

10kV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电缆头(不含)为界。

b)进所道路设计以变电所大门为界,大门外不属本典型设计范围。

(三)设计条件2.4.1 发电机参数1)所址自然条件环境温度: -10℃~40℃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35℃设计风速: 30m/s覆冰厚度: 5mm海拔高度: <1000m地震烈度: 6度污秽等级: II级设计所址高程: >频率为2%洪水位凡所址自然条件较以上条件恶劣时,工程设计应作调整。

2)系统条件按照系统的情况,设定110kV系统短路电流为25kA,要求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不超过20kA(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4.1 发电机参数1)投资:●静态投资: 1367.45 万元,单位投资: 434 元/kVA;●动态投资: 1398.96 万元,单位投资: 444 元/kVA;2)占地面积●所区围墙内占地面积:7695.96m2●所区围墙内建筑面积: 560m2●主控制楼面积: 422.5m2(五)电气主接线变电所主接线110kV、35kV及10kV终期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初期为单母线接线。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报告1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报告1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报告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报告普雄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初步设计第二卷技术部分第三册变电工程二〇一一年九月普雄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初步设计第二卷技术部分第三册变电工程批准:审核:校核:编写:二〇一一年九月第二卷第三册变电工程目录变电站设计技术 (4)1 概述 (4)1.1 主要设计原则 (4)1.2气象条件 (5)2 建设规模 (6)3.变电站主体专业工程设计 (6)3.1接入系统 (6)3.2电气主接线 (7)3.3 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型式及设备选择 (7)3.3.1短路电流计算 (7)1)计算依据及参数 (7)2)计算结果 (7)3.3.2.电气设备选择 (8)3.4 电气总平面 (8)3.5 防雷接地、照明及站用电 (9)3.5.1 过电压保护 (9)3.5.2 防雷 (9)3.5.3 接地 (9)3.5.4 站用电 (9)3.5.5 照明 (9)3.5.6 检修、通风 (10)3.5.7 电缆设施及电缆防火 (10)3.5.8 电气一次设备工程量表 (10)3.6 电气二次 (12)3.6.1.全站控制监测系统(1套) (12) 3.6.2.继电保护 (13)3.6.3 调度自动化 (15)1)调度关系 (15)2)远动系统 (16)3)网架现状 (17)4)调度数据网 (17)5)调度端接口 (18)3.6.4.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 (18)1)电能计量关口设置 (18)3.6.5 一体化电源系统 (19)3.6.6.微机五防 (20)3.6.7.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20) (1)安全、防盗监控 (21)(2)设备监视 (21)(3)电网应急指挥及演习 (21)3.6.8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22)3.6.9设备状态检测 (22)3.6.10设备清单 (22)3.7 站内通信及自动化 (23)3.7.1概述 (23)3.7.2系统通信 (25)3.7.3站内通信 (32)3.7.4设备材料表 (33)3.7.5投资估算 (35)4 节能、抗灾措施分析 (35)(2) 基坑开挖 (37)(3) 塔基排水 (37)5土建部分 (37)5.1概述 (38)5.2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38)5.3建筑 (39)5.4结构 (40)5.5采暖、通风 (41)5.6给水、排水 (42)5.7围墙、大门 (43)6 消防 (44)6.1 化学灭火器的配置 (44)6.2 建筑消防 (45)6.3 主变压器消防 (45)普雄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变电站设计1 概述1.1 主要设计原则本工程设计执行现行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设计规程、规范(技术标准),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如下:GB50059-92 35—110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60-92 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5056-1996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11022 高压断路器通用技术条件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15544-1995 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GB50062-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9-199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50062-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60-19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 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本)(2001年版)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DL/T 5147-200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DL 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 5134-2002 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 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1995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 96-1992 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建筑、消防、环保等其它现行行业标准1.2气象条件根据本线路调查资料,结合全国典型气象区的划分,确定本工程线路设计用气象条件如下表:表1 工程沿线参证气象站一般气候条件统计表项目单位越西站观测场标高m 1659.0年平均气压hpa 832.2气温年平均气温℃13.2 极端最高气温℃34.5 极端最低气温℃-8.5 最冷月平均气温℃ 4.1湿度平均相对湿度%74 冬季平均相对湿度%68风速年平均风速m/s 1.4 最大风速m/s 17.0降雨年平均降雨量mm 1118.3 一日最大降雨量mm 160.1天气年平均雨日数 d 162.5日数年平均雾日数 d 1.2 年平均积雪日数 d 5.2年平均冰雹日数 d 1.1年平均大风日数 d 10.4年平均雨凇日数 d /年平均雷暴日数 d 75.9年最多雷暴日数 d 98其它最大积雪深度cm 16 最大冻土深度cm /2 建设规模本站110kV侧终期采用单母线接线、35kV终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终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建设规模如下:主变容量:最终2×25MVA,采用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变压器。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题目:铸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及厂区设计设计原始资料某铸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及厂区配电系统设计一、原始资料1 、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如图1所示图1 某铸造厂厂区平面布置图2、全厂用电设备情况(1)负荷大小全厂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 7630kW10kV侧计算负荷总容量:有功功率5094kW;无功功率2184kvar 各车间负荷(单位为kW、kvar、kVA)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某铸造厂各车间负荷统计序号车间名称负荷类型计算负荷序号车间名称负荷类型计算负荷PjsQjsSjsPjsQjs1 空压车间Ⅰ880 280 7 锅炉房Ⅰ520 2102 模具车间Ⅰ660 250 8 其他负荷Ⅱ500 2683 熔制车间Ⅰ690 270 9 其他负荷Ⅱ540 3004 磨抛车间Ⅰ750 320 共计5660 23485 封接车间Ⅰ660 250 同时系数0.90 0.936 配料车间Ⅰ 460 200 全厂计算负荷 5094 268(2) 负荷对供电质量要求1~6车间为长期连续负荷,要求不间断供电。

停电时间超过2分钟将造成产品报废,停电时间超过半小时,主要设备将受到损坏,故这6个车间定为Ⅰ级负荷。

该厂为三班工作制,全年时数为8760小时,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6500小时。

3、外部电源情况电力系统与该厂连接如图2所示。

图2 电力系统与某铸造厂连接示意图(1) 工作电源距该厂8km 有一座A 变电站,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主变容量为2×31.5MVA ;型号为SFSLZ 1-31500kVA /110kV 三相三绕组变压器;短路电压:U 高-中=10.5%; U 高-低=17%; U 低-中=5% ;110kV 母线三相短路容量:1081MVA ;供电电压等级:可由用户选用35kV 或10kV 电压供电;最大运行方式:按A 变电站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考虑;最小运行方式:按A 变电站两台变压器分列运行考虑;35kV线路:初选 LGJ-35,r0=0.85Ω/km, x=0.35Ω/km。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华北电力大学函授毕业设计年级、专业99电力层次本科姓名石磊学号991010362005年 3 月 30 日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电力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班学生石磊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局部初步设计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04年12月1日起至2005年3月30日三、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华北电力大学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原始资料数据和参考资料〔一〕.毕业设计的内容要求1.分析原始资料,选择电气主接线;〔2-3个方案比拟〕2.短路电流计算;3.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4.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5.屋、内外配电装置确实定;6.防雷保护设计。

〔二〕.参考资料1.发电厂电气局部课程设计参考资料,天津大学;2.发电厂电气局部,四川联合大学;3.电力工程设计手册,西北、东北电力设计院负责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接受设计论文任务开始执行日期学生签名目录上篇:设计说明书 (5)第一章总体局部要求 (5)第一节毕业设计课题及原始资料 (5)第二节建设的必要性 (5)第二章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案的设想与论证 (5)第一节根本要求和设计原那么 (5)第二节变电站主要变压器的选择 (5)第三节选择主接线方案 (6)第四节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比拟 (7)第五节主接线方案的最后确定 (9)第三章短路电流的计算说明 (9)第一节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规定 (9)第二节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和短路点确实定 (9)第三节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说明 (10)第四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11)第一节主要电气设备选择校验表 (11)第二节站用变的设置 (14)第五章配电装置的设计 (14)第一节概述 (14)第二节配电装置的设计 (15)第六章防雷保护和接地保护装置的设计 (15)第一节防雷保护 (15)第二节接地装置 (17)第七章无功补偿 (17)第八章结束语 (17)下篇:设计说明书 (18)第一章短路电流计算 (18)第一节原始资料和主接线图 (18)第二节主接线的等值电路图及各元件参数的计算 (19)第三节短路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20)第二章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22)第一节电气设备选择的原那么及校验要求 (22)第二节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选择及校验 (22)第三节母线及电缆的选择与校验 (26)第四节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29)第五节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30)第六节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1)第七节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2)第三章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 (32)第一节直击雷过电压的保护 (34)第二节避雷针的选择与校验 (34)第三节避雷器的选择 (35)第四节接地装置的计算 (36)第四章综合造价和运行费用 (37)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总体局部要求第一节毕业设计课题及原始资料课题:110kv变电站设计原始资料:1、110kv进线两回,Ⅰ回线长24km,Ⅱ回线长20kmΩ2、二台主变,二次出线为35kv及10kv,最高负荷35750kvA3、35kv出线6回,10kv出线16回,无一级负荷。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1章原始资料该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建设此变电站是为了满足该地区输变电的需要。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高压侧从相距 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经过降压后分别以35kV、10kV 两个电压等级输出。

它在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变换电压、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电网环节,可以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主要的作用是将高压电降为低压电,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

1.1 建站规模(1)、变电站类型:待建电站属于110kV 变电工程。

(2)、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3)、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4)、进出线:待建DK110kV变电站从相距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线径 LGJ-240;变电站进出线 ( 全部为架空线 ) ,110kV共 2 回;35kV 共 4 回;10KV 共16回。

(5)负荷情况:待建 DK110kV变电站年负荷增长率为 5%,变电站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6)无功补偿:待建DK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电力电容两组,容量为 2×3000kvar 。

(7)建站规模:待建DK110kV变电站所占地面积可采用半高型布置。

1.2 、短路阻抗系统作无穷大电源考虑,归算到本站110kV 侧母线上的阻抗标幺值X1= X 20.06 , X 00.154 (取 S B100 MVA, E S 1.0 )。

1.3 、地区环境条件待建 DK110kV变电站所在地区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气温- 15℃,年平均气温 15℃。

第 2 章电气主接线设计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和用户组成。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第一章统资料及变电站负荷情况第一节变电站型式及负荷该站为降压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以110KV双回路与56km 外的系统相连,一回作为主电源供电,另一回作为备用联络电源供电,使该站得到可靠稳定供电电源。

系统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其容量为3500MV A,其电抗为0.455;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其容量为2800MV A,其电抗为0.448。

(以系统容量及电压为基准的标么值),系统以水容量为主。

1、35KV 负荷 35KV出线四回、容量为35.3MVA,其中一类负荷两回,容量为25MVA ;二类负荷两回,容量为10.3MVA。

2、10KV 负荷 10KV出线七回、容量为21.5 MVA,其中一类负荷两回、容量为6.25 MVA,二类负荷三回、容量为11.25MVA;二、三类负荷有一回,容量为4MVA。

3、同时率负荷同时率为85%,线损率为5%,cosψ=0.8。

35KV、10KV负荷情况表第二章电气主接线方案第一节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设计原则: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满足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结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且基建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经济。

因此在原始资料基础上进行综合方面因素,经过技术、经济论证比较后方可确定。

一、定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根据原始资料,本变电站为降压变电站,以两回110KV线与系统连接,故110KV电压等级为两回出线。

35KV及10KV电压等级分别为4个和7个,由于Ⅰ类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要比Ⅱ、Ⅲ类负荷要高得多,为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若有一类负荷,应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当采用双回路供电时每回路要分接在不同的母线上。

二、确定各母线结线形式1、基本要求1)、可靠性高:断路器检修时能否不影响供电;断路器或母线故障时停电时间尽可能短和不影重要用户的供电;2)、灵活性:调度灵活、操作简便、检修安全、扩建方便;3)、经济性: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电能损耗小。

按以上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35KV、10KV出线均有一类负荷,应设有双电源供电;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节省投资、减少占地面积,110KV 、35KV、10KV母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配电装置用外桥形接线。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题目: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系别电力工程系专业供用电技术班级 10级供电一班学号 10401010119姓名李森论文成绩指导教师答辩成绩主答辩教师综合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目录摘要 (4)绪论 (5)第一章变电站的分析与设计 (7)1.1 变电站的发展形势 (7)1.2 变电设计目的及意义 (7)1.3 设计变电站简介 (7)1.3.1 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 (7)1.3.2 变电站主要技术特点 (8)第二章主变电器的选择及主接线选择 (9)2.1 主变压器的选择 (9)2.1.1 主变容量和台数选择计算 (9)2.1.2 主变压器的冷却方式 (11)2.2 主接线设计选择 (12)2.2.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2)2.2.2 主线方案的确定 (14)第三章变压器的保护 (18)3.1 变压器保护重要性 (18)3.2 主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18)3.3 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 (19)结论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摘要本次设计任务旨在体现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检验本专业的学习结果。

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

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500kv 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的计算结果,做出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防雷保护。

关键词: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继电保护绪论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工业,它是一种将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等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这个二次能源的工业,它为国民经济的其他各部门快速、稳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其发展水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二.A方案2.4.1 发电机参数(一)工程建设规模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 A,本期1×31.5MV A;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c)出线回路数:1)110kV出线: 终期4回,本期2回;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二)设计范围1)本典型设计范围包括变电所内下列部分:a)电力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所用电系统设备,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设备;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就地测量及控制操作设备,自动化系统设备以及电缆设施等。

b)与电气设备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给水排水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

2)系统通信设施、所外道路、所外上下水系统、场地平整和特殊基础处理、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不纳入本典型设计范围。

其中由于通信设施需根据外部通信系统条件确定,本典型设计中仅留布置安装条件,不作具体设计。

3)设计分界点a)变电所与线路的分界点为:110kV、35kV配电装置以架空进线耐张线夹(不含)为界。

10kV 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电缆头(不含)为界。

b)进所道路设计以变电所大门为界,大门外不属本典型设计范围。

(三)设计条件2.4.1 发电机参数1)所址自然条件环境温度:-10℃~40℃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设计风速:30m/s覆冰厚度:5mm海拔高度:<1000m地震烈度:6度污秽等级:II级设计所址高程:>频率为2%洪水位凡所址自然条件较以上条件恶劣时,工程设计应作调整。

2)系统条件按照系统的情况,设定110kV系统短路电流为25kA,要求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不超过20kA(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4.1 发电机参数1)投资:静态投资: 1367.45 万元,单位投资: 434 元/kV A;动态投资: 1398.96 万元,单位投资: 444 元/kV A;2)占地面积所区围墙内占地面积:7695.96m2所区围墙内建筑面积: 560m2主控制楼面积: 422.5m2(五)电气主接线变电所主接线110kV、35kV及10kV终期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初期为单母线接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摘要根据对原始资料背景和设计要求的分析,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先试选电气主接线方案,然后进行技术性和经济性的比较,最终选择最合理的主接线形式;通过经济截面电流法,先选择变电所进线导线,为后续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做铺垫;根据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选择符合使用要求的各种电气设备;最终是对变压器、线路进行保护。

通过综合分析,110kV侧入线是双电源供电,35kV和10kV母线选择的都是单母线接线。

导线选择后,采用标幺值法计算等效电抗,通过查电源运算曲线的图表,找出短路瞬间、4s后的短路电流标幺值,而后将其转换成有名值,通过公式计算出冲击电流。

至于电气设备的选择则是通过最大负荷电流和开断电流进行选择,根据4s后电流有名值和短路冲击电流有名值进行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校验;至于保护方面,主要是变压器的保护,通过延时时间不同,来让不同断路器动作,进而起到保护作用。

关键词:电气主接线,三相短路电流,变压器,线路保护,标幺值PRELIMINARY DESIGN OF 110 kV SUBSTATION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raw data background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110 kV substation including: Try to choose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scheme, then carries on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comparison, and finally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form of the main wiring. Through the economical section current method, choose the substation into line conductor, which will pave for the subsequent three-phase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phase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to choose all kind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which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Transformer and line are ultimately to be protected.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e, the side into line of 110 kV is double power supply, while 35 kV and 10 kV busbar selection are single busbar wiring. Use standard per unit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equivalent reactance after selecting wire, and to find out the per unit's short-circuit current value of short circuit instantaneous and after 4s’through checking the power operation curve chart, and then convert them into actual value, calculate the shock current based on the formula. As for the sel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which is through the choice of maximum load current and open circuit current, carries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dynamic stability check according to the after 4s’current actual value and short circuit impact current actual value. The protection of transformer is mainly in protection, which protects further through the different delay time to make the different circuit breaker action.KEY WORDS: main electrical wiring, three-phase short-circuit current, transformer, line protection, per unit目录前言 (1)第1章原始资料分析及变压器的选择 (2)1.1 原始资料简介及分析 (2)1.1.1 原始资料简介 (2)1.1.2 原始资料分析 (2)1.2 变压器的选择 (3)1.2.1 变压器数量的选择 (3)1.2.2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3)第2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5)2.1 电气主接线 (5)2.1.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5)2.2 母线制 (5)2.2.1 单母线接线 (5)2.2.2 单母线分段接线 (6)2.2.3 双母线接线 (7)2.2.4 桥形接线 (7)2.3 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案的比较及选择 (7)第3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9)3.1 概述 (9)3.1.1 短路类型 (9)3.1.2 短路计算步骤 (9)3.2 变电站电源进线的选择 (9)3.2.1 变电站容量补偿后的初步估计 (9)3.2.2 变电站进线的选择 (10)3.3短路计算 (10)3.3.1 各元件电抗标幺值的计算 (11)3.3.2 K1点(35kV母线)短路电流计算 (13)3.3.3 K2点(10kV母线)短路电流计算 (16)3.3.4 K3点(110kV母线)短路电流计算 (19)3.3.5 K4点(110kV母线)短路电流计算 (21)3.4 短路电流计算总结 (22)第4章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 (23)4.1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 (23)4.1.1 断路器的选择 (23)4.1.2 断路器的校验 (24)4.1.3 隔离开关的选择 (24)4.1.4 隔离开关的校验 (25)4.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6)4.2.1 电压互感器 (26)4.2.2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7)4.3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8)4.3.1 电流互感器的特点 (28)4.3.2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29)4.3.3 各电压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30)4.4 母线的选择 (32)4.4.1 母线 (32)4.4.2 母线的分类及各颜色含义 (32)4.4.3 母线的截面尺寸选择及短路稳定性校验 (33)4.4.4 35kV、10kV、110kV侧母线的选择及校验 (34)4.5 避雷器的选择 (36)4.5.1 避雷器的特点 (36)4.5.2 避雷器的配置原则 (36)4.5.3 避雷器的选择 (37)4.6 熔断器的选择 (37)4.6.1 熔断器的特点 (37)4.6.2 熔断器的选择 (38)4.6.3 各电压侧熔断器的选择 (38)4.7 电气设备选择汇总 (39)第5章继电保护的配置 (40)5.1 继电保护及其基本要求 (40)5.1.1 继电保护装置 (40)5.1.2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40)5.2 变压器的保护 (40)5.2.1 保护类型 (40)5.2.2 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 (41)5.2.3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41)5.2.3 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 (42)5.3 母线的保护 (43)5.3.1 母线故障原因 (43)5.3.2 母线的保护方法 (43)5.4 线路的保护 (43)5.4.1 各电压侧保护概述 (43)5.4.2 线路的三段式保护 (43)结论 (47)谢辞 (48)参考文献 (49)附录 (50)外文资料翻译 (52)前言我国电力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正在朝着集中控制和计算机监控的方向迈进,电力系统也已经实现了分级集中调度。

各电力企业正以节能高效高产为目标,努力做到安全高效远行。

目前国内外110kV以上变电站及相当一部分35kV变电站都不同规模地实现了远动及自动化控制,而未来变电站的发展趋势也是向着智能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根据对原始资料和设计要求的分析,110kV变电站的设计主要包括电气主接线方案的分析和选择、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及变压器保护等。

通过技术性和经济性比较、论证,110kV侧采用双回路供电,35k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10kV侧也采用单母线接线的设计方案;短路电流的计算是为了选择各种合适的电气设备,并进行有关的校验。

通常三相短路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大,在选取短路点之后,采用运算曲线法完成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在短路电流计算的基础上对电气设备进行选择,电气设备一般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照短路状况来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

重点对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避雷器等设备进行了选择。

由于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故障会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必须进行各种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