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三
幼儿园思维训练3 关联信息推理答案

关联信息推理答案猜游戏目标让娃练习关联已有的信息和调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游戏规则阅读题目,根据给出的线索,在矩阵图表中,把符合题目要求的一组答案用“√”标记出来,不符合题目要求的用“×”标记。
做完题之后,把你的做题思路写下来。
四个学生学做苹果派每个学生负责一个环节,有和面、做油酥皮、做苹果泥、称量糖和盐。
请你根据给出的线索,确定每个人负责的环节。
1.英英提醒负责称量糖和盐的学生注意确认烤箱的温度。
2.茵茵和使用擀面杖的女生、使用面点搅拌机的女生想要把做好的苹果派拿去给王老师品尝。
3.可可被小刀割伤了手,需要到保健室包扎一下。
4.月月认为做油酥皮的女生任务的难度最大。
英 英茵 茵月 月可 可和 面做油酥皮做苹果泥称量糖和盐线 索你最先确定的答案是 ,根据的线索是 。
哪些线索互相关联?为什么? 。
一周的钢琴课表玛雅小姐周一到周五的课后会给同学们上钢琴课,是一对一的形式,每人每周只能上一节钢琴课。
请你帮忙排排课表吧。
课程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乐 乐杰 杰皮 皮琳 琳斯 斯1.乐乐和杰杰不在周四周五上课。
2.皮皮和斯斯周三去上游泳课,但是琳琳可以在周线 索三上钢琴课。
3.杰杰的钢琴课在乐乐的前一天。
4.斯斯在皮皮的后面一天上课。
你最先确定的答案是,根据的线索是。
哪些线索互相关联?为什么?。
五个同学的动物园任务五个同学一起去动物园,他们每人要负责观察一种动物,并且把它们画下来,五种动物都不一样。
你能根据线索判断出来他们分别负责观察哪种动物吗?皮皮(男孩)鹦鹉眼镜蛇企鹅树蛙长颈鹿妮妮(女孩)菲菲(女孩)思思(女孩)杰杰(男孩)ZOOHello!1. 要观察眼镜王蛇的女孩很开心接受这个任务。
2. 思思的任务不是观察树蛙,皮皮和菲菲帮助观察企鹅的同学收集企鹅的信息。
3. 妮妮的长颈鹿画的非常棒。
4. 男孩的任务有观察树蛙和企鹅。
5. 菲菲觉得她观察的动物好神奇,能跟人说“Hello!”线 索你最先确定的答案是 ,根据的线索是 。
三年级思维训练第三课万以内加减巧算

练 习:
速算:
(1)500―99―1―98―2―97―3―96―4
(2) 1000―90―80―70―60―50―40―30―2 0―10
432―(154―68) 328―(184―172)
三年级思维训练第三课万以内加 减巧算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一、灵活运用“凑整”的方法
例题1 算出下面各题。 (1)396+55 (2)427+1008
练 习: 你能口算吗?
(1)497+28 (2)750+ 1002
例题2 算出下面各题。 (1)456-298 (2)582-305
例题5 计算下面各题: (1)321+(279―155)
(2)372―(54+72)
练 习: 1,计算。 (1)421+(179-125) 2,计算并说说思路。 (1)523-(175+123) (2)785-(231+285)
例题6 计算: 1000―81―19―82―18―83 ―17―84―16―85―15―86―1 4―87―13―88―12―89―11
练习
能口算吗?并想想它的解题思路。 (1)574-397 (2)472―203
例题3 你有好办法迅速计算 出结果吗?
(1)502+799―298―97
(2)9999+999+99+9
练 习: 1,计算。 (8―95 2,你会迅速写出结果吗?
1999+199+19
二、根据数字特点,灵活计算
例题4 计算: (1)487+321+113+479 (2)723-251+177 (3)872+284―272 (4)537―142―58
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1)321+127+79+73 (2)235-125+65 (3)483+254-183 (4)425―172―28
3年思维训练全部

第一讲乘法简算例1. 25×26×4 125×7×2×8解题思路:观察两题可以发现:25×4=100 125×8=1000 这样可以简算25×26×4 125×7×2×8=25×4×26 =(125×8)×7×2=100×26 =1000×14=2600 =14000例2. 125×(10+8)=125×10+125×8=2250练习题1.18×25×4 125×13×3×8 125×25×4×8 25×39×82.125×16×25 25×2825×88 125×323.25×(4+20) 25×(40+8)125×(8+20) 125×(40-8)4.125×88 25×44第二讲乘法简算例1. 65×202 35×99解题思路:利用拆项法把一个数拆成一个整百数,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算。
65×202 35×99=65×(200+2) =35×(100-1)=13000+130 =3500-35=13130 =3465练习题1.101×45 102×36203×32 305×222.99×45 199×36198×25 396×253. 11×11 12×1113×11 14×1115×11 16×1117×11 18×114. 195×81+19×195 54×13+87×54 268×101-268 79×21-79×11 99×54+54 76×101-76第三讲小数的认识例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男子100米决赛前三名成绩如下:汤普森:9.89秒,迪克斯:9.91秒,博尔特:9.69秒。
创新思维训练(3)

一般在正方形中作三角形都容易从对角线入手,但
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反要错开对角线。
二、逆向思维的特征
1.反向性
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 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 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 思想,创立新形象。
2.普遍性
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 中都有适用性。
集体拍照创新
为解决这个小问题,许多人想了不少办法,其中 唯有一位摄影师的办法简便易行:他先请人们全都闭 上眼睛,听他的口令,同样是喊:“一、二、三”, 在喊到“三”时,大家一起睁眼!果然,照片冲洗出 来一看,一个闭眼的也没有,全都神采奕奕,人们皆 大欢喜。
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 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 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 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 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 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 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 ,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 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德国一工厂生产的一种纸因严重吸水无法使用,按常规 只能打浆返工。
有个工程师考虑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强,能否专门用
这种纸来吸水呢?经过进一步“扩大缺点”制成了专用吸水 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增加了工厂收益。
“凤尾裙”的诞生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 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 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
——野生动物园里人与动物的关系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4学会倒着想学会倒着想例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
问长到4厘米时要用多少天分析与解答:由题中条件可知:每天毛毛虫的长度都是前一天的2倍,倒着想,就是前一天的长度是后一天的一半。
我们就从第16天长到16厘米一天一天往前推算:(1)第15天长到多少厘米(2)第14天长到多少厘米答:长到4厘米时要用天。
试一试1: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例2:一个数减16加上240,再除以7得40,求这个数是多少分析与解答:我们先理清题中的顺序:如下:用倒着想的方法思考,就是从原来运算的逆运算一步一步地推想。
最后是除以7得40,如果不除以7,那应该是40×7=280;如果不加上240,那应该是280-240=40;如果不减去16,那应该是16+40=56。
答:这个数是。
试一试2:一个数如果加上5,乘5,减去5,再除以5,结果还是5。
这个数是多少例3:小丽在做一道加法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4看作7,十位上的8看作2,结果和是306。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要求正确的答案,就要知道两个正确的加数。
看错的加数是27,因此得到错误的和是306。
我们倒着想,根据逆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没有看错的加数是306-27=279。
题中已知一个正确的加数是84,所以,正确的和应该是:(1)(2)答: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试一试3: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例4: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4分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分米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从上面的线段图可以看出,剩下的14分米和余下的一半同样多。
三年级思维训练全册教案+练习

三年级思维训练全册教案+练习第一章:逻辑思维训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逻辑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基本逻辑思维方法(比较、分类、归纳、演绎)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逻辑问题。
1.4.2 新课导入:讲解逻辑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1.4.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讲解基本逻辑思维方法。
1.4.4 课堂练习:给出逻辑问题,学生独立解决。
1.4.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拓展作业。
第二章:创新思维训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创新思维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创新思维实例。
2.4.2 新课导入: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点。
2.4.3 方法讲解:讲解创新思维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
2.4.4 小组讨论:给出创新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解决。
2.4.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拓展作业。
第三章:批判性思维训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与作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质疑、分析、评价、建议)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小组辩论法:分组辩论,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实例。
3.4.2 新课导入: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小学数学第三册思维训练

第1讲接着画一画一、教学内容:接着画一画二、教学目标:在一道题中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通过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找出图形中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接下去应该怎样画。
1、教师:○本身没有规律,但○的排列非常有规律。
2、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第一个框里有1个○,第二个框里有3个○,比第一个框里多了2个○,再看第三个框里有5个○,比第二个框里也多了2个○,也就是说,这里的○的排列规律是:后一幅图比前一幅图多2个○,所以在第四个框里就应该画上5+2=7个○,即㈡教学例题。
1、教学例1请你接着画一画。
我们看到每幅图中都有两个图形,上面一行是○,下面一行是□,我们先看○的排列规律:从图中可以发现,后一幅图中的○比前一幅图中的○少1个,所以第四幅图中的○应该有1个。
再看□的排列规律:从图中可以发现,后一幅图中□的比前一幅图中的□多1个,所以第四幅图中的□应该有4个。
2、教学例2这道题中有○,也有●,而且○和●是间隔排列的,我们逐个地来看。
我们先看○的排列规律:○排在第一,第三、第五幅图中,而且每一幅中都是2个,那么我们可以想到在第七幅中也会是2个○。
再看●的排列规律:●排在第二,第四、第六幅图中,那么接下来●应该排在第八幅中,而且第四幅中的●比第二幅图中的多2个,第六幅中的●比第四幅图中的也正好多2个,所以第八幅图中的●应该比第六幅图中页正好多2个,是7个。
3编号。
●先在1号位,接着在2号位,然后是3号位,那么在第四幅图中应该在4号位。
再看▴,先在2号位,接着在3号位,然后是4号位,那么在第四幅图中应该在1号位。
接着再看▲,先在3号位,接着在4号位,然后是1号位,那么在第四幅图中应该在2号位。
最后看★,先在4号位,接着在1号位,然后是2号位,那么在第四幅图中应该在3号位。
㈢巩固练习。
1、找一找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再接着画一画。
△△△△△△△△△△△△2、找一找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再接着画一画。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三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三
1、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
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
答:拿掉一个失去平衡,球就会滚落下去,所以跷跷板上就没有铁球了。
2、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
答:对折再对折,从中间剪开,表面看好像是8段。
实际有三段是连着的,所以剪开的电线一共有5段。
3、小猴要爬上6米高的大树,可是每次他爬上4米后,他又掉下2米,小猴第
几次才能爬上树顶?
答:爬2次。
因为小猴第一次爬了2米,第二次爬4米就爬到了树顶。
4、傍晚,小明开灯做作业,本来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
但是他连拉了七次开关,灯都没亮,后来,才知道停电。
你知道来电时,灯亮的还是不亮的?
答:连拉了7次,按开关循环,第7次是开,所以灯是亮着的。
5、一根绳子长3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
解:两次对折,把绳子分成四折,每折36÷4=9(米)答每折9米。
6、有一根绳子,连续对折3次,量得每折长4米,这根绳子长几米?
解:连续对折3次,把绳子折成8折,
所以绳长是:8×4=32(米)答:绳长32米。
7、△+○=9 △+△+○+○+○=25△=()○=()
解:∵△+○=9∴9+9+○=25 ○=7 △=2
8、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
谁分到最后一颗?
答: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四个一循环,8×4=32 35-32=3,所以最后一个分到的是丁丁。
(学过除法的可以35÷4=8……3最后一个也是丁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训练三
1、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7÷3 ☆412÷7 802÷6 770÷7
190×4 308×5 919×4 400×8
2、如图,小林从家出发去外婆家,如果经过商店,那么一共要用8分钟。
(1)小林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米
(2)照这样的速度,小林直接从家走到小林家外婆家外婆家只要6分钟,小林直接从家535米417米
到外婆家的路程是多少米?商店
3、□62÷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
填()。
4、6□5÷3,当□里填()时,商中间一定有0。
A、0~9
B、1~2
C、3~9
D、0~2
5、算式:□4□÷3。
(1)要使商是两位数,并且商的末尾有0,两个□里分别填几?
(2)要使商是三位数,并且商的末尾有0,两个□里分别填几?
6、 560÷4= 636÷4= 216÷4=
744÷4= 812÷4= 908÷4=
(1)计算上面各题,看看得到的结果有没有余数。
(2)用上面算式中被除数的末尾两个数除以4,你发现了什么?
(3)你能用3、2、4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除以4没有余数吗?
7、填一填。
16×8=16×()×() 28×2×3=28×()
84÷6=84÷()÷() 96÷4÷2=96÷()
8、花店里有玫瑰花150枝,菊花的枝数比玫瑰花少一些,百合花的枝数比玫瑰花多得多。
花店里()花最多,()最少。
9、15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亮在第9个,从右往左数,他在第()个。
10、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三次后,被平均分成了()个小长方形。
11、公交车上原来有乘客若干人,到站后下车9人,上车12人。
现在车上的乘客人数比原来()(填“多”或“少”)了()人。
12、(1)72与6的积是4的多少倍?(2)一个数的3倍比1000少226,这个数是多少?
13、把7根短绳子结成一根长绳子,一共要打()个结。
14、要使24□÷8的商的末尾是0,□里共有()种不同的填法。
15、把1千克水倒进8个杯子里,平均每个杯子装水多少克?
1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它的周长是48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17、用两个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
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比原来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的和少了()厘米。
18、用16根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围长方形或正方形,共有()种不同的围法。
想一
想,并填写下表。
19、一本书416页,小芳已经看了50页,剩下的打算6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20、一个面包重125克,8个这样的面包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
21、26×4的积是()位数,335×3的积的最高位是()位。
15×2的积的末尾有()0,150×2的积的末尾有()0。
要使105×□的积的末尾是0,□里有()种不同的填法。
长方形有()条边,相对的两条边长度()。
长方形中的长边叫做长方形的(),短边叫做长方形的()。
正方形有()条边,每条边的长度都()。
正方形中每条边的长叫做正方形的( )。
判断: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一千克棉花比一千克铁轻。
()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了3倍,周长扩大()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