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三年级下册思维训练题
三年级下册思维题100道

三年级下册思维题100道一、数学计算类。
1. 计算:34×12 + 12×66- 解析:- 这道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
乘法分配律公式为a× c + b× c=(a + b)× c。
- 在式子34×12+12×66中,c = 12,a = 34,b = 66。
- 所以34×12 + 12×66=(34 + 66)×12。
- 先计算括号里的34+66 = 100,再计算100×12 = 1200。
2. 计算:25×32×125- 解析:- 看到25和125,我们要想到25×4 = 100,125×8 = 1000。
- 把32拆分成4×8。
- 则原式变为25×(4×8)×125=(25×4)×(8×125)。
- 先算25×4 = 100,8×125 = 1000,最后100×1000 = 100000。
二、图形认识类。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如果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那么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 原来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即12×8 = 96平方厘米。
- 长增加4厘米后变为12 + 4=16厘米,宽不变还是8厘米。
- 此时面积为16×8 = 128平方厘米。
- 面积增加了128 - 96 = 32平方厘米。
4. 有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是15米,如果在花坛四周修一条宽2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 解析:-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5 + 2+2 = 19米(因为小路在花坛四周,两边都要加2米)。
-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9×19 = 361平方米。
- 花坛的面积为15×15 = 225平方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是一项相当考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任务。
这些题目涵盖了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例题:1.小明有9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和小红一共有9+5=14个苹果。
2.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5厘米,宽度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周长等于两倍的长度加两倍的宽度,所以周长等于2*5+2*3=16厘米。
3.如果8个鸭子排成4列,一列有几只鸭子?答案:8个鸭子排成4列,每列的鸭子数相等。
所以一列有8÷4=2只鸭子。
4.有15颗糖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颗?答案:15颗糖分成3份,每份的糖数相等。
所以每份有15÷3=5颗糖。
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学生需要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解决各种问题。
他们需要理解题目的意思,推理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这些题目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这些训练题也涵盖了面积、周长、分数等数学概念。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解决这些思维训练题时,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画图、列式计算、逆向思维等。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并且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训练题100道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题目不仅巩固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还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为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三年级下册思维题50题

三年级下册思维题50题一、数与代数1. 计算:34×12 + 34×88题目解析:这道题考查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公式为公式,在这里公式,公式,公式。
解答:公式先计算括号里的公式。
再计算公式。
2. 一个数除以8,商是12,余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题目解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被除数等于除数乘以商加上余数。
解答:已知除数是公式,商是公式,余数是公式。
那么这个数(被除数)为公式公式,公式。
3. 360里面有多少个9?题目解析:这是一个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解答:用公式,所以公式里面有公式个公式。
4.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多少?题目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公式,最大的一位数是公式,求它们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相乘。
解答:公式。
5. 两个因数分别是15和20,积是多少?如果把因数15扩大3倍,积是多少?题目解析:先根据乘法计算出原来两个因数的积,然后因数公式扩大公式倍变为公式,再计算新的积。
解答:原来的积为公式。
因数公式扩大公式倍后,新的积为公式。
二、图形与几何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题目解析: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公式,其中公式为长,公式为宽。
解答:把公式厘米,公式厘米代入公式。
公式(厘米)。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题目解析: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公式(公式为边长)。
解答:把公式分米代入公式,公式(平方分米)。
3.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0米,高是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题目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公式(公式为底,公式为高)。
解答:把公式米,公式米代入公式,公式平方米。
4.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题目解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公式(公式为底,公式为高)。
解答:把公式厘米,公式厘米代入公式,公式平方厘米。
5. 有一个长方形花坛,长15米,宽12米,在它的四周铺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题目解析:可以先求出包括小路在内的大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花坛的面积就是小路的面积。
三年级下思维训练题

三年级下思维训练题1、一间礼堂长12米,宽8米。
用8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完地面,需要多少块地砖?2、一个长方形,如果把它的长减少3米,面积就减少120平方米,如果把它的宽增加2米,面积就增加100平方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有三个数,甲数和乙数的平均数是81,甲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85,乙数和丙数的平均数是86,甲、乙、丙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4、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280,商是6,被除数是(),除数是()。
5、在算式()÷7=()……()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可以是(),最小可以是()6、把4个周长都是8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长是宽的3倍,那么长是多少就厘米?宽是多少厘米?8、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快慢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小时后两车在距中点12千米处相遇,快车每小时比慢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9、师傅、徒弟两人合作零件2小时,共生产零件112个;如果分别工作5小时,师傅比徒弟多生产30个。
求师徒弟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10、甲仓库存粮58吨,乙仓库存粮70吨,要使甲仓库的存粮是乙仓库的3倍,那么必须从乙仓库内又运出多少吨放入甲仓库?11、将一根长180米的电线截成3段,第一段比第二段长20米,第三段是第一段的2倍,则第三段长多少米?1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小明上学要走9分钟,回家时比上学时少用了3分钟,那么小明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13、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
如果倒进2杯水,连瓶共重49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850克。
一杯水重多少克?一个空瓶重多少克?答案:1、12×8=96(平方米)96平方米=9600平方分米9600÷8=1200(块)2、宽:120÷3=40(米)长:100÷2=50(米)50×40=2000(平方米)3、(81+85+86) ÷3=844、240 405、48 86、8÷4=2(分米)2×2=4(分米)4×4=16(分米)7、56÷2=28(厘米)宽:56÷(1+3)=16(厘米)长:16×3=48(厘米)8、12×2=24(千米)24÷3=8(千米)9、112÷2=56(个)30÷5=6(个)(56+6)÷2=31(个)31-6=25(个)10、58+70=128(吨)128 ÷(1+3)=32(吨)70-32=38(吨)11、180+20=200(米)200 ÷(1+1+2)=50(米)50×2=100(米)12、9-3=6(分)540×2=1080(米)1080÷(9+6)=72(米)13、850-490=360(克)5-2=3(杯)360÷3=120(克)490-120×2=270(克)14、7+2=9(人)9×2=18(人)18+4=22(人)22×2=44(人)15、236-26=210(元)210÷(3-1)=105(元)105+236=341(元)16、250-30-20=200(人)200÷2=100(人)100+30=130(人)100+20=120(人)17、28-15=13(厘米)15-13-2(厘米)(13+2)×2=30(厘米)。
(word完整版)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题

三年级数学思想训练专题 4 学会倒着想学会倒着想例 1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日长一倍,16 天能长到16 厘米。
问长到 4 厘米时要用多少天?剖析与解答:由题中条件可知:每日毛毛虫的长度都是前一天的 2 倍,倒着想,就是前一天的长度是后一天的一半。
我们就从第16 天长到16 厘米一天一天往前计算:(1)第15 天长到多少厘米?(2)第14 天长到多少厘米?答:长到 4 厘米时要用天。
试一试 1 :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日长一倍,20 天能长到20 厘米。
问长到 5 厘米时要用多少天?例 2 :一个数减16 加上240 ,再除以7 得40 ,求这个数是多少?剖析与解答:我们先理清题中的次序:以下:用倒着想的方法思虑,就是从本来运算的逆运算一步一步地推想。
最后是除以7 得40 ,假如不除以7 ,那应当是40 ×7=280 ;假如不加上240 ,那应当是280 -240=40 ;假如不减去16 ,那应当是16 +40=56 。
答:这个数是。
试一试 2 :一个数假如加上5,乘5 ,减去5 ,再除以 5 ,结果仍是5。
这个数是多少?例 3 :小丽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因为粗心,把个位上的 4 看作7 ,十位上的8 看作 2 ,结果和是306 。
正确的答案应当是多少?剖析与解答:要求正确的答案,就要知道两个正确的加数。
看错的加数是27 ,所以获得错误的和是306 。
我们倒着想,依据逆运算能够获得一个没有看错的加数是306 -27=279 。
题中已知一个正确的加数是84 ,所以,正确的和应当是:(1)(2)答:正确的答案应当是。
试一试 3 :小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将个位上的 5 看作9 ,把十位上的8 看作 3 ,结果所得的和是123 ,正确的答案应当是多少?例 4 :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4 分米,这根铁丝本来长多少分米?剖析与解答:依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从上边的线段图能够看出,剩下的14 分米和余下的一半相同多。
3年级下册思维训练题20道

3年级下册思维训练题20道一、和差问题类。
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析:- 我们可以先求出乙班的人数。
因为甲班比乙班多6人,如果从两班总人数98人中减去6人,那么剩下的人数就是乙班人数的2倍。
- 乙班人数为(98 - 6)÷2=46人。
- 甲班人数就是46 + 6 = 52人。
2. 三班和三班共有图书160本,三班的图书本数比三班多20本,三班和三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析:- 先求三班图书数量,(160 - 20)÷2 = 70本。
- 三班图书数量为70+20 = 90本。
二、倍数问题类。
3. 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36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 把梨树的棵数看作1份,苹果树的棵数就是3份,那么总棵数就是1 +3=4份。
- 梨树的棵数为360÷4 = 90棵。
- 苹果树的棵数为90×3 = 270棵。
4. 学校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8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4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解析:- 故事书看作1份,科技书就是4份,总共1+4 = 5份。
- 故事书有480÷5 = 96本。
- 科技书有96×4 = 384本。
三、周长问题类。
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 长方形周长=(长 + 宽)×2=(12 + 8)×2 = 40厘米。
- 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有两种剪法。
- 一种是沿着长的中间剪开,此时小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2 = 4厘米,周长为(12+4)×2 = 32厘米。
- 另一种是沿着宽的中间剪开,小长方形的长是12÷2 = 6厘米,宽是8厘米,周长为(6 + 8)×2=28厘米。
小学三年级下思维题10题

小学三年级下思维题10题
以下是10道适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思维题目,旨在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数字序列:
观察以下数列:1,4,9,16,____,请找出缺失的数字。
2.简单乘法:
如果一个超市的苹果每斤3元,小明买了2斤,他需要付多少钱?
3.图形分割:
一个正方形可以被切割成多少个等大的小三角形?
4.逻辑推理:
有四个小朋友分别拿着不同颜色的气球:红、黄、蓝、绿。
已知:
o小明不拿红气球,也不拿黄气球。
o小华拿的气球是红色的。
o小丽拿的气球不是蓝色的。
请问每个小朋友各拿哪种颜色的气球?
5.时间的相对性:
小明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他一共醒了多少小时?6.等量代换进阶:
2只鸡可以换3只鸭,4只鸭可以换5只鹅,那么10只鹅可以换多少只鸡?
7.一笔画进阶:
下列哪个图形不能通过一笔不重复地画出来?(提供几个稍复杂的图形选项)
8.找规律填数:
2,5,10,17,____,请找出缺失的数字。
9.简单的排列组合进阶:
用数字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10.重量比较:
有三块石头,其中两块重量相同,另一块稍重。
只用一次天平,如何找出那块稍重的石头?
这些题目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年级的思维练习题

三年级的思维练习题
思维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技巧的重要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思维练习题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练习题,帮助他们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1. 数字组合
将数字1、2、3、4组合成不重复的三位数,共有多少种组合?请列举出所有的组合。
2. 图形推理
根据下面的图形顺序选择答案,补充第5个图形。
图形序列:
图形1: □
图形2: △
图形3: ○
图形4: ■
答案:?
3. 逻辑问题
下面是一个逻辑问题,请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答案。
小明有3个苹果,他把其中1个苹果给了小红,还剩下几个苹果?
a) 3个
b) 1个
c) 2个
d) 4个
答案:?
4. 单词分类
将下面的单词按照特定的分类进行归类。
猫、狗、鸟、鱼、兔、猪
分类标准:⓵哺乳动物⓵ 飞禽⓵ 水生动物
答案:哺乳动物:猫、狗、兔、猪飞禽:鸟水生动物:鱼
5. 简单加减法
计算下面的算式。
10 + 5 - 3 = ?
答案:?
6. 量词填空
根据下面的描述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妈妈给小明买了___书。
a) 一本
b) 一张
c) 一件
d) 一条
答案:?
以上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练习题,可以帮助他们锻炼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观察力和判断力,成为更加灵活和独立思考的学习者。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对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题
姓名班级
一、口算
1、825÷5= 986÷8= 900÷2= 57×307=
2、4.5+1.25 23.5--5.75 14.7--7.23 45.24+7.8
二、思维题
1、观察下列数的变化规律后填空。
(1) 2、4、8、16、()、64。
(2) 1、4、16、64、()、1024。
2、小王、小张和小李原来是邻居,后来当了医生、教师和战士。
只知道:小李比战士年纪大,小王和教师不同岁,教师比小张年龄小。
想一想,谁是医生,谁是教师,谁是战士?
3、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比宽多劳多4米,周长为48米,求这块土地的长与宽。
4、用三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周长减少了36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王冬利用假期中的6天为农场拔草,农场的叔叔说;“你将安劳取酬,我有两种方案:1每天10元钱;2第1天给1元,第二天给第一天的2倍,也就是2元。
也就是每次给的就是前一天的2倍。
”请你帮王冬选择合算的取酬方案。
6、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多少个?
7、7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8、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3分钟,那要锯成8段需要多少分钟?
9、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
第80颗是什么颜色?
10、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多少厘米,绳子长多少厘米?
答案:
1、答案:3
2、256
2、答案:小张是医生,小李是教师,小王是战士。
3、答案:长14米,宽10米
4、答案:周长36厘米。
5、答案:第一种:6*10=60元
第二种:1+2+4+8+16+32=63元
所以选第二种
6、答案:10个
7、答案:37岁
8、答案:21分钟。
9、答案:黄色
10、答案:树周长70厘米,绳子2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