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方法的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是指对涉及水资源、水文条件、土地资源及环境等方面的基础勘测、工程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的综合性技术手段。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快,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点。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勘察设计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
勘察设计阶段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是在大自然环境中建设的,因此不同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不同都会对工程的建设和使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果勘察设计工作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工程建设质量的下降,影响工程的使用效果。
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的重要性,对勘察设计工作予以足够关注。
其次,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复杂性。
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水文、水利、土木、测绘、环境等多专业领域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需要在工程设计中互相协调和配合。
同时,勘察设计中还需要运用大量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测绘、GIS等,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完成。
再者,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对环境保护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水质变化、土壤侵蚀、生态系统破坏等。
为了进行有序的建设,保障环境安全,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就更为重要。
勘察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收集有关资料、开展专项调查,对各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制定出高品质、低损害的工程实施方案,以达到效果优良、环境友好的目标。
此外,工作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需要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诸如高科技手段、新型技术装备、新型材料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勘察设计工作也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和方法,扩大数据范围和精度,在过程中发掘未知的因素与现象,从而提高勘察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导言: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本文将介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设计过程、水文水资源分析、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标准等方面。
第一节: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水利工程设计中,首先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基本原则。
科学要求设计过程要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合理要求设计方案必须满足工程的功能需求,并符合经济合理性;经济要求设计过程要注重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可行要求设计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具备可行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第二节:水文水资源分析水文水资源分析是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是基于历史水文资料分析和预测,以确定水资源量和水文要素为依据,对水利工程进行初步的可行性评估。
水文水资源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历史水文资料收集与整理;2.水文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选择;3.频率分析和概率分析;4.水资源评价和利用方案。
第三节:设计流量计算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设计流量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它是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文条件、水资源利用要求和工程设计水平等因素确定的。
设计流量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设计频率和设计年限确定;2.设计洪水计算原则;3.设计流量计算方法;4.流量频率曲线绘制。
第四节:工程结构设计工程结构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工程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工程类型与结构选择;2.结构受力分析和计算;3.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4.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
第五节:水利工程施工标准水利工程施工标准是为了确保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水利工程施工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施工工艺和工序控制;2.施工设备和材料要求;3.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4.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难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及难点摘要: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和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
因此,有关部门以及相关的责任人,需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问题,更加的关注和关心,要深层次的对水利水电工程所属区域的地质问题,进行仔细的勘察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同时有关部门,还需要及时的引进现代化的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要将其切实应用到现实的勘察工作之中,全力保证水文地质勘察,拥有可靠稳定的结果,如此才能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难点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难点从一般情况分析,对地质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研究的重点。
但是,地质环境的变化、水利水电工程储水能力、水保护状态、环境问题、地质问题等要素都会影响项目的推进。
并且,在正常情况下调查地区的储水质量、水电项目等要素可能会受到大气环流或是环境水分配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这些都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1.1环境问题该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十分重要。
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会避免洪水增长,也可以避免在非水淹时期造成主流洪水,但是在对水电项目进行养护过程中,也容易给地下水带来一定破坏现象,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的土地由于河流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出现明显的河口沉积现象,造成严重的河水泛滥问题。
当河流速度出现极速下降的时候,其容量也将不断降低。
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随着水位的下降,将给周边的水质、水环境带来重要影响。
1.2水文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问题十分普遍。
基于滩涂、水电节水地质中的理论分析可以发现,如果各条件出现较大变化就无法确定一些工程使用条件。
最普遍的地质勘察问题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准确、不严谨,其中的一些问题被忽略。
在水电管理中,部分水利水电工程调查报告也无法被分析出具体结果。
水利部印发《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失误问责办法(试行)》

设计施工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年第4期使人工高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及其边坡形成后短期内没有发生过崩塌、滑坡等破坏现象,工程地质测绘成果也表明边坡上岩体完整性较好,但是,工程地质分析及有限元计算分析已表明,人工边坡浅表部局部岩体已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或已处于塑性变形阶段,该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频发,伴随时间的延长,地震等工况的发生,将促进人工边坡表部岩体不断变化,边坡上将不断新出现具不稳定趋势和稳定性差的结构体,具不稳定趋势和稳定性差的结构体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降雨、冻胀、水流冲刷、植物根劈等日积月累作用,稳定性差的结构体将不断失稳破坏,又促进了边坡表部变形发展,反复循环,边坡整体稳定的边界条件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将增加,进而对边坡整体稳定不利,因此,去学水电站料场人工高边坡必须进行工程加固处理,抑制住边坡表层岩体变形发展,保证边坡浅表部结构体稳定,相应边坡内部岩体抗剪强度变化值、岩体内塑性变化区域由于边坡开挖而产生的变化范围及幅度就会在可控范围内,边坡岩体局部及其边坡整体稳定性就会得到保障&4结语工程地质分析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相互配合与补充,研究分析清楚了去学水电站料场人工高边坡区域内岩体塑性变化、岩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岩体破坏规律,指出了边坡支护设计的关键点,避免了由于误判外表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必要的工程问题及隐患。
此种分析方法给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经验,同时为解决工程问题带来新的思路。
本文有限元模型未将边坡看成复杂网络结构岩质边坡,而看成为理想的弹塑性材料边坡,略显不足,待下一阶段进一步研究,以取得更加精确的成果。
参考文献:1:张倬元,王兰生,王士天.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2]丁参军,张林洪,于国荣,等.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与趋势[J].水电能源科学,2011,29(8):112-114.[3]万宗礼,刘昌,聂德新,等.水电站工程滑坡及特殊边坡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4]孙红亮,罗浩.三维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库区蓄水稳定性复核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9):57-61.[5]陆兆溱.工程地质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6]魏应乐,刘丽云,戈海玉.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非线性确定方法[J].岩土力学,2012,33(2):395-401.[7]刘伟,李臻.工程水文专业审查中若干问题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1):137-142.[8]石安池,徐卫亚,张贵科.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陡高边坡岩体卸荷非线性力学分析[J].岩土力学,2006,27(5$:723-729. [9]柏俊磊,王乐华,汤开宇,等.开挖卸荷速率变化对岩质边坡应力应变影响作用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31(6$: 60-64.[10]白向华,基于数值分析法的岩质边坡开挖应力状态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1$:137-139.[11]王迎东,王亚群,邢辰.水-岩化学作用对滑坡演化过程影响研究进展[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3$:75-78.[12]张海生,高海静.库区斜坡水位变动响应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7$:52-54.[13]刘学伟,刘泉声,刘建平,等.复杂应力条件下裂隙网络扩展机制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增2$: 3662-3669.[14]王英豪.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法评价岩质边坡稳定性[J].水利学与工程技术,2011(6$:57-59.[15]徐光明,邹广电,王年香•倾斜基岩上的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4,25(5$:703-708.[16]朱以文,蔡元厅,徐晗.abaqus与岩土工程分析[M].北京:中国图书出版社,2005.[17]王金昌,陈页开•abaqus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8]于立宏,韩立军,赵玉滨,等,ABAQUS软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12$:115-117.[19]费康,张建伟•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20]于立宏,郑亚臣,范文进,等.去学水电站色丛组库岸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J].水利技术监督2019(6$:192-195.水利部印发《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失误问责办法(试行)》本站讯2020年3月6日,水利部以水总【2020】33号文印发了《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失误问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结合了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实际,适用于初步设计批复后的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失误问责&《办法》明确了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失误的分级标准和问责标准,将实现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失误问责的制度化、科学化,进一步将压实勘测设计责任,促进勘测设计质量不断提升&(水规总院网站)•135-。
论水利水电勘察钻孔压水、抽水、注水试验规范操作

论水利水电勘察钻孔压水、抽水、注水试验规范操作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勘察是重点工序,需通过更为全面的勘察工作,加深对现场情况的充分了解,提高施工方案与现场情况的协调性,消除各类施工问题。
钻孔压水、抽水及注水试验都是相对有效的勘察手段,便于明确工程现场的水文地质环境情况,有序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施工作业,提高施工质量。
本文就分别针对钻孔压水、抽水及注水试验的规范操作进行研究及讨论,以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勘察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勘察;钻孔压水;抽水;注水试验1水利水电勘察钻孔压水试验的规范操作要点1.1钻孔压水试验的作用钻孔压水试验是水利水电勘察中的一项重要试验,在勘察设计中具有以下意义:首先,便于明确岩土层的工程性质。
通过钻孔压水试验,可以测量不同深度岩土层的渗透系数、孔隙度、饱和度、渗透压力等参数,进而确定岩土层的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其次,明确地下水位及其渗流状况。
钻孔压水试验可以测量地下水位及其渗流状况,为工程选址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第三,明确地基的稳定性。
岩土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都与水文地质条件有关,通过钻孔压水试验可以掌握地基的稳定性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地基基础资料;第四,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依据。
钻孔压水试验可以获得不同深度的水文地质信息,可以帮助水文地质调查员更好地了解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和分布情况。
1.2规范操作要点钻孔压水试验是水利水电勘察中用来测试岩石渗透性的一种方法,其规范操作要点如下:钻孔选址,要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钻孔位置,并确认其深度和钻孔直径,准备好测试用的试水管、试水泵、压力计、计时器、表面积计算器等设备。
当设备就位后,先安装试水管,再利用水泥浆填充缝隙。
试水管应垂直放置,不能倾斜或弯曲,而后再设置试水泵的吸入、排放口和管道,保证试水泵处于负压状态。
当试水管放入岩体中时,用水泵向试水管中灌入水,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试水管的水位变化。
记录试水管内水位的时间,用连续的时间范围计算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水位变化量。
水利水电工程检测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检测标准引言:水利水电工程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与运营涉及众多方面,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重点介绍并阐述水利水电工程检测的相关标准,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
一、地质勘测及水文观测标准1.地质勘测标准地质勘测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以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和设计方案。
地质勘测需要遵守以下标准:- GB 50187-201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规范》:规定了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地层、地貌、断裂、地下水等的勘测与分析。
- GB/T 50182-201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包括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勘察方法、内容和报告编制的要求。
2.水文观测标准水文观测是为了了解水库、河流和水源地的水文特征和变化,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依据。
水文观测需要遵守以下标准:- GB/T 7536-2003《水文观测规范》:规定了水文观测的内容、设备和方法,包括测站的建设、观测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
- SL 303-2006《水文站网布设及水文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标准》:规定了水文站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法,以及水文观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和质量控制要求。
二、水利工程结构检测标准1.混凝土结构检测标准混凝土结构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建筑材料,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检测需要遵守以下标准:- GB 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了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的内容和标准,包括对混凝土强度、密实性和外观等方面的检测要求。
- GB/T 50430-2007《建筑物混凝土结构检测规范》:包括对建筑物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方法、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2.水工结构检测标准水工结构主要指水坝、闸门和堤防等工程,需要进行结构和性能检测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工结构检测需要遵守以下标准:- GB 50268-2008《水工金属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了水工金属结构的施工和质量验收的要求,包括对金属结构材料和焊缝的检测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评价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评价方法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力发电、水资源调控、治理治水等技术手段解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的一类工程。
而水文设计评价则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通过对水文因素的分析研究以及对水文模型的建立,对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和评价,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提供科学和准确的设计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实施方案符合最优的需求,具有经济、环保和可行性。
其中,水文设计评价方法是一种通过对水文信息进行分析和计算,在保护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最佳化。
一般来说,水文设计评价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水文数据分析水文数据是进行水文设计评价的基础数据,它包括水文要素如降水、径流、蒸发、渗漏、水位等数据。
评价的第一步是进行基础水文数据分析,其中最主要的是径流量的计算和分析。
在分析哪些因素对径流量的影响时,应选取并对比多组基础数据,比如不同时段的径流数据。
分析的结果将为后续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2、水文模型的建立与适用性分析水文模型是基于水文要素的特征和流域的地貌物理特征、土壤类型等指标分析建立的,通常包括单一模型和组合模型两种。
单一模型以单个水文要素为基础,通过针对性计算,对设计方案作出相应的评价;组合模型则是将多个要素进行综合,以达到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结果。
评价时应适当考虑水文模型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性。
3、设计效果的计算和评价在水文模型建立之后,可以进行设计效果的计算和评价,其中包括水文特征数据分析,方案优化,设计方案对环境的影响评估等。
其具体工作包括方案分析,计算评价,效果优化等。
方案分析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径流量、水质、土壤等;计算评价则为方案提供定量指标,可以用于评估和比较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根据评价结果可对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以实现更理想的设计效果。
4、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在水文计算和评价中是不可避免的。
评价时,应考虑不同方案的应变能力,比如方案对降雨和径流量的变化更敏感的问题。
(第一课)一建《水利》重点详解课件(附章节试题)

精讲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
二、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P7~8 1. 放样数据准备
2.断面间距可根据用途、工程部位和地形复杂程度在5~20m范围内选择。设计有特殊要 求的部位按设计要求执行。
3.断面图和地形图比例尺,可根据用途、工程部位范围大小在1:200~1:1000之间选 择,主要建筑物的开挖竣工地形图或断面图,应选用1:200;收方图以1:500或1:200为 宜;大范围的土石覆盖层开挖收方可选用1:1000。
(1)安置水准仪和粗平。先选好平坦、坚固的地面作为水准仪的安置点,然后 张开三脚架使之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再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定在三脚架 头上,将架腿的脚尖踩实。调整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称为粗平。
(2)调焦和照准。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影像与十字丝分划板不重合,它 将影响读数的正确性;必须消除视差,办法是先调目镜调焦螺旋看清十字丝,再 继续仔细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精讲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施 工 测 量 的 要 求
【例题】施工测量计算依据是( )。【2016.1】 A. 测量手册 B. 测量手薄 C. 控制点成果 D. 测量数据
【答案】C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
【例题】高程放样中误差不大于10mm的部位,应采用( )。 A. 水准测量法 B.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 C. 解析三角高程法 D. 视距法
4.断面点间距应以能正确反映断面形状,满足面积计算精度要求为原则。一般为图上1~ 3cm施测一点。地形变化处应加密测点。断面宽度应超出开挖边线3~1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方法的分析摘要:勘测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是按照勘测设计来进行的。
所以,在进行勘测设计时,是不能出现误差的,一旦出现误差,会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带来损失。
因此,必须要认识到勘测设计质量的重要性,认识到勘测设计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影响。
因此,就必须加强勘测设计工作的质量管理,以下文章做了具体的描述。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勘测技术;处理1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质量所面临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质量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勘测的设计质量逐渐恶化。
具体的因素是:1.1大多数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对制度进行了改革,由于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制定好制度,这给部分单位有了趁机可乘的机会,这些单位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对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环节根本就不予以重视,放松了对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环节的管理,在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出现了疏忽现象,致使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薄弱,加上规章制度不完善,才造成整体的管理意识薄弱。
1.2勘测设计市场当前处于无序市场环境中,无序市场的具体意思是指:勘测设计市场出现了供给需求量过大的局面,而有勘测设计需求的人的却很少,这使勘测设计单位的竞争力变得日渐激烈。
部分的勘测设计单位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采用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正是由于勘测设计市场常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才使勘测设计变无制度、无原则,部分勘测设计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会采用一些手段,最常使用的手段是:弄虚作假、谎报业绩、资质挂钩等,在这种勘测设计资质下,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会使部分勘测设计单位极力的缩短工期,降低勘测设计质量,这是保证勘测设计质量的最大阻碍。
1.3部分国外融资企业、投资企业、民营水利项目业主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要求设计单位把投资降到最低,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这些设计单位会降低工益方面的作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使施工设计图和批报方案显的极为迥异。
1.4勘测设计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是有以下几种因素,分别是:区域经济状况、材料价格、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地质、水水象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会使水利工程从设计到开工期间,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中间的经历过程也变得极为复杂,使勘测设计的质量变得极为的不确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2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方法物探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而广泛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中。
在目前的中国,物探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CT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利用已有的平孔或者钻孔,采集处理一定发射和一定接收方式产生的投射波,反演空洞岩体的波速值,判断评价区间岩体的一种技术方法就是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
现在,因为没有对岩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进行孔洞岩体完成性勘测的主要方法是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
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水利水电勘测工程的工作量,还可以显著提高岩体物理学评价的准确度。
2.2 浅层地质反射法在20世纪70或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一个新生技术,浅层地震反射法,这项新技术为工程在地震勘探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个方法最早是由加拿大的技术人员采用信号增强地震仪发展而来的,并且取得了应用的成功。
在当前,浅层地质反射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中国在反射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科学家在对浅层地质发射进行系统研究和实验时,利用了反射最佳窗口、反射震源和叠加技术等方法。
在横波发射震源方面,中国的科学家使用了震源垫板,有效的起到了对横波能量的加强作用,对分辨率的提升和信号比技术等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科学家利用这个方法成功研发出了数据采集系统和特色浅层反射数据处理软件,有效促进了数据采集和数据护理工作的一体化发展。
2.3 GPS高程测量和精度(1)高程系统我们通常使用的高程都是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即正常高系统,而GPS,测定的是大地高差,求出的是大地高而不是正常高,这是我们使用GPS高程或GPS高程控制的主要问题。
地面上一点沿参考椭球面的法线到参考椭球的距离称为大地高,地面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正常高,高程异常是参考椭球面与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高程差。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主要误差来源有:GPS观测误差 ,高程异常误差 ,陆地上升误差 =0.02mm(km/a)(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数据)一般情况下,利用GPS控制网中重合水准点高程,计算出重合水准点高程的高程异常值ζ,同时考虑地球重力场误差,可以消除水准点分布不均匀或点数不够多的情况下产生的系统偏差。
(2)GPS大地高的精度GPS测量平面控制精度是很高的,达到国家高等级精度。
而GPS测量所获得的两点间高差是WGS-1984坐标系下的大地高高差,它的精度是平面控制精度的2倍左右,如果在控制网中,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较均匀地测定约1/3GPS点的水准高程,求出这些点的高程异常,计算出测区高程异常的精确关系式,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拟合出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GPS高程精度可达到国家四等水准高程规范的指标。
2.4在勘测水利水电工程的结构稳定性过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了工程是否会因地质环境而受到影响,其也是决定其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勘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有些地质虽然表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内部却存在着断裂,倘若地质结构出现了变化,势必会给水利水电工程造成极大的损坏。
而在勘测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稳定性的过程中,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得到关于地质结构的信息,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就可以对地质结构是否稳定进行判定。
尽管以往的勘测技术也可以对地质的稳定性进行勘测,可是却无法精确地分析断层近期的活动情况。
2.5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勘测设计技术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比较繁杂,不光施工的规模大、它所涉及的相关的专业又数不胜数、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又需要科学的手段来解决,各个相关的专业、技术之间需要不断地协调,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需要积极地进行交流、另外,更加应该重视相关勘测数据的修改与转化,所以,我们就要对水利水电的勘测方式进行严密的管理和监督。
而在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勘测设计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三维勘测设计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效率、以及它的设计精准度,在实战演练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应用价值,具有很强大的市场前景。
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勘测设计技术的应用包括水电水利的测绘工作、地质勘探工作等各专业各环节。
在我国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水利水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勘测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周期长、勘测技术成果不能完全满足设计、施工的需要。
而在21 世纪之后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勘测设计技术的应用不光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也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前景。
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三维勘测设计技术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新型三维勘测设计技术,并且越来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愈来愈完善,另外,不光是技术,与之相匹配的数不胜数的新型水利方面的测量仪器也层出不穷,同时也被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上。
2.6 EH-4探测这种技术的原理是电磁集肤处理,它是一种新发展的物探技术,最早是用在石油的勘探中,其最大的探测深度能够达到400m左右,它也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得到不错的应用效果。
该技术的特点为:(1)采用四个互相垂直的电通道及一个磁通道在一个地表的测点上进行数字采集,能够为电磁波的集肤处理采集到非常准确的资料;(2)人工高频磁场能够产生稳定且强大的电磁场,同时,大地电磁场为中低频,两者结合使用,能够对深部、浅部不同部位的不均匀电性体生成电磁集肤效应;(3)普通环境下,对测线方向进行一次电导率的剖面就能明确异常体,复杂环境中,采用张量处理就能判断出异常情况。
通过不同水利水电工程勘测的实践我们发现,地表以下200m出的溶洞采用EH-4技术能够确定不到1m 的溶洞,定位非常准确。
2.7地质雷达探测地质雷达探测采用雷达波使用地表作为工作面,探测地下的地质情况。
一般有三种探测技术:(1)剖面法,它具有高效率的工作特点,探测的深度为30m以内,适用于浅层的探测;(2)钻孔探测法,它将天线放置在地下,能够有效减少人工的干扰,探测的范围较剖面法远,最后进行CT成像;(3)三维探测法,它在地表上布置出测线网,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测量,最后对其剖面进行处理,立体成像,最终实现立体探测。
3结束语水利水电工程大多建设在山高坡陡、河切割较深、交通不便、国家水准点稀少,这些条件的限制使得高程测设极为困难,而该类工程对高程的要求有非常严格。
目前、高程测量主要采用常规的几何水准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来解决,而常规方法费工、费时、费力。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试验和实测成果已表明,GPS测量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地面平面控制测量,但用来替代常规几何水准测量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1]杜珍应. GPS RT K 技术在水利工程控制测量中的精度分析[J].煤炭技术,2007,26(5):118~119.[2]陶歆贵. GPS RT K 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铜业工程,2007,(2):10~12.[3]张庆勇,李艺军.GPS测高与普通水准测量的应用比较[J].测量与地质,2004,(2):36~38.[4] 李孝振,董武义.加强水利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管理的途径与建议[J].中国水利,2010,20:95-97.[5] 岳小峰,郭芳侠,齐兰.强化水利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J].陕西水利,2011,03:51-52.[6] 梁跃进.水利水电工程微机应用标准化初探[J].广西水利水电,200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