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相关安全知识
氧气、氮气、氩气以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总结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依据企业12月5日专题会议精神,为保证企业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特编发《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请各有关单位组织职工仔细学习,抓好落实。
一、氧气危险性类型:不燃气体燃爆危险:本品助燃侵入门路:吸入、食入、经皮汲取理化特征相对密度:(水=1):(-183℃)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温度(℃):熔点(℃):沸点(℃):爆炸上限、下限〔%(v/v)〕:无心义危险特征是易燃物、可燃物焚烧爆炸的基本因素之一,能氧化大部分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煤气、氢气、煤粉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淆物。
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等。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出40%时,有可能发生氧气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从而胸闷、胸骨后炙烤第1页共10 页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况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无人色、眩晕、心动过速、虚脱,既而浑身强直性抽搐、昏倒、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久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伤害,严重者可失明。
运输注意事项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
采纳钢瓶运输时一定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行交错;高度不得超出车辆的防备栏板,最高五层。
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备转动。
禁止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
夏天应早晚运输,防备日光曝晒。
操作处理与储存操作处理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供应优秀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一定经过特意培训,严格恪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禁止抽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备气体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防止与活性金属粉末、油脂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备钢瓶及附件损坏。
装备相应品种和数目的消防器械及泄露应急办理设备。
储藏注意事项储藏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氧气氮气氩气及煤气使用安全知识首先,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实验室等领域。
然而,由于氧气的特性,它是一种易于燃烧的气体,可以加速燃烧过程。
因此,在使用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氧气的泄露:氧气的泄露会增加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有导致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因此,在存放和使用氧气时,要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露。
2.远离易燃物品:由于氧气可以加速燃烧过程,在使用氧气时,要远离易燃物品,如油漆、溶剂等。
3.使用正确的设备:使用氧气时,应当使用适当的设备,如氧气切割机和氧气压缩机等。
同时,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没有漏气或其他问题。
4.防止过度吸入:过度吸入纯氧气会造成氧中毒,对身体健康有害。
因此,在医疗和实验室等环境中使用氧气时,要控制好氧气供应,避免过度吸入。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氮气的使用安全知识。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实验室、冶金和食品加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氮气也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具有以下几点使用安全知识:1.避免氮气的积聚:氮气比空气重,容易积聚在低洼的地方,形成窒息性环境。
因此,在使用氮气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氮气积聚造成窒息。
2.防止氮气的泄露:与氧气一样,氮气的泄露会导致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有窒息的危险。
因此,在存放和使用氮气时,要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露。
3.避免与易燃物品接触:尽管氮气本身不易燃烧,但它会取代空气中的氧气,增加易燃物品的火灾风险。
因此,在使用氮气时,要远离易燃物品,如油漆、溶剂等。
4.防止酸氮冰的形成:在使用氮气时,要避免酸氮冰的形成。
酸氮冰是一种易燃和爆炸性的物质,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在存储和移动液态氮气时,要避免液氮接触到水或湿度较高的环境。
氩气是一种常见的惰性气体,具有低反应性和不易燃烧的特点,因此在许多应用中被使用。
然而,氩气的压力较高,具有以下几点使用安全知识:1.避免氩气的泄露:氩气的泄露会导致容器压力下降,降低工作效率。
炉前使用氧气安全规定

炉前使用氧气安全规定
使用氧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1. 使用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理解氧气使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在使用氧气前,需要确认氧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并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工作。
3. 使用者应确保周围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氧气积聚成为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4. 禁止在炉前或其它易燃物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
5. 使用氧气时,必须避免将油脂、脱漆剂、酒精等易燃物品接触到氧气,以免引起火灾。
6. 禁止将油或其它液体直接注入氧气装置中,以免引起爆炸。
7. 使用氧气装置时,必须避免撞击、摔跤或任何可能损坏设备的行为。
8. 在使用氧气时,必须保持设备周围干燥,避免水分进入氧气装置。
9. 使用氧气装置后,应及时关闭氧气阀门,避免氧气泄漏。
10. 遇到氧气泄漏时,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如关闭氧气阀门、通风、迅速撤离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炉前使用氧气的安全规定,使用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正确使用氧气设备,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氧气乙炔瓶安全知识(三篇)

2024年氧气乙炔瓶安全知识1.1移动搬运1.1.1在搬运使用前,先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
1.1.2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损坏和爆炸。
1.1.3在强烈阳光下运输时,要用帆布遮盖。
1.2氧气瓶保管与存放1.2.1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
1.2.2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
1.2.3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
1.3氧气瓶使用规定1.3.1安装减压阀前,先将瓶阀微开一二秒钟,并检验氧气质量,合乎要求方可使用。
1.3.2瓶中氧气不准用净,应留0.1Mpa。
1.3.3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
1.3.4氧气瓶不准改用充装其它气体使用。
2、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定2.1移动搬运2.1.1在搬运移动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
严禁抛、滑、滚、碰,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雨的运输车。
2.1.2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严禁与氧气瓶及其它易燃物品同车搬运。
2.1.3工作地点频繁移动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乙炔瓶和氧气瓶应避免放在一起。
2.1.4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2乙炔气瓶保管与存放2.2.1乙炔瓶贮存时要保持直立,并有防倒措施,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品同向贮存,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2.2乙炔瓶严禁放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瓶库或贮存间有专人管理,要有消防器材,要有醒目的防火标志。
2.3乙炔气瓶使用规定2.3.1乙炔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2.3.2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
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2.3.3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米3/时瓶。
2.3.4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知识清单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知识清单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0℃,1013kPa),氧气的密度为 1429g/L,比空气略重(空气的平均密度约为 129g/L)。
氧气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 水中大约只能溶解 30mL 氧气。
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逐渐降低。
氧气在-183℃时会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在-218℃时会凝固成蓝色的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与金属的反应(1)与镁的反应:2Mg + O₂点燃 2MgO ,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与铁的反应:3Fe + 2O₂点燃 Fe₃O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但需要注意的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3)与铜的反应:2Cu + O₂加热 2CuO ,现象是红色的铜表面逐渐变黑。
2、与非金属的反应(1)与碳的反应:C + O₂点燃 CO₂(氧气充足), 2C + O₂点燃 2CO (氧气不充足),现象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发出白光,不充分燃烧时呈红热状态,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与硫的反应:S + O₂点燃 SO₂,现象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与磷的反应:4P + 5O₂点燃 2P₂O₅,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
3、与化合物的反应(1)与一氧化碳的反应:2CO + O₂点燃 2CO₂,现象是产生蓝色火焰。
(2)与甲烷的反应:CH₄+ 2O₂点燃 CO₂+ 2H₂O ,现象是产生蓝色火焰。
(3)与乙醇的反应:C₂H₅OH + 3O₂点燃 2CO₂+ 3H₂O ,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
三、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氧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气体。
人类通过呼吸将空气中的氧气吸入体内,参与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患者用氧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

患者用氧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氧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患者使用氧气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氧疗。
下面将介绍患者用氧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
1. 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在使用氧气前应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确定氧气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时间等。
2. 安全使用氧气设备:患者应使用经过合格检测的氧气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放置位置,避免与易燃物接触,并定期清洁设备以保持其卫生。
3. 遵循正确的用氧方式:患者应正确佩戴氧气面罩、鼻导管或氧气胸带等装置,确保氧气能够充分进入呼吸道。
使用过程中要保持呼吸平稳,避免急促呼吸或过度吸氧。
4. 避免与火源接触:氧气具有助燃性,与火源接触可能引发火灾。
因此,在使用氧气期间,患者应远离明火、烟草、打火机等火源,避免发生意外。
5. 防止氧中毒:长时间高浓度使用氧气可能导致氧中毒。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浓度的氧气,并遵循正常的吸氧时间。
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吸氧并就医。
6. 避免氧气泄漏:在使用氧气设备过程中,要确保氧气管路和连接部位完好无损,防止氧气泄漏。
同时,要定期检查氧气瓶的压力表,及时更换空瓶。
7. 注意环境湿度:氧气治疗过程中,湿度对于保护呼吸道的粘膜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以在氧气面罩或鼻导管处添加湿化器,以提高湿度,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8. 避免过度依赖氧气:患者在使用氧气期间,可能会感到轻松和舒适,但过度依赖氧气可能会导致身体适应性降低。
因此,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应逐渐减少氧气的使用,以促进身体对氧气的自主调节。
9. 定期复查和评估:患者在使用氧气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以监测病情和疗效,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患者要注意观察自身的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
10. 安全储存和运输:患者在家庭中储存氧气时,应将氧气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阳光直射。
用氧安全知识宣教

用氧安全知识宣教概述用氧安全知识宣教是指向公众普及使用氧气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以提高人们对用氧安全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使用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但如果不正确使用,可能会引发危险或事故。
因此,了解和掌握用氧安全知识对于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至关重要。
为什么需要用氧安全知识宣教?1.保障患者安全:正确使用氧气设备可以减少意外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宣传用氧安全知识,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犯下常见错误,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学习用氧安全知识,公众能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了解氧气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无毒的气体,是维持人体生命所必需的。
2.氧气可用于医疗、救护和工业等领域,但本文主要关注医疗用氧。
3.医疗用氧设备包括氧气罐、流量计、面罩或导管等。
用氧安全知识1. 使用氧气设备前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完好: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清洁操作环境:保持使用环境干净整洁,避免杂物阻碍操作或引发危险。
•防火措施:不要在使用氧气的地方吸烟或使用明火,并确保远离易燃物品。
2. 正确使用流量计•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设置合适的流量。
•确保流量计指针在正常范围内,并定期检查其准确性。
•不要随意调整流量计,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 使用面罩或导管•面罩适配:选择合适尺寸的面罩,并确保其与患者面部贴合良好。
•导管使用:使用导管时要确保通畅,避免弯曲或堵塞。
•定期清洗:面罩和导管应定期清洗,避免细菌滋生。
4. 注意事故防范•避免氧气泄露:检查氧气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避免泄漏发生。
•防止积聚氧气:不要将氧气罐存放在封闭空间,以防积聚过多的氧气引发危险。
•避免与易燃物接触:用氧时要远离易燃物品,如油漆、酒精等。
5.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发生火灾时:立即关闭氧气供应,并迅速离开火源地点。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着安全通道撤离。
氧氮气安全知识课件

2024/4/10
34
氧气管道安装后必须进行强度及严密行试验。 (对 氧气管道做强度试验是为了检验管道的强度,严密性;泄漏率试验 是为了检验管道的法兰、螺纹、焊接口等处在设计(或工作)压力下的 泄漏情况。在GBJ235-8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即验收规范》金属管道 篇中,把严密性试验(用肥皂泡定性检查)和泄漏率试验(24小时的平 均值计算)分为两个阶段,实际上现在的气体管道严密性试验是在一个 程序中进行的。 用气体做强度试验时,如发生爆破,其气体急剧膨胀。并夹带着气体管 道的碎片飞扬,造成对四周设备的损坏及 人员伤害,其能量具有很大的 危险性。故进行该项试验时,应报请主管该项工程施工的安全部门批准, 并作好试验过程中的监督)。
2024/4/10
17
第二部分 部分气体的安全标识 管道:
输送气体名称 管道颜色 色 环
空气
深蓝色
无
氧气
天蓝色
无
氮气
浅黄色
无
氩气
银灰色
无
氢气
红色
白
2024/4/10
18
气瓶的安全标识
气瓶名称
瓶体颜色
氧气瓶
天蓝色
氮气瓶
黑色
氩气瓶
灰色
乙炔瓶
白色
氢气瓶
绿色
2024/4/10
19
储罐的标识
球形及圆筒式储罐的外壁最外层,易刷 银粉漆,各单位圆筒式储罐的中心轴带 应刷200~400㎜的色带。(如氮气储罐 为浅黄色、氧气储罐为天蓝色)
2024/4/10
8
灭火方法与灭火剂
切断气源(或液氧)。用水冷却容器, 以防受热爆炸。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沙土等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
2024/4/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开关所有氧气阀门一定缓慢,不能急速开或关。
四、氧气管道、阀门 、设备在安装吹扫及 清洗的注意事项
7、脱脂时的注意事项: 管线及阀门部件脱脂应在安装前严格进行,
焊接前脱脂合格,用洁净无油的空气或氮气吹 干,两端包好,焊接吊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防止油脂和杂物进入管道。全部管线施工完成 后,要配置临时管线进行循环脱脂,此时脱脂 一般用热碱液进行。
2、化学性质
(3)、氧气跟一些有机物反应,如甲烷、乙 炔、酒精、石蜡等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和二氧化碳。 CH4+2O2→2CO2+2H2O 2C2H2+5O2→4CO2+2H2O
二、氧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1、氧管线燃烧爆炸事故案例: A、****年**月,鞍钢氧气厂的氧气管道因燃烧爆炸,造成三人牺 牲。天津钢厂1985年10月,氧气管道燃烧爆炸事故,烧死9人。 B:****年10月,榆林45000空分出界区氧气管线着火,燃烧了周 围的电缆,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氧气出界区的孔板流量计的垫片使用了 石墨垫片,不符合设计规范。 C:某厂氧气管线着火事故,导致1死2重伤。原因是新配氮气管线没 有吹扫合格,且当时氧气管线的氮气充压阀没有确认打开,阀前后压 差没有检查确认在<0.3MPa。(图片附后)
总之国内氧气管道事故主要是管道维护、操作不当, 管道材料和阀门选择和设计不合理,开阀时瞬间氧气速度 过大,使管内氧化铁皮、焊渣与管壁摩擦造成管道燃烧、 爆炸。
三、在煤气化过程中的作用
1、提供气化炉的气化剂和气化反应原料
雾化水煤浆并将水煤浆携带进入气化炉
~25%氧气 煤浆 ~75%氧气
煤浆形成膜, 两侧气体剪切
氧气的安全使用
目录
一、氧气的理化性质 二、氧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三、在煤气化过程中的作用 四、氧气管道、阀门 、设备在安装吹扫及
清洗的注意事项 五、与氧气相关的国家标准
一、氧气的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标准状况下) ②沸点:-182.9℃,熔点:-218.4℃ ③密度:1.429kg/m3(气) ④水溶性:不易溶于水 ⑤贮存:天蓝色钢瓶
五、脱脂吹扫不合格
五、高氧氮气管线--对油脂含量要求应等同于氧气管线
金属铁屑
高压氮阀门使用含油石墨填料
管线间距不够
规范的施工
五、氧气的相关标准
1、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16912-2008
2、《氧气站的设计规范》 3、《氢氧站的设计规范》 4、《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氧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5)局部流速过大而引起燃烧爆炸。 我国氧气管道流速在国内《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030-91)中规定:氧气压力大于0.1MPa至 3.0MPa或以下时,不应大于15m/s;氧气工作压力 ≥10MPa时,流速≤6m/s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 术规程》(GB16912-1997)中规定:氧气压力 0.1~3.0MPa或以下时,流速≤(15m/s碳钢、25m/s不 锈钢);氧气压力3.0~10MPa时,流速≤10m/s;氧气 压力≥10MPa时,流速≤6m/s(铜)。
二、氧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2、氧气管道燃烧爆炸的主要原因 氧气不自燃、不分解,对于氧气本身来讲不存在任
何危险,但氧气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才会产生危险。在 一定条件(压力、流速、管道尺寸、材质、引火源)下, 才能燃烧和爆炸。引起氧气管道事温度较低:250~300℃,
四、氧气管道、阀门 、设备在安装吹扫及 清洗的注意事项
3、管路设计要考虑防雷、防火、防铁锈措施,管道 法兰中垫片材料选择必须合理。 管路设计要考虑防雷、防火,防止管内铁锈 积累而燃烧。如果不得不设计“倒U”型管补偿或 “L”型管补偿,而又没有防止铁锈的其他有效措 施时,必须设置排放铁锈管。
4、目前氧气管路没有设置送氧阀的旁通均匀阀,送 氧时必须在阀后充干燥无油的氮气或空气。当阀 后压力比阀前压力低0.3MPa时,才开送氧阀。
四、氧气管道、阀门 、设备在安装吹扫及 清洗的注意事项
8、吹扫时的注意事项: 吹扫前要将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和调节阀
拆除,相应部位加丝堵、盲板或临时短接,吹扫后 打靶合格后,上述管道附件和阀门方可复位。 且吹扫时强调使用干燥无油的空气或氮气,且气体 流速不得低于20m/s。
四、氧气管道、阀门 、设备在安装吹扫及 清洗的注意事项
二、氧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3)阀门和管道材质的选择不合理和管道布置的不合理。 国内外实践证明:氧气管道的燃烧绝大部分是在阀
门开、关时产生的,所以阀门选择的合理性颇为重要。 国内好多厂家选择阀门的材料和阀门的结构不慎重, 甚至选用铸铁闸阀(鞍钢、天钢事故就是由于手动闸 阀开启时发生的)而闸阀前后又不加均压旁通阀,阀 前后用一般无缝碳素钢管。管路有“U”型或“倒U”型 使铁锈等赃物易被积累。弯管曲率半径过小,有些厂 氧气管道与高压电线、重油管线布置很近……
1、合理选择阀门的型式和阀前后的管材。 不锈钢即使燃烧也是局部的,如果毁坏也仅由于内部压力之
故,所以必须选择不锈钢管材。 安装旁通阀的目的,是减少通过阀前后的压差;阀的安装位
置还必须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条件。对阀门的控制如果有干净 气源用气动遥控操作,可以用电动阀,但附有电气设备应考虑 防爆。 2、管道和阀门必须彻底脱脂,管路必须彻底脱脂(其脱脂要求和 质量检验按GBJ235-82和HGJ-82脱脂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焊接管道时一定要彻底清除管道内焊渣,焊缝必须探伤(日本 对所有焊缝进行二级探伤,而我国仅对部分焊缝进行四级探 伤)。 3、管道送气前必须进行气密试验,彻底吹除,吹扫气速不低于 20米/秒,直至管内无铁锈,无尘土为止,如果管线长,应进 行分段吹扫。试压、吹扫气体必须用干燥无油的氮气或空气。
一、氧气的理化性质
2、化学性质
(1)、氧气跟金属反应:
2Mg+O2→2MgO,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 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3Fe+2O2→Fe3O4,红 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 色固体。 2Cu+O2→2CuO,加热后亮红色的铜丝 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一、氧气的理化性质
二、氧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氧气管道流速规定与管材、管内是否有赃物有关。我 国氧气管道设计规定流速是保守的。但由于管路设计有的 没有考虑均匀旁通阀,不能解决开启阀门时瞬间流速过高。 鞍钢燃烧爆炸分析在开阀时氧气流速为295m/s,天津钢厂 燃烧事故分析开阀时氧气流速为324m/s(接近声速 347m/s)。
喷嘴冷却水 进口
喷嘴冷却水 出口
煤浆速度低
约~3m/s
雾化水煤浆并将水煤浆携带进入气化炉
雾化水煤浆并将水煤浆携带进入气化炉
参与气化反应 C+O2→CO+Q C+O2→CO2+Q CO+O2→CO2+Q H2+O2→H2O+Q
雾化水煤浆并将水煤浆携带进入气化炉
四、氧气管道、阀门 、设备在安装吹扫及 清洗的注意事项
是管道的起火源之一。对于机油在管壁附着一层7~8微 米厚,在1.6MPa压力下,由氧气中铁锈与管壁摩擦发 生强烈燃烧,在10微米时能发生爆炸。油迹存在通常 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氧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2)管道吹扫不干净或长期使用造成管内大量铁锈的结存。 管道吹洗不干净,管内锈蚀严重或由于气流与管壁长期摩
2、化学性质
(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 (炭+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2→SO2,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 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5O2→2P2O5,剧烈燃烧,发出明亮光辉,放出热量, 生成白烟。
一、氧气的理化性质
二、氧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5)局部流速过大而引起燃烧爆炸。 西德仅作试验:在氧纯度为99.6%的氧,导入直径
为5毫米各种硬颗粒(焊渣、砂、铁锈等)在钢管中, 当氧流速为44m/s时不燃烧;当氧气压力为2.9MPa、 流速为44m/s时不燃烧;当氧气压力为2.9MPa、流 速为82m/s时,弯管处发生燃烧。西德材料试验所的 试验报告中讲:当氧化铁皮在氧速到53m/s时燃烧, 当焊渣存在氧速至44m/s时钢管发红。
擦产生铁粉,特别曾使用湿氧的老管线,管内存在大量的脱落 鳞屑,随氧与管内壁发生干摩擦,温度高达1000℃以上。这 些铁粉和不完全氧化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当其粒度小 (10~100目)时,其燃点很低(300~400℃),不但极 易与氧继续氧化产生热量而且产生静电(电压甚至高达几千伏 特)。所以铁粉、铁的氧化物的存在是管道起火源。特别这些 杂物在刚开阀是产生漩涡现象,在阀前后,在弯头、在“T”型 连接管处,使局部温度急剧上升,引起管子起火,或长期冲击 管壁,使局部管壁壁厚减薄,引起管道破裂而燃烧。
5、加强氧气管道管理,绘制管路图,编排管道、阀 门号码,建立管路和阀门档案和管理制度,由专 人负责及时检查和维修。
四、氧气管道、阀门 、设备在安装吹扫及 清洗的注意事项
6、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送氧操作规程。建议如 下:
(1)如果是单线送氧,关闭所有排放阀,开所有干 线上截止阀,送氧时先开气动旁通调节阀(或用 氮气升压,或阀后充压力氮气)充压,再开气动 放氧总阀,然后关闭旁通阀。
二、氧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4)管理不严,职责不清,没有专人或专门机 构进行管理,没有送氧操作规程。
据了解好多钢厂的氧气厂只负责本界区的 氧气管道,下游的氧气管道无人管理。有的 厂没有定期进行管壁厚度测量;送氧没有规 程可循:鞍钢、天钢在送氧时把排放阀开着, 虽然送氧压力不大1.6MPa),但由于压差 大所造成的流速过快引起燃烧爆炸。
9、置换时的注意事项: 吹扫后管道打靶合格复位后,反复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