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管理的定义
石棉清除安全管理制度

石棉清除安全管理制度石棉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船舶及其他工业领域。
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石棉对健康的危害。
石棉纤维在破碎、磨损或加工过程中会释放出微小的纤维,如果吸入人体,会潜伏多年甚至几十年后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肺癌、间皮瘤等。
基于对工作者和公众健康的保护需要,各国纷纷制定了石棉清除安全管理制度。
石棉清除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处理石棉时,采取必要措施来降低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这个制度包含一系列的规则、程序和标准,用于指导从石棉识别到石棉清除的全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重要内容。
首先,石棉清除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进行石棉识别和评估。
在任何石棉相关的工作之前,必须对相关区域进行调查和测试。
专业人员应该使用合适的仪器和方法来检测和识别石棉的存在和程度。
通过评估石棉的类型、分布和风险,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方案。
其次,制度要求制定详细的石棉清除计划。
石棉清除工作必须进行严密的计划和组织,以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有效。
计划中应该包括工作范围、工期、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培训、防护设备、废弃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的计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过程中的石棉纤维释放和扩散。
第三,制度强调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保护。
所有参与石棉清除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石棉的危害、工作程序和安全要求。
他们必须熟悉和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呼吸器等。
此外,严格的工作操作和监督措施也必不可少,确保工作人员遵守标准程序,避免石棉的误吸和环境的污染。
第四,制度要求建立科学的废弃物管理措施。
石棉清除工作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收集、封装、运输和处理。
废弃物的封装和运输应由专业的机构负责,确保废弃物不会对工作人员和公众造成危害。
这些废弃物应被妥善处理,防止再度释放石棉纤维。
最后,石棉清除安全管理制度强调监督和检查。
相关部门需要定期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确保石棉清除工作符合规定标准和程序。
石棉危害的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石棉危害的政府管理 石棉危害的社会治理
石棉危害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石棉危害治理的未来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石棉危害的政府管理
石棉危害的认知与评估
石棉危害的法律法规制定
石棉危害的监管与执法
监管机构:国家石棉污染防治领导小组 监管措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石棉使用进行限制和禁止 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石棉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舆论监督
添加标题
技术共享:分享石棉危害治理的技 术和经验,提高治理水平
资金支持:国际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展石棉危害治理
THANK YOU
汇报人:
国际石棉危害的社会治理经验
政府立法:制定严格的石棉管理法 规,限制石棉的使用和生产
社会宣传:加强石棉危害的宣传教 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意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企业责任:要求企业承担石棉危害 的责任,进行赔偿和治理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 流,共享石棉危害治理的经验和技 术
国际石棉危害的科研成果与技术应用
石棉危害治理的未来展望
石棉危害治理的技术创新
研发新型替代材 料:寻找无毒、 环保的替代材料, 减少石棉的使用
改进生产工艺: 改进生产工艺, 降低石棉危害, 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污染治理: 加强污染治理, 减少石棉危害,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 促进石棉危害治 理的社会参与
国际石棉危害的研究进展
石棉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
石棉危害的检测和预防技术
国际石棉危害治国际劳工组织(ILO):制定石棉危害防治的国际标准和政策 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展石棉危害的健康影响研究,提供防治建议 国际石棉协会(IAS):促进石棉危害防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各国政府:制定本国的石棉危害防治政策和法规,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GBZT193-2023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GBZT193-2023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该规范共分为8个章节,包括:总则、危害与监测、环境控制、工程控制、个体防护、职业卫生检测与监督、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和台账管理等。
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该规范的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规范的基本要求。
规范要求石棉作业单位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并实施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其次,在危害与监测章节中,规范介绍了石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职业病危害。
对于石棉粉尘的监测和评价,规范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方法。
然后,在环境控制和工程控制章节中,规范详细说明了石棉作业环境的控制措施和要求,包括通风、除尘、封闭等措施。
对于工程控制的要求,规范提出了石棉作业区域的隔离、防护和清理等方面的指导。
接着,在个体防护章节中,规范规定了石棉作业人员必须配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防护装置、防护服、手套等。
规范还针对不同石棉作业环境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在职业卫生检测与监督章节中,规范规定了石棉作业单位必须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和监测,以确保石棉粉尘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同时,规范还规定了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要求,并详细列出了石棉粉尘和石棉纤维检测的方法。
然后,在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章节中,规范明确了石棉作业单位应当建立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包括石棉作业人员的健康档案管理、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责任制度等方面的要求。
最后,在台账管理章节中,规范要求石棉作业单位建立石棉作业专门台账,记录石棉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职业病防治措施等,并进行定期备案和报送。
总的来说,GBZT193-2024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对石棉作业环境、防护设备和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规范,旨在保护石棉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这项规范详细介绍了石棉作业的职业病危害、环境控制、个体防护、职业卫生检测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石棉作业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石棉材料使用与管理规定

石棉材料使用与管理规定近年来,石棉材料的使用与管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石棉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过去几十年中被广泛使用,因其优良的隔热和抗腐蚀性能而备受赞誉。
然而,随着对健康危害的深入了解,人们对石棉材料的使用开始提高警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来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石棉材料的特点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石棉是一种由纤维形成的矿石,具有优异的隔热、绝缘和耐腐蚀性能。
然而,石棉纤维也具有极小且易吸入的特点,一旦吸入人体,可能会沉积在呼吸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根据世卫组织的研究,石棉与肺癌、间皮瘤等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
因此,对石棉材料的使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石棉材料的危害,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规定。
在美国,石棉危害物质管理局(EPA)制定了《石棉危害应对和管理法案》,其中包括了石棉识别、评估和管理的方案。
欧洲联盟也发布了相关的指令和法规,限制了石棉材料的使用,并要求对工作场所的石棉进行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
此外,许多亚洲国家也加强了对石棉危害的管理,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众健康。
在国内,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石棉材料的使用与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
2001年,中国发布了《石棉及其制品卫生标准》,明确了石棉材料的使用限制和管理要求。
根据这一标准,使用石棉材料的单位必须进行石棉防护设施建设,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石棉纤维的释放和扩散。
同时,对于工人来说,必须提供防护用品,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强了对石棉危害的监管和处罚措施。
《石棉管理条例》旨在加强石棉危害管理,明确了石棉的标识和管理责任,规定了石棉的安全使用与处理。
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予以处罚,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在石棉材料的使用与管理中,我们也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公众应该了解石棉的危害,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石棉材料。
此外,相关部门应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企业和个人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石棉材料,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石棉管理程序和要求

石棉管理程序和要求1.0目的为更好的配合相关规定,以便能更好的保护所有员工、承包商、来访人员和供应商免受石棉相关疾病的潜在健康危害。
2.0定义含石棉材料(ACM)是指含石棉重量超过1%的任何材料。
石棉矿物类型包括青石棉、铁石棉、温石棉、直闪石、透闪石和阳起石。
石棉是天然形成的矿物材料,由长而细的纤维组成,如果这些纤维以尘埃形态吸入会带来危险,目前已知可造成肺癌的风险增加。
3.0适用范围本控制程序适用于与工厂相关的建筑和结构,可能接触石棉日常工作以及同维修或移除含石棉材料相关的工作。
4.0要求和方针4.1工厂内禁止使用任何含石棉材料。
4.2发现的可疑情况原则上先考虑采用替代的形式,再考虑工程控制及行政管理。
5.0补救措施5.1由合格的人员鉴别已知或可疑含石棉材料的位置、含量、类型、现状和相关危害。
5.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每年评估工厂石棉材料相关风险。
5.3确定用于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包括:5.3.1就存在的含石棉材料与相关危害健康与受影响的员工进行沟通;5.3.2含石棉材料要贴上标签,内容包括:危险、含石棉材料以及预防措施;5.3.3对含石棉材料相关的所有作业采取工作许可制度;5.3.4只有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及有资格的第三方承包商才可以处理含有石棉的物质;5.3.5处理含石棉材料工作时的各项规定: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工程控制、车间管理要求、容器与清洁设备;5.3.6根据国家和中山市法规要求正确处置含石棉材料;5.3.7每年实施一次工厂含石棉材料风险评估;5.3.8对处理含石棉材料的作业人员实施医疗监护。
5.4培训5.4.1在含有已知或可疑含石棉材料的环境中工作的所有雇员必须每年接受培训。
6.0监督安全部门负责石棉管理程序和要求的稽核及记录。
石棉处理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

石棉的焚烧与熔融技术
焚烧技术: 高温焚烧, 去除石棉 纤维
熔融技术: 高温熔融, 去除石棉 纤维
焚烧与熔 融设备的 选择与使 用
焚烧与熔 融过程中 的安全防 护措施
焚烧与熔 融后的废 气、废水 处理技术
焚烧与熔 融技术的 优缺点分 析
石棉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石棉的物理性质:纤维状,具有很强的抗拉强度和耐热性 石棉的危害:吸入石棉纤维会导致肺癌等疾病 石棉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湿法作业、负压作业、封闭作业 石棉的无害化处理设备:专用切割机、吸尘器、封闭式运输车
环境保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减 少环境污染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员工健康和安 全,预防职业病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 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
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 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 遇到突发情况时能迅速响应和处理
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测与评估
检测方法:采用专 业仪器进行检测,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评估标准:根据相 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评估,确保工程质 量
整改措施:对于不 合格的工程,及时 采取整改措施,确 保工程质量
验收程序:按照相 关程序进行验收, 确保工程质量得到 有效控制
质量改进与持续改进措施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施工 质量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总结,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06
石棉处理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前的组织设计与资源配置
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 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安全 方案等
管理规定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使石棉工作场所石棉尘浓度得到有效的控制,积极预防、控制和消除石棉作业中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使用、贮存、加工石棉场所职业病防治活动,涉及的工作场所包括石棉矿采掘或石棉原料、石棉制品或含石棉材料的加工、使用、修理、拆除、运输和贮存.第三条本规范制定了石棉工作场所的卫生管理规定,为防止石棉作业中石棉尘散发、控制石棉尘污染提出了合理、有效、可行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第四条相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所属石棉作业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用人单位必须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第五条本规范的一系列规定仅仅是为防止石棉作业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在职业病防护方面对用人单位提出了最基本要求.所有石棉作业用人单位除必须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第六条为从根本上消除石棉造成的职业病危害,现有石棉作业用人单位必须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和品种,逐步缩小石棉或含石棉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规模;全面禁止开采、加工、使用角闪石棉即蓝石棉和含有此种纤维的产品,安全合理利用温石棉;规范石棉开采、加工技术方法,坚决淘汰落后小石棉矿山,禁止乱采滥挖,取缔无证开采;坚决取缔和严禁家庭手纺石棉的作业方式;改善石棉产品包装质量,减少生产和运输中石棉尘污染;积极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减轻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石棉代用品,用新技术、新材料逐渐取代石棉材料和石棉制品.第二章石棉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的基本规定第一节建筑布局第七条石棉作业用人单位的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一生产区、居住区、废物处理场等用地、生活饮用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点应同时选择,必须符合当地建设规划的要求,防止因含石棉纤维废弃的扩散、石棉废弃物的堆置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二厂区应布置在居住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位于当地生活饮用水源的下游;厂区必须远离居住区,应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第八条用人单位厂区布置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一生产区必须与非生产区分开,不得混合布置;除值班室、更衣室、盥洗室外,在生产区内不得设置其它非生产用房.二产生石棉尘浓度较高的生产用房远离非污染设施,必须布置在厂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良好、易于扩散的地段,应与其它生产用房之间留有一定的防护距离.第九条厂房内生产布局要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分开的原则.一厂房内布置应根据生产流程安排,使供需衔接紧密,物料传送路径短,操作维修方便,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产生石棉尘较多的工序,应与其它工序隔开布置,应布置在厂房自然通风的下风侧.二厂房内石棉、石棉制品或含石棉材料的存放地,必须用明显颜色在地面标出区域,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或中文说明.第十条厂房内必须符合建筑卫生学要求 .一厂房最低高度不应低于3.0m;每个劳动者所占建筑容积小于20m3的厂房,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0m3的新鲜空气量;如每个劳动者所占容积大于20m3时,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20m3的新鲜空气量.二厂房地面、天花板、墙壁应平整、易于清扫,便于收集意外事故溢出的粉尘;地面应防滑.第二节辅助用室卫生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等辅助用室,辅助用室的设置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辅助用室必须与石棉工作场所分隔开,避免受到石棉纤维污染.职工食堂、浴室还应符合其它相应的卫生要求.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分别设置防护服存衣室和便服存衣室,以避免便服受到污染,防护服存衣室应有良好的通风.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必须设置洗衣房,指定专人负责防护服洗涤.第三节警示标志与警示说明第十四条凡从事石棉作业的场所、加工设备、盛放石棉、石棉制品或材料及废物的容器或包装物,均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中文警示说明或标志.警示说明应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措施等内容.第十五条石棉的生产者和供应者以及含石棉产品的制造者和供应者应负责在包装或产品上贴上简体中文警示标签,标明包装内或产品中石棉含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第四节职业卫生管理一般规定第十六条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一般职责一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工作场所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工作场所空气中石棉纤维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使工作场所空气中石棉纤维短时接触容许浓度不得超过1.5f/ml,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低于0.8f/ml;工作场所空气中含10%以上石棉的粉尘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不得超过1.5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低于0.8mg/m3.二必须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石棉尘对环境的污染,使排入大气的石棉尘浓度符合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不得超过100mg/m3.确保石棉作业产生的废渣、废水,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三石棉作业新建、改扩建、续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必须按有关审批程序规定,通过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四应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具有相同技术经济性能的石棉替代材料和用品;优先采用无石棉危害或危害较小的工艺、施工技术;应积极研究、开发和使用替代石棉的新材料.五应广泛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或其它综合措施,实现自动控制或隔离操作等工艺改革措施,防止劳动者直接接触产生石棉尘的设备、设施、生产物料、产品和剩余物料.六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对产生石棉尘的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必须采取密闭隔离、局部通风防尘等职业病防护技术措施;必须保证工作环境保持洁净,及时消除石棉废物.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七必须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使用、加工、贮存、运输石棉、石棉制品或含石棉材料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执行.用人单位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结果等内容.八用人单位必须安装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备;为劳动者提供合格、有效、充足的、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维护;应在工作时间内为劳动者提供充足时间,供班前、班后的更衣和洗浴.九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石棉粉尘日常监测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状态;监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妥善保存记录;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对监测评价发现的职业卫生问题必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十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根据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体检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规定期限妥善保存.十一用人单位应对上岗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对在岗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负责人也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十二必须在石棉工作场所和设备上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说明或标志.第十七条劳动者职业卫生管理的一般职责一必须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规程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二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佩戴防护服、呼吸器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且不得穿佩带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进入餐厅等非生产场所.三劳动者应维护作业环境卫生,按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及时清扫环境;应爱护各种中文警示说明、标志、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设施.四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或将食物和饮料带入工作场所;劳动者吸烟、饮水或就餐前必须洗手和洗脸.五劳动者应定期接受健康体检,并如实反映症状;按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学习和掌握相关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第三章一般防尘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必须通过工艺改造、卫生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手段等综合措施,尽可能降低工作场所石棉尘浓度,防止石棉对劳动者的危害.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必须根据本规范及国家有关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操作规程,按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并逐步实施本单位防尘计划.防尘计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或补充,以反映当代技术和发展现状.第二十条防尘计划必须经过充分的评价和论证,应包括以下内容:石棉作业使用的工艺和机械、材料、控制装置、劳动者人数、工作分工、操作程序和维护制度;职业病防护工程计划,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的检测和评价,防尘计划执行的详细进度安排,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第二十一条大型用人单位的防尘计划中,应明确有关部门、科室或人员在防尘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职责.一新建筑、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设计或选择;二材料、产品、机械或设备的购置;三通风防尘系统和其它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立和维护;四粉尘监测和职业危害评价、健康体检、职业卫生培训;五个人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维护.第二十二条防尘计划必须上报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应向劳动者公布.第二十三条控制石棉作业职业病危害的综合技术措施包括.一石棉纤维与其它材料结合固定,抑制石棉尘散发;二自动化遥控操作,密闭围挡产尘设备,隔离尘源;三全面通风;四局部通风;五湿式作业;六设置隔离操作室.第二十四条制定合理的操作规程,防止石棉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增加,减少劳动者接触石棉尘的机会.(一)作业时必须首先开启通风防尘系统,劳动者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二)尽量采用自动化工艺或遥控系统,避免劳动者手工直接使用石棉或含石棉材料操作;三加工、处理、使用、生产、清扫、拆除或清除石棉、石棉产品和石棉材料的工作场所,应经常保持潮湿;四及时清扫机器设备和工作场所,减少石棉尘和废物的堆积;五严格控制劳动者人数及其接触时间.第二十五条机械设备和材料制造商必须提供石棉尘散发的特性、暴露水平和控制方法或设备的相关资料.第二十六条为防止石棉粉尘散发,应尽可能对生产全过程密闭围挡,并使其内部呈负压状态.对于无法完全密闭的生产工艺,应采用适当密闭形式,减少暴露面积,结合局部通风的方法.第二十七条从事石棉生产加工的车间必须保持负压状态,以防止潜在石棉尘对室外或相邻环境的污染.第二节通风防尘技术措施第二十八条下列有可能产生石棉尘的作业必须设置局部通风.一石棉或含石棉材料进出料、输送、碾压、粉碎、筛分、混合和包装;二石棉纺织品的梳棉、纺织、编织、缝纫、和裁剪;三石棉水泥、摩擦材料的切片、冲孔、钻孔、锯、打磨和切削.第二十九条局部通风系统中排放的尾气必须经过除尘装置净化,符合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后方可排入大气.第三十条局部通风防尘系统排放的空气一般不得回送到工作地点,除非能符合下列条件.一石棉尘浓度远远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并且不会使工作环境石棉尘浓度增加;二通风防尘系统和净化设备经常定期检查和维护,运转正常;三排放气体经专用仪器定时监测合格;四通风防尘系统设计经过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第三十一条局部通风防尘系统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机构设计,投入使用前必须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经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指定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定期对局部通风防尘系统等职业病防护设备或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运转正常.第三十三条工作场所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防尘系统结合,为工作地点提供新鲜空气,补充排走的含尘空气.全面通风量必须符合劳动卫生学的要求.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不得单独采用全面通风的方法控制工作场所石棉尘的污染.第三节通风防尘设备第三十五条吸尘罩一罩口形式和尺寸应尽量与粉尘发散源的产尘特点和范围适应;罩口应尽可能靠近产尘部位,迎着含尘气体运动方向设置.二石棉作业中,产尘部位应尽量采用密闭吸尘罩;密闭罩需要有开口的,应尽可能减小开口尺寸.对于无法采用密闭罩的部位,也可采用旁侧吸尘罩、下部吸尘罩和上部伞形罩等适宜罩型.三吸尘罩抽风量应按本规范附录要求,根据罩型和工艺设备运行特点确定.第三十六条风道一为防止积尘,应尽量采用圆形截面风道,直径不得小于100mm,尽可能被垂直或倾斜布置.二每套防尘系统的吸尘点不宜过多,一般取5~6个,最多不得超过10个.三风道内气流速度应适当,避免过高或过低.在垂直风道内设计风速取8~12 m/s; 水平风道内设计风速取16~22 m/s.四风道材料应坚固、耐用、内表面光滑、不漏气、便于加工.一般可采用薄钢板或镀锌钢板,其厚度可取0.51~1.00mm.五风道与风道之间的法兰连接处应放置3~5mm的橡胶板作为密封垫,以保证不漏气.第三十七条除尘装置一应选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除尘效率高于99.97%的净化装置处理防尘系统抽出的含尘废气,以符合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二在初始浓度较高的防尘系统中,应采用两级除尘装置.降尘室、旋风除尘器等可用作第一级除尘装置;袋式除尘器或静电除尘器等高效除尘器应作为第二级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应定期清灰.三除尘装置下部应设置锁气器等密封装置,并由专人定期检查、维护,保证不漏气.四袋式除尘器的滤料应坚固、耐用、捕集效率高、便于清灰如平纹细布、缎纹滤布、玻璃纤维滤布、工业涤纶滤布;滤筒应制成无缝圆筒状;过滤风速取1~1.4m/min.第三十八条风机一根据防尘系统计算总风量和总阻力,再乘以安全系数,选用离心风机.安全系数取1.10~1.15.二风道与风机入口连接处应设置软接头.可选用工业帆布制作,长度不得少于300mm.三风机应设置在远离工作地点区域并采取减振、隔声和消声技术措施.有条件时,应将风机单独放置在隔离机房内,避免对工作地点造成噪声污染.第四节进出石棉工作场所的净化步骤第三十九条当开始工作时,劳动者必须:一进入洁净存衣室,脱掉所有便服,放入洁净存衣柜,带上呼吸器;二通过淋浴室,进入防护服存衣室,带上护目镜,穿上防护服包括专用鞋、手套等;三离开防护服存衣室,进入作业区.第四十条作业结束时,劳动者必须:一进入防护服存衣室,通过装有高效过滤器的真空清扫器清扫防护服包括鞋、手套等和呼吸器表面所附着的石棉尘,脱掉所有衣物,放入存衣柜;二佩带呼吸器进入污染淋浴室,并对全身洗浴;三通过缓冲区,进入洁净淋浴室,摘下呼吸器和护目镜,洗浴全身;四进入洁净存衣室,干燥后,穿好便服离开.第四十一条由洁净区便服存衣室、洁净淋浴室、缓冲区、污染区防护服存衣室、污染淋浴室共同组成的净化单元,应设置在距工作地点一定距离处.第四十二条应指定专人定期对净化单元进行清扫和维护.第四章石棉作业中的防尘措施第一节采矿和粉磨第四十三条露天采矿一钻孔作业所产生的石棉粉尘,应通过钻机配备的抽风设备控制.二应尽量不用或少用爆破方法采矿,以减少爆破产生的大量扬尘;或用若干批次小规模爆破代替一次大爆破.三矿区及其周围道路表面应经常保持潮湿.第四十四条地下采矿一地下采矿必须保证有充足的供水源.二作业期间应保持工作地点和地下各主要通道地面潮湿.三应定期冲洗岩壁和墙角,防止石棉尘堆积.四矿石装入矿车和传送过程中,应对矿石喷淋,保持潮湿.五爆破采矿时,通风系统先运行一段时间,确认工作地点石棉尘浓度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浓度限值后,才能重新进入.六新开出的岩壁和矿石应及时淋湿.七所有地下巷道端头应进行有效的通风.第四十五条碾压和筛分一为控制矿石碾压和筛分工序石棉尘散发,除留出进出料口外,应对碾压机、破碎机,筛机进行密闭围挡,在靠近进出料口处设置吸尘罩;吸尘罩抽风量按本规范附录确定,使密闭罩内呈负压.二振动筛机卸料口、入料口与其它设备应通过尼龙或其它材料制作的软接头密闭连接.三排放的含尘废气必须通过高效除尘装置处理.第四十六条溜槽一应沿溜槽轴向方向进料;通过输送带或其它设备向溜槽进料时,应对全过程进行密闭.进出料口应严密不漏气.二溜槽应取保证物料滑落顺畅、无阻碍、与水平成最小倾斜角度布置并有足够的横断面.三应避免长距离或较大高差垂直落料,以小于1m为宜.四输送纤维的溜槽所有缝隙必须焊接严密不漏气;输送矿石的溜槽,钢板阀连接处应设置密封垫圈.第四十七条物料输送一输送机带宽和运行速度应满足输送物料的要求,而又不至于使物料从带上脱落;返回带应通过刮刀式旋转刷清扫并尽可能密闭.二所有输送机沿程应全部密闭,沿输送带以一定间隔设置吸尘罩.三应在输送带接料、转运点等位置等容易散发粉尘的重点部位设置吸尘装置.四吸尘罩与密闭罩紧密结合,应与输送带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应选用最小抽气速度,以避免物料损失.五抽出的含尘气体必须通过除尘装置处理,符合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大气.第二节石棉纺织制品包括隔热制品第四十八条原棉处理一轮碾机、混料机应采用整体密闭,在上部设置吸尘罩,风量根据本规范附录确定.二冲击式破碎机、平面筛应安装整体密闭罩,仅留出进出料口;进料口与加料装置采用尼龙等软材料接头连接严密,出料采用吸棉嘴风力吸送.三振动筛的机体应整体密闭,最好单独设置密闭小室;劳动者除在检修和更换筛底等维修操作进入外,通常与其保持隔离.四原棉加工过程中的物料传输,应采用气力输送的方法,避免人工运料;气力输送系统应保持严密.五常用运输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1. 除应加强斗式提升机本身的密闭外,还应在机体上设置吸尘罩.当提升机高度小于10m时,可只在底部靠近受料点处安装吸尘罩;大于10m时,机体上下部均应设置吸尘罩.2.带式输送机的防尘措施应按本规范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应对输送机整体密闭,在受料点和转运点设吸尘罩;其抽风量按带宽和输送带运行速度确定.当带速小于1m/s时,抽风量取每米带宽600m3/h;带速大于1m/s时,抽气量取每米带宽850m3/h.为防止物料损失,密闭罩体与吸尘罩口之间应设置低速前室.3.应加强螺旋输送机自身密闭,并在受料点附近适当位置设置吸尘罩.六应尽量对各种给料设备进行整体密闭并在受料点设置吸尘罩.七利用物料重力将加工好的原棉从上部储料仓装入包装袋时,可在包装袋与卸料口衔接位置设置环形密闭吸尘罩,其抽气量取1800~2400m3/h.当装袋部位设置三面围挡,形成抽气室时,敞口截面上应维持0.8~1.3m/s的气流速度.第四十九条梳纺设备一应在梳棉机给棉箱或加料口、出料口、刺辊罩盖、锡林、道夫三角区、车肚、斩刀等易散发粉尘位置设置吸尘罩.二应在不妨碍操作的情况下,在纺纱机两排锭子之间的空间内设置吸尘罩,每两个锭子设一个喇叭形罩口.初捻机每个锭子抽风量取60m3/h,复捻机每个锭子抽风量取80m3/h.第五十条编织设备一应尽量采用湿式织布新工艺代替干式织布的方法.二仍采用干式织布机生产的,可在编织机上部设置伞形吸尘罩,罩口尺寸应能有效控制编织机石棉尘散发范围.三编绳机上部设置伞形吸尘罩.第三节石棉水泥制品第五十一条准备石棉纤维和混合一使用无渗透性纸或塑料袋等密闭容器装载的石棉纤维原料,应尽量采用自。
石棉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与安全管理

石棉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与安全管理石棉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具有良好的耐火、耐热、耐腐蚀、电绝缘和机械强度等特性在煤炭工业中,石棉主要用于隔热、密封、防腐和防震等场合然而,石棉粉尘对人体健康有害,特别是长期吸入石棉粉尘可导致肺部疾病因此,在石棉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保护工人健康和生产安全本文将重点探讨石棉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安全管理石棉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1.隔热材料:石棉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可用作锅炉、炉膛、烟道等的热防护材料,降低热能损失,提高热效率2.密封材料:石棉垫片、石棉绳等可用于各种法兰、阀门、泵等设备的密封,防止泄露和腐蚀3.防腐材料:石棉水泥板、石棉橡胶板等可用于腐蚀性介质的管道、设备外壳等部位的防腐保护4.防震材料:石棉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缓冲性能,可用作机械设备的减震和隔音材料5.摩擦材料:石棉与其他材料混合制成的刹车片、离合器片等,具有较好的摩擦性能和耐磨性安全管理措施1.作业场所通风:确保作业场所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石棉粉尘浓度,减少工人吸入石棉粉尘的风险2.个人防护:要求工人穿戴防尘口罩、防尘服、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石棉粉尘对工人身体的直接接触3.培训与教育: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石棉危害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措施4.现场管理:对石棉制品进行妥善存储和管理,防止石棉粉尘飞扬在石棉拆除、更换等作业过程中,采取湿作业、洒水降尘等措施5.定期检查与监测:定期对作业场所的石棉粉尘浓度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石棉相关的职业病石棉在煤炭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因此,在使用石棉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工人健康和生产安全应用案例分析以某煤炭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主要从事煤炭的开采、洗选和销售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石棉作为隔热、密封、防腐和防震等材料为了确保石棉的安全使用,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1.作业场所通风:企业对石棉使用区域进行了全面通风改造,确保作业场所的石棉粉尘浓度降低,提高空气质量2.个人防护:企业为工人配备了专业的防尘口罩、防尘服、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要求工人正确穿戴和使用3.培训与教育:企业定期组织石棉安全知识培训,使工人深入了解石棉的危害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安全意识4.现场管理:企业对石棉制品进行了妥善存储和管理,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防止石棉粉尘飞扬在石棉拆除、更换等作业过程中,采取湿作业、洒水降尘等措施5.定期检查与监测:企业定期对作业场所的石棉粉尘浓度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同时,定期组织工人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石棉相关的职业病通过以上措施,该企业有效地保障了工人的健康和生产安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改进措施1.加强监管:企业应加强对石棉使用过程的监管,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2.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的石棉替代产品和技术,逐步减少石棉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3.应急预案:制定石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4.宣传与推广:加大对石棉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石棉危害的认识5.政策法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石棉安全管理政策的制定和修订石棉在煤炭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为了确保石棉的安全使用,企业应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监管、技术升级、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工人对石棉危害的认识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石棉安全管理问题,共同推动石棉替代产品和技术的发展,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在煤炭工业中使用石棉,并面临着类似的健康和安全挑战国际上的合作和经验借鉴对于提高石棉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国际合作:各国可以通过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劳工组织(ILO)等,加强在石棉安全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和规范2.经验借鉴:各国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石棉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措施的石棉替代品与发展趋势随着对石棉危害的认识不断加深,石棉的替代品和发展趋势成为关注的焦点1.替代品:研发和推广石棉替代品,如玻璃纤维、岩棉等,这些材料具有与石棉相似的性能,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2.发展趋势:煤炭工业正在朝着绿色、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石棉的替代品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石棉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与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通过对石棉的应用、安全管理、国际合作、替代品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石棉安全管理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的问题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应共同关注石棉安全管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人健康和生产安全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借鉴,推动石棉替代品的发展,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FINITIONS1926.1101 Asbestos StandardAggressive Method 激进的方法 means removal or disturbance of building material by sanding, abrading, grinding, or other method that breaks, crumbles, or disintegrates intact ACM.指用打磨、研磨或其他来移动或扰动建筑材料,或者其他方式破坏、弄碎、瓦解完整的含石棉的材料。
Amended Water means water to which surfactant (wetting agent) has been added to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the liquid to penetrate ACM. 改性水指的是添加了表面活性剂(润湿剂)来提高液体对含石棉材料的渗透能力的水。
Asbestos includes chrysotile, amosite, crocidolite, tremolite asbestos, anthophyllite asbestos, actinolite asbestos, and any of these minerals that has been chemically treated and/or altered. For purposes of this standard, "asbestos" includes PACM, as defined below.包括温石棉、铁石棉、青石棉、透闪石棉、直闪石棉、阳起石石棉、或者任何经过化学处理或改变的这些矿物。
为了这个标准,石棉包括PACM,定义如下:Asbestos-Containing Material (ACM)means any material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percent asbestos.任何含有1%以上的石棉的物质都叫含有石棉材料。
Assistant Secretary means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Labor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U.S. Department of Labor, or designee.助理秘书:指为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助理秘书,可以是美国劳工部的,或是指派的。
Authorized Person means any person authorized by the employer and required by work duties to be present in regulated areas.授权人:指任何被老板授权或者因工作职责而必须出现在相关领域的人员。
Building/Facility Owner is the legal entity, includes a lessee, which exercises control over management and recordkeeping functions relating to a building and/or facility in which activities covered by this standard take place.建筑/设施的主人:是法人实体,包括承租人Certified Industrial Hygienist (CIH) means one certified in the practice of industrial hygiene by the American Board of Industrial Hygiene. 认证工业卫生学家:在工业卫生活动方面被美国工业卫生董事会认证的人才。
Class I Asbestos Work means activities involving the removal of TSI and surfacing ACM or PACM. 包括移除TSI 和ACM或PACM的表面材料的活动。
Class II Asbestos Work means activities involving the removal of ACM which is not thermal system insulation or surfacing material.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 removal of asbestos containing wallboard, floor tile and sheeting, roofing and siding shingles, and construction mastics.包含移除非隔热系统或表面材料的ACM的活动。
这包括但不限于,墙壁、地板、天花板、屋瓦和建筑填充材料中所含石棉的移除。
Class III Asbestos Work means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perations where "ACM", including TSI and surfacing ACM and PACM, is likely to be disturbed. 对非常容易受扰动的包括TSI和表面ACM和PACM的含石棉材料的修理或维护操作Class IV Asbestos Work means maintenance and custodial activities during which employees contact but do not disturb ACM and PACM and activities to clean up dust, waste and debris resulting from Class I, II, and III activities.在雇员接触但并未扰动ACM和PACM期间以及打扫灰尘、废弃物和因1,2,3所带来的碎片的维护和保管活动。
Clean Room means an uncontaminated room having facilities for the storage of employees’ street clothing and uncontaminated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拥有储存雇员休闲衣物和干净材料和设备的设施的洁净房间。
Closely Resemble means that the major workplace conditions which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levels of historic asbestos exposure, are no more protective than conditions of the current workplace. 以前对石棉暴露等级做出了贡献的主要生产车间的条件,不比现在的车间的条件更具保护性。
Competent Person means, in addition to thedefinition in 29 CFR 1926.32(f), one who is capable of identifying existing asbestos hazards in the workplace and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control strategy for asbestos exposure, who has the authority to take prompt corrective 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m, as specified in 29 CFR 1926.32(f): in addition, for Class I and Class II work who is specially trained in a training course which meets the criteria of EPA’s Model Accreditation Plan (40 CFR 763) for supervisor, or its equivalent and, for Class III and Class IV work, who is trained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EPA requirements for training of local education agency maintenance and custodial staff as set forth at 40 CFR 763.92(a)(2).安全检察员:Critical Barrier临界障碍物means one or more layers of plastic sealed over all openings into a work area or any other similarly placed physical barrier sufficient to prevent airborne asbestos in a work area from migrating to an adjacent area.界限:一个或更多用来密封所有工作区开口的塑料图层面板或其他类似的放置足够物理屏障来防止某个工作区域空气中的石棉迁移到邻近区域。
DEFINITIONS1926.1101 Asbestos StandardDecontamination Area means an enclosed area adjacent and connected to the regulated area and consisting of an equipment room, shower area, and clean room, which is used for the decontamination of workers,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that are contaminated with asbestos.排污区域:一个封闭的邻近或连接相关区域的由一个设备房、淋浴房、净化室组成的区域,被用来净化被石棉污染的工人、材料和设备。
Demolition means the wrecking or taking out of any load-supporting structure member and any related razing, removing, or stripping of asbestos products.拆除:拆除或取出任何装载支撑结构的部分和任何对石棉产品有关的清除、拆迁或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