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李白 注音 拼音版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大概写于天宝初李白在长安时,因为当时他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所以,心中郁闷孤寂,借这首诗一发心中的抑郁之情。
《月下独酌》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诗人在首句描绘了一幅独饮的画面,为整首诗提供了一个背景。
在花丛间摆放着一壶美酒,这是一个很优美的环境,如果此时两三个好友相邀在这里谈笑欢饮该是很惬意的事情,但是一个“独”字,遏制了这种可能,诗人是一个人在这里喝闷酒,这美丽的景色反衬了诗人孤独的身影,诗人越发显得孤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然自己形单影只,但是诗人并不甘心这样寂寞地独饮,他看到了天空的明月,还有自己的影子,这样再叫上自己,那么不就是三个人了吗?此句一出顿时打破了开场单调孤寂的氛围,场面变得热闹起来。
这里诗人想象奇妙,立意新颖,且又自然合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虽然诗人盛情邀请明月和自己一起饮酒,但是,月亮毕竟是不懂酒的,而影子也只是空随诗人,不会饮酒。
诗人写到这里又让人心中为之一紧,这该怎么办呢?也许写到这里诗人可能会陷入孤独愁苦的情绪吧,但是,没有。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诗人豁达写就一笔,暂且让它们陪我喝酒,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及时行乐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饮酒渐渐进入醉态,开始载歌载舞起来,诗人歌唱时,看到月亮在天空中徘徊不去,好像倾听着他的歌声。
身舞影动,因为诗人在酒醉中舞姿很不规范,所以,在月光下诗人的影子也变得零乱,在模糊中好像诗人在和影子一起跳舞,这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啊。
诗人一个人自娱自乐,把酒言欢,竟然好似比和他人共同饮酒更加欢快、热闹,从中可见诗人旷达的心胸。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是唐代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
该诗全文如下: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
至于那影子,虽然像陶潜所说的“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诗人姑且暂时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古诗《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作者李白)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唐代]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一作:相交欢)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标签抒情、饮酒、孤独、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月下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间:一作“下”,一作“前”。
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既:已经。
不解:不懂,不理解。
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同交欢:一起欢乐。
一作“相交欢”。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期:约会。
邈:遥远。
云汉:银河。
这里指遥天仙境。
“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赏析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辨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近似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2、衬托手法的运用。
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时李白在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 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 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 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在这首诗中, 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了解诗歌大意:
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 斟自酌无亲无友。举杯招引明月共饮, 明月与我和影子成了三人。月不能与我 共饮,影徒然跟随我的身体。暂且伴随 月和影,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我吟诗时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时 影子随着我一起舞。清醒之时,你我尽 管寻欢作乐,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 离散。月,我愿与你结下忘情之友,相 约在遥远的银河!
诗人对月高歌,明月徘徊左右,仿佛倾
听自己的歌声;影子陪自己起舞,舞兴正 浓,影子也显得零乱。直到醉倒之后,醉 眼朦胧,月光看不见了;躺在花丛,影子 也不得不与自己分离。诗人在醉舞高歌时 获得了暂时的 快乐 ,运用 拟人 修辞 手法,把月与影写得富有人情味:月亮与 影子似乎是自己的知己,与自己共度良宵, 把酒言欢,派遣心中的孤独与苦闷。
热闹、心情乐观,不再孤独。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但是月亮毕竟不会饮酒,自 己的身影也不能举杯对酌,只 能徒然伴随自己而已。此时的 诗人又不免生出 失望 之情。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月下独酌·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月下独酌·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月下独酌》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月下独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
共四首。
其中第一首最著名。
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
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月下独酌》作者:李白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⑴无相亲⑵。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⑶。
月既⑷不解饮,影徒⑸随我身。
暂伴月将⑹影,行乐须及春⑺。
我歌月徘徊⑻,我舞影零乱⑼。
醒时同交欢⑽,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⑾,相期⑿邈⒀云汉⒁。
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解】: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⑶“举杯”两句:这两句说,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⑷既:且。
不解饮:不会喝酒⑸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⑹将:和⑺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⑻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⑼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⑽交欢:一起欢乐。
⑾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问题探讨
2、前人评价“邀”字用得好, 谈谈你的理解。
“邀”,邀请。主动者为诗人,因 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 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美景之中, 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 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 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 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而也寄寓着作 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 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问题探讨
• 1、题为“月下独酌”,诗却既 写了“独”,又写了“不独”。 有人断言,写“不独”其实还 是在写“独” ,诗是紧扣“独” 字来抒情写怀的。你是怎样理 解的?
•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种由独而 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 的情感历程。 • 一、二句点出“独”,自斟自饮,没有相 亲相近之人。三至八句,以物为友,相邀 行乐,不独。然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于 不独之中显其孤独。九至十二句,体谅月 影,做伴行乐,但不独之中有无限孤寂; 醒时交欢,醉后分散,还是“独”。最后, 发誓结拜,相约游乐,是旷达,但把人生 的大孤独升华为与天地为友的大欢喜,反 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苦闷。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李白
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江海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题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 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 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 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 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 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 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词句注释 • ⑴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 • ⑵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 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明月和我 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 • ⑷既:已经。不解饮:不会喝酒。 • ⑸徒:空,徒然,白白的。
月下独酌注音版古诗

月下独酌注音版古诗
月下独酌(注音版)
月下独酌,作诗无酒为难。
我独缅怀,岁月如梭栖身岸。
平生贪狂,爱酒如命气如狂。
梦里惊醒,酒痴愁逐去,方见昔日凶。
叹酒如命,内容如世太空航行。
忧心伴随,杯盈如海,敬酒礼赞愁
深寂。
片刻骚扰,书影乡村又回绕。
怡然自得,如墨卷,情贯词典忆碧瑶。
问谁能了,此心之愁难洗清。
紫田草木,如梦如幻,月华寄我思情。
平静之中,那思量驻足留连。
风起云涌,敲击心弦,独醒月光下醉饮。
山水之间,足迹遍布心灵空间。
独坐默念,伴我思恋,月色银装被
我划破。
悠扬箫鼓,夜色和睦非刻须。
与月成诗,构思成像,酒意销却君所嘱。
醉眼迷离,醒后深情难抑制。
墨香氤氲,厚积薄发,笔墨纵横展日晖。
情感融合,月光如诗夜如绘。
诗韵清妙,吟唱并行,乃是此刻情难绽。
琴瑟有信,诗笔犹在心中诵。
思绪回飞,记忆追忆,良辰美景同我饮。
愿此文章,流传千古不变心。
月影摇曳,寄托心灵,独酌之夜自成文。
(注:此处为《月下独酌注音版古诗》的文章创作,以古诗的形式表达出独自在月下饮酒的情景,通过诗词的表现手法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和情感。
)。
人教版语文九下字词注音和解释、古诗文、名著(精华版)

九年级下册字词注音和解释、古诗文、名著(精华版)1、《诗两首》喉咙(hïu lïng) 汹涌(xiōng yǒng) 黎明嘶哑(sī yǎ):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怅惘chàng wǎng:惆怅迷惘。
2、《我用残损的手掌》锦幛zhànɡ: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蓬蒿hāo:飞蓬和蒿子藻荇xìng:荇菜水藻,水生草木植物,多浮在水面或生于水中蝼lïu蚁:蝼蛄和蚂蚁。
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隧洞:即隧道。
干瘪biě:干而收缩,不丰满纤qiàn绳淤yū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bï船簇cù新:极新全新。
胚pēi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绯fēi红迷惘4、《外国诗两首》虔qián信:虔诚而笃信。
慰藉jiâ:安慰,抚慰。
晨曦xī:黎明后的微光。
瞰kàn望:从高的地方向下看,俯视。
镶嵌xiānɡqiàn 黝yǒu黑深邃suì5、《孔乙己》羼chàn:混合,掺杂。
蘸zhàn绽zhàn出拭shì:擦。
阔绰chuî:阔气。
门槛kǎn 颓tuí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模mú样不屑置辩: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
6、《蒲柳人家(节选)》擀ɡǎn嘬zuō隐匿nì拗ào:固执,不驯顺。
剜wān檎qín腌臜ā zā捯dáo气唿哨shào:“呼哨”,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尖锐的像哨子一样的声音。
荣膺yīnɡ:光荣地获得。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不间断不松懈。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断壁残垣yuán: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指庭院丧失了主人或遭灾被劫后的凄凉景象。
贬义词(褒贬误用)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