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总复习水污染成因危害及防治练习新人教
高考地理总复习 环境保护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1

• •
• • • •
考点二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知识梳理]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与成因 1.大气污染含义: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 (浓度)超过大气 的正常含量,并且 持续一定 的时间,足以对人、生物、材 料、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2.大气污染物: (1)气溶胶状污染物:粉尘、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3 . 大 气 污 染 源 从 成 因 上 看 , 分 为 和 天然污染源 。一般而言,大气污染主要是由 人类活动 人为污染源 造成的。
• 答案 (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 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 • 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 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 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 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的水质恶化现象
生产和生活污水 中所含的氮、磷 等营养物质
污染
来源
金属的污水排放
和固体垃圾中重 金属的淋溶污水
陆地水体:称为“水 花(水华)”,又称 表现 “藻花”;海洋水 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 金属引 起的人 畜病症
重金属 元素通 过食物 链放 大,最 终危害 人畜身 体健康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 (1)与南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北方雾霾重、酸雨少? • (2)从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出减少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举措。
• 解析
第(1)题,雾霾天气主要与大气中颗粒物多、大气稳定、
少降水有关,酸雨与大气中酸性气体和降水过程有关。北方 冬季取暖,排放的颗粒物多于南方,所以雾霾重;但北方冬 季降水少,出现酸雨几率较南方小。第(2)题,减少雾霾天气 关键是减少废气的排放。
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案新人教版选修Word版

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环境的污染问题。
2、学会分析水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危害。
3、了解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学习重、难点: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和“水体污染物”是重点。
2、作用的机理(或作用的过程)是难点,因为作用的机理非常复杂,可以举一两个例子,不必追究细节。
学习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读图2.1“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思考天然水的自净过程。
学生讨论思考:①什么样的水体自净能力强?什么样的水体更易受到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②为什么沿海地区水污染严重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入海口附近?③“一节5号电池能污染6吨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们为什么不主张废旧电池回收?阅读图2.2思考:流动性强的河流为什么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归纳水污染的概念水污染:二、水体污染现象利用教材的案例1、案例2、案例3 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分析一个案例。
要求:找出每个案例中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的过程及其危害。
案例1震惊世界的水俣病1.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阅读图2.6分析湖泊是如何演变成沼泽原理案例2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思考:1.导致太湖出现这种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什么?2.这些污染物质是从哪里来的?3.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4.太湖流域污染区域防治的治理措施从控制废水的排放人手,将“监管”“预防”“治理”三者结合起来。
一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与治理,二要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
2.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⑴污染物:⑵常发区域:⑶原因:⑷危害:案例3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思考:1.造成此次海洋污染事件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是什么?2.试说明此次污染造成的危害。
三、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出水污染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
然后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经典例题1]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横贯在上海中部的苏州河,西源太湖,东接黄浦江。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课后练习三十九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后练习三十九
第1题【单选题】
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读图,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B、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
C、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造成的
D、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 )
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B、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
C、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
D、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
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经济增长放缓
B、人口规模减小
C、环保政策变化
D、工业生产萎缩
【答案】:无
【解析】:。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水污染及其成因练习题 最新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6)一、选择题在下图中,①是地表径流,②、③是地下径流。
读图完成1~3题。
1.三类径流流速的比较()A.①>②>③B.①>②;①<③C.①>②;①>③D.①<②;①>③2.若沿P垂线三类径流同时受到相同程度的一次性镉污染。
10天内N地进行检测()A.②最先检测到水体被污染B.①最先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C.任何时候②、③污染程度都比①严重D.③中检测到了最大浓度的污染3.三类径流受到污染后()A.治理难度最大的是①B.最容易治理的是③C.②的污染持续时间最长D.②、③污染持续时间比①长2018年12月7日21时35分,两艘外籍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发生碰撞,溢出燃油约450吨,造成我国最大的船舶碰撞溢油事故。
交通部牵头全力组织清污,采用围油栏截污、向海上洒消油剂和吸油毡等来清除油污。
据此回答4~5题。
4.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5.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6.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化合态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A.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废液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C.含磷污水排入自然水体中,能引起藻类繁殖,使水质变坏,必须除去D.磷对生物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7.读“湖泊沼泽化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将下列词语前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①阻挡阳光;②鱼类死亡;③水生植物死亡;④蓝藻暴发;⑤分解耗氧(2)水污染会加速湖泊—沼泽的演化。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水体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水体的自净能力就是水体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越强B.由于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C.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水体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水体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发生水污染现象D.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数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解析:水体具有自净能力,且有一定的限度。
当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时,便会产生水污染现象。
答案:D2下列水体类型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A.河流水B.淡水湖泊水C.地下水D.咸水湖泊水解析:河流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对污染物能起到很好的稀释作用,自净能力也强。
答案:A3下列情况不易发生水污染的是( )A.只有狭小出口的海湾,很少有径流注入B.光照强,水温高,水面上空气流稳定C.周边地区传统工业发达D.流速较快的河流解析:只有狭小出口的海湾相对比较封闭,受海流的影响小,不利于污水扩散,加上很少有径流注入,更使得水体易发生污染。
光照强,水温高,水面上空气流稳定,使得水体的流动性较小,也不利于水体的自净。
传统工业一般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较大,当然也易造成水体污染。
河流流速越快,自净能力也就越强。
答案:D4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是( )A.氮、磷等营养元素B.汞、镉等金属元素C.油类污染物质D.工业冷却水解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是氮、磷等。
答案:A5关于湖泊沼泽化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湖泊沼泽化都是由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B.湖泊沼泽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C.水体富营养化是湖泊沼泽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种人为现象D.湖泊沼泽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演变过程解析:湖泊沼泽化主要是人类向水体中排放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的,但是假如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原因也会造成湖泊的沼泽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

2.1 水污染及其成因课内基础训练1.下列水体中自净能力最差的是()A.承压地下水B.湖泊水C.河流水D.沼泽水答案D2.下列湖泊中,水质最优的应为()A.太湖B.苏必利尔湖C.西湖D.维多利亚湖答案D3.下列我国的河流中,水污染状况最严重的可能是()A.金沙江B.海河C.塔里木河D.闽江答案 B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回答4~6题。
4.如今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5.根据乙湖周边地区生产、生活的特点,应主要防止湖水()A.富营养化B.毒素增加C.酸度增加D.碱度增加6.治理乙湖污染的综合整治工程应采取的针对措施是()①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②建设污水治理厂,实施污染达标排放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④引水入湖,使湖水不断循环流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4~6.解析根据湖泊轮廓特征及河流分布,判断甲是洞庭湖,乙是太湖。
第4题,洞庭湖位于湘江下游,对长江具有径流调节作用。
第5题,太湖所在地区,人口多,工业和城市多,排污量大,易造成富营养化污染。
第6题,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既要减少氮、磷等营养物质,又要提高水的自净能力。
答案 4.D 5.A 6.A7.如下图,黄河中游沿岸某城市附近河段河流水质(河水工业污染物浓度及含沙量)季节变化明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两曲线的含义。
(2)分析说明该河段河水工业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的原因。
答案(1)A表示河水工业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B表示河流含沙量季节变化。
(2)夏秋季节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对污染物稀释作用大,污染物浓度低。
或答:冬春季节降水量小,河流流量小,对污染物稀释作用小,污染物浓度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年初,一份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互联网上被关注,随之引发了公众对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地下水污染问题正被高度聚焦。
高中地理 2.1 水污染及其原因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原因难度及题号考查知识点及角度基础中档稍难水体净化能力 1 2 8水体污染现象3、6 4、7 51.下列天然水净化作用中,属于化学净化作用的是( )。
A.混合B.沉淀C.分解、凝聚D.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解析化学净化有: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凝聚等。
答案 C2.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相同的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解析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循环周期越短,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多,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分解,自净能力越强,故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其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
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
答案 D深圳特区报2012年4月6日讯昨日有市民爆料,大梅沙海滨公园海面部分海水变成了深褐色,夹杂着一股腥味。
记者从深圳市海洋局了解到,4月3日位于大梅沙西部、盐田港内侧的海域发生100平方米范围的赤潮,赤潮持续了两天,昨日上午,该范围赤潮面积增大到10平方公里。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4.形成长江口赤潮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A.海水温度B.海水密度C.海水盐度D.潮汐现象5.长江口易出现赤潮灾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是( )。
A.寒暖流交汇B.天文大潮C.夏季风增强D.海水富营养化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赤潮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3题,赤潮的发生有自然原因,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海洋排放大量的含氮、磷元素的营养物质,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后检测新人教选修6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一、选择题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1~3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解析:第1题,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
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废水排入海水中,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
第2题,水温高,赤潮生物繁殖生长快;风力小,易于赤潮生物聚集。
因此水温高、风力小的海域易暴发赤潮,故C项正确。
第3题,赤道附近水温高、风力小,但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少,故A项错误。
大洋中部远离海岸,陆地上排放的含氮、磷的污水难以到达,故B项错误。
中、低纬近海水温较高、陆地污水排入较多,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故C项正确。
高纬近海水温低,不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故D项错误。
答案:1.B 2.C 3.C泉州市作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创模”期间先后建立了印染、电镀、制革等10个工业集中控制区,对其实行集中污水处理并实行污水处理产业化运作专业化经营。
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BOT建设—运营—移交产业化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
泉州市已经摸索出一条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模式。
据材料回答4~5题。
4.泉州市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集中控制并实行集中污水处理这一措施说明泉州市( )A.对每一个生产环节均进行控制,实行清洁生产B.集中控制管理实际就是即将取缔这些工业C.注重了工业生产的末端处理D.拿大笔资金打“水漂”,搞的是形象工程5.建立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说明( )A.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以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B.说明泉州市的工业都实行清洁生产C.各企业间已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式的生产D.这种企业的建设势必加重环境的压力解析:第4题,对污染大的企业集中控制并不一定是对每个环节都采取防治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成因、危害及防治
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据此判断1-2题。
1.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2.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
A.会刺激皮肤B.会腐蚀下水道
C.会引起白色污染D.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最主要的原因是()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B.地形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C.雨水丰沛且降水强度大D.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目前在全球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的水污染现象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4.小清河源出济南市西部睦里庄,汇集黑虎、趵突、孝感诸泉水,与黄河南堤大致平行东流,在寿光羊角沟入海,曾是省内唯一河海通航、水陆联运的河道。
小清河于1137年正式通航,过去该河承担着重要的海盐运输任务,将沿海地区的盐等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运到济南等内陆城市。
小清河是“曾经的黄金水道”。
新中国成立后,小清河虽然经过多次治理,但其水质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小清河成了“小臭河”、“小黑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小清河完全停航,结束了其800多年的通航功能。
(1)由“小清河”到“小黑河”,体现了小清河水质的何种变化?简要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从防洪安全、水环境安全和城市环境美化等方面简要说明小清河治理的意义。
5.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
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
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D.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
6.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清河源出济南市西部睦里庄,汇集黑虎、趵突、孝感诸泉水,与黄河南堤大致平行东流,在寿光羊角沟入海,曾是省内唯一河海通航、水陆联运的河道。
小清河于1137年正式通航,过去该河承担着重要的海盐运输任务,将沿海地区的盐等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运到济南等内陆城市。
小清河是“曾经的黄金水道”。
新中国成立后,小清河虽然经过多次治理,但其水质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小清河成了“小臭河”、“小黑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小清河完全停航,结束了其800
多年的通航功能。
(1)由“小清河”到“小黑河”,体现了小清河水质的何种变化?简要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从防洪安全、水环境安全和城市环境美化等方面简要说明小清河治理的意义。
7.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A.工厂、家用炉灶燃烧矿物能源
B.汽车尾气
C.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废气
D.工业、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冰箱
8. 2011年6月4日,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的蓬莱19-3油田连续发生溢油事故。
截至9月6日,溢油累计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据此回答(1)~(3)题。
(1)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3)海洋石油污染中,危害最严重的是 ( )
A.近海石油开采造成的石油泄漏
B.石油加工过程中造成的石油流失
C.工业含油废水的大量排放
D.偶发的大型油轮泄漏事故
9.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2月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目前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水质的约束更加突出。
去年,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达到了750亿吨,河流水质的不达标率接近40%,其中丧失了利用价值的劣五类水占了20%。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②生活垃圾,农业污水
③水土流失④酸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水污染不能带来的后果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能够直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为2 900亿立方米/年,全国有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
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指出,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1)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分析过量抽取地下水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2)说明防治地下水污染困难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 1.B 2.D
解析: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价值都不大,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才是重中之重。
含磷洗衣粉的危害就在于P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可使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富营养化。
2.答案: A
解析:
3.答案: D
解析:
4.答案: 1)水质不断下降大量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废水的排放
(2)小清河是城市防洪的重要泄洪通道,其河道的整治有利于保障济南市的城市防洪安全;
小清河污水治理关系到流域内生活、生产的用水安全;小清河流域整治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市容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5.答案: A
解析:
6.答案: (1)水质不断下降大量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废水的排放
(2)小清河是城市防洪的重要泄洪通道,其河道的整治有利于保障济南市的城市防洪安全;小清河污水治理关系到流域内生活、生产的用水安全;小清河流域整治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市容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7.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臭氧层破坏。
臭氧破坏主要是由于氟氯烃化合物,主要来自人类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
8.答案: 1-3CBD
解析:第1题,石油污染造成鱼类迅速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鱼类中毒和缺氧窒息两方面。
第2题,将石油从海水中取走是最好、最环保的办法。
第3题,偶发的大型油轮泄漏事故,使大量油品直接入海,引发附近海域严重污染,对海洋和附近海岸的生态系统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危害持续时间比较长。
9.答案: AB
解析:第1题,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其中工业污染最为严重。
第2题,工业生产和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伴随着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10.答案: (1)工业、生活污水,地表垃圾,农田喷酒化肥、农药等。
地下水水位降低,地面附近各种污水更易不渗,造成污染。
(2)埋藏深,流速慢,更新周期长,污染不易发现;治理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