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画图

合集下载

专题5 水平传送带模型(课件) (27张PPT)

专题5     水平传送带模型(课件) (27张PPT)

07. 典例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解析】A.开始时行李的加速度为 a g 2m/s2 ,当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时的时间
t1
v a
0.2s
,运动的距离
x1
v 2
t1
0.04m
,共速后行李
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加速度为零,
则选项
A
错误;
B.该行李到达
B
处的时间 t
t1 t2
t1
L x1 v
如图,传送带从A到B长度为L,以v0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从A端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试分析滑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
v1
v0
A
B
04. 分类讨论1:v1<v0
传送带 长度
传送带 不够长
传送带 刚够长
传送带 足够长
滑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景
v0
v
v0
v0
v
v0
v0
v0 v0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滑块运动情况
滑块一直 做匀减速
滑块一直 做匀减速
滑块先做匀 减速后匀速
滑块运动的v-t图像
v1 v v0 vv01 v v1 v v0
tt tt
t1 t t
06. 典例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
【例题1】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 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0.4m/s的恒定速率运行, 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 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到B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李的加速度大小一直为2m/s2 B.该行李经过5s到达B处 C.该行李相对传送带滑行距离为0.08m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才能到达B处 【参考答案】D

(完整版)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解析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解析版)

送带模型1.模型特征(1)水平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3(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2)倾斜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景3(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3)可能先加速后匀速(4)可能先减速后匀速(5)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6)可能一直减速情景4(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3)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4)可能一直减速2. 注意事项(1)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①滑动摩擦力消失②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③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2)传送带与物体运动的牵制。

牛顿第二定律中a 是物体对地加速度,运动学公式中S 是物体对地的位移,这一点必须明确。

(3) 分析问题的思路:初始条件→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出物体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由物体速度变化再分析相对运动来判断以后的受力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典例1】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运动速率恒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上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可能是( )A.L v +v 2μgB.L vC.2L μgD.2L v【答案】 ACD【典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 =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 =10 m/s ,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 =0.5 kg 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 【答案】 (1)4 s (2)2 s【典例3】如图所示,与水平面成θ=30°的传送带正以v =3 m/s 的速度匀速运行,A 、B 两端相距l =13.5 m 。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

传送带模型1.水平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3(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2.倾斜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景3(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一直匀速(4)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景4(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3)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①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②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小结:分析处理传送带问题时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对物体在初态时(静止释放或有初速度的释放)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的分析;二是对物体与传送带共速时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分析.对于传送带问题,一定要全面掌握上面提到的几类传送带模型,尤其注意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讨论,看一看受力与速度有没有转折点、突变点,做好运动过程的划分及相应动力学分析.3.传送带问题的解题思路模板[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例1:(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在传送带上某位置轻轻放置一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素为μ,小木块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v 0、t 0已知,则( )A .传送带一定逆时针转动B .00tan cos v gt μθθ=+C .传送带的速度大于v 0D .t 0后滑块的加速度为002sin v g t θ-[求相互运动时间,相互运动的位移] 例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x =8 m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工件滑上A 端时速度v A =10 m/s ,设工件到达B 端时的速度为v B 。

传送带模型---学生版

传送带模型---学生版

传送带模型类型一:水平传送带1.(单选)如图所示,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在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类型二:倾斜传送带2.(单选)如图所示,传送带足够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并以v=10 m/s的速率逆时针匀速转动着,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体运动1 s后,受的摩擦力大小不适用公式F=μF NB.小物体运动1 s后加速度大小为2 m/s2C.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 s内,系统产生50 J的热量D.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 s内,至少给系统提供能量70 J才能维持传送带匀速转动3.(多选)传送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甲,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转动,现将m=2 kg的货物放在传送带上的A点,货物与传送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整个过程传送带是绷紧的,货物经过1.2 s到达B点,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货物在0.2~1.2 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A、B两点的距离为1.5 mC.货物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4 JD.货物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的功为6.4 J4.(多选)三角形传送带以1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 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v0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 0≥1 m/s,则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若v0≥1 m/s,则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若v0<1 m/s,则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D.若v0<1 m/s,则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5.(2017·四川成都模拟)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从A到B长度为L=10.25 m,传送带以v0=1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迹.已知sin 37°=0.6,g=10 m/s2,求:(1)煤块从A到B的时间;(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痕迹的长度.6.传送带与平板紧靠在一起,且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两者长度分别为L1=2.5 m、L2=2 m.传送带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到传送带的左端,然后平稳地滑上平板.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块与平板、平板与支持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μ2=0.1,滑块、平板的质量均为m=2 kg,g取10 m/s2.求:(1)若滑块恰好不从平板上掉下,求v的大小;(2)若v=6 m/s,求滑块离开平板时的速度大小.。

高三复习物理课件:传送带模型(共19张PPT)

高三复习物理课件:传送带模型(共19张PPT)

分析:
1.物块相对皮带的运动方向?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开始做
v0 μmg
什么运动?
A
B
L 2.当物块的速度等于皮带(共速)
后,做什么运动?摩擦力怎样?
3.在物块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一 定会共速吗?恰好能共速的条件 是什么?
4.先求出临界状态,然后 以此分类讨论物块的运动 情况,求解题目的问题。
例4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
为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 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
v0后,便以此速度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 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
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B. 可能落在Q点左方
C. 一定落在Q点右方
D. 可能落在Q点也可能落在Q点右方
分析: 1.物块相对皮带的运动方向?受到
v0 μmg
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做什么运动? A
B
物块相对皮带向右运动,受到向左
L
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
2.物块的速度大小减到等于传送带
速度大小时,二者是否会相对静止?
因为二者速度方向相反,故不会相
④通过以上讨论,画出物块到达B端时的速度大 小随传送带速度v变化的图像
vB
14 10
2
O 2 10 14
v
练习2.如图所示,物体从P点开始自由下滑,通过粗糙的 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在地面Q点,若传送带按顺时针方 向转动。物体仍从P点开始自由下滑,则物体通过传送带
后: ( D )
A. 一定仍落在Q点
A
v
B
变形.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v=2m/s的恒定速率运
行,传送带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20m,将一物体轻轻

输送带结构

输送带结构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分层式输送带结构图分层式输送带的产品分类分层式输送带的计量方法分层式输送带的使用及保养方法分层式输送带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排除措施分层式输送带是由多层挂胶帆布粘结在一起并覆有橡胶经硫化结合成一整体而制成,适用于输送块状、粒状、粉状、糊状物料或成件物品等。

分层式输送带结构(横断面)如上图。

分层式输送带按用途分为普通输送带、耐热输送带、尼龙输送带、聚酯输送带、耐油输送带、耐酸碱输送带、耐寒输送带、食品输送带、一般难燃输送带、环形输送带、花纹输送带、挡边输送带等。

(一)普通输送带1、使用特征普通输送带按被输送物料的磨损性和冲击性分为三种,其代号分别为H、D、L,其覆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中老化条件为70℃×7天。

其执行标准为GB/T 7984-2001《输送带具有橡胶或塑料覆盖层的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

表1 普通输送带覆盖胶物理机构性能类型拉伸强度≥ MPa拉断伸长率≥ %磨耗量≤ mm 3老化后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变化率H 24.0 450 120 -25% — +25%D 18.0 400 100 -25% — +25%L 15.0 350 200 -25% — +25% H- 强划裂工作条件;D- 强磨损工作条件;L- 一般工作条件。

2、适用范围H型:用于输送密度在2.5 T/m3以下的常温非腐蚀性大块物料。

D型:用于输送密度在2.5 T/m3以下的常温非腐蚀性中小块物料。

L型:用于输送密度小、磨损性小的常温非腐蚀性粉状物料。

(二)耐热输送带1、使用特征耐热输送带系由多层挂胶涤棉帆布粘结在一起并覆有耐热性能良好的胶料经硫化而制成。

耐热输送带按试验温度不同分为三种型号:1型:可耐不大于100℃试验温度,代号T1;2型:可耐不大于125℃试验温度,代号T2;3型:可耐不大于150℃试验温度,代号T3;耐热输送带覆盖胶耐热试验后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总结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总结

“传送带模型”1.模型特征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a)、(b)、(c)所示.2.建模指导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水平传送带模型:1.传送带是一种常用的运输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码头、货场、车站、机场等.如图所示为火车站使用的传送带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水平部分长度L=5 m,并以v0=2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旅行包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1)求旅行包经过多长时间到达传送带的右端;(2)若要旅行包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时间最短,则传送带速度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最短时间是多少?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小物体从足够高的光滑曲面上自由滑下,然后滑上一水平传送带。

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水平部分的长度,两端的传动轮半径为,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ω=15/rads的角速度沿顺时针匀速转运,传送带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h不变。

如果物体开始沿曲面下滑时距传送带表面的高度为H,初速度为零,g取10m/s2.求:(1)当时,物体通过传送带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2)当时,物体通过传送带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3) H在什么范围内时,物体离开传送带后的落地点在同一位置。

3.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以速度v0=4m/s滑上正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水平传送带,此时记为时刻t=0,传送带上A、B两点间的距离L=6m,已知传送带的速度v=2m/s,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关于物块在传送带上的整个运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4sB.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6JC.2s末传送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0D.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8J4.如图10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 A=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高中物理必考解析传送带模型课件 (共25张)

高中物理必考解析传送带模型课件 (共25张)
传送带模型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动力学问 题。它涉及到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力与 运动、能量转化、摩擦生热等高中阶段重要 的物理基础知识。因其物理过程多,知识面 广,综合性强,灵活性大,能很好地反映学 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 倍受各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本课件通过对 传送带问题的几种常见模型的情景分析,力 图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传送带
物体模型 运动突变 三种常见情景
一、传送带的物体模型
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亦可为长木板, 如图2所示)足够长,始速度V0水平向右。 现将质量为m的小煤块轻放在传送带上, 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求 煤块最终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与由 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A
B
C
V0
D V0
图1
图2
V
带 V0

O
t
图3
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即为煤块对
传送带相对位移的大小(亦即图3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
令两者速度相等历时t则 V0=at
痕迹的长度
X相=X带-X煤=
V0t-
1 2
gt 2
① ②
由①②有 摩擦生热
X相=
v2 o
2g
Q=μmg X相=
1 2
m
v2 0
2、传送带水平向右做始速度为V0, 加速度为a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0 煤
O 图5
t
在图1中,令AB=L0,煤块自B点飞出历
时摩t擦0X则生相痕=热X迹带Q-长X=煤度μ=mVg0tX+相12=μa0mt0 2g-
1 X相2
gt0
2
=μmg(V0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滑块与传送带模型
一、画出以下几种情况滑块的速度时间图像
1、
轻轻放上了匀速
运动的传送带上
2、初速度方向相同
(1
(2
3、初速度方向相反
滑块大于传送带速度
二、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如何运动的方法(将你最重要的想法记录在下面)
V1 V2
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L =8m ,以v 0=4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 =1kg 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 =2m/s 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

求物体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所用时间以及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的热量。

(g=10m/s 2)
2.传送带的倾角37α=︒,以v =2m/s 的速度匀速转动,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l =7m ,将物块(可看作质点)轻放于传送带底端,物块质量m =10kg ,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0.8μ=。

求:(1)传送带将物块运送至顶端所用时间是多少?
(2)此过程传送带对物块做了多少功?
(3)电动机因传送物块做了多少功?(g =10m/s 2)
3.如图,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30θ,两端点A 、B 距离为5m ,传送带在电动机带动下以1m/s 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0kg 的小物体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送带下端的A 点,已知物体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23=μ,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 点传送到B 点的过程中,求(1)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 (2)电动机做的功
o 73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