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曲线与方程练习题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2 双曲线(1)练习 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1-1数学试题

2.2 双曲线(1)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已知M (-2,0)、N (2,0),|PM |-|PN |=4,则动点P 的轨迹是导学号 03624438( C )A .双曲线B .双曲线左支C .一条射线D .双曲线右支[解析]∵|PM |-|PN |=|MN |=4,∴动点P 的轨迹是一条射线. 2.双曲线3x 2-4y 2=-12的焦点坐标为导学号 03624439( D ) A .(±5,0) B .(0,±5) C .(±7,0)D .(0,±7)[解析] 双曲线3x 2-4y 2=-12化为标准方程为y 23-x 24=1,∴a 2=3,b 2=4,c 2=a 2+b 2=7,∴c =7,又∵焦点在y 轴上,故选D .3.已知方程x 21+k -y 21-k =1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X 围是导学号 03624440( A )A .-1<k <1B .k >0C .k ≥0D .k >1或k <-1[解析] 由题意得(1+k )(1-k )>0,∴(k -1)(k +1)<0,∴-1<k <1.4.(2016·某某某某高二检测)已知双曲线2mx 2-my =4的一个焦点为(0,6),则m 的值为导学号 03624441( B )A .1B .-1C .73D .-73[解析] 将双曲线方程化为x 22m-y 24m=1.因为一个焦点是(0,6),所以焦点在y 轴上,所以c =6,a 2=-4m ,b 2=-2m ,所以a 2+b 2=-4m -2m =-6k=c 2=6.所以m =-1.5.双曲线x 210-y 22=1的焦距为导学号 03624442( D )A .3 2B .4 2C .3 3D .4 3[解析] 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知a 2=10,b 2=2,则c 2=a 2+b 2=10+2=12,因此2c =43,故选D .6.(2015·某某理)若双曲线E :x 29-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E 上,且|PF 1|=3,则|PF 2|等于导学号 03624443( B )A .11B .9C .5D .3[解析] 由题,|||PF 1|-|PF 2|=2a =6, 即||3-|PF 2|=2a =6,解得|PF 2|=9. 二、填空题7.已知双曲线C :x 29-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为C 右支上的一点,且|PF 2|=|F 1F 2|,则△PF 1F 2的面积等于__48__.导学号 03624444[解析] 依题意得|PF 2|=|F 1F 2|=10,由双曲线的定义得|PF 1|-|PF 2|=6,∴|PF 1|=16.∴S △PF 1F 2=12×16×102-1622=48.8.已知双曲线x 225-y 29=1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若双曲线上的点P 到点F 1的距离为12,则点P 到点F 2的距离为__2或22__.导学号 03624445[解析] 设F 1为左焦点,F 2为右焦点,当点P 在双曲线左支上时,|PF 2|-|PF 1|=10,|PF 2|=22;当点P 在双曲线右支上时, |PF 1|-|PF 2|=10,|PF 2|=2. 三、解答题9.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导学号 03624446 (1)焦点在x 轴上,c =6且经过点(-5,2); (2)过P (3,154)和Q (-163,5)两点.[解析] (1)设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2=1(a >0,b >0),由题意得⎩⎪⎨⎪⎧25a 2-4b2=1a 2+b 2=6,解之得a 2=5,b 2=1,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5-y 2=1.(2)设双曲线方程为Ax 2+By 2=1(AB <0),由题意得 ⎩⎪⎨⎪⎧9A +22516B =12569A +25B =1,解之得⎩⎪⎨⎪⎧A =-116B =19.∴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29-x 216=1.B 级 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 1(-5,0),点P 在该双曲线上,线段PF 1的中点坐标为(0,2),则双曲线的方程是导学号 03624447( B )A .x 24-y 2=1B .x 2-y 24=1C .x 22-y 23=1D .x 23-y 22=1[解析] 由条件知P (5,4)在双曲线x 2a 2-y 2b2=1上,∴5a 2-16b2=1,又a2+b 2=5,∴⎩⎪⎨⎪⎧a 2=1b 2=4,故选B .2.(2017·全国Ⅰ文,5)已知F 是双曲线C :x 2-y 23=1的右焦点,P 是C 上一点,且PF与x 轴垂直,点A 的坐标是(1,3),则△APF 的面积为导学号 03624448( D )A .13B .12C .23D .32[解析] 因为F 是双曲线C :x 2-y 23=1的右焦点,所以F (2,0).因为PF ⊥x 轴,所以可设P 的坐标为(2,y P ). 因为P 是C 上一点,所以4-y 2P3=1,解得y P =±3,所以P (2,±3),|PF |=3.又因为A (1,3),所以点A 到直线PF 的距离为1, 所以S △APF =12×|PF |×1=12×3×1=32.故选D .3.已知m 、n 为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则方程mx -y +n =0与nx 2+my 2=mn 所表示的曲线可能是导学号 03624449( C )[解析] 把直线方程和曲线方程分别化为y =mx +n ,x 2m +y 2n=1.根据图形中直线的位置,判定斜率m 和截距n 的正负,从而断定曲线的形状.4.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1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长为5,若2a =8,那么△ABF 2的周长是导学号 03624450( D )A .16B .18C .21D .26[解析] |AF 2|-|AF 1|=2a =8,|BF 2|-|BF 1|=2a =8, ∴|AF 2|+|BF 2|-(|AF 1|+|BF 1|)=16, ∴|AF 2|+|BF 2|=16+5=21,∴△ABF 2的周长为|AF 2|+|BF 2|+|AB |=21+5=26. 5.若方程x 2m -1+y 2m 2-4=3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则m 的取值X 围是导学号 03624451( C )A .(-∞,1)B .(2,+∞)C .(-∞,-2)D .(-2,1)[解析] 由题意,方程可化为y 2m 2-4-x 21-m=3,∴⎩⎪⎨⎪⎧m 2-4>01-m >0,解得m <-2.故选C .二、填空题6.(2016·某某某某高二检测)设双曲线与椭圆x 227+y 236=1有共同的焦点,且与椭圆相交,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15,4),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y 24-x 25=1 .导学号 03624452[解析] 解法一:椭圆x 227+y 236=1的焦点坐标是(0,±3),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知2a=|152+12-152+72|=4,故a =2.又b 2=c 2-a 2=5,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y 24-x 25=1. 解法二:椭圆x 227+y 236=1的焦点坐标是(0,±3).设双曲线方程为y 2a 2-x 2b2=1(a >0,b >0),则a 2+b 2=9,16a 2-15b 2=1,解得a 2=4,b 2=5.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y 24-x 25=1.解法三:设双曲线方程为x 227-λ+y 236-λ=1(27<λ<36),由于双曲线过点(15,4),故1527-λ+1636-λ=1,解得λ1=32,λ2=0(舍去).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 24-x 25=1. 7.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1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F 1PF 2=60°,则|PF 1|·|PF 2|等于__4__.导学号 03624453[解析] 在△PF 1F 2中,|F 1F 2|2=|PF 1|2+|PF 2|2-2|PF 1|·|PF 2|·cos60°=(|PF 1|-|PF 2|)2+|PF 1|·|PF 2|, 即(22)2=22+|PF 1|·|PF 2|, 解得|PF 1|·|PF 2|=4. 三、解答题8.已知双曲线方程为2x 2-y 2=k ,焦距为6,求k 的值.导学号 03624454 [解析] 由题意知c =3,若焦点在x 轴上,则方程可化为x 2k 2-y 2k =1,∴k 2+k =32,即k =6.若焦点在y 轴上,则方程可化为y 2-k -x 2-k2=1.∴-k +(-k2)=32,即k =-6.综上,k 的值为6或-6.C 级 能力提高1.双曲线8kx 2-ky 2=8的一个焦点坐标为(0,3),则k 的值为__-1__.导学号 03624455[解析] 将双曲线的方程化为x 21k-y 28k=1,因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是(0,3), 所以焦点在y 轴上,且c =3. 所以a 2=-8k ,b 2=-1k.所以-8k -1k=9,解得k =-1.2.当0°≤α≤180°时,方程x 2cos α+y 2sin α=1表示的曲线如何变化?导学号 03624456[解析] (1)当α=0°时,方程为x 2=1,它表示两条平行直线x =±1. (2)当0°<α<90°时,方程为x 21cos α+y 21sin α=1. ①当0°<α<45°时,0<1cos α<1sin α,它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②当α=45°时,它表示圆x 2+y 2= 2.③当45<α<90°时,1cos α>1sin α>0,它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3)当α=90°时,方程为y 2=1,它表示两条平行直线y =±1. (4)当90°<α<180°时,方程为y 21sin α-x 21-cos α=1,它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5)当α=180°时,方程为x 2=-1,它不表示任何曲线.。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过抛物线的焦点的一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若线段的长为,则线段的长为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由于抛物线,可知焦点为(1,0),准线x=-1,则由于过抛物线的焦点的一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那么可知线段的长为,,那么设出直线PQ:y=k(x-1)与联立方程组得到,则可知=,故答案为【考点】抛物线的定义点评:解决的关键是理解抛物线定义中抛物线上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其准线的距离。
属于基础题。
2.已知动圆M与直线y =2相切,且与定圆C: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答案】.【解析】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由题意可得M到C(0,-3)的距离与到直线y=3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动圆圆心的轨迹是以C(0,-3)为焦点,以y=3为准线的一条抛物线,其方程为.【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去位置关系,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点评:简单题,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认识到“M到C(0,-3)的距离与到直线y=3的距离相等”,从而可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进一步求标准方程。
此乃常用方法。
3.双曲线的焦距为【答案】【解析】根据已知等轴双曲线,可知a=b=1,那么结合=2,因此可知其焦距2c的值为,故答案为。
【考点】本试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性质。
点评:解决该试题的关键是对于双曲线的方程中a,,b的求解,然后借助于平方关系式,得到结论,属于基础题。
4.已知F是抛物线y2=x的焦点,A,B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则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__________ 。
【答案】【解析】设A、B的横坐标分别是m、n,由抛物线定义,得=m++n+= m+n+=3,故m+n=,,故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考点】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性质点评:抛物线的定义是解决抛物线的距离问题的常见方法5.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上顶点为,过点与垂直的直线交轴负半轴于点,且.(1)求椭圆的离心率;(2)若过、、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相切,求椭圆的方程;(3)在(2)的条件下,过右焦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如果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3),0),由(c,0),A(0,b),知【解析】(1)设Q(x,由 ,可知为中点.从而得到,,进一步计算可求出记心率的值.(2)由⑴知,可求出△AQF的外接圆圆心为(-,0),半径r=|FQ|=,所以再利用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半径a,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出a值,从而得到椭圆C的方程.(3) 设,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转化为,,所以,则,然后直线MN与椭圆方程联立,消y,再借助韦达定理来解决即可.,0),由(c,0),A(0,b)解:(1)设Q(x知,由于即为中点.故,故椭圆的离心率(4 分)(2)由⑴知得于是(,0) Q,△AQF的外接圆圆心为(-,0),半径r=|FQ|=所以,解得=2,∴c =1,b=,所求椭圆方程为(8 分)(3)由(Ⅱ)知:代入得设,则,(10分)由于菱形对角线垂直,则故则(12分)由已知条件知且故存在满足题意的点P且的取值范围是.(13分)6.设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且,则方程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 _轴上的__ (填抛物线、椭圆、双曲线的一种)【答案】y、椭圆【解析】因为,所以,两边平方得:,因为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所以,,所以。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2-1全册同步练习: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3.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一、选择题1.已知点F 1(0,-13),F 2(0,13),动点P 到F 1与F 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26,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A .y =0B .y =0(|x |≥13)C .x =0(|y |≥13)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C[解析] ||PF 1|-|PF 2||=|F 1F 2|,∴x =0. 2.双曲线x 216-y29=1的焦点坐标为( )A .(-7,0),(7,0)B .(0,-7),(0,7)C .(-5,0),(5,0)D .(0,-5),(0,5) [答案] C[解析] 16+9=c 2=25,∴c =5,∵焦点在x 轴上,∴(-5,0),(5,0)为焦点坐标.3.已知定点A ,B ,且|AB |=4,动点P 满足|P A |-|PB |=3,则|PA |的最小值为( ) A.12 B.32 C.72D .5[答案] C[解析] 点P 的轨迹是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如右图所示,当P 与双曲线右支顶点M 重合时,|PA |最小,最小值为a +c =32+2=72.故选C.4.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 2a 2-y 2b 2=1,点A ,B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线段AB 经过双曲线的右焦点F 2,|AB |=m ,F 1为另一焦点,则△ABF 1的周长为( )A .2a +2mB .4a +2mC .a +mD .2a +4m[答案] B[解析] 由双曲线定义知|AF 1|-|AF 2|=2a , |BF 1|-|BF 2|=2a ,∴|AF 1|+|BF 1|-(|AF 2|+|BF 2|)=4a . 又|AF 1|+|BF 1|=AB =m ,∴△ABF 1周长为|AF 1|+|BF 1|+|AB |=4a +2m .5.设P 为双曲线x 2-y212=1上的一点,F 1,F 2是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若|PF 1|:|PF 1|=3:2,则△PF 1F 2的面积为( )A .6 3B .12C .12 3D .24[答案] B[解析] 设|PF 1|=x ,|PF 2|=y ,则⎩⎪⎨⎪⎧x -y =2,x y =32,解得⎩⎪⎨⎪⎧x =6y =4又|F 1F 2|=213由余弦定理得cos ∠F 1PF 2=16+36-4×132×4×60.∴S △PF 1F 2=12x ·y ·sin ∠F 1PF 2=4×6×12×1=12.6.若椭圆x 2m +y 2n =1(m >n >0)和双曲线x 2a -y 2b =1(a >0.b >0)有相同的焦点,P 是两曲线上的一个交点,则|PF 1|·|PF 2|的值为( )A .m -aB .m -bC .m 2-a 2 D.m -b[答案] A[解析] 由题意|PF 1|+|PF 2|=2m ,|PF 1|-|PF 2|=2a 整理得|PF 1|·|PF 2|=m -a ,选A. 7.方程x 24-t +y2t -2=1所表示的曲线为C ,有下列命题:①若曲线C 为椭圆,则2<t <4; ②若曲线C 为双曲线,则t >4或t <2; ③曲线C 不可能是圆;④若曲线C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3<t <4. 以上命题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D .①②④[答案] C[解析] 若C 为圆,则4-t =t -2>0,∴t =3. 当t =3,C 表示圆,∴③不正确. 若C 为椭圆,则⎩⎪⎨⎪⎧4-t >0,t -2>0,4-t ≠t -2.∴2<t <4,且t ≠3, 故①不正确,故选C.8.设θ∈(34π,π)则关于x ,y 的方程x 2csc θ-y 2sec θ=1 所表示的曲线是( )A .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B .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C .长轴在y 轴上的椭圆D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答案] C[解析] 方程即是x 2sin θ+y 2-cos θ=1,因θ∈(3π4,π),∴sin θ>0,cos θ<0,且-cos θ>sin θ,故方程表示长轴在y 轴上的椭圆,故答案为C.9.已知平面内有一定线段AB ,其长度为4,动点P 满足|PA |-|PB |=3,O 为AB 的中点,则|PO |的最小值为( )A .1 B.32 C .2D .4[答案] B[解析] 由已知,P 点轨迹为以A ,B 为焦点,2a =3的双曲线一支,顶点到原点距离最小,∴|PO |的最小值为32,故选B.10.设F 1,F 2是双曲线x 24-y 2=1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PF 1→·PF 2→=0,则|PF 1|·|PF 2|的值等于( )A .2B .2 2C .4D .8[答案] A[解析] ∵PF 1→·PF 2→=0,∴PF 1→⊥PF 2→. 又||PF 1|-|PF 2||=4,|PF 1|2+|PF 2|2=20,∴(|PF 1|-|PF 2|)2=|PF 1|2+|PF 2|2-2|PF 1|·|PF 2|=20-2|PF 1|·|PF 2|=16, ∴|PF 1|·|PF 2|=2.11.双曲线8kx 2-ky 2=8的一个焦点为(0,3) ,那么k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k =-1[解析] 方程为x 21k -y 28k =1,∵焦点为(0,3),∴k <0且(-8k )+(-1k )=9,∴k =-1.12.若双曲线x 2-y 2=1右支上一点P (a ,b )到直线y =x 的距离是2,则a +b =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p (a ,b )点到y =x 的距离d =|a -b |2,∵P (a ,b )在y =x 下方,∴a >b ∴a -b =2,又a 2-b 2=1,∴a +b =12.13.设圆过双曲线x 29-y216=1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圆心在此双曲线上,则圆心到双曲线中心的距离是________.[答案]163[解析] 如图所示,设圆心P (x 0,y 0),则|x 0|=c +a 2=4,代入x 29-y 216=1,得y 20=16×79,∴|OP |=x 20+y 20=163. 14.双曲线x 216-y 291的两个焦点为F 1,F 2,点P 在双曲线上,若PF 1⊥F 1F 2,则点P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答案] 94[解析] ∵F 1(-5,0),PF 1⊥F 1F 2.设P (-5,y P ) ∴2516-y 2P 91,即y 2P =8116,∴|y P |=94, ∴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94.15.已知方程kx 2+y 2=4,其中k 为实数,对于不同范围的k 值分别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类型.[解析] 当k =0时,y =±2,表示两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当k =1时,方程为x 2+y 2=4,表示圆心在原点上,半径为2的圆. 当k <0时,方程y 24+x24k =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当0<k <1时,方程x 24k +y 24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当k >1时,方程x 24k+y 24=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16.在△ABC 中,BC 固定,A 点为动点,设|BC |=8,且|sin C -sin B |=12sin A ,求A 点的轨迹方程.[解析] 以BC 所在直线为x 轴,以线段BC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 (-4,0),C (4,0).设A (x ,y ),则由正弦定理知,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2R ,代入|sin C-sin B |=12sin A ,得|c -b |=12a =4,且|BC |=8>4,故由双曲线定义知,A 点在以B ,C 为焦点的双曲线上,2a 0=4,∴a 0=2,2c 0=8,c 0=4,∴b 20=c 20-a 20=16-4=12,即点A 的轨迹方程为x 24-y 212=1(y ≠0).17.设双曲线x 24-y 29=1,F 1,F 2是其两个焦点,点M 在双曲线上.(1)若∠F 1MF 2=90°,求△F 1MF 2的面积;(2)若∠F 1MF 2=60°时,△F 1MF 2的面积是多少?若∠F 1MF 2=120°时,△F 1MF 2的面积又是多少?[解析] (1)由双曲线方程知a =2,b =3,c =13, 设|MF 1|=r 1,|MF 2|=r 2(r 1>r 2)如图所示.由双曲线定义,有r 1-r 2=2a =4.两边平方得r 21+r 22-2r 1·r 2=16,因为∠F 1MF 2=90°,所以r 21+r 22=|F 1F 2|2=(2c )2=52,所以r 1r 2=18,所以S △F 1MF 2=9. (2)若∠F 1MF 2=60°,在△MF 1F 2中,由余弦定理得|F 1F 2|2=r 21+r 22-2r 1r 2cos60°|F 1F 2|2=(r 1-r 2)2+r 1r 2,得r 1r 2=36, 所以S △F 1MF 2=12r 1r 2sin60°=9 3.同理,当∠F 1MF 2=120°,S △F 1MF 2=3 3.18.如图所示,某村在P 处有一堆肥,今要把此堆肥料沿道路P A 或PB 送到成矩形的一块田ABCD 中去,已知PA =100m ,BP =150m ,BC =60m ,∠APB =60°,能否在田中确定一条界线,使位于界线一侧的点沿道路PA 送肥较近而另一侧的点则沿PB 送肥较近?如果能,请说出这条界线是什么曲线,并求出它的方程.[解析] 田地ABCD 中的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沿P A 送肥近,第二类沿PB 送肥较近,第三类沿P A 或PB 送肥一样近,由题意知,界线是第三类点的轨迹.设M 是界线上的任一点,则 |PA |+|MA |=|PB |+|MB |,即|MA |-|MB |=|PB |-|PA |=50(定值)故所求界线是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一支.若以直线AB 为x 轴,线段AB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所求双曲线为x 2a 2-y2b2=1,其中a =25,2c =|AB |=1002+1502-2·100·150·cos60° =507.∴c =257,b 2=c 2-a 2=3750. 因此,双曲线方程为x2 625-y23750=1(25≤x≤35,y≥0),即为所求界线的方程.。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若动点与定点和直线的距离相等,则动点的轨迹是()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直线【答案】D【解析】因为定点F(1,1)在直线上,所以到定点F的距离和到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直线,就是经过定点A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故选D.【考点】1.抛物线的定义;2.轨迹方程.2. F1、F2是定点,|F1F2|=6,动点M满足|MF1|+|MF2|=6,则点M的轨迹是()A.椭圆B.直线C.线段D.圆【答案】C【解析】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因为|MF1|+|MF2|=6=|F1F2|,所以点M的轨迹是线段,故选C。
3.椭圆内有一点P(3,2)过点P的弦恰好以P为中点,那么这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A.B.C.D.【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利用“点差法”求弦的斜率,由点斜式写出方程。
故选B。
4.如果抛物线y 2=ax的准线是直线x=-1,那么它的焦点坐标为()A.(1, 0)B.(2, 0)C.(3, 0)D.(-1, 0)【答案】A【解析】由已知,所以=4,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 0),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
点评:熟记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5.圆心在抛物线y 2=2x上,且与x轴和该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A.x2+ y 2-x-2 y -=0B.x2+ y 2+x-2 y +1="0"C.x2+ y 2-x-2 y +1=0D.x2+ y 2-x-2 y +=0【答案】D【解析】由抛物线定义知,此圆心到焦点距离等于到准线距离,因此圆心横坐标为焦点横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的圆心纵坐标,1,且半径为1,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同时考查了圆的切线问题。
点评:抛物线问题与圆的切线问题有机结合,利用抛物线定义,简化了解答过程。
2022_2023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同步练习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2 双曲线3.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为F1,F2,双曲线上一点P到F1的距离为8,则点P到F2的距离为()A.2或12B.2或18C.18D.22.(2022江苏镇江高二期中)若椭圆=1与双曲线x2-15y2=15的焦点相同,则m的值为()A.3B.4C.6D.93.(2022福建连城一中高二月考)以F1(-,0),F2(,0)为焦点且过点P(2,1)的双曲线方程是()A.-y2=1B.-y2=1C.-y2=1D.x2-=14.设m是常数,若F(0,5)是双曲线=1的一个焦点,则m= .5.已知点F1,F2分别是双曲线=1(a>0)的左、右焦点,P是该双曲线上的一点,且|PF1|=2|PF2|=16,则△PF1F2的周长是.6.已知点P在双曲线C:=1(m>-1)上,且点P的横坐标为m-1,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F1F2|=6,则m的值为,△PF1F2的面积为.7.(2022山东泰安宁阳高二期中)已知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为双曲线上一点,且PF1⊥PF2,则△PF1F2的面积为.8.(2022河北邢台高二期中)在①m>0,且C的左支上任意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②C 的焦距为6,③C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解答.已知双曲线C:=1,,求C的标准方程.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9.在方程mx2-my2=n中,若mn<0,则方程表示的曲线是()A.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B.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C.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D.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10.已知动点P(x,y)满足=2,则动点P的轨迹是()A.椭圆B.双曲线C.双曲线的左支D.双曲线的右支11.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1(-,0),点P在双曲线上,且线段PF1的中点的坐标为(0,2),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A.-y2=1B.x2-=1C.=1D.=112.(2022江苏盐城高二期中)若椭圆=1(a>b>0)和双曲线=1(m>0,n>0)有相同的焦点F1,F2,P是椭圆和双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1|·|PF2|的值是()A. B.(a2-m)C.a2-mD.a2-m213.(2022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二期中)过原点的直线l与双曲线x2-y2=6交于A,B两点,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直线PA的斜率为2,则直线PB的斜率为()A.4B.1C. D.14.已知双曲线2x2-y2=k的焦距为6,则k的值为.15.若双曲线=1(a>0,b>0)的两个焦点为F1,F2,|F1F2|=10,P为双曲线上一点,|PF1|=2|PF2|,PF1⊥PF2,求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C级学科素养创新练16.已知F是双曲线=1的下焦点,A(4,1)是双曲线外一点,P是双曲线上支上的动点,则|PF|+|PA|的最小值为()A.9B.8C.7D.6参考答案3.2双曲线3.2.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C由双曲线定义可知||PF2|-8|=2a=10,解得|PF2|=18或-2(舍),故点P到F2的距离为18,故选C.2.D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y2=1,所以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4,0),由于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所以由椭圆的方程得m=25-16=9.故选D.3.A由题意得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且c2=3,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则有a2+b2=c2=3,=1,解得a2=2,b2=1,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故选A.4.16由题意可知c2=25,则m+9=25,解得m=16.5.34∵|PF1|=2|PF2|=16,∴|PF1|-|PF2|=16-8=8=2a,∴a=4.又b2=9,∴c2=25,∴2c=10.∴△PF1F2的周长为|PF1|+|PF2|+|F1F2|=16+8+10=34.6.4由题意可知|F1F2|=2=6,解得m=4,此时双曲线的方程为=1,点P的横坐标为x P=3,所以点P的纵坐标为y P=±,所以△PF1F2的面积为|F1F2|·|y P|=×6×.7.16(方法1)由题意得a2=36,b2=16,c2=a2+b2=52.在Rt△PF1F2中,由勾股定理得|F1F2|2=|PF1|2+|PF2|2=(|PF1|-|PF2|)2+2|PF1|·|PF2|,即4c2=4a2+2|PF1|·|PF2|,即4×52=4×36+2|PF1|·|PF2|,得|PF1|·|PF2|=32,故△PF1F2面积为|PF1|·|PF2|=16.(方法2)本题中b2=16,∠F1PF2=90°,因此△PF1F2的面积为S==16.8.解若选①,因为m>0,所以a2=m,b2=2m,c2=a2+b2=3m,所以a=,c=.因为C的左支上任意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a+c,所以=3+,解得m=3,故C的标准方程为=1.若选②,则c=3.若m>0,则a2=m,b2=2m,c2=a2+b2=3m,所以c==3,解得m=3,则C的标准方程为=1;若m<0,则a2=-2m,b2=-m,c2=a2+b2=-3m,所以c==3,解得m=-3,则C的标准方程为=1.综上,C的标准方程为=1或=1.若选③,因为C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所以2a=4,即a=2.若m>0,则a2=m,所以a==2,解得m=4,则C的标准方程为=1;若m<0,则a2=-2m,所以a==2,解得m=-2,则C的标准方程为=1.综上,C的标准方程为=1或=1.9.D方程mx2-my2=n可化为=1.因为mn<0,所以<0,->0.方程又可化为=1,所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故选D.10.D=2表示动点P(x,y)到两定点F1(-2,0),F2(2,0)的距离之差等于2,而2<|F1F2|=4,由双曲线的定义,知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右支.故选D.11.B根据已知条件得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则a2+b2=5.①∵线段PF1的中点的坐标为(0,2),∴点P的坐标为(,4),将其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得=1.②由①②解得a2=1,b2=4,∴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12.D由题意可得|PF1|+|PF2|=2a,||PF1|-|PF2||=2m,两式平方相减得4|PF1|·|PF2|=4a2-4m2,∴|PF1|·|PF2|=a2-m2.故选D.13.C由题意可设A(m,n),B(-m,-n),P(x,y),x≠±m,y≠±n,则m2-n2=6,x2-y2=6,即y2-n2=x2-m2,所以=1,由直线PA的斜率为k PA=,直线PB的斜率为k PB=,可得k PA·k PB==1,而k PA=2,所以k PB=.故选C.14.±6易知k≠0,则由2x2-y2=k,可得=1,当k>0时,a2=,b2=k,由题意知+k=9,即k=6;当k<0时,a2=-k,b2=-,由题意知-k-=9,即k=-6.综上,k=±6.15.解∵|F1F2|=10,∴2c=10,c=5.又|PF1|-|PF2|=2a,且|PF1|=2|PF2|,∴|PF2|=2a,|PF1|=4a.在Rt△PF1F2中,|F1F2|2=|PF1|2+|PF2|2,∴4a2+16a2=100,得a2=5.则b2=c2-a2=20.故所求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16.A∵F是双曲线=1的下焦点,∴a=2,b=2,c=4,F(0,-4).上焦点为F1(0,4),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PA|=2a+|PF1|+|PA|≥2a+|AF1|=4+=9, 当A,P,F1三点共线时,|PF|+|PA|取得最小值9.故选A.。
2.1曲线方程-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时练习

高二年级(数学)学科习题卷曲线方程 一、选择题:1.已知命题“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是方程f (x ,y )=0的解”是正确的,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满足方程f (x ,y )=0的点都在曲线C 上 B .方程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 C .方程f (x ,y )=0所表示的曲线不一定是C D .以上说法都正确2.方程(x 2-4)(y 2-4)=0表示的图形是 ( )A .两条直线B .四条直线C .两个点D .四个点3.方程(x 2-4)2+(y 2-4)2=0表示的图形是A .两个点B .四个点C .两条直线D .四条直线4.已知A (-1,0),B (1,0),C 为平面内的一动点,且满足||2||AC BC =,则点C 的轨迹方程为 ( )A .22610x y x +++=B .22610x y x +-+=C .2210103x y x +-+= D .2210103x y x +++=5.方程x +|y -1|=0表示的曲线是 ( )6.已知A (1,0),B (-1,0),动点M 满足|MA |-|MB |=2,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A .011()y x =-≤≤ B .0(1)y x =≥ C .1)0(y x =≤- D .0(||1)y x =≥7.已知A (-2,0)、B (2,0),△ABC 的面积为10,则顶点C 的轨迹是( )A .一个点B .两个点C .一条直线D .两条直线二、填空题:8.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两个顶点是B (2,1),C (0,-3),则另一顶点A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定点A (1,2)与动点P (x ,y )满足:4OP OA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10.已知O 为坐标原点,动点M 在椭圆C :2215x y +=上,过M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N ,点P 满足5NP NM =,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1.已知A 、B 分别是直线y x =和y x =上的两个动点,线段AB 的长为P 是AB 的中点,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12.已知点P (2,2),圆C :2280x y y +-=,过点P 的动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1)求M 的轨迹方程;(2)当|OP |=|OM |时,求l 的方程及POM △的面积.13.两个定点(2,2),(0,2)P Q -,长为2的线段AB 在直线y x =上移动,求直线PA ,QB 的交点M 的轨迹方程。
高二数学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极坐标的极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处,极轴与轴的正半轴重合,且长度单位相同.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曲线C:(为参数),其中.(Ⅰ)试写出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及曲线C的普通方程;(Ⅱ)若点P为曲线C上的动点,求点P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解析】(Ⅰ)直接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以及消去参数,即可取得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及曲线C的普通方程;(Ⅱ)求出圆的圆心与半径,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加半径即可求出点P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试题解析:(Ⅰ)因为,所以,则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曲线C:,且参数,消去参数可知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Ⅱ)由(Ⅰ)知,曲线C是以(0,2)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是.【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2.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答案】【解析】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以极点为原点,因此方程【考点】参数方程的应用.3.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cos+6=0.(1)将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选择恰当的参数写出它的参数方程;(2)若点P(x,y)在该圆上,求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答案】(1)普通方程:,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2).【解析】(1)圆的普通方程与圆的极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关系在于圆上一点与极径,极角间的关系:,圆的普通方程与圆的参数方程的关系也在于此,即圆上一点与圆半径,圆上点与圆心连线与轴正向夹角的关系:;(2)利用圆的参数方程,将转化为关于的三角函数关系求最值,一般将三角函数转化为的形式.试题解析:由圆上一点与极径,极角间的关系:,可得,并可得圆的标准方程:,所以得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由(1)可知:故.【考点】(1)圆的普通方程与圆的参数方程和极坐标之间的关系;(2)利用参数方程求最值. 4.已知曲线M与曲线N:ρ=5cosθ-5sinθ关于极轴对称,则曲线M的方程为() A.ρ=-10cos B.ρ=10cosC.ρ=-10cos D.ρ=10cos【答案】B【解析】设点是曲线M上的任意一点,点关于极轴的对称点必在曲线N上,所以故选B.【考点】极坐标方程.5.在极坐标系中,圆的圆心的极坐标为()A.B.C.D.【答案】D.【解析】把圆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求出圆心的直角坐标,再把它化为极坐标.【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6.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为()A.一条射线和一个圆B.两条直线C.一条直线和一个圆D.一个圆【答案】C【解析】化简为,得到或,化成直角坐标方程为:或,故选C.【考点】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已知点的极坐标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且点在直线上.(1)求的值及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圆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答案】(1),(2)相交【解析】解:(Ⅰ)由点在直线上,可得所以直线的方程可化为从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5分(Ⅱ)由已知得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所以圆心为,半径以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10分【考点】直线与圆点评:主要是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高中数学 2.1.1曲线与方程

曲线与方程(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x 0,y 0)=0是点P(x 0,y 0)在曲线f(x,y)=0上的 ( )A.充分没必要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没必要要条件【解析】选C.由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可知,假设点P(x 0,y 0)在曲线f(x,y)=0上,那么必有f(x 0,y 0)=0;又当f(x 0,y 0)=0时,点P(x 0,y 0)也必然在方程f(x,y)=0对应的曲线上,应选C.2.下面四组方程表示同一条曲线的一组是 ( )=x 与y=√x =lgx 2与y=2lgxC.y +1x −2=1与lg(y+1)=lg(x-2) +y 2=1与|y|=√1−x 2【解析】选D.要紧考虑x,y 的取值范围,A 中y 2=x 中y ∈R,而y=√x 中y ≥0,B 中y=lgx 2中x ≠0,而y=2lgx 中x>0;C 中y +1x −2=1中y ∈R,x ≠2,而lg(y+1)=lg(x-2)中y>-1,x>2,故只有D 正确. 3.(2021·石家庄高二检测)方程x 2+y 2=1(xy<0)的曲线形状是 ( )【解析】选C.方程x 2+y 2=1(xy<0)表示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在第二、四象限的部份.4.(2021·安阳高二检测)曲线y=√1−x 2和y=-x+√2公共点的个数为 ( )B.2 【解析】选C.由{y =√1−x 2,y =−x +√2,得-x+√2=√1−x 2,两边平方并整理得(√2x-1)2=0,因此x=√22,这时y=√22,故公共点只有一个(√22,√22). 【误区警示】解题中易忽略y=√1−x 2中x 的取值范围,而写成x 2+y 2=1,从而解出两组解而致使出错.5.如果曲线C 上点的坐标知足方程F(x,y)=0,那么有( )A.方程F(x,y)=0表示的曲线是CB.曲线C 的方程是F(x,y)=0C.点集{P|P ∈C}⊆{(x,y)|F(x,y)=0}D.点集{P|P ∈C}{(x,y)|F(x,y)=0}【解析】选,B 错,因为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不必然在曲线C 上,假设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那么点集{P|P ∈C}={(x,y)|F(x,y)=0},故D 错,选C.6.(2021·青岛高二检测)方程(x-y)2+(xy-1)2=0表示的是 ( )A.两条直线B.一条直线和一双曲线C.两个点D.圆【解析】选C.由题意,{x −y =0,xy =1,因此x=1,y=1或x=-1,y=-1,因此方程(x-y)2+(xy-1)2=0表示的是两个点(1,1)或(-1,-1).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2分)7.(2021·天津高二检测)点P(2,-3)在曲线x 2-ay 2=1上,那么a= .【解析】将(2,-3)代入x 2-ay 2=1,得a=13. 答案:13【变式训练】已知点A(a,2)既是曲线y=mx 2上的点,也是直线x-y=0上的一点,那么m= .【解析】因为点A(a,2)在直线x-y=0上,得a=2,即A(2,2).又点A 在曲线y=mx 2上,因此2=m ·22,得m=12. 答案:12 8.(2021·重庆高二检测)若是直线l :x+y-b=0与曲线C:y=√1−x 2有公共点,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 .【解题指南】此题考查曲线的交点问题,能够先作出曲线y=√1−x 2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解题. 【解析】曲线C:y=√1−x 2表示以原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单位圆的上半部份(包括(±1,0)),如图,当l 与l 1重合时,b=-1,当l 与l 2重合时,b=√2,因此直线l 与曲线C 有公共点时,-1≤b ≤√2.答案:[-1,√2]9.方程y=√x 2−4x +4所表示的曲线是 .【解析】原方程可化为:y=|x-2|={x −2,x ≥2,−x +2,x <2.因此方程表示的是射线x-y-2=0(x ≥2)及x+y-2=0(x<2).答案:两条射线【误区警示】此题易轻忽方程自身的条件对y 的约束,即y ≥0,而将方程变形为(x+y-2)(x-y-2)=0,从而得出方程表示的曲线是两条直线.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0.方程√1−|x |=√1−y 表示的曲线是什么图形?【解析】原方程可化为{1−y =1−|x |,1−|x |≥0,即{y =|x |,|x |≤1, 因此它表示的图形是两条线段y=-x(-1≤x ≤0)和y=x(0≤x ≤1).如图:11.曲线x 2+(y-1)2=4与直线y=k(x-2)+4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k 的范围,假设有一个交点、无交点呢?【解析】由{y =k (x −2)+4,x 2+(y −1)2=4,得(1+k2)x2+2k(3-2k)x+(3-2k)2-4=0,Δ=4k 2(3-2k)2-4(1+k 2)[(3-2k)2-4]=48k-20.因此Δ>0,即k>512时,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Δ=0,即k=512时,直线与曲线有一个交点; Δ<0,即k<512时,直线与曲线没有交点. 【拓展延伸】曲线与直线交点个数的判别方式曲线与直线交点的个数确实是曲线方程与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解的组数,而方程组解的组数可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行判定.此题是判定直线和圆的交点问题,用的是代数法.也可用几何法,即通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求出k 的范围.有些题目,在判定交点个数时,也可用数形结合法.(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1.已知曲线ax 2+by 2=2通过点A(0,2)和B(1,1),那么a,b 的值别离为 ( )A.12,32B.32,12 32,32 D.12,-32【解析】选B.因为点A(0,2)和B(1,1)都在曲线ax 2+by 2=2上,因此{a ·0+4b =2,a +b =2,解得{a =32,b =12. 2.(2021·临沂高二检测)方程x 2|x |+y 2|y |=1表示的图形是 ( ) A.一条直线B.两条平行线段C.一个正方形D.一个正方形(除去四个极点)【解析】选D.由方程可知,方程表示的图形关于坐标轴和原点对称,且x ≠0,y ≠0,当x>0,y>0时,方程可化为x+y=1,表示第一象限内的一条线段(去掉两头点),因此原方程表示的图形是一个正方形(除去四个极点).3.已知圆C:(x-2)2+(y+1)2=4及直线l:x+2y-2=0,那么点M(4,-1) ( )A.不在圆C上,但在直线l上B.在圆C上,但不在直线l上C.既在圆C上,也在直线l上D.既不在圆C上,也不在直线l上【解析】选C.将点M(4,-1)的坐标别离代入圆C及直线l的方程,均知足.4.(2021·成都高二检测)已知方程y=a|x|和y=x+a(a>0)所确信的两条曲线有两个交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1 <a<1<a<1或a>1 ∈【解题指南】别离作出y=a|x|和y=x+a所表示的曲线.再依照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解析】选A.因为a>0,因此方程y=a|x|和y=x+a(a>0)的图象大致如图,要使方程y=a|x|和y=x+a(a>0)所确信的两条曲线有两个交点,那么要求y=a|x|在y轴右边的斜率足够大,因此a>1.【变式训练】如下图,定圆半径为a,圆心为(b,c),那么直线ax+by+c=0与直线x-y+1=0的交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析】选C.由{ax+by+c=0,x−y+1=0,因此{x=−b+ca+b,y=a−ca+b.因为a+b<0,a-c>0,b+c<0,因此x<0,y<0,因此交点在第三象限,选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10分)5.(2021·济宁高二检测)曲线y=|x-2|-2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解析】当x-2<0时,原方程可化为y=-x;当x-2≥0时,原方程可化为y=x-4.故原方程表示两条共极点的射线,易患极点为B(2,-2),与x 轴的交点为O(0,0),A(4,0),因此曲线y=|x-2|-2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 △AOB = 12|OA|·|y B |=4. 答案:46.(2021·石家庄高二检测)曲线y=-√1−x 2与曲线y+|ax|=0(a ∈R)的交点个数为 .【解析】由{y =−√1−x 2,y +|ax |=0,得-|ax|=-√1−x 2,即a 2x 2=1-x 2,因此(a 2+1)x 2=1,解得x=√1a 2+1和x=-√1a 2+1, 代入y=-|ax|,得y=-√a 21+a 2,因此它们有2个交点.答案:2【一题多解】由y=-√1−x 2,得x 2+y 2=1(y ≤0)表示半圆如图:由y+|ax|=0,得y=-|a||x|,表示过原点的两条射线,如图.因此由图象可知,它们有两个交点.答案:2三、解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7.已知点P(x 0,y 0)是曲线f(x,y)=0和曲线g(x,y)=0的交点,求证:点P 在曲线f(x,y)+λg(x,y)=0(λ∈R)上.【证明】因为P 是曲线f(x,y)=0和曲线g(x,y)=0的交点,因此P 在曲线f(x,y)=0上,即f(x 0,y 0)=0,P 在曲线g(x,y)=0上,即g(x 0,y 0)=0,因此f(x 0,y 0)+λg(x 0,y 0)=0+λ0=0,故点P 在曲线f(x,y)+λg(x,y)=0(λ∈R)上.【拓展延伸】证明曲线与方程关系的技术 解答本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明白得并运用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明确两条原那么,即假设点的坐标适合方程,那么该点必在方程的曲线上;假设点在曲线上,那么该点的坐标必适合曲线的方程.另外,要证明方程是曲线的方程,依照概念需完成两步:①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②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二者缺一不可.8.当曲线y=1+√4−x 2与直线y=k(x-2)+4有两个相异交点时,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解析】曲线y=1+√4−x 2是以(0,1)为圆心,2为半径的半圆,如图. 直线y=k(x-2)+4是过定点(2,4)的直线.设切线PC 的斜率为k 0,切线PC 的方程为y=k 0(x-2)+4.圆心(0,1)到直线PC 的距离等于半径2,即0√1+k 0=2, 因此k 0=512,直线PA 的斜率k 1=34, 因此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512<k ≤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2)部数学《曲线与方程 》同步训练
班级____姓名_____
1. 若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C 的方程是(,)0f x y =
B. 方程(,)0f x y =的曲线是C
C. 坐标不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D. 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在曲线C 上
2. 方程|2|||y x =表示的图形是 ( )
A. 两条平行直线
B. 两条相交直线
C.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
D. 一个点 3. “点M 在曲线x y 42=上”是“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x y 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若直线022=--k y x 与k x y +=的交点在曲线2522=+y x 上,则k 的值是( ) A. 1
B. -1
C. 1或-1
D. 以上都不对
5. 求方程c bx ax y ++=2的曲线经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 。
6. 已知:[0,2)απ∈,点(cos ,sin )P αα在曲线22(2)3x y -+=上,则α的值是 ;
7. 方程2222
(4)(4)0x y -+-=表示的图形是 。
8. 曲线2244x y +=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线段AB ,B 点的坐标为(6,0),A 点在曲线y=x 2+3上运动,求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10. 已知点A (-1,0)、B (2,0),求使∠MBA=2∠MAB 的动点M 的轨迹方程
11. 设A 、B 两点的坐标是 (-1,-1)、(3,7),求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12. 已知点M 与x 轴的距离和点M 与点F (0,4)的距离相等,求点M 的轨迹方程。
13. 经过原点的直线l 与圆226490x y x y +--+=相交于两个不同点A 、B ,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14. 已知一条直线l 和它上方的一个点F ,点F 到l 的距离是2。
一条曲线也在直线l 的上方,
它上面的每一点到F 的距离减去到直线l 的距离的差都是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