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够了解北极旅鼠的特点及其奇特行为。

2.理解科学小品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旅鼠的奥秘。

2.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北极旅鼠的特点及其三大奥秘。

2.科学小品的写作特点和手法。

教学难点如何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地说明复杂事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旅鼠的图片、相关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展示旅鼠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种可爱的小动物身上隐藏着哪些奥秘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新课讲解(35分钟)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信息,初步了解文意。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

3.讲解与点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小品的写作特点和手法。

4.品味语言: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述和精确的数据说明,体会科学小品文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准确性。

5.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三、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及科学小品的写作特点。

2.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布置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动物行为学的知识,并尝试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进行描述。

教学反思与总结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通过《旅鼠之谜》的教学,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优秀9篇)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优秀9篇)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优秀9篇〕《旅鼠之谜》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设计说明1、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提醒人类已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本课《旅鼠之谜》就深刻反映了人类的无限制繁衍所带来的问题。

课文虽是自读课,但带给人们的反思却是深刻的。

本文内容浅显,极易理解,但本着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2、整体思路〔1〕轻松的话题导入。

〔2〕在分角色朗读课文后,解决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3〕通过追问,分析课文其次局部。

〔4〕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带给人们的启示。

〔5〕分析本文与其它说明文的区别。

〔6〕讲述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奇异的现象。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一篇极有趣味的说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说明文。

文章表达“我〞与丹尼斯的交谈,“我〞时而疑心,时而“惊讶〞,时而“迷惘〞,时而猜想,进而疑惑,最后还有一出滑稽戏,结句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亦庄亦谐。

采用这种方式讲旅鼠之谜,具有艺术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解人疑惑,发人深思。

本文的重点,不是在给人们讲述故事,而是在于引发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此文十分感兴趣,这是个极好的切入点,并且课文也十分浅显,因此,对于教材的理解问题应该不大。

但学生的见识短浅,思路狭窄,因此,还是应该简单的查找资料,开阔视野。

另外,本文对人类的启示是个难点,学生想的也许不够全面和深刻,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比拟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上的不同。

〔2〕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精选10篇)《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旅鼠之谜》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启示。

3、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写法的不同。

4、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作者围绕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说明,最后以“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作节。

文章既有很有趣味的说明,又运用对话的叙述方式,写法不同与一般的说明文。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鼠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它们不仅偷吃我们的粮食,还传播疾病,古时就有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话。

可是有一种生活在北极的老鼠,它们的种种奇异的表现不仅让人类大跌眼镜,而且给人许多思考。

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四、自主学习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听读思考:1、本文介绍旅鼠的哪些奥秘?2、旅鼠的特殊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五、研读探究(引导)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

叙述我与丹尼斯的交谈,交谈的内容是介绍旅鼠的三大奥秘,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思考一下:1、这篇文章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2、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明确: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

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

六、拓展延伸自然界除了旅鼠之外,其他的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你知道哪些?与同学交流。

七、作业写一篇介绍动物奇异现象的文章,试着运用本文的写法。

《旅鼠之谜》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八年级下《旅鼠之谜》教案

八年级下《旅鼠之谜》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旅鼠之谜》年级:八年级下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人:【您的姓名】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内容;(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运用文本内容,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2)文章中重点词汇和短语的运用;(3)学生通过创意写作,运用文本内容。

2. 难点:(1)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2)作者观点的把握;(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背景;(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本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重点词汇和短语;(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和难句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章内容,理解作者观点。

4.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5.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齐读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 创意写作(1)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作;(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3.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主旨、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旅鼠之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旅鼠之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旅鼠之谜》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时所选的阅读材料《旅鼠之谜》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旅鼠的奋斗历程,表达了自由与不屈的精神,体现了作者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结合本篇阅读,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将紧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理解阅读文本,掌握文本的主旨及细节。

2.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进行文本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寓意和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的字词和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3.通过阅读学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学会分析文章,在人生层面上理解寓言故事的含义。

【教学步骤】Step1整体阅读,把握主旨。

1.给学生展现有关旅鼠的图片,引出本课所学。

2.让学生阅读《旅鼠之谜》,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3.让学生交流一下,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

Step2细节阅读,找出重点。

1.重点词汇:宽阔,悠闲,枯萎,惨淡,残酷,坚强,哀号,懦夫,机智,不灭,无畏解释重点词汇的含义,通过理解词汇,来进一步理解文章。

2.针对文章的每段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并找出重点句子。

Step3 总结分析,评价人生价值。

1.针对文章的人生价值,引导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2.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

【课堂互动】1.在学习重点词汇的时候,可以采用图片+主义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2.在分析文章的哲理时,可以分组讨论,分组抒发对文章哲理的理解,来进行知识沉淀和思维碰撞。

【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加强重点词汇的解释和文字表述,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并进行复习。

【作业布置】1.阅读本单元所选的其他寓言故事,总结其中的人生哲理。

2.背诵并默写本课所学的重点词汇。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通过对《旅鼠之谜》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让学生受益匪浅。

通过分析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真谛,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愿景。

八年级下册《旅鼠之谜》教案

八年级下册《旅鼠之谜》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旅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学会借助资料,深入探究旅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大意理解。

3. 旅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探究。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知识的理解。

2. 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通过多媒体展示旅鼠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2)讲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旅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宠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3. 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旅鼠”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精神。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旅鼠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及时回应,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旅鼠之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旅鼠之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旅鼠之谜》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3.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和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2.难点: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旅鼠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旅鼠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阐述主题: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题,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3.分析课文: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注意分析作者对自然的语言表达及态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旅鼠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5.课堂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旅鼠的三大奥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2.探究法: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3.阅读法: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会自然的美好;4.观察法:通过对旅鼠的视频和图片的观察,帮助学生了解旅鼠的外貌特征和习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针对所学知识,教师设计相关习题,学生在课堂作业中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课堂练习难度相当的作业,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3.评价方式:教师通过查阅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旅鼠图片、视频、习性等多媒体资源的教学课件;2.参考资料:提供关于旅鼠的相关文献资料,以供学生拓展阅读;3.网络资源:介绍关于旅鼠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旅鼠之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旅鼠之谜》教案

《旅鼠之谜》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并了解作者及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

2.学生能找出并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应学会运用概括提要的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重研究,从生活中发现自然的奥妙,并尝试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2.激发学生对自然问题的关注,鼓励他们热爱自然、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末句的含意及其对全文的总结升华作用。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旅鼠的奥秘。

•延伸拓展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科学和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旅鼠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学生课前预习材料,包括课文、生词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旅鼠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旅鼠及其生活习性,为进入课文做铺垫。

二、新授课(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需要积累的词语,并初步了解文意。

2.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筛选相关信息,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二)研读赏析1.分析旅鼠的三大奥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奥秘一:繁殖能力惊人,为维系种群数量的稳定而自杀。

•奥秘二:旅鼠的迁徙之谜,周期性大规模迁徙的原因不明。

•奥秘三:旅鼠死亡大迁移,天敌无法解释的高死亡率。

2.探究文章末句的含意,理解其对全文的总结升华作用。

(三)拓展延伸1.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奇特行为或习性,拓宽视野。

三、课堂小结总结旅鼠的三大奥秘及文章主旨,强调科学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旅鼠之谜》教学设计《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并理解重点字词; 了解关于旅鼠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查字典、解决文字障碍; 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 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探究奥秘的好奇心; 引起对人类人口问题的关注。

教学设计:导入:以谁是自然界中繁衍能力最强的生物( 老鼠) 为问
题提问学生,引出本文中对于老鼠的一个种类——北极旅鼠的介绍。

一.整体性阅读
1. 学生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媲美( ) 挑衅( ) 笃信( ) 迷惘( ) 啮齿( ) 苔藓( ) 前赴后继( )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 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

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

,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

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2. 初步感知文意。

(1) 请一位同学复述课文,熟悉课文大体行文思路。

(2) 思考: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 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 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
二.突破性阅读
1.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思考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1) 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2) 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 提示:(1) 六要素: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局
——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2. 本文主要借旅鼠这些特殊之谜来说明什么问题
( 提示:本单元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人口增长与自然有什么利弊关系)
三.探究性阅读
1. 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

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中可获得
哪些启示?
( 文字资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 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 万或每年7000 万人的速度增长着。

完全有理由担心,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 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 年人口将增加10 万倍;到公元3550 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 到公元7000 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 看来很明显,如果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启示:(1) 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 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
节,以求和谐发展;
(3) 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
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
2.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
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
因,在班上交流。

(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
四.巩固小结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

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

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 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

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

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
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
探究学习的欲望。

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
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