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区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
基于GIS的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解决方案

基于GIS的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解决方案人口数据一般以各种级别的行政区域为统计单位,使用表格进行展示。
常用的人口分布度量指标是人口密度,即行政区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这种以行政辖区为单位进行统计的方法,统计的结果是假定人口均匀分布在整个区域内,无法表达辖区的内部差异,面积较大的湖泊上,坡度较大的山地上都会被分配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密度数据在使用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基于固定大小空间单位的人口计算方法研究逐步开展,其中以公里格网(1km×1km)的应用较多。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对人口数据进行格网化表达,能够直观的表现人口数据的空间分布,有效的拓展人口数据的应用领域。
本方案选取大比例尺地理数据、地形地貌数据,利用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省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格网空间化。
1、数据及预处理使用1:500000地理数据(包括居民地、水系)、四川省年鉴数据、四川省县级行政区划界线。
在进行人口数据空间化之前,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对四川省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建设显著的地区进行居民地范围轮廓线的修改。
(2) 点状居民地以县级辖区为单位,对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确定居民地范围,以缓冲区的方式生成面状居民地。
(3) 一定坡度以上的坡度数据同居民地数据套和,对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检查修正居民地。
(4)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对四川全省面状水系进行更新,增加新增的水库、湖泊,修改改线部分的水体等。
(5) 通过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功能,在空间分布上检查居民地与水系的关系,处理由于城市搬迁等原因造成的两者空间上的矛盾。
2、方法本方案采用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的基本思路是,假设所有的人口都分布在居民地上,在这个假设条件下对县级行政区划(包括省辖市、县级市)为单位的人口数据在空间上进行重新分配,在确保各县总人口数不变的情况下,求得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基于GIS的区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

收稿日期 : 2007-09-27 基金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编号 :40771198);张 家 界 市永 定 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 目
研究区具有 以下 三个典 型特 点 :①地 质构 造复 杂 , 地 貌类型多样 化 :全 区 地 貌以 山 地 为 主 , 兼 有 丘陵 、 岗 地 、 溪谷平原等 多种地 貌类 型 ;②水 土流失 严重 , 生 态环 境脆 弱 :全区绝大部分旱 地分布 在山坡 上 , 有近 80%的旱 地面 积存在着不同程 度的 水土流 失现 象 , 山体 滑坡 等自然 灾害 频繁 ;③典型的少数 民族聚 居地区 和农 业旅游 区 : 2005年 全区少数民族人口 占总人 口的比 例高达 78%;农业和 旅游 业总产值占全区 GDP总量的 73%。
坡度 )作为永定区人口 分布的 主要 影响 因子 , 利 用 SPSS统 计软件 , 定量地分析了人口分 布与各影响因 子之间的 关系 , 为进一步开展该区域 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奠定基础 。 4.1 人口密度 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1)人口密度与耕地指数的关系 根据永定区 2005年土地利用 现状图统计 的各乡 镇耕地 面积 , 计算出各 乡镇 的耕地 指数 , 除 去 6个 街道 办事 处以 外 (由于办 事 处主 要 集中 在 市 区 , 耕 地 不是 其 主 要 生产 方
积除以该乡 镇 的土 地总 面积 , 再 乘 以 100;⑥利用 永 定区 2005年统计年鉴所统计 的各乡 镇总人数 除以各 乡镇相 应的 土地总面积 , 得 出各 乡镇的 平均 人口密 度 , 以便 与土 地利 用类型指数和平 均高 程及平 均坡 度进行 相关 分析 , 从 而建 立出人口密度与土地 利用数据及地形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
基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研究与应用

基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研究与应用
佘志勇
【期刊名称】《金融科技时代》
【年(卷),期】2005(013)010
【摘要】国内外关于人口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模型较多,但没有基于OpenGIS标准,而且在空间建模、分析上也没有有效地结合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造成数据难以共享,建立的系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用.文章根据OpenGIS建模基本理论、参考其它较成熟的模型,建立了符合OpenGIS规范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借助GIS软件技术将人口统计数据应用于规划、商业选址工作中.最后实现了一个基于上述模型的超市选址分析实例.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佘志勇
【作者单位】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F83
【相关文献】
1.基于GIS的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空间数据挖掘在人口学领域应用的实例 [J], 陈楠;王钦敏;林宗坚
2.基于RS-GIS的登革热空间分布模型研究 [J], 李森;陶海燕;徐勇
3.基于GIS技术对山区水热空间分布模型研究 [J], 连江龙;赵永;姚志强;沙晋明
4.基于人口GIS的北京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分析 [J], 袁长丰;刘德钦;崔先国;徐卓
揆
5.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以长春市区为例 [J], 林飞娜;赵文吉;张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图编制

基于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图编制基于MAPGIS和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分布图》或《湖南省农业图》编制一、实验学时4学时二、实验要求1、掌握基于ArcGISDesktop的《湖南省人口分布图》或《湖南省农业图》编制方法和步骤。
2、学会收集、运用和处理统计资料。
3、掌握分级统计图法的分级、设色原则;掌握分区统计图表法的分级、设色原则;学会处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4、掌握数据格式转换、符号库建立、数据符号化、图面整饰和图形输出等。
三、预习内容熟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四、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微机 P4 1.7G 256M 1台/人2 MAPGIS软件ArcGIS Desktop软件五、实验内容现场演示;现场答疑。
六、实验步骤湖南省人口统计数据总人口726.85 708.93 596.04 587.09 566.47 523.65 486.60 455.46 453.16 399.88 372.1 280.47 262.43 156.29人口密度娄底608.25 湘潭560.9 长沙469.67 衡阳466.40 益阳377.63 邵阳351.13 岳阳349.1 常德331.13 株洲329.29 永州246.29 郴州239.72 湘西172.65 张家界169.88 怀化146.481.数据转换1.1 空间数据转换:在MapGIS中,将《湖南省人口数据库》数据转换成*.shp格式(老师提供MapGIS原始数据,或者学生自备);要转换的文件有:面(市),线(省界、市界),点(省、市政论驻地)。
或在MapGIS中,将数据转换成MapInfo格式。
然后用ArcT oolBox/Conversion/import to shapfile/mif to shapfile 将数据转换成shapfile格式。
(1)文件→装入区;窗口→复位窗口;输出→并分别输出shape 文件。
(2)装入线文件并导出。
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调查及建设策略——以张家界市城区为例

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调查及建设策略——以张家界市城区为例田建林;冯国禄;李悦丰;杨海荣【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35)001【摘要】以QuickBird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RS、GIS技术,主要采用计算机监督分类结合目视解译获取城市绿地类型信息的方法,调查张家界市城区绿地状况,计算张家界市城区绿地的相关景观格局指数.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张家界市城市绿地建设提出扩大绿化面积、加快绿地建设,拓宽道路绿地、提高廊道效益,"点、线、面"一体化、完善绿地体系等建设策略.【总页数】3页(P76-78)【作者】田建林;冯国禄;李悦丰;杨海荣【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37【相关文献】1.城市绿地中消极空间的应对策略——以张家界市城区为例 [J], 田建林;杨海荣;董爱文2.QuickBird(快鸟)高分辨率卫星数据、gis与rs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调查与测试中的应用——以六盘水市中心城为例 [J], 袁士聪;安裕伦;刘海章;汤日红3.基于QuickBird影像的景观类型目视解译研究——以张家界市永定区城区为例[J], 田建林;杨海荣4.基于ArcGIS与ERDAS相结合的遥感影像快速精确配准研究——以云南思茅市主城区QUICKBIRD影像精配准为例 [J], 肖提荣;杨景;孟鸣5.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系统评价 [J], 李树伟;冯仲科;龚威平;汪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模拟研究

基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模拟研究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对城市人口分布的研究。
而基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模拟研究,则是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日益热门的话题。
什么是GIS?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GIS这个概念。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空间数据库、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管理和显示的一套功能完整的系统。
GIS是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和应用领域,它能够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模拟。
因此,GIS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交通管理、水利资源管理等一系列领域。
GIS在城市人口分布中的应用城市人口是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人口分布模拟研究便是通过各类与人口相关的数据源和GIS技术手段相结合,建立城市人口模型,模拟人口分布和变化规律,探究城市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为城市规划、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使用GIS技术在城市人口分布模拟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便是地理分析和空间分析。
地理分析能够帮助研究者分析和解释空间数据,探究人口分布规律。
空间分析则主要针对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相互关系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在人口数据的应用上,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人口数据。
例如,如果研究的是某一城市的人口分布,可以使用该城市的人口普查数据和非正式人口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从政府或相关部门获得。
在人口分布模拟中,为获取高质量的人口数据,需要尽可能多的获取不同来源的人口数据。
例如,通过爬取网络上的人口数据,使用数据挖掘技术筛选可靠数据等方式获取数据。
当然,在进行人口分布模拟研究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人口数据、随机性因素、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以期得到比较真实的人口分布结果。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人口分布研究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人口分布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规模和分布也在日益扩大和改变。
了解城市人口分布的规律,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GI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空间的角度来分析城市人口分布的情况,成为城市人口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GIS技术及其在城市人口研究中的应用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种集信息处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于一体的信息技术。
它可以用来处理各种类型的地理空间数据,如地形、气候、土壤、资源、交通、建筑物等。
在城市人口研究中,GIS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流动以及相互联系的关系。
主要应用如下:1、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分析。
通过采集已有的人口数据,结合地图信息和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和密度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城市的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
2、疫情防控。
通过GIS技术,可以在地图上标记出疫情病例的分布区域、密切接触者所在区域等,便于对疫情进行监测、预测和管理。
3、城市规划。
GIS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可以通过分析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等信息,指导城市规划的科学布局,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4、城市交通规划。
通过GIS技术,可以研究城市交通网络,分析交通瓶颈、拥堵路段等情况,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三、城市人口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解城市人口分布的规律,需要通过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来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对城市人口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地理位置、气候、水资源等因素。
在研究城市人口分布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城市的人口分布规律。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工业、商业、农业等因素。
压力下的人力都会寻找发展机会,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手。
3、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同样会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的情况,如教育、文化设施等因素会吸引人们到这些地方来生活和工作。
基于数字足迹的张家界游客时空行为分析

基于数字足迹的张家界游客时空行为分析随着人们旅游趋向个性化、多元化、数字化,数字足迹成为了分析游客行为的重要数据源。
本文以张家界市为案例,基于游客的数字足迹,探究游客的时空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数据来源于张家界市的移动信令数据,利用基站信令数据,对游客的轨迹进行提取,同时结合互联网查询的旅游景点数据,进行景点匹配,得到游客的具体旅游行为信息,包括到达时间、停留时间、离开时间、游玩景点等。
根据游客的人口属性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等),对游客进行分类。
二、游客时空行为分析1.游客时空分布根据提取的轨迹数据,绘制游客时空密度图。
图中可以看出,在旅游旺季(如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游客数量呈现高峰期,且大部分游客集中在张家界市区和飞天山等著名景点。
2.游客旅游行为分析结合游客的旅游行为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游客的游玩偏好和时间分配情况。
例如,年轻游客主要集中在旅游景点而非市区,喜欢自由行、踏青等活动;而老年游客更偏向于参观名胜古迹、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等。
此外,游客的游玩时间、停留时间等,也会受到天气、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三、游客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1.游客出行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个人出行和团队出行是两种主要的出行模式。
其中,个人出行游客数量较大,多以自由行、私家车旅游为主;而团队出行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常以旅行社、公车等集体出行方式出发。
这种趋势的发展,可以反映出旅游市场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
2.游客活动选择模式除了出行模式外,游客的活动选择模式也有所变化。
在过去,游客的游玩模式以线性、集中式游玩模式为主,即游客会先去一个景点游玩,然后去下一个景点等。
而现在,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游客对旅游自由化的需求,分散式、随机式游玩模式也逐渐流行起来。
3.旅游景区发展模式根据游客的时空行为分析,可以发现游客的游玩偏好、行为模式等因素,对旅游景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如何创新旅游业的服务产品、开发旅游新业态、提高旅游景区的景观质量等,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人口是区域 可持续 发展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 人 口的 空间 分布是指一定时 点上 人口在 各地 区的分 布状 况 , 是人 口数 据在空间上的表现 形式 [ 1] 。 常 用的人 口数 据是 以行政 区为 单元 , 通过统计 、 普 查 、 逐 级汇 总而 获 得的 , 因此 , 利用 GIS来表现人口 分布 的传 统方 法是 :为统 计单 元建 立 多边 形界数据库 , 把人口作为这些 多边形的属性 数据进行 存储 , 各种分析和操作均基于这一系 列统计单元 [ 2, 3] 。 这种方法在 进行人口 、 资源 环境 、 社 会经 济发展 的宏 观研究 时比 较方 便 , 但是当进行微 观尺度 的空 间分析 或者 跨学 科的研 究时 就会出现 问题 [ 2-11] 。 一 方面 , 以 行政 区为 单元 调查 得 到的 人口数据只是该 行政 区内的 人口 总量 , 并 没有 真实地 反映 出行政区内 人口的 空间 分布 特征 ;另一 方面 , 统 计型 的人 口数据不便于进行 各种 空间分 析 [ 9] 。 而在 政府 决策和 科学 研究中往往需要 知道 人口的 详细 分布情 况 。 人 口统计 数据 的空间化是解决此类 问题的有效途径 [ 9-11] 。
0.95(图 1)。 说明在永定区范围内 , 林业用地对各 乡镇的人 口分布影响较大 。
3)人口密度与建设用地指数的关系 根据土地 利用 现 状图 统计 的 各乡 镇 建设 用 地总 面 积 , 计算出各乡镇 (办事处 )建设用地指数 , 利用 SPSS软件进行 相关分析发现 , 在研究区 27个乡镇 (办事处 )中 , 人口密度 与建设用地指数的相 关系数为 0.86(图 1)。 4)人口密度与未利用指数的关系 根据土地利用现 状图分 析发现 , 2005 年全 区共有 未利 用地 6651.54 公顷 , 占土地 总面 积的 3.06%。 在 未利 用地 中 , 河流水面的比重最高 , 达到全区所有未利用 地的 40%, 而一般来说 , 现 代城 镇分布 多受 水源地 的限 制 , 往往 表现
数作为区域人口 分布 的主要 影响 因子 , 在 此基 础之上 通过 多元回归的思想建立了 人口密度空间化模型 , 同时结合 GIS 软件对研究区的 人口 分布状 况进 行了模 拟 , 以 探讨在 县域 尺度上具 有实 际 可操 作性 的 人口 数 据空 间化 方 法 。 同 时 , 通过研究 对张 家 界市 永定 区 推进 城 市化 进程 , 提高 人 口 、 资源和环境的科学管理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以保证统计结果中 各乡镇 的土 地利用 面积 数与 实际值 相一 致 ;③在 ARCGIS中对 DEM数据进 行投影 转换 , 并 重采样 至 250m×250m的 空 间分 辨 率 , 同 时 利用 SPATIALANALYST工具生成分辨 率为 250m×250m的坡度图 ;④以乡镇 界线 GRID作 ZONEGRID, 分别以 DEM图和坡度图作 VALUEGRID, 利用 ARCTOOLBOX中 的 ZONALSTATISTICS工 具统计出各乡镇 的平均 高程 和平 均坡度 ; ⑤计 算各乡 镇不 同土地利用类型 指数 , 即 用某 乡镇某 种土 地利 用类型 的面
积除以该乡 镇 的土 地总 面积 , 再 乘 以 100;⑥利用 永 定区 2005年统计年鉴所统计 的各乡 镇总人数 除以各 乡镇相 应的 土地总面积 , 得 出各 乡镇的 平均 人口密 度 , 以便 与土 地利 用类型指数和平 均高 程及平 均坡 度进行 相关 分析 , 从 而建 立出人口密度与土地 利用数据及地形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
4 数据分析
要建立反映 人口实 际分 布状况 的栅 格人 口数据 库 , 即 实现人口统 计数据 的空 间化 , 首 先必须 要定 量 、 定位 地分 析和研究各种环境因 素对人口分 布的影响 [ 19] 。 永定 区人口 分布和人口密度的 不均匀 特点 是在其 特有 的自 然和社 会经 济条件下形成的 , 其 中自然 条件 (尤其是 地貌格 局 )是 形成 永定区人口分布 大势 的基础 , 而社会 经济 发展 和生产 布局 的变化 , 则在永 定区 人口再 分布 上发挥 着积 极的 作用 。 基 于这种考虑 , 下面以土地利用和地形指 数 (平均高 程和平均
第 34卷第 2期 2009年 3月
测绘科学 ScienceofSurveyingandMapping
Vol.34 No.2 Mar.
基于 GIS的区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
———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
吴桂平 , 曾永年 , 邹 滨 , 齐庆超 , 杨 松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空间信息技术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中心 , 长沙 410083)
式 ), 其平均人 口密 度 与 耕地 指 数的 相 关系 数 为 0.84(图 1)。
2)人口密度与林地指数的关系 由于永定区 特殊的 自然 地理条 件 , 其林 地分 布面 积较 广 , 2005年全区林 地总 面积 为 154748.33 公顷 , 占土 地总 面积的 71.19%。 利用统 计计算 得到的 27个乡 镇 (包括 6个 办事处 )的平均人口 密度与 林地 指数进 行相 关分 析 , 可以 发现 , 各乡 镇 的 人 口密 度 与 林 地指 数 的 相 关 系数 高 达 -
坡度 )作为永定区人口 分布的 主要 影响 因子 , 利 用 SPSS统 计软件 , 定量地分析了人口分 布与各影响因 子之间的 关系 , 为进一步开展该区域 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奠定基础 。 4.1 人口密度 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1)人口密度与耕地指数的关系 根据永定区 2005年土地利用 现状图统计 的各乡 镇耕地 面积 , 计算出各 乡பைடு நூலகம் 的耕地 指数 , 除 去 6个 街道 办事 处以 外 (由于办 事 处主 要 集中 在 市 区 , 耕 地 不是 其 主 要 生产 方
作者 简 介 :吴 桂 平 (1980-), 男 , 江 苏泰州人 , 硕 士研 究生 , 中 国地理 学 会会员 , 研究 方向 :地 学空 间分析 理 论及应用 。 E-mail:csuwgp@
收稿日期 : 2007-09-27 基金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编号 :40771198);张 家 界 市永 定 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 目
研究区具有 以下 三个典 型特 点 :①地 质构 造复 杂 , 地 貌类型多样 化 :全 区 地 貌以 山 地 为 主 , 兼 有 丘陵 、 岗 地 、 溪谷平原等 多种地 貌类 型 ;②水 土流失 严重 , 生 态环 境脆 弱 :全区绝大部分旱 地分布 在山坡 上 , 有近 80%的旱 地面 积存在着不同程 度的 水土流 失现 象 , 山体 滑坡 等自然 灾害 频繁 ;③典型的少数 民族聚 居地区 和农 业旅游 区 : 2005年 全区少数民族人口 占总人 口的比 例高达 78%;农业和 旅游 业总产值占全区 GDP总量的 73%。
为水源地附近的 人口 密度较 大 。 利用 统计 计算 得到的 全区 27个乡镇 (办事处 )的平均人口密 度与未利 用地指数 进行相 关分析 , 得出各乡 镇的人 口密 度与未 利用 地指 数的相 关系 数为 0.81(图 1)。 4.2 人口密度与 地形指数的关系
【摘 要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 数据融 合分析 的有效途 径 。 本文 以张家 界市永定 区为 研究单元 , 对小尺度区域的人口密 度空间分布模拟进 行了初 步研究 。 文 章根据 2005年 《永 定区统 计年鉴 》 所统 计的人口数据 , 分析了永定区各乡 镇平均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类型指数及地形指数 (平均 高程和平均 坡度 )之间的 相关性 。 基于相关性分析 , 以 GIS软件与 SPSS统计软 件为工具 , 运用多 元回归 的思想建 立了人 口数据 空间 化模 型 , 同时生成了永定区 250m×250m空间分辨率的栅格 人口密度图 。 结 果表明 , 模 型模拟 的精度 较高 , 模拟 过程 具有较强的可操 作性 , 可 为县域尺度人口空间分布的应用研究提供 借鉴 。 同时 , 研究 结果为永 定区推进城 市化进 程 , 提高人口 、 资源和环境的科学 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
23 8
测绘科学 第 34卷
型 ;④行政区划 数据 , 各 乡镇 的行政 区划 界线图 由永 定区
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获得 。 3.2 数据预处 理
数据预处 理主 要包 括以 下内 容 :①利用 ARCGIS软件 将原始矢量数据为 1: 50 000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转化为 250m×250m分辨率的栅格土地利用数据 , 每个小 类用一个 栅格数据层表示 , 其中每 个栅 格记录 了该 土地 利用类 型占 整个栅格面积的百分比 ;②以乡 镇界线 GRID作 MASK, 将 所有土地利用 GRID中 像元值为 NODATA的栅格设为 0值 ,
3 数据来源和处理
3.1 数据源 本次研究所 使用 的数据 包括 :①土地 利用 数据 , 来源
于永定区 2005年土地利用现 状图 , 根据土地 利用现 状图提 取出各种土 地利用 类型 的矢量 数据 ;②人口 数据 , 来 源于 《 2005年永定 区统 计年 鉴 》 , 包括 2005年 永 定区 分乡 镇的 人口统计数据 ;③DEM数 据 , 来源于 美国空 间信息 情报局 (NGA)提供的 3弧 秒 (90m)分 辨 率 的永 定 区数 字 高程 模
2 研究区概括
张家界市永 定区地 处湖 南省西 北部 , 云 贵高 原武 陵山 脉北支中段 , 长 江流 域洞庭 湖水 系澧水 中上 游 , 是张 家界 市旅游经 济开 发的 腹地 。 全区 土 地总 面积 2174km2, 东与 慈利 、 桃源毗邻 , 南 抵沅 陵 , 西 邻永 顺 , 北 与 桑植 、 武陵 源接壤 , 东西最长 82.2km, 南北最宽 60.2km,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04′~ 110°55′, 北 纬 28°52′~ 29°25′。 永定 区境内 群山 起 伏 , 沟 谷纵 横 , 山 地 相对 高 差 较 大 , 最 大 高 差 达 1392.6m。 整个地势从中部切割成南北两部分 , 南部 向沅水 呈梯级递降 , 北部往 澧水 倾斜 , 中 部地势 低平 , 呈一 半月 形盆地 。 研究区 水资 源较为 丰富 , 中 部澧 水自西 向东 蜿蜒 而下 , 横贯境 内长 达 96.8km, 控 制流 域面 积 1614.29km2 。 全区年平 均气 温 16.8℃, 年日 照 时数 为 1449.6h, 中 部溪 谷平地年降雨量 1300 ~ 1600mm, 南部中 低山区年降 雨量在 1700mm以上 , 属于半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