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区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_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_吴桂平

合集下载

人口密度空间化模拟研究进展_阿荣

人口密度空间化模拟研究进展_阿荣

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的思想来源于社会学,可追溯到 19 世纪欧洲和美国的统计革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手段 的不断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慢慢深入,人口分布空间化的定 量化思想在 20 世纪中期开始萌芽发展.到 1930 年,美国社 会地理学家 Wright J.k.提出了人口空间化的 Dasymetric 方 法.
目前国内外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 几个方面:国外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研究的起步较早, 大部分基于全球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项目以及基于小区 域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成果.国内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模拟 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及全国人口空间化项目 1.1 GPW
所谓的人口数据空间化(Census Spatialzation)问题就 是指采用适宜的参数和模型方法,反演出人口在一定时间 和一定地理空间的分布状态,其实质就是创建区域范围内 连续的人口表面的过程[3].即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统计的数据 更为接近人口的实际分布的过程,是“社会化像素”“像素化 社会”的具体深化及实践.
关键词:人口分布;空间化;研究进展;牧区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2)12- 0044- 04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制度,特定的地域具有一定 数量和质量人的总称[2],是地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 —“人 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问题 的核心问题之一,并且近年来,资源、生态环境与人口之间 的矛盾日益十分突出,出现了各种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等现象严峻,影响到区域乃至全世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因 此,全面掌握人口信息,研究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对解决这些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第 28 卷 第 12 期(下) 2012 年 12 月

基于GIS的区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

基于GIS的区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
作者 简 介 :吴 桂 平 (1980-), 男 , 江 苏泰州人 , 硕 士研 究生 , 中 国地理 学 会会员 , 研究 方向 :地 学空 间分析 理 论及应用 。 E-mail:csuwgp@
收稿日期 : 2007-09-27 基金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编号 :40771198);张 家 界 市永 定 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 目
研究区具有 以下 三个典 型特 点 :①地 质构 造复 杂 , 地 貌类型多样 化 :全 区 地 貌以 山 地 为 主 , 兼 有 丘陵 、 岗 地 、 溪谷平原等 多种地 貌类 型 ;②水 土流失 严重 , 生 态环 境脆 弱 :全区绝大部分旱 地分布 在山坡 上 , 有近 80%的旱 地面 积存在着不同程 度的 水土流 失现 象 , 山体 滑坡 等自然 灾害 频繁 ;③典型的少数 民族聚 居地区 和农 业旅游 区 : 2005年 全区少数民族人口 占总人 口的比 例高达 78%;农业和 旅游 业总产值占全区 GDP总量的 73%。
坡度 )作为永定区人口 分布的 主要 影响 因子 , 利 用 SPSS统 计软件 , 定量地分析了人口分 布与各影响因 子之间的 关系 , 为进一步开展该区域 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奠定基础 。 4.1 人口密度 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1)人口密度与耕地指数的关系 根据永定区 2005年土地利用 现状图统计 的各乡 镇耕地 面积 , 计算出各 乡镇 的耕地 指数 , 除 去 6个 街道 办事 处以 外 (由于办 事 处主 要 集中 在 市 区 , 耕 地 不是 其 主 要 生产 方
积除以该乡 镇 的土 地总 面积 , 再 乘 以 100;⑥利用 永 定区 2005年统计年鉴所统计 的各乡 镇总人数 除以各 乡镇相 应的 土地总面积 , 得 出各 乡镇的 平均 人口密 度 , 以便 与土 地利 用类型指数和平 均高 程及平 均坡 度进行 相关 分析 , 从 而建 立出人口密度与土地 利用数据及地形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

基于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图编制

基于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图编制

基于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图编制基于MAPGIS和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分布图》或《湖南省农业图》编制一、实验学时4学时二、实验要求1、掌握基于ArcGISDesktop的《湖南省人口分布图》或《湖南省农业图》编制方法和步骤。

2、学会收集、运用和处理统计资料。

3、掌握分级统计图法的分级、设色原则;掌握分区统计图表法的分级、设色原则;学会处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4、掌握数据格式转换、符号库建立、数据符号化、图面整饰和图形输出等。

三、预习内容熟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四、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微机 P4 1.7G 256M 1台/人2 MAPGIS软件ArcGIS Desktop软件五、实验内容现场演示;现场答疑。

六、实验步骤湖南省人口统计数据总人口726.85 708.93 596.04 587.09 566.47 523.65 486.60 455.46 453.16 399.88 372.1 280.47 262.43 156.29人口密度娄底608.25 湘潭560.9 长沙469.67 衡阳466.40 益阳377.63 邵阳351.13 岳阳349.1 常德331.13 株洲329.29 永州246.29 郴州239.72 湘西172.65 张家界169.88 怀化146.481.数据转换1.1 空间数据转换:在MapGIS中,将《湖南省人口数据库》数据转换成*.shp格式(老师提供MapGIS原始数据,或者学生自备);要转换的文件有:面(市),线(省界、市界),点(省、市政论驻地)。

或在MapGIS中,将数据转换成MapInfo格式。

然后用ArcT oolBox/Conversion/import to shapfile/mif to shapfile 将数据转换成shapfile格式。

(1)文件→装入区;窗口→复位窗口;输出→并分别输出shape 文件。

(2)装入线文件并导出。

基于GIS的中小城市居住区位研究

基于GIS的中小城市居住区位研究

基于GIS的中小城市居住区位研究在发达国家房地产业的一种称谓“location”,即区位,可见区位对于房地产的重要意义。

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程度取决于区域中拥有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比如教育資源、环境资源、交通资源等,以及本文所讨论的商业资源。

本文使用GIS技术对湖北省鄂州市城区的区位商业资源优势度进行评价分析,希冀找到中小城市的城区区位资源优势度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以臻其他同类型城市相关问题的解决。

标签:GIS 鄂州城区商业资源优势度1 概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与资源密切相关,有的资源属于自然分布,就像中东地区的石油,自然资源凛赋是很难改变的,因为那是长期地质结构变迁自然环境变化的结果。

从历史上来看人类迁徙的足迹总是伴随着对资源的寻找。

资源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资源对人类的影响也不同,自然资源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现代社会商业资源对城市居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居民在选择自己的居住空间时往往考虑较多的是商业资源[1],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湖北省鄂州市建成区的案例,并应用GIS软件对该市建成区商业资源做进一步分析。

2 区位资源评价模型构建2.1 研究地及数据提供鄂州市是我国中部省份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紧靠长江,是湖北省辖市,也是比较有名的旅游胜地,属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

是鄂东水陆交通枢纽之一。

总面积是1504平方公里,总人口91.91万。

鄂州市区包括辖鄂城、梁子湖、华容等3个区,城区人口为61.59万。

比较特殊的是鄂州市没有下辖县城,城市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

该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在经济结构中还是以工业为主,在城区人口迁徙方面还是以居内部迁移为主,几乎不怎么受周围城市的影响,相对比较封闭。

2.2 评价模型构建2.2.1 评价指标选择。

鄂州市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毗邻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国家物流中心武汉,交通区位极理想,历史上的鄂州曾是区域的物流中心,因辖历史冶炼名城大冶,同时拥有较理想的港口,成为“古铜镜之乡”、“古钱币之乡”,盖因良好的交通区位。

基于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图编制

基于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图编制

基于MAPGIS和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分布图》或《湖南省农业图》编制一、实验学时4学时二、实验要求1、掌握基于ArcGISDesktop的《湖南省人口分布图》或《湖南省农业图》编制方法和步骤。

2、学会收集、运用和处理统计资料。

3、掌握分级统计图法的分级、设色原则;掌握分区统计图表法的分级、设色原则;学会处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4、掌握数据格式转换、符号库建立、数据符号化、图面整饰和图形输出等。

三、预习内容熟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四、实验设备序号 名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1 微机 P4 1.7G 256M 1台/人2 MAPGIS软件ArcGIS Desktop软件五、实验内容现场演示;现场答疑。

六、实验步骤湖南省人口统计数据总人口726.85 708.93 596.04 587.09 566.47 523.65 486.60 455.46 453.16 399.88 372.1 280.47 262.43 156.29人口密度娄底608.25 湘潭560.9 长沙469.67 衡阳466.40 益阳377.63邵阳351.13 岳阳349.1 常德331.13 株洲329.29 永州246.29郴州239.72 湘西172.65 张家界169.88 怀化146.481.数据转换1.1 空间数据转换:在MapGIS中,将《湖南省人口数据库》数据转换成*.shp格式(老师提供MapGIS原始数据,或者学生自备);要转换的文件有:面(市),线(省界、市界),点(省、市政论驻地)。

或在MapGIS中,将数据转换成MapInfo格式。

然后用ArcToolBox/Conversion/import to shapfile/mif to shapfile 将数据转换成shapfile格式。

(1)文件→装入区;窗口→复位窗口;输出→并分别输出shape文件。

(2)装入线文件并导出。

(3)装入点文件并导出。

基于遥感和GIS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及案例分析_王雪梅

基于遥感和GIS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及案例分析_王雪梅

收稿日期:2004-05-22;修订日期:2004-08-04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创新课题(C ACX2003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2014)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2002AA 133062)资助。

作者简介:王雪梅(1976-),女,硕士生,主要从事基于遥感与GIS 的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研究。

基于遥感和GIS 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及案例分析王雪梅,李 新,马明国(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人口数据对于全球、洲际、区域尺度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地认知。

但基于行政单位的人口统计数据难以与基于自然单位的环境数据相匹配,必须通过建模对人口数据进行空间化分布。

人口数据空间化建模的基本思路是将人口数据和地球表面的地理因子关联起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介绍了国内外基于遥感和GIS 的人口空间化研究的主要项目和方法思路。

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在流域尺度上把典型的人口估计结果GPW 、UN EP/GRID 、LandScan 和中国1km 格网的人口资料与政府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已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

国外研究主要包括从遥感解译信息反演人口数据、从DM SP-O LS 夜间灯光数据反演人口数据和从遥感获取的光谱特征直接反演人口数据。

国内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主要是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和其它地理因子(如高程、道路、居民区等)建立回归模型。

黑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的比较结果表明中国1km 格网人口数据是几种数据中与实践情况最相符合的。

关 键 词:人口;空间化;比较分析;遥感;GIS中图分类号:P 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323(2004)05-0320-081 引 言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基于GIS和多智能体的城市人口分布模拟_康停军

基于GIS和多智能体的城市人口分布模拟_康停军
[16 ]
1
1. 1
城市人口分布模拟模型
分布影响要素
在大区域尺度人口分布研究方面主要考虑的影 响要素包括: 区域交通条件、气候、地形及土地利 。人口在城市内部分布的则主要 用方式等要素 受交通条件、自然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因素的影 。本文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 居住用地、 交 通条件、自然环境、公共服务设施、教育环境。 响 1. 1. 1 所有 Agent 均在已有居住用地 , 单元进行选择搬迁 不考虑其它用地类型 ( 林地、 农田等) 转换为居住用地的情况。 居住用地
[1 - 2 ]
为人口空间分布研究领域的热点 ,涌现出一系列的 [1 ] 研究成果,如遗传算法 / 遗传规划建模 、 夜间灯 光遥感数据
[2 ]
、重力模型[3 - 4]等一批模型、方法在
。近年来,人口数据分布网格化成
区域层面得到应用。 在城市内部人口分布模拟方 [5 ] 面,部分学者开展了基于数字人口模型 、 核心
*
收稿日期: 2011 - 10 - 2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0971216 ,41071246 ) mail: eeszxc@ mail. sysu. edu. cn 作者简介: 康停军 ( 1981 年生) ,男,博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张新长; E-
136
中山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KANG Tingjun1 ,ZHANG Xinchang1 ,ZHAO Yuan2 ,WANG Haiying1 ,ZHANG Wei1 (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2. College of Information,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ata is analyzed. Aiming at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usual methods of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a simulation model for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s developed with integration of multiagent and population migration theory ( Simulation Model for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MUPD ) ,which consist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multiagent and rules. Residential land has been divided into regular residential cells, based on the initial condition; each residential cell has the same amount of agent. Agents decide whether to migrate or not,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residential cell to make migration.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s formed by means of the constant decisionmaking,consult and migration of agents.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the simulation result of SMUPD not only has higher accuracy,but also is close to the actual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pattern. In conclusion,the SMUPD provides a new way of modeling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Key word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multiagent; simulation; Guangzhou 人口的增长已经给全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造 成了巨大压力; 获取高精度的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对 于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 用机制,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综合管理能力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湘西北喀斯特山区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

湘西北喀斯特山区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
步 人快 速城 市 化 阶段 的湘 西 北 喀 斯 特 山 区鲜 有 涉
缩小。如果以人均收入作为横坐标 , 表示经济增长 , 以收入 差距 变化作 为 纵 坐标 , 兹 尼 茨提 出 的这 个 库
假说便是一条倒“ ” 曲线 , u型 通常被称为库兹尼茨 曲线 ¨ 引。后 来 , 环境经 济学 家把这 个假 说应 用 到经
维普资讯
2 5卷第 4期 4 8—44页 4 5 20 07年 7月 文章编号 :10 2 8 0 8— 7 6一(0 7 4—4 8— 7 20 ) 4 0




V 12 N . p4 4 4 o.5, o4p4 8 ̄ 5
Jl 2 0 uy.0 7

要 :根据张家界市永定区 18 99—20 05年耕地资源及人均 G P的统计 资料 , 析了永定 区耕 地面积 与经济发 D 分
展 的动态变化过程 , 了耕地减少量与人均 G P数据 的定量相关模 型 , 建立 D 从而得 出了该 地区耕地面积 减少与经济
发展 间的关 系规律 。研究结果 表明 , 永定区耕地 面积减少量最初随着人均 G P的增加而增加 , D 当越过一 个阈值后 (02 )就开始随着人均 G P的增长而降低 。虽然这样 的演 化规律受 当地 的 自然条件及其他 相关 因素的影 响 20 年 , D 而有所 波动 , 出现阶段性变化 , 但基本上仍吻合库兹尼茨曲线的一般特征 。结合 当前实 际, 对湘西北 喀斯 特地 区如
的关系做 了大量的探讨
。 但是 已有 的研究大多
2 世纪 5 0 0年代 中期 , 经济学家西蒙 ・ 库兹尼 茨提 出 了这样 一个 假说 , 在经 济发展过 程 中 , 收入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简 介 :吴 桂 平 (1980-), 男 , 江 苏泰州人 , 硕 士研 究生 , 中 国地理 学 会会员 , 研究 方向 :地 学空 间分析 理 论及应用 。 E-mail:csuwgp@
收稿日期 : 2007-09-27 基金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编号 :40771198);张 家 界 市永 定 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项 目
【摘 要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 数据融 合分析 的有效途 径 。 本文 以张家 界市永定 区为 研究单元 , 对小尺度区域的人口密 度空间分布模拟进 行了初 步研究 。 文 章根据 2005年 《永 定区统 计年鉴 》 所统 计的人口数据 , 分析了永定区各乡 镇平均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类型指数及地形指数 (平均 高程和平均 坡 )之间的 相关性 。 基于相关性分析 , 以 GIS软件与 SPSS统计软 件为工具 , 运用多 元回归 的思想建 立了人 口数据 空间 化模 型 , 同时生成了永定区 250m×250m空间分辨率的栅格 人口密度图 。 结 果表明 , 模 型模拟 的精度 较高 , 模拟 过程 具有较强的可操 作性 , 可 为县域尺度人口空间分布的应用研究提供 借鉴 。 同时 , 研究 结果为永 定区推进城 市化进 程 , 提高人口 、 资源和环境的科学 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
式 ), 其平均人 口密 度 与 耕地 指 数的 相 关系 数 为 0.84(图 1)。
2)人口密度与林地指数的关系 由于永定区 特殊的 自然 地理条 件 , 其林 地分 布面 积较 广 , 2005年全区林 地总 面积 为 154748.33 公顷 , 占土 地总 面积的 71.19%。 利用统 计计算 得到的 27个乡 镇 (包括 6个 办事处 )的平均人口 密度与 林地 指数进 行相 关分 析 , 可以 发现 , 各乡 镇 的 人 口密 度 与 林 地指 数 的 相 关 系数 高 达 -
数作为区域人口 分布 的主要 影响 因子 , 在 此基 础之上 通过 多元回归的思想建立了 人口密度空间化模型 , 同时结合 GIS 软件对研究区的 人口 分布状 况进 行了模 拟 , 以 探讨在 县域 尺度上具 有实 际 可操 作性 的 人口 数 据空 间化 方 法 。 同 时 , 通过研究 对张 家 界市 永定 区 推进 城 市化 进程 , 提高 人 口 、 资源和环境的科学管理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研究区具有 以下 三个典 型特 点 :①地 质构 造复 杂 , 地 貌类型多样 化 :全 区 地 貌以 山 地 为 主 , 兼 有 丘陵 、 岗 地 、 溪谷平原等 多种地 貌类 型 ;②水 土流失 严重 , 生 态环 境脆 弱 :全区绝大部分旱 地分布 在山坡 上 , 有近 80%的旱 地面 积存在着不同程 度的 水土流 失现 象 , 山体 滑坡 等自然 灾害 频繁 ;③典型的少数 民族聚 居地区 和农 业旅游 区 : 2005年 全区少数民族人口 占总人 口的比 例高达 78%;农业和 旅游 业总产值占全区 GDP总量的 73%。
以保证统计结果中 各乡镇 的土 地利用 面积 数与 实际值 相一 致 ;③在 ARCGIS中对 DEM数据进 行投影 转换 , 并 重采样 至 250m×250m的 空 间分 辨 率 , 同 时 利用 SPATIALANALYST工具生成分辨 率为 250m×250m的坡度图 ;④以乡镇 界线 GRID作 ZONEGRID, 分别以 DEM图和坡度图作 VALUEGRID, 利用 ARCTOOLBOX中 的 ZONALSTATISTICS工 具统计出各乡镇 的平均 高程 和平 均坡度 ; ⑤计 算各乡 镇不 同土地利用类型 指数 , 即 用某 乡镇某 种土 地利 用类型 的面
2 研究区概括
张家界市永 定区地 处湖 南省西 北部 , 云 贵高 原武 陵山 脉北支中段 , 长 江流 域洞庭 湖水 系澧水 中上 游 , 是张 家界 市旅游经 济开 发的 腹地 。 全区 土 地总 面积 2174km2, 东与 慈利 、 桃源毗邻 , 南 抵沅 陵 , 西 邻永 顺 , 北 与 桑植 、 武陵 源接壤 , 东西最长 82.2km, 南北最宽 60.2km,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10°04′~ 110°55′, 北 纬 28°52′~ 29°25′。 永定 区境内 群山 起 伏 , 沟 谷纵 横 , 山 地 相对 高 差 较 大 , 最 大 高 差 达 1392.6m。 整个地势从中部切割成南北两部分 , 南部 向沅水 呈梯级递降 , 北部往 澧水 倾斜 , 中 部地势 低平 , 呈一 半月 形盆地 。 研究区 水资 源较为 丰富 , 中 部澧 水自西 向东 蜿蜒 而下 , 横贯境 内长 达 96.8km, 控 制流 域面 积 1614.29km2 。 全区年平 均气 温 16.8℃, 年日 照 时数 为 1449.6h, 中 部溪 谷平地年降雨量 1300 ~ 1600mm, 南部中 低山区年降 雨量在 1700mm以上 , 属于半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 。
为水源地附近的 人口 密度较 大 。 利用 统计 计算 得到的 全区 27个乡镇 (办事处 )的平均人口密 度与未利 用地指数 进行相 关分析 , 得出各乡 镇的人 口密 度与未 利用 地指 数的相 关系 数为 0.81(图 1)。 4.2 人口密度与 地形指数的关系
4 数据分析
要建立反映 人口实 际分 布状况 的栅 格人 口数据 库 , 即 实现人口统 计数据 的空 间化 , 首 先必须 要定 量 、 定位 地分 析和研究各种环境因 素对人口分 布的影响 [ 19] 。 永定 区人口 分布和人口密度的 不均匀 特点 是在其 特有 的自 然和社 会经 济条件下形成的 , 其 中自然 条件 (尤其是 地貌格 局 )是 形成 永定区人口分布 大势 的基础 , 而社会 经济 发展 和生产 布局 的变化 , 则在永 定区 人口再 分布 上发挥 着积 极的 作用 。 基 于这种考虑 , 下面以土地利用和地形指 数 (平均高 程和平均
23 8
测绘科学 第 34卷
型 ;④行政区划 数据 , 各 乡镇 的行政 区划 界线图 由永 定区
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获得 。 3.2 数据预处 理
数据预处 理主 要包 括以 下内 容 :①利用 ARCGIS软件 将原始矢量数据为 1: 50 000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转化为 250m×250m分辨率的栅格土地利用数据 , 每个小 类用一个 栅格数据层表示 , 其中每 个栅 格记录 了该 土地 利用类 型占 整个栅格面积的百分比 ;②以乡 镇界线 GRID作 MASK, 将 所有土地利用 GRID中 像元值为 NODATA的栅格设为 0值 ,
【关键词 】区域人口密度 ;空间分布 ;GIS;永定区 【中图分类号 】 P208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009-2307(2009)02-0237-04 DOI: 10.3771/j.issn.1009-2307.2009.02.082
1 引言
人口是区域 可持续 发展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 人 口的 空间 分布是指一定时 点上 人口在 各地 区的分 布状 况 , 是人 口数 据在空间上的表现 形式 [ 1] 。 常 用的人 口数 据是 以行政 区为 单元 , 通过统计 、 普 查 、 逐 级汇 总而 获 得的 , 因此 , 利用 GIS来表现人口 分布 的传 统方 法是 :为统 计单 元建 立 多边 形界数据库 , 把人口作为这些 多边形的属性 数据进行 存储 , 各种分析和操作均基于这一系 列统计单元 [ 2, 3] 。 这种方法在 进行人口 、 资源 环境 、 社 会经 济发展 的宏 观研究 时比 较方 便 , 但是当进行微 观尺度 的空 间分析 或者 跨学 科的研 究时 就会出现 问题 [ 2-11] 。 一 方面 , 以 行政 区为 单元 调查 得 到的 人口数据只是该 行政 区内的 人口 总量 , 并 没有 真实地 反映 出行政区内 人口的 空间 分布 特征 ;另一 方面 , 统 计型 的人 口数据不便于进行 各种 空间分 析 [ 9] 。 而在 政府 决策和 科学 研究中往往需要 知道 人口的 详细 分布情 况 。 人 口统计 数据 的空间化是解决此类 问题的有效途径 [ 9-11] 。
3 数据来源和处理
3.1 数据源 本次研究所 使用 的数据 包括 :①土地 利用 数据 , 来源
于永定区 2005年土地利用现 状图 , 根据土地 利用现 状图提 取出各种土 地利用 类型 的矢量 数据 ;②人口 数据 , 来 源于 《 2005年永定 区统 计年 鉴 》 , 包括 2005年 永 定区 分乡 镇的 人口统计数据 ;③DEM数 据 , 来源于 美国空 间信息 情报局 (NGA)提供的 3弧 秒 (90m)分 辨 率 的永 定 区数 字 高程 模
积除以该乡 镇 的土 地总 面积 , 再 乘 以 100;⑥利用 永 定区 2005年统计年鉴所统计 的各乡 镇总人数 除以各 乡镇相 应的 土地总面积 , 得 出各 乡镇的 平均 人口密 度 , 以便 与土 地利 用类型指数和平 均高 程及平 均坡 度进行 相关 分析 , 从 而建 立出人口密度与土地 利用数据及地形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
0.95(图 1)。 说明在永定区范围内 , 林业用地对各 乡镇的人 口分布影响较大 。
3)人口密度与建设用地指数的关系 根据土地 利用 现 状图 统计 的 各乡 镇 建设 用 地总 面 积 , 计算出各乡镇 (办事处 )建设用地指数 , 利用 SPSS软件进行 相关分析发现 , 在研究区 27个乡镇 (办事处 )中 , 人口密度 与建设用地指数的相 关系数为 0.86(图 1)。 4)人口密度与未利用指数的关系 根据土地利用现 状图分 析发现 , 2005 年全 区共有 未利 用地 6651.54 公顷 , 占土地 总面 积的 3.06%。 在 未利 用地 中 , 河流水面的比重最高 , 达到全区所有未利用 地的 40%, 而一般来说 , 现 代城 镇分布 多受 水源地 的限 制 , 往往 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