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一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目标导学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精品导学案:第1章 2 时间和位移

高一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精品导学案:第1章 2 时间和位移

第一章 2 时间和位移 一、课前自主学习㈠课本导读1.时刻和时间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端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__________表示,时间间隔用_________表示。

在上图中,A 、B 、…、M 表示时间轴上的各个点,N 、O 、…、S 表示时间轴上的线段。

请你指出下列时间或间刻对应的哪一点或哪一段:⑴第3秒内:_________;⑵前3秒:________;⑶第2秒末:________;⑷第3秒初:________;⑸第3秒末:_______;⑹t =10s 时:_______;⑺第5秒:_______;⑻前12秒的中点时刻:_______。

2.路程和位移⑴路程:是物体(质点)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

⑵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运动的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⑶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只由始末位置决定,与物体的具体路径无关。

即同一位移可能有多条不同的路径。

如右图所示,分别沿ACB 和ADB 两条路径从A地到达B 地。

在这两个过程中,路程_________(相同、不相同),但位移________(相同、不相同)。

⑷例1.某人从O 点出发,他先在前5s 内向正北方向走了4m ,到了A 点,紧接着的3s 内,他向正东方向走了3m ,到达了B 点。

则整个8s 内的总位移是否是7m 呢?这两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

要得到8s 内的总位移,可以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如图乙所示,把两有向线段首尾相连,然后从始端向末端画一有向线段,即为合位移。

第二种途径:如图丙所示,把两有向线段始端重合,再以这两个有向线段为邻边画一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见课本P62、P65)由以上分析可知:人在8s 内的总位移的大小为______ m ,方向为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教案(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教案(1)

1.2时间和位移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会在时间轴上找到对应的时间和时刻;2、了解矢量的概念,知道矢量与标量的区别;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知道位移的公式表示法;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及区别、位移的概念及表示、矢量与标量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位移的表示及矢量性、矢量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复习回顾:质点的概念及条件、位置及表示。

问题思考:上午第一节课7:55开始上课,到8:40下课。

这里的“7:55 ”和“ 8:40 ”是它们分别是指时间还是时刻?我们说课堂45分钟为指时间还是时刻?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

时间(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2、单位:秒(S)分(min)小时(h)3、实验室中测时间的仪器:停表打点计时器例如:“前5 S时间内”常简称为“前5 S内”或“前5 S”“第5 S时间内”常简称为“第5 S内”或“第5 S”例1:在时间轴上用点或线段表示下列时刻或时间:A、前3 SB、第3 SC、第3 S初D、第2 S末E、第2 S初到第6 S末思考下列:1)什么叫路程? 2)某同学从校门口出发沿正东行走40m,你能确定它的位置吗?3)某同学从校门口出发正东行走40m,再正北方向行走40m,试确定他的位置?它的路程是多少?分析总结:路程与位置变化属于两个同的概念,为了描述位置的变化我们必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事例引入:有几位同学下课后从教室到校门口,可能有不同的几种走法,他们经过的轨迹不同;但他们的位置变化却是一样的,而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关键在于分析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就位置变化来说是一样的(效果相同)。

为了表示这一结论人们用从起点到终点的线段来表示,为了表示出从教室到校门口,我们用箭头来表示。

这就是位移。

二、位移和路程:1、位移:以始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时间、位移》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时间、位移》导学案

迁西一中高一导学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学科编号:0102 使用时间:2013年6月16日编写教师:审核人: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温馨寄语】只有不停地奋斗,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一、目标锁定1.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的情景下识别时间、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理解矢量与标量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4. 知道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于联系。

能用平面坐标系正确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二、重点难点疑点重点:路程和位移时间和时刻难点:矢量和标量疑点:计算位置的变化量。

三、自主探究(推导)1.时间和时刻问题与思考:(1)时间与时刻如何定义,你如何理解?(2)你有什么办法更好的比喻时间与时刻的区别?2.路程和位移问题与思考:(1)试写出路程与位移的定义。

(2)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矢量和标量矢量:它既有又有。

标量:它只有没有。

列举一些你学过的物理量哪些是矢量哪些是矢量?问题与思考:(1)有没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的?(2)矢量与标量的运算法则分别是什么?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问题与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与位移?四、经典例题(合作探究与交流展示)例1 、 如图所示,有一个质点从A 沿路线ABCDA 绕圆周运动一圈。

已知圆的半径R =1m 。

运动一周的时间t =4s ,且运动快慢不变。

问:(1)A 到C 的位移和路程分别多大?(2)A 到B 和B 到C 的位移相同吗?(3)物体在第3s 初的位置为何处?第3s 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如何?例2、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五、硕果累累1.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走半径为R 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中央的S 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 的半圆,BD 、CA 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 行进,则当他走到D 点时,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2.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 点出发前进了100 m 到达斜坡底端的B 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 m 到达C 点时,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3.见课本14页1、2、3、4.课后小记:。

2016-2017学年物理必修一导学案1.2位移和时间 精品

2016-2017学年物理必修一导学案1.2位移和时间 精品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学习目标】1.区分时间与时刻的概念,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和统一性的思想2.了解路程在描述位置变化方面的不足,理解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3.通过梯度训练,逐步加深对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的理解4.通过计算位移的典型题目,初步体会数学在物理中的运用【重点、难点】重点:对位移概念的理解,时刻和时间、位移与路程的区别;难点:对位移概念的理解,矢量性。

预习案【自主学习】A.时间和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对应着某一,也就是时刻。

人们把两个之间的称为时间。

(2)通常情况下,时间用符号来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符号为。

(3)我们常常以作为时间计算的零点。

(4)几何表示:在时间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时间数轴上的一段线段表示的是时间。

注意:生活中所谓的时间有双重含义,即有可能指时间,也可能指时刻,要注意体会。

如:“你什么时间到的”,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时刻,应理解成“你是什么时刻到的”B.位移和路程(1)从物体指向运动的终点的称为位移。

(2)位移的物理意义:位移是表示的物理量。

(3)通常情况下,位移用符号来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位移路程,的单位都是,符号为。

(4)位移的矢量性:物体的位移不仅有,而且有,是矢量。

(5)运动物体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叫做物体运动的_______.由于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路程是_________量.同一运动的路程不可能小于位移,只有做_________线运动的质点始终向着_________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C.矢量和标量(1)矢量:D.直线运动中的位置和位移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对应着物体某一位置,而一段时间,对应着物体的位移。

如下图所示,物体在x 轴上运动,在t 1时刻运动到位置x 1,在t 2时刻运动到位置x 2,那么在(t 2-t 1)这段时间内对应着位移(x 2-x 1),记为位移∆x=(x 2-x 1)注意:Δx 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Δ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正表示位移Δx 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相同,负表示位移Δx 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相反)。

高一物理必修一时间和位移导学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时间和位移导学案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课前预习纲要】【目标导学】1.知道时间、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了解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一维直线坐标系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重点: 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难点:1.了解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和路程是标量。

2.能用一维直线坐标系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学法指导】1.(课前完成部分)自主阅读课本,体会时间和时刻,并完成预习自测部分,20分钟内完成。

2.(课内完成部分)(1)通过思考,独立完成导学纲要中‘自主学习’及‘自主探究’部分;(15分钟)(2)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内容。

(15分钟)(3)教师对‘合作探究’进行精讲(10分钟)3.(课后完成部分)课外拓展巩固纲要(10分钟)【预习自测】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不同的_____,时间轴上的一条线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如图,“8时”“8时45分”表示时刻,“45 min”表示_________。

2.联系:两个时刻之间的_____即为时间间隔。

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_________的长度。

2.位移(1)表示方法: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_________。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质点)的_________。

(3)大小:从_______到_______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4)方向:从_______指向_______。

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_____又有_____的物理量,如位移。

2.标量只有_____没有_____的物理量,如路程、温度等。

3.运算法则标量_____算术加法,矢量_______算术加法。

(选填“遵从”或“不遵从”)四、直线运动的位移和路程1.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处于位置x2,那么位移Δx等于两时刻位置的坐标变化,即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教学导学案1.2时间和位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教学导学案1.2时间和位移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学习目标】1.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的情景中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知道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矢量与标量的运算差异。

【重点难点】重点:区分路程和位移难点:一维坐标系坐标变化量的含义及正负号含义的理解【使用说明】阅读教材P12至P14,用红笔勾画出本节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公式。

完成预习案、探究案,标出疑问,以备上课合作探究。

【预习案】——帮助你梳理基本知识1.时刻与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对应为数轴上的___________,“时间间隔”对应为数轴上的___________。

(“时间间隔”也简称为“时间”)2.路程与位移:观察教材P13图1.2-2,旅客从北京到重庆有多种交通方式,其路程是否相等?位移是否相等?3.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观察教材P13图1.2-3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可以用从由A指向B的_______线段表示位移,其箭头表示______位置,箭尾表示______位置。

4.矢量的特点: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例如:位移标量的特点:只有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例如:时间、路程、质量、温度等【探究案】——帮助你理解重难点探究点一:区别时刻与时间间隔5.下列说法中,关于时刻的是(),关于时间间隔的是()A.学校上午8点开始上第一节课,到8点45分下课B.小学每节课只有40分钟C.我走不动了,休息一下吧D.邢慧娜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m冠军,成绩是30分24秒366.下列说法中,关于时刻的是(),关于时间间隔的是()A.第3秒末B.第3秒初C.前三秒D. 第三秒内E. t=3s时F. 星期三探究点二:区别路程与位移7.如图所示,李明从市中心向南走400 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 m就到了市图书馆,请在图上把李明要经过的路程s和位移Δx表示出来,并说明其大小.8.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探究点三:一维坐标系中位移的计算方法9.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试分析下列问题:t/s01234 5x/m05-4-1-7 1(1) 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Δx1是多少?方向如何?(2) 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Δx2是多少?方向如何?(3) 比较第1 s内的位移与第2 s内的位移的大小(4) 质点在前2s内的合位移Δx和路程s探究点四:矢量和标量10.思考下列问题:(1)一塑料桶中原来有40 kg水,又加入30 kg水,则:这只塑料桶中共有_______kg的水。

《第一章 2 时间 位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2 时间 位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时间位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位移和时间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使用位移和时间数据,分析运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位移和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如何使用位移和时间数据进行分析。

2. 难点:如何根据位移和时间数据,得出准确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图片、模型等。

2. 准备实验或模拟数据:一些典型的位移和时间数据,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位移和时间数据,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时间与位移的概念,掌握时间和位移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时间和位移的相关知识。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火车的行程、篮球的运动等,引导学生进入时间和位移的学习。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和位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时间与位移的概念:在导入环节之后,我将详细讲解时间和位移的概念,包括时间的含义、时间的测量方法、位移的含义、位移的测量方法等。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时间和位移的基本关系。

3. 探究时间和位移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和位移的关系,我将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情境,如篮球场上的运动轨迹、火车的行程等,让学生通过测量和分析,得出时间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4. 课堂互动与讨论:在探究时间和位移的关系之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加深对时间和位移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

5. 课堂小结:最后,我会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加深对时间和位移的理解和记忆。

6.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会布置一些与时间和位移相关的作业,包括理论题和实际应用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时间和位移》目标导引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时间和位移》目标导引

2 时间和位移
一览众山小
三维目标
1.能够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对时间的认识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掌握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3.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及二者的区别。

4.知道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关系。

5.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6.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学法指导
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是三对需要正确区分的物理量,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要被习惯认识所左右。

位移是矢量,我们第一次接触矢量语言感到不习惯是自然的,可以考虑充分利用有向线段表示矢量的直观、形象的特点。

在理解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物理量时,一定要紧扣其定义,还要多结合实例加以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时间和位移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活动与探究1
1.我们说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8时45分”指的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45分钟”是时刻还是时间间隔?
2.你能总结出时刻和时间间隔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迁移与应用1
下列数据中描述时间间隔的是()
A.2012年11月2日0时9分,山西省浮山县发生了3.4级地震
B.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7月28日4时(北京时间)在伦敦开幕
C.刘翔取得了12.88秒的110米栏的好成绩
D.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舟”七号飞船外完成了历时20分钟的太空行走
(1)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表示某一瞬间或某一瞬时。

(2)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两点间的线段,表示一段过程,有时也简称时间。

(3)表示时间的数轴称为时间轴。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用线段表示。

如图所示,O点表示初始时刻,A点表示时刻第1 s末(即1 s末)或第2 s初,D点表示4.5 s时,OA、OB、OC分别表示从计时开始的时间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即1 s内、2 s内、3 s内),OA、AB、BC分别表示时间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时间均为1 s)等等。

(4)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其含义不尽相同,有时是指时刻,有时是指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

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含义就是时间间隔。

二、位移和路程
活动与探究2
1.阅读下面的对话。

甲:请问到市图书馆怎么走?
乙: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 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 m就到了。

甲:谢谢!
乙:不用客气。

请结合图示,把甲要经过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来,并归纳出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2.在标准的运动场上将要进行1 500米赛跑,上午9时20分50秒,发令枪响,某运动员从跑道上最内圈的起跑点出发,绕运动场跑了三圈多,到达终点,成绩是4分38秒,如图所示。

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讨论以下问题:
(1)该运动员在哪几段跑道上做直线运动?在哪几段跑道上做曲线运动?请在图上标出来。

(2)该运动员从起点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起跑和到达的时刻分别是多少?
(3)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是多少?他的位置变化如何?
(4)如果该运动员始终沿直线跑过这么长的路程,他的位移是多少?
3.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请同学们写出一些以前学过的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4.试总结标量和矢量的区别。

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表示?
迁移与应用2
一质点由位置A向北运动了4 m到C,又转弯向东运动了3 m到达B,在这一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是多少?运动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1)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而路程则是描述物体运动路径(轨迹)长短的物理量。

(2)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的大小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

(3)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除此之外,物体的位移大小总是小于路程。

(4)位移是矢量,求某一矢量时,除求出其大小外,还要指出它的方向。

(5)矢量的正负号不表示物理量的大小,而是用来表示方向的:正号代表矢量的方向与我们取的正方向相同,负号代表矢量的方向与我们取的正方向相反。

三、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活动与探究3
1.一艘在平静湖面上做直线行驶的小船,要准确地描述它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一段时间内的位移,除了要选取参考系外,还可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步骤呢?
2.如图所示,一质点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x A=_________,末位置的坐标x B=________,它的坐标变化量Δx=__________,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

迁移与应用3
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如图),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填写以下表格。

坐标原点
的位置
出发点的坐标 最高点的坐标 落地点的坐标 上升过程的位移 下落过程的位移 全过程的位移 以地面为原点
以抛出点
为原点
(1)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物体处在某一位置,如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可建立一维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移。

如图,物体在时刻t 1处于“位置”x 1,在时刻t 2运动到“位置”x 2,那么,x 2-x 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 =x 2-x 1。

可见,物体位置的变化可用位移来表示。

(2)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可以用正、负号表示,正号表示位移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当堂检测
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刻表示的时间极短,时间表示的时间较长
B .时刻对应物体运动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运动的位移
C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一般表示的是时刻
D .1 min 只能分成60个时刻
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单向直线运动
B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 .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D .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一定相等
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 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 s 末这1 s 的时间
C .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 s 末这1 s 的时间
D .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
4.物体沿半径分别为6 m 和9 m 的半圆弧由A 点到B 点到达C 点,如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30 m 15π m B.30 m,向东30π m
C.30 m 30π m,向东 D.30 m,向东15π m
5.如图,汽车初位置的坐标是-2 km,末位置的坐标是1 km。

求汽车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活动与探究1:1.答案:“8时”“8时45分”是时刻,“45分钟”是时间间隔。

2.答案:例如: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一节课的时间间隔是45分钟,由此可以得出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就是时间间隔。

迁移与应用1:CD 解析:A中的计时数据指大地震开始发生的瞬间,不是时间间隔。

B 中的计时数据指奥运会宣布开幕的一瞬间,不是时间间隔。

C中的12.88秒指刘翔从起跑到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D中的20分钟是指翟志刚从出飞船到返回飞船所用的时间,表示时间间隔。

活动与探究2:1.答案:甲要经过的路程如图中ABC所示,其大小为700 m;AC表示位移,大小为500 m。

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其长度表示大小,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路程与质点运动的路径有关,但它不能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

2.答案:(1)如图所示。

(2)时间间隔4分38秒,起跑时刻为9时20分50秒,到达的时刻为9时25分28秒。

(3)路程为1 500米,位置变化是从起跑点到终点。

(4)位移为1 500米。

3.答案: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

4.答案: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同一直线上的矢量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可先建立直线坐标系,可以在数值前面加上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正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迁移与应用2:答案:7 m 5 m 北偏东37°
解析:由题意画出质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质点运动的路程为:AC+CB=4 m+3 m =7 m。

质点运动的位移由从初位置A指向末位置B的有向线段AB表示,位移的大小为x=
BC2+AC2=32+42 m=5 m,其中tan θ=CB
AC

3
4
,θ=37°,所以位移的方向为北偏东
37°。

活动与探究3:1.答案:我们可用数学方法描述做直线运动小船的位置和位移,需要建立一维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小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小船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2.答案:由题图可知初、末位置的坐标值,x A=3 m,x B=-2 m,由Δx=x B-x A,可得Δx=-5 m。

Δx的绝对值是5 m,表明位移大小为5 m,Δx为负,表示位移沿x轴负方向。

坐标原点的位置出发点
的坐标
最高点
的坐标
落地点
的坐标
上升过程
的位移
下落过程
的位移
全过程的
位移
以地面为
原点
3 m8 m0 m 5 m-8 m-3 m 以抛出点
为原点
0 m 5 m-3 m 5 m-8 m-3 m
1.BC 2.ABC 3.ACD 4.D 5.答案:3 km 与x轴正方向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