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C-V2X解决方案
C-V2X 技术介绍

C-V2X 技术介绍yunfan188的博客-CSDN博客c-v2x缩略语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CA(Certificate Authority,证书授权)C-ITS(Cooperativ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C-V2X(Cellular-V2X,蜂窝车联网) 该技术在DSRC技术之后推出,目的同样是在车辆之间进行直接无线通信。
C-V2X由3GPP组织定义,基于蜂窝调制解调器技术,其接入层与DSRC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完全不兼容。
C-V2X中的C是指蜂窝(Cellular),它是基于3G/4G/5G等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包含了两种通信接口:一种是车、人、路之间的短距离直接通信接口(PC5),另一种是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Uu),可实现长距离和更大范围的可靠通信。
C-V2X是基于3GPP全球统一标准的通信技术,包含LTE-V2X和5G-V2X,从技术演进角度讲,LTE-V2X支持向5G-V2X平滑演进。
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是指物联网中设备直连通信技术。
DSRC(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s,专用短程通信) 是一项专为汽车应用而设计的无线通信技术,可实现车辆与其他道路使用者之间的直接通信,无需采用蜂窝网或其他通信基础设施。
<备注> 道路使用者:包括汽车、卡车、摩托车、自行车、电瓶车、行人等。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卫星导航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V2X(Long Term Evolution V2X,基于LTE网络的R14版本的V2X)5G-V2X(the fifth Generation V2X,基于5G网络的R16版本的V2X)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多接入边缘计算)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的轻量级通讯协议,该协议构建于TCP/IP协议上,属于应用层协议。
C-V2X简介

蜂窝车联网,通信正持续获得生态系统的支持,将成为对汽车安全和未来自动驾驶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在整个汽车和科技行业也都能看到C-V2X技术的发展势头。
举例来说,5G汽车联盟(5GAA)的成员数已超过60个,其中包括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移动运营商、半导体公司、测试设备供应商、电信供应商、交通信号供应商和公路运营方。
许多车企宣布支持Qualcomm的首个C-V2X 商用解决方案——Qualcomm9150C-V2X芯片组和参考平台之后,更多相关汽车一级供应商采用Qualcomm的C-V2X解决方案进行测试、并作为未来商用部署基础的新闻也开始出现。
为什么C-V2X能得到主要汽车厂商的支持?因为它是一项对保障安全(拯救生命)和实现自动驾驶都非常重要的技术。
关于C-V2X,你需要知道的十件事1、C-V2X将为2020年在汽车中实现商用部署而准备就绪:C-V2X正获得生态系统的广泛支持。
2017年3月,3GPP完成了C-V2XRel-14规范。
通过汇聚来自不同行业的不同参与方,5GAA已协助定义并测试C-V2X技术协议和规范。
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全世界开展C-V2X的工程和外场操作测试:除了上述Qualcomm与福特在美国进行的性能测试之外,还有与奥迪合作的欧盟ConVeX外场测试,以及与标志雪铁龙集团在法国合作进行的“Towards5G”试验。
2、C-V2X是具有卓越无线性能的现代技术:其他V2X技术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成熟。
调制和编码的改进、更好的接收器,以及由LTE驱动的技术整体进步,让C-V2X能够在更密集的环境中,相较于基于IEEE802.11p的无线技术,支持更远的通信距离(约2倍)、更佳的非视距(NLOS)性能、增强的可靠性(更低的误包率)、更高的容量和更佳的拥塞控制。
基于IEEE802.11p的无线技术被专用短程通信(DSRC)和智能交通系统G5(ITS-G5)所使用。
面向目前的关键安全用例和未来的自动驾驶,C-V2X的增强功能可在不同场景(如各种道路/交通状况和车速)下带来出色的性能。
C-V2X国内现状分析

C-V2X国内现状分析我国C-V2X发展基础与现状近年来,我国在汽车制造、通信与信息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汽车产业整体规模保持世界领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逐步提高,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信息通信领域则涌现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商已进入世界第一阵营,在国际C-V2X、5G等新一代通信标准的制定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宽带网络和高速公路网快速发展、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面向全国提供高精度时空服务。
我国具备推动C-V2X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能够进一步推动C-V2X技术产业化发展和应用推广。
国内各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高度重视我国C-V2X标准的推进工作,包括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ITS)、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C-ITS)、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China)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等都已积极开展C-V2X相关研究及标准化工作。
初步形成了覆盖C-V2X标准协议栈各层次、各层面的标准体系。
C-V2X产业链从狭义上来说主要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组、终端与设备、整车制造、解决方案、测试验证以及运营与服务等环节,这其中包括了芯片厂商、设备厂商、主机厂、方案商、电信运营商等众多参与方。
此外,若考虑到完整的C-V2X应用实现,还需要若干产业支撑环节,主要包括科研院所、标准组织、投资机构以及关联的技术与产业。
1.通信芯片:提供支持C-V2X 的通信芯片。
如华为双模通信芯片Balong 765;大唐的PC5 Mode 4 LTE-V2X 自研芯片;高通的9150 LTE-V2X 芯片组。
2.通信模组:提供将通信芯片及外围器件集成的通信模组。
如华为基于Balong 765芯片的LTE-V2X 商用车规级通信模组ME959;大唐基于自研芯片的PC5 Mode 4 LTE-V2X 车规级通信模组DMD31;移远联合高通发布的LTE-V2X 通信模组AG15;高新兴推出的支持LTE-V2X 的车规级通信模组GM556A。
C-V2X技术在智能网联行业中应用探讨

C-V2X 技术在智能网联行业中应用探讨智能网联汽车是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以及车与云平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产业具有技术整合、信息共享、产业融合的特点。
感知技术、通信技术、定位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融合,可实现高效的信息交互和智慧交通。
目前中国的政策大力扶持智能网联行业发展,将推动智能网联相关的技术研发和落地应用作为发展目标。
中国目前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的移动通信网络以及第一的汽车保有量,对智能网联行业的发展有强大的市场驱动力。
蜂窝车用无线通信(C-V2X)技术使车与车、路、云能够通信,从而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是未来智能网联行业的关键使能技术。
对运营商来说,C-V2X 也是探索业务转型、拓展新市场的重点领域。
1 C-V2X 技术研究现状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已经分别发布了对基于长期演进的车用无线通信(LTE-V2X)技术以及基于 5G 的车用无线通信(5G-V2X)技术定义的 27 种[1]和 25 种[2]应用场景。
其中,3GPP TR 22.885 定义的应用场景主要实现辅助驾驶功能,包括主动安全(例如碰撞预警、紧急刹车等)、交通效率(例如车速引导)、信息服务 3 个方面。
3GPP TR 22.886 主要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包括高级驾驶、车辆编队行驶、离线驾驶、扩展传感器传输等。
3GPP V2X 研究可分为 3 个阶段:(1)第 1 阶级在 R14 中完成,包括 Uu(基站与终端间的通信)接口以及 PC5(直接通信)接口 2 种通信方式,车对车(V2V)、车对基础设施(V2I)、车对人(V2P)和车对网络(V2N)4类业务模式和 TR 22.885 中的业务场景。
同时,在业务需求方面,标准也针对 LTE-V2X 支持的最大移动速度、时延、消息发送频率、数据包大小等参数进行了定义 [3-4]。
C-V2X通信方式讲解

C-V2X 通信方式讲解 车联网就是车与一切事物相联的网络(V2X ,Vehicle to Everything ),通过车载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互联,从而实现车与车(V2V ,Vehicle to Vehicle )、车与道路基础设施(V2I ,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车与行人(V2P ,Vehicle to Pedestrians )、车与云端(V2C ,Vehicle to Cloud )以及车与家(V2H ,Vehicle to Home )之间的互联互通。
V2X 技术概览:C-V2X 可提供2种通信方式:Uu 接口(蜂窝通信接口)和PC5接口(直连通信接口)。
Uu 接口(蜂窝通信接口)讲解:Uu 接口进行通信时要求处于蜂窝网络覆盖内,PC5接口通信无网络覆盖要求。
C-V2X 通信接口示意图:Uu 和PC5接口支持的通信距离有差异。
1. Uu 接口支持eNB 与UE 之间通信接口长距离,如交通、天气、事故等信息;2. PC5接口支持V2V/V2I/V2P 直连通信接口短距离,如位置、速度、轨迹等信息。
C-V2X 接口示意图: V2XC-V2X (Cellular V2X )V2V (车与车之间的直接通信)V2P (车与行人之间的通信)V2I (车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V2N(车辆通过移动网络与云端进行通信)DSRCUu通信接口特点:1.Uu接口蜂窝网络通信由于使用蜂窝数据通信,延迟较大,主要应用于远程信息处理、娱乐信息节目和安全信息提醒等场景,如停车位寻找、排队提示、云端传感器共享和路况提示。
2.当支持LTE-V2X的终端设备,如车载终端(V2V)、智能手机(V2P)、路侧单元(V2I)处于蜂窝网络覆盖内时,可在蜂窝网络的控制下使用Uu接口。
Uu接口的优点是上下行传输增强,可融合边缘计算。
基于LTE移动蜂窝网络的V2X通信技术,是C V2X(Cellular V2X)的一种。
C-V2X车路协同的价值:从智能网联到自动驾驶

C-V2X车路协同的价值:从智能网联到自动驾驶 ()近期智能交通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事件应该是《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的出台并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中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是,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的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
为什么不直接称为自动驾驶汽车管理条例,笔者猜测其进一步的意思应该是指基于蜂窝车联网(C-V2X)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汽车管理条例,但毕竟这种说法既过于学术化,又读起来拗口,直接用智能网联汽车显得通俗易懂,确实条例在第五章专章对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了规定。
如果硬说有不足的话,那么就是条例中对自动驾驶至关重要的时空底座只字未提,只说了通信设施、感知设施、计算设施,没有提及高精度时空底座设施。
所以笔者在后面提到的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都是默认在高精度时空底座支持下的,即动态厘米级的定位。
01 车联网是智能网联的基础在数字化背景下,我们说交通运输的趋势是数字化、网联化和智能化,汽车发展的趋势是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在移动化的网联汽车应用的场景下,我们很容易直观地想象得到沿着交通线网布设的光纤网络和基站移动接入网络固移结合的一张通信网络,但实际上应该比这个复杂的多,这张网称之为车联网。
从广义上说,车联网包括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
狭义上说车联网专指车际网,即我们熟知的C-V2X 和IEEE 802.11p。
车内网是指汽车内部的通信网络,包括控制局域网(CAN)和车载以太网(Automotive Ethernet);车际网是实现车路、车车通信的通信网络和技术,在无线通信上对通信延时和可靠性有严苛的要求,即高带宽、低延时和高可靠的网络要求;车云网就是车载移动互联网,通过4G/5G移动网络连接到互联网,获取娱乐信息服务和远程信息服务以及OTA(Over-the-Air Technology)汽车软件下载升级等服务。
华为5G C-V2X车联网解决方案

【平台直播】华为5G+C-V2X车联网解决方案缪军海华为C-V2X与车路协同领域总经理Security Level:华为是谁: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在通信网络、IT 、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释放个人潜能,丰富家庭生活,激发组织创新。
华为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推动世界进步。
研发员工8万世界500强排名61国家和地区170+品牌排名68员工19万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万物感知重构人们的出行体验车智能网联成为趋势马车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路从无标识走向智能网联没有标识物理标识数字标识我们早已走过了第一阶段,正在第二阶段的结尾,推开第三阶段的大门出行的驱动,交通进入数字化转型爆发期数字化水平高低起步期爆发期引领期医疗交通OTT媒资银行零售农牧业建筑油气电力汽车机械食品饮料矿业与钢铁通信教育车联网是使能汽车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实现车路协同实现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化工智慧出行20%80%30%事故降低碳排放减少效率提升工信部2025目标交通领域是数字化程度比较低的领域,即将面临大规模的产业变革,公路交通需要紧跟汽车智能化节奏车侧驱动:新四化引领汽车新时代,智能网联成就未来出行A utonomous基于大数据的AI ,最终实现自动驾驶C onnected车、路、网、人、环境全连接S hared车辆将成为社会化出行服务工具E lectric绿色环保出行网联化电动化自动化共享化智能交通未来出行由单车信息服务逐步向V2X 、ITS 业务演进,将车、路、网及周边环境数据的紧密结合,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更安全、更经济、更便利的出行服务。
聪明的车呼唤智慧的路,共同营造未来智慧大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要求道路进行智能网联数字化转型2015199520252020高无自动驾驶•辅助驾驶•ADAS•部分自动驾驶(人工为主)•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特定道路/条件下的自动驾驶、自动停车自动驾驶分级(NHTSA)Level 0Level 1Level 2Level 320052030•全天候、全道路的自动驾驶Level 4NHTSA: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车路现在物理标识即将数字化网联标识未来智能、感知、网联路道路数字化转型路侧驱动:道路基础设施亟需数字化,构建车-路联网协同桥梁位移路面龟裂护栏损毁边坡塌方速度监控See through(I2V)前方弯道前方施工前方降雨前方限速立交桥位置十字路口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卡车车路协同自动检测智慧的路+聪明的车,是智慧交通和自动驾驶的终极方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图C-V2X产业化路径及时间表研究(2019)支持自动驾驶的智慧道路分级(高速公路+全封闭一级道路)网联决策控制网联协同感知辅助信息交互5G+C-V2X车联网包含移动网络和V2X路网,两个管道互补支持车路协同5G网络智能天线RSU摄像头雷达第一层:车载信息娱乐网主要承载:5G网络/4G网络第二层: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主要承载:V2X网络与4G/5G均可第三层:车路协同通信网主要承载:V2X网络V2N: 车到宏网4G/5G V2V: 车到车通信V2I: 车到基础设施(V2X路网)V2V: 车到人通信从车厂和用户视角看车联网对5G 和C-V2X 的需求5G 车联网/5G V2X = 5G eMBB+C-V2X5G 智能座舱交通信息车路交互V2X 协同感知,面向安全和便利的ADAS+V2X 协同控制和增值业务AVP 泊车,ToD ,绿波巡航OTA 系统升级高清地图下载和升级服务C-V2X 智能网联车载AR (导航,自驾分享)远程监控,远程驾驶车载高清视频eMBB+C-V2XBalong5000/5010 T-BoXC-V2X 车联网+ ADAS 驾驶相辅相成,极大提升交通安全+ADAS•长距雷达•中短距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C-V2XV2NV2IV2VV2PC-V2X 的优势•恶劣天气•信号灯识别•非视距通信•互联网96%事故预防45%15%36%自动驾驶需要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瞬时动态(红绿灯,事件)高度动态(人车实时状态)SL V2X自动驾驶车辆认证和高精地图下发服务是V2X 的重要承载受国家管制的静态高精地图的下发基于感知信息及时捕捉道路状态变化,为基础地图更新提供数据服务基于动态感知信息路侧实时生成T4数据,为安全辅助/自动驾驶提供第三方感知基于车辆签约服务提供差异化图层信息服务基于证书对自动驾驶车辆合法性认证并提供服务Map serverV2X 感知传感器感知高精地图切片半静态更新信息T2~T4基础信息C-V2X 网络的主要作用•下发高精地图:国家管理部门对V2X 运营商授权,下发区域高精地图•道路信息收集:基于V2X 及道路感知及时获取道路环境的变化信息,弥补基础信息更新不足问题;•动态数据生成:基于路侧计算能力提取关键信息,降低对车端处理能力的消耗;•动态信息播报:为道路车辆按需提供分级信息,弥补单车感知不足持续静态(基础地图)瞬时静态(交通标志路标)MBB构建车路协同全方位融合感知,使能自动驾驶三大典型场景智能车辆感知预测决策控制定位& 地图GPS+惯导Camera Radar LiDAR全时路侧感知交管信息实时分片高精地图融合高精定位全工况、无盲区的感知、地图信息实时的交管信息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服务单车智能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封闭园区C-V2X5G+V2X加速车路协同智能出行典型应用场景自动编队协同自动驾驶远程驾驶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保证现场高清视频实时传送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保证实时传送多传感器获取的大量数据在自动驾驶时代,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保证实时传送不同车辆多传感器获取的大量数据中国产业政策积极推动5G 和C-V2X ,凸显国家意志工信部交通部•未来5年交通数字化投资约1千亿•13个省市区(河北雄安新区、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深圳市等)开展第一批建设试点工作,打造一批先行先试典型样板,并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广。
夯实智慧道路数字底座,构建车路协同新体系

■文/郑茂宽 张舜卿夯实智慧道路数字底座,构建车路协同新体系车路协同时代的智慧道路数字底座是一种新型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新基建政策的出台对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和高速化转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夯实智慧道路数字底座、构建车路协同新体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美自动驾驶的路线之争自动驾驶汽车通常是指一种通过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也被称为无人驾驶汽车或者轮式移动机器人。
尽管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已经提出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但是真正将自动驾驶技术推进到汽车工业无法忽视地步的还是要归功于谷歌公司2009年启动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
为了更加有序地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实用化,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和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分别提出了自动驾驶的不同等级,并获得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公认(见表1)。
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路径主要有2条,即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
单车智能主要是指通过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车载传感器和智能化的决策算法来提供自动驾驶的能力,具有对道路依赖性弱、车辆升级改装容易的特点。
这是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智能化决策算法方面技术优势的集中体现。
同时,单车智能也催生了一批提供该技术的美国企业,如Waymo、优步、特斯拉等。
车路协同主要是指利用5G 等车载网络传感器配合高精地图来感知路况,从而表 1 自动驾驶技术分级说明自动驾驶分级名称定义驾驶操作周边监控接管应用场景NHTSA SAE L0L0人工驾驶由人类驾驶者全权驾驶汽车人类驾驶员人类驾驶员人类驾驶员无L1L1辅助驾驶车辆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的一项操作提供驾驶,人类驾驶员负责其余的驾驶动作人类驾驶员和车辆人类驾驶员人类驾驶员限定场景L2L2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的多项操作提供驾驶,人类驾驶员负责其余的驾驶动作车辆人类驾驶员人类驾驶员L3L3条件自动驾驶由车辆完成绝大部分驾驶操作,人类驾驶员须保持注意力以备不时之需车辆车辆人类驾驶员L4L4高度自动驾驶由车辆完成所有驾驶操作,人类驾驶员无须保持注意力,但限定道路和环境条件车辆车辆车辆L4完全自动驾驶由车辆完成所有驾驶操作,人类驾驶员无须保持注意力车辆车辆车辆所有场景封面文章COVER STORY注:NHTSA 为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SAE 为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