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壮丽的青春》教案设计
《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

《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她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与人民的崇高精神、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与“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学习难点】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学习准备】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您们有自己喜爱的名言不?都有哪些您自己喜爱的名言呢?学生讲自己喜爱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伙儿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假如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能够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看了这句话,您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她的人一辈子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
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您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讲讲您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明白,有信心不?您们准备如何读明白?学生讲自己的方法,大伙儿互相启发、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排险牺牲)3、边读边在您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4、找出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请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书,弄明白课文内容中您遇到的问题,谈谈您的体会、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讲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如何挺身而出的?她什么缘故要如此做?1、出示有关句子:情况万分危急(出示有关句子:列车驶近了……死活不动……就要发生……越逼越近……)您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您的感受、把您感受到的读出来。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6e84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f.png)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 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 握程度。
情感态度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 表现,是否对课文内容产生共 鸣,对人物形象持有何种态度 。
合作与交流能力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是否能与他 人有效合作,是否能清晰地表 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交流。
教师反思
教学内容安排
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 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此文关注青春期的成长与 变化,帮助学生正确面对 青春期的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和思考。
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
和交流能力。
情境模拟
通过模拟课文中的情境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
物和情节。
案例分析
引入相关案例,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
和意义。
教学手段
01
02
03
04
多媒体教学
重点
掌握生字、生词,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资源
01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02
教学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文。
拓展阅读
01
02
03
《青春无悔》
此文讲述了青春时期的奋 斗与拼搏,引导学生珍惜 青春时光,努力追求梦想 。
《青春的色彩》
通过描绘青春的多彩面貌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对 生活的热爱。
《青春的脚步》
使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 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
实物展示
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实物,增强 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壮丽的青春教案范文

壮丽的青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健康成长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体外形、内部器官、性机能的成熟。
2.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独立意识、叛逆心理、情感波动。
3. 青春期的重要性:人生关键时期、塑造美好未来的基础。
4. 正确面对青春期:接纳自己的变化、保持身心健康、积极成长。
5.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理想、热爱生活、关爱他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其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青春期成长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讨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壮丽的青春》教案范文。
2. 课件: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其重要性的图片、视频。
3. 讨论话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实践活动:安排课外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青春期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青春期成长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问题。
4. 讨论:组织学生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讨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面对青春期、培养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对青春期话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报告:收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报告,评价其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收获。
4.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青春期中的成长和变化。
《壮丽的青春》教案教学设计

《壮丽的青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情感。
2.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青春岁月,激发奋斗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青春的赞美和思考。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含义。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和段落。
四、教学准备1.课文《壮丽的青春》2.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壮丽的青春》,提问:你们觉得青春为什么会被称为“壮丽”?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青春是如何体现“壮丽”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和修辞手法。
2.学生跟随教师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主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对青春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提问:这些事例是如何体现青春的壮丽?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青春壮丽,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以《我的青春》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写作。
3.教师批改作文,给予反馈。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阅读一篇关于青春的文章,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对青春有了哪些深刻的理解?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具体人物,提问:这些人物是如何体现青春的壮丽?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青春壮丽,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实际行动?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行动和计划。
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关于青春的演讲比赛。
2.学生准备演讲稿,进行演讲。
小学语文四年级《壮丽的青春》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壮丽的青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青春的赞美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青春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青春的美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珍惜青春时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春是什么吗?(3)导入课文《壮丽的青春》。
2.课文阅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分段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3)讨论:课文中的青春时光有哪些美好回忆?3.课文解析(1)解析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青春的美好。
(2)解析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感受青春的激情。
(3)解析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珍惜青春时光。
4.生字词学习(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2)进行生字词游戏,巩固记忆。
5.情感体验(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青春时期的美好回忆。
(2)讨论:如何珍惜青春时光,让青春更加壮丽?6.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青春时光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惜青春时光。
8.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自己青春时期的美好回忆的作文。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能够体会到青春的美好。
2.同学们在讨论环节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对青春的认识和感悟。
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珍惜青春时光。
4.作业布置有助于同学们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在讨论环节,部分同学发言较为紧张,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3.作业布置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任务,让同学们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对青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珍惜青春的重要性。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912f3e4431b90d6c85c7be.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壮丽的青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幺?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
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
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壮丽的青春》 教案教学设计

《壮丽的青春》教案教学设计《壮丽的青春》教案教学设计凭借教材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壮丽的青春》教案设计设计者:尹红教材解读《壮丽的青春》(人教版九义大修订教材第七册)节选自金敬迈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文章用满怀的激情,富于震撼和感染力的语言讲诉了欧阳海奋不顾身救列车的惊心动魄故事,赞颂了英雄欧阳海壮丽的青春。
是一篇思想性和语言表现力都很强的好教材。
本课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呈放于七册二单元最后一课,是有其明确的训练目的,本单元着重训练学生了解叙述的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本课就旨在引领学生凭借教材的情感因素,综合应用学习前面课文中习得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实践。
因此,本课选编于此的意图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目标预设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目的有三: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自读自悟的能力,也是较好的课程资源。
设计理念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进行阅读实践的范文,因此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独立阅读,使学生逐步做到自能读书。
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让学生披文入境、揣度深思,感悟情感探究问题。
个人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
设计流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二读课文,在脑海中浮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3、三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内容,说给同桌听。
二、再读课文,理清顺序,明确重点。
1、边读边思考: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思考好后可以和同桌说说。
2、师生合作理清课文顺序:遇险——排险——牺牲3、最震撼人心,让人感动的是哪些自然段的内容?(遇险、排险)三、读重点段,体验评议,感悟壮举。
壮丽的青春教案范文

壮丽的青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珍惜青春的重要性,学会在青春期做出明智的选择。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变化和挑战,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春的定义和特点,珍惜青春的意义,如何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变化和挑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出明智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境模拟法: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珍惜青春,勇敢追求梦想。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青春期困惑和挑战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 教学PPT:制作PPT,展示青春期的相关图片、视频和知识点。
3. 小组讨论指南:制定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青春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青春的定义和特点:介绍青春的定义,分析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和社交特点。
3.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面临的困惑和挑战,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应对策略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5. 情境模拟: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珍惜青春,勇敢追求梦想。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青春期的表现和规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青春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珍惜青春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应对策略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内容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壮丽的青春》教案设计
教材解读
《壮丽的青春》(人教版九义大修订教材第七册)节选自金敬迈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文章用满怀的激情,富于震撼和感染力的语言讲诉了欧阳海奋不顾身救列车的惊心动魄故事,赞颂了英雄欧阳海壮丽的青春。
是一篇思想性和语言表现力都很强的好教材。
本课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呈放于七册二单元最后一课,是有其明确的训练目的,本单元着重训练学生了解叙述的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本课就旨在引领学生凭借教材的情感因素,综合应用学习前面课文中习得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实践。
因此,本课选编于此的意图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1 / 7
目标预设
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目的有三:
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丰富好词佳句的积累,并形成积累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欧阳海把青春和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受到正确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资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壮丽的青春》故事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曾经打动了一批批年轻人,从而投身报效祖国。
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1963年,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和当今的孩子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距离。
这就要求教
---------------------------------------------------------------范文最新推荐------------------------------------------------------ 师对这些远离儿童视野的教学内容要重组、延伸、衔接到儿童生活的世界中去,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使其形象、鲜活,最终在学生内心强烈涌动。
重组、延伸、衔接的资源可以是:课前了解建国初期自文革前这一段历史背景,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了解欧阳海的生平;可以带着学生选择性地做延伸性阅读《欧阳海之歌》;选读一些主题、情感相类似的同期文本,与此相对应地阅读体会。
如:臧克家的《有的人》。
此外,教材本身的语言文字表现力极强,是很好的语言材料,要充分使用好教材。
四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自读自悟的能力,也是较好的课程资源。
设计理念
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进行阅读实践的范文,因此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独立阅读,使学生逐步做到自能读书。
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让学生披文入境、揣度深思,感悟情感探究问题。
个人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
3 / 7
要方式。
设计流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读课文,在脑海中浮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
3、三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内容,说给同桌听。
二、再读课文,理清顺序,明确重点。
1、边读边思考: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思考好后可以和同桌说说。
2、师生合作理清课文顺序:遇险排险牺牲
3、最震撼人心,让人感动的是哪些自然段的内容?(遇险、排险)
---------------------------------------------------------------范文最新推荐------------------------------------------------------
三、读重点段,体验评议,感悟壮举。
1、自由读48自然段,在自己认为很险的地方勾画、标注,并多读几遍。
2、学习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说给同伴听,读给同伴听,并互相评议补充。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班共同交流体会练读重点句。
△指名学生说说体会到的危险是什么,品味词句,并练习朗读。
其他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注意引导学生一定要联系具体词句去谈体会,如通过胆小性躁、疯狂、竖耳瞠目、瑟瑟发抖、死活不动、一动不动等词语体会马横路心的惊险情况;雷霆万钧、风驰电掣、喷吐浓烟、鼓起强风等词语体会列车将临的危急之险;响声隆隆、排山倒海、越逼越近等词体会情况惊险之极。
△在学生边说边议边读中,教师重点引导读好列车驶近了战马瑟瑟发抖,死活不动。
雷霆万钧的车头逼近,逼近50米,马不动!40
5 / 7
米,马不动!30米,马还是一动不动!可以采用配火车汽笛声,学生反复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评读、范读等方法。
4、体会到的这些危险其实书上哪句话就高度浓缩了?引读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还有第三种情况吗?
△欧阳海知道这些吗?这可是一个两难痛苦的选择,无论选择什么,付出的都是生命的代价,在自己和他人生命之间,欧阳海的抉择是什么?
5、齐读10自然段,圈出描写欧阳海动作、神态的词语。
体会到了什么?
飞、抢、推,脸不变色、心不跳无私无畏,英雄壮举
四、宣泄情感,说写拓展,深化主题。
1、引读11---14自然段后,出示欧阳海日记中的句子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范文最新推荐------------------------------------------------------
2、当时列车上的旅客纷纷含泪看着我们的英雄,战士们声声呼唤他们的班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说些什么呢?
3、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就在旁边的小山丘上建了一座欧阳海纪念塔。
假如让你写碑文,你会怎么写?
4、宣泄感情,齐读14、1
5、16自然段,颂扬英雄欧阳海。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