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7篇)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7篇)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了解918等中国历史事件。
2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点:图片形式回顾918等历史事件。
三活动准备: 918等中国历史事件图片。
四活动过程:1开场白,老师师宣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开始。
2播放升国旗视频。
3展示历史图片《918事变》《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
4班主任老师作总结。
班主任小结:爱国是一个很老的话题。
但是,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艺表达了各自对爱国的理解。
每个人的表现都很出色,相信每个人的也都有自己的收获。
爱国,干大事,我们太小,让我们从小事,从热爱学习,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这才是今天对四国主义的最好诠释。
主持人:谢谢班主任的总结发言。
是啊,我们要把“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决心,化成我们对今天祖国峥峥日上经济的珍惜,化成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让我们共同宣誓:(全班同学宣誓。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愿为了你的崛起而奋斗不息!主持人:三(1)中队“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班会到此结束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2)一活动形式以班会的形式开展活动。
二主要内容1各班挑选一名同学主持班会,主持人协助班主任组织同学开展活动。
2每班组织2-3名同学准备发言稿,并上台发言。
缅怀英灵,重温历史。
3全体同学集体讨论发表观点,表决心立壮志。
4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3)【一】设计理念:让广大学生了解祖国的兴衰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的豪情,从小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纪念九一八的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9月18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同学---一、班会开场(主持人张老师站在讲台上,同学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张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纪念一个我们不能忘记的日子——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今天,让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回顾这段历史。
二、介绍九一八事变背景张老师: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其侵略中国的野心,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东北三千万同胞遭受了长达14年的奴役和苦难。
(播放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纪录片片段)张老师:通过这段纪录片,我们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经过。
让我们为那些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默哀。
(全班同学起立,低头默哀)三、讲述英雄故事张老师:在九一八事变中,涌现出了许多英勇的抗日英雄。
今天,我们来回顾几位英雄的事迹。
(讲述赵一曼、杨靖宇、马占山等抗日英雄的故事)张老师:这些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四、互动环节:同学们分享感受(同学们踊跃发言)同学A:听了这些英雄的故事,我感到非常震撼。
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同学B:九一八事变让我们铭记历史,更让我们明白和平的珍贵。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C:作为一名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班主任总结张老师:同学们的发言都非常深刻,体现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敬仰。
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了92年,但那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六、班会结束张老师: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班会一:国耻教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和铭记918事件,培养他们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播放关于918事件的纪录片片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 国耻教育:介绍918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以及当时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和爱国情怀。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918事件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4. 知识竞赛:设置与918事件相关的知识竞赛环节,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兴趣,并加深对918事件的了解。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勿忘国耻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行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班会二:爱国主题演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让他们从个人角度出发,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自己的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播放一些优秀的爱国主题演讲视频,激发学生对演讲的兴趣和热情。
2.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围绕爱国主题,准备自己的演讲稿,并进行现场演讲。
可以设立评委评选出最佳演讲者,并给予奖励。
3. 听众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让学生对演讲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爱国主题的理解。
4.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的期望,激励其他学生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爱国主题演讲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爱国情怀。
班会三:国耻纪念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参与国耻纪念活动,深刻感受国家历史的伤痛,并表达对逝去的英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活动安排1. 开场:以默哀的方式,向逝去的英烈致敬,让学生感受国家历史的伤痛。
2. 逝者纪念:组织学生进行纪念活动,如献花、点烛等,让学生表达对逝去英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3. 集体朗诵: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朗诵,朗诵与国耻相关的诗歌或文章,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一一、目标:1.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保卫祖国的决心。
二、内容:1.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分析“九一八”事变带来的深重灾难。
3. 通过讲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九一八”历史纪录片,了解历史背景。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九一八”事变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九一八”事变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二一、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二、内容:1. 介绍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2. 分析日本侵略中国带来的灾难。
3. 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英勇斗争。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纪录片。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日本侵略中国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一、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尊严和自豪感。
二、内容:1. 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3. 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英勇斗争。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纪录片。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增强国家尊严和自豪感。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班会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明白勿忘国耻的重要性。
2.难点: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历史的短片,引入主题。
2.讲解国耻事件
(1)讲述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
(2)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国耻。
3.讨论与交流
(1)让学生讨论国耻事件给中国带来的伤害。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我中华。
4.情感升华
(1)播放爱国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今后的打算。
5.总结
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强调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铭记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主题一:历史背景与事件回顾目标通过回顾历史背景和事件,使学生了解并铭记918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内容1.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起因。
2. 回顾九一八事变的具体事件经过。
3. 分析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命运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事件经过。
2. 影像资料:播放相关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发展过程。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展开讨论。
主题二:国耻意识与历史教育目标通过探讨国耻意识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内容1. 解释国耻意识的概念和内涵。
2. 探讨历史教育对培养国耻意识的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国耻意识转化为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方法1. 群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讨论,促使他们思考国耻意识的重要性。
2. 个案分析:以历史人物或具体事件为例,让学生分析历史教育如何影响他们的国耻意识。
3. 讨论与行动计划: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国耻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并制定行动计划。
主题三:传承与守望:918的当代意义目标通过探讨918事件的当代意义,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和和平的责任感。
内容1. 分析918事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2. 探讨如何传承918精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守望和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教学方法1. 视频讲解:播放相关视频,向学生介绍918事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传承918精神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3. 思考与行动:引导学生思考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以守望和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范文3篇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范文3篇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1一、班会主题:勿忘国耻爱我中华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增强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把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爱国行为结合起来,学好本领,为报效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能力方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主动参与探究的'能力。
3、知识方面:了解祖国受人凌辱的屈辱历史、知道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及当前国家统一安全方面的不安定因素、明确我国公民在维护国家统一安全方面的有关义务。
三、班会准备1、思想准备:今年是抗日战争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此为契机做好全班同学的思想发动工作,提高同学的积极参与意识。
2、组织准备:搞好人员分工,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头搜集材料,如搜集抗日故事、抗日歌曲、有关抗日的影视资料等,并通过报章杂志及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当今的世界形势、了解日本今日对华的一些言论、了解中国在当今世界的位置及处境等,并组织学生参与制定本次班会的活动方案。
安排学生布置黑板教室。
3、程序准备:确定班会活动步骤使活动落到实处。
1、主持人致词:同学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意蹂躏,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就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日军的暴行吧。
2、播放祖国屈辱历史的有关视频片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中影响国家统一安全的不安定因素的有关视频片段。
3、讲述抗战故事,以此来缅怀那些牺牲的勇者,也使我们铭记那段用鲜血刻下的历史。
4、当日军在我们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之时,我们的人民在哭泣、在呐喊,请听王欣渝同学的《淞花江上》。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篇一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学会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学习,训练学子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通过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史实,使学子认识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学准备1、提前安排预习课文、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2、准备好必需的相关图片、地图、录音机、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提问: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9。
18事变)学习新课:板书:一、九一八事变1931。
9。
18师生互动:以对话方式解决下列问题1、分组回顾列举出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并选一名代表口述出来(认识日本侵华蓄谋已久)2、讨论:日本为什么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又一次侵略中国?(探究九一八事变的背景)3、思考: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制造借口)4、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哪些史料说明了这种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5、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行动?请举例说明。
6、最后,教师强调:这些事例说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已经开始了。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篇二设计背景1931年9月18日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