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科阳7号”、“T33”的选育

合集下载

向日葵品种适生性试验

向日葵品种适生性试验
品种生 育 期 较食 用 葵 短 , 株 高偏 低 , 出仁 率 较 高 , 百粒 重低 , 但 油葵 种植 密度 相对 较大 , 因此 产量 表
霜期 1 6 9 d以上 。本 地 区 土 壤 基 本 理 化 性 状 为 :
p H为 8 . 3 , 土壤有机 , 4 . 7 g・ k g ~, 有效磷 1 1 . 1 m g・ k g ~, 速效 钾 1 0 0 I T I g・ k g ~, 碱 解氮 6 8 . 0 m
全年 ≥1 0 ℃积 温 3 3 4 5 o C, 年 降雨 量 4 4 0 . 8 mm, 无
据中油葵 因密度大、 出仁率高 , 亩产较高 , 食用葵 品种 间产量 差异 表现 与其 在 出仁率 及百 粒重 方 面
表 现一 致 。
3 结论
上述 1 2个 品种在 本地 气候 条件 下生 长 良好 , 无倒 伏 、 无分 枝 , 生 育 期 内没 有 发 生 病虫 害 , 但 在 其他 农 艺性状 方 面表现 差 异较 大 。其 中 2个 油葵
2 . 1 田间性 状调 查

与方 法
试验 于 2 0 1 6年 5—9月 在陕 西省 神木 县 乔岔
根据 试验 要求 对 每个 品种 的生育 进程 及基 本 性状 表现 进行 了观 察 和记载 , 具体 情 况见 表 1 。 表 1中多个 向 日葵 品种 中 , 油 葵 生育期 较 短 , 食用 葵较 长 , 且 油葵 株 高较 之食用 葵 低 , 品种 间无
S H3 3 8 、 B 2 1 3 3 、 科 阳七号 、 T 3 3 ) , 油葵 2个 ( 内葵 杂 3号 、 内葵 杂 4号 ) 。 每个小 区面积 为 2 4 I n , 宽窄 行种 植 ( 宽行 8 0 0 m, 窄行 4 0 0 m) , 株 距食葵 为 5 5 0 m, 油葵为 4 O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王文军 黄绪堂 关洪江 吴立仁 马 军 周 菲 乔广军 范丽娟 王 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86)摘要:龙食葵7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06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向日葵(2018)231046。

该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以及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的相同生态区春夏季节种植。

关键词:向日葵;龙食葵7号;栽培技术向日葵是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食用型、油用型和观赏型三大类。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向日葵种植面积约2600万hm2[1]。

向日葵产地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欧盟、阿根廷、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

我国向日葵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hm2左右,食用向日葵占80%以上,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这些区域适宜食用向日葵生长,生产的向日葵产品具有粒大、饱满、商品性好的特点[3]。

近年食用向日葵产业发展较快,但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严重滞后于生产,部分地区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慢、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不能有效轮作倒茬,导致向日葵病虫害加重、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根据市场需求,育成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

1 选育过程龙食葵7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06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

2013-2016年期间进行了2年鉴定试验、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于2016年11月完成全部育种及试验程序。

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DP向日葵(2018)231046)。

我国向日葵种业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向日葵种业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向日葵种业的建立与发展闻金光1 李素萍1 郭树春1 菅志亮2 刘昌星3 邓 涛4(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1;2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巴彦淖尔 015000;3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 010020;4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种子管理站,巴彦淖尔015000)摘要: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向日葵种植面积从0.2万hm2发展到现在的100万hm2,从观赏栽培植物发展成为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向日葵种业从引进国外品种大力推广种植到利用引进种质资源自主选育填补我国向日葵杂交种空白,从进口品种一统天下到国产品种主导市场的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向日葵种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期望推动我国向日葵种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向日葵;种业;建立;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子产业经历了“农民自选自留种子”“四自一辅”“四化一供”“市场化运营”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向日葵种子产业也经历了从国外引种到自有杂交种的选育利用,从进口种子占据国内市场到现在杂交种完全国产化的过程,特别是近20年来,伴随着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向日葵种业在国家的支持下,在育种科研人员和种子企业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促进了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快速发展。

1 向日葵在我国的传播和种植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 L.,菊科(Compositae)一年生草本,又名西番莲、转日莲、西番菊、朝阳花、迎阳花灯,原产于30°~40°N的北美洲南部和墨西哥北部。

向日葵引入我国公认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称丈菊。

曾芸[1]考证认为向日葵是明代中期传入我国,比原先认为的传入时间要早很多。

向日葵传入我国有两个途径,一是明代通过陆路由印度、缅甸传入我国云南;二是通过海路从菲律宾传入福建、浙江一带或由越南传入广东[2-3]。

曾芸[2]认为:“向日葵引进我国后,长期以来种植向日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观赏或者直接食用其子实。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总结为了促进向日葵产业发展,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我站根据向日葵体系杨凌站的安排部署,特在向日葵主产区郝滩乡李坑村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通过5个多月的辛勤劳动和精心实施,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安排在李坑村村民李俊山的承包地上,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2´06.7",北纬37°29´43.3"。

试验地地势平坦,灌溉条件较好,机井抽水灌溉,土壤表层为沙壤土,底层为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马铃薯,亩产马铃薯鲜薯2000公斤。

二、试验设计试验共安排15个处理,其中油葵4个(1.葵杂3号,2.S606,3.KF3099,4.LD1616),食葵11个,(5. LD9091, 6.LD702,7.LD701,8.LD5009,9.CL135,10.LD1693,11.T599×600,12.科阳七号,13.T33,14.T830,15.大黑片),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7.5平方米。

每个小区种植5行向日葵,行距均为50cm,株距食葵为60cm,油葵为50cm,亩留苗食葵为2200株,油葵为2600株。

三、试验种植管理试验4月27号开始整地,4月28号灌水一次(原来准备自种玉米),5月13号降了一次小雨,5月14日耕地,结合耕地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尿素13公斤,过磷酸钙200公斤,硫酸钾14公斤,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5月15日做畦播种,用木楼按行距开沟,人工点播,每穴2-3粒,播深4-5cm。

5月26日出苗,6月10日间苗和补苗,同时灌水一次,且中耕除草一次,7月4日灌水一次,7月15日灌第3次水,同时亩追尿素26.1公斤。

试验分3次收获,四、本年度气象条件今年气候较为反常,7月上旬前气温明显高于往年,5月14日至7月6日之间连续39天高温无雨,从7月6日开始至8月底降雨较往年偏多,平均6天降一次雨,9月上旬出现了连续一周降雨,造成向日葵菌核病扩散蔓延,对向日葵产量影响很大。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陈寅初;王鹏;赵刚【摘要】新食葵7号(AR 7-5650)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中早熟食用型向日葵,2011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食葵2011年19号).该品种表现杆矮、茎粗、抗倒伏,抗向日葵锈病、褐斑病、黑斑病,较耐菌核病.早熟,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籽实出仁率高,籽实蛋白含量14.7%~15.1%、油份油酸含量较高,这35.3%,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北方地区春播向日葵种植区及热量充足地区麦后复播种植.【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6(035)005【总页数】3页(P110-112)【关键词】食用型向日葵;新食葵7号;选育;栽培技术【作者】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陈寅初;王鹏;赵刚【作者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5食用型向日葵作为北方地区重要经济作物种植,由于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种植面积随价格波动较大。

近些年,新疆食用型向日葵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新疆食葵种植面积为8万~10万hm2。

由于新疆向日葵育种工作起步较晚,以前主要以农家品种为主,杂交种也是国外品种为主,近些年随着新疆本地科研院所和种业不断加强基础研究,目前新疆本地自育品种也随之通过审定,并且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及抗性等方面可以与国外品种媲美。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陆续通过新疆自治区审定一批食葵品种,新食葵7号于2011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杆矮、早熟、高产、抗病、籽仁率高,适应性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1-4]。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食用向日葵杂交品种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食用向日葵杂交品种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食用向日葵杂交品种长粒组区域试验情况通报一、参试品种与提供单位代号品种名称供种单位1 RH318 巴彦淖尔市一坪向日葵种业公司2 LD5001 科河种业公司3 RH316 巴彦淖尔市一坪向日葵种业公司4 TK929 内蒙古天葵种子科技有限公司5 SC009 北京德农种业赤峰分公司6 T33 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作物所7 JK518 呼和浩特市金色世纪种业有限公司8 L707 内蒙古乌拉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9 T93 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作物所CK RH3146 巴彦淖尔市一坪向日葵种业公司二、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二次,各点播种方式采用当地习惯,播种密度按提供单位建议密度的接近密度进行。

赤峰试点小区面积20平米,亩保苗2500株;达旗试点小区面积20平米,亩留苗2500株;巴市试点小区面积20平米,亩保苗2564株,赤峰农研所试点小区面积20平米,亩留苗2500株;临河区试点小区面积32.4平米,亩留苗2564株。

三、田间管理各试验点的田间管理详见附表一四、气候条件对本试验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影响1、2007年赤峰今年5-9月份平均气温与历年相比+1.0℃、+3.7℃、+0.6℃、+1.2℃、+2.2℃;降雨量少,7月16日,8月24日有大风,第二次大风部分品种有倒伏,各别品种倒伏严重。

2、2007年达旗地区试验期间,出苗后,大风天气较往年多,气温偏低,葵花生长缓慢,6月中旬有一星期连阴天气,7月17日遇强风大雨天气,葵花有倒伏现象;后期霜冻来的晚,各品种都能完全成熟。

3、2007年巴彦淖尔地区全生育期降水充足,且分布相对均匀,能较好地补充向日葵对水分的需求;灌浆期高温多雨,光照充足,能促进向日葵灌浆。

但出苗期气温不稳定,影响向日葵全苗壮苗;开花期雨量偏多影响开花授粉;全生育期日较差小,不利于向日葵形成更多的干物质;全生育期蒸发偏弱,也不利于向日葵快速生长。

4、赤峰农研所试点今年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日照足,降水少.向日葵生长前期受持续高温和连续干旱,影响了生长发育,植株变矮,叶片小.对产量影响较大,虽在7月25日浇一次水,8月7日下了一场透雨,但后期一直干旱,早熟品发生早衰现象,产量普遍低于常年,干燥的气候,葵花发病较轻,有的几乎不发病。

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作者:张捷杨新元贾爱红等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21期摘要:近年来,山西省向日葵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是向日葵菌核病及黄萎病,这2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向日葵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该文主要介绍了上述2种病害的发病特点、发病规律、流行因素等,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调整播期、加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等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60-02向日葵是山西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13万hm2左右。

近年来,由于向日葵市场价格高,销路好,广大种植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民种植向日葵的积极性高,播种面积逐年扩大。

但与此同时,重迎茬也越来越多,由此以盘腐型为主的菌核病及黄萎病在全省向日葵产区发生普遍且危害日趋严重。

根据笔者连续几年的调查与观察:一般年份,向日葵菌核病的病田率在10%~15%,田间发病株率16%左右,产量损失15%左右;特殊年份,病田率达50%左右,田间发病株率达60%,产量损失在30%~48%,对全省向日葵生产已形成威胁。

向日葵黄萎病目前在山西省发病虽然较轻,但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植株感病时发育不良,花盘缩小,籽实不饱满,空籽粒增加,使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一般减产20%~30%,发病重的在开花前植株即枯死。

因此,为了寻求经济有效的防治向日葵核菌病和黄萎病的对策措施,笔者于2010-2013年对以上2种病害的为害特点、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等进行了调查,同时开展了防治技术的研究。

1 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是当前山西省向日葵生产上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春播、夏播均可发生,造成损失大,防治难度也大,严重影响向日葵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该病害为土传真菌病害,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多达64科,361种植物,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病害。

1.1 发病特点向日葵在整个生育期间都可能被菌核病侵染,根据侵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1)根腐型。

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的发展及现状闻金光1 王 林2 韩晓梅3 李素萍1 贾利敏1 邓 涛4 关国宝3(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1;2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酒泉735000;3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酒泉735000;4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种子管理站,巴彦淖尔015000)摘要:种子加工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向日葵产业从1949年开始经过70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0.2万hm2发展到现在的100万hm2。

通过引进优异种质资源,向日葵种子科研工作也从无到有,选育出了一系列向日葵品种。

种子加工机械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仿制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和技术,自主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种子机械加工设备。

同时,向日葵种子加工技术水平也随着种子加工机械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向日葵种子产业的发展得到提升。

关键词:向日葵;种子;机械加工种子加工即种子机械化加工,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向日葵种子从制种、收获到最终形成商品种子,种子加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种子加工改变了种子的物理性状,使种子籽粒饱满、均匀,色泽一致,发芽率提高,提升了种子质量和商品性,实现了机械化、单粒化精量播种对种子的要求,达到播种以后田间出苗一致、生长整齐、成熟期一致的目的。

1 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1.1 我国向日葵种业发展回顾 向日葵起源于北美,明代中期传入我国后基本是作为花卉观赏和干果嗑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向日葵种植面积仅0.2万hm2,1960年发展到1.6万hm2,20世纪70年代初期种植面积8.1万hm2,产品均以嗑食品种为主,少部分用于榨油[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大力发展油料作物种植,1973年从罗马尼亚引进了前苏联油用向日葵品种派列多维克在国内广泛种植,成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种植面积较大的油葵品种,到1980年我国向日葵种植面积达到80.4万h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o n w p e c o s g h b d z t n fc n e t n s n lw r r r d b e w y o s r s , cp o a rs , a k c o s a d w e t l r s i y r iai s o o f ci u f e , e b e y t a ft t o sr ir c co s b c r s n i r n i o o o we h e c e l s l C O ST e e c l v r o s s e f fri t, i a e r ssa c a d g o o ef l S .h s ut a s p s e s d o e t i d s s e it n e n o d c mmo i h r ce s n e in e t o n e i ly e dt c a a t r. R go a T s f I n r y I l Mo g l . e a e a e ye d o e a g No7 a d T 3 wa 61 .k / m2 h c u - il e h o t l R n oi t v r g il f K y n . n 3 s 2 6 0 gh , ih o t yed d t e c n r H3 4 y 1 .% a d a h w o 1 6 b 52 n S 0 y 1 .% . H9 9 b 50
保 持 型 自交 系 T 8 2 6为 母 本 , 以引 进 的 国外 杂 交 种 为 父 本 , 年 当
单 位 对 食 用 向 日葵 杂 交 种 的 培育 没 有 引起 足够 的重 视 。 年来 , 近 食 用 向 日葵 炒 货行 业 的发 展 .市 场 需 要 优 质食 用 向 日葵 籽 的 量 增 加 , 品食 用 向 日葵 籽 市 场 价 格 较好 , 场对 优 良 的食 用 向 日 商 市 葵 种 子 需 求 迫 切 , 农 家 品种 和 综 合 种 由于 产 量 低 、 病 性 弱 、 而 抗 商 品质 量 差等 因素 , 不能 很 好 地 满 足市 场 需 求 。因 此 , 育 抗 性 培
Abtatntem to f u l - y pam cit rc o ae t lyht oi K yn o (r ia cd : 7 adT 3h src: ehdo c o ct ls i ne atnm l s ri e rs , eagN . o g l oe 9 ) n 3 , e I h n e o r i e t i e s 7 in T t
李 素 萍 。 安 玉 麟 ‘ 聂 惠 , 郭树 春 于 海峰 。 张 明 宇 , , , ,
(. 1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 l和浩特 003 ;. 呼 10 12 包头市种子管理站, 内蒙古 包头 04 1) 100
摘 要: 阳 7号 ( 代码 T 7 和 1 3是通 过 细胞 核 质 互 作雄 性 不 育 杂 种 优 势利 用途 径 , 用 测 交 、 交 、 交 、 科 原 9) ' 3 采 反 回 自交 等 方 法育 成 的 三 系食
中图分 类 号:555 s6.
文 献标 识 码 : A
1 .99jsn10 — 9 7 0 1 20 8 036 /js.0 7 0 0 . 1 . .1 . 2 0
文 章 编 号:0 7 O 0 fO 1 2 0 3 — 3 lo 一 9 72 1) - 0 6 0 O
Br e ng o n e to r n o r Hy i y ng V Ia 3 e di fCo f c i na y Su f we brd Ke a I nd T3 l
内 蒙 古 农业 科 技 2 1 ( )3 — 8 0 2 :6 3 1
I n r Mo g la Ag iu t r lS i n e An e h o o y n e n o i rc lu a ce c d T c n l g
食用向 日葵杂交种“ 科阳 7号" " 3 ” 一T 3 的选育
家 品种 和 综 合 种为 主 , 用 向 E葵 杂 交种 的普 及 率 很低 。 主 要 食 1 其
原 因是 食 用 向 日葵 杂 交 种 育 种开 展 较 晚 , 种 难 度 大 , 育 同时 育 种
11 , 3不 育 系选 育 .- I 2 ’ 3
2 0 年 内 蒙古 农 牧 科 学 院利 用 自育 的 o1
Ke r sC ne t ns n o rHy rdzto ;re ; y n  ̄T 3 ywo d :o fci u f we; biiainB e dKe a gV ;3 o l
我 国食 用 向 日葵 有 很 长 的栽 培历 史 。在 生产 中一 直 是 以农
2 . m, 斜度 3 , 绿 色 , 片数 3 枚 , 分枝 。 2 c 倾 0 。பைடு நூலகம் 叶 0 无
用 向 日葵 杂 交 种 。科 阳 7号 和 T 3两 个 杂 交 种 丰 产 、 病 、 品性 好 , 内 蒙 古 区 域 试 验 中 , 阳 7号 平 均 分 别 为 2 1.k,m 比对 照 3 抗 商 在 科 6 6O:I , gl
S 0 H9 9增 产 1 .% ; 3 50 T 3平 均 产 量 2 4 .k /m2 比对 照 RH 1 6增 产 1 .% 。 8 85 g h ; 34 5O 关 键词 : 用 向 日葵 ; 交种 ; 育 ; 阳 7号 ; 3 食 杂 选 科 T3
L u pn IS — i g
( nr noi A a e yo gi l r n n l ubn r cec,o ht 0 0 3 ,h a I e gl cdm f r ut a adA i sa dySine h o n Mo a A c ul ma H H 10 C i ) 1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