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牧歌》赏析

合集下载

☆牧歌

☆牧歌


无伴奏合唱
始于欧洲唱诗班,它没有伴奏乐器, 但由不同音色的人声通过不同的方式 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 力。
蒙古歌曲特点:
高亢、嘹亮、遥远。
歌曲介绍
《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牧歌的代 表歌曲。歌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美丽富 饶的草原一派迷人的景色,也抒发了内 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
歌曲结构
一段体:又称一部曲式,由一个乐段 构成,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 音乐意境。


牧歌 : 银杯
旋律 悠扬; 速度 慢;高亢 Nhomakorabea、欢快 较快
力度 变化不强; 较强 节奏 松、舒展 ; 紧凑 分类 长调 短调
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 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主 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短调:节奏自由,旋律优美抒情,结 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近代一些 宴歌、婚礼歌等也属于短调体裁。
实践与创造
1、用连线标出各声部的音乐特点,讨论 齐唱与合唱的主要不同之处。
女高 丰满结实 女低 明亮宽广 男高 深沉浑厚 男低 高亢富有诗意
2、再听《牧歌》,与美术整和。
再 见

【云飞每周一歌】《牧歌》在沉静中体会大自然的亲切与爱恋

【云飞每周一歌】《牧歌》在沉静中体会大自然的亲切与爱恋

【云飞每周一歌】《牧歌》在沉静中体会大自然的亲切与爱恋
每周一歌
草原经典歌曲《牧歌》,歌词虽然简短却精炼地描绘出诗情画意般广袤的草原风光,舒缓的旋律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贯穿始终的悠扬长调在耳际游走,是那么的灵动与美好。

这样一首无处不浸润着内蒙元素的传统民歌,犹如一股清新爽朗的风,将蓝天、白云连同洁白的羊群一并拥入人们的怀抱。

云飞凭借着对音乐独特的感悟,用纯净空灵诠释歌曲的意境,也印证了民族与通俗唱法的完美融合,高亢深邃的歌声不仅营造了层层递进的情绪,更让人在沉静中体会大自然的亲切与爱恋,自然流畅的表达彰显了云飞不俗的唱功,也倾诉着他内心深处对草原的挚爱与感恩。

牧歌
东蒙民歌
演唱:云飞
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
白云的下面是洁白的羊群
羊群好像斑斑白银
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
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
白云的下面是洁白的羊群
羊群好像斑斑白银
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
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
白云的下面是洁白的羊群白云的下面是洁白的羊群。

牧歌 歌曲简介

牧歌 歌曲简介

牧歌歌曲简介
1.蒙古族民歌《牧歌》:
这是一首著名的内蒙古民歌,最早源于东蒙地区,后经作曲家瞿希贤于1954年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展现出草原的辽阔与宁静,歌词描绘了蓝天、白云和羊群,充满诗意和草原风情。

歌曲在后来的岁月里被多位艺术家演唱,例如蒙古族歌唱家齐峰在2015年的春节晚会上演唱了此曲,并因其深情演绎被誉为“草原歌王”。

2.冰雪姐妹演唱的《牧歌》:
这首歌曲是由冰雪姐妹演唱的,以藏语演唱,于2012年由爱琴海唱片公司发行。

歌词表达了对草原生活和羊群的喜爱,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3.阿迪雅演唱的《牧歌》:
阿迪雅也在其专辑《音乐大师课第七期》中演唱了《牧歌》,并收录于2015年5月2日发行的专辑中,编曲人为彭博,歌曲保持了内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

牧歌赏析

牧歌赏析

《牧歌》赏析ftp://shansq:*************.1.21/合唱团/牧歌(无伴奏).mp3单森权这是一首由内蒙民歌改编的合唱曲,瞿希贤编曲,音乐风格属于蒙古长调,气息悠长,意韵深远。

歌词为:翠绿的草地上飞跑着那白羊,羊群象珍珠洒在羽绒上;无边的草原是我们的故乡,白云和青天是我们的风筝;朝霞迎接我自由地歌唱,生活是这样幸福欢畅。

歌词内容清新质朴,散发着青草的芳香,蕴含着生命的律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草原图景。

歌词运用了铺陈和比拟的手法,把草原人民对美好家乡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此时我们看一幅描绘草原美景的画,我们会被那景象所吸引,我们也许会从画面引发一些联想,这是我们直接通过视觉感受到的,是一种本能的审美体验。

当我们品读这首歌词时,我们又会借助于大脑中存储的有关符号信息,引发更丰富的想像,在自己的脑海里浮现出另一番美景,那是比直接的视觉感受更写意的场景,从诗歌中获得的想象空间比看真实的画面更广阔,所以品味诗歌的意境是一种更高级的审美活动。

而当我们闭上眼睛,用耳朵去感受那经过艺术处理的合唱旋律时,我们又能从诗的意境上升到乐的意境,那已不是念白着的诗歌,而是歌唱着的诗歌,它的如歌、绵长的音响形式,不像画那么直接地映入我们的眼帘,也不像诗那样间接地唤起我们的想像,而是经由双耳直入我们的心田,将我们牢牢地牵引住,带着我们的心灵去无边的空间遨游,我们在感受音乐旋律流动的过程中,甚至没有功夫去正常呼吸,我们的气息也随着音乐的乐句同时起和收,任由音乐旋律把我们时而托起,时而放下,这是蒙古族长调歌曲的魅力,这是合唱艺术的魅力,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穷尽的艺术体验,只能围绕着简单的一个“美”字,去展开无边的联想,逾越那无边的草原,无边的天空,抒发对无尽的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首合唱曲可分为三个乐段和一个尾声,由纯女声的四个声部来演唱。

第一乐段上句“翠绿的草地上飞跑着那白羊”,主旋律与伴奏旋律同时出现,以多声部平行进行的方式逐渐向上,上扬的旋律和丰满的音响,仿佛那湛蓝的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肥沃的草原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草,一派风和日丽、生机盎然的景象,当旋律上升到最高音时,女高音声部一个灵巧并带有下滑的“哎”音,使歌声产生出俏皮、灵动的效果,那一声“哎”,唤来了美丽的牧羊姑娘,唤来了活蹦乱跳的羊群,仿佛看到了一位牧羊姑娘正跨在马上,驱赶着她的羊群,跑向草原的深处。

《牧歌》民俗文化阐释

《牧歌》民俗文化阐释

《牧歌》民俗文化阐释
《牧歌》是一首描绘牧民生活的民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民间音乐创作的一种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这篇文章将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牧歌》进行阐释。

从音乐形式上看,《牧歌》是一种采用简单、朴素的旋律和歌词的民歌。

它通常使用简单的乐器,如唢呐、竹笛等,以及简单的打击乐器。

这种简单而朴素的音乐形式使得《牧歌》能够真实地表达牧民的生活情感和情绪,使听众能够深入体验牧民的生活。

从歌词内容上看,《牧歌》主要表达了牧民对草原、牛羊和家园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词中描述了草原的壮丽景色、牛羊的欢快奔跑,以及牧人的自由快乐等。

这些内容既展现了牧民的生态智慧和生活智慧,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农民对大自然和家园的热爱之情。

从文化象征上看,《牧歌》代表了牧民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

它承载着牧民们对自然的崇敬和仰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

这些文化象征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耕文化中的一种特征,即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简朴和安宁的生活方式。

民歌《牧歌》原文及赏析

民歌《牧歌》原文及赏析

民歌《牧歌》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民歌《牧歌》原文及赏析【导语】: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

《牧歌》民俗文化阐释

《牧歌》民俗文化阐释

《牧歌》民俗文化阐释《牧歌》是一首富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生活和风俗。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牧歌》进行阐释。

从文学背景角度来看,《牧歌》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间文化融合了汉族、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特点,而《牧歌》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和牧民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们特有的乐观、豁达和坚韧的精神。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牧歌》中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中写道:“靖江人家寒食天,野鸿无意恋千山;千岩万壑玉帘开,云破月来花弄影。

灞岸禅船撑午螭,漳河烟引接仙应;辇路银河溅泪浪,静观风月留余光。

”这些文字描绘了寒食天的景致,山川秀丽、江河宛如玉帘般美丽,云破月来、花弄影增添了一分浪漫气息。

诗中还描述了禅船撑起午螭、烟雾弥散等细节,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牧歌》把生活的细节和情感融入到诗中。

诗中写道:“胞妹嫁于姑苏县,宝刀帅肉相贺一;老成人赁藜郭,少年人将山舆行。

”这些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的婚嫁和日常生活。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人们结婚会有亲友的贺喜,老年人会去买菜、少年人则带着山舆出行。

这些描写使诗中的人物更加鲜活,读者可以感受到那种亲切和温暖。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牧歌》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元代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农村正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社会生活场景。

《牧歌》中描绘了农民忙碌的场景,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中还传递了务实、诚实和乐观向上的价值观。

这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中国的农村社会中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牧歌情感赏析

牧歌情感赏析

牧歌情感赏析牧歌,是一种流传于乡村的民歌,它承载着农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友情、家乡的深情厚意。

牧歌情感丰富,旋律悠扬,歌词真挚动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牧歌情感进行深入的赏析,探寻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首先,牧歌中最为突出的情感之一就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感受着土地的滋养,他们对这种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向往。

在牧歌中,他们用朴实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丰饶。

比如《茉莉花》这首牧歌,歌词中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其次,牧歌中还蕴含着浓厚的爱情情感。

在农村,爱情是一种纯真而深沉的情感,它不受物质的束缚,只有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心。

牧歌中的爱情情感常常表现为对爱人的眷恋和思念,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比如《草原情歌》这首牧歌,歌词中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眷恋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旋律悠扬动听,让人不由得陶醉其中。

此外,牧歌中还包含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农民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朋友的深情厚意,常常通过牧歌得以表达。

在牧歌中,他们用朴实的歌词和深情的旋律,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比如《故乡的云》这首牧歌,歌词中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深情,让人感受到了农民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总的来说,牧歌情感丰富,旋律悠扬,歌词真挚动人。

它承载了农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友情、家乡的深情厚意。

通过对牧歌情感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农民们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丰饶,感受到爱情、亲情、友情的温暖和珍贵。

让我们在这美妙的牧歌世界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情感的真挚,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意。

愿牧歌情感永远流传,让我们永远怀念和珍视这份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牧歌》是如诗如画的文学作品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 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
课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
谢 谢 大 家!
一、《牧歌》是有感而发的内心表白
据被誉为草原民族艺术研究“活化石”的李 宝祥先生所著述的《漠南寻艺录》记载,《牧歌》 源于解放前呼伦贝尔盟的新巴尔虎镇。
二、《牧歌》是口口相传的动听旋律
《牧歌》同其它民歌一样,也经历了口口 相传的过程。虽然已无从考证最初演唱《牧 歌》的那位牧人姓甚名谁,但它从最初的形 成到后来被安波记谱整理,的确经历了一个 漫长而广泛的传唱过程。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一、蒙古族民歌的分类
题材上:
狩猎歌、牧歌、思乡曲、赞歌、 礼俗歌、宴歌、儿歌等几类。
一、蒙古族民歌的分类
长调: 曲调悠长、节奏自由 体


短调:曲调短小、节奏规整,结构
紧凑、速度轻快。
二、牧歌的特点
内容上,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充满 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主要内容。 歌词上,注重抒情,又善于描绘景色,情景交融, 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旋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