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下册课后答案

14二极管和晶体管14.3二极管14.3.2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 U i = 10 sin ®tV ,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
[解](町(b)图1:习题14.3.2图(a)U i为正半周时,U i >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 o = E; D截止时,U o = U i。
(b)U i为正半周时;U i > E, D导通;U i < E, 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 o = U i ; D截止时,U o = E。
U0的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图2:习题14.3.2图14.3.5在图3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 Y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
(1)V A = +10V ,V B = 0V ; (2)V A = +6V ,V B = +5.8V ;(3)V A = V B = +5V .设二极管的正 向 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解]图3:习题14.3.5图(1) 二极管D A 优先导通,则D B 反向偏置,截止,I D B = 0⑵ 设D A 和D B 两管都导通,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V Y :11.8 X 9V = 5.59V < 5.8V19 可见D B 管也确能导通I D A= A = 0.41 X 10?3A = 0.41mADA1 X 1035.8 ?5.59八 cc, ,c?3I D B = T A = 0.21 X 10 A = 0.21mA B1 X 103叫 1 kQ y™ 斤t —J —1—V Y I D A10 9 X K = 9VI R =V Y~R 9 9 X 103X10?3 A = 1mAV Y = 1 1 1 1 + +5.59 ?3I R = 3A = 0.62 X 10'3A = 0.62mA9 X 103⑶ D A 和D B 两管都能导通5 5 + —V Y = [ 1 [ 1 [ V = 4.74V+ + - 1 1 9 I R = _ V Y - ■ - 4.74 八 A =0.53 X10?3A = 0.53mAI RD A I D BmA = 0.26mA2 214.4 稳压二极管 14.4.2有两个稳压二极管 是0.5V 。
电工学下册课后答案第六版

目录第14章二极管和晶体管3第14.3节二极管 (3)第14.3.2题 (3)第14.3.5题 (4)第14.4节稳压二极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4.4.2题 (5)第14.5节晶体管 (5)第14.5.1题 (5)第14.5.3题 (6)第14.5.4题 (7)List of Figures1 习题14.3.2图 (3)2 习题14.3.2图 (3)3 习题14.3.5图 (4)4 习题14.4.2图 (5)5 习题14.5.3图 (6)6 习题14.5.4图 (7)14 二极管和晶体管14.3 二极管14.3.2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u i = 10 sin ωtV ,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0 的波形。
[ 解]图1: 习题14.3.2图(a) u i为正半周时,u i>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E;D截止时,u o = u i。
(b)u i为正半周时;u i >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u i;D截止时,u0 = E。
u0的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图2: 习题14.3.2图× ×−314.3.5在图3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 Y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
(1)V A = +10V ,V B = 0V ;(2)V A = +6V ,V B = +5.8V ;(3)V A = V B = +5V .设二极管的正 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解]图 3: 习题14.3.5图(1) 二极管D A 优先导通,则10V Y = 9 × 1 + 9V = 9VV Y 9 I D A = I R = = A = 1 10 R 9 × 103A = 1mAD B 反向偏置,截止,I D B = 0(2) 设D A 和D B 两管都导通,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V Y :V Y = 6 5.8 + 1 1 1 11 V = 11.8 × 9 V = 5.59V < 5.8V + + 19 1 1 9可见D B 管也确能导通。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电工学是一门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等电学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学科。
学习电工学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他们理解和应用电路的基础。
而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工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1.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根据电阻大小比例进行。
5.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根据电阻大小比例进行。
第二章:基本电路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任何一个节点处,进入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沿着闭合回路的任意一条路径,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电压升的代数和。
第三章:电阻、电功率和电能1. 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VI,其中P为电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
3. 电能的计算公式为E=Pt,其中E为电能,P为电功率,t为时间。
第四章:电路分析技术1. 节点电压法: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将电路转化为节点电压方程组进行求解。
2. 网络定理:包括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可以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进行分析。
第五章:交流电路1. 交流电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交流电信号的周期数,单位为赫兹(Hz)。
2.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指交流电信号的平均功率与直流电相同的电压或电流值。
3. 交流电的相位是指交流电信号相对于参考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弧度或度。
第六章:电感和电容1.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2. 电感的计算公式为L=NΦ/I,其中L为电感,N为线圈匝数,Φ为磁链,I为电流。
3.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4. 电容的计算公式为C=Q/V,其中C为电容,Q为电荷,V为电压。
最新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学习-----好资料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图1.5.1图1: 习题?I= 6A I= 10A A = I43 2 1 ?= UU= 60V V = 140U23 1 =90V U?5 = U4 30V 80V 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3]:解[为负载。
,5,2为电源;3,42 元件1电源发出功率P= ??×W (=4)= UI140 W 5603P= E 1 1 1??×W 5406W (IP= U= = 90) 2 2 2×W= I= PU= 60 60010W 3 3 3??×= 80) 4)W (IP= U= (1 4 4×30 IP320W = U= WW 6= 1802 5 5P+ P= 1100W 2 1负载取用功率P = P+ P+ P= 1100W 5 4 3两者平衡1.5.2在图2中,已知I和其两端I中的电流试确定电路元件mA= ImA= 3,1.33 12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电压U,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3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 = 0 + III 2 1 3?? = 0 I1 3 + 3可求得I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I2mA, = 33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3 3 ×××)10V = 60V = U(30 + 10 103 3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1电路元件3 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3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电源;80V元件2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电工学第六版答案

电工学第六版答案第一章答案1.电流的定义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
用公式表示为:电流公式2.电阻的定义是什么?–答: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电阻公式3.常用的电阻单位是什么?–答:常用的电阻单位是欧姆(Ω)。
4.电势的定义是什么?–答:电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某点产生的电场能量。
用公式表示为:电势公式5.电功的定义是什么?–答:电功表示电场通过导体所做的功。
用公式表示为:电功公式第二章答案1.什么是电源?–答:电源是指能够产生和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的装置。
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等。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答: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
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平行连接,电流可以通过多个路径流通。
3.什么是电流分流?–答:电流分流是指电流在并联电路中按照电阻的比例分配。
4.什么是电压分压?–答:电压分压是指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按照电阻的比例分配。
5.什么是导线?常用的导线材料有哪些?–答:导线是用来传输电能的金属材料。
常用的导线材料有铜、铝等。
第三章答案1.什么是电感?–答:电感是指电流变化时所感应出来的电压。
用公式表示为:电感公式2.什么是电容?–答:电容是指电导体存储电荷的能力。
用公式表示为:电容公式3.串联电感和并联电感有什么特点?–答:串联电感的总电感等于各电感的代数和,而并联电感的总电感等于各电感的倒数和的倒数。
4.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有什么特点?–答:串联电容的总电容等于各电容的倒数和的倒数,而并联电容的总电容等于各电容的代数和。
5.什么是交流电路?–答:交流电路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在时间上不断变化的电路。
第四章答案1.什么是磁通量?–答:磁通量是指磁场线穿过某个平面的数量。
用公式表示为:磁通量公式2.什么是磁感应强度?–答:磁感应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垂直于磁场方向的磁通量。
用公式表示为:磁感应强度公式3.什么是电动势?–答: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能量。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发出功率P E =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 2: 习题图−I1 + I2 −I3=−3 + 1 −I3=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
最后校验功率平衡:电阻消耗功率:2 2P R= R1I= 10 ×3 mW = 90mW12 2P R= R2I= 20 ×1 mW = 20mW2电源发出功率: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200mW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200mW1 2两者平衡基尔霍夫定律试求图6所示部分电路中电流I、I1和电阻R,设U ab = 0。
电工学课后答案第一部分第六版_秦曾煌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C B I I β≈(1)E B C B I I I I β=+=+C C BB I I I I ββ∆==∆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B I 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
25610VD1(a)(b)(c)(d)例图解:○1图(a )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 ,大于DU =,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输出电压0U =A U —D U =2V —=。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_秦曾煌_5

t
解:用三要素法求解
u = u (∞ +[u (0+ ) −u (∞ ] e τ ) ) C C C C (1)确定初始值 u (0+ ) (1)确定初始值 C 3 −3 由t=0-电路可求得 u (0− ) = 9×10 ×6×10 = 54 V C 由换路定则 u (0+ ) = u (0− ) = 54 V C C
退出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 + _
R 2Ω U 8V t =0
iC
R2 iL 4Ω
i1
R1 + uC 4Ω _
+ uL _
R3 4Ω
电量
t =0− t =0+
uC / V iL / A iC / A uL / V 0 4 1 0
4 1
1 3
1 1 3
可以跃变。 换路瞬间,u 、L不能跃变,但 iC、 L 换路瞬间, C i 不能跃变, u 可以跃变。
iC
R2 iL 4Ω
R1 + uC C 4Ω _
+ uL L _
R3 4Ω
) 解:(1 iL(0− ) =1A
由换路定则: 由换路定则:
t = 0 -等效电路
u (0−) = R iL(0−) = 4×1= 4 V C 3
iL(0+) = iL(0−) =1A u (0+ ) = u (0−) = 4 V C C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换路前电路处稳态。 换路前电路处稳态。 3 -4 :
+ _
U 8V
试求图示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试求图示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i R R iC R 2Ω R3 + 2Ω iC R2 iL 2 iL t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11+2=1
11-I1-IE=O
解乙得=
「1 +R
P=I^R=2
解ZJi:K=22或K=0.52
2-2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2所示网络中通过电阻R3支路的电流I3及理想电流源两端 的电压U。图中Is=2A,Us=2V,
Ri=3 Q,R=R3=2Qo
2-3试用叠加原理重解题2-2.
1—1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十&
6V
2k Q
解:图(a)中,
电流
图(b)中,
图(C)中,
图(d)中,
电流I
第一章习题
C三点的电位。
ZZk
A4-E=1£V
o
E2=-GV
(e)
图1—1
I1.5mA,
2 2
1—1的电路
各点电位
Vc= 0
Vb= 2X 1.5 = 3V
Va= (2+2) X 1.5 = 6V
I2= 2A。
解:
R2
30
15
-p
UsU
I4
I4R1I5R3
I1
5 2
U
|4R1
100
17.5
图1 —6题1 —7的电路
1—8求图1—7所示各电路中的未知量。
-2A levo]
I=?
u
lOQ
R=?
Ca)
解:(a)图
u=?
SV
(c)图
-lOV
(b)
1 — 7题1 — 8的电路
(b)
10
20
—A
1—9在图 值为6.3V、
聲加:
Uae-血■血hyU"5=0
所以[Is- 12.5V
2-8电路如图2-6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流I。
2-9电路如图2-7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阻R4上电压U的表达式。
-r
El
I"
Wr
T
R£
十
c> k
It
国ti>
解!由图Ci))得i
7 =R帛4由團〔2)»得:
J
u"-CR3//R4)Is-
Ri= Q,R=R3=2Q, Us=1V,欲使1=0,试用叠加原理确
10V d
(b)
O-
UP
(a)
图1 —10题1 —11的电路
解:(a)图U为恒压源的输出,
(b)图I为恒流源的输出,
(b)
U= 10V
I = 10/2=5A
I =5A
U=5X10=50V
1—12简化图1—11所示各电路为一个等效的电压源或理想电流源。
(a)
解:(a)
(b)
(c)
(d)
(e)
图 图 图 图 图
+EIS1
+观2
丄
+y
Ri
Rf
Uo
-宰
+血
+血
Re
I
2
'2R-I-U船(n£宦1菽虽
Cl) -1
R3
I-ir
-JS3
辭;用融堆宁定理
(一)S往I位置时,如圈(1)
由〔1)-1,求『0
I_[JE2+ J53_10+20_ „斤,[血十熬2-+1Q
ira =Crsi-陀=別-C-Us?+i'R3)
=30-C-20+2.5X1D)= 2&V
由图1—2可知电压U和电流I参考方向不一致, 因为U=10V,所以电流I= —1A
VA=2X(4+2)=12V
Vb=2X2 =4V
Vc= 0
6 6…
1mA,
4 2
Va= E1= 6V
Vb= (—1X 4)+6 = 2V
Vc=—6V
则电流I应为多少?
P=—10W=UI
U=10V
图1 — 2题1 —2的电路
额定值为1W、10Q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根据功率P=I2R
U1=U2=U4=5V,求U3和UCA。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回路ABCDA可 写出方程
U1+U2—U3+U4=0
U3= U1+U2+U4= 5+5+5=15V
对回路ACDA可写出方程
UCA+U3—U4=0
UcA=U4—U3=5—15= —10V
A
E
—12(a)
ls=5—3=2A,如图(k)0
QE
A
(b) (c)所示的电路中,是哪些元件在提供功率?
1A
—
PFQ鬥F Afi
图1 —12题1 — 13的电路
解:(a)图由1A电流源提供功率。
Cc)
(b)图由10V电压源提供功率。
(C)图由Us电压源提供功率。
1—14在图1—13(a)(b) (c)所示的电路中,电压
=(K4[Je-R3K^IS)/CRa+R4)
I'
O?
|R2
_I__H-*
Rl
解:由S11〕I得:
丄Ri + CR2/yR3)+
由图〔2〕,得:CR1皿旳并联)r"=苫L;—-Is =0-5IE
Ri + fEsZ/EsJ
叠加:
I二T-!'■= 0. b -0. 5Is=a
2-11
画出图2-9所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1
J
[Jo
Jo =4+2X2=3V
Eo二
<■A
—y0A
0p
Do
2Q
±
2Q
Jr
IS=-l3 ■+1S =-1+0_5=-O.5A
TJ =LJ'tU"= 77
Ro
Uo = U£=CJs-IsR2-2-2k2-2V
(2)求等效内阴血
(j)画出越维宁等效电路「求1$
2-5图2-3所示电路中,已知Usi=6V,Ri=2Q, ls=5A,
Us2=5V,R2=1Q,求电流I。
R1
I[rs2十
y lOA
Cb)
图1 — 13题1—14的电路
解:(a)图U=0(b)图U=1—3= —2V
(C)图U=( 1+2)X120=360V
1—14所示,试求它的电压源模型,并将其等效变
第二章习题
2-1图2-1所示的电路中,Us=1V,R1=1 Q,
R的阻值。
Is=2A.,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2W。试求
塀:rii+ is-i
Kl
K?
囲⑴
图(2)中:R1及吃支蹈鞭短路
I'*=Is =5A
團(於中:尺1支路被短路
叠加:I = l'-l"-r=3-5-l=-3^
2-6图2-4所示电路中,Usi=30V,Us2=10V,Us3=20V,Ri=5kQ,R2=2kQ,R3=10kQ,|s=5mA。求开关S在位置1和位置2两种情况下,电流
1—6欲使图1—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1=0,US应为多少?
1512
100ii¥_
o
解:因为电流1=0,
所以I1=I2=—4—=0.2A
(
Us= 5X 0.2= 1V
图1 — 5 题1—6的电路
1—7在图1—6所示三个电路中, 若R2电阻两端电压U=30V,求电阻
R1= 5Q,
R3。
R2=15Q, Us=100V, Ii= 5A ,
由〔1)-占求肮
R
Ro-K3//K2 = 2//lO=yi2
由〔1)-?戴维宁零皴电路,得25
+US1
Uo
+血
Uo
2-7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
X
1QV
T
6Q
T 1UW
4Q
x
国C2)
Uab=O,试用叠加原理求Us的值。
6Q
6.Q
1
5Q
Ja
49Ui'l
Jb
解I由图tU,得;
由图(R,辑S
EAxio =5V
—rzH
十
lOVC
」A、
1
~[ r
-
7 rv
L LJ
A点的电位。
1QV
图解:图
◎ A
图1—8题1 — 9的电路
1—10电路如图1—9所示,求
(a)
i
1— 9题1 — 10的电路
(a)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b),
1.25A
4
Va=—1.25X 4= — 5V
1—11求图1—10所示电路中的电压
U、电流I。
R5
«
R1R2
J"
+
解;「rs4D=l5
4Ufe-l2K2-l3E3= 0'LaKa-EsRi+lT-Op2+l3=Ii
]2-2l£-2T3=0
I2IS-2X3+U-O解乙得:
I3 = -O.5A, U = 7V
解;E詁焉2畀严TA
[j- =IsRn-13^3=2x3+1x2=3?
O.Ei
『=-13= -C.5^2=-17
两理想电流源合并为一个,电流ls=5—3=2A,
两理想电压源合并为一个,其值Us=6—4=2V,如图(g)。与恒压源并联的电阻可以去掉,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如图( 与恒流源串联的电阻可以去掉,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流源,如图(
如图(f)。
h)。
j)。
与3A恒流源串联的电压源可以去掉,与5A恒流源串联的电阻可以去掉, 等效为一个理想电流源,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