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第七章课后习题解答

普通化学第七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七章沉淀反应参考答案P 142【综合性思考题】:给定体系0.02mol/LMnCl 2溶液(含杂质Fe 3+),经下列实验操作解答问题。

(已知K θSPMn(OH)2=2.0×10-13,K θSPMnS =2.5×10-13,K θbNH3=1.8×10-5,K θaHAc =1.8×10-5①与0.20mol/L 的NH 3.H 2O 等体积混合,是否产生Mn(OH)2沉淀?解: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Mn 2+]=0.01mol/L ,c b =[NH 3.H 2O]=0.10mol/L∵是一元弱碱体系,且c b /K b θ>500∴10.0108.1][5⨯⨯=⋅=--b b c K OH θ又∵ 622108.101.0][][--+⨯⨯=⋅=OH Mn Q c=1.8×10-8> K θSPMn(OH)2=2.0×10-13∴ 产生Mn(OH)2沉淀。

②与含0.20mol/L 的NH 3.H 2O 和0.2mol/LNH 4Cl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产生Mn(OH)2沉淀? 解:混合后属于NH 3.H 2O~NH 4Cl 的碱型缓冲液体系此时浓度减半:c b =[NH 3.H 2O]=0.2V/2V=0.1(mol.L -1)c S= [NH 4+]=0.2V/2V=0.1(mol.L -1)[Mn 2+]=0.02V/2V=0.01(mol.L -1)A 、求[OH -] 用碱型缓冲液计算式求算:s b b c c K OH ⋅=-θ][ 55108.11.01.0108.1--⨯=⨯⨯= B 、求Qc 22][][-+⋅=OH Mn Q c=0.01×[1.8×10-5]2=3.24×10-12C 、比较θ2)(,OH Mn SP K ∵13)(,100.22-⨯=>θOH Mn SP C K Q故有Mn(OH)2沉淀产生。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让知识带有温度。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1.如何表示天平的敏捷度?普通分析试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敏捷度以多少为宜?敏捷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答:天平的敏捷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强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

天平的敏捷度普通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敏捷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强,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整?假如偏离太大,又应当怎样调整?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状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

平衡点:天平有载重状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息止的那点。

天平零点的调整:用金属拉杆调整,假如不可则用平衡螺丝调整。

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整。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肯定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囫囵分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假如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敏捷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举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举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状况下采纳?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

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

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强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举行的?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试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答:应精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试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答:由于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试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
重点
该文档旨在提供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的答案和重
点内容。

以下是对每个思考题的答案和相关知识重点的概要:问题1: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正
确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结果的客观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问题2:请简要描述一下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措施。

答案: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佩戴实验室服装、戴安全眼镜、佩戴手套、使用实验室工具和设备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直接接
触化学物质等。

问题3:请解释以下实验室术语:“计量玻璃器皿”和“过滤纸”。

答案:计量玻璃器皿是用于测量溶液体积的玻璃,如量筒、容量瓶等。

过滤纸是用于过滤溶液中固体颗粒的纸膜,常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

问题4:请解释以下实验操作:“蒸馏”和“萃取”。

答案:蒸馏是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通过加热将液体组分转化为气体,然后再冷凝回液体进行分离。

萃取是一种将溶质从溶剂中提取出来的分离方法,常用于提取有机物。

问题5:请解释以下实验室现象:“沉淀”和“溶解”。

答案:沉淀是指在溶液中出现的固体颗粒,通常是由于溶解度不足而形成。

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迅速分散并与液体分子形成分子间作用,使固体完全消失。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每个问题的简要回答和相关知识重点的概要,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请随时提问。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在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本文为大家提供的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实验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 为什么酸碱滴定实验中常用酚酞或溴酚绿作为指示剂?答案:酚酞或溴酚绿能够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颜色变化明显,便于判断滴定终点。

2. 在滴定过程中,为什么滴定瓶应该定期晃动?答案:滴定瓶定期晃动可以使反应充分均匀,加快反应速率,保证反应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实验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 如何判断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答案:可以使用亚铁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氧化氢溶液,观察颜色变化,直到出现镉红色为止。

根据反应的配比关系,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的浓度。

2. 为什么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选择亚铁离子为标准溶液?答案:亚铁离子易氧化成二价铁离子,且能够和一些氧化剂发生定量的反应。

因此亚铁离子可作为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标准溶液使用。

实验三:络合滴定实验1.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常用硬质底物?答案:硬质底物通常为指定化学计量比的金属离子配合物,可以通过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得到配合物的浓度,便于滴定分析。

2.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添加 EDTA 后溶液会从酸性转变为碱性?答案:EDTA 为四碱金属络合剂,当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金属离子被完全配合,溶液中的 H+ 反应会减少,导致溶液由酸性转变为碱性。

实验四:气体液体分配实验1. 气体液体分配实验中,为什么需要用饱和盐水洗涤气体?答案:饱和盐水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杂质和湿气,使气体更纯净,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为什么实验中垂直锥形瓶加水会产生水柱?答案:在锥形瓶中,水柱的高度取决于水与气体的平衡压力差。

平衡压力差会产生一个等于水柱高度的水头,使水柱高度达到稳定。

实验五:测定能量消耗实验1. 为什么在测定能量消耗实验中需要燃烧样品?答案:燃烧样品可以产生热量,在测定过程中,可以利用热量的释放量来计算燃料的热值。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虑题及参照答案:1、因为 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响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入缓冲溶液稳固溶液的 pH值。

若溶液酸度太高,因为酸效应, 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 T 在水溶液中有以下:H2 In - ? HIn 2- ? In 3-(pKa2=pKa 3=)紫红兰橙此后预计,指示剂在 pH<时呈紫红色, pH>时,呈橙红色。

而铬黑 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状况下,铬黑 T 指示剂自己靠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可以使用。

依据实验结果,最适合的酸度为 pH 9~,终点颜色由红色变成蓝色,变色很敏锐。

3、Al 3+、Fe3+、Cu2+、Co2+、Ni 2+有扰乱。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2S或 KCN遮蔽 Cu2+、Co2+、Ni 2+,加入三乙醇胺遮蔽 Al 3+、Fe3+。

实验二原子汲取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虑题参照答案:1.如何选择最正确的实验条件?答:经过实验获取最正确实验条件。

(1)剖析线:依据对试样剖析敏捷度的要乞降扰乱状况,选择适合的剖析线。

试液浓度低时,选最敏捷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敏捷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正确灯电流。

(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余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焚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焚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焚烧器最正确高度。

(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正确燃助比及焚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正确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点光谱,并且为了保证峰值汲取的丈量,能发射出比汲取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固、背景小的线光谱。

普通化学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普通化学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实验一1 实验中测得氢气体积与等摩尔干燥氢气的体积相同,应为最后氢气的分压已经扣除了水蒸气分压。

2 反应前后空气中气体分子的总量不变,对生成氢气的PV=nRT 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无影响。

3 根据公式T H n H V H P R )()()(222=进行判断: 1)V 偏大,R 偏大 2)T 偏大,V 偏大,R 偏大 3)V 偏小,R 偏小 4)V 偏小,R 偏小 5)无影响 6)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测V1还是测V2; 7) 液面水平低于量气管水平,测V1还是测v2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铝片质量偏大,R 偏大;铝片质量偏小,R 偏小实验二1由于锌粉过量,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称量。

计算焓变的时候需要精确知道CuSO 4体积,采用移液管移取能够保证实验精确度要求。

2 采用反应中的最高温度Tmax 减去反应前的恒温温度点T0,造成ΔT 小于实际值,采用外推作图矫正法,可对实验中取得的最高温度进行校正。

实验三1该反应为非基元反应,不能用反应式直接得到质量作用定律方程,而应采用实验求得。

2 浓度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常数k ,而温度变化会引起反应速率常数k 的变化。

3不相同,反应时的实际浓度应为混合后的物质的浓度。

4 应该相同。

5 因为出现蓝色后表示Na2S2O3被消耗完毕,可推算出[BrO3-]的变化。

但此时反应并未停止。

6主要考虑对反应时间,反应终点判断两个方面来进行。

1) Na2S2O3提前反应,时反应时间t 偏小2) 不加入HCl ,使得[H+]减小,反应时间延长3) 慢慢加入KBrO3,减小了BrO3-的浓度,反应时间延长4) 反应不搅拌,使得反应不充分,影响终点判断7 实验中ZH K ][K +=真实实验,即K 实验包含了氢离子浓度影响一项。

实验四1原电池由正极、负极、盐桥三个部分组成。

无伏特表可根据锌片电极是否减小来判断是否有电流产生。

2根据能斯特方程,铜离子与锌离子随反应进行有所变化,与理论之差别的主要原因为外电路电压降。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篇一: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思考题答案】txt>一、实验室基本常识(一)玻璃器皿的洗涤(p2-3)分析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玻璃容器和瓷器,用不干净的容器进行实验时,往往由于污物和杂质的存在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所以容器应该保证干净。

洗涤容器的方法很多,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和玷污的程度加以选择。

一般来说,附着在仪器上的污物有尘土和其他不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有机物质及油污等。

针对这些情况,可采用下列方法:①用水刷洗:用自来水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尘土和水溶物。

②用去污粉(或洗涤剂)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油污和有机物质。

若仍洗不干净,可用热碱液洗。

容量仪器不能用去污粉和毛刷刷洗,以免磨损器壁,使体积发生变化。

③用还原剂洗去氧化剂如二氧化锰。

④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即使少量杂质也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这时可用洗液清洗容量仪器。

洗液是重铬酸钾在浓硫酸中的饱和溶液。

(5g粗重铬酸钾溶于10ml热水中,稍冷,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00ml浓硫酸中就得到铬酸洗液,简称洗液)。

使用洗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洗液前最好先用水或去污粉将容器洗一下。

②使用洗液前应尽量把容器内的水去掉,以免将洗液稀释。

③洗液用后应倒入原瓶内,可重复使用。

④不要用洗液去洗涤具有还原性的污物(如某些有机物),这些物质能把洗液中的重铬酸钾还原为硫酸铬(洗液的颜色则由原来的深棕色变为绿色)。

已变为绿色的洗液不能继续使用。

⑤洗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灼伤皮肤和破坏衣物。

如果不慎将洗液洒在皮肤、衣物和实验桌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⑥因重铬酸钾严重污染环境,应尽量少用洗液。

用上述方法洗涤后的容器还要用水洗去洗涤剂。

并用蒸馏水再洗涤三次。

洗涤容器时应符合少量(每次用少量的洗涤剂)多次的原则。

既节约,又提高了效率。

已洗净的容器壁上,不应附着不溶物或油污。

这样的器壁可以被水完全润湿。

检查是否洗净时,将容器倒转过来,水即顺着器壁流下,器壁上只留下一层既薄又均匀的水膜,而不应有水珠。

实验化学课后题答案

实验化学课后题答案

实验化学课后答案第5页:交流与讨论: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且CCl4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CCl4萃取碘。

振摇的作用是使CCl4与碘充分接触,使萃取更完全,静置的作用是使液体分层完全。

不能,因酒精与水互溶。

第9页交流与讨论:1、防止试样在展开剂中溶解。

2、Fe3++3NH3.H2O=Fe(OH)3↓+3NH4+(复分解反应)Cu2++4 NH3.H2O=〔Cu(NH3)4〕2++4H2O(络合反应)第16页交流与讨论:1、①热过滤:要注意三不:a滤纸折叠方式不同(即滤纸不能紧贴漏斗壁)b过滤时(不用玻棒引流、漏斗下端不紧贴烧杯内壁)②减压过滤:见课本第14页操作向导2、防止温度降低析出KNO3晶体,降低产量。

检验产品纯度。

3、见课本第14页:影响晶体生成的条件。

4、加入少量水进行重新溶解后,溶解的杂质(NaCl)因为量太少而无法析出,可降低KNO3晶体中杂质(NaCl)的含量,提高产品纯度。

第18页:专题作业1、①用滴管吸取溶液滴于瓷板,再滴入几滴NaOH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Fe3+。

②用滴管吸取溶液滴于瓷板,再滴入几滴K4[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证明有Fe3+。

2、茶水中铁离子、铝离子难以检出的原因是铁离子、铝离子以有机物形式存在,没有成为独立离子溶解在水中。

而茶叶灰化后,加入HCl的溶液中铁离子、铝离子铁离子、铝离子以的离子形式存在,故能检出。

3、复分解反应使杂质离子形成沉淀而析出。

过滤可以分离固体与溶液。

4、①取少量水彩颜料溶于水配成待分离液②点样。

(以下操作同课本第10页: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5、略第23页:交流讨论1、因为铝遇浓硝酸会钝化。

2、先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然后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铝。

3、不能,金属铝具有很强金属性,若用金属做成的清洗球清洗,其表面的致密氧化保护膜受到破坏,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第29页交流讨论1、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的铜丝变黑,伸入乙醇溶液中会变回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使用pH计前后,须用蒸馏水冲洗,并用滤纸擦干;测定时须利用pH计电极充分搅动后再静止放置、测试。
4注意调节开盖调节0%,关上盖后利用参比溶液调节100%。
实验课本课后尔干燥氢气的体积相同,应为最后氢气的分压已经扣除了水蒸气分压。
2反应前后空气中气体分子的总量不变,对生成氢气的PV=nRT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无影响。
3根据公式 进行判断:
1)V偏大,R偏大
2)T偏大,V偏大,R偏大
3)V偏小,R偏小
4)V偏小,R偏小
3主要考虑到Ksp与生成配合物的K稳之间的关系。
例:
Ksp越大,K稳越小,沉淀越容易溶解
4主要考虑H+和OH-是否参与反应,
5没有变化
实验六
1不同pH值条件下In-和Hin在特定波长618nm的吸光度不一样,利用分光光度计能够测得[In-]/[HIn],从而根据公式 测定Pka。
2不同pH至溶液中Pka相同,解离常数相同。
5)无影响
6)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测V1还是测V2;
7)液面水平低于量气管水平,测V1还是测v2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铝片质量偏大,R偏大;铝片质量偏小,R偏小
实验二
1由于锌粉过量,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称量。
计算焓变的时候需要精确知道CuSO4体积,采用移液管移取能够保证实验精确度要求。
2采用反应中的最高温度Tmax减去反应前的恒温温度点T0,造成ΔT小于实际值,采用外推作图矫正法,可对实验中取得的最高温度进行校正。
2根据能斯特方程,铜离子与锌离子随反应进行有所变化,与理论之差别的主要原因为外电路电压降。
3 Zn要比Fe活泼(白铁皮)Zn被腐蚀。
Fe要比Sn活泼(马口铁)Fe被腐蚀
实验五
1相同浓度的AgNO3中的Ag+浓度要高于[Ag(NH3)2]+. NO3-的浓度两者相等。
2血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溶液。因为生成了无色的配位离子[FeF6]3-.反应式为:
实验三
1该反应为非基元反应,不能用反应式直接得到质量作用定律方程,而应采用实验求得。
2浓度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常数k,而温度变化会引起反应速率常数k的变化。
3不相同,反应时的实际浓度应为混合后的物质的浓度。
4应该相同。
5因为出现蓝色后表示Na2S2O3被消耗完毕,可推算出[BrO3-]的变化。但此时反应并未停止。
6主要考虑对反应时间,反应终点判断两个方面来进行。
1)Na2S2O3提前反应,时反应时间t偏小
2)不加入HCl,使得[H+]减小,反应时间延长
3)慢慢加入KBrO3,减小了BrO3-的浓度,反应时间延长
4)反应不搅拌,使得反应不充分,影响终点判断
7实验中 ,即K实验包含了氢离子浓度影响一项。
实验四
1原电池由正极、负极、盐桥三个部分组成。无伏特表可根据锌片电极是否减小来判断是否有电流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