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6C改性沥青目标配合比
沥青路面(改进AC-16上面层)施工指导意见

第 2 期 1
S IN E E H O O Y N O MA IN CE C &T C N L G I F R TO
0公路与管理 0
科技信息
沥青路面( A -6 改进 C 1 上面层) 施工指导意见
李 艳婷 张红 涛
( 阳路桥 建设 集团有 限责 任公 司 河 南 洛阳 洛
3 材 料
3 1 沥 青 .
表 1 S S 改 性 沥青 技 术 指 标 B
检验项 目 针 人 度 ( 5 ,0 g 5 )01 2 % 1O ,S (.mm) 最 小
针 入 指 数 P I
3 . 矿粉 4
本项 目技术 指标 ID指 标 — 5-0 08
— .- 1O 12 + .
O 概述 沥青路 面上面层 , 采用 了新 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该设计方法 , 采 用 旋 转 压 实 设 备 成 型 试 件 , 据 沥 青 混 合 料 初 始 、 计 和 最 大 旋 转 依 设
4 10 ) 7 0 0
采用优质 S S改性沥青 , B 其技术要求见表 1 以 JJ 3— 8标准 。( T0 6 9
中 ID指 标 为 基 础 ) — 。 沥 青 性 能 整 套 检 验 由项 目公 司 委 托 有 关试 验 单位 进 行 。 施 工 单 各 位 和 驻 地 监 理 办 工 地 试验 室 仅 对 针 入 度 、延 度 和 软 化 点 进 行 检 验 , 并
压 实 次数 时 的密 实 度 以 及 在设 计 压 实 次 数 时 的 空 隙 率 、矿 料 间 隙 率 、 留样 备 检 。 沥 青 填 隙率 、 料 与 有 效 沥青 之 比进 行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组成 设 计 。 填 32 粗 集 料 . 沥青 路 面 上 面 层 厚 度 4r,采 用 玄 武 岩 集 料 A 一 6I型 改 进 结 e a C 1 321 上 面 层 玄 武 岩 粗 集 料 应 洁 净 、 .. 干燥 、 风 化 、 杂 质 , 质 量 应 无 无 其 构。 符 合 表 2要 求 。 表 2 粗 集 料 技 术 指 标 1 配 合 比设计
略论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控制

略论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控制作者:张金波来源:《商情》2011年第05期[摘要] 本人结合三穗至凯里高速公路十七合同段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经验,谈谈AC-16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关键词]沥青上面层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一、AC-16C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1.目标配合比设计(1)材料的选择:①沥青。
采用SBS改性沥青,SBS是一种热塑性橡胶,又称热塑性弹性体,兼具有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特性,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受热时呈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
②粗集料。
宜采用玄武岩,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粗集料需用反击式碎石机加工,以减少针、片状态矿物含量。
本项目采用玄武岩,选用S10(10~15)、S12(5-10)两种粒径。
③细集料。
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要求需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本项目采用自产料场机制砂,规格S15(0~5)。
④填料。
沥青混合物料的填料宜用石灰岩浆岩中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加工成的矿粉,其质量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也可采用水泥、石灰作填料。
本项目采用某水泥厂水泥作填料。
2.矿质混合料比例的确定首先按照试验规程对选用的以上原材料进行原始数据的测定,根据集料筛分结果采用图解法计算组成材料配合比,计算得出的合成级配按下列要求作必要的配合比调整:①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规范5.3.2-2中粒式AC-16混合料矿料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和4.75mm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
②对于重交通的高速公路面层,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
③合成级配曲线应接近连续的级配。
经调整后确定矿料掺配比例为:S10:S12:S15:矿粉=36%:20%:40%:4%。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三)马歇尔试验
• (四)最大理论密度测试
• (五)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油石比)
• (六)根据最佳沥青用量(油石比)进行
检验试验
• (七)试验报告
.
4
(一)基础材料试验
• 1、抽样原则 • 2、单质材料试验: • ①沥青性质试验 • ②集料性质试验
.
5
1、抽样原则(主要涉及料场取样)
• 在料场取样应先铲除堆脚等处无代表性的 部分,再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 由均匀分布的几个不同部位,取得大致相 等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总之务必使抽样 样品具有代表性(满足JTG E42-2005)因 为样品对筛分结果影响很大,从而影响矿 料级配。
.
15
AC-16集料禁区界限
禁区内筛孔尺寸 (mm) 0.3
0.6
1.18
2.36
下限 15.5 19.1 25.6 39.1
上限 15.5 25.1 31.6 39.1
.
2
AC-16配合比设计过程
•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 二、生产配合比设计 • 二、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
.
3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
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
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供拌
合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 (一)基础材料试验
• (二)矿料级配
指标要求 不大于25 不大于25 不小于2.6 不大于2 不大于10
试验结果 14.5 12.5
2.685∕2.715 1.9∕2.4 9
试验方法 T 0316 T 0317 T 0304 T 0304 T 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 不大于12、18 11∕11.9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连接着绥满高速公路和亚布力滑雪场,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
亚雪公路起于K4+500即亚布力管理所门前,经景阳村、尚礼村、红房子村、青山村至青云滑雪场场部终点K24+965,路线全长20.465km,原有公路为单幅两车道二级公路,原有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改扩建工程C16标段,承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任务,设计上加宽部分路面为两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6cm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厚5cm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旧路部分半幅铺筑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将双向路拱找成单向路拱后,用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全线平均厚度为7.8cm。
全线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设计用量为12873立方米,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设计用量为18000立方米。
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种单质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组成设计严执行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标准,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配合比设计,具体结果如下:二、单质材料的技术指标1、沥青根据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上面层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4.5%SBS改性沥青,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如下: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对照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 改性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保证骨料的质量。
粗集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磨耗功能,整体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由于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因此粗集料使用10~20mm和5~10mm两种碎石。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AC-16C配合比及性能研究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AC-16C配合比及性能研究引言AC-16C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于道路铺设的材料,它的性能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改善AC-16C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许多研究都致力于改性沥青的开发和应用。
其中,TLA(加氢裂化轻质油)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改性剂。
本文旨在研究TLA改性沥青混合料AC-16C的配合比及性能,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探讨TLA改性对AC-16C沥青混合料的影响,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原材料准备1.AC-16C沥青:从供应商处购买符合规范要求的AC-16C沥青。
2.TLA改性剂:选择经过测试验证的TLA改性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配合比设计中,采用沥青含量、填料含量和矿粉含量作为变量,通过试验和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具体步骤如下:1.设定初始配合比。
2.根据设定的配合比,制备一组批量试件。
3.进行常规试验(如稠度、抗拉强度等)。
4.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
5.重复步骤2-4,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实验测试常规试验1.稠度测试:采用铺水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稠度。
2.密度测试:采用济南试验室密度计测定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密度。
3.骨架密实度测试:采用标准压实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骨架密实度。
4.抗拉强度测试: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
动态剪切流变性能测试1.平行钢板剪切试验: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平行钢板剪切试验,得到其剪切模量、剪切应力和剪切变形。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测试结果,对AC-16C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性能进行数据分析。
比较不同配合比和TLA改性与未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差异,寻找最佳的配合比和TLA改性条件。
结果与讨论配合比设计结果经过多组试验测试和配合比调整,得到最佳的AC-16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如下:•沥青含量:X%•填料含量:Y%•矿粉含量:Z%实验测试结果通过常规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性能测试,得到AC-16C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数据。
(AC-16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

G210线K2729-K2734水南路路面中修工程沥青混凝土(AC-16C)目标配合比设计公路管理局中心试验室2010年06月18日目录一、任务来源二、原材料试验三、沥青最佳用量确定四、水稳定性检验五、高温稳定性检验六、推荐的目标配合比七、结束语一、任务来源2010年06月10日受金城江公路管理局№.1合同段的委托,我试验室对G210线水南路路面中修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AC-16C)进行配合比设计。
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其它等级公路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应满足下表要求:项目技术要求空隙率(VV)(%)3~6矿料间隙率(VMA)(%)≥14.0沥青饱和度(VFA)(%)65~75稳定度(kN)≥5流值(mm)2~4.5动稳定度(次/mm)≥2800(夏炎热区1-4)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5(潮湿区)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0(潮湿区)我们依据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进行了配合比设计,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二、原材料试验:1、沥青采用茂名石化沥青,规格为AH--90,试验温度为15℃密度为1.036 g/cm3。
应委托单位要求,对该沥青进行了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三项性能试验。
其结果如下:试验项目针入度(25 ℃100 g 5 s)(0.1 mm)软化点(℃)(环球法)延度(15 ℃5 cm/min)(cm)设计要求100>针入度≥80 52>软化点≥42 >100试验结果89 52.0 >100从试验结果看,该沥青所检项目均符合设计要求外。
应委托单位要求,该试验继续进行。
2、矿料采用金城江永固石场的矿料。
根据委托方要求,对该矿料进行了物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集料物理指标试验结果集料规格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1#碎石(9.5mm ~19.0 mm) 2.726 2.6962#碎石(4.75mm~9.5 mm) 2.731 2.6813#碎石(0mm~4.75 mm) 2.710 ——3、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计算(1)组成材料筛析试验根据现场取样,委托单位提供3种级配的矿料。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C16标段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编制单位亚雪公路C16标段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年月日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二OO七年六月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连接着绥满高速公路和亚布力滑雪场,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
亚雪公路起于K4+500即亚布力管理所门前,经景阳村、尚礼村、红房子村、青山村至青云滑雪场场部终点K24+965,路线全长20.465km,原有公路为单幅两车道二级公路,原有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改扩建工程C16标段,承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任务,设计上加宽部分路面为两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6cm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厚5cm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旧路部分半幅铺筑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将双向路拱找成单向路拱后,用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全线平均厚度为7.8cm。
全线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设计用量为12873立方米,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设计用量为18000立方米。
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种单质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组成设计严执行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标准,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配合比设计,具体结果如下:二、单质材料的技术指标1、沥青根据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上面层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4.5%SBS改性沥青,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如下: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对照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 改性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保证骨料的质量。
粗集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磨耗功能,整体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检验报告编号:委托试验单编号: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高速公路车辙处治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委托单位:高速公路管理处工程名称:高速公路车辙处治工程受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委托,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承担高速公路车辙处治工程改性沥青路面AC-16C型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兹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1.1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2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1.3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原材料性质分析高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AC-16C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试验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提供,其中3种石灰岩碎石、1种石屑,产地均为石料厂,矿粉产地为偃师市香山水泥厂,沥青为克拉玛依的A-70#沥青,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加入德国生产的多美克斯改性剂,并跟未加改性剂的混合料性能进行比较。
2.1 沥青本次所用的克拉玛依的A-70#沥青由委托单位提供,沥青检测由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进行,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25℃/25℃)=0.981。
2.2 矿料在上面层AC-16C粗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试验中,采用的矿料包括3种粗集料、1种细集料和1种矿粉填充料。
2.2.1 粗集料3种石灰岩碎石粗集料的规格分别为:小10mm~20mm、5mm~10mm、3mm~5mm,粗集料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粗集料技术性质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粗集料的质量指标均符合JTG F40-2004中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使用粗集料质量的技术要求。
2.2.2 细集料细集料采用石屑,细集料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下表2。
2.2.3 矿粉矿粉为石灰岩矿粉,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矿粉技术性质3.AC-16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照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AC-16C粗型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单位 试验单位
混合料类型
AC-20C
0~4mm 2.708 2.678 10.5
密度(g/cm3)
实测 2.412
理论
2.518
编号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湛徐高速总监办中心试验室
第 页共 页 使用范围 试验日期
上面层掺水 泥目标配比
2010.08.21
沥标号Leabharlann 击实次数击实温度试验规程
SBS改性沥青
12.8
4.0
16.5
76.0
10.02
27.0
3 6.00 6.23 6.38 6.40 6.30 6.33 1192.3 701.6 1195.8 2.413 2.518
12.7
4.2
16.7
75.1
10.53
26.5
23.70 5.44
4 6.00 6.31 6.29 6.36 6.42 6.34 1189.8 697.7 1191.2 2.411 2.518
自检 意见
监理 意见
试
记
验
录
计算
复核
质检 工程师
项目 主管
0.777
合成矿料的沥青吸 收系数
0.77703645
木纤维
水泥
1.2
3.040
1.2
3.040
2
沥青被
集料吸 收的比
例
有效沥 青含量
(%)
有效沥青 体积率(%)
ba(%)
75X2 矿粉
160℃ 表观相对密度rsa
JTG F40-2004 JTJ052-2000
2.766
2.702 2.702 9.5
矿料合成 毛体积相对密度rsb
指标
有效相对密度rse
合成矿料吸水率wx
2.723 2.756 0.571
空隙率 (%)
粒料间 空隙率
(%)
饱和度 (%)
稳定度 流 值 (KN) (0.1mm)
12.7
4.2
16.4
74.4
10.25
27.6
2 6.00 6.41 6.47 6.47 6.29 6.41 1189.3 697.3 1189.2 2.418 2.518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报告
表号
项目名称
广东省遂溪至徐闻公路项目
监理单位
设计要求
规格 试件 表观相对密度 制作 毛体积相对密度
稳定度 (kn)
>8.0
沥青
1.031
广东省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流值 (0.1mm)
空隙率 饱和度 (%) (%)
残留稳定 度(%)
15~40
沥青含量 5.66
2.5~4.55 65~75 >85
11~18mm 7~11mm00 4~7mm碎
碎石
碎石
石
2.764
2.790
2.759
2.726
2.722
2.723
掺配比例
6.0
39
36
3
试 件 编 号
油石 比
(%)
试件直径φ=10.16(cm) 空气中质 水中质量 表干质量
试件厚度h标=6.35 (cm) 平均 量 (g)
(g)
(g)
1 6.00 6.38 6.44 6.30 6.34 6.36 1191.3 699.8 1193.8
12.7
4.2
16.8
74.7
10.62
25.5
5 6.00 6.42 6.36 6.36 6.46 6.40
平 均
6.00
6.37
1192.8
699.2
1193.3
2.414 2.414
2.518 2.518
12.7
4.1
16.7
75.2
9.86
28.2
12.7
4.1
16.6
75.1
10.26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