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正弦稳态电路功率的分析

合集下载

Matlab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讲课稿

Matlab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讲课稿

M a t l a b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开放实验室项目研究论文题目: Matlab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学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序号: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12月基于MATLAB的RLC电路结点电压法的仿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摘要: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是大家普遍反映难以理解的内容,尤其是在电路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Matlab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Matlab来进行电路分析的方法,且重点研究了用Matlab分析正弦稳态电路。

Matlab具有强大的数值运算供能以及强大的绘图功能,在以利用matlab进行电路分析时,可以精确的得到电路的各个参数。

且通过作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的观看的信号的相位关系。

本文对R,L,C串联电路和R,L,C串联电路为例,用Matlab绘出表现其正弦稳态特想的时域波图,向量图。

与一般分析方法比较,可以看出用Matlab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具有简便、直观的优点。

关键字:Matlab ;正弦稳态;向量图;电路分析方法Abstract:Sine steady-stat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circuit is commonreflection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especially in the circuit is morecomplex situation is even more so.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tlabsoftware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Matlab to circuit analysis method, and mainlystudied Matlab analysis sine steady-state circuit. Matlab has strong numericspowering and strong drawing function, by use of Matlab for circuit analysis, canaccurate get circuit various parameters. And through the plot, we can quite intuitive watch signal the phas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R, L, C series circuit and R, L, Cseries circuit for example, by using Matlab draw expressed its sinusoidal steadyespecially want to temporal oporto, vector diagram.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analysis metho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atlab analysis sinusoidal steady circuit is simple, intuitive advantages.Keywords: Matlab; Sinusoidal Steady State; Vector Diagram ; CircuitAnalysis绪论:随着电子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正作为一门崭新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基于matlab的正弦稳态电路功率的分析

基于matlab的正弦稳态电路功率的分析

【正文】1.前言在电工和无线电技术等领域中存在着许多周期性的正弦、非正弦电压、电流(或信号)。

对于非正弦电压、电流(或信号),可利用傅里叶变换,将周期性时间函数分解为许多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时间函数之和。

然后应用叠加定理对每一频率的正弦时间函数,用相量法计算它们的稳态响应,将所有这些响应叠加起来,就可以得到周期性时间函数激励下的稳态响应。

对称的三相非正弦激励下的三相电路,也可以根据叠加定理,先分别计算各谐波电压单独作用时三相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谐波,然后叠加求出各电压、电流[1]。

电路的正弦稳态是电路在正弦电压(流)的激励作用下,电路最终所达到的稳定状态。

实际上,当电路中的自由响应衰减到可以不计时,便可认为电路进入了稳态。

在正弦稳态下,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都依电源的频率按正弦方式变化。

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物理量称为正弦量。

分析正弦电路,就是要找出正弦电路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描述正弦电路方程的解。

在时域中,描述正弦电路的方程是常系数微分(或积分)方程,它的完全解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这部分解与激励性质无关,它可通过一般解微分方程的方法而求得;另一部分是方程的特解----它取决于激励形式。

以正弦电流为例,数学表达式。

式中三个量、、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称为正弦电流的振幅(又称最大值或峰值)。

它表示正弦电流变化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称为正弦电流的角频率,它表达了正弦量的相位角()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或者说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相位角。

描述交流电变化快慢除用角频率外,还用周期T来描述,周期T是指交流电变化一周所用的时间,即交流电从零开始变到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到零,接着反方向变到负的最大,最后又回到零所需时间。

还可用频率f来描述交流电变化快慢。

频率是指1S内交流电重复出现的次数。

角频率和正弦量的周期T及频率f的关系为:。

称为正弦电流的初相位(又称初相角),它是正弦量在t=0时刻的相角。

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与计时起点无关。

正弦稳态电路的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

正弦稳态电路的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

正弦稳态电路的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摘要:为了清楚直观地了解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关系,采用Matlab编程方法,Powergui分析方法和Fourier模块测量方法分别对一正弦稳态电路实例进行观测和仿真,仿真实验得到的电流波形图、相量图及测量数据三者非常一致且与电路理论相吻合。

仿真结果表明:Matlab程序简洁,可读性强,且计算结果准确。

同时它具有绘图方便和仿真实时、直观的优点,是分析电路理论值得采用的一款好工具。

关键词:稳态电路;MATLAB分析;电路模型;仿真参数电路理论中,对电路的分析计算提出了各种方法。

但要用这些方法计算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传统的笔算方法不仅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错误。

因此,有必要引进计算机辅助分析。

若用传统的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对编程者的计算机语言、算法和数据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较高,而且这些语言的变量类型中没有复数,使得操作者很难直接应用。

而利用MATLAB的M 文件求解电路方程,程序非常简洁,可读性强,且计算结果准确。

同时MATLAB提供的simulink工具可以直接建立电路的仿真模型,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波形,可以随意改变仿真参数且立即得到修改后的仿真结果。

将MATLAB和电路教学密切结合,可以把师生从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概念的思考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

即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1 用MATLAB编程法分析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us=7.07sin(314t) V,is=1.414sin(314t+30°)A,R1=R2=R4=2Ω,R3=2.5Ω,C=0.01 F,L=0.01 H。

求各支路电流并作相量图和波形图。

 用回路电流法求解。

从图1可以看出,i1、i2和i6分别是3个回路Ⅰ、Ⅱ。

课题_基于matlab的正弦稳态电路功率的分析

课题_基于matlab的正弦稳态电路功率的分析

课程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姓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6年1月1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_ 工作单位:__武汉理工大学题目: 基于matlab的线性电路正弦稳态特性分析课题要求:利用matlab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符号运算功能和数值计算功能,实现线性电路正弦稳态特性的仿真波形。

课题内容:1 对R,L,C三种基本原件,绘出表现其正弦稳态特性的时域波形图向量图。

R:i(t),u(t),p(t),U,IL:i(t),u(t),p(t),U,IC:i(t),u(t),p(t),U,I其中R,C,L三参数可变,w不变。

2 对R,L,C串联电路,绘出表现其正弦稳态特想的时域波图,向量图。

1.绘出us(t),i(t),ur(t),ul(t),uc(t)波形图。

将R,C,L三参数可变,w不变,观察波形情况,比较us(t)与i(t)相位差判断感容性。

2.绘出p(t)=us(t)*i(t)波形图,并将其分解为三种情况:P(t)=P0+P2w(t)=Pr(t)+Px(t)=Pr(t)+Pl(t)+Pc(t)3.绘出Us,I,Ur,Uc,Ul向量图。

Us=Ur+Ul+UcUr=RIUc=i/jwc*iUl=jwlI其中R,C,L三参数可变,w不变,观察向量图变化。

时间安排:学习MATLAB语言第1-3天课程设计第4-5天答辩第6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3)绪论 (5)1 matlab 简介 (6)1.1matlab的基本功能 (6)1.2特点与优势 (6)1.3Matlab常用函数 (7)1.3.1注解函数 (7)1.3.2绘图函数 (7)1.4 matlab分析电路流程 (7)2R,L,C串联电路 (8)2.1R,L,C串联电路的分析 (8)2.1.1 利用matlab绘制串联电路的正弦稳态时域波形图 (8)3.1.2 R,L,C串联路复功率的分析 (10)3.1.3 串联R、L、C的相量图 (11)3 R,L,C时域波形图和向量图 (12)3.1 电阻稳态电路 (12)2.1.1 电阻R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2)3.1.2 现利用matlab绘制电阻的正弦稳态时域波形图 (12)3.1.3 利用matlab绘制的电阻R的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 (13)3.2 电感稳态电路 (14)3.2.1 电感L的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4)3.2.2 现利用matlab绘制电感的正弦稳态时域波形图 (15)3.2.3 利用matlab绘制的电感的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 (16)3.3电容稳态电路 (17)2.3.1 电容C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7)3.3.2利用matlab绘制电容的正弦稳态时域波形图 (18)3.3.3 利用matlab绘制的电容的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 (19)4 设计心得 (21)5 参考文献 (22)附录 (23)1 电阻的正弦稳态波形程序 (23)2 电阻的相量图绘制程序 (23)3电感的正弦稳态波形绘制程序 (23)4 电感的相量图绘制程序 (24)5 电容的正弦稳态波形图绘制程序 (24)6 电容的相量图绘制程序 (25)7 R、L、C串联电路正弦稳态波形绘制程序 (25)9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绘制程序 (27)摘要线性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是比较难的部分,特别是是当电路非常复杂时,分析起来更是费时费力,而用matlab来分析大大的简化了分析。

基于MATLAB的功率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

基于MATLAB的功率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

基于MATLAB的功率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章节一:绪论电力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则是电力能源传输和分配的关键。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我们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评估。

因此,本文将介绍基于MATLAB的功率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

章节二:基本概念在开始研究基于MATLAB的功率系统稳定性分析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基本的概念。

功率系统是由发电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组成的,其目的是提供电力供应。

在功率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等值电路来代替传输线路,使得我们可以更方便的分析电路的性能和传输线路上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而功率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系统在受到内部或外部干扰时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章节三:功率系统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功率系统的稳定性来了解系统的健康程度。

稳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是分析功率系统稳定性的两个主要方面,我们需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 稳态稳定性稳态稳定性是指发电机能够在稳定的电压和频率下运行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稳定电压来评估稳态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回路等效电路的方法来确定功率系统的稳态稳定性。

2. 暂态稳定性暂态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转速和扰动后的电压来确定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通过对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系统是否能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保持运行。

章节四:MATLAB的应用MATLAB是一种基于数学运算的软件,可以轻松地进行功率系统稳定性分析。

通过使用MATLAB,我们可以使用较少的代码来模拟电路和分析功率系统的稳定性。

1. 稳态稳定性分析通过MATLAB,我们可以使用直接矩阵法或欧姆定律法来分析稳态稳定性。

以直接矩阵法为例,我们可以列出节点电压和分支电流的方程组,并通过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求解分支电流和节点电压。

通过计算系统的稳定电压,我们可以确定系统的稳态稳定性。

2. 暂态稳定性分析通过MATLAB,我们可以使用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来分析暂态稳定性。

Matlab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_王继红

Matlab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_王继红

2008- 04经验交流Matlab 在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天津市工贸学校 王继红 摘 要: Matlab 是可视化的面向科学计 1.支路电流法求解 例 1: 在图 3-1 所示电路中, 已知: 1=R2= R· ·R4=1Ω, C=4F, L=4H。

求各支路电流并作相量 图。

·算的应用软件。

Matlab 语句简练、 可操作性强, 在电路计算中可广泛应用。

本文将 Matlab 计 采用三种 算功能应用于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直观性强, 教学效果明显, 提高了课堂的学习R3=2Ω, L=3Ω, c=2Ω,U s1=12∠0°V,U s3=3 X X·I1▲I R2 L V▲R3▲Ⅵ▲· ·▲效率。

关键词: Matlab 语言 路分析 相量图 一、 引言 Matlab 语言由美国的 Cleve Moler 博士及 其同事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下于 1980 年 研制成功, 是美国 Mathworks 公司推出的一个 高性能、 使用简便的计算语言,它集数值计算、 符号运算、 图形图像处理、 编程等多种功能于 一体,作为一个通用的数学工具,是使用最广泛 的系统仿真与计算工具, 非常适合教学和科研 使用。

电工基础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 课, 为电路分析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各种方 法。

但应用这些方法分析较复杂的电路时, 对 从实际问题中的建立方程组, 手工求解是相当 繁琐的, 如对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通常需要 列出方程组进行求解, 由于这些方程的系数是 复数, 特别是当电路比较复杂、 方程数量较多 的情况下, 很难计算得出满意的结果, 容易出 现错误。

然而利用 Matlab 的 M 文件来求解电 只需一个或几个语句即可完成, 随意 路方程, 改变电路参数,能立即得到修改后的结果。

本 文就 Matlab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应用,通过 实例展开分析。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稳态仿真分析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稳态仿真分析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稳态仿真分析电力系统稳态仿真分析是指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仿真计算,以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电力质量等方面的性能。

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软件,可以在电力系统稳态仿真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仿真建模、传输线模型、潮流计算、稳定性分析和可靠性评估等方面介绍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稳态仿真分析。

首先,在进行电力系统稳态仿真分析之前,需要将电力系统进行建模。

电力系统建模包括发电机模型、负荷模型、变压器模型、传输线模型等。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Simulink工具箱进行建模,通过搭建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并将各个设备的数学模型与之关联,可以构建出完整的电力系统模型。

在传输线模型方面,可以使用MATLAB中的传输线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传输线模型一般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两种。

线性模型通常采用传输线方程进行建模,可以描述传输线上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非线性模型一般考虑了传输线上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非线性特性,可以更加精确地模拟传输线的性能。

在潮流计算方面,可以使用MATLAB中的Power System Toolbox进行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的目的是计算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通过迭代计算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各项参数,直到系统达到稳态。

MATLAB中的Power System Toolbox提供了多种潮流计算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稳定性分析是电力系统稳态仿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稳态分析包括小扰动稳定性分析和大扰动稳定性分析两个方面。

小扰动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电力系统中的幅值和相角扰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大扰动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系统发生大幅度扰动(如故障)后,系统是否能够迅速恢复并保持稳态。

MATLAB中的Power System Toolbox提供了多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如特征根法、现行化法和直接数值法等,可以进行稳定性评估。

基于Multisim10和Matlab7.0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基于Multisim10和Matlab7.0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基于Multisim10和Matlab7.0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电源网】Multisim是一款专门用于电子线路仿真和设计的EDA工具软件,其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电子实验工作台,以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和易用
性受到电子类专业人员的青睐。

Matlab是一款商业数学软件,Matlab编程语言简单易用,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等。

 电子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并不能实际演示电路实验,此时使用Multisim可以仿真实验过程,用Matlab可以精确地完成电路计算。

实际上,使用Multisim可以得到直观的电路图形界面并体现实验的操作方法,但往往不能全面显示计算结果,也无法体现分析方法;Matlab则以数值计算、图形绘制见长,其编程过程反映了分析方法,但无法体现直观的电路图形。

文中将两款软件综合使用,以仿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为例,将二者优势结合,全面反映电路的分析和实验过程。

 1 正弦稳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在正弦激励的动态电路中,若各电压、电流均为与激励同频率的正弦波,
则该电路即为正弦稳态电路。

正弦稳态分析主要包括求解其稳态响应,计算
功率以及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等。

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往往采用相量分析的方法,画出电路图的等效相量模型,然后按照分析直流纯电阻电路的方法进行
分析计算,得到复数域下的节点电压和支路电流,再将其转化为时域下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电路中串联电感时,阻抗增大,功率因数只会减少,不会提高。 3.1.3 并联电容 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并联一个电容 。并联电容 后不会影响原电路的有功功率,但并联电容
后,电容 的无功功率“补偿”了电感 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源的无功功率,从而改善 电路的功率因数。其电路图和相量图如下:
电路中的导纳 (如图 3.9)
式(2-17) 不能反映 的正负,需另加说明。常以“滞后”表示电流滞后于电压, 角为正;以“超 前”表示电流超前于电压, 角为负。功率因数小于或等于 1。功率因数的大小说明有功功 率占视在功率的比例。功率因数决定于电路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小于 1,电路中 就发生能量互换,出现无功功率,在实际计算中,可用电能值代替相应的功率[6]。 2.7 小结 本章从分析无源一端口网络的瞬时功率出发,分析了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 因数提高以及各个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方便正弦电路中相量的计算,引入了复功率的 概念。最后通过电路中复功率的守恒,进而得出有功功率守恒和无功功率守恒。 3.电源电压、频率不变,元件参数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下面就电源电压、电源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分不同电路讨论元件参数对功率因数的影响。 3.1 感性电路
3.1.1 串联电容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容 ,电路中电感 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与电容 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可以 相互补偿,用这种补偿的方法可以达到降低无功功率的目的。其电路图和相量图如图 3.3、 3.4 所示:
串联电容 前的阻抗:
功率因数:
式(3-1)
式(3-2) 串联电容 后的阻抗:
式(3-3) 功率因数:
???????????? 2.5 复功率 复功率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个计算用的复数。定义复功率的目的是为了能直接用电压电流 相量来求解功率问题,使三个功率的关系变得一目了然。复功率概念适用于单个元件或任何 一段电路。 定义复功率
式(2-16)
即复功率的实部为有功功率,虚部为无功功率。在正弦稳态下,任一电路的所有支路吸收的 复功率之代数和为零,这称为复功率平衡定理: 2.6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表达式为:
式(2-12)
即瞬时功率可逆部分的幅值。无功功率的单位为乏(Var),可用无功功率表测量。 R、L、C 元件的无功功率:电阻不吸收无功功率,电感吸收正值的无功功率,电容吸收负 值的无功功率。
电阻元件 R:
式(2-13) 电感元件 L:
式 (2-14) 电容元件 C:
式(2-15) 2.4 视在功率 依照直流电路中的功率等于电流和电压相乘积的关系,将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流有效值与电压 有效值的乘积叫做视在功率,也称为表观功率,它表示在满足一端口电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 率两者的须要时,要求外部提供的功率容量,以 表示,单位伏、安( ),以区别有功功 率和无功功率。许多电气设备上都标有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值,把它们二者的乘积称为容量, 所以视在功率往往是指电气设备的容量。 视在功率 ,平均功率 和无功功率 之间满足直角三角形的关系。称为功率三角形,如图 2.2 所示,可知:
电阻元件 R: ,
式(2-9)
电感元件 L: ,
式(2-10) 电容元件 C: ,
式(2-11) 2.3 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通俗地讲就是不消耗电能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 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电场或磁场的电功率。它对外不做功,而是电磁能的 相互转换,表示电路的储能元件与电源之间所交换的那一部分能量。网络 N 的无功功率 Q 定义为:
电阻 R:? = 0,
式(2-4) 电感 L:? = ?/2 ,
式(2-5) 电容 C:? = -?/2 ,
式(2-6) 2.2 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指瞬时功率在一周期内的平均值,又称为有功功率,简称为功率。平均功率是用电 设备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如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
式(2-7)
可求得
影响了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如工厂里的电动机,它会产生感性无功功率,不但使 线路消耗电能,增加线路的负担,更是占用电源变压器的容量,是不好的。只有通过合理配 置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才能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获得经济利益。为 了提高功率因数,必须增加无功功率补偿设备以减少无功功率。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感性负 载上并联电容器,使感性负载与容性负载的无功功率相互补偿,这时对变压器来说就增加了 功率的利用率。无功补偿装置就是配套的电容器(由许多只电容器并联而成),它由自动控 制设备自动接入电路,既不会补偿不足,也不会补偿过头。 在实际中,提高功率因数意味着: (1)提高用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可保证设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这就有利于安全 生产。 (2)可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能提高有功功率在视在功率中的比值,充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4)可减少线路的功率损失,提高电网输电效率。例如:当输出电压和功率一定时, =0.5 时的线路损耗是 =1 时的 4 倍。 (5)因发电机的发电容量的限定,提高功率因数也就使发电设备得到充分利用[5]。 在实际用电过程中,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是最有效地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的方式。在现今可 用资源接近匮乏的情况下,除了尽快开发新能源外,更好利用现有资源是我们解决燃眉之急 的唯一办法,而对于目前人类所大量使用和无比依赖的电能来说,提高功率因数将是非常重 要的。 如何提高功率因数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因而对功率因数的提高 与元件参数、电源电压、电源频率的关系,研究的文献不是很多。本文将对不同性质负载的 电路,如何提高功率因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 2.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 在电能、电信号的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技术领域中,有关电功率的问题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这一节里讨论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设有一个二端网络,取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 2.1 所示。 2.1 瞬时功率 设:
式(2-1)
式(2-2)
其中 则无源一端口网络吸收的功率为
式(2-3)
可见,功率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 ,它是与时间无关的恒定分量;另一部分为 ,它 是时间的周期函数,角频率为 2 。或者说,它由不可逆分量 和可逆分量 两部分组成。 R、L、C 元件的瞬时功率:电阻是耗能元件,任一时刻吸收的电功率为非负值,电感、电 容的瞬时功率是正负对称交变的,一周期内吸收的电能与放出的电能相等。它们是不耗能的、 储能的无源元件。
式(2-8)
其中 。P 的单位为瓦特 (W)。上式说明正弦电流电路的有功功率不仅与电流、电压的
有效值有关,而且与它们之间的相位差 的余弦有关,此 称为电路的功率因数,取值是在
0~?的范围内。
R、L、C 元件的平均功率:如使用有效值,电阻元件所消耗的平均功率可以按直流电阻电
路中所用的公式来计算。在正弦激励时,电感、电容所吸收的平均功率均为零。
式(3-4) 要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则有 ,所以,当 ,即 时电路的功率因数会增大,且有 ,
即 时电路的功率因数取最大值;而当 ,即 ,电路的功率因数反而会减小。 计算结果表明:当电容 C 的值大于 39 时,电路的功率因数大于 0.6。当电容 C 的值等于 78 时,电路的功率因数达到最大值 1(此时电路发生谐振),当电容 C 的值小于 39 时,电 路的功率因数小于 0.6。 3.1.2 串联电感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感 。电路图和相量图如下:
式(3-5)
并联电容 前的导纳:
式(3-6)
功率因数:
式(3-7)
并联电容 后的导纳:
式(3-8)
Hale Waihona Puke 功率因数:式(3-9)
要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则:
即即
所以当 时,电路的功率因数会提高。且有当 时,电路的功率因数取最大值 1;而当电容
【正文】 1.前言 在电工和无线电技术等领域中存在着许多周期性的正弦、非正弦电压、电流(或信号)。对 于非正弦电压、电流(或信号),可利用傅里叶变换,将周期性时间函数分解为许多不同频 率和幅值的正弦时间函数之和。然后应用叠加定理对每一频率的正弦时间函数,用相量法计 算它们的稳态响应,将所有这些响应叠加起来,就可以得到周期性时间函数激励下的稳态响 应。对称的三相非正弦激励下的三相电路,也可以根据叠加定理,先分别计算各谐波电压单 独作用时三相电路中的电压、电流谐波,然后叠加求出各电压、电流[1]。 电路的正弦稳态是电路在正弦电压(流)的激励作用下,电路最终所达到的稳定状态。实际 上,当电路中的自由响应衰减到可以不计时,便可认为电路进入了稳态。在正弦稳态下,电 路中所有电流、电压都依电源的频率按正弦方式变化。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物理量称为正弦量。 分析正弦电路,就是要找出正弦电路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描述正弦电路方程的解。在 时域中,描述正弦电路的方程是常系数微分(或积分)方程,它的完全解由两部分组成:一 部分是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这部分解与激励性质无关,它可通过一般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而求得;另一部分是方程的特解----它取决于激励形式。以正弦电流为例,数学表达式 。 式中三个量 、 、 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称为正弦电流的振幅(又称最大值或峰值)。 它表示正弦电流变化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称为正弦电流的角频率,它表达了正弦量 的相位角( )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或者说表示单位时间增加的相位角。描述交流电变化快 慢除用角频率外,还用周期 T 来描述,周期 T 是指交流电变化一周所用的时间,即交流电从 零开始变到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到零,接着反方向变到负的最大,最后又回到零所需时间。 还可用频率 f 来描述交流电变化快慢。频率是指 1S 内交流电重复出现的次数。角频率 和 正弦量的周期 T 及频率 f 的关系为: 。 称为正弦电流的初相位(又称初相角),它是正 弦量在 t=0 时刻的相角。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与计时起点无关。当两个同频率 正弦量的相位差为零时,称这两个正弦量同相;当相位差为 180°时,称这两个正弦量为反 相;当相位差 为正时,称电压 U 领先电流 I,领先角度为?,或称电流?落后电压?,落后 角度为?[2]。 研究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方法为相量法。而相量法则是用复数来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和初相 位。运用这一方法使得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成为与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在形式上相同的 问题。将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应用于电路的相量模型,建立相量形式的电路 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在分析时,画出电路中各电压、电流的相量图, 往往对分析电路问题会有所帮助。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响应的步骤可以归纳如下: (1)画出和时域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相量模型; (2)建立相量形式的电路方程,求出响应的相量; (3)将求得的相量变换成对应的时域的实函数[3]。 在电能、电信号的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技术领域中,有关功率计算问题是电路计算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方面,因为任何电路都毫无例外地进行着由电源或信号源到负载的功率传输, 在 交流电路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一种是无功功率。功率因 数是供用电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在供电系统中,希望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即电 路中的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转化成有功功率,以减少无功功率。用电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 的同时,还需大量的无功功率由电源送往负荷,功率因数反映的是用电设备在消耗一定的有 功功率的同时所需的无功功率。负载功率因数的高低,关系到输配电线路、设备的供电能力, 也影响到功率损耗,对于电力系统供电设备的充分利用,有着显著的影响[4]。 提高功率因数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保证负载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无功补偿来减小无功功率, 从而提高功率因数。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用电设备都是感性的,导致其功率因数都很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