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世人的赞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宜人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个宜人自然的环境。

园内常常有假山、水池、花木等人工景观,通过人为的方式模拟自然景观,创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园内的植被丰富多样,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卉、树木和草坪,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和舒适的感觉。

同时,园内常常有水面,或者是人工的小溪、水池等,让人们在漫步园中时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种声音给人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二、潜心雅致:中国古典园林以潜心雅致为设计理念,注重装饰细节和美学品味。

园内常常有精雕细刻的石雕、花卉瓷器等装饰品,使整个园区更加生动和精致。

同时,古典园林的建筑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如亭、阁、楼、轩等建筑物的形状、纹饰和材质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风格和文化氛围。

古典园林的建筑采用了复杂而精美的工艺,常用的材料有石头、木材、瓷砖等,给人一种古典、庄重的感觉。

三、寓意深远:四、空间布局有序: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一般采用有序的方式,注重对称和整齐。

园内的景观、建筑、植物等都被布置在一个有序的空间中,以体现整体的美感和平衡感。

园林中的亭院、走廊、庭院等建筑物常常排列得很整齐、有序,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

同时,园内的路径和步行区也经过精心设计,让游客可以按照一定的路线游览,以体验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五、突出变化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场景的变化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为游客提供不同的视觉和感受。

园内的景区常常设置有明暗、高低、圆直、曲直等变化,通过这些变化来制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一种丰富多样的体验。

同时,古典园林还注重景观的欣赏性,通过布局和设计让游客可以在园内找到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景色,体验不同的美景。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凭借其宜人自然、雅致潜心、寓意深远、空间布局有序以及变化欣赏等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比较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园林文化的国家,人们的园林造景确立了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可以称之为中国古典园林。

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园林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之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中国古代历经几千年的园林艺术,它不仅仅是对自然山水的利用,而且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山水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绿色生态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和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园林里面种满了各种植物,山水环绕四周,更具艺术魅力。

2. 文化性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包括了文化、哲学、艺术等多种形式的表达,从琴棋书画到文学、诗词歌赋等多元元素的交织,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3. 工艺美术的表现: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工艺美术的表现手法,这主要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工艺品、雕刻、拱门、廊亭的制作上,更加增加了园林艺术的观赏性。

二、现代园林的特点现代园林是根据当代人们生活方式、审美欣赏、生态环保、经济技术要求等要素而设计的园林。

现代园林的主要特点如下:1. 实用性的考虑:现代园林注重的是园林的实用性和人文特色的融合,其建筑、花卉、水池、雕塑等都是为了更加人性化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2. 简洁大方的风格:现代园林的园林风格主张以环保、简约为主,加上实用性的考虑,园林的外在形式更加简单大方,简单而不失美感。

3. 养眼的景物:现代园林强调的是养眼的景物和室外生活方式的提供。

使得人们在园林里可以舒适地休息、散步,给予更加完善和舒适的户外体验。

三、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比较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历史渊源和风格上都有显著区别。

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比较如下:1.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一个是传承经典,一个是创新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共34页PPT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共34页PPT资料

山区位于山庄西北部,面积443.5万平方米。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 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高差180米,形 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最引人注目 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 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 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 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 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日下的承德避暑
山庄显得干净肃穆。宫殿区的建筑虽然严格恪守“天子 身居九重”之制,但却具有北方四合院朴素简洁的特色, 不用黄琉璃瓦,代以灰瓦盖顶青砖砌墙,使宫殿区的建 筑与整个山庄的建筑风格相一致,显得既古朴,又淡雅。
避暑山庄周围寺庙共占地47.2万平方米,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 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 寺、罗汉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是清政 府为安抚中国西北蒙、藏等少数民族,加强边疆管理而建造的皇家寺庙。 寺庙之集中,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湛,寺庙中大量佛像、祭器制造技艺 之高超,使其成为藏传佛教圣地之一。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气势高贵是有的,但
从风景审美的角度言,比不上江南的娟秀宜人 和楚楚动人,更缺乏西子湖的水灵和妩媚。它 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粗”。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篇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 处理政务的场所。与北京故宫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 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 风光,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避暑山庄分 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让知识带有温度。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题目4、请结合学习内容,谈谈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哪些文化特点,请结合现在社会,如何举行扬弃。

中国古典园林秉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造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造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造中的珍品。

它具有十分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十分丰盛和睦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又体现了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造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的文化特征。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地形整治工作中,筑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园林的假山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呈现咫尺山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概。

水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山嵌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普通来说古典园林中又山必有水。

而植被则以树木为主调,以花卉为辅。

以其形、色、香,给予其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显其象征寓意。

例如,梅花象征坚贞;竹子象征不屈;莲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

古典园林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的古典园林考究自然美,以山水为基础,点缀以植被,经过改造、调节、加工、剪裁,终于展现出一番本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景象,即《园冶》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唯有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自然山水园才干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西方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区分就是,西方园林注意规章和对称,整齐划一为原则。

而中国古典园林则力求将建造融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

园林的建造物拥有充分的灵便性和任意性,木框结构的个体建造,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实可虚,可隔可透。

打破了对称、匀称的格局,彻低自由任意,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山就水,凹凸错落,更强化了建造与自然环境的嵌合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4.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 充满诗情画意。园林的内涵恰是一座宝库,挖掘它,你将领略到另一番 风采。
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 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 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 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1.什么是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 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 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 居住的环境。
园林,在中国古籍中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 苑、庭园、山池、别业等。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皇
家园林是北方园林的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
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以岭南四大园林最为著名;分别是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
顺德的清晖园、番禹的余荫山房。 4.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
中石国狮古典园林赏析
中颐国和古园典园林赏析
中颐国和古园典园林赏析
中十国七古孔典桥 园林赏析
中佛国香古阁典园林赏析
中颐国和古园典夜幕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代的遗物。

前者有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论。

中国的建筑业也认为,长江以南的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提取物主要在苏州,园林的数量、大小、园林艺术的精华,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

二、院落布局不管是南方的自然式园林还是北方的宏观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私家贵族的小家园囿,尽管由于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1、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利用人工修建的自然风光,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的古典造园,除了满足自身的住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优美的山区景色的追求,为了在城市实现可以享受乐趣的山林。

2、善于利用民族风格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构筑物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1)廊廊虽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建筑物,但造型很丰富,艺术造型很强。

从廊的形式分,大致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波形廊等,从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结合的角度来考虑,又可分为沿墙走廊、空廊、楼廊、爬山廊、水廊、花廊、复廊等。

2)桥桥也称桥梁,它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尤其是园林中更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桥。

桥原本是为了通行而建,所以具有交通的实用功能,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有吸引力,引人流连。

园林中建桥,既有分割水面与造景的作用,又有连接、导游的功能。

在宽阔的水面上用体形高大、曲线优美的拱桥或用廊桥,借水生景,虚实相接,倒影如画。

然而在重岩复岭的假山之间,却要用质朴自然的石梁,高高飞架在峭壁之上,才能创造出一种天堑变通途,白浪如山信步过的雄伟意境。

三、空间突破即为将造园的美景藏于四周的围墙之内。

此外,除了少数的皇家园林,其它私家园林的面积相对较小。

赏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探究人文美

赏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探究人文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文美的杰作,展现了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

园林中融入了自然山水、建筑艺术和文人墨客的创作,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景观风格。

首先,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山水被精心布局与营造。

青山、湖泊、溪流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园林设计中,营造出山水如画的景象。

这些景观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给人们带来宁静、舒适的感受。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建筑艺术的体现。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廊桥流水、假山水榭等建筑,经过精心雕琢和布局,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结构和视觉效果。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功能性,更是艺术的呈现,通过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的布局,增添了园林的诗情画意。

同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可以感受到文人墨客的影响。

园林常以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来展示人文情怀。

例如,在假山上刻有古人的诗词,或者园中设有雅座供文人饮茶作诗,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到文化的沉浸与情趣。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精妙的自然山水、建筑艺术和文人墨客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

这些园林不仅令人陶冶情操,还能让人在其中感受到人文美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首先,自然性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借景造景和景物与人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自然观和自然与人类的融合观。

古典园林中常借山水之势,包括山水、植物、水池和石头等元素,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

它们常被布置成水波荡漾的湖泊、溪流和小桥流水。

园中的植物也多种多样,有树木、花草和花果等。

整个园林犹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将大自然的美与人的审美融为一体。

在园林中游走,人们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到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强调生活性。

古典园林常被设计为居住和休闲的场所,具有实用性和舒适性。

它们通常有房屋、走廊、厅堂和庭院等空间,可以供人们休息、聚会和娱乐。

古典园林也常设有休憩处和雅座,供人们小憩或品茗。

园内常有盆景和花坛,增添生活的色彩。

人们可以在园林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愉悦和安宁。

第三,艺术性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杰作,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独到的艺术审美。

古典园林的设计和构造通常非常精细,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园林中的建筑和装饰常常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和造型美学,包括门楼、拱桥、楼阁和廊道等。

园林中的石头和石雕也以其精雕细琢的工艺和生动的形象而闻名。

园林以其细腻的构思和精致的工艺,传递出纯粹的艺术美感。

最后,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文性。

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既展示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和人文价值观。

园中的建筑和装饰常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诗句和文字的雕刻、书法和绘画的挂饰等。

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也常常被用来象征吉祥和幸福。

古典园林既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追求精神境界的所在,也是人们传承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包括自然性、生活性、艺术性和人文性。

这些特点使古典园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瑰宝,也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美好。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中国古典园林大都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

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

其意思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

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

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

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

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

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

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三、中国古典园林要素
2、理水
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园林,谁
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
自然是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
主。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有三种:
掩、隔、破。
三、中国古典园林要素
3. 植物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
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
精神境界有关。古树名木对创
造园林气氛非常重要,古木繁
花,可形成古朴幽深的意境。
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五、私家园林艺术的特征
2、 移步换形
在布局上采用灵
活多变的手法;善于
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
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
处理。
五、私家园林艺术的特征
3、水面建设
大多以水面为中
心,四周散布建筑,
构成一个个景点,几
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五、私家园林艺术的特征
4、修身养性
私家园林的
主要以修身养性,
北方园林封闭性强,内外区
分明显,等级分明。
南方园林通透、灵动,层次感
强,小巧精致,注重自然景物的融
入。
南北园林建筑在尺度方面的差
异也是极为悬殊的。
北方园林
南方园林
二、中国南北造园艺术的差异

4、色彩处理



北方园林较富丽,色彩浓
厚,风格较为粗犷,体现着皇
家的气派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南方园林色彩较淡雅,风
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特点
3、富有诗画的情趣,重 视意境的表达
中国的诗画艺术都很
强调意境,那么富有诗情画
意的中国古典园林同样也重
视意境的表达。它讲究综合
运用各种艺术门类,使游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4、请结合学习内容,谈谈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哪些文化特点,请结合现在社会,如何进行扬弃。

中国古典园林秉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它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又体现了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的文化特征。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地形整治工作中,筑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园林的假山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

水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山嵌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一般来说古典园林中又山必有水。

而植被则以树木为主调,以花卉为辅。

以其形、色、香,赋予其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显其象征寓意。

例如,梅花象征坚贞;竹子象征不屈;莲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

古典园林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的古典园林讲究自然美,以山水为基础,点缀以植被,经过改造、调整、加工、剪裁,最终呈现出一番本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景象,即《园冶》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唯有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西方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区别就是,西方园林注重规则和对称,整齐划一为原则。

而中国古典园林则力求将建筑融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

园林的建筑物拥有充分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木框结构的个体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实可虚,可隔可透。

打破了对称、均匀的格局,完全自由随意,因山就水,高低错落,更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嵌合关系。

中国古人喜欢通过建筑物,透过门窗,接触大自然,就如杜甫有诗:“宿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东坡《涵虚亭》诗云:“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亭得天全。

”这都是将建筑物融于自然环境中。

这是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中国古典园林的景物讲究“动静结合”,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有静态的山石和流动的水,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的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做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段使得规划设计获得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正如钱泳所说:“造园如做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亲,方称佳构。

”这讲求诗情画趣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

简单说来,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此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这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功能的的感受或者籍助于文字信号的感受,而且涵通过听觉、嗅觉的感觉。

诸如十里荷花、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流水叮咚、浆声欸乃、乃至风动竹篁犹如遂于倾洒、流浪松涛之如天籁清音,都能意“味”入景,意“声”入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

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风味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此处意境的浓郁蕴籍了。

这就是意境的无限乐趣。

中国古典园林采用堆山埋水的建造理念,使建筑与自然合二为一,再用十二瑞兽选择其中几种装饰于房屋中,以窗分隔空间,达到“一窗一景”的构图美感,但也由于窗户的结构,数量和大小导致采光性能不好,由于园林之大,到了晚上人们往往出门都需要灯笼等照明工
具。

在古时候因为技术原因在屋外照明是很复杂的,往往需要人力物力在能维持。

而在现在社会我们可以使用电气来建设照明;古时建筑都是木石榫卯结构,在现在可以使用更环保的建材和更科学的力学结构,在不改变建筑外形的前提下做到更科学更合理。

学了这门课,我了解到中国园林是一种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乐趣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它把自然美誉人工美高度结合起来,把艺术境界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形成把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的乐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般地交织在一起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地伟大创造。

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造园要素,不外乎植物、石材、水流与建筑四种。

其中,除了建筑是第二自然的产物,植物、石材与水流都是直接取材于第一自然,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外师造园,中得心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园林与自然保持着不可磨灭的亲密关系。

在这方寸之间的园林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思想。

还认识到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传统的精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