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公司存在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甲醇、甲醛、甲缩醛。

若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发生甲醇、甲醛、甲缩醛泄漏,易于从呼吸道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而且能溶解皮脂从皮肤侵入人体,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操作人员在罐区进行装卸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若未遵守操作规程进行装卸作业,可能造成甲醛的泄漏,对操作人员造成化学灼伤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装置及其联接管线由于设备腐蚀、法兰密封不严等原因造成设备穿孔、管线泄漏等,导致有毒气体的泄漏,对操作人员造成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设备系统内的各种阀门因垫片破损、冻裂或材质缺陷易产生泄漏,对操作人员会造成中毒和窒息事故。随着季节的不同,造成泄漏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如在炎热的夏天,若桶装液体装得太满,桶内液体受热膨胀,超过铁桶承受极限,导致铁桶破裂使得危险化学品泄漏。

甲醇、甲醛、甲缩醛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一旦发生泄漏,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发生危险化学品甲醇、甲醛、甲缩醛(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区域、地点或装置见下表: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见下表:

危化品名称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事故发生的装置

甲醇 罐区、生产车间 储罐、蒸发器 甲醛

罐区、生产车间

储罐、氧化器、反

应塔

甲缩醛

罐区、生产车间

储罐、反应塔、

危化品名称 可能时间

危害程度

影响范围

甲醇

装卸车、生产

人员中毒、火灾爆炸环

境污染

生产现场或

全厂 甲醛

装卸车、生产

人员中毒、火灾爆炸环

境污染

生产现场或

全厂 甲缩醛 装卸车、生产

人员中毒、火灾爆炸环

境污染

生产现场或

全厂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的前兆是现场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或通过可燃气体探测仪、有毒气体探测仪检测到危化学品气体浓度超标,这时说明危险化学品已经有微小泄漏了。

储存容器压力降低。

2 应急组织和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负责人和各生产小组组长所组成。其中,现场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当班班长

成员:车间操作工、装卸工、化验员、机修工、电工 2.2 工作职责

2.2.1 岗位员工职责

(1)发现泄漏,立即关闭相关管道阀门;

(2)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

(3)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2.2.2 组长职责

(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2)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若泄露量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则上报本车间应

急小组组长;

(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请求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2.2.3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2)根据泄漏情况,下令按操作规程紧急停车;

(3)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4)根据泄漏情况,组织疏散车间员工到指定地点;

(5)若泄露进一步扩大,或导致火灾爆炸,上报应急指挥部,请求启动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6)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3 应急处理

发现泄漏

关闭相关阀门

报告本组组长

现场确认并采取措施

报告应急小组组长

疏散员工紧急停车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扩大无法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上报应急指挥部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对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露处理包括泄露源控制及泄露物处理两大部分。

3.2.1 泄露源控制

(1)停止一切操作,关闭相关阀门;

(2)管道发生泄漏后,应及时关闭供应阀;

(3)铁桶发生泄露后,将泄漏口朝上,将桶内液体转移到其他空桶内,并上盖。

(4)储罐发生泄漏,应及时进行倒罐。

3.2.2 泄露物处理

现场泄露物要及时进行引流、覆盖、吸收、处理,使泄露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露物处置主要有3种方法:

1)引流

对于四处蔓延扩散的液体,一时难以收集处理,采用引流的方法,将泄露的液体引流到安全地点,如事故收集池。

2)覆盖、吸收

对于泄露量不大的液体,可采用消防沙覆盖吸收泄露的液体。

3)废弃物处理

在应急救援过后,所产生的液体废弃物,转由专业公司处理或经过无害处理后方可废弃。

3.3 报告事项

3.3.1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见附件1。

3.3.2 报告内容

(1)泄露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2)泄露液体的名称,发生泄露的原因,泄露量以及可能泄露的总量;

(3)已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及电话。

4 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设置现场警戒线,严禁非相关人员进入现场。

(3)切断火源,严禁火种,使用不产生火花工具处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4)救护人员应处于泄露源的上风侧,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

(5)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

(6)危险化学品泄露时,除受过特别应急训练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均不得尝试处理泄漏物。

(7)防止泄露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空间。

5附件

附件1—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2--厂区周围环境及道路交通示意图

附件3--应急疏散示意图

附件4--罐区布置图

附件5--应急救援器材一览表

附件6--消防器材一览表

附件7--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通讯联络电话附件1厂区平面示意图

附件2 厂区周围环境及道路交通示意图

附件3 应急疏散平面图

附件4 罐区布置图

附件5 应急救援器材一览表

序号设施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1 化学防护服套 2

2 消防战斗服套 6

3 消防手套双 6

4 消防靴双 6

5 消防头盔顶 6

6 消防呼救器副 6

7 消防方位灯盏 6

8 安全绳根 6

9 消防腰斧把 6

10 全面罩海固901 副12

11 正压呼吸器RHZKF6.8/30 台 3

个 1 12 急救药箱配置相应的急救

药品

13 紧急洗眼器Y503 台 3

14 防爆照明灯盏9

附件6 消防器材一览表

器材名称型号数量放置位置状况

1 干粉灭

火器

MFL8 型86

车间、罐

区、机房

完好

3

推车式

灭火器

MFTZL50

6 罐区完好

4

推车式

灭火器

MFTZL25

3

车间、罐

完好

5 消防水

Φ65×25

36

厂区消

防柜

完好

6 消防枪

Φ65

18

厂区消

防柜

完好

7 消防水

500m3 1

生产车

间东侧

良好

8 消防泵XBD60/80 2 消防泵

完好

附件7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及通讯联络电话序号姓名职务电话号码备注

公司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1 总经理总指挥

2 生产厂长副总指挥

3 安全主管 成员兼警戒疏散

4 车间主任 成员兼抢险救灾

5 行政主管 成员兼后勤保障

6 行政员 成员兼医疗救护

7 班长 抢险救援组员

8 班长 9 电工 10 操作工 11 化验员 医疗救护组员

12 化验员 13 司机 14 操作工 15 操作工 警戒疏散组员

16 门卫 17 装卸工 18 采购 19 财务 后勤保障组员 20 机修 21 司磅 22 操作工 公司内部报警电话

外部救援部门电话 1 2 3 4

5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处理及注意事项(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处理及注意 事项(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处理及注意事项(最新 版) 所谓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故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对周围环境造成长期的严重污染,引起人体中毒害甚至死亡,而且可燃物、易燃物引发的火灾、爆炸会造成周围大面积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对泄漏物及时进行安全处理尤为重要。 一、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处理方法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处理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围堤堵截法针对较大面积以上泄漏的危险化学品,为防止四处蔓延,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采取先用沙土围堵,然后再根据危

险化学器的理化特性进行相应安全处理的办法。 2.稀释法和中和法针对泄漏的具有强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加水稀释或用其他物质使之进行中和反应,从而降低液体危险品的浓度或直接消除其危险性。 3.覆盖法针对泄漏的易迅速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和易挥发的有毒液体危险品,选用泡沫等物质覆盖在上面,形成覆盖,抑制其蒸发,然后再根据其特性进行安全处理。 4.吸收法针对泄漏的液体危险器,根据其易被吸收的特性,先用蛭石或其他惰性物质进行吸收,再移至其他空旷处深埋或做其他安全处理。 5.冲洗去针对少量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或经过用吸收法处理后的污染现场,有条件地用消防水冲泄漏现场的危险化学品,使之直接排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不能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必须用大量消防水进行冲洗,直至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危害为止。 6.收集法针对大面积泄漏或较大面积泄漏的液体危险品,可先用隔膜泵或其他器皿将泄漏的液体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部分用稀

最新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一、目的: 为保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控制事态扩大,防止事故蔓延,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保证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得到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同时尽快恢复经营,特制定此方案。 二、危险化学品泄漏报警分级 1、一级报警: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危险化学品出现大量泄漏,消防沙、围堰、收集池已经完全不能有效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 2、二级报警: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危险化学品出现泄漏状况,消防沙、围堰、收集池能够控制泄漏的危险化学品。 3、三级报警: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由于危险化学品储存间未定期启动排风扇,导致室内可燃气体浓度上升,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 三、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事故报告对象 1、当发生一级报警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环境与安全管理部,并通知科室和部 门负责人。 2、当发生二级报警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环境与安全管理部,并通知科室和部 门负责人。 3、当发生三级报警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科室和部门负责人。 四、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事故报告内容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位置、危险化学品泄漏的量、现场有无人员伤亡、危险化学品泄漏原因、是否有人员被困、联系人名字和电话 五、现场处置方案 1、当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疏散作业人员至 所在位置的上风处; 2、当发生一、二级报警时,现场负责人员立即上报环境与安全管理部,并通知 科室和部门负责人;当发生三级报警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科室和部门负责人。 3、现场应急处置人员佩戴好防毒面罩及防护服后,采用消防沙、干土、煤灰等 掩埋泄漏的危险化学品。 4、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六、日常要求 1、危险化学品库房、兑油房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定期启动危险化学品储存室的排风设施,防止危险化学品挥发性气体浓度超 标。 3、对新进危险化学品桶、罐等进行检测,确认无泄漏缺陷后方可入库。 4、员工一定要严格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搬运危险化学品。 5、定期维护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每天检查现场应急救援器材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七、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设置现场警戒线,严禁非相关人员进入现场。 3、切断火源,严禁火种,使用不产生火花工具处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4、救护人员应处于泄露源的上风侧,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 5、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 精品文档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及方法(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 及方法(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及方法(最 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化学灾害事故情况复杂,波及范围广,极易造成环境污染。掌握其处置程序及方法,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至关重要。 一、侦检 侦检是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首要环节,不论是已知还是未知的危险化学品,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侦检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仪器检测、试管检测、仪器和试管同时检测。 二、警戒 警戒是根据危险化学品波及的范围,为减少人员伤亡或其他次生灾害而划定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的设置,即要考虑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数量,还要考虑事故现场的地理、气象情况。对于易燃易爆危化品,其警戒半径一般定为500-100米;对于核放射性物品,警戒半径一般定为300米。大型或者复杂的化学灾害事故现场应应用公安部消

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编号:SM-ZD-73111 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员工发现危化品泄漏时,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露污染区。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并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 2、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值班领导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赴现场,同时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3、泄漏的控制 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应急措施(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应急措施 (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应急措施(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报告和程序要求 1、化学品泄露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报告后,立即报车间值班领导,并酌情拨打公司应急救援报警电话:5119 2、泄露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以及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对化学品发生重大泄露事故,向当班班长用电话或其它方式进行报告,当班人员或现场人员立即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切断泄露源,班长迅速协调调动相关人员携带工具、劳动防护用品赶往事故现场进行抢救。现场人员应积极协同抢救共同查明泄露原因,抢救期间应查明是否有人受伤,有受伤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2、对泄漏的化学品应迅速流入应急收集池内 三、注意事项 1、参加现场处置的人员,应该佩戴好个人防护器具,参加救援。 2、应急救援结束后,现场处置的人员应清理现场,做好恢复生产的准备。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附件2 南雄市德利莱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目录 1 事故特征1 1.1 危险性分析1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1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1 2 应急组织和职责2 2.1 应急组织机构2 2.2 工作职责2 2.2.1 岗位员工职责2 2.2.2 班组长职责2 2.2.3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2

3 应急处理3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 3.2.1 泄露源控制4 3.2.2 泄露物处理4 3.3 报告事项5 3.3.1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5 3.3.2 报告内容5 4 注意事项5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若由于操作失误,或由于桶体本身的质量问题,均有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 随着季节的不同,造成泄漏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如在炎热的夏天,若桶装液体装得太满,桶内液体受热膨胀,超过铁桶承受极限,导致铁桶破裂使得危险化学品泄漏。 这些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 (1)甲类车间; (2)甲类仓库; (3)在运输过程中。 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的前兆是搅拌缸有裂纹,或现场可以闻到、或通过可燃气体探测仪可以探测到危险化学品气体浓度超标,这时说明危险化学品已经有微小泄漏了。

2 应急组织和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负责人和各生产小组组长所组成。其中,现场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2.2 工作职责 2.2.1 岗位员工职责 (1)发现泄漏,立即关闭相关管道阀门; (2)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 (3)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2.2.2 组长职责 (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2)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若泄露量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则上报本车间应急小组组长; (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 2.2.3 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制药企业罐区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制药企业罐区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北罐区位于公司总厂东北部,东边是东二路,西边是204车间、205车间,南邻201车间氮气站,203车间,新华技校和家属区,南边外围是洪沟路,北边外围是新村东路。储存的主要化工原料有甲醇、乙醇、醋酸、醋酐、硫酸二甲酯、甲醛,其泄漏中毒危险性如下: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甲醇为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味,该物质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乙醇为无色液体,有酒香。该物质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醋酸又名乙酸,无色透明液体,

有刺激性酸臭。易燃,具腐蚀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 醋酐又名乙酸酐,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气味,其蒸汽为催泪毒气。易燃,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眼和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和休克等。 醋酸又名乙酸,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硫酸二甲酯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微带洋葱臭味。可燃,高毒,具强刺激性。本品对粘膜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大量吸入,初始仅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经数小时至24小时,刺激症状加重,可有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或痉挛,咳嗽,胸闷,气急,紫绀;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脱落致窒息,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征;并可并发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误服

氨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氨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车间级应急处置程序 车间主任或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向公司安全办公室报告,车间主任按照应急处置程序指挥先期处置工作。事故现场指挥一般应按以下程序开展工作: 1、现场指挥立即对严重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并及时向公司安全办公室通报, 随时汇报事故抢险救援情况。 2、在现场指挥的领导下,现场抢险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如原应急程序不能满足事故处置需要,现场指挥应立即组织现场抢险人员重新制定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3、如果泄漏程度属于本部门不可能处置的,应优先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控,待上级事故应急救援人到达现场后配合开展好救援工作。 二、企业级应急处置程序 公司安全办公室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如判断发生了4级以上氨泄漏事故的,立即依次报告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成员通报。启动氨泄漏应急预案后,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或指定现场总指挥,领导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现场总指挥和其他人员到达现场后,按照以下程序开

展工作: 1、立即接管现场抢险救援的指挥权,对事故进行处置,事故单位应急人员自动成为企业各事故应急小组的组成部分 2、现场指挥部应对现场指挥所进行检查,确保通讯畅通和抢险救援人员所在地的安全,防止伴生/次生事故即二次事故的发生。 3、现场总指挥立即对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如判断发生Ⅱ级以上事故,依靠公司应急队伍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向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请示实施扩大应急行动,扩大应急行动由应安全导小组决定,并由安全办公室向集团公司安全办公室请求支援。实施扩大应急时,单位要及时增加应急处置力量,加大技术、设备、物资、资金等保障力度,加强指挥协调,努力控制事态发展。 4、在现场总指挥的领导下,现场抢险组等应急小组按照已制定的各自职责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5、企业现场总指挥待集团公司安全办公室应急工作组到达现场后移交指挥权,服从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 三、资源调度程序 当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报警后,根据氨泄漏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由应急办公室按照事故等级通知各抢险救援小组,同时

液氮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液氮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8772液氮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事故现场处 置方案 On-site Disposal of Liquid Nitrogen and Carbon Dioxide Storage Tank Leakage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为有效控制液氮和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并由此可能引发的低温冻伤、中毒窒息事故,特针对液氮和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制订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泄漏的程度不同,分别设定为二种情况:1)小量泄漏事故:低温液体储罐、管道、阀门或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体轻微和少量泄漏,并且采取措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2)大量泄漏事故:低温液体储罐、管道、阀门或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体大量泄漏。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设有低温液体储罐2个,用于储存液氮和液体二

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若大量泄漏,作业场所的空气中氮气、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使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气体在空气中积累达到可以发生中毒和窒息的浓度,当员工由于工作需要或误入此场所时有可能产生中毒和窒息。 事故类型 低温液体发生泄漏时,可能导致冻伤、中毒和窒息。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 可能发生低温液体泄漏的场所:液氮和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区。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可能发生的低温液体泄漏事故受季节影响不大,但高温天气可能会导致泄漏的气体蒸发的速度更快,更易使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造成人员中毒、窒息或冻伤事故。 1.4事故可能发生的前兆 1)管线、设备、接口、阀门严重腐蚀; 2)出现白色烟雾; 2、应急组织与职责

危险化学品泄漏

一、硫酸泄露: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缓慢加入碱液-石灰水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二、氢氧化钠泄露: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NaOH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注意事项 密闭包装,贮于阴凉干燥处。与酸类、易(可)燃物等分储分运。皮肤(眼睛)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若是皮肤,过后涂硼酸。误食,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灭火措施:水、沙土。 三、丙酮泄露: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四、丙烯酸 储运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5℃(装于受压容器中例外)。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泄漏处置和废弃 泄漏处置方法: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预案

项目硫酸、双氧水 泄漏/人员伤害应急处理预案 1.0总则 项目所用化学药品包括98%硫酸、双氧水(以下简称化学原料),其中硫酸被列入国标重大危险源名单,为了保证使用、储存安全可靠,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设施损伤,特制定如下规定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SZ36-1原油终端生产污水临时性处置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使用、储存安全可靠,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设施损伤,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1目的 制定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泄漏提出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机构的组成及联络方式、应急处理程序、各岗位人员的职责,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救助工作,把事故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生产污水临时性处置项目作业期间。 1.3 危化品危害辨识资料 1.3.1 硫酸 健康危害效应: 吸入或食入可能致死,会腐蚀眼睛、皮肤、呼吸道,可能造成失明、肺水肿(症状可能延迟发生),含硫酸的无机酸雾滴具致癌性。 环境影响: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本身不会燃烧,但高温会分解产生毒气如硫氧化物。与很多无机或有机化学品接触,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与金属接触会释出易燃氢气,与水会剧烈反应。 特殊危害: 主要症状:咳嗽、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牙齿糜烂及变色 物品危害分类:8 防治措施 (1)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亦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后就医治疗。 应急电话:120 (2)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亦可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3)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灭火措施: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项目组报警,并马上组织项目组人员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灭火注意事项:严禁用水流和泡沫灭火,以免浓酸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伤人和酸液乱流污染环境。 (4)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酸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消除方法:小量泄漏,用碳酸氯钠或苏打粉、热石灰覆盖泄漏区,也可用砂土吸收中和的残留物后放入容器中待处理;处理工作应于高处或上风处进行;隔离现场;保持现场通风;禁止触摸泄漏物; 1.3.2 双氧水 健康危害效应: 吞食可能致命、腐蚀眼睛和皮肤。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 为强氧化性物质,与可燃物接触会造成起火爆炸。高温会迅速分解,与许多化学品会起激烈爆炸性反应,可能形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特殊危害: 主要症状:刺激感、皮肤刺痛及暂时性变白、红肿、起泡、胃痛、呕吐、眼疾。 物品危害分类:5 .1(氧化性物质),8 (腐蚀性物质) 当现场作业人员遭遇泄露的双氧水腐蚀时,救护组应对被腐蚀人员进行如下急救: 1.人员皮肤被双氧水腐蚀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 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救护人员应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2.双氧水进入眼睛时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

丙酮泄露现场处置方案

丙酮泄露现场处置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乙酰丙酮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爆炸、火灾、环保、中毒事故 事故发生地点:醋酸裂解平台 危害程度:造成装置设备损坏,现场作业人员伤害,危及社会道路上人员和车辆安全 可能出现的征兆: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CO有毒气体报警仪报警 2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装置主管 成员:工艺员、设备员、安全员、工段长、操作人员 应急处置小组职责: ⑴发生事故时,负责报警和应急救援信息传递,事故信息向公司应急联动中心和公司领导汇报; ⑵负责应急现场内部人员、应急器材配置、应急救援人员的调动和指挥; ⑶指导员工疏散并实施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措施,救护受伤人员,清点区域内人员数量; ⑷控制和制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如事故无法控制有扩大趋势应立即向上级汇报请求启动应急预案; ⑸协调事故后恢复生产工作和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⑹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配合事故的调查; ⑺协助本方案演练的实施和方案的完善工作。 3应急处置 按照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拨打119、120、110、总调的电话。 通知裂解控制室,立即停止乙酰丙酮生产,切断乙酰丙酮输送管道进出口阀门。必要时生产装置作紧急停车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组织人员对泄漏点周围环境予以控制。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及时按事故报告的原则向公司应急联动分中心和厂领导如实进行事故信息的报告。 如事故无法控制有扩大趋势应立即向上级汇报请求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注意事项 使用的工具为防爆工具。

危险化学品泄漏预防措施

危险化学品泄漏预防措施 1、盐酸、硝酸泄漏应急防范措施 ①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②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③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浓硫酸泄漏应急防范措施

①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②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③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3、氢氧化钠泄漏应急防范措施 ①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②防护措施

酸碱泄露现场处置方案

化学水处理酸碱泄露 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危险性分析 当热电厂化学水处理发生酸碱泄漏事故时,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1.2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当热电厂化学水处理发生酸碱泄漏事故时,伴随部分酸碱泄漏、造成人员身体健康、环境污染等事故。 当热电厂化学水处理发生酸碱泄漏事故时,对能源造成的影响:会造成酸碱损失增加经济成本。 2.工况简述 热电厂化学水处理水处理专业酸碱罐位于水处理酸碱贮存间,酸、碱罐各2台为圆柱形内衬胶容器,容积约为50m3,罐体外侧装有液位计,罐顶装有排气阀,以便及时排除罐内气体。 3.事故特征 3.1 事故可能发生在水处理酸碱系统。 3.2 酸碱系统发生严重泄漏时,有可能造成酸或碱大面积泄漏,由于气体弥漫,严重时会造成人员呼吸系统受伤害和环境破坏。 3.3 运行人员未按要求进行巡检;或没有及时发现酸碱罐出口门阀兰泄

漏等;都可能引起事故发生。 3.4 事故发生前可能出现轻微酸雾及碱雾的征兆。 4.应急组织与职责 4.1基层部门现场应急自救的组织形式和人员构成情况 为应对热电厂化学水处理水处理酸碱泄漏事故时造成的突发性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生产应急指挥系统正常运作,成立热电厂应急指挥小组。 总指挥:当值值长 应急行动组组长:当值班长 应急行动组成员:当值水处理岗位可临时离岗的人员 4.2现场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岗位员工的具体职责 4.2.1总指挥:当值值长为指挥机构总指挥,总指挥负责事故应急时的总体工作,负责热电厂内各车间之间的协调工作,负责事故情况下各应急小组的指挥与协调工作;当热电厂领导到场后将总指挥权交予热电厂领导。 4.2.2应急行动组:当值水处理班长为现场应急行动组组长,运行人员在应急处理时统一听从应急行动组长命令,应急行动组听从总指挥命令;应急行动组负责灾害初期的应急处理及事故报警、联络工作。 5.应急处置 5.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以人身安全为首要前提,不要盲目、慌乱,造成事故扩大化。进入现场时必须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并及时汇报领导和寻求救援。应急处置过程中把握三个原则:消除事故根源、限制事故发展、保证事故现场与正常设备相隔离。 5.2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5.2.1当班员工发现高位酸碱系统有泄漏现象后,立即通知当班班长。 5.2.2当班班长接到汇报后,立即汇报当值值长,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

氧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

编号:SM-ZD-75594 氧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氧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潄加剧;严重时刻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再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爆炸危险:本品助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液氧温度为-30度,直接接触会造成冻伤。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化工安全》从化工物料安全、火灾、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化工单元操作安全技术、典型反应过程安全技术、事故应急救援六个方面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守于安全生产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生产范文】 危险化学品泄漏防控计划及泄漏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 一、泄漏的定义、表现形式、分级及主要危害。 1、泄漏是指工艺介质的空间泄漏(外漏)或者一种介质通过连通的管道或设备进入另一种介质内(内漏)的异常状况。 2、泄漏的表现形式。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泄漏主要包括易挥发物料的逸散性泄漏和各种物料的源设备泄漏两种形式。逸散性泄漏主要是易挥发物料从装置的阀门、法兰、机泵、人孔、压力管道焊接处等密闭系统密封处发生非预期或隐蔽泄漏;源设备泄漏主要是物料非计划、不受控制地以泼溅、渗漏、溢出等形式从储罐、管道、容器、槽车及其他用于转移物料的设备进入周围空间,产生无组织形式排放(设备失效泄漏是源设备泄漏的主要表现形式)。 3、泄漏表现形式与结果。根据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气体、粉尘泄漏可能导致的结果不同将泄漏分为易燃易爆介质泄漏和有毒有害介质泄漏两种。易燃易爆介质泄漏可导致火灾、等恶性事故;有毒有害介质泄漏可导致职业病、中毒、窒息、死亡等事故。 4、液体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气体、粉尘泄漏分为轻微泄漏、一般泄漏、严重泄漏和不可控泄漏四级。 1)轻微泄漏:指静密封点的渗漏(无明显液滴)和滴漏(大于5分钟1滴)以及动密封点每分钟滴漏超过指标5滴以内。

轻微泄漏一般是因法兰密封面或垫片失效、阀门不严或密封失效或管线、设备上存在微小砂眼等导致的物料轻微外漏。轻微泄漏因泄漏量少,冷却散发快,一般不会导致着火、等事故;轻微内漏会导致高压侧介质对低压侧介质的轻微污染。 2)一般泄漏:指静密封点泄漏的液滴小于0.5滴/秒,但尚未形成连续液滴的状态,或动密封点每分钟滴漏超过指标5滴以上。一般泄漏会形成累积,落到高温管线或设备上可引起冒青烟或小火,短时间内一般不会造成较大危害;一般内漏会导致高压侧介质对低压侧介质的较小污染。 3)严重泄漏:指静密封点泄漏的液滴大于等于0.5滴/秒,并达到了液滴成线的状态,或动密封点每分钟滴漏超过指标10滴以上。 严重泄漏可能会引发火灾,并导致周边管线、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更大的火灾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内漏会导致高压侧介质对低压侧介质的污染。 5)不可控泄漏:指因为密封失效或者管线设备严重腐蚀穿孔、断裂导致的危险化学品突然间大量泄漏的情况。不可控泄漏会因泄漏介质或周边环境不同导致重大火灾、、人员窒息、中毒死亡等恶性事故的发生。特别严重时,还会对周边居民、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造成严重威胁;不可控内漏会导致高压侧介质对低压侧介质的严重污染。 6)惰性气体泄漏分级参照危险化学品气体泄漏标准。 7)真空管道泄漏一般指空气进入真空设备管道内部,属于气体泄漏的一种。 二、泄漏风险防控计划 1、识别泄漏风险

液氮和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号:SM-ZD-44703 液氮和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液氮和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事故现场 处置方案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有效控制液氮和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并由此可能引发的低温冻伤、中毒窒息事故,特针对液氮和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制订应急处置措施。根据泄漏的程度不同,分别设定为二种情况:1)小量泄漏事故:低温液体储罐、管道、阀门或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体轻微和少量泄漏,并且采取措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2)大量泄漏事故:低温液体储罐、管道、阀门或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体大量泄漏。 1、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设有低温液体储罐2个,用于储存液氮和液体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若大量泄漏,作业场所的空气中氮气、

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651 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 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方案范本 编号:YTO-FS-PD651 2 / 2 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采取的措 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切断火源、电源。 2、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外出。 3、尽快找到泄漏原因,采取堵漏措施。 4、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并尽快送到医院。 5、泄漏物的处理:对于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对于大量的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6、实施上述步骤时,应急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发生毒物泄漏时要佩戴防毒面具。 7、马上向领导和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8、必要时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对受影响的设施、人员和场所进行清洗消毒,要根据特定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

编号:SM-ZD-41138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处 置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1、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3、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4、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二)泄漏源控制 1、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