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门秘方治疗糖尿病方

佛门秘方治疗糖尿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方:莲子.芡实.石榴皮.各一两大黑枣5个.猪瘦肉二两.加水煎滚后改为小火慢熬半小时以上.一定要用沙锅煎药,别的锅效果差.为什么要煎半小时以上,这是高僧的心血凝集的药方,必然的一个过程.本方不加猪瘦肉无效.病人的身体承受不了如此强的药性.一定要加.病情重者一天一剂,轻的可以2天或3天一剂.另一种服法:轻者可以将药量减半,一天1剂或两天1剂来源:附:莲子性味:鲜者甘、平涩、无毒;干者甘、温涩、无毒。
归经:入心、脾、肾。
功效:清心醒脾,补中养神,健脾开胃,止泻固精,益肾止带。
主治:心烦失眠,大便溏泄,久痢,腰疼,男子遗精,妇人赤白带下。
禁忌:大便燥结者慎食。
莲子心莲子心苦、寒、无毒,入心、肾,清心火,沟通心肾,治热渴心烦、吐血、心热淋浊、失眠等症,便溏者慎用之。
芡实【性味】甘涩,平。
①《本经》:味甘,平,②《别录》:无毒。
③《纲目》:甘,平,涩,无毒。
④《药品化义》:味甘,性干温、鲜凉。
【归经】入脾、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肾、脾、胃四经。
②《药品化义》:入脾、胃、肝三经。
【功用主治-芡实的功效】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1)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泄泻,常配山药、白术。
(2)涩精止带:用于遗精、白带过多、尿频或尿失禁,常配金樱子、莲子。
①《本经》: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②《日华子本草》:开胃助气。
③《纲目》:止渴益肾。
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④《本草从新》:补脾固肾,助气涩精。
治梦遗滑精,解暑热酒毒,疗带浊泄泻,小便不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宜忌】《随息居饮食看》:凡外感前后,疟痢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
石榴皮【性味】酸涩,温,有毒。
①《药性论》:"味酸,无毒。
佛教医方的饮食疗法

??????????????????????? 今当舍此欲 便成阿罗汉*13
??? 现今流行的欧式自助餐,不论荤食或素菜,一律算人头,吃到饱。大部分的人唯恐吃得太少,怕无法回收所消费的金钱,故从生菜沙拉、冷盘、热食、热汤、水果、冰品、饮料,一路吃下来,又快又多,撑饱了肚皮,却障碍了修行,破坏了健康。实值得吾人深思!
三、饮食宜忌:依据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变化,斟酌进食的种类。如《佛说佛医经》中所云:
??? 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麦、豆,宜食粳米、醍醐诸热物。夏三月有风,不得食芋、豆、麦。宜食粳米、乳酪。秋三月有热,不得食粳米、醍醐,宜食细米、面、蜜、稻、黍。冬三月有风寒,阳兴阴合,宜食粳米、胡豆羹、醍醐。*14
??? 最近国人因营养过剩或疾病缠身,断食疗法也继欧美之后成为大家追求健康的新尝试。署立台北医院院长黄焜璋医师认为:
??? 提倡断食者认为现代人吃得太多,因此肠胃应有一段时间给与休息,可让身体内多出来的油脂消耗掉,而断食时更可以刺激体内的废物加速排泄,另外精神也能较清醒不会昏沈,经过一段断食的人好像脱胎换骨一番。然而为了达到身体机能的维持与排泄废物,一定要喝多量的水,另外还可喝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果汁或蜂蜜,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热量及维生素,并让肠胃有较多的时间休息。*10
??? 笔者与内人、母亲及舅舅均曾尝试过9~12天的清水断食,亲身体会到治病及开发生命潜能的利益。
二、不起贪着:对于出家修行人,世尊教诫,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三载有食厌想,以防止行者对饮食起贪着,其文云:
??? 食厌想者,观是食从不净因缘生,如肉从精血水道生,是为脓虫住处,如酥乳酪血变所成,与烂脓无异,厨人污垢种种不净,若着口中恼有烂涎,二道流下与唾和合,然后成味,其状如吐从腹门入,地持水烂,风动火煮,如釜熟糜,滓浊下沈,清者在上,譬如酿酒,滓浊为屎,清者为尿。……思惟此食,垦植、耘除、收获、蹂治、舂磨、洮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计一钵之饭,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净,无所一直宿昔之间变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变成不净。*11
佛门秘方根治一切胃肠疾病离欲上人遗方

佛门秘方根治一切胃肠疾病离欲上人遗方标签:各类胃炎灵验良方分类:佛门济世良方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有效率98%以上。
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已在临床应用中治好无数患者,实乃天下奇珍!药方贡献人:洪真大居士洪真居士;是佛门高德之士。
出自中医世家,现任某医院院长一职。
曾得多位佛、道两教高人真传,穷其一生研究......。
好多,不多说。
今有两门中医绝技(根治一切胃肠疾病\根治一切骨科疾病)临床应用效验如神,故此贡献于世。
广利有情,救济世人,乃洪真居士之愿!也是我佛之愿!天下病苦众生之愿!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
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如果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50 克。
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少分量.不一定就要50克.服法:一天两到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
(6--10克)严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药一粒。
重者一般3到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副药可以根治。
有效率98% 。
无任何毒负作用.不要吃冷的,冻的,凉性的。
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
不要吃完饭就躺下。
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记住我的话,不然吃仙丹都没用!治疗积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灵芝15克,红枣15个,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丹参10克,田七10克。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小麦,颗粒型,圆,比绿豆小.赤色煎法: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服法: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药煎两次.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食之义趣,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九中有云:牵有义是食义,续有义、持有义、生有义、养有义、增有义,是食义。
食有牵引、任持色身、长养等义。
人类必须摄食,才能维持生存、进行劳动、繁衍生命。
又弥兰王曾询问那先尊者,如何食之五德含于涅槃?尊者开示如下:大王!恰如食是(一)维持一切有情之寿命,(二)增大其力,(三)令生容色,(四)寂灭忧恼,(五)除去饥饿、衰弱。
大王!涅槃作证之时,无一切有情之老死,故(一)维持寿命,(二)增大神通力,(三)令生戒之容色,(四)寂灭一切烦恼之忧恼,(五)除一切苦之饥饿、衰弱。
大王!食之此等五德含于涅槃。
药师琉璃光如来于行菩萨道时,因悲悯众生的痛苦,故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其中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
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太虚大师对此大愿,亦有详细的阐释:盖衣食住行,为人类生存之要素,而尤以饮食为最,无饮食即不能生存,故佛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无食则饥,无饮则渴,饥渴故烦恼,烦恼故心愤,心愤发故,欲觅饮食,造诸恶业。
……是以药师发愿,若诸众生闻其名者,先令饮食饱满,解除苦恼,安住有漏善道;进以无漏法味,使之成贤成圣,乃至佛果。
亦古人所谓「富而后教」之意也。
……此亦言先使衣食丰足,方能安心修德,再进而以佛法法味为食,禅悦为食,皆得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毕竟安乐者,即发大心,修大行,不退转,于大般涅槃者也。
饮食保健至于谈到饮食保健治疗的方法,有三个重点:一、食知节量:谈论此点,笔者有切身的痛苦经历。
高中时,因对学习武术、跆拳道产生兴趣,每于傍晚社团活动认真练习,并于结束训练后,饮用大量冰豆浆、冰红茶。
结果导致胃下垂,骨瘦如柴,影响课业。
后来严格要求自己改变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并细嚼慢咽、减少食量,终于重新找回健康。
佛教的饮食和食疗

解饥
。
0 克 或干 蘑 菇 1 0 克 鲜 蘑菇 2
、
酌情 煮烂
以 大 麦 粉适 量 炒 熟 至 微黄 色
,
或 加青 菜
、
豆 腐适量
、
香菇
。 。
0 克 1
煮食
,有提 神增 劲, Nhomakorabea延年益 寿 的功效
,
吃时 用沸 水 冲调成 膏状
然 后 加 上适 量 的蜂
,
木 耳汤 多用 于 洽痔 疮
木耳 巧 克
煮 烂食 之
, 、
山药 粥
,
山药 1 5 用
。
与 大米 或小 米 或
。
短斋 之分 食
;
长斋
、
大多 是 出 家人
、
玉 米 ( 先 煮烂 )
肝肾
,
15 0
克 水 共煮 粥食 之
,
补
短斋
、
大 多是 在家人 十五
、 ,
每 月有六 天 吃 素
、
治肠 胃病
,
以 初八
十四
、
二 十三
。
二十九
三
,
天 门冬 汤 须 洗净
,
天 门冬 2 0 克 先 剥 去皮 和根
家 庭 调
养
佛教 的饮食和食疗
佛教原 是印度 的 宗 教
国
, ,
于 东 汉 时传入 我 已形 成它 特有 的
。 ,
一杯
,
越 浓越 好
、 ,
,
也 可 加少 量醋 服
。
和 尚们
,
在这二 千 年 的 历 史 中
,
,
患 高 血压
血 管硬化 等 心 血管 病 较少
佛家传统饮食养生秘诀

佛家传统饮食养生秘诀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除了清心寡欲外,还在于佛家从古到今积累了一套独特的祛病健身良方。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佛家素食养生的方法,喜欢养生的朋友值得一看哦。
佛家素食养生之道素食有益健康研究证明,吃素食可以长寿。
世界各地长寿的人们均以素食为主或干脆纯素食;而以肉食为主的人群寿命较短,如爱斯基摩人平均生命不到30岁,俄罗斯吉尔吉斯人很少超过40岁。
素菜所含的营养素较荤食全面。
荤食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无机盐。
素食除了这些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此外,素食中的大豆分离蛋白和优质魔芋粉等成分,其营养价值远远超出肉、蛋、奶类,能起到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
大豆蛋白为全价蛋白,蛋白质价次于牛肉,优于鱼肉,虽然整粒大豆的蛋白的消化吸收率不高,只有65%,但是大豆加工成豆腐后,其消化吸收率却为92%~95%,与肉类相当。
素食具有健脑、提高智力的功能。
植物蛋白可使身体呈微碱性,提高脑细胞运算时的开关速度,从而提高大脑的判断力和记忆力,使大脑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素食能使血液保持酸碱平衡的正常状态,被喻为“血液的净化剂”。
食肉多者血液必成酸性,荤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分解时,产生乳酸等多种酸性物质,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妨害着身体各器官的机能;而多食蔬菜、碱性食物,酸性物质就会被迅速中和成无毒的化合物排出体外,并使血液保持酸碱平衡的正常状态。
有关资料表明,素食还能明显提高体力、耐力及效率。
科学家对素食者和非素食者做过多次不同方式的测验,结果令人震惊:素食者无论在体力、耐力、效率上都是非素食者的2~3倍。
其奥妙是,由于大量摄取荤食增加了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促使血液变为酸性,导致肌肉疲劳、肌力衰弱;而植物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钙、磷、钾等电解质,使人体血液呈弱碱性状态,因此两者明显不同。
现在,不少国家的教练员有意识地让运动员在比赛前吃素,以提高运动成绩,就缘于此。
佛家养生食疗

佛家养生食疗佛家的食疗,其中一些与中医食疗法有极其相似之处,如用生姜、葱治感冒,黑豆、莲藕治气管炎,黄瓜治烫伤,赤小豆治肾炎等,但更多的是佛家医学的独到之发现,如生葱拌酱治胃痉挛、茄子治口腔炎等等。
那么具体佛家养生食疗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佛家养生食疗生葱拌酱治疗胃痉挛选用新鲜的、葱茎饱满的葱,拌酱吃,食量因人而定。
葱中有效成分是疏氢基,它可以帮助身体利用维生素B1,具有暖身,活跃内脏的功能。
萝卜治头痛、中耳炎用萝卜丝榨的汁正对鼻孔滴两三滴,若为偏头痛,从痛的一侧鼻孔滴入即有效;治疗中耳炎,将萝卜剁碎,压取其汁,把脱脂棉做成捻子,蘸其汁伸向耳内涂抹,1日2次。
茄子治口腔炎茄子对口腔炎引起的口腔粘膜肿胀、糜烂有效,用茄蒂治疗,效果更好。
方法:以茄蒂五六个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用煎汁漱口,可以很快治愈。
柿子治贫血鼻黏膜炎、膀胱炎、外伤出血、痔疮柿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与矿物质铁、锰、碘等,并含有单宁酸,涩酸、乙酰胆碱等有效成分,有补血、止血、消炎等作用。
贫血病人只要吃一段时间即可见效。
治疗慢性鼻炎,取干柿五六个,加4克黑芝麻,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煎至半量,l日分3次饮用。
治外伤出血,则可将干柿嚼碎后敷在伤口处;治痔疮出血,将柿子烧成黑灰,每次取2克,用白开水服下,即有效。
韭菜汁消除食欲不振韭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
能增进食欲,增强精力,并有调整肠道功能的作用,还有消炎止痢功效。
治疗下痢可用韭菜汁,也可以将韭菜与鸡肉混在一起煮食,或者做韭菜粥食用;治疗食欲不振,用韭菜叶500克作1日用量,榨取其汁饮用可见效。
常饮海带水治痔疮佛门僧侣终日打坐,却鲜有患痔疮者,这与其常饮海带水有关。
治疗痔疮,每日早上饮1杯海带水。
其制作方法是:用海带两三片(均为明信片大小),加1普通玻璃杯水,文火熬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海带的成分即全部溶于水中。
海带还有降血压、预防脑血管硬化和脑出血的效果。
佛门食疗奇方

佛門食療奇方轉佛門僧侶,素有“苦行僧”之稱,他們生活雖清苦,但長壽者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除了清心寡欲外,還在于佛家從古到今積累了壹套獨特的祛病健身良方。
金桔治胃潰瘍金桔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磷、鐵、脂肪等營養成分。
其核心成分是維生素C含量比普通的柑桔高出數倍。
金桔不僅對治療咳嗽和喉痛有效,對胃潰瘍也有療效。
方法是,每吃2個~3個金桔即可采壹小把金桔葉當茶飲也可見效。
還可以將幹金桔5個~6個加600毫升的水,煎至300毫升左右,每日分3次服用。
絲瓜水治神經痛絲瓜水的美容作用是爲人們所熟知的。
絲瓜含有蛋白質和果膠等有效藥用成份。
實際上,絲瓜水的功效有多種,其中之壹便是對神經痛有特效。
在古代印度,釋迦也把絲瓜水作爲藥物,治療頭痛、腹痛、神經痛以及嘔吐等。
若治療神經痛,可把絲瓜水溫熱以後飲下,用量要根據症狀而定,大約1日90毫升左右,或者用絲瓜莖裏泌出的水抹患部。
黃瓜治療心髒病寺院藥方把黃瓜列爲重要的藥用蔬菜,因爲黃瓜的根、莖、葉對治療心髒病有特效。
方法是:將黃瓜葉、莖、根陰幹,然後煎煮當茶飲,用普通的茶碗,每天喝上五六次,其用量在開始時可淡壹點,然後逐日慢慢地加濃。
馬鈴薯汁對胃癌有療效馬鈴薯俗稱土豆,常食可增強體內的自然治愈力,這已成爲防治胃癌的輔助療法。
馬鈴薯汁含有鈣和大量的維生素C,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2、K等維生素群及氨基酸、鐵等礦物力質,是壹種堿性食品。
還因含有酪氨酸而能增強心髒的機能,並可溫暖身體;它還能促進眼的機能,有醒腦、降血壓及排出體內過剩鹽份的功能。
方法是,將5個左右的馬鈴薯去皮、去芽,剁碎後布包絞取其汁,每天早飯前飲用,每次150毫升左右。
無花果治療痔瘡無花果的果實裏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等糖份,有檸檬酸、蘋果酸、酢酸以及其他酸類,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和酵素,生吃有消除疲勞的效果。
然而,特別有效的還是治痔瘡。
無花果裏有壹種叫做磷酸纖維糖的酵素,這種酵素有調整腸道功能的作用,能促使快速排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食之义趣,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九中有云:牵有义是食义,续有义、持有义、生有义、养有义、增有义,是食义。
食有牵引、任持色身、长养等义。
人类必须摄食,才能维持生存、进行劳动、繁衍生命。
又弥兰王曾询问那先尊者,如何食之五德含于涅槃?尊者开示如下:大王!恰如食是(一)维持一切有情之寿命,(二)增大其力,(三)令生容色,(四)寂灭忧恼,(五)除去饥饿、衰弱。
大王!涅槃作证之时,无一切有情之老死,故(一)维持寿命,(二)增大神通力,(三)令生戒之容色,(四)寂灭一切烦恼之忧恼,(五)除一切苦之饥饿、衰弱。
大王!食之此等五德含于涅槃。
药师琉璃光如来于行菩萨道时,因悲悯众生的痛苦,故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其中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
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太虚大师对此大愿,亦有详细的阐释:盖衣食住行,为人类生存之要素,而尤以饮食为最,无饮食即不能生存,故佛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无食则饥,无饮则渴,饥渴故烦恼,烦恼故心愤,心愤发故,欲觅饮食,造诸恶业。
……是以药师发愿,若诸众生闻其名者,先令饮食饱满,解除苦恼,安住有漏善道;进以无漏法味,使之成贤成圣,乃至佛果。
亦古人所谓「富而后教」之意也。
……此亦言先使衣食丰足,方能安心修德,再进而以佛法法味为食,禅悦为食,皆得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毕竟安乐者,即发大心,修大行,不退转,于大般涅槃者也。
饮食保健
至于谈到饮食保健治疗的方法,有三个重点:
一、食知节量:谈论此点,笔者有切身的痛苦经历。
高中时,因对学习武术、跆拳道产生兴趣,每于傍晚社团活动认真练习,并于结束训练后,饮用大量冰豆浆、冰红茶。
结果导致胃下垂,骨瘦如柴,影响课业。
后来严格要求自己改变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并细嚼慢咽、减少食量,终于重新找回健康。
著名童话大师、欧洲诗人协会主席皮埃尔.贝亚恩(PierreBearn)已近百岁高龄,有人请教他的长寿秘诀。
他表示--保护胃,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细嚼慢咽,每一餐饭总是最后一个才吃完。
科学家们研究证实,细嚼慢咽有四大功效:美容、解毒、减肥、防衰。
《释氏要览》辑录食量之多少: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调,令心壅塞,坐卧不安。
若限少食,则身羸心悬,意虑无固。
……多食人有五苦:一、大便数。
二、小便数。
三、多睡。
四、身重不堪修业。
五、多患不消化。
*6
同样的,于《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者大师有云: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
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
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
此二皆非得定之道。
……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
*7
常言道吃得少,活得老。
主要是让胃肠有稍事休息的时间,不要过度地操劳。
古代中医典籍认为,唯有做到饮食有节,才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门。
如《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暴饮暴食是饮食的大忌,更是引起胃肠病的原因,尤其是进食过多的生、冷、辛、辣、肥、烧烤、烟熏、酒、滑腻食物,无异是危害身体。
由于饮食的过度,导致身体违和,最好的治疗方法可以从事断食或绝食数日。
如义净律师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第三云:凡四大之身有病生者,咸从多食而起。
或由劳力而发,或夜食未泄平旦便餐,或旦食不消午时还食。
因兹发动遂成霍乱,呃气则连宵不息,鼓胀即终旬莫止。
……若觉四候乖舛,即以绝粒为先。
纵令大渴,勿进浆水,斯其极禁,或一日二日,或四朝五朝,以差为期。
……所谓绝食,省而且妙。
……而绝食之时,大忌游行及以作务。
……凡有病者绝食,或经半月,或经一月,要待病可然后方食。
最近国人因营养过剩或疾病缠身,断食疗法也继欧美之后成为大家追求健康的新尝试。
署立台北医院院长黄焜璋医师认为:提倡断食者认为现代人吃得太多,因此肠胃应有一段时间给与休息,可让身体内多出来的油脂消耗掉,而断食时更可以刺激体内的废物加速排泄,另外精神也能较清醒不会昏沈,经过一段断食的人好像脱胎换骨一番。
然而为了达到身体机能的维持与排泄废物,一定要喝多量的水,另外还可喝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果汁或蜂蜜,以提供一些基本的热量及维生素,并让肠胃有较多的时间休息。
笔者与内人、母亲及舅舅均曾尝试过9~12天的清水断食,亲身体会到治病及开发生命潜能的利益。
二、不起贪着:对于出家修行人,世尊教诫,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三载有食厌想,以防止行者对饮食起贪着,其文云:食厌想者,观是食从不净因缘生,如肉从精血水道生,是为脓虫住处,如酥奶酪血变所成,与烂脓无异,厨人污垢种种不净,若着口中恼有烂涎,二道流下与唾和合,然后成味,其状如吐从腹门入,地持水烂,风动火煮,如釜熟糜,滓浊下沈,清者在上,譬如酿酒,滓浊为屎,清者为尿。
……思惟此食,垦植、耘除、收获、蹂治、舂磨、洮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
计一钵之饭,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净,无所一直宿昔之间变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变成不净。
又《长阿含经》卷十三《阿摩昼经》亦言:食知止足,亦不贪味,趣以养身,令无苦患,而不贡高,调和其身,令故苦灭,新苦不生,有力无事,令身安乐。
此外,《增壹阿含经》卷第六有云:当灭一法,我证汝等成果神通,诸漏得尽。
云何为一法?所谓味欲。
是故,诸比丘,当灭此味欲。
我证汝等成神通果,诸漏得尽。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众生着此味死堕恶趣中,今当舍此欲便成阿罗汉。
现今流行的欧式自助餐,不论荤食或素菜,一律算人头,吃到饱。
大部分的人唯恐吃得太少,怕无法回收所消费的金钱,故从生菜色拉、冷盘、热食、热汤、水果、冰品、饮料,一路吃下来,又快又多,撑饱了肚皮,却障碍了修行,破坏了健康。
实值得吾人深思!
三、饮食宜忌:依据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变化,斟酌进食的种类。
如《佛说佛医经》中所云:春三月有寒,不得食麦、豆,宜食粳米、醍醐诸热物。
夏三月有风,不得食芋、豆、麦。
宜食粳米、奶酪。
秋三月有热,不得食粳米、醍醐,宜食细米、面、蜜、稻、黍。
冬三月有风寒,阳兴阴合,宜食粳米、胡豆羹、醍醐。
而以中国医药学的观点,四时的饮食宜忌,大概可以概括为:春为万物生发之始,春天阳气发越,所以此时不宜再食油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之菜蔬、豆类及豆制品。
夏季气候炎热而又多雨,由于暑热夹湿,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如贪食生冷或食物不洁,易患痢疾、泄泻。
此时饮食以甘寒、清淡、少油为宜,如绿豆汤、荷叶粥等解暑清热,西瓜为清暑解热之佳品,可常进食。
秋季万物收敛,凉风初长,燥气袭人,霜露乍降,早晚受凉易引起咳嗽或痰喘复发,此时可多食萝卜、杏仁、薏仁米粥等,以清肺降气化痰。
冬季天寒地冻,万物伏藏,此时最易感受寒邪,晨起宜服热粥,选食牛羊肉等温热性食品,有御寒之功,但也不要恣意过食肥甘厚味,以免助湿生痰。
*15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三因制宜」的法则,即因人、因地、因时,根据个人的体质、地域及天时的不同,而妥善运用,进行变化,如此才能达到正确的辨证论治。
食物具有四性(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咸苦),一般认为:辛味具有行气、行血和发散作用。
甘味具有和中缓急和补益作用。
酸味具有收敛和固涩作用。
咸味具有散结和软坚的作用。
苦味具有宣泄和燥湿作用。
而食物的寒热温凉,是根据它们对身体产生的影响来决定的。
如寒证应忌生冷、瓜果等寒冷性食物,而宜食温性、热性食物。
食物有不同的性味,各种性味又归于不同的脏腑(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那么,要想保持健康,就必须讲求食物的五味调和,注意食物营养的要求和宜忌,掌握其节制宜忌的规律,这样才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防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