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试卷及解答

《1.3.2 有理数的减法》

一、选择题

1.计算(﹣8)﹣2的结果是()

A.﹣6 B.6 C.10 D.﹣10

2.如图,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减去B点表示的数,结果是()

A.8 B.﹣8 C.2 D.﹣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C.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D.0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4.当a<0时,2,2+a,2﹣a,a中最大的是()

A.2 B.2+a C.2﹣a D.a

5.0减去一个数等于()

A.这个数B.0

C.这个数的相反数D.负数

6.在(﹣4)﹣()=﹣9中的括号里应填()

A.﹣5 B.5 C.13 D.﹣13

7.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结果的符号为()

A.正B.负C.0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8.求﹣5℃下降3℃后的温度.列式表示为,结果为℃.

9.在下列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7)﹣(﹣3)=(﹣7)+

(2)(﹣5)﹣4=(﹣5)+ ;

(3)0﹣(﹣2.5)=0+ ;

(4)8﹣(+2 013)=8+ .

10.两个有理数的差是7,被减数是﹣2,减数为.

11.甲地的海拔是150m,乙地的海拔是130m,丙地的海拔是﹣105m,地的海拔最高,地的海拔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米,丙地比乙地低米.

12.武汉地区2月5日早上6时的气温为﹣1℃,中午12时为3℃,晚上11时为﹣4℃,中午12时比早上6时高℃,晚上11时比早上低℃.

三、解答题

13.计算:

(1)(﹣6)﹣9;

(2)(﹣3)﹣(﹣11);

(3)1.8﹣(﹣2.6);

(4)(﹣2)﹣4.

14.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则两处高度差为米.

15.列式计算:

(1)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为﹣2020,其中甲数是﹣7,求乙数;

(2)已知x是5的相反数,y比x小﹣7,求x与﹣y的差.

16.已知a=﹣1,|﹣b|=|﹣|,c=|﹣8|﹣|﹣|,求﹣a﹣b﹣c的值.

《1.3.2 有理数的减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计算(﹣8)﹣2的结果是()

A.﹣6 B.6 C.10 D.﹣10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专题】计算题;实数.

【分析】原式利用减法法则变形,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8+2)=﹣10,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练掌握减法法则计算是解本题的关键.

2.如图,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减去B点表示的数,结果是()

A.8 B.﹣8 C.2 D.﹣2

【考点】数轴;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首先由数轴,得出A点表示的数是﹣3,B点表示的数是5,然后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出结果.

【解答】解:﹣3﹣5=﹣8.

故选B.

【点评】知道数轴上的点和实数是一一对应的,会熟练计算有理数的减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C.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D.0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本题是对有理数减法的差的考查.

【解答】解:如果减数是负数,那么差就大于被减数,所以第一个不对;

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即加上一个正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所以第三个不对;

0减去负数,差是正数,所以最后一个不对.

故选B.

【点评】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所以差与被减数的关系要由减数决定.

4.当a<0时,2,2+a,2﹣a,a中最大的是()

A.2 B.2+a C.2﹣a D.a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两正数相加,根据两正数的和大于任何一个正数,正数大于异号两数的和,正数大于负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a<0,

∴2﹣a>2>2+a>a.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利用了两正数的和大于任何一个正数,正数大于异号两数的和,正数大于负数.

5.0减去一个数等于()

A.这个数B.0

C.这个数的相反数D.负数

【考点】相反数.

【分析】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作答.

【解答】解:0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减法.注意:在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因为减法没有交换律.减法法则不能与加法法则类比,0加任何数都不变,0减任何数应依法则进行计算.

6.在(﹣4)﹣()=﹣9中的括号里应填()

A.﹣5 B.5 C.13 D.﹣13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根据减数=被减数﹣减数列式,再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4﹣(﹣9)=﹣4+9=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是基础题,熟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7.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结果的符号为()

A.正B.负C.0 D.无法确定

【考点】数轴.

【分析】先比较出a的b大小,然后在进行移项可得到问题的答案.

【解答】解:∵a在b的左边,

∴a<b.

∴a﹣b<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轴的认识,能够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8.求﹣5℃下降3℃后的温度.列式表示为﹣5﹣3 ,结果为﹣8 ℃.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用﹣5℃减去下降的温度列出算式即可,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5﹣3=﹣8℃.

故答案为:﹣5﹣3;﹣8.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读懂题目信息并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9.在下列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7)﹣(﹣3)=(﹣7)+ 3

(2)(﹣5)﹣4=(﹣5)+ (﹣4);

(3)0﹣(﹣2.5)=0+ 2.5 ;

(4)8﹣(+2 013)=8+ (﹣2013).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1)(﹣7)﹣(﹣3)=(﹣7)+3

(2)(﹣5)﹣4=(﹣5)+(﹣4);

(3)0﹣(﹣2.5)=0+2.5;

(4)8﹣(+2 013)=8+(﹣2013).

故答案为:3;(﹣4);2.5;(﹣2013).

【点评】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方法指引:①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弄清减数的符号;②将有理数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是运算符号(减号变加号);二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减数变相反数).

10.两个有理数的差是7,被减数是﹣2,减数为﹣9 .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即可解答.

【解答】解:﹣2﹣7=﹣9,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有理数的减法.

11.甲地的海拔是150m,乙地的海拔是130m,丙地的海拔是﹣105m,甲地的海拔最高,丙地的海拔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255 米,丙地比乙地低235 米.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先比较大小,得到海拔最高和海拔最低的地方,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得最大数减最小数,可得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再用丙地比乙地的距离差.

【解答】解:∵150m>130m>﹣105m,

∴甲地的海拔最高,丙地的海拔最低,

150﹣(﹣105)=255(m),

130﹣(﹣105)=235(m).

故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255米,丙地比乙地低235米.

故答案为:甲,丙,255,235.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减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2.武汉地区2月5日早上6时的气温为﹣1℃,中午12时为3℃,晚上11时为﹣4℃,中午12时比早上6时高 4 ℃,晚上11时比早上低 3 ℃.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加法.

【分析】用中午的温度减去早上的温度,然后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用早上的温度减去晚上的温度,再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3﹣(﹣1),

=3+1,

=4℃;

﹣1﹣(﹣4),

=﹣1+4,

=3℃.

故答案为:4;3.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3.计算:

(1)(﹣6)﹣9;

(2)(﹣3)﹣(﹣11);

(3)1.8﹣(﹣2.6);

(4)(﹣2)﹣4.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2)(3)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4)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1)(﹣6)﹣9=﹣15;

(2)(﹣3)﹣(﹣11),

=﹣3+11,

=8;

(3)1.8﹣(﹣2.6),

=1.8+2.6,

=4.4;

(4)(﹣2)﹣4,

=﹣2﹣4,

=﹣7.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是基础题,熟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

14.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则两处高度差为9240 米.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正数和负数.

【专题】应用题.

【分析】求海拔高度差用“作差法”,即: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死海湖面海拔高度,列式计算.【解答】解:8848﹣(﹣392)=8848+392=9240m.

故答案为:9240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是需要熟记的内容.

15.列式计算:

(1)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为﹣2020,其中甲数是﹣7,求乙数;

(2)已知x是5的相反数,y比x小﹣7,求x与﹣y的差.

【考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相反数.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用甲、乙两个数的和减去甲数,求出乙数是多少即可.

(2)首先根据x是5的相反数,可得x=﹣5;然后根据y比x小﹣7,求出y的值,即可求出x与﹣y的差是多少.

【解答】解:(1)﹣2020﹣(﹣7)=﹣2013,

答:乙数是﹣2013.

(2)∵x是5的相反数,

∴x=﹣5,

∵y比x小﹣7,

∴y=﹣5-(-7)=2,

∴x﹣(﹣y)

=﹣5﹣2

=﹣3

答:x与﹣y的差是﹣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16.已知a=﹣1,|﹣b|=|﹣|,c=|﹣8|﹣|﹣|,求﹣a﹣b﹣c的值.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出b、c的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b|=|﹣|,

∴b=,

c=7,

当a=﹣1,b=,c=7时,﹣a﹣b﹣c=﹣7,

当a=﹣1,b=﹣,c=7时,﹣a﹣b﹣c=﹣6.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第11页(共11页)

初中数学七年级。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试卷 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A。 B。 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a^2 + a = 4a^2 B。-2(a-b) = -a+b C。5a-4a=1 D。a^2b-2ba^2 = -a^2b

3.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地区覆盖4 400 000 000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4×10^8 B。4.4×10^9 C。4.4×10^8 D。4.4×10^10 4.一元一次方程3x+6=2x-8移项后正确的是: A。3x-2x=6-8 B。3x-2x=-8+6 C。3x-2x=8-6 D。3x-2x=-6-8 5.在-(-8),(-1),2007,-3,-2/53,π中,负有理数共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C。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7.如图,小亮用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研究几何体的三视图变化情况,若由图①变到图②,不改变的是:A。主视图 B。主视图和左视图 C。主视图和俯视图 D。左视图和俯视图 8.某商品实施促销“第二件半价”,若购买2件该商品,则相当于这2件商品共打了: A。7.5折 B。7折 C。5.5折 D。5折

9.已知线段AB=6,在直线AB上取一点P,恰好使 AP=2PB,点Q为PB的中点,则线段AQ的长度是:A。5cm B。9cm C。5cm或9cm D。3cm或5cm 10.如图,这些图案均是长度相同的火柴按一定的规律拼搭而成。第1个图案需7根火柴,第2个图案需13根火柴,….依此规律,第11个图案所需火柴的数量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代数式3xmy与﹣4x3y的和是一个单项式,则m= -2 12.已知∠α=76°36′,则∠α的补角为13°24′ 13.若a2﹣3b=4,则3b﹣a2+2018= 2011 14.已知关于x的方程(k-1)xk-1 = 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的值为 2 15.长方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6

九年级期末试卷数学(附答案)

九年级期末试卷数学(附答案)九年级期末试卷数学(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1. 已知正数 a, b 满足 a + b = 6,ab = 8,求 a² + b²的值。 答案:a² + b² = (a + b)² - 2ab = 6² - 2 × 8 = 20 2. 若一条线段上的两个等分点的坐标分别为 (3, 5) 和 (-1, 1),则该线段的中点坐标为: 答案:线段的中点坐标为 [(3 + (-1))/2, (5 + 1)/2] = (1, 3) 3. 在三角形 ABC 中,∠C = 90°,CM 是 BC 的中线,CN ⊥ AM 于N。若 AM = 6 cm,求 MN 的长度。 答案:由 AM = 6 cm 和 CN ⊥ AM,可以推算得到 AN = 3 cm。由于 CM 是 BC 的中线,可得 BM = MC = 3 cm。再由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出 MN 的长度为 2 cm。 4. 若 2x - 3 = 5,求不等式3x + 7 ≥ 4x + 2 的解集。 答案:将 2x - 3 = 5 移项得到 2x = 8,解得 x = 4。将 x = 4 代入不等式3x + 7 ≥ 4x + 2,可得到19 ≥ 18,因此解集为x ≥ 4。 5. 若点 P 在圆 O 的某条弦上,且 OP 的长度为2√3 cm,弦长为 4 cm,则圆的半径长为:

答案:根据圆的性质,弦经过圆心则为直径。圆心到弦的距离垂直于弦,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圆的半径长为√(OP² - 弦长²/4) = √(12 - 4) = √8 cm。 二、填空题(共20分) 1. 解方程 2x + 5 = 3x - 1,得到 x = _______。 答案:从方程两边同减去 2x,得到 5 = x - 1,再将 x - 1 的两边加上 1 得到 x = 6。 2. 若三角形 ABC 中,∠A = 40°,∠B = 60°,则∠C = _______。 答案:三个角的和为 180°,∠C = 180° - 40° - 60° = 80°。 3. 将 123 4.5678 写成分数形式,得到 _______。 答案:1234.5678 = 1234 + 0.5678 = 1234 + 5678/10000 = 1234 + 5678/10⁴,即 1234 + 5678/10000。 4. 已知正方体 ABCDEFGH 的棱长为 6 cm,点 P 在 AB 上,且 AP : AB = 1 : 3,则 BP : AB = _______。 答案:BP : AB = 1 - AP : AB = 1 - 1/3 : 1 = 2/3。 5. 若函数 y = x² + bx + c 的图象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判别式 D = _______。 答案:当函数的图象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时,判别式 D = b² - 4ac = 0。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 一、选择题: 1、图(二)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 1、L 2、L 3、L 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何者正确? ( ) A .742∠∠∠+= B .613∠∠∠+= C .?∠∠∠180641=++ D .?∠∠∠360532=++ 答案:C.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6,AD =8,∠B 是锐角,将△ACD 沿对角线AC 折叠,点D 落在△ABC 所在平面内的点E 处。如果AE 过BC 的中点,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等于( ) A 、48 B 、610 C 、712 D 、224 答案:C. 3、如图,⊙O 中弦AB 、CD 相交于点F ,AB =10,AF =2。若CF ∶DF =1∶4,则CF 的长等于( ) A 、2 B 、2 C 、3 D 、22 答案:B. 4、如图:△ABP 与△CDP 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且PA ⊥PD 。有下列四个结论:①∠PBC =150 ;②AD∥BC;③直线PC 与AB 垂直;④四边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O F D C A

A 、1 B 、2 C 、3 D 、4 第10题图 P D C B A 答案:D. 5、如图,在等腰Rt△ABC 中,∠C=90o,AC=8,F 是AB 边上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运动,且保持AD=CE ,连接DE 、DF 、EF 。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下列结论: ① △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 四边形CDFE 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 DE 长度的最小值为4; ④ 四边形CDFE 的面积保持不变;⑤△CDE 面积的最大值为8。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B. 二、填空题: 6、已知01x ≤≤. (1)若62=-y x ,则y 的最小值是 ; (2).若2 2 3x y +=,1xy =,则x y -= . 答案:(1)-3;(2)-1. 7、用m 根火柴可以拼成如图1所示的x 个正方形,还可以拼成如图2所示的2y 个正方形,那么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得y =_____________. 答案:y =5 3x -5 1 . 8、已知m 2-5m -1=0,则2m 2 -5m + 1 m 2 = . 答案:28. 9、____________________ 范围内的有理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答案:大于或等于且小于. 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过点D 作DP 交AC 于点M 、 交AB 于点N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P ,若MN =1,PN =3, 则DM 的长为 . 答案:2.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x y 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AOB。现将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标有数1、2、3、 21、3 1 的5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从中任取一张,将… … … 图1 图2 第19题图P N M D C B A E F D C B A

初中数学试卷及解答

《1.3.2 有理数的减法》 一、选择题 1.计算(﹣8)﹣2的结果是() A.﹣6 B.6 C.10 D.﹣10 2.如图,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减去B点表示的数,结果是() A.8 B.﹣8 C.2 D.﹣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C.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D.0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4.当a<0时,2,2+a,2﹣a,a中最大的是() A.2 B.2+a C.2﹣a D.a 5.0减去一个数等于() A.这个数B.0 C.这个数的相反数D.负数 6.在(﹣4)﹣()=﹣9中的括号里应填() A.﹣5 B.5 C.13 D.﹣13 7.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结果的符号为() A.正B.负C.0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8.求﹣5℃下降3℃后的温度.列式表示为,结果为℃. 9.在下列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7)﹣(﹣3)=(﹣7)+ (2)(﹣5)﹣4=(﹣5)+ ; (3)0﹣(﹣2.5)=0+ ; (4)8﹣(+2 013)=8+ .

10.两个有理数的差是7,被减数是﹣2,减数为. 11.甲地的海拔是150m,乙地的海拔是130m,丙地的海拔是﹣105m,地的海拔最高,地的海拔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米,丙地比乙地低米. 12.武汉地区2月5日早上6时的气温为﹣1℃,中午12时为3℃,晚上11时为﹣4℃,中午12时比早上6时高℃,晚上11时比早上低℃. 三、解答题 13.计算: (1)(﹣6)﹣9; (2)(﹣3)﹣(﹣11); (3)1.8﹣(﹣2.6); (4)(﹣2)﹣4. 14.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则两处高度差为米. 15.列式计算: (1)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为﹣2020,其中甲数是﹣7,求乙数; (2)已知x是5的相反数,y比x小﹣7,求x与﹣y的差. 16.已知a=﹣1,|﹣b|=|﹣|,c=|﹣8|﹣|﹣|,求﹣a﹣b﹣c的值.

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精选4套真题)

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精选4套真题)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精选4套真题) 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某商品的原价为500元,现在打七五折出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元? A. 375 B. 400 C. 425 D. 450 2. 已知某数的4倍是32,求这个数。 A. 2 B. 8 C. 10 D. 16 3. 在折线图中,若表示20的是80,那么表示40的点是 A.70 B. 90 C. 100 D. 120 4. 已知一个圆的周长为18π cm,则该圆的半径长多少?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2 cm 5. 组成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这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是 A. -5 B. -2 C. 0 D. 2 6. 若x的值满足2x-3 = 5x+8,则x的值为 A. -3 B. -5 C. 5 D. 8

7. 小美跑步前进了80米,又后退了30米,最后又跑了50米。小美最后是在起点的 A. 真上方 B. 真下方 C. 真东方 D. 真西方 8.小芳三年前的年龄是小华的7/3 ,小芳现在的年龄是小华现在年龄的5/3 ,则小芳现在的年龄是小华三年前年龄的 A. 7/3 B. 5/3 C. 3/5 D. 1/7 9. 若一个表面面积是36cm²的长方体的体积为54cm³,这个长方体的高是 A. 1.5 cm B. 3 cm C. 3.5 cm D. 4 cm 10. 在反比例函数y = 8/x 的图象上,点 (4, 2) 的纵坐标是 A. 0.5 B. 1 C. 2 D. 3 11. 若x+y=0 ,x-y=20 ,则x和y的值分别是 A. ±10 B. ±5 C. ±2 D. ±1 12.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6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9 B. 10 C. 12 D. 15 13.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 a,那么它的周长是 A. 2a B. 3a C. 4a D. 8a 14. 一支蜡烛在燃烧12分钟后,燃烧的剩余部分的长度是原来的 2/5,这支蜡烛一共可以燃烧多长时间?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对于学习数学的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理解的学科,在解答数学试题时,准确和清晰的答案解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的例子,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基础知识题 例题1:计算 求解:5 + 3 × (4 - 2) = ? 这是一个基础的计算题,涉及到了加法、乘法和括号运算。正确的解答步骤是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然后再进行乘法和加法运算。 解答步骤: 5 + 3 × (4 - 2) = 5 + 3 × 2 = 5 + 6 = 11 所以答案是11。 例题2:判断真假 以下哪个数是质数? A. 15 B. 25 C. 37 D. 45 这是一个关于质数的题目,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学生需要判断给出的四个数字中哪一个是质数。

答案是C. 37,因为它只能被1和37整除。 平面几何题 例题1:计算面积 一个矩形的长是6cm,宽是3cm,求它的面积是多少? 这是一个计算矩形面积的题目,学生需要记住矩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 解答步骤: 面积 = 6cm × 3cm = 18cm² 所以答案是18平方厘米。 例题2:计算周长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求它的周长是多少? 这是一个计算正方形周长的题目,学生需要记住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边长× 4。 解答步骤: 周长 = 5cm × 4 = 20cm 所以答案是20厘米。

代数与方程题 例题1:解方程 解方程:3x + 5 = 20 这是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学生需要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解答步骤: 3x + 5 = 20 3x = 20 - 5 3x = 15 x = 15 ÷ 3 x = 5 所以答案是x = 5。 例题2:解方程组 解方程组: 2x + y = 8 x - y = 1 这是一个包含两个方程的方程组,学生需要找到满足两个方程同时成立的未知数x和y的值。 解答步骤: 方法一:代入法 由第二个方程得到: x = y + 1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已知函数 f(x) = 2x - 3,求 f(-1) 的值是多少? A) -1 B) -5 C) -2 D) 1 2.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A) 6 B) 9 C) 12 D) 18 3. 某数 x 加上2的结果是14,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A) 10 B) 12 C) 14 D) 16 4. 某种电池按照每组5个包装销售。如果要购买21个电池,需要花费多少组? A) 4 B) 5 C) 6 D) 7 5. 一根长为6cm的线段被截成两段,短的一段是长的一段的2/5。那么短的一段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A) 1.2 B) 1.5 C) 2.4 D) 2.5 二、填空题 1. 在数轴上,如果点P的坐标是3,Q的坐标是-2,那么P和Q之间的距离是_____。 2. 若两个角互补,则它们的和是_______度。

3. 在解方程2(x + 5) = 4x - 6时,方程的解为______。 4.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角A=45°,角B=60°,则角C的度数是 ______。 5. 解不等式15 - 3x < 12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三、计算题 1. 计算:(2 + 3) × (4 - 1) ÷ 5 = ______。 2. 计算:7² - (4 - 5) × 2 + 3² = ______。 3. 计算:5 × (7 - 2 × 3) + 6 ÷ 3 = ______。 4. 计算:2² + 3² - √16 + |4 - 11| = ______。 5. 计算:(2³ × 5 - 4²) ÷ 6 = ______。 四、解答题 1. 小明有18张相同的贴纸,要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人能分 到多少张? 2. 有一条长300米的小路,两个人同时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一人的 速度是每分钟90米,另一人是每分钟120米。他们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3. 一个数除以10,商是3余7,这个数是多少? 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它的周长等于它的面积的二倍减8。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x是多少?

初中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f(x) = 2x - 3,求f(4)的值。 A. 2 B. 5 C. 6 D. 7 答案:C. 6 解析:将x = 4代入函数f(x) = 2x - 3,得到f(4) = 2(4) - 3 = 8 - 3 = 5。因此,答案为C. 6。 2.下列哪个不是三角形的内角? A. 90度 B. 120度 C. 180度 D. 270度 答案:C. 180度 解析: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总是等于180度。因此,180度不是三角 形的内角,而是一条直线的内角。答案为C. 180度。

3.已知a = 3,b = 4,c = 5,求三角形的周长。 A. 6 B. 12 C. 15 D. 20 答案:C. 15 解析: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的长度之和。因此,周长 = a + b + c = 3 + 4 + 5 = 12。答案为C. 15。 4.若x + 3 = 7,则x的值是多少?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2 解析:将x + 3 = 7转化为x = 7 - 3,得到x的值为2。因此,答案为A. 2。 5.已知正方形的周长为20cm,求正方形的边长。 A. 4cm B. 5cm

C. 10cm D. 20cm 答案:B. 5cm 解析: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倍的边长。因此,边长 = 周长 / 4 = 20 / 4 = 5。答案为B. 5cm。 二、填空题 1.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₁ = 2,公差d = 3,求该数列的第10项。 答案:28 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₁ + (n - 1) * d,代入a₁ = 2, d = 3,n = 10,得到a10 = 2 + (10 - 1) * 3 = 2 + 9 * 3 = 2 + 27 = 28。 2.若x² + 3x + k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k的值为多少? 答案:9/4 解析:对于一个完全平方数,它的因式分解必然是两个相同的因式 相乘。根据已知的二次项系数求平方根的方法,可以得到k = (b/2a)² = (3/2)² = 9/4。 三、解答题 1.解方程3x - 7 = 8。 答案:x = 5

初中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初中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1. 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10cm,斜边长为12cm,则另一直角边长为多少cm? A. 6 B. 8 C. 9 D. 15 答案:B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可以得到:10^2 + x^2 = 12^2,解方程可得x = 8。 (2) 设x为某整数,若x + (-3) < -5,则x的值范围是: A. x > 2 B. x > -2 C. x < -2 D. x < 2 答案:A 解析:移项得到x < -2 + 3,即x < 1。根据题意,x + (-3) < -5,可以推导出x < 1。综合考虑不等号的运算规则,可以得到x > 2。

(3) 若x是一个无理数,y是一个有理数,且x + y是一个整数,则x 与y的关系是: A. x一定是有理数,y一定是无理数 B. x一定是无理数,y一定是有理数 C. x与y均可能是有理数或无理数 D. x与y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无理数与有理数相加可能得到一个有理数,也可能得到一个无理数。因此,无法确定x与y之间的关系。 (4)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E为BC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为F,使得EF = 4cm。连结FD并延长为G,如图所示,则△EFG 的形状是: (图略)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答案:B

解析:由△EFG中EF = 4cm,FG = 4cm,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E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因为EF平行于BC,所以FEDG为平行四边形,EF与DG为对角线,所以△E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5) 在△ABC中,角A的外角CDE等于角C的外角FDE,则 △ABC的形状是: (图略)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答案:C 解析:根据外角的性质,角A的外角CDE等于角C的外角FDE,说明AC平行于DF。由于△ACF与△ADE有一个对角相等且至少一边平行,所以△ACF与△ADE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ABC与△EDC相似。由于△ABC与△EDC相似,角B与角D对应,所以 △ABC与△EDC的角度相等,即△ABC为锐角三角形。 其他45题以此类推。 2. 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150分)

数学初中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初中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 A. 15 B. 20 C. 25 D. 29 答案:D 2. 一组数据:(2, 4, 5, 6, 8),对这组数据进行排序,得到的顺序是: A. 2, 4, 5, 6, 8 B. 8, 6, 5, 4, 2 C. 2, 5, 6, 4, 8 D. 5, 8, 4, 2, 6 答案:A 3. 解方程2x + 5 = 9,得到的解是: A. x = 2 B. x = 3

C. x = 4 D. x = 5 答案:B 4. 设矩形的长为10cm,宽为5cm,则它的面积是: A. 15cm² B. 25cm² C. 40cm² D. 50cm² 答案:B 5. 下列哪个图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A. 正方形 B. 矩形 C. 圆形 D. 直角梯形 答案:D 二、填空题: 1. 6 ÷ 3 + 2 × 4 = _______ 答案:14

2. 一个矩形的周长是24cm,宽为3cm,则它的长是 _______ cm。 答案:9 3. 25 × 4 ÷ 5 = _______ 答案:20 4. 36 ÷ 6 + 2 × 3 = _______ 答案:11 5. 将3小时45分钟转换为分钟表示是 _______ 分钟。 答案:225 三、解答题: 1. 求下列等差数列的第n项。 (1) 2, 5, 8, 11,…… 答案:aₙ = 3n - 1 (2) 20, 16, 12, 8,…… 答案:aₙ = 24 - 4n 2. 解方程2x + 3 = 9,并判断解是否合理。 答案:解得 x = 3,解合理。 3. 某箱子中装有一些苹果,如果每天取走6个苹果,一共能取走7天。求箱子中最少有多少个苹果。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 答案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答案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认真听课做笔记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是听为主。倾听可以让你集中注意力。你要理解和听老师讲的重点部分。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和分析问题,但是只听不记,或者只记不听,难免顾此失彼,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地、有目的地做笔记,以了解老师上课的主要精神和意图。科学的笔记可以提高45分钟课的效率。 把握教材去理解 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室。高一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活的,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是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的,尤其是教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体现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个规律,还是做一道习题,都要从不同的能力角度去培养和提高。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了解与前后知识的关系。只有掌握了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提高思维敏捷力 数学课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就是无效的学习。缓慢的学习无法训练思维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数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数

学学习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数学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避免遗留问题 在数学课上,老师通常要提问和表演,有时还伴有讨论,所以可以听到很多信息,这些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症状留下来,甚至不解决。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抓住,剩下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充,注重实效。 学好数学的方法小窍门 1.数学需要熟练的计算能力,所以课后习题足够多。只有做习题才能有计算能力。 2.课前做好预习,这样可以更好的消化吸收数学课中未知的知识点。 3.数学公式一定要背,一定要推导。 4.数学重在理解。当你开始学习知识时,你必须理解它。所以上课认真听,看老师怎么解释。 5.数学80%的分数来源于基础知识,20%的分数属于难点,所以考120分并不难。 6.数学需要用心去做。浮躁的人很难学好数学,踏踏实实做题才是硬道理。 7.想学好数学,不动脑筋是不行的。遇到问题不能躲,想明白之前不能停。 8.数学最重要的是解题过程。懂得数学思维很重要。有了清晰的思路,数学自然就好办了。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也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下面是一些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供学生们参考。 一、代数与方程 1. 已知一个数的三倍加上8等于25,求此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x + 8 = 25。解方程得:3x = 25 - 8,即3x = 17。再将两边除以3得:x = 17 ÷ 3 = 5 余 2。所以,这个数为5。 2. 解方程:4(x - 3) = 2(2x - 5)。 解:先化简方程两边的括号,得:4x - 12 = 4x - 10。然后我们发现方程两边的变量项一样,所以这个方程没有解。 二、几何与图形 1. 长方形ABCD中,AB = 8cm,BC = 6cm。若AC的垂直平分线与BC交于点E,请问AE的长度是多少? 解:由于AC的垂直平分线与BC交于点E,所以AE是AC 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可知,AE = 1/2AC。则AE = 1/2(8 + 6) = 1/2 × 14 = 7cm。 2. 在⭕O中,AB是直径,AC是弧BC的切线,且OB = 10cm,AC = 6cm。请问BC的度数是多少? 解:由于AC是弧BC的切线,所以直径AB与切线AC垂直。根据垂径定理可知,切线与直径的夹角等于其对应的弧的度数的一半。则BC度数为2×∠BAC = 2×∠BAC = 2×6 = 12度。

三、数与运算 1. 甲、乙两个小贩卖菜,甲当天卖出的菜较多,乙卖出 的菜数是甲卖出的菜数的2/3。如果甲卖出的菜数是乙卖出的 菜数的1-1/2倍,问两个小贩卖出的菜分别是多少? 解:设甲卖出的菜数为x,乙卖出的菜数为y。根据题意 可得以下方程: y = 2/3x x = (1-1/2)y 解这个方程组,得:x = 4,y = 6。所以甲卖出的菜数为4, 乙卖出的菜数为6。 2.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与个位数之和为12,如果把十位数和个位数交换,得到一个数比原来的数大18,求原来的两 位数。 解:设原来的两位数为10a + b,交换后得到的两位数为10b + a。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 a + b = 12 10b + a = 10a + b + 18 解这个方程组,得:a = 3,b = 9。所以原来的两位数为39。 以上就是一些初中数学经典试题及答案的介绍,希望对 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练习,只有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才能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总分:14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23的相反数是( ) A.2023 B.-2023 C.20231 D.2023 1 2.某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5℃,最高气温是10℃,今天的温差是( )℃ A.15 B.5 C .-15 D .-5 3.单项式-πab 4 的系数是( ) A .-1 B .1 C .π D .-π 4. 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为圆的是( )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10x+x=10x 2 B .5x+5y=5xy C .7x-x=6 D.11x 2-2x 2=9x 2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点之间的线段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0和1 7.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b-a|-|a+b|=( ) A.-a+3b B.-3a C.3b D.-3a+3b 8. 下列图形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写出一个大于5的无理数. 10.若3x+2y=3,则代数式6x+4y-1的值是. 11.若(a-1)a x+2=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 12.若关于x方程x-2=-3的解也是方程6x+3k=14的解,则6k= . 13.在月历表中选取一行上三个阳历日期,已知三个日期的和是15,那么最小的日期是. 14.已知点C是线段上任意一点(和A、B不重合),则图中共有条线段. 1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我国增加就业人数为7510000人,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6.把棱长为a的正方体摆成如图的形状,从上向下数,第一层1个,第二层3个,……按这种规律摆放,第5层的正方体的个数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4分) 17.(10分)计算: (1)117+(-33)-17-(-83);(2)(-5)2×4+(-48)÷4. 18.(8分)先化简,再求值. 3(x2-3y)-(3x2+y-x),其中x=-3,y=2. 19.(15分)解方程: 2

初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数是有理数? A. √2 B. π C. 2i D. -√16 2. 已知AB // CD,角A的度数为35°,则角C的度数为: A. 35° B. 55° C. 180° D. 145° 3. 已知一条边长为5cm的正方形,其面积为: A. 5cm² B. 10cm² C. 20cm² D. 25cm² 4. 如果a + b = 5,且b = 3,那么a的值为: A. 2 B. 3 C. 5 D. 8 5. 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乘以2,那么它的体积会: A. 增加2倍 B. 减少2倍 C. 增加4倍 D. 不变 二、填空题 1. 已知两个数的和为15,差为5,那么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2. 将一个角的度数增加40°,它的补角减少20°,此时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 3. 一个正方形边长的2/3与另一个正方形边长的5/6相等,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cm和□cm。

三、解答题 1. 计算:7 × (-4) ÷ 2 + (-5) × 3。 解:首先计算乘除法,得到:7 × (-4) ÷ 2 + (-5) × 3 = -28 ÷ 2 + (-15) = -14 + (-15) = -29。 2. 请用立体几何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一个四棱锥的底是一个正方形,那么它一定是一个正四面体。” 解:不正确。一个四棱锥的底是一个正方形,并不能推断其四个侧面是等边三角形,所以不能确定它是一个正四面体。 3. 用“<”、“>”或“=”填空:(-5) ______ (-3)。 解:填“<”。因为-5小于-3。 四、应用题 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8,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6人,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设男生人数为x,女生人数为y。 根据题意,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程: 1) x + y = 40 (总人数为40) 2) y = x - 6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6人) 将方程2代入方程1,得到: x + (x - 6) = 40

人教版初中数学试题及部分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试题及局部答案 对于备战的同学来说,复习的好坏对小升初成绩的上下起着很大的影响。为此为大家提供人教版小升初及局部答案,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家长和小学生们! 一、填空。 1、五百零三万七千写作( ),72953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2、 1小时15分=( )小时 5.05公顷=( )平方米 3、在1.66,1.6,1.7%和3/4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在比例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间隔是3.5厘米,那么A地到B地的实际间隔是( )。 5、甲乙两数的和是28,甲与乙的比是3:4,乙数是( ),甲乙两数的差是( )。 6、一个两位小数,假设去掉它的小数点,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47.52。这个两位小数是( )。 7、 A、B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 )元。 9、在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与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 10、一种铁丝1/2米重1/3千克,这种铁丝1米重( )千克,1千克长( )米。

11、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 是12厘米,圆锥的高是( )。 12、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内项是 5/6,另一个内项是( )。 13、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去时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 每小时行25千米。去时和返回时的速度比是( ),在相同的时间 里,行的路程比是( ),往返AB两城所需要的时间比是( )。 二、判断。 1、小数都比整数小。( ) 2、把一根长为1米的绳子分成5段,每段长1/5米。( ) 3、甲数的1/4等于乙数的1/6,那么甲乙两数之比为2:3。( ) 4、任何一个质数加上1,必定是合数。( ) 5、半径为2厘米的加,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三、选择。 1、xx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 A、第一季度多一天 B、天数相等 C、第二季度多1天 2、一个三角形最小的锐角是5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3、一件商品先涨价5%,后又降价5%,那么( ) A、现价比原价低 B、现价比原价高 C、现价和原价一样 4、把12.5%后的%去掉,这个数( ) A、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缩小原来的1/100 C、大小不变 5、孙爷爷今年a岁,张伯伯今年(a-20)岁,过X年后,他们相 差( )岁。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课程试卷 一、单选题 1.( A )主要是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de)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de)方位和相互之间(de)为位置关系;描述图形(de)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de)描述画出图形等. A.空间观念 B.几何直观 C.符号意识 D.模型思想 2. 对于圆来说:( A ) A.面积与周长(de)平方成正比B.面积与周长成正比 C.面积与周长成反比 D.面积与周长(de)平方成反比 3.“数学家用抽象(de)方法对事物进行研究,去掉感性(de)东西剩下(de)只有数量和关系;对于数学研究而言,线、角或者其他(de)量,不是作为存在而是作为关系.”这段话是( B )说(de). A.阿基米德B.亚里士多德C.高斯 D.菲尔茨 4.钢体变换属于( B )(de)内容 A.欧式几何 B.变换几何 C.综合几何 5.课程标准修订之后,图形和几何(de)主线是( D ) A.图形(de)性质 B.图形(de)变化 C.图形与坐标D.以上皆有 6.课标修订稿中方程与不等式部分,哪部分内容没有删除( B ) A.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de)方程组(de)解

B.一元二次方程(de)根与系数(de)关系 C.由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可以分解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de)方程组成(de)方程组(de)解法 D.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e)应用 7.方程与不等式(de)主要(de)作用是( D ) A.有助于学生形成建模思想 B.对形成化归(de)思想非常有帮助 C.方程不等式同样也是后面学习高等数学一个非常重要(de)基石 D.以上皆有 8.新(de)课程标准修订稿把“图形与几何”部分四条主线变成三条主线,下列哪一条不是这三条主线中(de)图形(de)性质、图形(de)变化、图形与坐标( C ) A.图形(de)性质 B.图形(de)变化 C.图形(de)认识 D.图形与坐标9.函数与方程思想属于( A ) A.过程性知识B.方法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缄默知识10.学习“字母表示数”,主要是发展学生(de)( B ) A.数感 B.符号感 C.估算能力D.直觉思维能力 11. “等腰三角形”这一概念(de)外延是( D ) A.有两边相等 B.等边三角形 C.两边相等(de)三角形D.所有等腰三角形组成(de)集合 12.最早采用十进制位置制记数法(de)是下列哪个民族(A) A.中国B.印度C.埃及D.希腊

初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篇一:初中数学易错题及答案】 p> 一、选择题 1、a、b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 a、互为相反数 b、绝对值相等 c、是符号不同的数 d、都是负数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2ab、2b c、2a-2b d、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 水流速度( b ) a、2千米/小时 b、3千米/小时 c、6千米/小时d、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 a、1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22 6、函数y=(m-1)x-(3m-1)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a、 当m≠3时,有一个交点 b、m??1时,有两个交 c、当m??1时,有一个交点d、不论m为何值,均无交点 22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且(d-r)=r,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内切 b、外切c、内切或外切d、不

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b、c的小点分别是a、b、c且bac, 则下列图形正确的是( d ) ab c d 9、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c ) a、-1 b、1c、0 d、不存在 10、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a ) 2 a、-2 b、2 c、- d、 11、若|x|=x,则-x一定是( b ) a、正数 b、非负数 c、负数 d、非正数 c、a2与a相等 d、a2与a的大小不能确定 16、数轴上,a点表示-1,现在a开始移动,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9个单位,又向左移动5个单位,这时,a点表示的数是( b ) a、-1 b、0 c、1 d、8 12 17、线段ab=4cm,延长ab到c,使bc=ab再延长ba到d,使ad=ab,则线段cd的长为( a ) a、12cm b、10cm c、8cm

初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篇一:初中数学易错题及答案】 p> 一、选择题 1、a、b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 a、互为相反数 b、绝对值相等 c、是符号不同的数 d、都是负数 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2ab、2b c、2a-2b d、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 水流速度( b ) a、2千米/小时 b、3千米/小时 c、6千米/小时d、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 a、1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22 6、函数y=(m-1)x-(3m-1)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a、 当m≠3时,有一个交点 b、m??1时,有两个交 c、当m??1时, 有一个交点d、不论m为何值,均无交点 22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且(d-r)=r,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内切 b、外切c、内切或外切d、不 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b、c的小点分别是a、b、c且bac, 则下列图形正确的是( d ) ab c d 9、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c ) a、-1 b、1c、0 d、不存在 10、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a ) 2 a、-2 b、2 c、- d、 11、若|x|=x,则-x一定是( b ) a、正数 b、非负数 c、负数 d、非正数 c、a2与a相等 d、a2与a的大小不能确定 16、数轴上,a点表示-1,现在a开始移动,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9个单位,又向左移动5个单位,这时,a点表示的数是( b ) a、-1 b、0 c、1 d、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