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期末复习基础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C.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D. 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答案】D【解析】A.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故A错误。

B.同种介质,其温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振动,人听不到声音,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故D正确。

故选D。

2.以下实验不能阐述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B. 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C.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D.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掉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答案】D【解析】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由纸片的跳动可以认识到喇叭的振动,由此可知声音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C.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弱,直至几乎听不见,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阐述声音产生条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 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答案】C【解析】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间接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运用了转换法,小球被多次弹开间接的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打印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声现象的是()A. 钟声悠扬B. 火车隆隆C. 风声呼啸D. 月光皎洁2.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3. 下列关于声音的三个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低B.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无关C.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小D. 音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音调越高4. 下列关于回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B. 回声的产生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关C. 回声的产生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D. 回声的产生与障碍物的形状无关5.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6. 下列关于声音的频率,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B. 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高C. 声音的频率与音色有关D. 声音的频率与响度有关7. 下列关于声音的音色,说法正确的是()A.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 音色与发声体的形状有关C. 音色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 音色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8. 下列关于声音的响度,说法正确的是()A.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B.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C. 响度与声音的传播距离有关D. 响度与声音的传播介质有关9.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 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10. 下列关于声音的音调,说法正确的是()A.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B.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C. 音调与声音的传播距离有关D. 音调与声音的传播介质有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声学运动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声学运动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新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声学运动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介质中能传播声波的是()A.真空B.空气C.水D.玻璃2. 什么是声音?()B.在物理上是由向内传播的机械波造成的一种感觉C.声音只是人的一种感受D.声音就是噪音3. 声音的强度与声源振动的()和声音传播的()及传播路径有关。

A.频率、振幅B.所在的介质、频率C.振幅、声速D.频率、波长4. 外行人常用的分贝表的初始值为()dB。

A.50dBB.40dBC.30dBD.20dB5. 振幅为0时发出的声音叫做()。

A.咳嗽声B.说话声C.轻微呼吸声D.无声6. 声音的速度在哪种媒介中最快?()A.空气B.水C.钢D.真空7. 前方车辆距离过近,警告器发出88dB的声音,这时候,假设驾驶员的耳朵距警告器0.5米远,声音从警告器传到驾驶员耳朵的时间差约为()A.0.5秒B.1秒C.1.5秒D.2秒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焦声源是提高声音强度的有效方法B.将声源放置在开敞的地方,声音强度会减小C.原地逆时针转动发声体,声音是由左到右传播的D.在声源到达接收器前设置吸声墙可降低噪声干扰9. 在不同媒介中,声速最慢的是()A.空气B.水C.石头D.真空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听觉阈值是0dBB.声音的传播必须通过介质C.声音的幅值与波长成反比例关系D.不同的物体振动可产生不同的声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从安全考虑,耳朵距警告器应不少于_____米。

2. 高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Hz以上。

3. 聚焦声源使声音具有_____效应。

4. 同一声源在与距离为3倍的地方,声音强度与原来相比将减弱到原来的_____。

5. ______对声音传播具有很大影响。

6. 说话的时候,发声体发出_____。

7. 当某个人听到0dB的声音时,他听到的声音是_____。

8. 不同频率的声音可通过_____区分出来。

初二物理声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个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2.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声音的反射?A. 回声B. 隔音C. 隔音墙D. 回音壁3. 声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速最快的是:A. 空气B. 水C. 钢铁D. 真空4.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 20Hz~20000HzB. 1Hz~100HzC. 200Hz~2000HzD. 10000Hz~20000Hz5. 以下哪个不是减弱噪声的途径?A. 在声源处B. 在传播过程中C. 在人耳处D. 增加噪声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米/秒。

8. 声音的反射现象可以产生______。

9.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因为真空______。

10.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12. 请解释为什么我们能通过声音判断出物体的位置。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某次声波从A点传播到B点,用时2秒。

求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

14. 已知某物体在空气中振动频率为440赫兹,求该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六、结束语通过本测试题,我们旨在检验同学们对初二物理声学部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 A5. D二、填空题6. 音调、响度、音色7. 3408. 回声9. 不传声10. 20Hz~20000Hz三、简答题11.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常用于医学诊断和工业检测。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声学经典习题(附详细答案)1.正确答案为C,正在发动的摩托车是声源。

2.用纸屑“跳舞”能说明物体发声的条件是振动,同时也能说明声音能传播。

3.错误答案为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4.正确答案为B,笛子是由空气振动发声的。

5.正确答案为D,最先听见的是钢管传播的声音,最后听见的是回声。

6.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条件的是B,人们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听见远处的雷声。

7.正确答案为C,往鼓面上撒一些纸屑,敲鼓时能看见纸屑不停的跳动,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8.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9.(1) 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表明声音能够通过棉线传播。

2) 改用细金属丝连“土电话”听到的声音更大,表明细金属丝的导电性更好,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声音。

3) 如果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听不到声音,是因为棉线的振动被阻断了。

10、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如果听到雷声需要3秒钟,那么离闪电发生处的距离约为1020米。

11、电影院墙壁上的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弱回声。

12、当我们录制自己的歌声后,播放磁带时,声音好像不是自己的声音。

这是因为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与经由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所不同。

13、大象比人更准确地判断声源的位置并不是由于双耳效应产生的结果。

14、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15、XXX和XXX认为男声演唱“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人是XXX,是因为不同演员声音的音色不同。

16、要想做到钢琴与人的声音高度融合,主要依据是音色。

17、形容声音“高”指的是音调。

18、超声波的频率大于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10Hz。

19、我们能听到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却听不到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套)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套)

初中物理声学专题知识训练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2016年1月6日,我国地震台网探测到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强度约为5级的地震,朝鲜证实进行了核试验,核爆炸产生的(超声波/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这种波的频率比可听声波(高/低),这种波对人体有杀伤力,这说明它具有.2.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在物体间转移3.,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

如图所示,拉二胡时,二胡发出的优美声音是由弦产生的,在演奏前要定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正在家中学习的小明为了避免受到楼下二胡演奏声的干扰,将门窗关紧,这属于在控制噪声。

4.如图所示三个声音的波形图,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音色相同的是.5.请从声音特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

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喊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不同;把鼓面绷紧些,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鼓面发声时的;能区分出锣声与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到患者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是因为增大了入耳声音的。

二、单选题6.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B.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物体振动发出声音8.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

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9.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是否满的?()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10.雨后的山林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鸟鸣声、流水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C.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定不同D.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消声的作用11.鉴于疫情防控形势,为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3月15日开始,临沂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除能实行全封闭管理的高三年级之外,全部开始线上教学。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典型例题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典型例题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典型例题单选题1、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

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A.是次声波B.是超声波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传播不需要介质2、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A.声源处B.传播途径C.人耳处D.考场门口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②医用B超诊断仪③超声波清洗眼镜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4、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碎石B.倒车雷达C.B超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5、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6、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7、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治噪声产生的是()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9、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多选题11、如图所示是敲击两个相同的音叉时,利用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B.敲击甲的力度小于敲击乙的力度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D.甲的振动频率比乙的振动频率小12、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合唱时,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音响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C.老师能通过音调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D.现场的观众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0Hz~20000 Hz13、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一大公害。

初二物理声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物理声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30分)1.人讲话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蝉的鸣叫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

2.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图1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6.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在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她唱得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7.小强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D.声具有能量8.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的响度太大B.声音的音调太低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9.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0.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乐器商店的标志D.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11.刀郎原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歌声优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50小题,
1、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3、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4、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就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声音就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6、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她开始计时
=340米/秒)、
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

A.0.3 B、3、0 C、30 D、300
7、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就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
A.不同的音调
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
D.不同的人弹奏
8、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0dB就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就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就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就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9、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您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就是谁在讲话,这就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10、大型剧场的四壁与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就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就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
D.增强声波的反射
11、我们去医院瞧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就是指[ ]
A.说话音调低一些
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
D.说话频率慢一些
12、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就是[ ]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13、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 ]
A.有声源
B.有物体
C.发声体在振动
D.有传声介质
14、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就是什么乐器,这就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三个因素
15、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人听声音就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与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16、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 ]
A.响度大、音调高
B.音色好、音调高
C.音调高、音色好
D.音调高、响度大
17、如果我们瞧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不可能的就是[ ]
A.物体振幅太小
B.物体振动太快
C.物体离人太远
D.空气不能传声
18、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 ]
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声音损失
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
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
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
19、声音的响度[ ]
A.只决定于声源的振幅
B.只决定于离声源的距离
C.决定于声源的振幅与离声原的距离
D.只决定于声源的频率
20、在屋子里讲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就是因为[ ]
A.屋子里的噪声比室外小
B.屋子里有墙壁、地面、天花板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了
C.屋子里讲话精力集中
D.声音在室内比在旷野里传播得快
二、填空
题:
2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逃,表明_________能够传声.
22、为了保证休息与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分贝.
23、我们能在室内辨别室外几个同学谈话的声音,就是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音的____不同.
24、我们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当人类登上月球后,发现月球原来就是一个非常寂静的世界.这就是因为月球表面就是真空的,所以________.
25、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就是因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6、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就是因为它的________很大.
27、声音就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8、如图所示,喇叭在“唱歌”,瞧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 ________ .
29、常用温度计就是利用________的性质测量温度的.
30、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就是因为______。

31、从物理学的角度瞧,噪声就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2、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就是由于电线________而产生的.
33、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_______.
34、如果回声到某人耳比原声晚0、15s以上,此人耳朵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在空气中要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障碍物与发声人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___m.
35、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是______米/秒。

三、简答论证题:34、蜜蜂飞过我们身旁的时候,常听到一阵“嗡嗡嗡”的声音,嗡嗡声就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35、苍蝇与蚊子都就是由于翅膀的振动发出声音,请问它们当中翅膀振动得快的就是哪
个?您就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9、拿一把木梳,一枚硬币,先用一只手拿木梳,另一只手拿硬币刮木梳上的齿,再用牙齿咬住木梳把,用棉花堵住双耳,拿硬币刮木梳上的齿.您两次就是否都听到了声音?简单解释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
二、单选题:
19、C 20、B 21、C 22、C 23、B 24、A
25、B 26、A 27、D 28、A 29、B 30、C 31、D 32、C 33、
A
34、D 35、D 36、C 37、C 38、B
三、填空题:69、水70、50 71、音色72、不能传声73、真空
74、响度75、振动76、振动
77、★ 试题详解: 液体的热胀冷缩78、真空不能传声
79、无规则80、振动81、骨传导82、25、5 83、340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