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证有效性分析模板
金融专硕396论证有效性分析模板(独家整理)

金融专硕396
论证有效性分析模板
标题模板
------总结论的反问形式
开头模板
------找到总结论,这个不难!
上述论证/上述材料/上述+主语/论证者/论述者通过(概括各相关论据/对A与B的对比分析/对“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预测),认为/得出(总结论语句)的结论。
然而,该论证过程是值得商榷的。
这一论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该推理过程过于草率,其论证有失偏颇。
但是该论证过程存在若干缺陷,分析如下。
主段落模板
------找到若干分析点“X” “Y”,分析3或4个点即可,一般写4段,每段控制在120个字以内。
引:“X”不意味着/不必然得出/不一定能推出/不代表“Y”,
评:
(显然)存在“类比不当“的嫌疑/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显然)忽略了……
(显然)论证者假设/是不当假设了……
该论证过程(显然)值得商榷/缺乏说服力/有失偏颇/欠妥当/不太严谨。
●析:
结尾模板
综上所述,上述论证/上述材料/上述+主语/论证者/论述者
既不能有效论证……也不能有效论证……
没有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总结论语句)。
在论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漏洞,(总结论语句)的论证是值得商榷的/草率的/还有待完善。
(价值提升)
对……是不利。
应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论证有效性分析模板

1、题目:一份缺乏说服力的论证2、开头1、上述材料通过,得出的结论,该论证(结论,报告,建议)存在诸多漏洞,/是严重缺乏说服力的。
3、中间部分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在行文中要少用绝对的判断词,多用比如:值得商榷、缺乏说服力、有失偏颇,还需完善,有待证明、不太恰当,不很确切,不太严谨,欠妥当,不足,有点轻率,有些武断,难以让人信服、未必,不一定,可能不,并不必然,并不意味,并不代表,很可能,完全有可能,或许等等。
结尾综上所述,该论证存在着概念不清,论述过程不严密等诸多问题,因而所得的结论不足为信,只是一个缺乏说服力的论证。
5、近年考试主要涉及的分析方法A B前提推理结论一、前提错误1、数字错误1)平均数字表述:论述者通过()这一平均数字的分析,得出()结论。
该论证过程还有待研究。
因为平均数只能说明样本总量的总体特征和集中趋势,并不能代表每一个样本的具体情况,可能()恰恰就在平均水平之下,因此该数据对其结论的支持度是有限的。
2)百分数表述:论述者由()也不必然推出()。
没有基数的百分比没有意义的,因为其只能代表一个相对的比率,而无法说明()的实际状况。
因此我们无法从论述者的数据中,得到()的结论。
3)数据与结论不相干表述:论述者得出()结论,该结论是基于()。
显然,论述者提供的数据与其结论的关联性十分有限。
因为,上述数据反映了()情况,然而还可能存在()情况,因此论述者提供的数据不能有效支持其结论。
2、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有限表述:(1)论述者通过()这一前提,得出()结论。
该论证过程还有待商榷。
(2)——前提本身的真实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因为()——该前提仅仅是得到结论的条件之一,还可能存在()情况。
——且不说该前提的真实性如何,即便他是有效的,但是,由该前提可能推出()结论。
(3)因此,该论证的有效性是值得质疑的。
3、前提与结论不相干表述:论述者通过()这一前提,得出()结论。
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二者并不相干。
管理类联考答题万能模板之标题论证有效性分析

管理类联考答题万能模板之标题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的练习我们已经进行了好几周了,同学已经越来越好了,希望大家能坚持下来。
联考将至,今天,贾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万能模板,希望大家都能背下来,运用到以后的练习中去。
1答题步骤1、提前审题:拿到试卷至开考之间,约 5 到 10 分钟。
2、确定论点:明确文章的总论点,为首段做准备。
3、标记漏洞:把可疑的词语或句子依序标记出来。
如下题标记所示。
4、选定漏洞:把最有把握写好的漏洞的序号记下来。
如下题的①⑥⑦⑧⑨。
5、动笔答题:按照万能模板快速组织成文。
2023年真题:目前,国内约有一千家①专业公关公司。
去年,规模最大的十家本土公关公司②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③,而规模最大的十家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 15%;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率平均为 20%,外资公司为15%④。
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⑤。
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的工作效率高⑥,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公关协会最近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比前年增长25%,达到了25 亿元人民币;而日本约为 5亿美元,人均公关费用是中国的十多倍。
由此推算,在不远的将来,若中国的人均公关费用达到了日本的水平,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将从 25 亿元长到300 亿元,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 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⑦。
这意味着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⑧,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⑨。
(2004 年 1 月真题)2万能标题模板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标题大致有三种:万能式、后“吗”式、创新式。
1万能式标题与材料论点、结论无关,直接说明材料论证有问题、有漏洞的一种标题,使用万能式题最保险,不会造成意外丢分,但也不会得到任何加分、印象分。
常用的万能标题有:有失偏颇的论证、且慢草率下结论、有待商榷的论证。
注意:1、必须掌握一个万能式标题;2、其它类似的标题也可以作为万能式标题,但不建议自拟万能式2后“吗”式标题采用“结论+吗?”形式的标题都被称为:后“吗”式标题。
完整版)论证有效性分析整理

完整版)论证有效性分析整理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模板一、思路1、反问确立全文核心观点,找出结论与论据。
2、使用前提标识词和结束标识词,确定论证分析策略。
3、单句逐一分析主语宾语,首要分析前提中主语和结论中主语的关系以及前提中宾语和结论中宾语的关系,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和转折词。
二、万能标题论证型:《似是而非的论证》、《且慢草率下的结论》、《值得商榷的论证》、《美丽的空中楼阁》、《不可行的可行性分析》、《草率的决策》、《站不住脚的推论》。
计划书型:《一份有待证明的计划书》。
调查报告型:《一份不严谨的调查报告》。
三、开头模板(写两句话)1、概括原文的论证过程及结论,表明态度、立场。
2、使用不同的句式,例如:1)上述论证通过___,得出___的结论。
然而,该论证过程是值得商榷的。
2)论证者得出结论,认为___。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___。
然而,这一结论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3)论证者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结论,认为___。
然而,该论证还有待研究。
4)上述材料认为___,这一结论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___。
不难看出,这一结论并非无懈可击,因为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5)上述论证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试图论证___。
但是,该论证在论证方法、推论过程中都存在不妥之处。
分析如下。
6)上述论证通过草率的分析,便得出如下结论___。
该论证是不足新的,存在以下问题。
四、主段落模板1、使用模板一:____(上述材料、上述论证、论证者、论述者)通过__,得出___结论。
该论证过程显然__(值得商榷/缺乏说服力、有失偏颇/还需完善、有待证明/不太恰当、不很确切/不太严谨、欠妥当/有点轻率、有些武断/难以让人信服)。
事实上__,例如____,因此,论证者无法得出所提出的结论。
上述材料由论述者推出了____的结论,然而这一结论并不能完全得到证实。
日常的惯例告诉我们,____并不一定能够导致____,因此论证者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和合理的推论得出其结论。
考研-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万能模板

管理类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万能模板 __简单总结描述,上述计划/报告/文章/评论/建议的论据不足以支持其论点,论证缺乏科学性,由此而得出的结论/论证/报告/建议是不可信的,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有他因影响类)上文中___ 结论____ 是基于论据1或2 ,但是论据1或2 是否是导致结论___ 的唯一原因呢?显然可以导致____结论还可能存在___ __ 、 __________等诸多的影响因素。
那么,结论__ __ 是否能让人们认可,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考证。
其次,(“混淆概念”类) 文中在概念的使用上也存在某些问题 /也很模糊。
比如,在说到事件1 时,上文中用的是概念1 ,而在说到事件2 的时候,用的却是概念2 。
这两个概念显然是前后不一致的,因为概念1或概念2 不仅仅只是概念2或概念1 。
这种概念混淆的问题,也大大削减了上文推理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另外,(“不当类比”类) 文中未能将故事/寓言和企业经营之道/启发进行有效的类比。
故事/寓言是因为原因1 ,企业/启发是因为原因2 ,二者的规律也许有某种共性,但也必然有本质的区别和界限。
上述论证把故事/寓言,一般化为企业/启发应对不确定性的普遍性原则,似乎概括有些轻率,因此,不具有客观的类比性。
再者,(“以偏概全”类) 上文中对调查/个案例子的叙述也很含糊。
文中并没有提供调查/个案存在的可信依据。
就算调查/个案是真实的,读者并不知道该项调查/个案是否具有典型性。
那也无从谈起其具有“推而广之”的代表性。
综上所述,如果上述论证/分析能进一步提供相应的数据/论据和相关信息,排除原文的论证缺陷就很有说服力了,但该文中并没有说明其他信息,所以该论证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
(由于该论证存在上述种种问题。
所以,该论证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关于文章题目:1、一份难以实现(不可信)的商业计划(调查报告、改革方案)2、___________(文中的结论)难以实现(难以奏效、不可信)3、___________(文中的结论)吗?分析思路:一段:___(简单总结文中的逻辑推理关系) ,上述计划/报告/文章/评论/建议的论据不足以支持其论点,论证缺乏科学性,由此而得出的结论/论证/报告/建议是不可信的,是值得商榷的。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模版

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模版(100%必须掌握的干货)一、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结构(标题、开头、缺陷四段、结尾):1、写作模板之万能标题(论证型)似是而非的论证(计划书型)一份有待证明的计划书(调查报告型)一份不严谨的调查报告2、开头第一段。
写两句话。
第一句:概括原文的论证过程及结论第二句:表明态度、立场例如:上文通过一系列中外公关公司运营等方面的数据(高度概括,适用论据较多的材料)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司。
(将原文的结论摘抄出来)这样的论证实在是缺乏说服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引出下文,进行缺陷评述)3、中间四段典型性错误。
看看是否有如下错误:①概念混淆;②类比不当;③强拉因果;④数字谬误;⑤以偏概全;⑥调查访问是否科学;⑦非黑即白等每个缺陷为一段,四个缺陷即为四段。
每段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将材料中的缺陷点列出,摘抄部分不宜过长。
第二部分:运用万能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切忌单调重复。
第三部分:从逻辑角度进行评述。
不能使用人称,如:我你他4、万能结尾,以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一个。
①综上所述,由于上述论证中存在诸多问题,所以上文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不足为信的,该论证也是严重缺乏说服力的。
②总之,这篇文章用了类比的方法,但其引用的论据并不合适,尤其是在概念的界定上有严重问题,当然也就无法得到其想要证明的结果了。
③综上所述,该文不能为它的论点提供足够的论据,也缺乏严密的论证过程。
它的论证是经不起推敲的。
④综上所述,文中论据缺乏说服力,实不可信。
⑤综上所述,整篇论证的逻辑联系不严密,论据也不能令人信服。
这是一篇存在诸多问题的论述。
二、样板材料如下: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订单得到确认以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将在全球正式启动其全新的A350远程客机项目。
中国、俄罗斯等国作为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其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考研经管联考中文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模板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kaichengschool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考研经管联考中文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模板管理类联考的大纲中,中文写作是必考科目之一,试卷考察形式为两道试题,一道是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一道是论说文试题。
两道题目的总计分值 65 分,在试卷分值构造来看,此分值占比突出了对应试者根据要求进展作文的能力考察。
今天,凯程教育的邢丹丹教师就为大家具体介绍几种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模板。
经管联考中文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模板(一) 取题标题对于很多新接触到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同学显得比拟困难。
论证有效性分析跟一般的议论文不同,所以不能用普通论述文的标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是对材料的论证方式提出质疑的文章,下面介绍如何写标题。
第一,反问结论式标题这种形式是在材料中的结论后面加上“吗〞字,这样表达直观,简单易行。
如:人类真的不必干预自然吗?(2021 年 1 月管理类考题 )如此真的可以赚钱吗?(2021 年 1 月管理类考题)迁都真的可以治堵吗?(2021 年经济类考题)第二,万能标题下面,提供一些万能标题作为参考。
虽然这些标题都可以使用,但是应该根据材料酌情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标题。
似是而非的论证 ;草率的结论 ;一段不严谨的论证 ;有失偏颇的论证 ;站不住脚的推论 ;值得商榷的结论 ;不严密的论证 ; 经不起推敲的论正 (仅用于可行性报告形式的材料 )(二 )写段首两句话:总结论证构造。
说明疑心立场,最好能明确表述出结论。
两句话,第一句:概括原文的论证过程及结论;第二句:说明态度(说明立场 )例:上述计划(报告、评论、建议等)(或上述论通过,认为或论证者) 通过 --- _ ,认为--- __________ 。
该论证 (结论,报告,建议 )是值得商榷的 /有失偏颇的 /不可信的。
例:论述者得出结论,认为 __________。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__________ 。
2024年考研199管理类综合能力写作真题及范文

2024管综写作真题及范文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谬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单位都十分注重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
其实,人才除了靠自己培养,还应该靠引进。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说明培养人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即使不需要一百年,现在把一个人从小学培养到大学毕业,至少也要十五六年。
由此可见,靠自己单位来培养人才根本不能解决当务之急。
其次,只注重培养而不注重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例如:企业辛辛苦苦培养的一些人才跳槽了,一些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出国了。
因此,只若眼于培养,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再次,从历史上来看,秦孝公靠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了,而商鞅是卫国人,是秦孝公招揽引进的。
可见,招揽引进人才,就能使国家强大起来。
可喜的是,如今不少单位出台了各种措施,引进了越来越多的人才。
这样,我国的人才数必将大幅增长,国家就会更加富强了。
[论证有效性分析解析]:上述题干在推理及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逻辑漏洞,至少包括如下要点:(1)原文出处: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说明培养人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漏洞要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才培养都必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2)原文出处:现在把一个人从小学培养到大学毕业,至少也要十五六年。
漏洞要点: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及学历背景与其是否成为真正的人才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联。
(3)原文出处:由此可见,靠自己单位来培养人才根本不能解决当务之急。
漏洞要点:倘若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那么单位自行培养人才未必就不能解决当务之急。
(4)原文出处:只注重培养而不注重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论证有效性分析模板
1.拟题模板(题目)
要求:
1)要含有结论中的核心要素
2)要对上述要素质疑
3)不能够有效提炼的可以使用:
无效的/不可行的/有失偏颇的/欠妥当的计划、策略、方案、决策、报告、预测……
2.开篇模板(第一段)
1.上述计划(报告、评论、建议等)(或上述论述或论证者) 通过,认为。
该论证(结论,报告,建议)是值得商榷的/有失偏颇的/不可信的。
2.论述者得出结论,认为。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
然而,
这一论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3.论述者通过系列论证得出结论,认为。
然而,该论证是值得商榷的。
4. 上述材料认为,这一结论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不难看出,这一论证并非无懈可击,因为它有几个方面的不足。
5. 上述论证通过一系列分析,试图论证。
但是,该论证在论证方法,推理过程中都存在不妥之处,分析如下:
6. 上述论证通过草率的分析,便得出如下结论。
该论证是不足信的,存在以下问题:
3、论证有效性质疑点剖析(第二----第三段分析)
(1)质疑因果关系的模板句
①材料引述的表达:
——论证者由得出,显然是错误使用因果关系。
——论证者由不必然得出,上述论证显然错误使用因果关系。
②分析过程的表述:
——该论述举出无足轻重的次要原因论证,遗漏真正的主因。
导致的主因应该是等。
——该论述只指出多个原因中的其中一个为事件主因。
之外,还可能有其它原因,例如,但它们和一样,不一定是主因。
③结论表达:因此,论述者还应提供更有效的因果关系来加强自身论证。
(2) 质疑前提与结论不相干的模板句
表述:论述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前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二者并不相干。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述者的论证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是美丽的空中楼阁)。
要加强这个论证,还需提供更为有利的证据。
(3)质疑数字谬误的模板句
①平均数字
表述:论述者通过这一平均数字的分析,得出结论。
该论证过程还有待研究,因为平均数只能说明样本总量的总体特征和集中趋势,并不能代表每一个样本的具体情况,可能恰恰就在平均水平之下,因此该数据对其结论的支持度是有限的。
②百分数
表述:论述者由不必然推出。
没有基数的百分比没有意义的,因为其只能代表一个相对的比率,而无法说明的实际状况。
因此我们无法从论述者的数据中,得到的结论。
③数据与结论不相干
表述:论述者得出结论,该结论是基于。
显然,论述者提供的数据与其结论的关联性十分有限。
因为,上述数据反映了情况,然而还可能存在情况,因此论述者提供的数据不能有效支持其结论。
④调查研究方法不恰当
表述:论述者通过对调查显示,认为。
且不说该调查样本量是否足够,即便适当,该市场调查,显然存在以下问题:样本本身不足以代表,其实,。
因此,论述者的调查不足以支持其结论。
(4)质疑核心概念界定不清楚的模板句
表达:上述材料中的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代表着,而后者代表着,在概念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论述者的结论显然是不足信的。
(5)质疑类比(或类推)不当的模板句
表达:论述者由不必然推出状况。
因为都是不同的,上述论证显然存在着“不当类比”的嫌疑。
(6)质疑以偏概全的模板句
表述:只是总集合中的一例,不足以代表整个的现状,上述论述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7)质疑轻率的归纳的模板句
表述:论述者单凭论断,显然过于轻率。
论述者用作归纳总体的样本显然太少,因此得出来的结果也缺乏说服力。
(8)质疑外推类的模板句
表述:论述者由不必然推出。
即便,但那只是的事情,今后可能。
总之,的情况不能推出现在以及未来的情况。
4.结尾模板(最后一段)
1、综上所述,论述者即不能也不能因此,,这个愿望(计划、预测等)不一定能够实现,他们应该寻求其他解决办法。
2、总而言之,论述者没有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要加强这个论证,还必须提供更为有力的论据,他的观点对于是不利的。
3、综上所述,论述者忽视推导结论的诸多条件和因素,片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论证,所以,论述者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4、总之,这段论述存在诸多的缺陷,其论证过程无法证明其结论是有理有据的,其结论是不足信的。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
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
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
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
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
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
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
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
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
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据科学证明,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演员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台词。
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自然规律,再结合个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分配好时间,就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按习惯分配。
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
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
方法二:按学习进度分配。
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
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
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