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比较(课件)
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的区别

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的区别
(一)干热灭菌
1. 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但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尸体等。
2. 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3. 干烤:用烤箱灭菌。
一般加热至160℃~170℃经2小时。
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
如玻璃器皿、瓷器等。
(二)湿热灭菌
1. 煮沸法:1个大气压下,煮沸的水温为100℃,一般细菌繁殖体煮沸5分钟即被杀死。
细菌芽胞常需煮沸1~2小时,才被杀死。
水中加入 2%碳酸钠,既可提高沸点达105℃,促进细菌芽胞的杀灭,又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
2. 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同时又不影响消毒物品的营养成分及香味的消毒方法。
加热61.1~62.8℃半小时即可,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等的消毒。
3. 间歇灭菌法:是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死细菌所有繁殖体和芽胞的灭菌法。
具体做法是将待灭菌的物品置于阿诺流通蒸汽灭菌器内,100℃ 加热15~30分钟,杀死其中的细菌繁殖体,然后将物品置于37℃温箱中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通过流通蒸汽加热,如此连续三次,可将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全部杀死。
4.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
方法是
在一密闭蒸锅—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的。
加热时蒸汽不能外溢,容器内温度随蒸汽压的增加而升高,杀菌力也大为增强。
通常在1.05kg/cm2的压力下,温度达121.3℃,维持15~30分钟,可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此法适用于耐高温和不怕潮湿物品的灭菌。
湿热灭菌验证与干热灭菌验证的比较

湿热灭菌验证与干热灭菌验证的对比1、概念:(1)湿热灭菌验证:主要是对产品、灭菌设备和装载方式的验证。
验证活动包括:对照灭菌设备设计的灭菌参数来校核灭菌器的性能、建立某产品灭菌程序及装载方式的有效性和重现性、估计灭菌过程中产品可能发生的变化。
(湿热灭菌(118-134℃)——蒸汽、过热水)(2)干热灭菌验证:主要用于内包装用的玻璃容器或金属制品的灭菌和去热源,所使用的灭菌程序应通过验证试验。
(干热灭菌(160-320 ℃)——热空气)2、验证目的:(1)湿热:通过一系列验证试验提供足够的数据和文件依据,从而找到最有效最合理的灭菌参数,并把已经验证过的饱和蒸汽灭菌设备和灭菌工艺参数应用到产品生产的除菌过程中去,以证明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饱和蒸汽灭菌设备过程和灭菌效果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
主要适用于能耐受高温、高压饱和蒸汽的产品。
(2)干热:间歇式或隧道式热空气灭菌常用来处理可耐受较高温度而不适宜用湿热灭菌法的物品,如玻璃瓶、粉末、油类、玻璃器皿、不锈钢设备等。
3、灭菌原理:(1)湿热灭菌—导致细胞内关键性蛋白质和酶发生热变性或凝固,湿度对该破坏性过程起促进作用。
(2)干热灭菌—使微生物氧化而不是蛋白质变性。
4、灭菌工艺:(1)湿热:采用附加排气系统的饱和蒸汽灭菌工艺、采用附加真空系统的饱和蒸汽灭菌工艺、采用附加空气加压系统的饱和蒸汽灭菌工艺。
(2)干热:1)残存几率法:该法以灭菌为目的。
通常适用于热不稳定性物质。
灭菌程序应保证在灭菌后物品的微生物残存几率为10-6,即在一百万个已灭菌单元中,染菌单元的数目不得超过 1 个。
2)过度杀灭法:该法也以灭菌为目的。
通常适用于耐热性能较好的物质。
灭菌程序应保证在灭菌后物品的微生物的残存几率小于10 -6, “ 过度杀灭 ” 的灭菌程序所获得干热灭菌值F H 可使耐干热灭菌生物指示剂的总量下降 12 个对数单位。
3)无菌无热原法:该法的目的是达到无菌和无热原。
微生物学实验: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是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法可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间歇蒸汽灭菌法。
影响湿热灭菌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的性质、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等。
(1)煮沸灭菌法:将水煮沸至100摄氏度,保持5-10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死芽胞。
在水中加入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碳酸氢钠时沸点可达105摄氏度,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
此法适用于食具、刀箭、载玻片及注射器等。
(2)巴氏消毒法:一种低温消毒法,因巴斯德首创而得名。
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低温维持法:62摄氏度维持30分钟;二是高温瞬时法:75摄氏度作用15-30秒。
该法适用于食品的消毒。
(3)流通蒸气灭菌法:利用常压下的流通蒸汽进行灭菌。
(4)间歇蒸汽灭菌法(5)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摄氏度,维持15-20分钟。
湿热灭菌法湿热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与干热法相同的灭菌效果,因为:①湿热中蛋白吸收水份,更易凝固变性;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均匀传递热能;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
湿热灭菌法一般采用121摄氏度,灭菌20-30min,如果是产孢子的微生物则应采用灭菌后适宜温度下培养几小时,再灭菌一次,以用于杀死刚刚萌发的孢子。
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如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技术。
一般有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
本法适用于干燥粉末、凡士林、油脂的灭菌,也适用于玻璃器皿(如试管、平皿、吸管、注射器)和金属器具(如测定效价的钢管、针头、摄子、剪刀等)的灭菌。
干热空气灭菌法:是指用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
该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和金属制品以及不允许湿热气体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软膏机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的灭菌,不适合橡胶、塑料及大部分药品的灭菌。
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幻灯片PPT

灭菌法:系指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
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和技术。
★ 灭菌的目的
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最 大限度地提高药物制剂地平安性,保护 制剂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的临床疗效。
★ 灭菌方法分类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过滤灭菌法 射线灭菌法
二、湿热灭菌法定义
2.1 定义: 指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展灭
菌的方法。实际上只要微生物处于到达水- 水蒸气平衡状态下的灭菌过程,都是湿热灭 菌.
例:实验室给微生物取样瓶灭菌时通 常参加1ml水并密封。
水分的存在有利于灭菌
蒸汽有利于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失活, 从而杀灭细胞
湿热灭菌法特点
特点:该法适用于耐高温金属、玻璃、 等物品与用具的灭菌制品以及不允许湿 气穿透的油脂类〔如油性软膏基质、注 射用油等〕和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的 灭菌,不适与橡胶、塑料及大局部药品 的灭菌。
1.3 注意 :在枯燥的状态下,由于热穿透 力较差,微生物耐热性较强,必须长时间 受高温的作用才能到达灭菌的目的。因此 干热空气灭菌法采用的温度一般比湿热灭 菌法要高。一般规定为135-145℃灭菌3 -5小时;160-170℃灭菌2-4小时;180200℃灭菌0.5-1小时。
湿热灭菌工艺验证
进展热分布试验、热穿透试验和生物指示剂 验证试验。
以确定灭菌柜空载及不同装载时腔室中的热 分布状况及可能存在的冷点;在空载条件下, 确认121℃时腔室各点的温度差值应≤±1℃;
使用插入实际物品或模拟物品内的温度探头, 确认灭菌柜在不同装载时,最冷点物品的标 准灭菌时间〔F0〕到达设定的标准;
二、低温间歇灭菌法
低温间歇灭菌法特点:
发酵实验灭菌方法

发酵实验灭菌方法一、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中进行高温灭菌的方法。
通常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烘箱、干燥箱或火焰中加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此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杀死绝大多数微生物,而且对不耐湿热的物品尤为适用。
然而,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高,时间较长,可能会对某些物品造成损坏。
二、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利用高温水蒸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在发酵实验中,常用的湿热灭菌设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和常压蒸汽灭菌器。
湿热灭菌法的优点是杀菌效果好,对大多数微生物都能有效杀死,而且对物品的损伤较小。
但是,湿热灭菌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能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物品受潮。
三、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紫外线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而且对人体的伤害较小。
在发酵实验中,可以使用紫外线灯对实验室内空气、表面和物品进行消毒。
然而,紫外线灭菌法对于隐藏在角落或缝隙中的微生物效果不佳,而且长时间照射可能会对某些物品造成损坏。
四、过滤除菌法过滤除菌法是指通过过滤介质去除微生物的方法。
在发酵实验中,常用的过滤除菌设备有滤膜过滤器和超滤器。
过滤除菌法的优点是不加热、不损伤物料、操作简便等。
但是,过滤除菌法只能去除液体中的微生物,对于气体和固体颗粒中的微生物效果不佳。
此外,过滤介质需要定期更换或清洗,以保证过滤效果。
五、化学消毒剂灭菌法化学消毒剂灭菌法是指利用化学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酒精、漂白粉、甲醛等。
这些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而且使用方便。
然而,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也需要注意防止消毒剂残留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六、辐射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是指利用放射性物质发射的射线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辐射源有钴-60和铯-137等放射性同位素。
辐射灭菌法的优点是杀菌效果好、时间短、操作简便等。
但是,辐射灭菌法的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而且放射性物质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维护。
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

2018/10/16
11
二、湿热灭菌法定义
2.1 定义: 指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 的方法。实际上只要微生物处于达到水-水 蒸气平衡状态下的灭菌过程,都是湿热灭菌.
2018/10/16
12
例:实验室给微生物取样瓶灭菌时通
常加入1ml水并密封。
水分的存在有利于灭菌
蒸汽有利于蛋白质的变性和酶的失活,
9
1.2.2 干热空气灭菌法:系指用高温干热 空气灭菌的方法。 特点:该法适用于耐高温金属、玻璃、 等物品与用具的灭菌制品以及不允许湿 气穿透的油脂类(如油性软膏基质、注 射用油等)和耐高温的粉末化学药品的 灭菌,不适与橡胶、塑料及大部分药品 的灭菌。
2018/10/16 10
1.3 注意 :在干燥的状态下,由于热穿透力 较差,微生物耐热性较强,必须长时间受 高温的作用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因此干 热空气灭菌法采用的温度一般比湿热灭菌 法要高。一般规定为135-145℃灭菌3-5 小时;160-170℃灭菌2-4小时;180-200℃ 灭菌0.5-1小时。
从而杀灭细胞
2018/10/16
13
湿热灭菌法特点
蒸汽热穿透性强
灭菌效率高
温度相对较低 灭菌时间相对短 灭菌过程不产生任何化学物理污染 灭菌设备控制参数少,运行稳定,方便管理药 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
2018/10/16 14
二、湿热灭菌法分类
热压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法 煮沸灭菌法 低温间歇灭菌法
2018/10/16
25
湿热灭菌工艺之一
美国FDA规定的残存概率法
灭菌过程8≤ F0<12分钟
中药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较

0
白术 25 ×102
35
25 ×102
0
黄岑 32 ×103
451
32 ×103
0
通过以上实验认为 ,湿热灭菌 (流通蒸汽) 明显优
于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效果可靠 ,灭菌后染菌量大幅度
下降 ,均能达到限度要求 。
(2000 - 01 - 13 收稿)
·133 ·
©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e. All rights reserved.
120 ℃30θ干热灭菌前后的染
药粉
菌量变化 (个/ g)
灭前
灭后
流通蒸汽 (30 分钟) 灭菌 前后染菌量变化 (个/ g)
灭前
灭后
薄荷 19 ×105
940
19 ×105
0
天麻 23 ×103
630
23 ×103
0
三七 35 ×103
556
35 ×103
0
大黄 72 ×102
131
72 ×102
[ 参考文献 ]
[ 1 ] 乐 杰 1 妇产科学[ M ]1 第 4 版 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 [ 2 ] 王淑贞 1 实用妇产科学[ M ]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
中药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较
林艺娟
(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 简阳 641400)
[ 中图分类号 ] R95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3 - 403X(2000) 02 - 0133 - 01
由于第二产程延长 ,反复阴道操作 (毁胎) 及手取 胎盘等 ,感染机会增多 ,在应用抗生素时严格执行给药 的时间和速度 ,使抗生素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 ,充分发 挥疗效 。该患者未发生产后感染 。
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PPT文档资料

从而杀灭细胞
2019/3/7
13
湿热灭菌法特点
蒸汽热穿透性强
灭菌效率高
温度相对较低 灭菌时间相对短 灭菌过程不产生任何化学物理污染 灭菌设备控制参数少,运行稳定,方便管理药 物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
2019/3/7 14
二、湿热灭菌法分类
热压灭菌法 流通蒸汽灭菌法 煮沸灭菌法 低温间歇灭菌法
2.2.3 煮沸灭菌法:系指将待灭菌物置沸水 中加热灭菌的方法。 特点:该法灭菌效果较差,常用于注射器、 注射针等器皿的消毒。必要时可加入适量 的抑菌剂,如三氯叔丁醇、甲酚、氯甲酚, 以提高灭菌效果,煮沸时间通常为30~ 60min。
2019/3/7 21
二、低温间歇灭菌法
2.2.4 低温间歇灭菌法:系指将待灭物置 60~80℃的水或流通蒸汽中加热60min,杀 灭微生物繁殖体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h, 让待灭菌物中的芽孢发育成繁殖体,再次 加热灭菌、放置,反复多次,直至杀灭所 有芽孢。
2019/3/7
22
低温间歇灭菌法特点:
优点:该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热敏感物 料和制剂的灭菌。 缺点:费时、功效低、灭菌效果差,加 入适量灭菌剂可提高灭菌效率。
2019/3/7
23
二、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2.3.1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微生物的种类、 发育阶段、微生物的数量等。 2.3.2 蒸汽性质:蒸汽有饱和蒸汽、湿饱和 蒸汽和过热蒸汽。热压灭菌应采用饱和蒸 汽。
水份的影响:湿度低
机理不同:干热灭菌是使微生物氧化而不是使蛋 白质变性
2019/3/7 用对数规则描述微生物杀灭过程,准确性较 差 温度高,200 ℃以上,有可能到320 ℃ 用于玻璃容器、手术器械等 无菌生产工艺中安瓿、西林瓶的灭菌和去热 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
法比较(课件)
相同温度下,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相比较,湿热的灭菌效果较干热好,使用也更普遍。
湿热较干热灭菌效果好的原因有:
①热蒸汽对细胞成分的破坏作用更强.水分子的存在有助于破坏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氢键和其他相互作用弱的键,更易使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含水量与其凝固温度成反比。
湿热灭菌中的菌体蛋白质吸收水分,因此较同一温度的干热空气中的菌体蛋白质更易凝固。
②蒸汽存在潜热。
当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可放出大量热量,故可迅速提高灭菌物体的温度。
因而湿热灭菌比干热所要温度低,如在同一温度下,则湿热灭菌所需时间比干热短.
③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使深部也能达到灭菌温度,故湿热比干热收效好。
...... 感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