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中的服务贸易谈判
多哈回合

多哈回合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是指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多边贸易谈判。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又称多哈发展议程,是世界贸易组织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中开始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议程原定于2005年1月1日前全面结束谈判,但在2003年9月墨西哥坎昆举行的第五次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因在农业等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
多哈回合谈判虽是多边谈判,但真正谈判主角是美国、欧盟以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协调组”。
一共有153个成员国,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中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国家。
中国及中国澳门,中国台北,中国香港都有参加。
多哈回合谈判的宗旨是促进世贸组织成员削减贸易壁垒,通过更公平的贸易环境来促进全球,特别是较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
谈判包括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贸易、规则谈判、争端解决、知识产权、贸易与发展以及贸易与环境等8个主要议题。
谈判的关键是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主要包括削减农业补贴、削减农产品进口关税及降低工业品进口关税三个部分。
经多方努力,世贸组织各成员2004年8月1日就多哈回合谈判达成框架协议,为削减农业补贴和取消关税、降低工业品关税、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确定了基本原则,并同意将结束谈判的时间推迟到2006年底。
多哈回合谈判重回正常轨道。
2005年12月,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令人关注的农产品贸易争议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但在事关多哈回合成败的削减农业补贴、降低非农产品关税和开放服务业等关键问题上仍未取得突破。
2006年初以来,世贸组织成员一直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进行谈判,但始终难有进展。
7月,由于世贸组织6个主要成员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未能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达成协议,世贸组织被迫宣告中止多哈回合谈判。
为协调各成员立场,9月10日,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代表与“20国协调组”的代表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对话会议,同意尽快恢复多哈回合谈判。
多哈回合谈判

成果
2003年9月 由于各成员在农业等 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 会议无果而终
2006年7月 因各方在农业自由化问题上存在无法协调的分歧 最终无期限终止多哈回合谈判
2004年7月 各方贸易代表谈判终于达成 “多哈框架协议” 谈判结束的时间将推迟 并确定了WTO第六届部长会议将于 2005年12月在中国香港举行
垒,其中关税部分包括削减和取消关税高峰、高 关税和关税升级的谈判
二、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谈判涉及服务贸易评估、自主开放措施
的奖励模式、《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则、有关国 内规章管理的多边纪律、最不发达国家倾销、补贴与反补贴和区域 贸易协定等有关现有协定条款的澄清和改善
多哈回合谈判
Doha Round of World Trade Talks
演讲人:翁生月 蔡蓓蓓 彭梅 孙绘景 杨燕
LOGO
目录Contents
1.谈判概念及由来 2.谈判议题 3.谈判历程及内容 4.谈判成果 5.谈判的后续发展
一、谈判的概念及由来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Doha Round of World
四、多哈回合谈判的成果
2008年6月 根据农业协定 欧洲和美洲应将平均农业关税下调54% (发展中国家是36%) 并消减3/4的农业补贴 在制成品方面 发达国家应将关税调整至9%以内 而发展中国家则减到26%以下 2001年11月 这一轮谈判被称为 “发展回合”正式启动
2007年1月 全面恢复 多哈回合谈判 多哈回合终于回归正轨
二、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
三、谈判的历程及其主要内容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2001年 11月2003年 9月
2003年 9月2004年 8月
2004年 8月2005年 12月
多哈谈判

容。
八次GATT谈判
第七次 第七回合:又称“东京回合”、“尼克松回合” 1973年9月~1979年4月、日内瓦,参加国99个 (29个非缔约方),减税幅度达25-33%,非关 税壁垒谈判占重要地位,通过了允许发展中国家
享有特殊优惠待遇的“授权条款”。
八次GATT谈判
第八次
第八回合:又称“乌拉圭回合” 1986年9月~至1993年12月5日、日内瓦、乌拉圭,参加国由104个增加为 129个。参加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103个,增加到1995年 初的128个。此次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成果一是强化了管理国际贸易的多边 纪律框架,将农产品和纺织品重新纳入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轨道。二是 进一步改善了货物和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条件,并制定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 施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三是关税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过这轮谈判
发了经修订的农业模式草案。但是,其后的谈判特别是在农产品问题上各国互不
妥协,导致2007年9月谈判陷入僵局。此后国际各界纷纷表示要尽快恢复谈判。 2007年9月-2008年1月,各方就农业问题展开密集谈判,2008年2、5、7月农业
谈判主席分别散发已经反复修订的农业模式草案。2008年7月21-29日,在日内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降税1/3,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税率降
为3.5%左右。四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多哈回合的由来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Doha Round of World Trade Talks, or Doha Round negotiations)又称多哈发展议程,是世
界贸易组织于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
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级会议中开始的新一轮多边贸易 谈判。议程原定于2005年1月1日前全面结束谈判,但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

1、历程2007年1月31日,在世界贸易组织全体成员大使参加的会议上,与会大使一致同意全面恢复多哈回合各个议题的谈判。
2、六个阶段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一波三折7年来,多哈回合谈判步履维艰,一波三折,自2001年11月启动至2008年7月再次宣布“谈判失败”,谈判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回合一:多哈回合谈判启动2001年11月,第四次部长级会议确定了8个谈判领域,即农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知识产权、贸易规则、争端解决、贸易与环境以及贸易和发展问题。
[2]这是到目前为止参与方最多、议题涉及领域最广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定名“多哈回合”。
根据《多哈宣言》及其工作计划,谈判最迟不晚于2005年1月1日前结束。
回合二: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WTO第五次部长级会议上,由于各成员在农业等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会议无果而终,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
农业问题成为分歧的核心。
回合三:达成《多哈回合框架协议》2004年8月,经过WTO及各成员方的努力,在WTO总理事会会议上达成《多哈回合框架协议》,协议明确规定美国及欧盟逐步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及降低进口关税,为全面达成协议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意将结束时间推迟到2006年年底。
回合四:多哈回合谈判被迫中止2005年12月13日召开的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重点是推进多哈回合谈判,使之能够在2006年年底最后期限前结束。
但是由于各方分歧严重,缺乏妥协,会议提前结束。
2006年7月24日,WTO总干事拉米无奈地宣布,无限期中止“多哈回合”谈判。
回合五:谈判即将恢复再陷僵局2007年1月,在日内瓦总部召开WTO全体成员大使会议,与会大使一致表示,同意全面恢复多哈回合谈判。
但是还是由于各方在农产品问题上互不让步,同年9月谈判再陷僵局。
多哈回合谈判面临长期被搁置的危险。
回合六:多哈回合谈判再次失败2008年7月21日,多哈回合再次启动,来自35个主要WTO成员的贸易和农业部长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 for Non-Agricultural Products,简称NAMA)等关键议题在日内瓦举行小型部长级会议,试图在一周时间内就多哈回合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的谈判取得突破。
多哈回合谈判

一、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
贸易与环境 贸易与环境问题谈判包括现有世贸组织规则与多
边环境协定中特别贸易义务的关系、多边环境协 定秘书处与世贸组织相关机构信息交流、减少并 取消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及非关税措施三个方 面;
二、多哈回合谈判的历程及其主要内容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阶段四
2001年 11月2003年 9月
多哈回合谈判
Doha Round of World Trade Talks
LOGO
目录Contents
1
2
谈判议题
谈判历程及主要内容 谈判成果
3
4
谈判前景
一、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
多哈回合谈判
农业 贸易与环境 Text 非农产品 市场准入
知识产权
议题
服务贸易
争端解决 贸易与发 展
规则谈判
一、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
LOGO
二、多哈回合谈判的历程及其主要内容
2007年谈判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下再次恢复。 希望就农产品补贴等问题达成共识。 但是巴西印度方与欧盟美国方面仍然分歧很大, 最终谈判破裂。 原定于6月23日召开的主要谈判六方的部长会议取消。
2012年
2008年日内瓦会议主要目标仍然是解决农业补贴、 农业关税和工业品关税的削减方法 和削减额度问题, 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2009年会议就重启。
2003年 9月2004年 8月
2004年 8月2005年 12月
2005年 12月2006年 6月
谈判中止
此处加视频
二、多哈回合谈判的历程及其主要内容
阶段一:谈判启动后,于2002年2月设立里“贸易谈判委员会”,根据《多
哈宣言》及工作计划,计划于2005年前结束谈判,但最终因各成员因利益分 歧严重,是计划成为泡影。2003年5月墨西哥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对谈判工作 进行了中期评估,并就谈判议题创立框架,藉此展开了第二阶段的谈判工作。 阶段二:坎昆会议后,为了打破僵局,各方在分歧严重的情况下将许多棘手 问题搁置起来。2004年8月1日,日内瓦WTO总理事会上各方达成《多哈发 展议程框架协议》指明了主要谈判范畴。取得阶段性突破。WTO总理事会亦 同意将原定2005年1月1日的结束限期不设期限予以延长。 阶段三:《框架协议》签署后,谈判通过小型部长级会议进行。2005年1月 底,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主要成员部长级会议,希望2006年结束多哈会议。 2005年3月,在肯尼亚召开WTO小型部长级会议,贫穷国家呼吁富裕国家采 取具体措施削减农产品补贴。2005年7月,中国大连会议上一些具体议题达 成一定共识。12月在香港举行了第6次部长级会议最终通过《香港宣言》, 在农业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阶段四:06年4月30日农业与非农业市场准入达成初步协议,各成员缺乏妥 协,谈判缓慢。基于此,WTO决定最后期限重新限定于6月底,以便留出7 月进行其他关键问题的谈判。2006年7月24日,WTO总干事拉米无奈宣布, 无限期中止”多哈“回合谈判。
多哈回合服务贸易判论文

论多哈回合中的服务贸易谈判【摘要】wto中的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包括了规则制定(rules--making)和具体承诺谈判。
服务贸易谈判是多哈回合中的既定目标。
本文从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中的谈判焦点,谈判目标和利益冲突所在,分析服务贸易谈判停滞不前的原因。
【关键词】服务贸易总协定;多哈发展回合;具体承诺;内置式谈判《服务总协定》作为乌拉圭回合成果之一,创立了第一个服务贸易多边性法律制度。
服务贸易多边体制的创立,从一开始就倍受关注。
作为新生事物,《服务贸易总协定》仅仅达成了框架性的协定和若干具体服务部门协议,并同时规定了继续谈判的时间和条件。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9条的约定,成员必须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生效后的5年内开始新一轮的服务贸易谈判,因此,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启动早于多哈发展回合,并于2001年被纳入多哈发展回合的谈判议程中。
但是直到2010年底,多哈回合谈判包括服务贸易谈判尚未完成。
2010年初多哈回合谈判有复苏的迹象。
重要成员和重要经济组织g20表示希望在2011年能够完成多哈回合谈判。
中国作为wto中的特殊成员和在国际社会中的“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处理服务贸易的谈判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的启动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已经授权谈判的内容(又称为“内置式”谈判),主要包括第6条第4款关于制定有关国内规章的多边规则,第10条关于紧急保障措施的规定,第13条关于政府采购的规定和第15条关于服务贸易补贴的规定;另一种是关于具体承诺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谈判。
wto总理事会于2000年2月通过了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的组织安排,确定了谈判由服务贸易理事会(cts)以特别会议的形式进行。
在cts的努力下,于2001年3月28日通过了《服务贸易谈判指南和程序》(下称《指南和程序》)[1],确定了服务贸易谈判的目标,原则、谈判范围、谈判模式和程序。
多哈回合陷入困境的原因讲解

3.2 WTO成员发展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元化
例如:在贸易自由化规则谈判上不同成员在谈判的发起、 谈判的形式及是否达成约束性的多边规则等方面存在着分 歧。总体看,发达成员对该议题的谈判态度积极,表示支 持谈判约束性规则;部分发展中成员态度较为谨慎,担心 谈判会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产生新的不平衡间题。其中 澳大利亚、美国等16个国家(地区)组成了一个倡导和推 动贸易便利化规则谈判的集团,但在递交提案时都是各自 为政,分别进行,谈判终究无果。
美国 因素
破坏性作 用却不容 忽视
多哈回合失败欧盟的责任
Page 15
3.3 区域主义盛行造成的冲击
3.3 区域主义盛行对多边贸易体制造成巨大冲击
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 30 位的国家(地区)无一例外参与 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几乎所有WTO成员都隶属于一 个或多个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据WTO统计数据, 目前向WTO通报的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总数达到410个,已 生效实施的有231个。由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程度一般都 高于多边贸易体制,且存在低谈判成本、歧视性保护特点 导致其成员对多边贸易体制不重视,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机 会主义态度。
Page 8
3. 多哈陷入困境的原因
3.1 3.2 3.3 3.4 3.5 3.6
Page 9
谈判议题存在问题 WTO成员发展与利益的差异
区域主义盛行造成的冲击 WTO成员结构权力的变化 WTO体制内在缺陷和矛盾
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
3.1 谈判议题存在问题
3.1.1多边管辖范围过分拓宽,谈判议题广泛而且含糊。
Page 13
3.2 WTO成员发展与利益的差异
3.2 WTO成员发展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元化
服务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谈判中的“绊脚石”

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国家利益上 的分歧使大家达到协商一致的结果是非常困难的 , 即所谓 的“ 众 口难 调 ” 后 , 贸易 谈判 涉及 众多完 全不 同的部 f , 调 国 。最 服务 J协 内各 部 门间的利 益 是一个 很 困难 的过程 。
判促 进措 施提 供参 考 。
关键 词 : 多哈 回合 ; 务贸 易 : 点 服 难 di1.9 9jsn1 - 5 42 1 .00 o:03 6 /i . ̄6 8 5 .0 01 . .s 4l
服务 贸易 谈判 成 为 多 哈 回合 谈 判 中 的 “ 脚 石 ”其 原 因主 绊 , 要有 以下几 点 :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服务 贸易谈 判 与农 业谈 判 、 A A 钩 。发 达国 家在农 产 品补 贴 NM 挂 和非农 产 品关 税 上 的让步 取决 于 他能 从 服务 贸 易谈 判 中取 得 的 利 益 ,而 发展 中 国家 则 以发达 国家在 农 产品 补 贴和 非农 产 品关 税 上 的让 步作 为 其在 服务 贸 易谈 判 中妥 协 的条 件 。这 就产 生 了 这 样一 个命 题 : 方各 以对方 的让 步作 为 自身让 步 的条 件 , 双 若没 有 任何一 方 主动 提前 让步 , 这道 命题 将永 远无 解 。如 下 图 : 农业 谈判 、 A A — 服 务 贸易谈 判 N M 《= 目 的情况 就是发 达国家 出于将农业 问题作 为服务 贸易谈判 前 的筹 码以及 国内农 民实力 的考 虑 ,发 达 国家一 直未能 在发展 中 国 家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削减农产品补贴等问题上作出一定的实 质 陛让 步 ;而发 展 中国家 由于担心发 达 国家不 能切实 兑现承 诺 以 及紧 急保障措施 的缺失 , 也不愿 在服务 贸易谈判 中首先 妥协 。 这样 个 陉圈牢牢地 “ 圈死 ” 了服务 贸易谈判 的光 明前 景 。 () 4 核心 国家政 治意愿 的缺 失 服务 贸 易是 多哈 回合 谈 判 的关 键 领域 之一 ,世界 贸 易组 织 总干事 帕斯 卡 . 拉米认 为 推动 服务 贸 易谈 判最 大 的障 碍是 各方 缺 乏 政治 意愿 。 谈 判成 果如何 取决 于各 成 员 国愿意 参与 的程度 。 “ ” 前 面 我们 已经 提 到 ,各谈 判 主体 将 服 务贸 易 谈判 与农 业谈 判 和非 农业 市 场准 入谈 判 挂钩 ,农 业 方 面 的谈判 进 程直 接关 系 到 服务 贸易 领域 的谈 判结 果 。在 政治 意愿方 面 , 本 回合 中成 一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哈回合中的服务贸易谈判服务贸易是多哈回合谈判的一个重要领域。
由于多哈回合进展极不顺利,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进程也十分曲折。
从总体上看,这轮谈判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失。
从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存在的问题、发展的进程及趋向来看,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基本态势为:领域更趋广泛,任务更为艰巨,成果仍将有限,影响更加深远。
随着时间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持续推进,服务贸易占各国贸易总量的比重将不断上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为了能够在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制订了旨在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和方针,其中积极参与和推动双边或多边服务贸易谈判就是其中主要方面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服务贸易正式成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议题以来,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就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参与和推动多边服务贸易谈判总体上反应了各国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对进一步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的进展是否顺利对这一轮多边贸易谈判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开展和取得新的贸易自由化成果,在总体上反应了世界各国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的。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多边贸易谈判对进一步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以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例如,2007年10月15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拉米在伦敦参加欧洲服务论坛(European Services Forum)时就提出:“服务贸易是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领域之一”。
拉米指出,将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那种南北贸易思维带到服务贸易谈判中是不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服务业革命的年代”,开放服务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意味着广泛的利益。
他认为,首先,服务业是贸易的助推剂。
离开通讯、法律、会计、物流等服务业,任何现代企业都无法高效率的运转,并且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制造业带来新的需求。
例如,当非洲电讯市场开放后,手机的销量立即出现爆发性增长。
其次,旅游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智利港口服务业对外开放后,运营成本在两年内降低了50%。
而旅游业带来的定期航班,为肯尼亚的鲜花出口打开了欧洲市场。
第三,低效率的服务业将滞后整个经济增长。
一个服务业落后或价格缺乏竞争力的国家,例如金融和通讯服务落后,将使其制造业付出高昂的成本,从而削弱该国产品的竞争力。
WTO中关于服务贸易的谈判已经在多哈会议前开始进行。
在乌拉圭回合结束后,服务贸易谈判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进展,但是谈判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来。
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19条规定:“为推进本协定的目标,各成员应该不迟于《WTO协定》生效之日起5年开始并在此后定期进行连续回合的谈判,以期逐步实现更高的自由化水平。
”因此,从1995年《WTO协定》生效起5年后,于2000年2月25日WTO服务贸易理事会召开了特别会议,发起了新一轮服务贸易领域的谈判。
这次谈判被简称为GATS2000。
一般来讲,规则谈判被认为是市场准入谈判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2000年2月——2001年3月为第一个阶段第一阶段谈判主要集中在两大议题上:一是程序制定议题,包括服务贸易谈判准则及程序及于此相关的服务贸易评估、服务贸易自由化处理模式等问题;二是GATS规则制定议题,包括紧急保障措施、政府服务采购、服务补贴和国内法规等问题。
WTO服务贸易委员会(CTS)于2001年3月制定了《服务贸易谈判准则和程序》,确定了谈判目的和原则、谈判的方式以及谈判范围。
第一阶段服务贸易谈判结束后,各成员国就谈判的方针和流程达成了共识。
在此基础上,各方就谈判目标、范围和方式做了具体的部署,为接下来的谈判奠定了基础。
同时,各成员国明确表示了对《服务贸易总协定》基本原则的支持,如各成员国政府在追求国内政策目标的前提下对服务的提供者的政策作出调整和变动,并对国外服务提供者开放的部门和开放程序作出规定,同时给予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一定的政策灵活性。
(二)2001年3月——2006年7月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正式开始具体承诺自由化的实质谈判,还包括第一阶段未完成的规则制定方面的议题。
在这一阶段的谈判原定于2005年1月完成多哈回合谈判的计划,但是由于服务贸易谈判收到其他议题干扰、服务贸易谈判准备不足造成各成员对服务贸易谈判缺乏足够的信心以及美国政府贸易谈判“快车道”授权将于2007年6月30日到期等因素的影响,多哈回合的预定结束日期被推迟至2006年底。
在这一阶段开始时期,服务贸易谈判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谈判,即关于最不发达国家特殊待遇问题、关于服务贸易评估问题、关于自主自由化待遇问题。
服务贸易的谈判进程并不如人意,尤其是在2004年以前,大多数的成员方将精力放在农业问题和新加坡议题上,直接导致了服务贸易谈判进展缓慢。
2004年8月通过的《多哈工作计划》成为了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文件中,明确了各成员提交开放服务贸易的承诺建议的期限,这一方面进程开始加快。
2005年随着农业出口补贴、棉花出口补贴、最不发达国家支持政策三个议题上达成共识,服务贸易谈判的进程再次获得重视。
其主要体现在2005年在香港举行的第6次部长级会议通过的《香港部长宣言》中,内容包括为不同服务行业和供应模式的市场准入承诺及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订立了具体的目标;重申市场准入谈判以双边要价和出价为主的同时,启动了诸边谈判方式;重申了对发展中成员特殊待遇的原则,积极敦促发展中成员的参与,为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在服务谈判中提供足够的弹性;为今后的服务贸易谈判制定蓝图定下清晰的时间表。
以此引导成员在2006年加快服务贸易谈判的步伐,以期达成最终的成果。
然而,2006年谈判又遇到了新的曲折。
在2006年4月3日的服务贸易谈判中,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成员国家共同提出要求发达成员国家开放服务行业劳务市场的提案,该提案包含的服务行业包括医疗、建筑等24个领域,要求发达成员国家为发展中成员国家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居留时间的劳务和入境许可,但发达成员国家对该提案反应消极。
自然人流动问题一直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执的焦点,在新一轮谈判中未能达成统一意见,此后的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由于主要谈判主体的立场仍存在巨大分歧,各方已无力消除尚存分歧,会议不得不提前结束,多哈回合谈判被迫中断。
虽然多哈回合谈判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不可以否认在谈判的过程中,在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上夜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多哈回合谈判中断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成员参与谈判的积极性,但并没有停止各成员方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他们仍积极地致力于让服务贸易谈判重新走上政治舞台的工作。
(三)2006年7月——2008年年底为第三个阶段2007年4月中下旬,WTO成员自多哈回合谈判重启后首次就服务业举行为期2周的集中正式谈判,并以诸边和双边谈判为主要形式,就加大具体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进行重点会谈,但最终离达成协议还想去甚远。
2008年7月26日举行部长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来自WTO 的32个成员齐聚一堂,这给成员们提供了一个交换他们新改进的出价和要价的机会,然而这些信号不代表谈判的最终结果。
在会议上,参与方主要提及内容包括:强调服务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涉及到提供模式,多数成员表示他们要求改进模式4准入条件;消除应用机制与已有承诺之间的空白;建立对国内法规有限限制的重要性的意愿。
虽然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还没有重大突破,但是大多数成员都认为谈判应该进行下去。
也有部分成员表示,即使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他们自身内部改革仍会继续下去。
自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正式开启以来,WTO各成员方都表示会积极参与谈判并期待服务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虽然成果并不明显,但不可否认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谈判中。
如许多成员表示还将就进一步开放不同的服务贸易领域向目标市场提交多项诸边要求,有的涵盖不同服务行业。
在服务贸易方面,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不同,矛盾重重,而且《服务贸易总协定》只是一个服务贸易的多边基础性框架,它遗留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例如它对阻碍服务自由化的做法:垄断与排他性的服务供应,紧急保护措施,政府采购与补贴等拘束的力度不够等。
因此各国出于国家利益、经济安全的考虑,其谈判中的立场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针对服务贸易谈判而言,其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立场分歧上。
下面我就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各取一个国家来分析两者对于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的不同立场。
(一)美国美国是倡导服务贸易自由化最积极的国家,究其原因是因为服务贸易自由化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商界、政界普遍认为,在国际市场上,美国的许多有形产品逐渐失去了优势,而多数服务产品在全球拥有竞争优势,但是由于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上设置了许多壁垒从而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中,美国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以金融服务、电信服务、专业服务、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等知识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市场准入谈判上。
在这一议题上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基本上都是采取了以削减农产品补贴和非农产品关税为代价换取发展中国家在服务市场开放上的更大让步。
此外,在服务业市场准入方面,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另一个分歧点是美国是否在自然人流动问题上做出新的承诺,同时双方在自然人的范围理解是否能达成一致。
美国政府认为自然人只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员,而发展中国家认为应该包括一般工人和健康护理人员等。
有一些发展中成员甚至表示,如果美国不在这一问题上做出任何新的承诺,那么他们将不会在谈判中放开市场。
美国出于保护本国服务市场的国民就业稳定的考虑,对于自然人流动的问题态度冷淡,不愿做出进一步的让步。
虽然美国积极推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谈判,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是绝对的宽松,相反,美国是市场准入规则最完备,对本国市场保护最严格的国家。
由此可见,美国在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谈判中的立场是一方面试图通过制定较高的服务贸易标准以形成世界服务贸易的技术壁垒,达到阻碍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服务贸易市场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拥有竞争优势的服务行业积极推行完全自由化,以便使美国服务企业占领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这一立场无疑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在客观上夜成为了服务贸易谈判进一步开展的障碍。
(二)巴西巴西在多哈回合服务贸易谈判中最为关注的焦点是多边规则中的紧急保障措施和国内监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