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合集下载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

通过询问病人食欲、口感、口干等方面的情况, 了解病人的饮食偏好及食欲状态。
透过人体组织的阻抗来测定病人的身体组成,包 括肌肉量、水分含量等。
术前营养干预的重要性
1
评估营养状况
在手术前充分了解病人的营养情况,如有必要,要进行营养干预,提前改善营养状况。
2
预防感染
针对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前进行预防性营养支持,提高病人免疫力,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
营养支持患者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不宜过度营养
过度补充能量会适得其反, 引发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 特别注意
营养支持时要根据病人的肝 肾功能情况合理选择营养素 的种类和数量。
病人的饮食偏好要优先 考虑
营养支持的方案应考虑病人 的口味、食欲等因素,不宜 强行限制病人的饮食偏好。
合理应用营养补充剂
营养支持时监测的指标及方法
补液量和尿量 氮平衡 电解质
评估病人身体循环情况和水分平衡状态。 评估病人的氮代谢情况。 评估病人的电解质水平,保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营养支持膳食方案的制定
个体化定制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病人的膳食方案。
科学平衡
针对病人的能量增加需要,以合理的比例配置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素。
营养支持与感染的关系
营养支持的影响
维持病人营养充足,能提高其免疫力,降低感染的 发生率。
感染后的营养需求
感染处理是一种高能耗的过程,因此感染后的病人 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以弥补体内能量的损耗。
合理应用口服营养支持
营养补充剂
中医调理
适时选用口服营养补充剂,对提 高病人的营养水平有着显著作用。
采用中医药理的口服方法,如调 理配方、草药汤剂等,可对病人 恢复有所帮助。
透过人体组织的阻抗来测定病人的身体组成,包 括肌肉量、水分含量等。
术前营养干预的重要性
1
评估营养状况
在手术前充分了解病人的营养情况,如有必要,要进行营养干预,提前改善营养状况。
2
预防感染
针对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前进行预防性营养支持,提高病人免疫力,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
营养支持患者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不宜过度营养
过度补充能量会适得其反, 引发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 特别注意
营养支持时要根据病人的肝 肾功能情况合理选择营养素 的种类和数量。
病人的饮食偏好要优先 考虑
营养支持的方案应考虑病人 的口味、食欲等因素,不宜 强行限制病人的饮食偏好。
合理应用营养补充剂
营养支持时监测的指标及方法
补液量和尿量 氮平衡 电解质
评估病人身体循环情况和水分平衡状态。 评估病人的氮代谢情况。 评估病人的电解质水平,保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营养支持膳食方案的制定
个体化定制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病人的膳食方案。
科学平衡
针对病人的能量增加需要,以合理的比例配置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素。
营养支持与感染的关系
营养支持的影响
维持病人营养充足,能提高其免疫力,降低感染的 发生率。
感染后的营养需求
感染处理是一种高能耗的过程,因此感染后的病人 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以弥补体内能量的损耗。
合理应用口服营养支持
营养补充剂
中医调理
适时选用口服营养补充剂,对提 高病人的营养水平有着显著作用。
采用中医药理的口服方法,如调 理配方、草药汤剂等,可对病人 恢复有所帮助。
外科护理学课程课件7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三、常用的静脉营养液
3、复方氨基酸: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局部非必需氨基酸,为理想的氮源。临床最常用。 每天提供氨基酸1~1.5g/kg 4、要补充无机盐:钙、钾、镁、磷和微量元素如:铁、铜、锌、氟、碘等 5、维生素:每天用一支复合维生素制剂。
三、常用的静脉营养液
四、输注方式
五、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年龄、既往病史、近期手术创伤、感染等〕 〔二〕身体状况 1、饮食史 2、胃肠功能状况 3、辅助检查结果〔体重、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免疫功能、氮平衡及各重要器官功能〕。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
六、护理诊断/问题 七、护理目标
1、有误吸的危险 防止和降低误吸危险 2、有粘膜、皮肤受损的可能 未发生粘膜和皮肤损伤 3、腹胀腹泻 维持正常排便型态,未出现腹胀腹泻 4、潜在并发症 未发生与肠内营养成支持相关的感染
二、禁忌证:
肠梗阻、活动性消化道出血、严重肠道感染、腹泻及休克致肠道消化吸收不良者。
三、肠内营养剂分类:
〔一〕多聚膳〔大分子聚合物〕:含未经消化的蛋白、糖、中等量脂肪,制剂包括:自制匀浆膳,和大分子聚合制剂:如有富力康等。 适于:消化吸收功能良好的患者,
〔二〕单体膳〔要素饮食、要素膳〕 含不需消化或稍消化即可吸收的分好状营养物,如葡萄糖、蔗糖、氨基酸、水解蛋白、乳化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 适于:消化功能不全,而吸收功能尚可者。如复方营养要素、要素合剂等。
〔一〕全营养混合液〔TNA〕:即将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无菌条件下按次序混合入输液袋或玻璃容器后再输注。 〔二〕单瓶输注:将氨基酸、糖类、脂类分别单瓶输入。
五、输注途径:
浅静脉营养〔短期即<2周、局部营养 支持者〕 深静脉营养〔适于较长期、全量者〕
六、护理评估
3、复方氨基酸: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及局部非必需氨基酸,为理想的氮源。临床最常用。 每天提供氨基酸1~1.5g/kg 4、要补充无机盐:钙、钾、镁、磷和微量元素如:铁、铜、锌、氟、碘等 5、维生素:每天用一支复合维生素制剂。
三、常用的静脉营养液
四、输注方式
五、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年龄、既往病史、近期手术创伤、感染等〕 〔二〕身体状况 1、饮食史 2、胃肠功能状况 3、辅助检查结果〔体重、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免疫功能、氮平衡及各重要器官功能〕。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
六、护理诊断/问题 七、护理目标
1、有误吸的危险 防止和降低误吸危险 2、有粘膜、皮肤受损的可能 未发生粘膜和皮肤损伤 3、腹胀腹泻 维持正常排便型态,未出现腹胀腹泻 4、潜在并发症 未发生与肠内营养成支持相关的感染
二、禁忌证:
肠梗阻、活动性消化道出血、严重肠道感染、腹泻及休克致肠道消化吸收不良者。
三、肠内营养剂分类:
〔一〕多聚膳〔大分子聚合物〕:含未经消化的蛋白、糖、中等量脂肪,制剂包括:自制匀浆膳,和大分子聚合制剂:如有富力康等。 适于:消化吸收功能良好的患者,
〔二〕单体膳〔要素饮食、要素膳〕 含不需消化或稍消化即可吸收的分好状营养物,如葡萄糖、蔗糖、氨基酸、水解蛋白、乳化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 适于:消化功能不全,而吸收功能尚可者。如复方营养要素、要素合剂等。
〔一〕全营养混合液〔TNA〕:即将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无菌条件下按次序混合入输液袋或玻璃容器后再输注。 〔二〕单瓶输注:将氨基酸、糖类、脂类分别单瓶输入。
五、输注途径:
浅静脉营养〔短期即<2周、局部营养 支持者〕 深静脉营养〔适于较长期、全量者〕
六、护理评估
胃肠外科病人护理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 2.定期复查、随访,检查血象、 肝功能等。防止化疗、放疗副作 用和复发。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 晚期并发症的表现和防治
.
面积灼伤病人; 抗肿瘤治疗期间
★病人伴有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出凝血功能
障碍或休克,应先予纠正,待内环境稳定时再考 虑PN。
.
肠外营养途径的选择
• 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时间>2周):严格的技 术与物质条件、并发症较多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 周围静脉置管 (置管时间<2周):操作简便、 经济、并发症少、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
处理原则
现场急救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已确诊或高度怀疑者,作 1、防治休克
好急症手术准备。
2、抗感染
实质脏器破裂:边抗休克,
边手术。
3、禁食和胃肠减压
空腔脏器穿孔:休克纠正 4、镇痛
后再手术;如休克不易纠 正,应抗休克的同时手术
5、做好术前准备
剖腹探查术: 探查、止血、修补、 切除、清除腹腔内 残留液和引流
.
腹腔脏器损伤:
实质脏器损伤
空腔脏器损伤
肝、脾、肾、胰——出 • 胃肠、膀胱——消化液
血至腹腔。
或尿液入腹腔。
早期出现失血性休克;
• 全身中毒症状; • 持续性腹痛,严重腹膜
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较轻, 刺激征,板状腹;
但肝、胰管破裂可有例 • 肝浊音界缩小;
外;
•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可有移动性浊音; 腹穿抽出不凝血液; 血常规显示贫血,
肠内营养
<30天 鼻胃/肠管
胃功能良好
胃功能障碍
>30天 胃/肠造口
❖ 晚期并发症的表现和防治
.
面积灼伤病人; 抗肿瘤治疗期间
★病人伴有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出凝血功能
障碍或休克,应先予纠正,待内环境稳定时再考 虑PN。
.
肠外营养途径的选择
• 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时间>2周):严格的技 术与物质条件、并发症较多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颈外静脉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 周围静脉置管 (置管时间<2周):操作简便、 经济、并发症少、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
处理原则
现场急救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已确诊或高度怀疑者,作 1、防治休克
好急症手术准备。
2、抗感染
实质脏器破裂:边抗休克,
边手术。
3、禁食和胃肠减压
空腔脏器穿孔:休克纠正 4、镇痛
后再手术;如休克不易纠 正,应抗休克的同时手术
5、做好术前准备
剖腹探查术: 探查、止血、修补、 切除、清除腹腔内 残留液和引流
.
腹腔脏器损伤:
实质脏器损伤
空腔脏器损伤
肝、脾、肾、胰——出 • 胃肠、膀胱——消化液
血至腹腔。
或尿液入腹腔。
早期出现失血性休克;
• 全身中毒症状; • 持续性腹痛,严重腹膜
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较轻, 刺激征,板状腹;
但肝、胰管破裂可有例 • 肝浊音界缩小;
外;
•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可有移动性浊音; 腹穿抽出不凝血液; 血常规显示贫血,
肠内营养
<30天 鼻胃/肠管
胃功能良好
胃功能障碍
>30天 胃/肠造口
骨科病人营养相关护理PPT课件

入院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PART 02
骨科病人的营养需求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蛋白质
蛋白质的重要性
蛋白质的摄入量
蛋白质是骨骼、肌肉、韧带等组织的 基本构成成分,对于骨科病人的恢复 尤为重要。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合理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满足身 体恢复的需要。
蛋白质的来源
PART 05
营养相关护理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病人不配合或无法坚持营养计划
挑战
个性化营养计划
病人可能因为疼痛、不适或心理原因而不 愿意或无法坚持营养计划,导致营养状况 恶化,影响康复进程。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计划,使其更加符合病人的口味和 饮食习惯,提高病人的接受度。
维持机体生理功能
骨科病人由于创伤、手术等原因, 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充足的
能量和营养素来维持生理功能。
预防并发症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骨科 病人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 症的发生率。
促进伤口愈合
蛋白质是伤口愈合的基本物质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伤 口的愈合和修复。
改善病人预后
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提高病人的 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
01
不足
02
03
04
目前对骨科病人的营养状况评 估和营养支持方案制定仍缺乏
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部分医护人员对营养知识掌握 不足,导致营养支持在骨科护
理中的实施存在困难。
针对骨科病人的营养教育和指 导尚不完善,病人自我营养管
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发展趋势
PART 02
骨科病人的营养需求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蛋白质
蛋白质的重要性
蛋白质的摄入量
蛋白质是骨骼、肌肉、韧带等组织的 基本构成成分,对于骨科病人的恢复 尤为重要。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合理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满足身 体恢复的需要。
蛋白质的来源
PART 05
营养相关护理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病人不配合或无法坚持营养计划
挑战
个性化营养计划
病人可能因为疼痛、不适或心理原因而不 愿意或无法坚持营养计划,导致营养状况 恶化,影响康复进程。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计划,使其更加符合病人的口味和 饮食习惯,提高病人的接受度。
维持机体生理功能
骨科病人由于创伤、手术等原因, 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充足的
能量和营养素来维持生理功能。
预防并发症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骨科 病人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 症的发生率。
促进伤口愈合
蛋白质是伤口愈合的基本物质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伤 口的愈合和修复。
改善病人预后
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提高病人的 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
01
不足
02
03
04
目前对骨科病人的营养状况评 估和营养支持方案制定仍缺乏
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部分医护人员对营养知识掌握 不足,导致营养支持在骨科护
理中的实施存在困难。
针对骨科病人的营养教育和指 导尚不完善,病人自我营养管
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发展趋势
十四五职业教育外科护理学第三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 1.6~1.8g/L为中度营不良;
➢ <1.6g/L为重度营养不良
(3)氮平衡:摄入氮量可按6.25g蛋白质=1g氮来进行计算:
氮平衡=24小时摄入-24小时总氮丧失量=蛋白质摄入量/6.25-(24小时尿中尿素氮(g)+3g)
当为负值时,表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小于分解量,为营养不良。
25
将上述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与标准值比较,以综合判断病人的营养状态(表3-1) 26
(1)体重:是评价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水钠潴留和脱水可使体重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根据发病前 3~6个月的体重变化来判断。若体重一年内下降超过15%或3个月内下降超过5%,即提示有营养不良。
➢ 标准测定方法:晨起时,空腹,排大小便后,着内衣裤测定。当实际仅为理想体重的90%以下时,就可以 视为体重显著下降。
22
2、体格检查:
第一节 营养状况评估
(4)上臂肌围 ( 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
用来判断骨骼肌或体内瘦体组织群量。是反应肌蛋白量的良好指标,可以反映 体内蛋白质的储备情况,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密切相关,能够反映营状况的好转或 恶化;
计4XTSF(cm)。
9
一、外科病人机体代 谢特点及营养需求
创伤和感染时机体代谢的改变 能量代谢增高:以分解代谢为主 糖原分解和异生增加: 高血糖、胰岛素阻抗 脂肪分解加快:体重减轻 蛋白质分解加速:尿氮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六大类, 临床上,主要供能物质是糖和脂肪,蛋白质的供给是为了提供机体氮源,
第一节 营养状况评估
(2)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l):
BMI=体重(kg)/身高2(m2),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ppt

第七章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刘丽
2020/6/30
2020/6/30
外科患者营养缺乏的原因
❖手术前的营养缺乏
❖外科疾病引起营养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和营 养丢失
❖疾病引起代谢改变
❖手术、创伤使营养素丧失
❖失血:100ml全血=19g蛋白质 ❖手术后蛋白质丧失
2020/6/30
2020/6/30
2020/6/30
肠综合征、炎症性肠病; ④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及大面
积烧伤病人; ⑤慢性消耗性病人,如结核、肿瘤等
2020/6/30
肠内营养的禁忌证
• 肠梗阻、消化道出血、严重肠道感染、严重 腹泻、休克禁用。
• 吸收不良慎用。
2020/6/30
肠内营养的优点
增 加肠粘膜血流 直 接为肠粘膜提供营养物质 刺 激肠道激素和消化液的分泌 刺 激肠粘膜增殖,促进肠上皮修复 刺 激肠蠕动,维护肠道原藉菌
保护 肠粘膜 屏障
2020/6/30
2020/6/30
肠内营养的分类
• 肠内营养制剂是医疗食品(medical foods,MF),具 有特殊饮食目的或为保持健康的食品,需在医疗监护下 使用。
• 按营养素预消化的程度:分为大分子聚合物和要素膳。 • 按配方成份:分为用于营养支持的平衡制剂和治疗作用
2020/6/30
营养支持的基本指征
①近期体重下降大于正常体重的10%; ②血清白蛋白<30g/L; ③连续7d以上不能正常进食; ④已明确为营养不良; ⑤可能产生营养不良或手术并发症的高危病人
。
2020/6/30
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
❖ 能量: ❖基础能量消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BEE) ❖实际能量消耗(actual energy expenditure,AEE ) ❖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 ❖简易估算:25~40kcal/(kg·d)
刘丽
2020/6/30
2020/6/30
外科患者营养缺乏的原因
❖手术前的营养缺乏
❖外科疾病引起营养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和营 养丢失
❖疾病引起代谢改变
❖手术、创伤使营养素丧失
❖失血:100ml全血=19g蛋白质 ❖手术后蛋白质丧失
2020/6/30
2020/6/30
2020/6/30
肠综合征、炎症性肠病; ④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及大面
积烧伤病人; ⑤慢性消耗性病人,如结核、肿瘤等
2020/6/30
肠内营养的禁忌证
• 肠梗阻、消化道出血、严重肠道感染、严重 腹泻、休克禁用。
• 吸收不良慎用。
2020/6/30
肠内营养的优点
增 加肠粘膜血流 直 接为肠粘膜提供营养物质 刺 激肠道激素和消化液的分泌 刺 激肠粘膜增殖,促进肠上皮修复 刺 激肠蠕动,维护肠道原藉菌
保护 肠粘膜 屏障
2020/6/30
2020/6/30
肠内营养的分类
• 肠内营养制剂是医疗食品(medical foods,MF),具 有特殊饮食目的或为保持健康的食品,需在医疗监护下 使用。
• 按营养素预消化的程度:分为大分子聚合物和要素膳。 • 按配方成份:分为用于营养支持的平衡制剂和治疗作用
2020/6/30
营养支持的基本指征
①近期体重下降大于正常体重的10%; ②血清白蛋白<30g/L; ③连续7d以上不能正常进食; ④已明确为营养不良; ⑤可能产生营养不良或手术并发症的高危病人
。
2020/6/30
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
❖ 能量: ❖基础能量消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BEE) ❖实际能量消耗(actual energy expenditure,AEE ) ❖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 ❖简易估算:25~40kcal/(kg·d)
营养支持疗法ppt课件

Y型二通管输入法:
葡萄糖和脂肪乳剂作为一路,提供 氮源的AA溶液作为另一路 分别连接“ Y”二通管滴注
TPN的护理:
TPN支持全过程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导管的护理 置管前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恐惧 心理 准备好导管和消毒包、输液装置 置管术后应及时换药(1次/日) 导管拔出后要作细菌学培养
AKP升高 ⑧胆汁淤积
原因:
利尿,供钾过多或不足, 肾代偿机能失调 供镁不足 补充不够或不及时 铁、叶酸、维生素,铜 缺乏 维生素K缺乏 供给过量 氨基酸不平衡的酶诱导, 肝脂肪沉积 胆汁的水分含量降低
思考题
1)要素膳定义 2)全胃肠外营养(TPN)定义、
组成、特点、适应症、 禁忌症及并发症
TPN的护理: 2.TPN液的配制
配制室内要严格消毒:空气、地面、 操作台 严格查对医嘱 按规定顺序混合营养液 各种操作都要遵循严格无菌的原则
TPN的护理:
3.病情观察,做好记录和资料登 记 TPN支持前称体重,观察评定 营养状况 TPN后观察治疗反应, 正确记录进出量,
每天测尿糖2~3次,收集24小时 尿送检UUN,按医嘱定期抽血监测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及血、 尿常规。
适应证: 凡胃肠道具有消化、吸收功能, 但受疾病或治疗限制不能经口饮 食 或经口饮食有困难的病人。
eg: 昏迷、脑血管意外、神经性厌食
匀浆膳 -- 禁忌证:
• 胃潴留或肠梗阻 •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 肠道感染、严重腹泻 • 休克
匀浆膳制作原料和过程:
奶类、鸡蛋、肉类、鱼禽、米面 绿叶蔬菜、糖、油盐等 天然食物-熟化处理-粉碎搅拌 -匀浆液-灭菌-人工管道-胃 肠
TPN组成:
1.含氮物质 供静脉用的AA全部为L-AA L型结晶氨基酸溶液
营养支持和护理PPT课件

胃口是否发生改变?
感觉如何? - 恶心 - 疼痛 - 消化障碍
能量摄入低于计划摄入500kcal, 预计超过 5 天 -或预计上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患者
家庭成员的帮助
厌恶什么?
16
适应症及禁忌症
吞咽和咀嚼困难 意识障碍或昏迷 短肠综合症 炎性肠病 急性胰腺炎 高分解代谢状态
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严重腹泻 休克 极度吸收不良当慎用
肠内(EN)————
PN给与途径
中心—锁骨下、颈内、股静脉、 PICC 、输液港 外周
21
PN输注
即用型(卡文)
All in one —全合一、三升袋 人工配制
三白
三胰
三
升蛋 袋白
升岛
× 袋素 √
大泵 注射泵
升
袋
√
大泵
病人
病人
前后盐水冲洗
血糖高
终端 过滤器
病人
免疫力低下
22
串输
PN输注
+微量元素磷 +电解质 酸盐
7
(adapted from Sandars J, 2001)
危重病人的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在ICU病人非常普遍,尤其是长 时间住院病人
10%的ICU病人是长时间住院病人,他 们消耗了资源的50%
死亡率达到30-80%
8
谁来处理营养不良患者?
- 营养支持小组-
▪ 临床医师 ▪ 营养师与营养学家 ▪ 营养护士 ▪ 药师
尿3-甲基组氨酸 血清蛋白 细胞免疫功能 饮食状况及主观症状
11
营养评价
体重
非故意体重丢失: 6个月>10% 1个月>5%
体重低于理想体重的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
2.避免粘膜和皮肤的损伤
▪ 长期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者,应每天用油 膏涂拭鼻腔粘膜;对胃、空肠造瘘者,应 保持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3.维持病人正常的排便形态
▪ 约5%~30%的肠内营养治疗病人可发生腹泻。 (1)控制营养液的浓度: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 (3)保持营养液的适宜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
外科营养-营养支持适应证
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皮肤瘘及短肠综合症: 3、肠道广泛炎症性疾病:Crohn病等: 4、高代谢状态:严重创伤或烧伤等: 5、肿瘤病人接受化疗和大面积放疗: 6、肝肾功能衰竭: 7、大手术围手术期营养。
二、 外科营养支持
▪ 分类 1、肠内营养支持(EN) 2、肠外营养支持(PN)
器功能,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 手术、创伤应激后的神经——内分泌变化使体
内三大营养素代谢的特点:分解代谢增强,合 成代谢减弱。
▪ 对较大的手术、创伤、有营养不良风险的病人, 提供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将有助其康复。
三、营养评价指标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涉及病史、人体测量和实验 室检测指标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1、CPN:不受输入浓度、 速度限制,可持 续滴注,保证机体需要。但需严格的技术与物 质条件,并发症较多。
2、PPN:技术操作简便、对护理和设备要 求 较低,并发症少。但较易发生血栓性静脉 炎。
经 中 心 静 脉 肠 外 营 养 支 持
[护理措施]
1、输入途径: (1)口服:(2)管饲:
2、输给方式:
(1)一次投给:200ml次、6~8次/日。
(2)间歇滴注:250~500ml/次、4~6次/日
(3)连续输注: 24h连续输注。
1.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喂养管 (2)取合适的体位:根据喂养管位置及病情,
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 (3)及时估计胃内残留量: (4)加强观察:观察有无出现呛咳、呼吸急
腔感染。 (3)肠道感染:避免营养液污不良对机体可能造成危害。 2.经口饮食和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护肠道功能。 3.术后病人恢复经口饮食是一逐步递增的过程;
在康复过程中,应保持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能 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摄入。 4.指导携带胃或空肠喂养管出院的病人和其家属 进行居家喂养和自我护理。于输注营养液前后, 应用温开水冲洗喂养管,以避免喂养管阻塞。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4、水和电解质:正常人每日需水2000~2500ml。 电解质为钾、钠、氯、钙、磷、镁。
5、维生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维生 素可被人体储存,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储存,必需 每日摄入。
6、微量元素
二、手术、创伤后营养素的代谢特点
▪ 体内能量来源:糖原、脂肪、蛋白质 ▪ 饥饿时:糖原能提供12h,蛋白质消耗会影响脏
1.肠内营养剂
(1)按营养素的预消化程度分类
1)大分子聚合物:分为自制匀浆膳和大分子 聚合物制剂
2)要素膳: 特点:化学成分明确,无须消化,无渣,可直接
被胃肠道利用。
[护理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2.身体状况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摄入不足等有关 ▪ 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体位不当等有关 ▪ 有粘膜受损的危险:与长期留置喂养管有关 ▪ 潜在并发症
肠内营养(EN)
▪ 定义:经消化道进行营养支持的方法称为肠内
营养。只要胃肠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
均应尽量选用肠内营养支持。 ▪ 肠内营养的优点 1、充分发挥消化系统功能。 2、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
性,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和营养酶活性退化。 3、营养物吸收入肝,利于蛋白合成和代谢调节。 4、可制备不需消化而直接吸收的的要素饮食。 5、费用低廉、使用简单安全、易于管理和监护。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 (ppt)
(优选)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 护理课件
一、人体营养支持概述
▪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1、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为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
提供热量的能力为16.7KJ/g。人体内肝糖原储 存有限,仅能提供一日的能量需求。 2、脂肪:为人体另一重要能量来源,其水解生成 的脂肪酸分为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两种。 提供热量的能力为37.68KJ/g。 3、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 用。成人平均每日需要蛋白质1g/千克体重,用 于身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维持血浆蛋白含量 及制造酶等。
肠外营养(PN)
▪ 定义:指从静脉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 要素,包括热量、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使患者在不 进食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正氮平衡,体重增加,伤口愈合,幼儿可 以继续发育。
▪ PN的方法:分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
(CPN)与经周围静脉肠外营养支持(PPN)
温为宜。 (4)用药护理:某些药物需在稀释后再经喂养管
注入。 (5)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
4.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
1)营养液应现配现用; 2)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 3)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
小于6~8小时,甚至更短; 4)每天更换输液管道、袋或瓶。
5.观察和预防感染性并发症
(1)吸入性肺炎:见预防误吸。 (2)急性腹膜炎 1)加强观察; 2)按医嘱应用抗生素以避免继发性感染或腹
1.病史 2.人体测量指标
(1)体重:重要指标,可受水钠潴留、脱水等影响。 (2)体质指数:体重(㎏)/身高(㎡) (3)三头肌皮褶厚度:脂肪含量 (4)臂肌围:骨骼肌 (5)生物电阻抗
3.实验室检测指标
(1)肌酐身高指数:骨骼肌含量 (2)血清蛋白质: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
蛋白 (3)氮平衡:蛋白质合成分解代谢状况 (4)整体蛋白更新率 (5)免疫指标
[适应症]
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有功能并可利用的病人均可行 包括:
1.吞咽和咀嚼困难者 2.意识障碍者或昏迷 3.消化道疾病稳定期 4.高分解代谢状态 5.慢性消耗性疾病
[禁忌证] • 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 •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 腹腔或肠道感染 • 严重呕吐、吸收不良 • 短肠综合征
[肠内营养制剂]
2.避免粘膜和皮肤的损伤
▪ 长期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者,应每天用油 膏涂拭鼻腔粘膜;对胃、空肠造瘘者,应 保持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3.维持病人正常的排便形态
▪ 约5%~30%的肠内营养治疗病人可发生腹泻。 (1)控制营养液的浓度: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 (3)保持营养液的适宜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
外科营养-营养支持适应证
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皮肤瘘及短肠综合症: 3、肠道广泛炎症性疾病:Crohn病等: 4、高代谢状态:严重创伤或烧伤等: 5、肿瘤病人接受化疗和大面积放疗: 6、肝肾功能衰竭: 7、大手术围手术期营养。
二、 外科营养支持
▪ 分类 1、肠内营养支持(EN) 2、肠外营养支持(PN)
器功能,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 手术、创伤应激后的神经——内分泌变化使体
内三大营养素代谢的特点:分解代谢增强,合 成代谢减弱。
▪ 对较大的手术、创伤、有营养不良风险的病人, 提供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将有助其康复。
三、营养评价指标
病人营养状况评价涉及病史、人体测量和实验 室检测指标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1、CPN:不受输入浓度、 速度限制,可持 续滴注,保证机体需要。但需严格的技术与物 质条件,并发症较多。
2、PPN:技术操作简便、对护理和设备要 求 较低,并发症少。但较易发生血栓性静脉 炎。
经 中 心 静 脉 肠 外 营 养 支 持
[护理措施]
1、输入途径: (1)口服:(2)管饲:
2、输给方式:
(1)一次投给:200ml次、6~8次/日。
(2)间歇滴注:250~500ml/次、4~6次/日
(3)连续输注: 24h连续输注。
1.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喂养管 (2)取合适的体位:根据喂养管位置及病情,
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 (3)及时估计胃内残留量: (4)加强观察:观察有无出现呛咳、呼吸急
腔感染。 (3)肠道感染:避免营养液污不良对机体可能造成危害。 2.经口饮食和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护肠道功能。 3.术后病人恢复经口饮食是一逐步递增的过程;
在康复过程中,应保持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能 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摄入。 4.指导携带胃或空肠喂养管出院的病人和其家属 进行居家喂养和自我护理。于输注营养液前后, 应用温开水冲洗喂养管,以避免喂养管阻塞。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4、水和电解质:正常人每日需水2000~2500ml。 电解质为钾、钠、氯、钙、磷、镁。
5、维生素: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维生 素可被人体储存,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储存,必需 每日摄入。
6、微量元素
二、手术、创伤后营养素的代谢特点
▪ 体内能量来源:糖原、脂肪、蛋白质 ▪ 饥饿时:糖原能提供12h,蛋白质消耗会影响脏
1.肠内营养剂
(1)按营养素的预消化程度分类
1)大分子聚合物:分为自制匀浆膳和大分子 聚合物制剂
2)要素膳: 特点:化学成分明确,无须消化,无渣,可直接
被胃肠道利用。
[护理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2.身体状况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摄入不足等有关 ▪ 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体位不当等有关 ▪ 有粘膜受损的危险:与长期留置喂养管有关 ▪ 潜在并发症
肠内营养(EN)
▪ 定义:经消化道进行营养支持的方法称为肠内
营养。只要胃肠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
均应尽量选用肠内营养支持。 ▪ 肠内营养的优点 1、充分发挥消化系统功能。 2、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
性,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和营养酶活性退化。 3、营养物吸收入肝,利于蛋白合成和代谢调节。 4、可制备不需消化而直接吸收的的要素饮食。 5、费用低廉、使用简单安全、易于管理和监护。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课件 (ppt)
(优选)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 护理课件
一、人体营养支持概述
▪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1、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为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
提供热量的能力为16.7KJ/g。人体内肝糖原储 存有限,仅能提供一日的能量需求。 2、脂肪:为人体另一重要能量来源,其水解生成 的脂肪酸分为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两种。 提供热量的能力为37.68KJ/g。 3、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 用。成人平均每日需要蛋白质1g/千克体重,用 于身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维持血浆蛋白含量 及制造酶等。
肠外营养(PN)
▪ 定义:指从静脉供给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 要素,包括热量、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使患者在不 进食的情况下仍然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正氮平衡,体重增加,伤口愈合,幼儿可 以继续发育。
▪ PN的方法:分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
(CPN)与经周围静脉肠外营养支持(PPN)
温为宜。 (4)用药护理:某些药物需在稀释后再经喂养管
注入。 (5)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
4.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
1)营养液应现配现用; 2)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 3)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
小于6~8小时,甚至更短; 4)每天更换输液管道、袋或瓶。
5.观察和预防感染性并发症
(1)吸入性肺炎:见预防误吸。 (2)急性腹膜炎 1)加强观察; 2)按医嘱应用抗生素以避免继发性感染或腹
1.病史 2.人体测量指标
(1)体重:重要指标,可受水钠潴留、脱水等影响。 (2)体质指数:体重(㎏)/身高(㎡) (3)三头肌皮褶厚度:脂肪含量 (4)臂肌围:骨骼肌 (5)生物电阻抗
3.实验室检测指标
(1)肌酐身高指数:骨骼肌含量 (2)血清蛋白质: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
蛋白 (3)氮平衡:蛋白质合成分解代谢状况 (4)整体蛋白更新率 (5)免疫指标
[适应症]
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有功能并可利用的病人均可行 包括:
1.吞咽和咀嚼困难者 2.意识障碍者或昏迷 3.消化道疾病稳定期 4.高分解代谢状态 5.慢性消耗性疾病
[禁忌证] • 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 •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 腹腔或肠道感染 • 严重呕吐、吸收不良 • 短肠综合征
[肠内营养制剂]